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第1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地球的形成与演化》教学设计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了解地层和化石在研究地球演化中的作用。
2.根据地质年代表说出主要地质年代的大致时间和主要事件,了解地球的演化简史。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地层和化石的概念和一般特点。
2.化石在研究地层年代和古环境变迁中的作用。
3.了解地球的起源和形成,以及演化的简史。
【教学难点】
1.理解地层与化石研究对地球演化的主要作用。
2.知道地质年代的划分和大致时间,以及地球演化史中的主要事件。
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
激趣导入:欣赏地层和化石的图片资料。
师:地球也会记日记,但不是通过文字,而是通过地层以及地层中的化石等物质来“记录”地球上曾经发生过的事件。
【讲授新课】
通过上节的学习,我们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既是宇宙中一颗普通的星球,又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一颗特殊的行星。但是你知道地球最初是怎么起源的吗?地球上的各个圈层又是怎么形成和演化的呢?现在我们开始学习这些知识吧!
(板书)第一章 从宇宙看地球 第二节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
一、地球历史的记录
1.地层和化石
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地层的概念是什么?
2.地层的分布特点是什么?
3.地层分布的意义是什么?
生:(可能的答案)1.地层:地质历史上一定地质时期形成的各种成层岩石和堆积物。
2.地层分布特点:在无扰动的情况下,先形成的在下,后形成的在上。
3.意义:地层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地层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地层形成时的地表环境。
师:地层性质反映地表环境。
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回答:1.什么是化石?
生:(可能的答案)1.化石:存留在古代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
(问题承上)2.化石有什么研究意义?试举例说明。
生:(可能的答案)2.确定所在地层的年代和古地理环境的重要依据。
例如,含三叶虫化石的地层为古生代地层;地层中含有三叶虫化石,则说明地层形成时为海洋环境。
(问题承上)3.地层层序和化石层序有什么样的相互关系?
生:(可能的答案)3.地层层序和化石层序是相辅相成的。根据地层层序律确定地层新老,可以帮助确定化石的新老;
反过来,根据地层中化石的新老,也可以确定地层的新老。这样经过多年的对比积累就能建立起地层顺序。
【知识拓展1】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沉积岩。
阅读:
1.沉积岩:裸露在地表的各种岩石,在风吹、日晒、雨淋以及生物的作用下被破坏,破坏的产物(包括碎屑物质和溶解物质)被风和流水等搬运后沉积起来,经过压紧固结而形成的岩石叫沉积岩。
2.沉积岩的一般特点:
(1)具有层理结构:一般先沉积的在下,后沉积的在上。
(2)岩层上新下老。
(3)同一时代的地层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地层中的生物化石上部复杂、高级,下部简单、低级。
【知识归纳】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
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
1.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规律是岩层年龄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
2.侵入的岩层晚于被侵入的岩层。
3.受岩浆活动高温高压的影响而发生变质作用的岩层,晚于相邻的原有岩层。
学生进行活动探究1:地层的缺失与判断。
思考:A、B 两地是否具有同一时代的地层?将同时代的地层用虚线连接起来,猜想两地地层产生差异的原因。
生:(可能的答案)答案提示:地壳在运动过程中受强大的挤压力或张力作用而断裂,之后两侧岩块发生差异性的升降运动。
学生继续进行活动探究2:三叶虫化石的存在说明了什么?
三叶虫是海洋动物,为何出现在陆地上的岩石中?请观看视频《三叶虫化石》,并查阅相关资料加以说明。
生:(可能的答案)三叶虫为古生代的海洋生物,其死亡后的遗体遗迹在海洋地层中而成为化石。由于地壳运动、海陆变迁等原因,海洋隆起成为陆地。
例如,我国盛产三叶虫化石的云贵地区在寒武纪时期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
【知识拓展2】云贵地区海陆变迁的证据。
师:科学家在贵州省关岭县发现了大量鱼龙、海龙、楯齿龙等海生爬行动物化石,以及海百合、菊石、鹦鹉螺等海洋生物化石。推测中国西南地区亿万年前曾是一片古海洋,并与世界其他地区海洋相通。
(板书)2. 地质年代表。
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地质年代?
2.常用的地质年代单位有哪些?各单位与地层单位是怎么对应的?试举例说明。
3.什么是地质年代表?
生:(可能的答案)1.用来描述地球历史事件发生早晚或先后顺序的时间单位,叫地质年代。
2.常用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宙、代、纪等,分别对应地层单位宇、界、系等。如“显生宙”的地层称为“显生宇”。
3.根据地质年代先后顺序,把地球历史上的重大地质事件编成的时间顺序表,叫作地质年代表。
师:年代地层单位与地质年代单位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
地质年代单位具有时间意义,只表示时间。具有全球性和普遍性。年代地层单位具有物质意义,指示的是地层,是地质年代单位的客观存在,具有地方性和特殊性。年代地层单位是宇、界、系、统、阶,与地质年代单位宙、代、纪、世、期严格对应。
【方法技巧】巧记地质年代表。
(板书)二、地球形成与演化简史
1.地球的起源
阅读教材P14页相关内容,回答:1.地球的起源是什么?
生:(可能的答案)1.地球起源于大约46亿年以前的原始太阳星云。星云盘内的物质经碰撞吸积,逐渐演化成原始地球。
阅读教材P14页相关内容,回答:2.试描述地球形成的基本过程。
生:(可能的答案)2.地球形成的基本过程:原始地球温度逐步降低,内部物质出现分异,由里向外依次形成地核、地幔和地壳。
阅读教材P14页相关内容,回答:3.大气圈是怎么形成的?
生:(可能的答案)3.火山喷发释放的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构成原始大气圈。
观看视频,阅读教材P14页相关内容,回答:
4.水圈是怎么形成的?
生:(可能的答案)4.地表温度下降,气态水发生凝结,通过降雨落到地面形成水圈。
目前发现的地球上最早的生物化石大约在距今38.5亿年。意味着地球的生命大约从38.5亿年前开始;
然后大约在5.4亿年前,地球生命进入大爆发,出现了一大批生物种类,此后进入了生物繁盛以及向较高生命演化的新阶段——显生宙;
大约180万年前,人类诞生。
教师继续展示蓝绿藻形成的叠层石、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等各个地质年代的地球景观复原图。
【知识拓展3】叠层石是怎么形成的?
材料 太古宙时期地球上出现了蓝藻等原核生物。蓝藻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元古宙时,蓝藻大爆发,大气成分开始发生改变,生物也因此得到进一步发展,演化出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蓝藻在生长过程中能黏附海水中细小的沉积物,当沉积物增多,蓝藻需要移动到表层来寻找光源进行代谢。这样,沉积物一层一层地堆积,就形成了垫状或垛状的岩石结构,称为叠层石。
叠层石因纵剖面呈向上凸起的弧形或锥形叠层状,有如扣放着的一摞碗,故名。在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含有古老化石的叠层石,它是由30多亿年前生活在浅海中的原核生物形成的。现代叠层石主要分布在巴哈马群岛和澳大利亚沙克湾。
【知识拓展4】为什么把寒武纪作为显生宙的开始。
阅读 科学家在研究古老地层时发现,距今5.41亿年以前,地层中埋藏的化石以藻类化石和软体动物留下的遗迹化石为主,生命形态都很简单。而此后动物化石的数量和种类都呈爆发式地增长,并出现了大量有硬壳或骨骼的动物化石,生物结构也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趋势。因此科学家将硬体生物的大量出现,作为划分一个新的地质年代的标志,并将这一地质年代命名为寒武纪。寒武纪也代表地球上有大量生物开始出现的新时期,显生宙由此开始;之前漫长的时期,由于地球上生物稀少,被统称为前寒武纪。
学生进行活动探究3:燕子石是怎么形成的?
燕子石,又叫多福石,学名叫三叶虫化石。在其形成进程中,三叶虫的一部分形成化石,这一部分化石头鞍弯曲如弓,两弓刺大于身一倍,两弓如翼而融为一体,身小如雨燕而得名,石玩者又称它为“飞上天石”。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三叶虫生活的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在地球上灭绝的时间。
2.分析形成燕子石的岩层属于哪一类岩石?在其形成过程中,地球表层经历了哪些变化过程?
生:(可能的答案)1.三叶虫生活在早古生代温暖的海水里。在地球上灭绝的时间是古生代末期。
2.沉积岩。在燕子石形成的过程中,地球表层经历了地层的沉降和沉积过程。
【课堂小结】
【当堂练习】
1.美国和加拿大科学家发现了大约距今42亿年的古老岩石,这一发现最有可能成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证据。( )
A.宇宙诞生于距今137亿年前 B.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年
C.距今2亿年前大陆发生了漂移 D.距今6500万年前哺乳类动物开始繁盛
2.有关地质年代单位与年代地层单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质年代单位具有时间意义,只表示时间,具有地方性和特殊性
B.年代地层单位:具有物质意义,指示的是地层,具有全球性和普遍性
C.地质年代单位是宙、代、纪、世、期,与年代地层单位无对应关系
D.年代地层单位是宇、界、系、统、阶,与地质年代单位严格对应
3.人们推测,太阳大约已经走过了50亿年的历程,科学家在澳大利亚发现了距今44亿年岩石,你估计,地球有可能诞生于距今( )
A.60亿年前 B.46亿年前 C.38亿年前 D.25亿年前
下图为某地地层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岩层最早形成的是( )
A.① B.② C.⑤ D.⑥
5.图中不可能存在化石的岩层或岩石是( )
A.① B.② C.⑤ D.⑥
【参考答案】1.B 2.D 3.B 4.D 5.A
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走近桂林山水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走近桂林山水第1课时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程引入,讲授新课,课堂小结,当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成因第1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成因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程引入,讲授新课,课堂小结,当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第1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程引入,讲授新课,课堂小结,当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