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复习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
展开一、 精子 形成 过程
三、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为什么实验材料是精母细胞,不是卵母细胞(理解即可)
1.精子产生场所:睾丸中的曲细精管;此外,曲细精管中的精原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 值,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精子。2.对于精子的形成而言减数分裂的核心内容是什么(P19黑体字)。3.精子的形成是否经过变形?4.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示意图(最好自己会画, )、各个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 DNA数目分别是多少,在此基础上画折线图(必需掌握)。5.减数分裂前的间期发生了什么(P20)、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征(记住)。6.什么是同源染色体(定义记住)、什么是联会、什么是四分体、此外什么是非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非姐妹染色单体。7.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8条脱氧核苷酸链。8.联会发生在什么时候:四分体时期(即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9.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Ⅰ。10.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有丝分裂前中后期图像及对应的DNA、染色体、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数目必须掌握
1.卵细胞产生的场所2.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的主要区别是什么?3.哺乳动物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示意图(最好自己会画)4.初级卵母细胞(主要包含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的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包含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的三种细胞),小的叫第一极体(包含减数第 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的三种细胞)5.减数分裂的概念、时间、范围、过程、结果
1.受精作用的概念2.受精作用的过程3.受精作用的结果4.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意义5.为什么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性6.为什么后代存在多样性7.关于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的计算8.子代从双亲各继承了半数的染色体,双亲对子代的贡献 是一样的吗?
原始生殖细胞 成熟生殖细胞
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染色体数目减半(成熟生殖细胞比原始生殖细胞)
复制一次、分裂两次、数目减半
一、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1个精原细胞(染色体数:2n)
1个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2n)
2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n)
4个精子细胞(染色体数:n)
体细胞(染色体数:2n)
间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
前期: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形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
4个2种精子(染色体数:n)
(三)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
1个卵原细胞(染色体数:2n)
1个初级卵母细胞(染色体数:2n)
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第一极体(染色体数:n)
1个卵细胞+3个第二极体(染色体数:n)
前期: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形成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第一极体
(四)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点
(1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产生) 4个
(1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产生) 1个
都是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子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均减半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2.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4.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6.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思考题: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下列变化发生于哪一时期:
1.(2022·四川遂宁期中)如图为动物细胞减数分裂示意图,下列各项能正确表示分裂过程顺序的是( )A.③→⑥→④→①→②→⑤B.⑥→③→②→④→①→⑤C.③→⑥→④→②→①→⑤D.③→⑥→②→④→①→⑤
A与B的关系?A与C的关系?a与a′的关系?a与b′的关系?A和B合称什么?
同源染色体联会时,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相对应的部位常常会发生交叉与互换。
注意: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8条脱氧核苷酸链
2.(2022·辽宁协作校高一期中)下图为某生物的细胞分裂图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生物为雌性B.图中细胞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2个四分体C.该细胞完成减数分裂后可能产生4种子细胞D.该细胞所处时期可实现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五)减数分裂:染色体数、DNA数、染色单体数和同源染色体数的数量变化
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的核内染色体变化曲线
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的核内DNA数目变化曲线
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的核内姐妹染色单体数目变化曲线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曲线分析
1.如图是某种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显示了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B.C~H、I~M段可分别表示为一个细胞周期C.A~I段表示减数分裂D.E~F段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无同源染色体行为(有丝分裂)
联会、四分体、分离(减Ⅰ)
(六)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图像鉴别
判断下图各属于何种分裂?哪个时期?
(七)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数目的规律(1)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卵)原细胞形成的配子①若是1个精原细胞,则形成____种精子。②若是1个卵原细胞,则形成____种卵细胞。
(2)含两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卵)原细胞形成的配子①若是1个精原细胞,则形成____种精子;若是足够多的精原细胞(个体),则形成____种精子。②若是1个卵原细胞,则形成____种卵细胞;若有足够多的卵原细胞(个体),则形成____种卵细胞。
(3)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卵)原细胞形成的配子
1个雄性个体,则形成____种精子;一个雌性个体,则形成____种卵子。
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个体,能产生的精子、卵细胞类型是 种,一个精原细胞能产生的精子类型是 种,一个卵原细胞能产生的卵细胞类型是 种。(不考虑交叉互换)
图中的A、a和B、b表示原始生殖细胞中的两对同源染色体:
初级精母细胞 互换
交叉互换会增加配子的种类
配子中染色体多样性原因之一: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原因:非同源染色体的____________;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__________。
(八)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1.(2022·天津高一月考)某雄性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且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关于该动物产生配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互换)( )A.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和比例可能是AB∶ab=1∶1B.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和比例可能是Ab∶aB=1∶1C.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和比例可能是AB∶ab∶Ab∶aB=1∶1∶1∶1D.该动物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和比例是AB∶ab∶Ab∶aB=1∶1∶1∶1
2.(2022·黑龙江大庆月考)下图甲表示某动物精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该对同源染色体交换了一段相应片段,结果形成了图乙①~④所示的四个精细胞。这四个精细胞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A.①与② B.①与③C.②与③ D.②与④
注意:为什么选用精母细胞?1)动物的睾丸(精巢)产生的精子多,且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是连续进行的,对于观察减数分裂来说,在一个标本中能找到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符合此条件的材料:精巢、雄蕊、睾丸)。2)雌性动植物卵巢中的减数分裂没有进行彻底,排卵时仅仅是次级卵母细胞,只有与精子相遇,在精子的刺激下才能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如果采取该动物卵巢的卵泡,肯定看不到各期的细胞;此外,雌性动物卵巢内的卵泡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有限,观察到减数分裂各期的细胞数目和时间不能保证。
二、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制作形成的装片中可以观察到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有哪些?
精巢内精原细胞既进行有丝分裂,又进行减数分裂,因此可以观察到的染色体数为n、2n、4n等不同的细胞分裂图像。
精子和卵细胞细胞核的相互融合;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染色体来自父方,另一半染色体来自母方。
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卵细胞细胞膜外面出现了一层特殊的膜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遇→二者的染色体会合。
受精卵的染色体数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
1.下图是某动物受精作用的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两细胞先识别后融合B.甲、乙两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C.甲、乙两细胞均含两条染色单体D.丙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1.假说的内容是什么?2.假说的依据是什么?具体内容?3.依据什么方法提出的假说?
1.果蝇的特点?2.摩尔根果蝇的杂交实验内容是什么3.提出的问题是什么?4.给出的合理解释是什么?5.用通什么方法进行验证的,具体如何验证?6.实验结论是什么?7基因与染色体有怎样的对应关系?2条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1903年,美国科学家萨顿用蝗虫细胞作材料,研究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发现孟德尔假设的一对遗传因子(即等位基因),其分离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常相似。
即染色体的行为和基因的行为高度一致
基因与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
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验证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
若控制白眼基因(w)在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白眼性状的表现总是与性别相联系?
人的体细胞只有23对染色体,却有3~3.5万个基因,基因与染色体可能有怎样的对应关系呢?
一条染色体上应该有许多个基因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1.(2022·福建泉州高一期中)摩尔根研究控制果蝇白眼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时经历了若干过程,下列叙述依次为( )①白眼性状是如何遗传的,为何与性别有关②控制白眼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③对F1红眼雌果蝇进行测交A.①为假说,②为推论,③为实验验证B.①为观察,②为假说,③为推论C.①为问题,②为假说,③为实验验证D.①为推论,②为假说,③为实验验证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离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过程:
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
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
1.(2022·广东广州高一期末)根据右图所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判断,下列选项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是( )
1.伴X隐性遗传病有哪两个例子?2.人的正常色觉与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有哪五种情况?3.能够写出 XBXB × XbY;XBXb × XBY;XBXb × XbY;XbXb × XBY的遗传图解。4.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
1.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如何选择亲本就可以通过羽毛来 区分鸡的雌雄?(隐雌显雄)2.遗传病类型的判断3.用分离思想计算两种遗传病的概率4.男孩患病与患病男孩的概率问题
1.伴X显性遗传病的例子?2.人的正常色觉与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可有哪五种情况?3.伴X显性遗传病的特点?
概念: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伴性遗传。
案例:红绿色盲、血友病等。
6种婚配方式 = 女3种基因型 × 男2种基因型
红绿色盲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的(b)控制的,它与它的等位基因(B)都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由于过于短小,缺少与X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因而没有这种基因。人的正常色觉与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可有以下五种情况。
男:50% 女:0
男:50% 女:50%
分析以下四种婚配的遗传图解1)XBXB × XbY2)XBXb × XBY3)XBXb × XbY4)XbXb × XBY
亲代 女性正常 X 男性色盲配子子代
女性携带者 男性正常1 : 1
③ XBXB × XbY
男性色盲基因只能传给他女儿
亲代 女性携带者 X 男性正常配子子代
男性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
④ XBXb × XBY
⑤ XBXb × XbY
亲代 女性携带者 X 男性色盲配子子代
⑥ XbXb × XBY
亲代 女性色盲 X 男性正常配子子代
男性的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获得,以后只能传给他的女儿。
红绿色盲基因不能从男性传到男性。
这种传递特点,在遗传学上叫做交叉遗传。且是隔代遗传。
交叉遗传:男性→女性→男性或女性
一个正常女性(携带者)的父亲和儿子均患病,体现了隔代遗传的特点。
男性患者的X连锁致病基因必然来自母亲,以后又必定传给女儿,使女儿成为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1、2…为各世代中的个体
① 男性患者数量多于女性患者;② 女病,父子病(其父其子病);③ 作为隐性遗传病,常常表现隔代遗传,通常不代代患病;④ 作为伴X染色体遗传病,常常表现交叉遗传。
1.交叉遗传指致病基因在亲子代之间传递时,按照女→男→女的方式进行传递,某隐性遗传病表现为交叉遗传的特点,一对夫妇中女性为该病患者,男性正常。不考虑变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父母双方均为该患病女性提供了致病基因B.这对夫妇的子代中女儿均正常,儿子均患病C.这对夫妇的女儿与正常男性婚配,后代中患者均为男性D.这对夫妇的儿子与正常女性婚配,后代中一定不会出现患者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的
患者由于对P、Ca吸收不良而导致骨发育障碍。患者常常表现为X型(或O型)腿、骨骼发育畸形(如鸡胸)、生长缓慢等症状。
1.发病率女性多于男性; 2.交叉遗传,代代遗传;3.男病,母、女病。4.患者的双亲中必有一个是患者
女性患者中XDXd比XDXD发轻,XDY与XDXD症状一样
1.(2022·江西九江高一期末)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此病属于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B.均患此病的一对夫妇生下的孩子也均患此病C.女性患者能产生不含该致病基因的卵细胞D.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男性患者的女儿也必定是患者
这种病特征明显,请尝试进行总结。
① 没有显隐性之分;② 祖父→父亲→儿子→……;③ 患者全为男性(限直系血亲);
五、伴性遗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1.在医学和生产实践中应用
根据伴性遗传的规律,可以推算后代的患病概率,从而指导优生。
例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结婚,通过对后代的患病情况进行分析,就可以从医学角度对他们的生育提出建议。
如果你是医生,请给他们一些建议:
该夫妇所生男孩均患色盲
该夫妇所生女孩全患病,
所生男孩为色盲的概率为1/2
4.一个家庭中,父亲是色觉正常的多指(由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控制)患者,母亲的表型正常,他们却生了一个手指正常但患红绿色盲的孩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孩子的红绿色盲基因来自祖母B.父亲的基因型是纯合的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男孩,只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1/4D.父亲的精子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3
例:芦花鸡羽毛上黑白相间的横斑条纹由Z染色体上的B基因控制,基因b纯合时表现为非芦花,羽毛上没有横斑条纹。
生产上要求对早期雏鸡就可以根据羽毛的特征把雌性和雄性区分开来,从而做到多养母鸡,多得鸡蛋。请设计一个杂交方案,单凭眼睛颜色便能辨别子代果蝇的性别。
芦花:B;非芦花:b雌性:ZBW(芦花) ZbW(非芦花)雄性:ZBZB(芦花) ZBZb(芦花)
非芦花雄鸡 芦花雌鸡
1.下列关于性染色体和性别决定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性别决定的方式只有XY型和ZW型两种B.哺乳类、两栖类和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都是XY型C.性染色体可以存在于生物(2n)的生殖细胞中D.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以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常见的遗传病的种类及特点
第3章 基因的本质(复习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2): 这是一份第3章 基因的本质(复习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2),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DNA,蛋白质,T2噬菌体,实验思路,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ATGC,DNA复制总结,m·2n-1,2n-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复习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 这是一份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复习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间写精细,上下有表型,下还有比例,左边有名称,简记两同一不同,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相对性状,稳定遗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章 发酵工程(考点串讲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这是一份第1章 发酵工程(考点串讲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分布,知识梳理,腐乳和泡菜制作,重点难点,泡菜制作,注意事项,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制作流程,消毒装置,清洗原材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