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自然灾害的防避教案
展开《自然灾害的防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辨析概念、举例说明、案例研讨、读图分析,了解减灾的目的、基本原则、主要途径以及社会层面、个人层面防避自然灾害的一般措施。
2.通过情境模拟体验,了解防避地震灾害、洪水灾害、滑坡灾害、泥石流灾害等常见自然灾害的具体措施。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社会层面、个人层面防避自然灾害的一般措施。
2.了解防避常见自然灾害的具体措施。
【教学难点】
了解防避常见自然灾害的具体措施。
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
师:观看视频《汶川地震和防灾减灾日》。
师:面对自然灾害,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师:防避原则:统筹做好防灾、避灾、抗灾、救灾等工作,力争使灾害损失降低到最小。
师:社会行动:
1. 要加强自然灾害研究,组织科技攻关,健全管理法规,制定规划方案,开展教育,实施防灾、减灾工程。
2.建立高效的防灾救灾信息系统,加强防灾减灾的国际或区域合作。
师:公民参与:
1.公民:提高防灾避灾意识,学习自救的知识与技能,增强参与救灾的社会责任感。
2.未成年人:尽力维护自身安全,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考虑救助他人与财物。
3.个人:记住“十字要诀”即学、听、备、察、报、避、断、 抗、救、保。
(板书)第四单元 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
第二节 自然灾害的防避
一、常见自然灾害的防避 1.地震灾害的防避
师:社会层面
1.加强地震监测体系建设、地震预报科技攻关、防震避灾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督查等;
2.做好地震应急方案制订及组织实施等;
3.加强防震避灾教育,提高公民防震避灾意识及能力等。
师:个人层面
1.地震前:了解当地的地震风险等级、居住房屋的结构和防震性能,做好应急储备;
2.地震时:迅速采取有效保护及科学自救措施;
3.地震后:要注意预防和避免次生灾害的影响。
活动探究1:地震灾害的防避。
师:海啸一般是指海底地震引发的海面剧烈波动。读下图,分析并说明世界上容易遭受重大海啸影响的地区。
生:(可能的答案)
从成因上看,海啸一般由海底地震引发,而世界上震级7级及以上的海底地震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东段(中南半岛—马来群岛的印度洋沿岸)。因此,这些地区也是世界上容易发生海啸、容易遭受海啸影响的地区。
师:读下图,说明哪些地区的房屋和工程建筑的抗震性能需要高一些。
生:(可能的答案)
一般来说,地震震级越大,对建筑的抗震性能要求越高,而京津唐我国震级7级及以上的地震带主要分布在四大地震带,即台湾与福建沿海地震带、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震带、青藏高原及其边缘地震带、新疆盆地边缘地震带。因此,这些地震带也是我国建筑抗震设防烈度较高、建筑抗震设防标准较高的地区。
(板书)2、洪水灾害防避
师: 社会层面
工程措施
① 增强人们对灾害问题的认识,提高防灾减灾的意识。
② 严格控制滥砍乱伐,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
非工程措施
① 建立统一的防洪减灾管理体制和抢险指挥管理系统。
②组织灾前水利建设与防洪减灾科技研究。
师:个人层面
①洪水前
②了解地势及警戒水位
③规划逃生路线
④做好防灾救灾准备
洪水中
①向高处转移
②求救
③借助救生设备或者漂浮物逃离
洪水后
①做好防疫,不吃腐败食物,饮用水要煮沸
②灾后重建
师:
师:观看视频《都江堰水利原理》
活动探究2:都江堰工程在治水方面的作用。
师:结合视频及课本知识,分析讨论下列问题:
1.都江堰的三大主体工程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2.在枯水季节水位较低的情况下,都江堰工程怎样才能保证引到足够的灌溉用水?在洪水季节又如何防止过多的水淹没农田?
3.都江堰工程的设计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人地关系理念?
生:(可能的答案)
1. (1)调节水流的“鱼嘴”分流工程。“鱼嘴”位于岷江弯道处,将岷江分为内江、外江,并通过“内江河床低、河道窄,外江河床高、河道宽”的特点,将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水量进行合理调配。
(2)控制流量的“宝瓶口”引水工程。“宝瓶口”是一个狭长的瓶颈状的引水渠,具有束水壅水的功能,使进入灌区的水量保持稳定。
(3)泄洪排沙的“飞沙堰”工程。“飞沙堰”位于内江弯道的下段,从上游挟带下来进入内江的泥沙卵石,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从飞沙堰顶上翻出,排入外江,起到泄流飞沙的作用。
2.枯水期,因弯道水流”小水走弯”和“内江河床低、外江河床高”,而保证有足够的江水进入内江,满足灌溉需要;
洪水期,因弯道水流“大水走直”,而使洪水大量从外江排洪。进入内江的洪水,受宝瓶口的雍水作用影响,多余江水溢出飞沙堰,从而使进入灌区的水量保持稳定。
3.人地协调思想。
(板书)3、滑坡灾害的防避
师:社会层面
1.开展滑坡风险性评估。
2.对潜在性滑坡、重点区域和沟谷进行监测。
3.采取工程整治措施。
师:阅读教材,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典型滑坡的发展阶段?
2.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历时?
3.可根据哪三种临滑迹象发出预警?
生:(可能的答案)
1.蠕动变形、急剧滑动、渐趋稳定
2.第一阶段从数天到数十年;第二阶段一般只有几分钟到几十分钟。
3. ①滑坡体后缘山坡上地裂缝的快速扩展
②滑坡体前沿坡脚处的泉水(井水)水量水位的异常变化
③地面上隆变形
师:个人层面
1.尽量不要在陡坡前长时间逗留。
2.在陡坡上面或者坡脚从事生活或者生产活动时,尽量不要破坏坡体的稳定性,如果发现坡体松动要尽快离开并报告。
3.如果发现坡体存在软弱面,可以建造截水沟、排水沟和防水覆盖层,防止地表水渗入软弱面。
4.针对存在滑动风险的滑坡体,可以通过削坡减载(降低坡高或放缓坡角)来减小下滑力,通过建筑挡土墙、抗滑桩等增加扛滑力。
5.当滑坡发生时,如果处在滑坡体上,首先应保持冷静,迅速环顾四周,然后向滑坡体的两侧迅速逃离。当遇到无法逃离的高速滑坡或滑坡呈整体滑动时,宜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等物。如果处在滑坡可能影响到的山前或者沟谷,应迅速判别滑坡运动的方向,并迅速离开可能受到影响的地带。
师:观察下图,说出泥石流发生时的正确逃生路线。
生:(可能的答案)
当发生泥石流时,向与泥石流流动方向垂直的山坡高处逃生。
(板书)4、泥石流灾害的防御
师:
社会层面:对于泥石流易发多发的地区,要开展泥石流风险评估,必要时可对一些重点区域和沟谷进行监测,或者采取一些工程措施。
个人层面:
1.房屋、帐篷不要搭建在沟口和沟道上。
2.不能将冲沟当作垃圾排放场。
3.保护和改善山区的生态环境。
4.雨季或者暴雨时,不去泥石流多发的沟谷。
5.科学逃生,及时发出泥石流预警信号。
【课堂小结】
【当堂练习】
1.在山区考察或旅游时,若发生大规模的泥石流,应当选择的自救方式是 ( )
A.向发生泥石流的沟谷上游快跑
B.向发生泥石流的沟谷下游快跑
C.呆在原地立即大声呼救
D.向垂直于沟谷两侧的山坡快跑
自然灾害的防御就是在灾害发生之前采取工程性或非工程性防御措施,以防止或延迟灾害的发生,减轻灾害造成的危害。据此完成2—3题。
2.下列属于非工程性防御措施的是 ( )
A.研制、发射地球资源卫星进行自然灾害的监控
B.退耕还林及打坝筑堤
C.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D.通过多种方式,分别对不同人群进行防灾减灾的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
3.下列防护林工程以保持水土为主要目的的是 ( )
A.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 B.沿海防护林体系
C.平原防护林体系 D.“三北”防护林体系
答案:1.D 2.D 3.A
本节围绕自然灾害的防避,分为两个部分:减灾基础知识、常见自然灾害的防避。其中,第一部分是认识常见自然灾害防避措施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本节的重点内容,教材以地震、洪水、滑坡、泥石流等常见自然灾害为例,从社会行动和个人行动两个方面阐述其防避措施,着重讨论个人行动措施,突出公民防灾素养的培养。
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走近桂林山水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走近桂林山水第1课时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程引入,讲授新课,课堂小结,当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成因第1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成因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程引入,讲授新课,课堂小结,当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第1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程引入,讲授新课,课堂小结,当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