![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测试卷)-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178820/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测试卷)-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178820/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测试卷)-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178820/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测试卷)-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17882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测试卷)-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17882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测试卷)-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17882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测试卷)-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
展开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章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2·山东德州期末)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B.每个原始生殖细胞均能产生四个生殖细胞
C.着丝粒分裂一次,细胞核DNA数目减半两次
D.核DNA和染色体数目加倍不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
【答案】B。
【解析】减数分裂Ⅰ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A正确;每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能产生四个生殖细胞,而每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产生一个卵细胞,B错误;减数分裂Ⅱ后期着丝粒分裂一次,由于经过两次分裂过程,故细胞核DNA数目减半两次,C正确;核DNA数目加倍发生在减数分裂前的间期,而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发生在减数分裂Ⅱ后期,D正确。
2.(2022·高考全国卷乙)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哺乳动物细胞分裂的两种形式。某动物的基因型是Aa,若该动物的某细胞在四分体时期一条染色单体上的A和另一条染色单体上的a发生了互换,则通常情况下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A和a进入不同细胞的时期是( )
A.有丝分裂的后期 B.有丝分裂的末期 C.减数第一次分裂 D.减数第二次分裂
【答案】D。
【解析】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这样就不会发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A和a进入不同细胞的现象,A、B不符合题意;根据题意,某动物基因型是Aa,经过分裂间期复制,初级性母细胞中有AAaa四个基因,该动物的某细胞在四分体时期发生互换,涉及A和a的交换,交换后两条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均分别具有A和a基因,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开,两组Aa彼此分开进入次级性母细胞,但不会发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A和a的现象,而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其上的A和a分开进入两个子细胞,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3.(2022·山东济南高一检测)精细胞的形成过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过程是原始生殖细胞的增殖过程,增殖方式为有丝分裂
B.①②过程中均会形成姐妹染色单体
C.③过程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着丝粒排列在细胞板两侧
D.①④过程中均有着丝粒分裂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的过程
【答案】C。
【解析】分析图示,①过程是原始生殖细胞的增殖过程,包括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和有丝分裂,A正确;②表示减数分裂前的间期,和①中有丝分裂前的间期一样,完成DNA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形成姐妹染色单体,B正确;③过程中,形成四分体后,着丝粒会排列在赤道板两侧,C错误;①中有丝分裂和④减数分裂Ⅱ过程中均有着丝粒分裂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的过程,D正确。
4.(2022·山东威海期末)如图所示为某雄性哺乳动物体内一个处于某分裂时期的细胞染色体示意图,字母代表染色体上的片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示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互换
B.图示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时,D片段数目∶B片段数目=1∶1
C.图示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中期时,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核DNA数目=1∶2∶2
D.图示细胞分裂最终能产生4个染色体组成不同的精细胞
【答案】A。
【解析】图示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互换,A错误;图示细胞中D和B为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片段,其中D片段和B片段的数目是相等的,该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时,D片段数目∶B片段数目=1∶1,B正确;图示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中期时,每条染色体含有两个染色单体,核DNA数目与染色单体数目相同,此时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核DNA数目=1∶2∶2,C正确;由于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互换,图示细胞分裂最终能产生4个染色体组成不同的精细胞,D正确。
5.下图表示某种动物不同个体中某些细胞的分裂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四个细胞中均有同源染色体
B.与减数分裂Ⅱ中期相比,乙、丁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C.甲、丙均可表示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的细胞
D.丁细胞可表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答案】A。
【解析】四个细胞中,甲与丙均有同源染色体,乙与丁没有同源染色体,A错误;与减数分裂Ⅱ中期相比,乙、丁细胞均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二者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都暂时加倍,B正确;甲、丙都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均可表示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的细胞,C正确;丁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进行均等分裂,因此丁细胞可表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D正确。
6.(2022·辽宁协作校高一期中)下图为某生物的细胞分裂图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生物为雌性
B.图中细胞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2个四分体
C.该细胞完成减数分裂后可能产生4种子细胞
D.该细胞所处时期可实现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答案】B。
【解析】图示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为初级卵母细胞,因此该生物的性别为雌性,A正确;图中细胞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但同源染色体已经分离,因此不含四分体,B错误;若发生互换,该细胞完成减数分裂后可能产生4种子细胞,C正确;该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此时可实现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D正确。
7.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受精卵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B.受精时,精子的细胞核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
C.受精卵中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等
D.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答案】D。
【解析】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这样,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本物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其中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A、B、C正确。受精卵的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母方,D错误。
8.1个基因型为YyRr的精原细胞和1个同样基因型的卵原细胞,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各自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精细胞、卵细胞的数目和种类数分别是( )
A.2个、1个和2种、1种 B.4个、4个和2种、2种
C.4个、1个和2种、1种 D.2个、2个和2种、2种
【答案】C。
【解析】1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两两相同的4个精细胞,而1个卵原细胞只产生1个卵细胞(另有3个极体),但其种类数应分别为2种与1种;精细胞的基因型可表示为YR与yr或Yr与yR,卵细胞的基因型可表示为YR或Yr或yR或yr。
9.(2022·黑龙江大庆月考)下图甲表示某动物精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该对同源染色体交换了一段相应片段,结果形成了图乙①~④所示的四个精细胞。这四个精细胞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
A.①与② B.①与③ C.②与③ D.②与④
【答案】C。
【解析】由图甲可知,这对同源染色体中一条为黑色,一条为白色,经过染色体复制和交换相应片段后,白色的染色体上的一条染色单体含有部分黑色片段,黑色的染色体上的一条染色单体含有部分白色片段。则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及细胞分裂形成的精细胞为①与④或②与③。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
10.如图表示染色体组成为AaCcDd的生物产生的精细胞。试根据细胞内染色体的组合分析,在不考虑互换的情况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上述精细胞至少来自4个精原细胞 B.⑤⑧可能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
C.上述精细胞至少来自8个次级精母细胞 D.①⑦可能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
【答案】D。
【解析】在不考虑互换的情况下,每个精原细胞产生2个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2个基因组成相同的精细胞,图中①④可能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②⑥可能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③⑦可能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⑤⑧可能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因此上述精细胞至少来自4个精原细胞,故A、B正确;1个次级精母细胞能产生2个相同的精细胞,图中8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各不相同,至少来自8个次级精母细胞,故C正确;①⑦不可能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故D错误。
11.下图表示某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若不考虑互换,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Ⅱ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无同源染色体
B.细胞Ⅳ中有2个B基因和2个b基因
C.细胞Ⅴ中可能含有2条染色体,1个b基因
D.细胞Ⅲ中的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目的比例始终为1∶2
【答案】B。
【解析】由细胞Ⅱ和细胞Ⅳ不均等分裂可知,细胞Ⅰ是卵原细胞,细胞Ⅱ是初级卵母细胞,细胞Ⅲ是第一极体,细胞Ⅳ是次级卵母细胞,细胞Ⅴ、Ⅵ、Ⅶ是第二极体,细胞Ⅷ是卵细胞。细胞Ⅱ中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A错误;细胞Ⅷ中含有B基因和b基因,说明减数分裂Ⅰ过程中含有B基因和b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因此,细胞Ⅳ中有2个B基因和2个b基因,细胞Ⅲ中只含有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故细胞Ⅴ含有1条染色体,1个a基因,不含b基因,B正确,C错误;细胞Ⅲ在减数分裂Ⅱ后期和末期,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目之比为1∶1,D错误。
12.(2022·宁夏高一期中)下列有关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多数雌雄异体的动物有成对的性染色体 B.性染色体只存在于性腺细胞中
C.哺乳动物体细胞中没有性染色体 D.所有生物的性染色体类型都是XY型
【答案】A。
【解析】多数雌雄异体的动物有成对的性染色体,A正确;性染色体也可以存在于体细胞中,B错误;哺乳动物多为雌雄异体,体细胞中有性染色体,C错误;XY型只是性别决定方式的一种,除此之外,还有ZW型等,D错误。
13.羊的下列各组细胞中,肯定有Y染色体的是( )
A.受精卵和次级精母细胞 B.受精卵和初级精母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和公羊的神经元 D.精子和公羊的小肠上皮细胞
【答案】C。
【解析】公羊的初级精母细胞和体细胞中一定含Y染色体,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形成的受精卵中不含Y染色体。
14.(2022·河南郑州高一期末)基因型为Rr的动物,在其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R和R、r和r、R和r的分离分别发生在(不考虑突变和互换)( )
①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的过程中 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的过程中 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细胞的过程中 ④精细胞形成精子的过程中
A.①②③ B.②②③ C.③③② D.②③①
【答案】C。
【解析】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R和R、r和r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Ⅱ过程中,即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细胞的过程中; 基因R和r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Ⅰ过程中,即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的过程中。
15.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代雌、雄果蝇都表现为红眼,这些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红眼雄果蝇占1/4、白眼雄果蝇占1/4、红眼雌果蝇占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红眼对白眼为显性 B.眼色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C.眼色和性别表现为自由组合 D.红眼和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答案】C。
【解析】由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代全部表现为红眼推知,红眼对白眼为显性,A正确;由后代红眼果蝇和白眼果蝇的比例(3∶1)推知,眼色遗传符合分离定律,B正确;眼色和性别不是自由组合,只有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控制的生物性状才表现为自由组合,C错误;子代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性状与性别有关,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D正确。
16.(2022·广东广州高一期末)如图是荧光标记染色体上基因的照片,关于该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图是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最直接的证据
B.从荧光点的分布来看,图中是一对含有染色单体的同源染色体
C.相同位置上的同种荧光点,说明同种荧光点对应的四个基因是相同基因
D.该图可以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答案】C。
【解析】现代分子生物技术能够利用特定的分子,与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结合,这个分子又能被带有荧光标记的物质识别,通过荧光显示,就可以知道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据题干可知,荧光点标记的为基因,故该图是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最直接的证据,A正确;从荧光点的分布来看,图中是一对含有染色单体的同源染色体,B正确;图中是一对含有4条染色单体的同源染色体,故相同位置上会出现4个荧光点,这四个基因可能是相同基因,也可能是等位基因,C错误;每一条染色体从上到下排列着多个荧光点,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正确。
17.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总是成对存在的
B.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结合机会相等
C.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答案】D。
【解析】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总是成对存在,这是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之一,A正确;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具有不同基因的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是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条件之一,B正确;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C正确;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错误。
18.下列关于性染色体和性别决定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性别决定的方式只有XY型和ZW型两种
B.哺乳类、两栖类和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都是XY型
C.性染色体可以存在于生物(2n)的生殖细胞中
D.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以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答案】C。
【解析】生物的性别通过性染色体决定的常见方式有XY型、ZW型等,性别还可以由卵细胞是否受精或环境条件决定等,A错误;哺乳类的性别决定方式都是XY型,但两栖类和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不都是XY型,B错误;正常情况下,生物(2n)体细胞中含有一对性染色体,生殖细胞中只含有一条性染色体,C正确;不是所有生物都有性染色体,D错误。
19.(2022·江西九江高一期末)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此病属于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
B.均患此病的一对夫妇生下的孩子也均患此病
C.女性患者能产生不含该致病基因的卵细胞
D.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男性患者的女儿也必定是患者
【答案】B。
【解析】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A正确;均患此病的一对夫妇(如XDY和XDXd)可能生下正常的儿子(XdY),B错误;女性患者(如XDXd)能产生不含该致病基因的卵细胞,C正确;男性患者一定会将X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传递给女儿,所以男性患者的女儿一定为患者,D正确。
20.一个家庭中,父亲是色觉正常的多指(由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控制)患者,母亲的表型正常,他们却生了一个手指正常但患红绿色盲的孩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孩子的红绿色盲基因来自祖母
B.父亲的基因型是纯合的
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男孩,只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1/4
D.父亲的精子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3
【答案】C。
【解析】多指与手指正常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控制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这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假设手指正常的基因用a表示,生的孩子手指正常(aa),则父亲的基因型为Aa,母亲的基因型为aa;假设红绿色盲的相关基因用b表示,生的孩子患红绿色盲,则父亲的基因型为XBY,母亲的基因型为XBXb,则孩子的红绿色盲基因来自外祖父或外祖母。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父亲的基因型是AaXBY,是杂合子,父亲的精子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2,母亲的基因型是aaXBXb,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男孩,只患红绿色盲(aaXbY)的概率为(1/2)×(1/2)=1/4。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
21.(8分)下图所示为果蝇细胞分裂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Ⅱ的细胞叫 ,每个细胞有 对同源染色体。
(2)图Ⅰ、Ⅱ、Ⅲ连续的分裂过程是否是一个细胞周期?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果蝇的红眼(W)对白眼(w)为显性,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图Ⅰ表示一只红眼雄果蝇的精原细胞,请在图Ⅰ中标出该基因的位置。
(4)按(3)题假设,若图Ⅲ中的a变形后的精子与一只红眼雌果蝇产生的卵细胞结合发育成一只白眼雄果蝇,则b含有的性染色体为 。
【答案】(1)次级精母细胞 0
(2)不是。因为减数分裂不可能周而复始地进行连续分裂
(3)如下图所示
(4)Y染色体
【解析】(1)已知图Ⅰ细胞为精原细胞,则图Ⅱ为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分裂Ⅰ后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因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所以无同源染色体。(2)细胞周期是对连续分裂的细胞而言的,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染色体数目减半,不再进行分裂。(3)W基因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识别图解找出不一样的同源染色体就是雄性果蝇的X、Y染色体。(4)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细胞,两两相同,即两个含XW染色体、两个含Y染色体。由a变形后的精子与一只红眼雌果蝇产生的卵细胞结合发育成一只白眼雄果蝇可知,a含Y染色体,b与a相同,故也含Y染色体。
22.(8分)果蝇的灰体对黄体是显性性状,由X染色体上的1对等位基因(用A/a表示)控制;长翅对残翅是显性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1对等位基因(用B/b表示)控制。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灰体纯合子雌果蝇和黄体雄果蝇为实验材料,设计杂交实验以获得黄体雌果蝇。(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杂交过程)
(2)若用黄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XAYBB)作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相互交配得F2,则F2中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黄体长翅∶黄体残翅= ,F2中灰体长翅雌蝇出现的概率为 。
【答案】(1)
(2)3∶1∶3∶1
【解析】(1)根据题干信息,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灰体对黄体为显性,现有的材料为纯合灰体雌果蝇(XAXA)和黄体雄果蝇(XaY),若要获得黄体雌果蝇( XaXa),可以将纯合灰体雌果蝇(XAXA)与黄体雄果蝇(XaY)杂交,获得F1(XAXa、XAY),取F1灰体雌果蝇(XAXa)与亲本的黄体雄果蝇(XaY)杂交,便可获得黄体雌果蝇(XaXa),遗传图解见答案。(2)根据题干信息,黄体残翅雌果蝇(XaXabb)与灰体长翅雄果蝇(XAYBB)杂交,得到F1的基因型为XAXaBb和XaYBb,F1相互交配,即XAXaBb×XaYBb,可得F2中果蝇的长翅∶残翅=3∶1,灰体∶黄体=1∶1,因此F2中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黄体长翅∶黄体残翅=3∶1∶3∶1,其中灰体长翅雌蝇(XAXaB_)出现的概率为×=。
23.(12分)研究小组调查了甲遗传病(相关基因为A、a)和乙遗传病(相关基因为B、b),并绘制了两个家系中的遗传图谱(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 ,乙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 。
(2)若Ⅰ3无乙病致病基因,请继续以下分析:
①Ⅰ2的基因型为 ;Ⅱ5的基因型为 。
②若Ⅱ5与Ⅱ6结婚,则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 。
③若Ⅱ5与a基因携带者结婚并生育一个表型正常的儿子,则儿子携带a基因的概率为 。
【答案】(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2)①AaXBXb AAXBY或AaXBY ②1/36 ③3/5
【解析】(1)系谱图中显示Ⅰ1和Ⅰ2均正常,其女儿Ⅱ2患甲病,说明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Ⅱ7和Ⅱ8均正常,其儿子Ⅲ2患乙病,说明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又因为系谱图中的乙病患者均为男性,可进一步推知乙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2)若Ⅰ3无乙病致病基因,则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①Ⅱ1为患乙病男性(XbY),Ⅱ2为患甲病女性(aa),据此可推知Ⅰ1的基因型为AaXBY,Ⅰ2的基因型为AaXBXb,进而推知Ⅱ5的基因型为AAXBY或AaXBY。②若只考虑甲病,结合对①的分析可推知,Ⅱ5的基因型为1/3AA、2/3Aa;由Ⅱ9患甲病(aa)可推知Ⅰ3和Ⅰ4的基因型均为Aa,进而推知Ⅱ6的基因型为1/3AA、2/3Aa;可见,Ⅱ5与Ⅱ6结婚,所生男孩患甲病的概率是(2/3)×(2/3)×(1/4)=1/9。若只考虑乙病,则Ⅱ5的基因型为XBY;由Ⅱ9为患乙病男性(XbY)可推知Ⅰ4的基因型为XBXb,进而推知Ⅱ6的基因型为1/2XBXB、1/2XBXb;可见,Ⅱ5与Ⅱ6结婚,所生男孩患乙病的概率是(1/2)×(1/2)=1/4。综上分析,若Ⅱ5与Ⅱ6结婚,则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1/9)×(1/4)=1/36。③只考虑甲病,Ⅱ5的基因型为1/3AA、2/3Aa,a基因携带者的基因型为Aa,二者结婚所生育的表型正常的儿子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Aa=(1/3)×(1/2)+(2/3)×(1/4)∶(1/3)×(1/2)+(2/3)×(1/2)=2∶3,所以儿子携带a基因的概率为3/5。
24.(12分)果蝇的三对相对性状中红眼(B)对白眼(b)为显性、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细眼(R)对粗眼(r)为显性。果蝇Q的部分基因位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只考虑眼色和体色两种性状的情况下,果蝇Q与基因型为 的个体杂交,子代中灰身红眼∶灰身白眼∶黑身红眼∶黑身白眼=3∶1∶3∶1。
(2)欲确定R、r基因在图中染色体上的位置,可以进行分步实验。首先确定R、r基因是否位于Ⅱ号染色体上,选择纯合灰身细眼雄蝇和另一纯合雌蝇进行连续两代交配实验,请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R、r基因位于Ⅱ号染色体上,否则不位于Ⅱ号染色体上。
(3)若(2)已证明R、r基因不位于Ⅱ号染色体上,继续选择粗眼雌蝇和纯合 杂交,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R、r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R、r基因位于 号染色体上或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答案】(1)aaXBXb (2)选择纯合灰身细眼雄蝇和纯合黑身粗眼雌蝇交配得F1,让F1中雌雄果蝇相互交配,观察并统计F2中果蝇的表型及比例 F2中灰身细眼∶黑身粗眼=3∶1 (3)细眼雄蝇 子代中细眼雌蝇∶粗眼雄蝇=1∶1 子代雌雄个体均为细眼 Ⅲ或Ⅳ
【解析】(1)由图可知,果蝇的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而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据此分析可知,3∶1∶3∶1是两对相对性状在子代中分别出现红眼∶白眼=3∶1和灰身∶黑身=1∶1的结果,因此,果蝇Q(AaXBY)与基因型为aaXBXb的个体杂交,子代中灰身红眼∶灰身白眼∶黑身红眼∶黑身白眼=3∶1∶3∶1。(2)欲确定R、r基因在图中染色体上的位置,可以进行分步实验。首先确定R、r基因是否位于Ⅱ号染色体上,选择纯合灰身细眼雄蝇和另一纯合黑身粗眼雌蝇交配得F1,让F1中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观察并统计F2中果蝇的表型及比例。若F2中灰身细眼∶黑身粗眼=3∶1,则R、r基因位于Ⅱ号染色体上,否则不位于Ⅱ号染色体上。(3)若(2)已证明R、r基因不位于Ⅱ号染色体上,继续选择粗眼雌蝇和纯合细眼雄蝇杂交,若子代中细眼雌蝇∶粗眼雄蝇=1∶1,则R、r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若子代雌雄个体均为细眼,则R、r基因位于Ⅲ或Ⅳ号染色体上或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第3章 基因的本质(测试卷)-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2): 这是一份第3章 基因的本质(测试卷)-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2),文件包含第3章基因的本质测试卷-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2解析版docx、第3章基因的本质测试卷-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2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测试卷)-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 这是一份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测试卷)-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文件包含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测试卷-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解析版docx、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测试卷-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4章 免疫调节(考点串讲)-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 这是一份第4章 免疫调节(考点串讲)-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