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教课课件ppt
展开推理一:死记硬背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 →死记硬背是不正确的学习方法。 推理二:有的唯物主义者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有的唯物主义者是非马克思主义者 推理三:有的语句不是表判断的。 →有的语句是不表判断的。
以上推理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推理方式问题:1.此种推理有何意义? 2.此种推理涉及到的判断是什么判断?在推理方式有何共同点?
(2)换质推理的含义: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质”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已知判断和新判断在内容上一致的,即是同义句的转换。)
一、性质判断换质位推理
(一)性质判断换质推理—换质法
(1)必要性: 为了使表达更加适当和灵活
即断定的方式由肯定变否定,由否定变肯定。
(一)性质判断换质推理—换质法(3)前提真实+换质推理的规则:①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主项和量项。②改变前提判断的质,即把肯定判断变为否定判断,把否定判断变为肯定判断。③找出前提性质判断中与谓项相矛盾的概念,用它作为结论性质判断的谓项。
新谓项(与原谓项相矛盾的概念、是非此即彼的)
方法:加“非”【不同于“反”】或加“不”
以下推理中属于演绎推理的换质推理的是( )A.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所以,有的导电的是金属B.凡革命者都是不怕困难的,所以,凡革命者都不是怕困难的C.所有事物不是静止的,所以,有的事物是运动的D.有些鸟是会飞的,所以,有些鸟是不会飞的
推理一:文学是艺术。 →有的艺术是文学。推理二:有的学生是成年人。 →有的成年人是学生。推理三:马克思主义者是唯物主义者 →有的唯物主义者是马克思主义者。推理四:有的动物不是马。 →有的马不是动物。
一个正确的判断,反过来说还对不对,是我们经常考虑的问题问题:1.此种推理有何特点?都是正确的吗?如何保证此种推理能由真实的前提得出 真实的结论? 2.此种推理有何意义?
(二)性质判断换位推理——换位法(1)必要性:从不同方面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可以改变认识对象,也可多方面揭示事物间的关系)(2)换位推理的含义:是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量项和联项不变,调换主项和谓项的位置)
(二)性质判断换位推理——换位法(3)主项谓项周延问题:(1)周延:一个性质判断断定了其主项或谓项所反映的全部对象(2)不周延:一个性质判断如果没有断定其主项或谓项所反映的全部对象
主项和谓项的周延性情况
主项看量项:全单称周延,特称不周延谓项看联项:肯定不周延,否定周延
演练:说明以下判断的主项和谓项是否周延
思考:讲主项和谓语换位后,其周延状况是否回发生变化?换位后的推理是否正确?
演练:尝试讲以下判断进行换位,思考主谓项周延状况的变化,并思考换位推理后的结论是否正确,据此思考换位法应遵循哪些原则?
(二)性质判断换位推理——换位法(3)主项谓项周延问题:①周延:一个性质判断断定了其主项或谓项所反映的全部对象②不周延:一个性质判断如果没有断定其主项或谓项所反映的全部对象③主项和谓项位置的变化会引起其外延断定情况的变化。(4)真实前提+换位推理的规则①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联项。②将前提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互换。③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
所有走私活动都是违法的
所有侵略战争都不是正义战争
所有正义战争都不是侵略战争
方式:在思维活动中,我们可以将换质法和换位法结合起来使用,即进行换质位推理或换位质推理。【先后不同,分步进行】
(三)性质判断换质位推理的意义
意义:正确运用这种推理结构,不仅可以起到变换语句形式或语气的作用,而且可以起到调整或强调认识重点的作用。
所有无神论者都不是宗教徒
所有宗教徒都不是无神论者
所有宗教徒都是有神论者
主项和量项不变;改变前提判断的质。(即联项)谓项改为与其相矛盾的概念。
不改变联项;主项和谓项位置互换;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
正确运用换质法和换位法的作用和意义
苏格拉低经典“三段论”:所有人都会死苏格拉底是人 所以苏格拉底会死
问题:根据这两个推理,思考三段论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据此谈一下你对三段论的理解。
生活中常见推理:公共场所是禁止吸烟的,展览厅是公共场所,所以,展览厅是禁止吸烟的。
(1)大项、小项、中项:
2.三段论推理的结构:
①“大项(P)”: 结论中的谓项;②“小项(S)”: 结论中的主项;③“中项(M)”: 结论中不出现而在前提中出现两次的那个项。
(3)大项、小项和中项的关系:
三段论的大项和小项在前提中并没有直接发生联系,只是分别和中项有一定的关系,通过中项这个媒介,大项和小项才有了一定的联系,构成了三段论的结论。
①大前提:包含大项的前提;②小前提:包含小项的前提。
1.含义:是演绎推理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以两个已知的性质判断为前提,借助一个共同的项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推理。
所有 M 都是 P
所有 S 都是 M
所以,所有 S 都是 P
3.三段论推理的一般性规则
(1)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 在前提和结论中,大项、小项和中项必须分别出现两次。 如果出现四个不同的项,结论就不能不然得出。这种逻辑错误叫作“四概念”错误。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是群众,所以,我是真正的英雄。
大前提中的“群众”概念指的是总体
小前提中的“群众”概念指的是个体
两个“群众”不是同一个概念,不能起到联系大项和小项的媒介作用,所以结论不能成立。
犯了“四概念”的逻辑错误
小华在学习了三段论推理知识后,对小明说:优秀干部都是廉洁的,小丽是廉洁的,所以,小丽是优秀干部。
这个三段论推理有什么错误?
这个三段论的结论是“小丽是优秀干部”。“小丽”是结论中的主项,为小项,因此“小丽是廉洁的”是小前提。“优秀干部”是结论中的谓项,为大项,因此“优秀干部都是廉洁的”是大前提。“廉洁的”在结论中不出现,前提中出现了两次,为中项。由于前提中两个判断都是肯定判断,根据性质判断主项与谓项周延性特征,肯定判断的谓项不周延,所以中项在大前提和小前提中都是不周延的。该三段论推理违反了“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的逻辑规则。
(2)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违反这一规则,就会犯“中项不周延”的错误。
如果中项在两个前提中都不周延,也就是说,两个前提都没有断定中项所反映的全部对象,就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大项与中项的一部分外延发生联系,小项与中项的另一部分外延发生联系。这样,大项和小项的关系就不能确定,结论就不能必然得出。
大项是“集体荣誉感”,小项是“我”,中项是“班干部”,大前提是全称肯定判断,小前提是单称否定判断,结论是单称否定判断。大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小项是“娱乐工具”,中项是“自媒体”,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均为全称肯定判断。
3. 三段论推理的一般性规则
(3)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否则,就会犯“大项不当扩大”或“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
①这是针对大项和小项提出的要求。②根据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种属性,我们不能推断出这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种属性。也就是说,结论不能扩大使用前提所给的概念的外延,否则,就会犯“大项不当扩大”或“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 ③三段论要求,不能从部分推出全部,不能从不周延的词项过渡到周延的词项,否则推理就不具有必然性了。
(4)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 结论为否定,当且仅当,前提中有一否定。
这个三段论的两个前提都是否定的,中项与大项、小项都是排斥的不相容关系,起不到确定大项与小项关系的媒介作用,从前提到结论没有保真关系。
调查报告不是文学作品, 这篇文稿不是调查报告, 所以,这篇文章是文学作品。
【总结】1.看中项是否两概念?(同一律) 2.看中项是否有周延?(至少一次) 3.看结论是否扩大项?(大、小项) 4.看前提是否两否定?(不可两否)
请你诊断——违背三段论哪个基本规则?
1.我国的大学是分布于全国各地,北京大学是我国的大学,所以,北京大学是分布于全国各地。
2.出国人员要学好外语,我不是出国人员,所以,我不要学好外语。
3.《凤凰涅槃》是郭沫若的诗,《凤凰涅槃》是新诗,所以,新诗是郭沫若的诗。
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犯了“大项不当扩大”错误。
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犯了“小项不当扩大”错误。
每个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犯了“四概念”错误。
4.小说是文学,诗歌是文学,所以,小说是诗歌。
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犯了“中项不周延”错误。
5.艾滋病不是源于中国,肺炎不是艾滋病,所以,肺炎不是源于中国。
两个否定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犯了“双否前提”错误。
三段论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推理类型。我们只有熟知其推理的规则,才能自觉地避免这类推理中的逻辑错误,进而揭露诡辩,维护真理。
政治 (道德与法治)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1页。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课文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课文内容ppt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导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示范课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换质推理的含义,肯定判断,否定判断,探究与分享一,性质判断,探究与分享二,大前提,小前提,探究与分享三,三段论推理含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