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52实验题
展开江苏省南通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52实验题
一、实验题
1.(2020·江苏南通·统考二模)实验探究和证据推理是提升认知的重要手段。化学兴趣小组对“CO2与 NaOH溶液反应”的进行实验探究。
Ⅰ、CO2的制备
(1)在实验室欲制取纯净的、干燥的 CO2,设计了上述实验装置(如图 1)。浓硫酸在实验中起到了干燥作用,这是利用其具有______性。
(2)装置中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Ⅱ、探究 CO2与 NaOH 溶液的反应
【方案 1】向两个集满 CO2的同样规格的集气瓶中分别注入等体积且足量的 NaOH 溶液和蒸馏水,振荡后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如图 2)。
(1)实验中能证明 NaOH 与 CO2反应的预期现象是______。
(2)小组同学认为根据生成物的存在也可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①若向静置后左瓶内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为红色。某同学认为这不能作为判断氢氧化钠与 CO2发生反应的证据,原因是_______。
②若向静置后左瓶内的溶液中滴加氯化钙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现象也能证明 NaOH 与 CO2反应。
【方案 2】查阅资料知道,NaOH 能溶于乙醇,而 Na2CO3在乙醇中微溶。取一定质量的 NaOH 固体配成乙醇饱和溶液,向该溶液中通入 CO2,当看到______能证明氢氧化钠能与 CO2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Ⅲ、 定量探究 CO2与 NaOH 溶液的反应通过定量测定 NaOH 的质量变化,也可证明 NaOH 能否与 CO2发生反应。某同学取【方案 2】中得到的滤液,先加入足量的______溶液,以除去滤液中少量的碳酸钠。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酚酞,再逐滴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 7.3%稀盐酸,边加边振荡。当出现_______现象,说明恰好完全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通过计算,判断氢氧化钠质量变化。
2.(2020·江苏南通·统考二模)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请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较纯净氧气可选用的装置组合为_____(填字母),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若用F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___端通入(填“b”或“c”)
(4)某兴趣小组对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进行了探究。实验如图1所示: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在三颈瓶内集满二氧化碳气体,再将橡皮塞连接压强传感器和计算机。将图1中的溶液先后推入瓶内。实验结束后将两个注射器的活塞都拉回原位,并用文具夹子固定。实验测得压强的变化如图2所示:
①先推入的是图1中的________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②CD段压强变大,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____。
③由图2数据分析, 溶液中的水也在吸收CO2的理由是____。
3.(2020·江苏南通·统考一模)Na2CO3是一种很重要的化学物质,某学生用50mLNaOH溶液吸收CO2气体,制备Na2CO3溶液,为了防止通入的CO2气体过量,与生成的Na2CO3发生进一步反应生成NaHCO3,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I.用25mL NaOH溶液吸收过量的CO2气体,至CO2气体不再溶解;
II.小心煮沸溶液1~ 2min;
Ⅲ.在得到的溶液中加入另一半(25mL) NaOH溶液,使溶液充分混合。(此时发生:)
(1)写出步骤I中NaOH溶液与CO2反应生成NaHC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步骤II中煮沸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按该同学的设计,步骤I实验装置如下:
①装置A使用的试剂是盐酸和_______________(固体);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B使用的试剂最好是_______________,(从下列物质中选择:水、饱和NaOH溶液、饱和Na2CO3溶液、饱和NaHCO3溶液),作用是_______________。如果不用装置B,最终得到的Na2CO3溶液中可能存在的杂质有_______________。
③若将实验步骤II、Ⅲ的顺序对调,即先混合,再煮沸。你认为是否合理?______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2020·江苏南通·统考二模)(1)据图回答:
①E仪器叫什么_____
②由以上装置你想到课本里_____实验,并写出实验步骤_____
③有一个步骤叫过滤,请问过滤用的仪器是什么_____(选填序号),其中H的作用是什么_____
(2)据图回答:
④试剂A最好选用_____(从我市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考虑,填写物质名称)
⑤无水MgCl2到Mg的化学方程试是什么_____
⑥“氨碱法”制纯碱是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依次通入氨气、二氧化碳,析出碳酸氢钠晶体,同时生成另一种副产物可以做_____。再加热碳酸氢钠晶体可制得纯碱。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5.(2020·江苏南通·统考二模)如图,该装置是制取氧气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发生装置是 __________,气体收集装置是 __________。
(2)写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收集氧气可用图中哪种气体收集装置_____(填字母)
(4)若用A装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有一点不足,是_____
(5)判断,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1%_____
6.(2020·江苏南通·校考二模)进行如下微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
(1)烧杯 B 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2)能证明 C 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3)有一只烧杯中的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原因是____________。
7.(2020·江苏南通·校考一模)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仪器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收集某气体应具备的物理性质是 ______ 。
(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氧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 (填字母)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你认为CO2能否使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色? 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若某同学用一定质量分数的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将制得的CO2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未变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 。
(4)若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和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同时检验二氧化碳。若气流按从左到右方向,用仪器接口字母表示连接顺序b→h→i→ ______ → ______ →j(选填小写字母)
8.(2020·江苏南通·校考二模)用下图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进行性质实验。
(1)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2)甲中CO2验满的方法为 ______ 。
(3)乙中a、c为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b、d为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能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______ 。
9.(2020·江苏南通·校考二模)用图装置(夹持仪器略去)研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实验过程:①通入N2,将W管右侧部分放入热水中,a、b处白磷均不燃烧;②通入空气,a处白磷不燃烧,b处白磷燃烧。
资料:白磷的着火点为40 ℃,P2O5能与H2O反应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现象是_____。
(3)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湿棉花可以吸收白烟
B.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
C.②中,a处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10.(2020·江苏南通·校考二模)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1)高锰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木炭遇O2燃烧时,现象为_______。
11.(2021·江苏南通·统考三模)铜器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生成铜绿[Cu2(OH)2CO3],铜绿不稳定,受热会生成三种氧化物。
(1)根据铜绿的化学式,你认为铜绿的形成是铜与_______、_______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
(2)为探究铜绿的组成,小芳同学从铜器上取下适量的铜绿放入下图所示的装置中,加热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
(3)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铜绿的组成中含有铜元素(写出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
操作步骤
现象
结论
______
_______
_______
12.(2021·江苏南通·校联考二模)欲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以下探究实验(实验装置中夹持仪器已略去)。
【实验1】配制溶液
用NaOH固体配制20g 20%NaOH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填字母)。
A 胶头滴管 B 酒精灯 C 量筒 D 玻璃棒
【实验2】按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U型管两端液面相平,将NaOH溶液滴入试管中,恢复到室温后,U型管中的液面左高右低。据此,甲同学得出“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结论。
(1)U型管中液面高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
(2)上述结论的证据不充足,理由是_________。
【实验3】按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i.CaCl2溶液呈中性;ii.
【实验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往装置中加入药品;
②关闭K1、K2,将注射器中的NaOH溶液缓缓推入A中;
③A中物质充分作用后,打开K1,B中无色溶液倒吸入A中,A中产生沉淀且溶液显红色;
④关闭K1,打开K2,将注射器活塞向上拉,C中溶液倒吸入A中。
步骤③“产生沉淀”的现象仍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理由是_________。
步骤④中,若观察到_________(填现象),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4】NaOH和Ca(OH)2的性质比较
(1)取1g氢氧化钙粉末于试管中,加入10mL的水,振荡,得到白色浑浊液,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再滴加稀盐酸至反应完全,滴加稀盐酸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①_________;②_________。另取1g氢氧化钠粉末于试管中,加入10mL的水,振荡,得到澄清溶液,比较得出结论③_________。
(2)测定所得溶液酸碱度,应将pH试纸放置在_________上,氢氧化钠溶液碱性比氢氧化钙溶液强。
13.(2021·江苏南通·校联考一模)某兴趣小组对硫酸铵【(NH4)2SO4)】化肥进行等级测定(该化肥中没有其它含氮物质)。
【查阅资料】①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水呈碱性,不稳定,易挥发。
②碱石灰是一种常见的干燥剂,其主要成分是CaO和NaOH固体混合物。
③硫酸铵化肥等级指标如下表:
指标项目
优等品
合格品
氮(N)含量
≥21.0%
≥20.5%
【实验设计】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实验过程中,往烧瓶中加入足量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使硫酸铵充分反应完全转化为NH3。反应原理:
(2)烧杯中的试剂是为了吸收产生的氨气。下列最适宜的试剂是______(填序号);
①水 ②浓HCl③稀H2SO4④NaOH溶液
【交流讨论】实验小组的同学认为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得的硫酸铵化肥含氮量可能偏高,应在实验装置A、B之间增加一个装有______(填“浓硫酸”或“碱石灰”)的干燥装置。
【实验测定】经讨论,他们改进了实验装置,排除了可能产生误差的因素,重新实验。取硫酸铵化肥样品27.0g进行实验,测得B装置增重6.8g。请通过计算判断该化肥的等级。______
14.(2021·江苏南通·校联考一模)某小组同学拿出一瓶放置较长时间的碳酸铵晶体[(NH4)2CO3•H2O],发现固体明显减少,打开瓶盖,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同学们对此产生了兴趣,取样品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①(NH4)2CO3•H2O ═2NH3↑+ CO2↑+ 2H2O
②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与CO2、H2O、NH3等物质反应:相关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
请回答:
(1)装置A水浴的优点是 ______ ,当E中观察到 ______ 现象时开始收集气体。
(2)碳酸铵晶体应 ______ 保存,装置B的作用是 ______ 。小组同学又对反应后装置C中固体的成分产生兴趣,同学们取适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溶解形成溶液M,无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中不含 _____ ,该小组同学继续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反应后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一:Na2CO3 猜想二:NaOH 猜想三: ______
【实验验证】
【实验结论】猜想三成立。
(3)加入过量BaCl2溶液的目的是 ______ 、 ______ 。
(4)加入试剂X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 (写一种)。
(5)溶液N所含阳离子为 ______ (填化学符号)。
15.(2022·江苏南通·统考模拟预测)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人类无时无刻离不开空气。通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空气中氧气的性质与制法,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
A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可燃物
B 氧气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可以转变为液体或固体
C 给氯酸钾加热,若不加二氧化锰就不产生氧气
D 因为氧气与氮气的密度不同,所以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
(2)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供选择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a___________。
②写出一个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若将B、C装置组装在一起制氧气,实验结束,停止加热前要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
③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字母)。在加试剂之前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
④已知一氧化氮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略大,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___________(填字母)。
(3)加热分解6.3克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参考答案:
1. 吸水 NaHCO3+HCl=NaCl+CO2↑+H2O U 型管中左管液面上升,右管液面下降 氢氧化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都能使酚酞变红 CaCl2+Na2CO3=CaCO3↓+2NaCl 有白色沉淀 CO2+2NaOH=Na2CO3↓+H2O CaCl2 由红色恰好变无色 NaOH+HCl=NaCl+H2O
【详解】Ⅰ(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此可以吸收水蒸气,起到干燥气体的作用;
(2)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为:HCl+NaHCO3=NaCl+H2O+CO2↑;
Ⅱ[方案1](1)左侧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减小,右侧二氧化碳只能溶于水,且溶解体积比为1:1,因此溶解的气体体积与加入水的体积相等,因此前后压强不变,所以右侧压强大于左侧,将红墨水压向左侧,出现左侧液面升高,右侧液面下降的现象;
(2)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于水,形成碱性溶液,加入酚酞试剂,都会使其溶液变为红色,无法判断是否有碳酸钠生成,也就无法判断是否发生了反应;
②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为:CaCl2+Na2CO3=CaCO3↓+2NaCl;
[方案2]根据题目信息可知,碳酸钠会在乙醇中析出,形成固体,因此在氢氧化钠乙醇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此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为:CO2+2NaOH=Na2CO3↓+H2O;此时在乙醇中,碳酸钠为沉淀,有碳酸钠生成,则会出现固体,所以证明发生了反应;
Ⅲ[方案2]滤液中含有溶解的部分碳酸钠,和未反应的氢氧化钠,因此加入氯化钙溶液后,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去除了碳酸钠,此时加入酚酞溶液,含有氢氧化钠,溶液变红,此时滴加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为:HCl+NaOH=NaCl+H2O,溶液变为中性时,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证明发生了反应。
2. 集气瓶 BC 催化作用 2KClO32KCl+3O2↑ Zn+H2SO4=ZnSO4+H2↑ c NaOH CO2+2NaOH=Na2CO3+H2O 2HCl+Na2CO3=2NaCl+H2O+CO2↑ 最终的压强小于初始压强
【详解】(1)a为收集气体的集气瓶;
故答案为:集气瓶。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较纯净氧气,反应物为固体混合物,需要加热,所以发生装置为B,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且不易混入空气,制得氧气较为纯净,所以选择C作为收集装置;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使用;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反应条件及气体符号;
故答案为:BC;催化;2KClO32KCl+3O2↑。
(3)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先在上部聚集,所以从短口c进气,长口b排气,达到收集气体目的;
故答案为:Zn+H2SO4=ZnSO4+H2↑;c
(4)①开始压强减小,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因此选择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实验,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
故答案为:NaOH;CO2+2NaOH=Na2CO3+H2O。
②加入盐酸后,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气体,气体体积增大,压强增大,所以出现CD段压强变化;
故答案为:2HCl+Na2CO3=2NaCl+H2O+CO2↑。
③若二氧化碳不溶于水,则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同,压强不变,此时压强变小,说明有部分气体溶于水,造成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减小;
故答案为:最终的压强小于初始压强。
3. 除去溶液中溶解的二氧化碳 大理石(或石灰石,或碳酸钙) 长颈漏斗 饱和NaHCO3溶液 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氯化氢气体 氯化钠(NaCl) 不合理 氢氧化钠能和溶解在溶液中的二氧化碳反应
【详解】(1)步骤I中NaOH溶液与CO2反应生成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因为实验中是通二氧化碳至不再溶解,溶液中二氧化碳达到饱和,升高温度可降低二氧化碳气体的溶解度,所以步骤II中煮沸溶液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溶解的二氧化碳。
(3)①装置A为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使用的试剂是盐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或碳酸钙);根据图示,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②因为通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二氧化碳必须是纯净的,而盐酸具有挥发性,制得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所以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氯化氢气体。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能与饱和NaOH溶液、饱和Na2CO3溶液反应,而二氧化碳不能溶于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所以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氯化氢气体应该选择:饱和NaHCO3溶液。如果不用装置B,二氧化碳气体中可能混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因此最终得到的Na2CO3溶液中可能存在的杂质有:氯化钠。
③若将实验步骤II、Ⅲ的顺序对调,即先混合,再煮沸,这样不合理,原因是:氢氧化钠能和溶解在溶液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致使部分碳酸氢钠不能转化成碳酸钠。
4. 蒸发皿 粗盐的提纯 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 ACGH 引流 氢氧化钙溶液 MgCl2Mg+Cl2↑ 氮肥 2NaHCO3Na2CO3+CO2↑+H2O
【详解】①E仪器叫蒸发皿;
②可知以上装置分别为铁架台、托盘天平、烧杯、酒精灯、研钵、蒸发皿、长颈漏斗、玻璃棒,故可以做课本里粗盐的提纯实验,实验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
③“过滤”操作所需的仪器和用品有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是实验用品,不是仪器),即ACGH,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④硫酸镁转化为氢氧化镁沉淀需要加入碱溶液,我市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锻烧石灰石可以得到氧化钙,而氧化钙溶于水可制得氢氧化钙溶液,所以A试剂应是氢氧化钙溶液;
⑤电解氯化镁生成镁和氯气,化学反应方程式:MgCl2Mg+Cl2↑;
⑥反应物是氯化钠溶液、氨气、二氧化碳,生成物中析出碳酸氢钠晶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NH3+H2O+CO2=NaHCO3+NH4Cl;氯化铵单独结晶析出,氯化铵含有氮元素,用作氮肥。根据加热碳酸氢钠晶体可制得纯碱,可知反应物是碳酸氢钠,反应条件是加热,生成物中有纯碱,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CO2↑+H2O。
5. A或B C或E 2KMnO4K2MnO4+MnO2+O2↑ C或E 试管口处没有放置一团棉花 错误,因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质量分数不为21%
【详解】(1)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需要加热,可以选用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B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采用的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来制取氧气,故发生装置可选用A或B;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大,能用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能用来收集氧气的是C或E。
(2)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
(3)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大,能用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能用来收集氧气的是C或E。
(4)为防止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气管,需要在试管口处放置一团棉花;
(5)错误,因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质量分数不为21%。
6.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A中铜的金属活动性排在氢的后面,不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分析】镁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镁和氢气,稀盐酸和氢氧化钙生成氯化钙和水,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详解】(1)烧杯B中发生的反应是镁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2)滴有酚酞的澄清石灰水溶液是红色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钙生成氯化钙和水,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故能证明 C 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3)A烧杯中,铜的金属活动性性排在氢的后面,不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故有一只烧杯中的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原因是铜的金属活动性排在氢的后面,不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点睛】铜的金属活动性性排在氢的后面,不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澄清石灰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7. 不易溶于水 E CaCO3+2HCl=CaCl2+H2O+CO2↑ 不能 使用的是浓盐酸 d c
【分析】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详解】(1)A装置是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气体要不溶于水,也不和水反应,故应具备的物理性质是不易溶于水。
(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氧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固体加热装置,故选E。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CO2不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色,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若某同学用一定质量分数的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将制得的CO2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未变浑浊,其原因可能是使用的是浓盐酸,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随二氧化碳进入澄清石灰水,影响实验现象。
(4)若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和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同时检验二氧化碳。若气流按从左到右方向,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要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用仪器接口字母表示连接顺序b→h→i→d→c→j。
【点睛】CO2不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色,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要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8. 将燃着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c比a先变红,b、d不变红
【详解】(1)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是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来制取,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为,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甲中CO2验满的方法为将燃着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3)由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且能和水反应,所以二氧化碳倒进去后先和水反应生成碳酸,随着二氧化碳的倾倒,a处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也会变红,因此现象是c比a先变红,b、d不变红。
9. 4P + 5O2 2P2O5 ①中b处白磷不燃烧,②中b处白磷燃烧 ABC
【详解】(1)白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P + 5O2 2P2O5;(2)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现象是①中b处白磷不燃烧,②中b处白磷燃烧;(3)五氧化二磷对环境有污染,湿棉花可以吸收五氧化二磷,防止空气污染,烧杯中的热水可以提供热量,使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②中a处的白磷不燃烧,b处的白磷燃烧,是因为a处的白磷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燃烧的条件。
10. 2KMnO4K2MnO4+MnO2+O2↑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
【详解】(1)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11. 二氧化碳 水 质量守恒定律 绿色固体逐渐变黑,有水雾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取少量反应后的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 黑色固体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说明铜绿中含铜元素
【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铜绿中含Cu、O、H、C,反应物中也应含Cu、O、H、C,空气中含碳元素的为二氧化碳,含氢元素的为水,故铜绿的形成是铜与二氧化碳、水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2)铜绿受热会生成三种氧化物,铜绿中含Cu、C、O、H,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生成的氧化物为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可能出现的现象是:绿色固体逐渐变黑,有水雾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铜盐溶液显蓝色,故取少量反应后的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黑色固体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说明铜绿中含有铜元素。
12. A C D 试管内气体减少,压强降低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中,且能与水反应,也可以引起气体体积减少,没有证明有新物质生成 氯化钙也可以与氢氧化钠可以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沉淀 A中有气泡产生 浑浊液变澄清 红色溶液逐渐变成无色 相同条件下,氢氧化钠在水中的溶解性大于氢氧化钙 白瓷板或玻璃片
【详解】实验1:用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及所需仪器为:计算、称量(托盘天平、药匙)、量取(量筒、胶头滴管)、溶解(烧杯、玻璃棒)、装瓶,故需用到的仪器有:胶头滴管、量筒、玻璃棒。
故选ACD;
实验2:(1)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被消耗,装置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U型管中液面高度发生变化;
(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也能使装置内压强减小,也能使U型管中液面高度发生变化,故上述结论的证据不充足;
实验3:步骤③“产生沉淀”的现象仍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理由是:氢氧化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氢氧化钙,也能产生沉淀;
步骤④中,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若观察到A中产生气泡,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实验4:(1)取1g氢氧化钙粉末于试管中,加入10mL的水,振荡,得到白色浑浊液,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氢氧化钙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再滴加稀盐酸至反应完全,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氯化钙溶于水,且显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故现象为:浑浊液变澄清、红色溶液逐渐变成无色;
另取1g氢氧化钠粉末于试管中,加入10mL的水,振荡,得到澄清溶液,而取1g氢氧化钙粉末于试管中,加入10mL的水,振荡,得到白色浑浊液,说明相同条件下,氢氧化钠在水中的溶解性大于氢氧化钙;
(2)测定所得溶液酸碱度,应将pH试纸放置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观察颜色的变化,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13. ③ 碱石灰 合格
解:设27.0g样品中含有(NH4)2SO4的质量为x
该化肥的等级为合格。
若依据氮元素守恒,直接求出化肥样品中的氮元素质量:
该化肥的等级为合格。
【详解】实验设计:(2)烧杯中的试剂是为了吸收氨气,由于硫酸能与氨气反应,所以最适宜用来吸收氨气的试剂是稀H2SO4,而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氢氧化钠与碱不反应,水吸收氨气的能力有效,故填:③;
交流讨论:实验小组的同学认为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得的硫酸铵化肥含氮量可能偏高,原因是有水蒸气进入烧杯中,需要在实验装置A、B之间增加一个干燥装置,由于硫酸能与氨气反应,所以需要装有碱石灰的干燥装置,故填:碱石灰;
实验测定:见答案。
14. 便于控制温度(或受热均匀) 气泡均匀连续放出 密封、低温(答1点即可) 除尽NH3(除去NH3、吸收NH3) Na2O2 Na2CO3、NaOH 检验Na2CO3 除尽Na2CO3(使Na2CO3完全反应) Na+、Ba2+
【分析】放置较长时间的碳酸铵晶体[(NH4)2CO3•H2O],发现固体明显减少,打开瓶盖,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说明碳酸铵晶体需要密封保存,稀硫酸和氨气反应生成硫酸铵,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氯化铜和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铜和氯化钠。
【详解】(1)水浴加热便于控制温度,故装置A水浴的优点是便于控制温度(或受热均匀),当E中观察到气泡均匀连续放出现象时开始收集气体。
(2)放置较长时间的碳酸铵晶体[(NH4)2CO3•H2O],发现固体明显减少,打开瓶盖,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碳酸铵晶体受热会分解,故碳酸铵晶体应密封、低温保存,稀硫酸和氨气反应生成硫酸铵,故装置B的作用是除尽NH3(除去NH3、吸收NH3)。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取适量反应后装置C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溶解形成溶液M,无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中不含Na2O2。
[做出猜想]猜想一:Na2CO3 猜想二:NaOH 猜想三:Na2CO3、NaOH
(3)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故加入过量BaCl2溶液的目的是检验Na2CO3,除尽Na2CO3(使Na2CO3完全反应)。
(4)加入试剂X发生的反应是氯化铜和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铜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溶液N所含溶质为生成的氯化钠,过量的氯化钡,故阳离子为钠离子和钡离子,离子符号为Na+、Ba2+。
15. B 分液漏斗 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A 检验装置气密性 C 0.6g
【详解】(1)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但是不具有可燃性,该选项叙述不正确;
B、氧气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可以转变为液体或固体,该选项叙述正确;
C、给氯酸钾加热,若不加二氧化锰也能够产生氧气,只不过产生氧气的速率慢一些,该选项叙述不正确;
D、因为氧气与氮气的沸点不同,所以工业上可以通过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该选项叙述不正确.
故填:B。
(2)①a是分液漏斗,通过分液漏斗可以向锥形瓶中注入液体药品。
②因为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应该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停止制氧气时应进行的操作是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这样可以防止水倒流入试管,把试管炸裂;
③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不需加热,故选发生装置A,在加试剂之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装置漏气;
④已知一氧化氮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略大,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排水法,选:C。
(3)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根据高锰酸钾的质量可以计算生成氧气的质量。
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
解得:x≈0.6g,
生成氧气的质量是0.6g。
江苏省盐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78实验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78实验题,共7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南通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51流程题(提升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51流程题(提升题),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流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南通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50流程题(基础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50流程题(基础题),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流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