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5课 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 教案--2022-2023学年高教版中职高一历史全一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5课 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 教案--2022-2023学年高教版中职高一历史全一册01
    第5课 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 教案--2022-2023学年高教版中职高一历史全一册02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教版第5课 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教版第5课 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了解本课背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授课教师:

    课程名称

    中国历史

    章节内容

    5  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

    授课年级

    2

    课时节数

    2

    学情分析

    中职生已有一定的历史基础,但基础相对薄弱,对历史概念及史实的把握不清晰,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加之由于本章节内容处于国家分裂时期,学生记忆更加混乱,识记不清,好的一点是学生对三国两晋时期的众多历史故事感兴趣,可从众多历史人物故事入手讲解。

    教学目标

    1知道三国鼎立的形成,认识到三国鼎立也是局部的统一;

    2了解西晋实现了短暂统一,初步理解西晋短期灭亡的原因;

    3了解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对峙的政权分立状况,认识到分立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能力,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与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把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的基本线索与阶段特征

    2教学难点:在历史长河中认识政权分立与国家统一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

     

    分析教学内容,准备学习资料,提醒学生预习,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开始部分

     

     

     

               基本部分

     

     

     

     

     

     

     

     

     

     

     

     

     

     

     

     

     

     

     

     

     

     

     

     

     

     

     

     

     

     

     

     

     

     

     

     

     

     

     

     

     

     

     

     

     

     

     

     

     

     

     

     

     

     

     

     

     

     

     

     

     

     

     

     

     

     

     

     

     

     

     

     

     

     

     

     

     

     

     

     

     

     

     

     

     

     

     

     

     

     

     

     

     

     

     

     

     

     

     

     

     

     

     

     

     

     

     

     

     

     

     

     

     

     

     

     

     

    结束部分

    一、了解本课背景

    向学生介绍东汉末年的社会背景是怎样的

    (一)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了解战争背景:依据地图介绍盘踞在北方的军阀主要有谁。

    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直接的过渡:展示曹操的《龟虽寿》,请同学读一遍后,问:从诗中你能体会到曹操的什么理想?(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对,曹操还想统一全国,但他容易吗?

    (二)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各国统治者都注重生产,各国人民安居乐业,出现了局部统一的局面,通过展示三国形成后的局面,顺势引导学生分析这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呢?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

     

     

    二、短暂统一

    (一)西晋的兴亡(三国灭亡顺序:蜀、魏、吴

    曹丕建魏,得到多谋略善权变的大将司马懿的支持,曹丕死后,司马懿父子发动政变,控制了魏国军政大权。263年,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趁诸葛亮死,蜀帝刘禅无能,朝政混乱之机派兵灭蜀。

       265年,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司马懿的孙子)废魏帝,自称皇帝,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

       晋武帝经过周密的准备,派兵灭吴,280年吴亡,三国鼎立的局面便告结束。

       向学生强调,结束三国鼎立局面的不是曹魏,而是司马炎建立的西晋,西晋建立265年,统一是在280年。

    补充:西晋灭亡

    师:公元316年,刘曜率领匈奴军攻破长安,帝献城投降,西晋结束。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西晋的统一只有短暂的时间?

    点拨:①统治集团奢侈腐化;②八王之乱,耗竭国力;③内迁的少数民族起兵反晋。

    5.合作探究一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晋政权的短命与实行分封诸王有什么关系?

     

    三、偏安与混战(五胡内迁:匈奴、鲜卑、、羌

    (一)十六国的建立

    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

    十六国历史可以淝水之战为界,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1.前期主要是一度统一北方的族前秦政权最强。

    2.后期则是各割据政权混战,直至鲜卑拓跋部崛起,并于公元439年统一北方。

     (二)东晋建立

      东晋最大的特点是软弱。

       造成软弱的原因,一是政权的基础是建立在北方南下的贵族地主(王导为首)与江南大地主支持上,皇室受其左右,当时流传的“王与马共天下”这几句话,就真实地反映了东晋初年的政治状况。二是东晋政权时刻受到来自北方十六国的威胁,偏安江南。

    在淝水之战前,苻坚建立的前秦是“十六国”中最为强盛的国家。史称“关陇清,百姓丰乐”。前秦强盛后,统一北方。前秦建都长安,与偏安江南的东晋对峙。淝水之战后,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割据的混战中,而南方的东晋不思进取,错过收复北方的大好时机,偏安一隅,在不断的内部斗争中日益衰弱。

    四、对峙与消长

    通过地图展示政权演变

    420年至589年近170年里,中国南方政权更替频繁,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王朝。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史称南朝。南朝经历的宋、齐、梁、陈四王朝中,刘宋疆域最大,存在时间最长,而陈是南朝疆域最小的朝代,齐是存在时间最短的朝代。

    拓跋部于混战中崛起,建立“北魏”。公元439年,北魏灭北凉,统一北方。中国北方先后存在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政权,遂称“北朝”。

    公元577年,北周北齐,统一北方。但是,周武帝死后,朝政大权落于外戚杨坚手中,杨坚挟幼帝以号令中外。.公元581年,杨坚代北周,改国号隋,北周灭亡。

    由于北朝长期与南朝对峙,合称“南北朝”。

     

    小结:展示地图(分别为1、三国鼎立图;2、西晋统一图;3、东晋十六国形势图;4、北魏与宋对峙图;5、北魏与齐对制图;6、东魏、西魏与梁对峙图;7、北周、北齐与陈对峙图;8北周与陈对峙图)前四幅图,教师叙述演变过程,后四幅图,请学生观察南北方政权更迭情况。

    习题:你心目中的曹操,评价曹操

     

     

     

     

    自主学习:对照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示意图,自己讲述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故事,要求包括战争的基本情况。

    合作探究:思考并说出曹操在战争中一胜一败的原因?

    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课本P30-31,整理三国鼎立政权表

     

    政权名称

    时间

    创建者

    定都

     

     

     

     

     

     

     

     

     

     

    学生阅读教材

     

     

     

     

     

     

     

     

     

     

     

     

     

     

     

     

     

     

    学生思考、讨论、发言

     

     

     

     

     

     

     

    学生阅读教材

     

     

     

     

     

     

     

     

     

     

     

     

     

     

     

     

     

     

     

     

     

     

     

    培养学生分析读图的能力

     

     

     

     

     

     

     

     

     

     

    思考;南北对峙呈现怎样的发展态势?

     

     

     

     

     

     请学生填写朝代更迭的表格,根据表格概述三国两晋南北朝具体指哪些朝代或政权。

    请学生概括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

     

     

     

     

     

     

     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政权更迭是时间脉络,地图演变是空间变化,时间与空间的两条线索同时进行,提高学生的时空观念。提高历史解释能力

     

    课后

     

    教学评价

    与反思

     


     

    相关教案

    中职历史第5课 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中职历史第5课 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教学设计,共4页。

    高教版中国历史第5课 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教版中国历史第5课 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教案设计,共3页。

    中职高教版第5课 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中职高教版第5课 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教案设计,共3页。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