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浙科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第二章+第三章作业含答案
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第一节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可获得完整植株课时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第一节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可获得完整植株课时训练,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图表示甲,自然条件下兰花杂交后代不易萌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优编】第一节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可获得完整植株-2作业练习一.单项选择1.如图是利用烟草叶片分离原生质体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叶片取自离体培养的无菌苗,可无需消毒且分离的原生质体再生细胞壁能力较强B.应将叶片去除下表皮的一面朝下,置于含有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等渗或低渗溶液中C.将酶解装置改为锥形瓶,置于低速摇床上轻轻震荡,有利于原生质体从组织中释放D.用血细胞计数板检测原生质体的密度,初始培养密度过高会影响细胞的分裂2.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愈伤组织是外植体再分化形成的B.愈伤组织是一种不定形的薄壁组织团块C.诱导生芽或生根时,需要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例合适D.再生植株移栽前,需要打开瓶盖在培养箱中“锻炼”数日3.下图表示甲.乙两种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①获得的原生质体无细胞壁B.过程②中可用电融合法.离心法诱导细胞融合C.过程③所得杂种细胞再生出细胞壁,是细胞融合成功的标志D.过程④和⑤所使用的培养基的成分和含量是相同的4.下列关于生物工程相关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要生产转基因抗病水稻,可将目的基因先导入到乳酸杆菌,再转入水稻细胞B.原生质体融合能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培育出的新品种一定可育C.在胚胎移植技术中,精子和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后即可移入同期发情的母牛子宫D.用限制酶切割一个DNA分子,获得一个目的基因,同时有四个游离磷酸基团产生5.“筛选”是生物工程中常用的技术手段,下列关于筛选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工程中通过标记基因筛选出的细胞一定含重组质粒B.诱变育种中需要筛选出数量较少的有利变异C.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原生质体融合后获得的细胞需进行筛选D.单抗制备过程中,通过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筛选出的细胞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特定抗体6.自然条件下兰花杂交后代不易萌发。科研人员用四倍体品种绿宝石和二倍体品种春剑进行杂交,获得大量优质杂交兰,并对其进行染色体观察与计数,培育过程如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激素的配比可影响原球茎的分裂与分化B.由杂种胚培育到杂交兰植株,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C.所得杂交兰植株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应为120条D.获得的多个杂交兰植株的性状应完全一致7.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植物细胞培养都需要经过脱分化处理B.用原生质体制备人工种子,要防止细胞破裂C.组织培养过程中脱分化和再分化使用相同培养基D.实现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结构基础是植物细胞膜的流动性8.某愈伤组织在如图甲所示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结果,经分析可知该培养基中( )A.细胞分裂素多,生长素少 B.细胞分裂素少,生长素多C.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用量相等 D.只有生长素9.利用能抗青枯病的野生马铃薯与不抗病的栽培马铃薯培育抗青枯病的杂种植株,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绿色的叶肉细胞和无色的根细胞融合,更容易识别出杂种细胞B.①过程应将细胞置于适宜的温度和蒸馏水中,以获得活的原生质体C.②过程中加入灭活的仙台病毒是比较常用的促进细胞融合的方法D.③过程获得的愈伤组织细胞没有细胞壁,④过程中细胞再生出细胞壁10.下列实例与所利用的技术或原理不相符的是( )A.花药的离体培养需要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B.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C.植物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利用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愈伤组织的形成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都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11.为拯救珍惜植物红豆杉,并同时获得高抗癌活性物质——紫杉醇,科研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流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诱导红豆杉茎尖经过再分化过程形成愈伤组织B.整个培养过程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固定不变C.用液体培养基扩大培养愈伤组织生产紫杉醇时,通常要通人无菌空气D.同一株植物不同部位的组织细胞经诱导培养获得的植株基因型一定相同12.下图为转基因抗冻番茄培育过程示意图。(ampr为抗氨苄青霉素基因)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③需要用到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获得原生质体B.过程②中,可将过程①得到的产物直接注入受体细胞C.可选用限制酶PstⅠ对质粒和含抗冻蛋白基因的DNA进行切割D.过程④中,转基因抗冻番茄培育成功的标志是试管苗细胞中检测到抗冻蛋白基因13.20世纪70年代植物细胞工程技术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胡萝卜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的培养过程只需要灭菌和适温恒温的条件B.由于细胞分化,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已经不存在叶绿体基因C.在进行植物体细胞杂交之前,必须先利用蛋白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D.进行原生质体融合化学法一般是用聚乙二醇作为诱导剂来诱导融合14.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由根尖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没有发生细胞分化和基因重组B.将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可表达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胰岛素C.由花粉培育产生的愈伤组织分化成的单倍体植株均能稳定遗传D.将两种植物细胞直接用PEG处理后,可获得具有双亲遗传特性的杂种细胞15.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其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B.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C.一般需用培养液进行培养D.再分化的过程中需要一定光照16.下列关于植物细胞工程与动物细胞工程中所用技术与原理不相符的是( )A.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和胰蛋白酶处理——酶的专一性B.花药离体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细胞的全能性C.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细胞膜的流动性D.人参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培养——细胞分裂17.如图为细胞融合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 a 细胞和 b 细胞是植物细胞,需先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再诱导融合B.a 细胞和 b 细胞之间用 PEG 可以实现融合C.c 细胞的形成与 a.b 细胞膜的流动性都有关D.c 细胞将同时表达 a 细胞和 b 细胞中的所有基因18.图表示植物激素X和植物激素Y的浓度比对未分化细胞群变化情况的影响,图2为利用某种耐酸植物甲(4N)和高产植物乙(2N)培育高产耐酸植物丙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激素X与植物激素Y的浓度比小于1时,诱导未分化细胞群分化出芽B.图2中①为酶解法去壁的过程,所用的酶是纤维素酶和胶原蛋白酶C.图2中②是在植物激素X与Y浓度比为1的培养基上诱导杂种细胞发生再分化的过程D.植物丙是可育六倍体,③是筛选出有高产性状植株的过程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答案】B【解析】2.【答案】A【解析】3.【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图示为两种二倍体植物细胞(甲.乙)融合并培育新植株的过程,其中①表示去壁获取原生质体的过程;②表示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③表示再生出新细胞壁的过程;④表示脱分化过程;⑤表示再分化过程;⑥表示个体发育过程。解答:A.过程①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故原生质体无细胞壁,A正确;B.过程②为原生质体的融合过程,可用物理方法如电融合法.离心法等方法诱导融合,B正确;C.过程③表示所得杂种细胞再生出细胞壁,再生出细胞壁是细胞融合成功的标志,C正确;D.④表示脱分化过程;⑤表示再分化过程,两个过程所使用的培养基的成分和含量是不同的,D错误。故选D。4.【答案】D【解析】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5.【答案】A【解析】6.【答案】A【解析】7.【答案】D【解析】在植物组织培养时,通过调节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值能影响愈伤组织分化出根或芽。生长素用量比细胞分裂素用量,比值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比值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比值适中时,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哺乳动物核移植包括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由于胚胎细胞的全能性高于体细胞,所以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难度明显高于胚胎核移植。解答:A.植物细胞培养时可通过脱分化过程获得愈伤组织,动物细胞培养不需要经过脱分化处理,A错误;B.制备人工种子,需要用完整植物细胞,借助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来实现,而非直接利用原生质体,B错误;C.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激素的比例不同可以影响植物的发展趋势,故在植物脱分化与再分化过程中,所使用的培养基有所不同,C错误;D.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的融合,首先有膜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D正确。故选D。8.【答案】B【解析】在植物组织培养时,植物激素的使用:激素使用情况结果先使用生长素,后使用细胞分裂素有利于细胞分裂,但细胞不分化先使用细胞分裂素,后使用生长素细胞既分裂也分化同时使用,且比例适中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同时使用,且生长素用量较高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同时使用,且细胞分裂素用量较高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解答: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值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故愈伤组织分化出根,说明培养基中生长素多,细胞分裂素少。故选B。9.【答案】A【解析】植物细胞融合是植物细胞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种突破物种生殖隔离.创造远缘杂种的新途径,原生质体技术还可用于细胞突变体的筛选.细胞器移植和外源DNA的导入。植物细胞融合包括原生质体的制备.细胞融合的诱导.杂种细胞的筛选和培养,以及植株的再生和鉴定等环节。解答:A.利用绿色的叶肉细胞和无色的根细胞融合,更容易识别出杂种细胞,A正确;B.在木本植物 中,原生质体的分离常用的酶为纤维素酶.果胶酶.离析酶和半纤维素酶,B错误;C.②过程中加入PEG是比较常用的促进细胞融合的方法,C错误;D.愈伤组织细胞含有细胞壁,D错误。故选A。10.【答案】C【解析】11.【答案】C【解析】据图分析,红豆杉茎尖分生组织通过脱分化过程形成愈伤组织,一方面愈伤组织通过再分化形成胚状体,进而培养成红豆杉植株;另一方面,愈伤组织培养增殖产生更多的愈伤组织细胞,从愈伤组织细胞中提取紫杉醇。解答:A.诱导红豆杉茎尖经过脱分化过程形成愈伤组织,A错误;B.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用量比会影响细胞分化的方向,整个培养过程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不是固定不变的,B错误;C.用液体培养基培养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愈伤组织生产紫杉醇时,需要通入无菌空气,利于细胞进行有氧呼吸,C正确;D.同一植株不同部位的组织细胞经诱导培养获得的植株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花粉粒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D错误。故选C。12.【答案】C【解析】分析题图:图示为转基因抗冻番茄培育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①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②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③表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④表示转基因植物的检测。解答:A.③表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该过程不需要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A错误;B.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时可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不能直接将基因表达载体注入受体细胞,B错误;C.根据外源DNA中目的基因的位置以及三种限制酶的切割位点可知,可选用限制酶PstⅠ对质粒和含抗冻蛋白基因的DNA进行切割,C正确;D.过程④中,转基因抗冻番茄培育成功的标志是试管苗细胞中检测到抗冻蛋白,D错误。故选C。13.【答案】D【解析】14.【答案】A【解析】15.【答案】C【解析】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过程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等。解答:A.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中,单个细胞发育成完整的植株,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A正确;B.植物组织培养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避免杂菌污染,B正确;C.一般用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C错误;D.再分化的植株会分化出叶,需要一定的光照,可以进行光合作用,D正确。故选C。16.【答案】B【解析】17.【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图示为a细胞和b细胞融合形成c细胞的过程,其原理是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可以是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也可以是动物细胞融合的过程。解答:A.若a细胞和b细胞是植物细胞,需先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再诱导融合,A正确;B.不管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都可以通过PEG实现细胞融合,B正确;C.c细胞的形成,体现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正确;D.c细胞将选择性的表达a细胞和b细胞中的基因,D错误。故选D。18.【答案】D【解析】在植物组织培养时,通过调节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值能影响愈伤组织分化出根或芽。生长素用量比细胞分裂素用量,比值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比值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比值适中时,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因此图中激素Y是生长素,激素X是细胞分裂素。解答:A.激素Y是生长素,激素X是细胞分裂素,当植物激素X与植物激素Y的浓度比大于1时,诱导未分化细胞群分化出芽,A错误;B.植物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酶具有专一性,故可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细胞壁,B错误;C.当植物激素X与Y的浓度比为1时,未分化的细胞群经分裂形成愈伤组织,也就是杂交细胞脱分化而不是分化的过程,C错误;D.根据题意可知,某种耐酸植物甲有四个染色体组,高产植物乙有两个染色体组,因此丙植物体细胞中有6个染色体组,③过程的目的是筛选出具有高产且耐酸性状性状的植物,D正确。故选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第二章 植物细胞工程第一节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可获得完整植株课后作业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人员利用矮牵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第一节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可获得完整植株综合训练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月季的花药培养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浙科版 (2019)第二章 植物细胞工程第一节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可获得完整植株测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组织培养的过程一般可以归结为,胚芽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