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2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人教版四数下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本册综合教学设计,共232页。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课型
教学内容:
教材第2、第3页的内容及第4页练习一。
主编教师
闫富魁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现实问题,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加法、减法各部分之间关系及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并会在实际中应用,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3.经历揭示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的探究过程,有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体验,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以及加、减法各个部分的名称,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难点: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理解“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课件出示西宁到拉萨的铁路情景图)
师:从图中可以看出从西宁到拉萨要经过哪里?
生:格尔木。
师:如果我们把西宁到拉萨的铁路看成一个整体,这一整体被分成了几部分?
生:西宁到拉萨的铁路被分为西宁到格尔木段和格尔木到拉萨段这两部分。
师:以前我们学过加、减法的一些知识,这节课我们借助这一情境进一步学习加、减法的一些概括性知识,这将对我们以后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1.认识加法及加法各个部分的名称。
师:播放课件。(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你知道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吗)
师:看图读题,说说你是怎样理解情景图中给出的数学信息的。
生1:如果把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看成一个整体,那么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和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就是两个组成部分。
生2:情景图中给出的已知信息是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所求的问题是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是多少千米。
师:你能试着自己在练习本上用图表示出“西宁—格尔木—拉萨”之间的铁路关系吗?
学生尝试画图,最后投影展示:
师:读线段图,如果求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用什么方法计算?你知道吗?
生:如果把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和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分别看作两个部分,把西宁到拉萨的铁路看作一个整体,求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要用加法计算。
师:你能写出数量关系式并列式计算吗?
生1:西宁到格尔木的距离+格尔木到拉萨的距离=西宁到拉萨的距离
生2:814+1142=1956(km)或者1142+814=1956(km)
师:像上面这样,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课件出示: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师:在上面的加法算式中,814和1142叫做这个算式的加数,1956叫做这个算式的和。
(课件出示:在加法中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1142 + 814 = 1956
加数加数和
814 + 1142 = 1956
师:一个数同0相加结果怎样?
生:一个数同0相加还得这个数。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的情境问题,理解加法的意义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将枯燥的加法的意义用求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这一具体的情境来承载,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为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创造了条件】
2.认识减法和减法各个部分的名称。
观察课件(西宁—格尔木—拉萨铁路情景图),出示以下问题:
(1)如果已知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km,其中西宁到格尔木长814km,你能求出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吗?
(2)如果已知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km,其中格尔木到拉萨长1142km,你能求出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吗?
师:读上面的两个数学问题,对比这两个数学问题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生1:相同点是上面的两个数学问题都是已知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是1956km。
生2:不同点是(1)中已知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2)中是已知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
师:像上面这样,已知整体和其中的一个部分求另一部分都用什么方法计算?
小组讨论汇报。
生:已知整体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师:你会解答上面的问题吗?解答时,根据哪些数量关系式?
(1)西宁到拉萨的距离-西宁到格尔木的距离=格尔木到拉萨的距离
1956-814=1142(km)
(2)西宁到拉萨的距离-格尔木到拉萨的距离=西宁到格尔木的距离
1196-1142=814(km)
(课件出示)
(1)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2)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去的已知加数叫做减数,求出的未知数叫做差。
1956 - 814 = 1142
被减数减数差
1956 - 1142 = 814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概括、归纳总结,得出减法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将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具体的实例来感悟,进一步深化和内化了减法意义的实质】
3.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以及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
师:根据上面的问题,给出一个加法算式,你可以得出两个减法算式吗?
生:给出一个加法算式,可以写出两道减法算式。
算式1142+814=1956
师:根据上面的算式,你能总结出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吗?
生1:和=加数+加数
生2: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师:观察上面的三个算式,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根据算式1956-1142=814也可以得出
师:根据上面的算式,你能概括出减法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吗?
生1:差=被减数-减数
生2:被减数=差+减数
生3:减数=被减数-差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哪些知识?
师生共同总结: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板书)。
师:关于这一知识,你知道了些什么?
生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在加法中,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生2: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在减法里,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一个加数是减数,另一个加数是差。
师:在加法中,加法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生: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师:在减法中,减法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生: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加、减法的意义以及相关知识,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有哪些新的收获?
生1:已知两个部分求整体时,用加法计算;已知整体和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时,用减法计算。
生2:根据一个加法算式,可以写出两个减法算式;根据一个减法算式,可以写出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减法算式。
师:加、减法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生:加、减法是互逆的运算。
师:在总结加、减法的意义和探究它们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时,你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和方法?
生1:数学思想有概括、归纳和总结等。
生2:数学方法有探究、分情况讨论等。
板
书
设
计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加法: 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1142 + 814 = 1956
加数加数和
814 + 1142 = 1956 1956 - 814 = 1142
被减数减数差
1956 - 1142 = 814
和=加数+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
课
后
反
思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课型
教学内容:
教材第5、第6页的内容及第7页练习二的第1~6题。
主编教师
李海斌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问题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明白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
2.自己能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
3.能根据知识的迁移,找出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重点:乘、除法的意义,乘、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难点: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同学们,我们已经做过了大量的整数乘、除法计算的练习,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今天我们要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对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加以归纳,并进一步明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已经获得的感性认识加以提高。
(板书课题: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认识乘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
[播放课件出示课本例2(1)]
师:观察情景图,你能用数学语言描述你发现的数学信息吗?
生:有4个花瓶,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
师:你能根据已知的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一共插了多少枝花?
师:你会列式计算解答吗?
生1:3+3+3+3=12(枝)
生2:3×4=12(枝)
师:两种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生:一个是加法,一个是乘法。
师:在3×4中3和4分别表示什么?
生:3表示每个瓶子插3枝花,4表示有4个花瓶,也就是说有4个3连加。
师:像上面这样3+3+3+3,我们还可以用3×4表示,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在3×4中,3和4还可以看成表示什么?
生:3是相同的加数,4是相同的加数的个数。
师:在乘法中相同的加数和相同的加数的个数,都叫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课件出示)
乘法:求几个相同的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3 × 4 = 12
因数因数 积
师:是不是所有的加法算式都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汇报。
生1:只有相同的加数相加时,才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
生2:当算式里的加数不同时,比如3+4就无法直接改写成乘法算式。
师: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大家探讨的结果吗?
生:必须是相同加数求和才能用乘法来简便计算。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由于解题策略的开放式设计,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用加法计算;另一种是用乘法计算。最后通过思考是不是所有的加法都能用乘法计算。学生最后通过举例讨论后得出:必须是相同加数求和才能用乘法来简便计算。
2.认识除法和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课件出示例2(2)和(3)。
(2)有12枝花,每3枝插一瓶,可以插几瓶?
(3)有12枝花,平均插到4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几枝?
师:仔细阅读上面的两题,你能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生1:相同点是都已知有12枝花;不同点是一个已知每3枝花插一瓶,另一个已知把这些花平均插到4个花瓶里。
生2:所求的问题也不同,一个是求可以插几瓶,另一个是求每个花瓶可以插几枝花。
师:上面的两道题,都含有哪几个量?
生:花的总枝数、平均每个花瓶插几枝花和需要几个花瓶。
师:这些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生:花的总枝数÷平均每个花瓶插的枝数=花瓶数量
花的总枝数÷花瓶数量=平均每个花瓶里插的枝数
师:你能尝试列式计算吗?
生:(2)12÷3=4(个) (3)12÷4=3(枝)
师:与第(1)题相比,第(2)、第(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生:和第(1)题相比,第(2)、第(3)题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师:像上面这样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在除法里已知的两个因数的积叫做被除数,两个因数可以分别叫做除数和商。
课件出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12 ÷ 3 = 4
被除数除号 除数商
12 ÷ 4 = 3
师:从上面的(1)、(2)、(3)题中,你能发现乘法和除法有什么关系?
生: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生: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设计意图:利用3道有联系的应用题,由学生列出算式,把第(2)、第(3)题与第(1)题比较,通过讨论,明确除法的意义,并在比较已知条件和问题的变化中,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最后通过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抓住所学内容的重点进行小结,提高比较、分析、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3.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师:你能根据下面的算式,参照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来总结出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吗?自己试着总结一下。
课件出示:3×4=(12) 12÷3=(4) 12÷4=(3)
(小组讨论,单独汇报,自由补充)
生1:乘法算式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与除法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正好相反。除法是和乘法相反的运算,通常称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生2:积=因数×因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师: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和余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单独汇报、自由补充的方式,提高学生在比较和分析中进行判断、推理、抽象和概括等能力,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感受到事物内部是有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师:关于乘法,我们学习了哪些相关的知识?
生: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师:既然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加法算式都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呢?
生:只有相同的数连加时,才可以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师:什么是除法?各部分的名称是怎样规定的?
生: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在除法中,两个因数的积叫做被除数,两个因数分别叫做除数和商。
师:乘、除法有怎样的关系?
生: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师:乘法各部分间有怎样的关系?
生1:积=因数×因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生2: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师:有余数的除法各个部分间有怎样的关系?
生: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内容?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有什么评价?
生1:我知道了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名称。
生2:我知道了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生3:我还知道有余数的除法各个部分间的关系是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师:这节课我们根据知识的迁移,找出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知识间的迁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板
书
设
计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
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积=因数×因数 被除数=商×除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数=被除数÷商
商=被除数÷除数
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课
后
反
思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与0有关的运算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材第6页例3及第7页练习二的第7~10题。
主编教师
郝晓宇
教材分析:
四则运算中有关0的运算,是在第一学段中学生掌握了0的特性之后,教材编排了例3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在四则运算中的地位和作用,将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和整理概括能力。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有关0的运算的知识。
2.在运算中,感受0在计算中的特别之处,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
3.通过对与0有关的运算特征的归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概括、总结和归纳能力,感受数学思维的乐趣。
教学重点:
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四则运算,今天我们来继续研究有关0的运算。大家别小看这个0,它虽然表示什么都没有,但是它的作用是不能小看的。(板书课题:与0有关的运算)
二、自主探究
师:每人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出有关0的运算的算式。
(学生自己单独在练习本上写出自己想到的与0有关的算式)
师:全班交流,投影展示,(将学生写的与下面的一起出示)然后把下面的算式进行分类。
100+0= 0+568= 0×78= 154-0= 0÷23= 128-128=
0÷76= 235+0= 99-0= 49-49= 0+319= 0×29=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让学生自己编写算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把学生自己编写的算式与教师事先准备的一起出示,让学生进行分类,这样学生感觉到是在为自己的算式分类,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提示:学生的分类可能会出现多种结果,但教师可以提示按照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分类)
师:请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
学生自由回答。
加法:100+0= 0+568= 235+0= 0+319=
减法:154-0= 128-128= 99-0= 49-49=
乘法:0×78= 0×29=
除法:0÷23= 0÷76=
师:小组讨论并总结关于0的运算特征。
小组讨论,学生单独汇报
生1: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生2: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被减数与减数相同时,差为0。
生3:一个数与0相乘,得0。
生4∶0除以任何( )的数,都得0。
师:同学们对这些发现还有什么问题吗?
(预设:学生可能提出0是否可以作除数)
小组讨论:0能否作除数。
师:出示5÷0和0÷0。(全班辩论,各自讲明自己的理由)
师:能不能找到商?有没有意义?
生1:0不能作除数。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
生2: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师:在“0除以任何( )的数都得0”的括号里填上“不是0”。
师:默记自己的发现和总结。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认真观察和细心比较的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归纳能力及口头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探究结果汇报
师:与0有关的运算有哪些特征?
师生共同归纳: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被减数与减数相同时,差为0。
一个数与0相乘,得0。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四、总结
师:通过对0有关的运算的特征的归纳,你有哪些收获?
生:提高了概括、总结和归纳的能力,感受了数学思维的乐趣。
板
书
设
计
与0有关的运算
1、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2、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被减数与减数相同时,差为0。
3、一个数与0相乘,得0。
4、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课
后
反
思
康保县城关小学教案
科目
数学
课题
括号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括号课本9页
主编教师
赵利青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知道了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基础上学习的,它包括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认识中括号,掌握含中括号和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知道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
2.知道括号(小括号、中括号)的作用,会计算含有中括号、小括号的运算。
3.了解中括号产生的必要,掌握含有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能准确规范计算有关算式题,感受数学符号的奇妙。
教学重点:
知道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含有中括号、小括号的运算
教学难点:
知道括号(小括号、中括号)的作用,会计算含有中括号、小括号的运算。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四则运算是指哪些运算吗?
生: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师: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有哪些?
生: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师:大家知道了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含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板书:课题括号)
1.四则混合运算。
课件出示: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96÷12+4×2
师:上面的算式里含有几级运算?如果计算,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生1:上面的算式里含有两级运算,在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里,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生2:上面的算式要先算96÷12和4×2,再算它们的和。
师:自己试着计算一下。
学生汇报,教师黑板板演或者大屏幕投影。
生:
师:计算上面的混合运算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生:计算时,先看含有几级运算,然后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2.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课件出示:在算式96÷12+4×2中,如果想先计算12+4,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师:小括号的功能是什么?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小括号,运算顺序怎样?
生:小括号的功能是改变运算顺序,如果一个算式里含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所以可以添加小括号来改变运算顺序。
师:自己试着计算上面的算式。
生:
师: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四则运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生:计算含有小括号的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然后按照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认识中括号。
课件出示:在算式96÷(12+4)×2的基础上加上中括号“[ ]”,变成另一个算式96÷[(12+4)×2],运算顺序怎样?
师:符号“[ ]”是中括号,中括号要用在小括号的外面。当一个算式用了小括号时还需要改变运算顺序,就使用中括号。一个算式如果同时含有小括号和中括号,就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师:你能试着计算出上面算式的答案吗?
生:
师:通过计算,你发现中括号和小括号有什么不同?
生:中括号和小括号的功能一样,都是改变运算顺序,但是当一个算式里同时出现中括号和小括号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师: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逐条回报,老师整理成下面的知识结构图:
四则运算
师:当数和运算符号都一样时,算式里的括号不同,运算的结果相同吗?
生:括号不同,运算顺序就不同,所以运算的结果也就不相同。
师:本节课除了学习运算方面的知识,你还有其他方面的收获吗?
生:我知道了,要想改变运算顺序,就要使用中括号、小括号,我认为数学符号是很奇妙的,我越来越喜欢数学符号了。
板
书
设
计
当一个算式里同时出现中括号和小括号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课
后
反
思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租船问题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页的内容及第11页练习三的第4~6题。
主编教师
孙培霞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的size混合运算后教学的,此时学生对分步解决问题已有一定的基础,并且在四年级上册学生已学过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本课要学习的租船问题就是生活中有关最优化问题的研究,通过解决租船问题渗透优化思想,让学生在思考探、讨论交流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高年级学习更复杂的解决问题积累经验、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租船问题,学会在解决问题时,先假设,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的方法。
2.在解决租船问题时,能灵活运用四则运算进行计算。
3.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解决租船问题,学会在解决问题时,先假设,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够用语言表达租船问题的思路,熟练掌握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去过公园吗?公园里有好多好玩的东西,你玩过什么?图中的小朋友想去玩什么?看看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我们去帮帮他们好吗?
二自主探究
(出示课本情景图,学习新课)
师:同学们请认真看图,从图上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
生1:一共有32个小朋友要乘船。
生2:每条大船的租金是30元,每条小船的租金是24元。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小朋友们要去划船,大家都很高兴,但是怎样租船最省钱呢?同学们能帮他们解决这样的问题吗?(师板书课题:租船问题)
师:谁能把上面的信息组合到一起,用你自己的语言来说说要解答的数学问题。
生:有32人去划船,每条大船的租金是30元,每条小船的租金是24元。怎样租船最省钱?
师:好的,只有上面的信息能解答这个问题吗?
生:不能解答,因为不知道每条大船和小船可以坐几人。
师:继续观察情景图,你能发现哪些与上面问题相关的信息?
生:大船限坐6人,小船限坐4人。
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限坐6人和限坐4人是什么意思吗?
生1:“限坐6人”就是最多可以坐6人,可以是5人,也可以是4人……
生2:“限坐4人”就是最多可以坐4人,也可以坐3人……
师:现在同学们已经把问题整理出来了,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这个问题怎样解答?
小组讨论,学生单独汇报
师:如果都租大船,怎样租,你会解答吗?
生:32÷6=5(条)……2(人),6×3=180(元)如果都租大船需要180元。
师:如果都租小船?该怎样解答呢?
生:32÷4=8(条),24×8=192(元),都租小船需要租金192元。
师:大小船混租,怎样解答呢?
通过上面的计算发现,大船每个座位5元,小船每个座位6元,租大船便宜。如果全租大船就会有1条船只坐了2人,没坐满(也需要承担空座位的费用),可以租4条大船和2条小船,这样安排租到的船就都坐满了,所需费用为30×4+24×2=168(元)。
所以,租4条大船和2条小船最便宜。
三探究结果汇报
师:通过讨论与解答,你找到几种租船的方案?
生1:可以单独租大船。
生2:可以单独租小船。
生3:还可以大船和小船混租。
师:通过以上三种解答的方法,你发现哪种租船方案最省钱?
生:如果都租大船需要180元;都租小船需要192元;租4条大船和2条小船,需要168元。168<180<192,所以租4条大船和2条小船最省钱。
四师生总结成效
师:通过上面的租船问题,你能总结一下解答租船问题的解题策略吗?
生:通过对比发现大船限坐6人,租金30元;小船限坐4人,租金24元,所以大船相对便宜,要多租大船,同时还要保证空座位较少,这样才是比较省钱的租船方案。
师:好的,通过对比发现,先找出单价相对便宜的船,同时还要保证空座位少些,这样租船就比较省钱。你还有其他有关策略方面的收获吗?
生:以后解答租船问题时,还可以先假设,假设全部租大船或者全部租小船,然后根据船上空座位的情况进行调整,选择大船和小船混租,这样就可以找到最佳的租船方案。
+
板
书
设
计
租 船 问 题
方案一:都租大船。 方案二:都租小船。
32÷6=5(条)……2(人) 6×30=180(元) 32÷4=8(条) 24×8=192(元)
方案三:混租。
30×4+24×2=168(元)
所以,租4条大船和2小船最省钱。
课
后
反
思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观察物体(二)
课型
教学内容:
教材第13、第14页的内容及第15页练习四。
主编教师
闫富魁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通过观察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在编排上不仅设计了观察活动,而且还需要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等,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一、本单元教学内容:
1.辨认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由4个小正方体摆成的几何体。
2.给出3个由小正方体摆成的几何体,从不同的方向观察。
二、重难点设置:
重点:辨认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由4个小正方体摆成的几何体。
难点:给出3个由小正方体摆成的几何体,从不同的方向观察。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从不同的位置(上面、前面、左面)观察同一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图形,判断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3.通过拼摆观察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重难点:认识从不同的位置(上面、前面、左面)观察同一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重难点:认识从不同的位置(上面、前面、左面)观察同一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师:同学们喜欢搭积木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拼搭积木游戏里藏着哪些数学知识。
[板书:观察物体(二)]
1.从不同的位置(上面、前面、左面)观察同一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
(课件出示例1)
师:你能用自己手里的4个小正方体摆成情景图中的形状吗?
(小组合作,教师巡视)
师:如果我们要从几个不同的方向来观察你摆出的几何体,先想一想,观察时,需要注意什么?
生1:观察物体时,先确定观察的方向。
生2:观察时,视线要和观察的物体在同一水平线上。
生3:观察时,还要按照一定的方位顺序来观察。
师:现在从前面、上面和左面观察你摆出的几何体,想一想,你观察到的几何体是什么形状的?
(引导学生观察几何体并进行联想)
师:小华观察到结果分别是从什么位置看到的?连一连。
生:
师:谁能分别说说,你是怎样判断从前面、上面和左面看的结果的?
生1:从上面看可以确定几何体的最下面一层中每个小正方体基本的摆放位置,有两排,前面一排摆放了3个小正方体,后面一排摆了1个小正方体;从列数看有3列,左面一列有2排,中间和右面各1排。
生2:从前面看是1层,有3列。
生3:从左面看,这个几何体有两排,且都是1层。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亲自拼一拼、看一看、想一想、连一连、说一说等活动,内化学生判断和确定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几何体的形状的过程和方法】
2.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图形,判断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课件出示例2)
师:你能用手中的小正方体自己摆成上面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吗?
(学生自己拼摆,同桌相互检查)
师:拼摆完成后,自己先看一看,你是怎样摆放的?谁说一说。
生1:左图有两层,第一层有3个小正方体,第4个小正方体放在了第一层最左边一列的上面。
生2:中间图有两层,第一层有3个小正方体,第4个小正方体放在了第一层中间一列的上面。
生3:右图有两层,第一层有3个小正方体,第4个小正方体放在了第一层最右边一列的上面。
师:如果我们也从上面、前面和左面看这3个几何体,所看到的图形相同吗?
生1:从上面看,三个几何体都只有一排三列,呈“一”字摆开。
生2:从前面看,三个几何体看到的结果是不同的。左图有两层三列,最左边的是两层;中间图也是两层三列,中间的是两层;右图还是两层三列,但是最右边的是两层。
生3:从左面看,都只有一列两层,呈“日”字形。
师:谁能概括总结一下从三个方向观察得到的图形的形状有什么共性。
生:从上面和左面看形状是相同的,但是从前面看形状是不同的。
【设计意图:不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还向学生渗透了个数相同的小正方体可以摆成不同形状的几何体,只从一个或者两个方向观察小正方体,看到的图形是不能确定小正方体的位置和个数的】
师: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几何体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生: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都要确定看到的有几层,每层的小正方体有几列。
师:从几个方向观察几何体,可以确定几何体的形状?
生:从一个方向或者两个方向观察,都不能确定组成的几何体中小正方体的位置和个数。
师:从一个方向或者两个方向观察几何体,是不能确定其形状的;只有从三个不同的方向观察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才可以确定其形状。
师生共同总结在过程和情感两方面的收获。
【设计意图:系统地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教师积极肯定的话语,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板
书
设
计
观察物体(二)
1.观察时,先确定看到的图形有几层(列),每层(列)的小正方体有几列(层)。
2.只有从三个不同的方向观察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才可以确定其形状
课
后
反
思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加法交换律
课型
教学内容:
教材第17页的内容及第19页练习五的第2、第3题。
主编教师
李海斌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及其含义。
2.能抽象、概括、总结出加法交换律,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并能运用加法交换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符号感以及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初步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重点:认识、理解加法交换律及其含义,并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教学难点:
难点:能抽象、概括、总结出加法交换律,并能运用加法交换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带着问题听故事。
朝 三 暮 四
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位老人,他在家里养了很多很多的猴子。有一年碰上粮食歉收,老人对猴子说:“现在粮食不够了,必须节约点吃。每天早晨吃三颗橡子,晚上吃四颗,怎么样?”这群猴子听了非常生气,吵吵嚷嚷地说:“太少了!怎么早晨吃的还没晚上多?”养猴子的人连忙说:“那么每天早晨吃四颗,晚上吃三颗,怎么样?”这群猴子们听了都高兴了起来。
生:大笑。
师:你们为什么笑?
生:猴子们太愚蠢,其实每天吃到的橡子是一样多的。
师:你怎样证明是一样多的?
生:3+4=7(个) 4+3=7(个) 3+4=4+3
师:对,两种吃法不同,结果每天吃到的橡子的总数量是同样多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加法交换律。(板书:加法交换律)
【设计意图:借助直观具体、生动形象的情境引出概念,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运动吗?有多少同学会骑自行车呀?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这不,李叔叔正在骑单车旅行呢!(课件出示例1情景图)
1.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师:现在就请你仔细观察,旅行图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数学问题?
生1:李叔叔上午骑行了40km,下午骑行了56km。
生2:所求的问题是李叔叔今天一共骑行了多少千米?
师:你会用数量关系式表示出所要解答的数学问题吗?
生1:上午骑行的路程+下午骑行的路程=全天一共骑行的路程
生2:下午骑行的路程+上午骑行的路程=全天一共骑行的路程
师:你会列式解答吗?自己尝试一下。(学生口述汇报)
生:40+56=96(千米)(教师板书)
(老师引导说“40+56”是用上午骑的40千米加上下午骑的56千米)
师:还有其他的解决方法吗?
生:56+40=96(千米)(教师板书)
(教师引导说“56+40”是用下午骑的56千米加上上午骑的40千米)
师:同样的一张旅行图,同样的一个问题,我们列出了两道不同的算式,两道算式都表示把上午骑的距离和下午骑的距离加起来,所以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这说明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把两个算式连接起来?
生:用“=”把它们连成一个等式。
(教师板书:56+40=40+56)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道算式,说说你的发现?
生: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提出猜想,举例验证。
师:是不是任意两个数相加的算式都具有这样的特点呢?我们不妨把这一结论当作一个猜想(教师随即将学生给出的结论中的“。”改为“?”)。既然是猜想,那么我们还得做什么?
生:验证。
师:验证猜想,需要怎样的例子?
生:应该多举几个例子,多观察几组不同的算式,才能从中发现规律。
师:你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式子吗?
(学生举例验证)
3.总结规律,得出结论。
师:虽然咱们写出的等式各不相同,但是仔细观察,它们却蕴藏着共同的规律,你发现了吗?你能用你自己的话来说说你发现的规律吗?
(学生口述,师随即板书: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师:我们通过观察算式,归纳得出了这条规律,同学们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渗透举例验证这一数学方法,同时让学生初步感知“无数”的概念。这样设计,学生不仅理解了加法交换律的验证过程,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师:在数学中,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我们可以怎样简洁地表示?
生1: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师:还可以怎样表示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呢?
(小组讨论,代表汇报)
生1:▲+★=★+▲
生2:用字母来表示,如a+b=b+a。(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汇报探究结果,并且把探究的结果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表示出来,渗透了“符号化”思想,使学生理解数学的抽象性并体会了符号的简洁性】
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今天学习加法交换律的学习过程吗?
生:“倾听故事—提出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这一数学学习过程。
师:在数学归纳、推理中,经常要用到“提出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板书)这一数学方法。
师:你还有其他方面的收获吗?
生:某些数学运算定律,我们可以使用符号或者字母来表示。
师:用符号或者字母表示运算定律,体现了数学的“符号化”思想。
【设计意图:明确“提出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这一数学方法,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和解决问题奠定基础,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抽象、概括等初步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板
书
设
计
加法交换律
40+56=96(千米)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56+40=96(千米) a+b=b+a(“符号化”思想)
40+56=56+40 提出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
课
后
反
思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加法结合律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材第18页的内容及第19页练习五的第1、第4、第5题
主编教师
郝晓宇
教材分析:
加法结合律是在加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继加法交换律之后的加法第二个运算定律。基于学情的认识,四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已经掌握了四则运算的意义 ,具有初步的推理概括能力。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表示,初步感受应用加法结合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培养应用意识。
2.经历探索加法结合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渗透符号意识。
3.感受数的运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经历加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发现规律,总结规律。
教学难点:
能用号表示加法结合律,会运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的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一、情景导入
课件出示:口算下面两题50+70+30 240+105+95
师: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师:针对先算70+30和105+95提出质疑:这样算对吗?有什么依据吗?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加法结合律。(板书:加法结合律)
【设计意图:通过口算练习,为加法结合律的教学奠定基础,做好铺垫】
二、 自主探究
(课件出示例2情景图)
师:读上面的情景图,说说你发现了哪些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
生1:所求的问题:李叔叔三天一共骑行了多少千米?
生2:已知李叔叔第一天骑行了88km,第二天骑行了104km,第三天骑行了96km。
师:好的,谁能说说三天中每天骑行的路程和与三天一共骑行的路程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生:第一天骑行的路程+第二天骑行的路程+第三天骑行的路程=一共骑行的路程
师:你能尝试自己列出算式吗?自己在练习本上写一下。
(生独立完成后小组汇报)
生1∶88+104+96
生2∶88+(104+96)
生3:(88+104)+96
师:好,同学们列出了三个算式,上面的这些算式为什么这样列?正确吗?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1:把三天中每天骑行的路程分别相加,列式为88+104+96
生2:先求出第二天和第三天骑行的路程和,再加上第一天骑行的路程,列式为88+(104+96)。
生3:如果先求出第一天与第二天骑行的路程和,再加上第三天骑行的路程,列式为(88+104)+96。
师:算式(88+104)+96和88+(104+96)的计算顺序与88+104+96有何不同?
生:含有小括号的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师:练习本上分别计算上面的三个算式,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生独立完成,投影展示)
88+104+96 88+(104+96) (88+104)+96
=192+96 =88+200 =192+96
=288(千米) =288(千米) =288(千米)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的情境和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归纳、概括和总结出加法结合律雏形,巧妙地处理关于问题情境与运算定律建构的关系】
三、 探究结果汇报
课件出示算式:(88+104)+96=288和88+(104+96)=288
师:比较两个算式,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生:三个数连加,计算时,运算顺序变了,运算结果没变。
师:运算顺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三个数连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结果不变。
师:通过这两个式子,你有什么猜想?
生: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师:怎样证明你的想法?
生:可以举例进行验证。
(小组交流,全班汇报结论)
生:通过举例验证,发现上面的结论是正确的。
师:在数学上,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师:你能用文字、字母或者是符号把加法结合律表示出来吗?
生:(甲数+乙数)+丙数=甲数+(乙数+丙数)
师:怎样表示任意的三个数相加也具备这样的运算性质呢?
(提示:数学上可以使用符号来表示,也可以使用字母来表示)
生:(▲+★)+○=▲+(★+○)或者(a+b)+c=a+(b+c)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观察、分析和思考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最后归纳总结出加法结合律,并用符号或者字母表示出来,渗透数学的“符号化”思想,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四、总结
师:本节课,我们是通过怎样的步骤和方法归纳总结出加法结合律的?
生:列式计算—观察思考—猜测验证—得出结论。
师:本节课你还有哪些收获?
生1:符号或者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更加简洁易懂。
生2:归纳和概括数学结论或者规律时,可以使用归纳法、举例验证法等。
板
书
设
计
加法结合律
(88+104)+96 88+(104+96)
=192+96 =88+200
=288 =288
(88+104)+96=88+(104+96) (a+b)+c=a+(b+c)
课
后
反
思
康保县城关小学教案
科目
数学
课题
加法运算定律的综合运用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加法运算定律的综合运用
主编教师
赵利青
教材分析:
本单元有关加法运算定律知识相对集中,有利于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便于学生感悟知识之间的那只联系和区别。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能综合运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能综合运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
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加法结合律、加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师:我们班有38位同学,那么老师就是班级中的第39号,老师想和班级中的1、11、21、31号交朋友。猜一猜老师为什么要和他们交朋友?
生:凑整,求和时简便。
师:你想和班级中哪几号同学交朋友?告诉你的同桌。
学生交流讨论。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运用这两个运算定律简便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加法运算定律的综合运用)
【设计意图:通过选学号活动,向学生渗透凑整计算方法,同时也渗透加法交换律,为本课时教学的结合具体情境灵活选择计算方法打下基础】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李叔叔要骑车旅行一个星期,例2解决了李叔叔前三天所行的路程的问题,那么后四天还要行多少千米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课件出示例3主题图和行程计划)
师:你能读懂李叔叔后4天的出行计划吗?
生:根据图表可知李叔叔第四天至第七天从AB、BC、CD、DE分别需要骑行115km、132km、118km和85km。
师:你能提一个用加法解答与后4天行程有关的数学问题吗?
生:按照计划李叔叔后四天还要骑行多少千米?
师:如果要计算李叔叔后4天骑行的路程,你能找出后4天每天骑行的路程与4天骑行的总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吗?
生:第4天骑行的路程+第5天骑行的路程+第6骑行的路程+第7天骑行的路程=
后4天一共骑行的路程
师:试着自己列式并解答。把你的算法和小组的伙伴们交流一下。
小组讨论交流,并汇报结果。
生: 115+132+118+85 115+132+118+85
=247+118+85 =115+85+132+118(加法交换律)
=365+85 =(115+85)+(132+118)(加法结合律)
=450(千米) =450(千米)
答:后四天还要骑行450千米。
师:为什么要改变加数的位置和计算的顺序,依据是什么?
生1:当两个加数可以凑成整百或整十数时,运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生2:计算几个数连加时,我们可以运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把能够凑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先结合起来,再计算。
师:计算连加运算时,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
小组讨论,生单独汇报。
生:一看,哪些数具有明显的特征;
二想,运用什么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三算,正确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师:本节课你还有哪些收获?
生1:交换加数的位置,目的是运用“凑整法”使得计算简便些。
生2:我知道了“凑整简算法”。
板
书
设
计
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
115+132+118+85 115+132+118+85
=247+118+85 =115+85+132+118(加法交换律)
=365+85 =(115+85)+(132+118)(加法结合律)
=450(千米) =450(千米)
答: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行450千米。
把和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先加起来
课
后
反
思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减法的运算性质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材第21页的内容及第22页练习六的第5~9题。
主编教师
孙培霞
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是本单元关于运算定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学完了加法的运算定律,自然地就会想到减法也有运算定律。
本单元是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也是用字母表示数的延伸和应用。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加减法的意义、混合运算、用字母表示数和运算定律以及加法的运算定律,并且初步理解了探究规律的方法并能试着用已学过的知识对规律做出合理的解释。
学生对运算定律的探究方法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不完全归纳的数学思想仍然感到困难,需要老师进行合理适时的引导,以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展。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让学生探究、发现、归纳减法的运算性质,提高学生理性思考、推理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2.掌握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两个减数的和,会用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3.提高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渗透“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减法的运算性质。
教学难点:
应用减法的性质,灵活、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看书吗?李叔叔也喜欢看,李叔叔读的这本书共234页,他第一天看了66页,第二天看了34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课件出示教材情景图)
师:给出一共的页数和两天分别读的页数求剩下的页数,用什么方法计算?
生1:减法。
生2:不对,减法中的连减。
师: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减法的运算性质。(板书:减法的运算性质)
【设计意图:直接给出教材中的情景图,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减法的运算性质】
二.自主探究
1.师:通过读题,你了解到什么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生1:已知这本书一共234页,李叔叔第一天看了66页,第二天看了34页。
生2:要解决的问题是还剩下多少页没看?
师:这个问题你会解决吗?
小组交流,汇报。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的解题方法,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1:我们是从这本书的总页数里先减去第一天看的66页,再减去第二天看的34页,算出还剩多少页没看,列式为234-66-34。
生2:我们先算出第一天和第二天一共看了多少页,然后再从总页数里面减去两天看过的页数,就是剩下没看的页数,列式为234-(66+34)。
生3:我们的方法和第一组差不多,只是先减去第二天看的34页,再减去第一天看的66页,列式为234-34-66。
[板书:234-66-34 234-(66+34) 234-34-66]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讲得很有道理,那李叔叔到底还剩多少页没看呢?请拿出练习本,从这三个算式中选择一个进行计算,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学习独立计算,小组交流。
师:你是用哪种方法进行计算的?
生1:我用的是第二种方法。
师:选这种方法的同学请举手。哦,这么多同学都选择这种方法,请你来说理由。
生1:用这种方法算起来比较简便,66+34刚好是100。
师:是吗?谁还有不同的选择?
生2:我选的是第三个算式,我认为第三种方法算起来也比较简单,因为234-34正好得200。
师:有道理。选第一种的请举手?噢,只有几个同学,看来这种方法计算起来比较麻烦。
2.比较与发现。
师:前两种算法有何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生:两种算法都由三个相同的数组成,计算结果也相同,不同之处是运算符号不同,运算顺序也不一样。
师:由于两个算式的结果相同,我们就可以用“=”把它们连接起来。234-66-34=234-(66+34)
3.提出猜想。
师:234-66-34变为234-(66+34)后,计算结果保持不变。这是一个偶然的巧合呢,还是其背后隐藏着一定的规律?这个规律是只有在“234、66、34”这个三个数中有,还是在所有的三个数连减的运算中都存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一个特殊的、偶然的问题出发,去归纳探究其中的规律】
4.举例验证。
师:下面,我们就任意找三个整数来试一试。
(学生举例,师生一起验证)
三.探究汇报结果
师:我们每人编了一道题,且左右两个算式的得数都相等。说明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与这个数减去两个减数的和,它们的结果总是相等的,这条规律是普遍存在的。你能用语言来概括这一规律吗?小组进行讨论。(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其中,倾听学生的观点)
四.师生总结收获
生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把这两个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减去它们的和。
生2:除了用语言来概括,我们还可以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生3:a-(b+c)=a-b-c
师:最后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的?
生1:做题时,要先看数字特点,再选择方法。
生2:有的时候任意交换两个减数的位置差不变。
生3:不要看到减去两个数的和就马上连续减去两个数,要先看看能不能简便再做决定。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要善于观察数据的特点。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当两个减数相加可以凑成整百、整千、整万数时,我们可以利用减法性质先把两个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减去,使计算简便。有时,也要根据算式的特点,逆向运用减法性质来简便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组织学生大量举例论证,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进行推想,直至推想归纳全程,最后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字母来表述心中的规律,促使学生从感观的体验上升到理性的思考】
五.板书设计
减法的运算性质
234-66-34 234-(66+34) 234-34-66
=168-34 =234-100 =200-66
=134 =134 =134
234-66-34=234-(66+34) 234-66-34=234-34-66
减法运算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写成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
字母表示:a-b-c=a-(b+c)
板
书
设
计
减法运算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写成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
字母表示:a-b-c=a-(b+c)
课
后
反
思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材第24、第25页的内容以及第27页练习七的第1~3题。
主编教师
闫富魁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猜测、验证、比较等活动中,体验探索规律的快乐,培养探索精神,并能自主概括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会用字母表示规律。
2.在计算中,体验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从而学会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3.体验运算定律的应用价值,培养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及简便运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法结合律的推导过程是学习的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师: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的哪几个运算定律?
生: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师: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生:a+b=b+a (a+b)+c=a+(b+c) (生口答后,出示课件)
师:我们学习这些运算定律的目的是什么呢?
生:为了使我们的计算更加简便。
师:好,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一些新的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让我们的计算更加简便。
(板书课题: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为即将要学的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作铺垫,促进知识之间的迁移】
1.教学乘法交换律。
(课件出示教材情景图)
师:你从图中可以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
师:根据这一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师:你会解答这个问题吗?
生:4×25=100(人) 25×4=100(人)
师:请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与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4×25=25×4(板书)
师:那请看看这组算式有什么规律?你能归纳总结这个规律吗?
生: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师:你们的猜测到底对不对呢?试着自己验证一下。
(生举例验证)
师:你们的验证结果是怎样的?
生:我们的猜测是对的,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师:很好,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通常我们会用字母表示。(课件出示:a×b=b×a)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大胆猜测,自主验证,在探索的过程中,让学生来总结归纳数学定律。随后,用字母来表示乘法交换律,使知识点由抽象向具体过渡,建构模型】
2.教学乘法结合律。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共同探讨,得出乘法算式中同样也有交换律,那么乘法中会不会也有结合律呢?下面我们继续观察植树情景图。
(课件出示植树情景图)
师:从情景图中,你还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生: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2桶浇水。
师:根据这一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新的数学问题吗?
生:这些树一共需要浇多少桶水?
师:根据上面的信息能解答这一问题吗?
生:不能解答,还需要结合“一共有25个小组”这一已知条件才可以。
师:好,现在谁能把这一数学问题完整地说一遍?
生:同学们植树,一共分成25个小组,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一共需要浇多少桶水?
师:好,问题完整了,你会解答吗?自己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生: (25×5)×2 25×(5×2)
=125×2 =25×10
=250(桶) =250(桶)
师:你能说出每个算式的意义吗?
生1:算式(25×5)×2中,25×5是先算一共有多少棵树,再算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生2:算式25×(5×2)中,5×2是先算每个小组要浇多少桶水,再算25个小组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师:通过上面的计算,你还能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比较出两种算法的异同:计算顺序不同,但结果相同,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
生:(25×5)×2=25×(5×2)
师:像这样的三个数连乘,先算前两个数的积再与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算后两个数的积再与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结果都相等吗?你能举几个例子试试吗?
(学生每人举一例,然后全班汇报,教师选择板演)
师:左右两边都有几个因数相乘?左右两边的因数都一样吗?位置呢?有什么不同?结果呢?
(引导学生概括: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课件出示: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师: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这三个因数,你能写出乘法结合律吗?看看谁表示的既简单又清楚?
生:(a×b)×c=a×(b×c)
【设计意图:通过发现情景图中的数学信息,让学生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自己寻找要解决这一数学问题还需要哪些条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出现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时,教师趁势引出乘法结合律的教学,然后通过对比、观察,总结出乘法结合律,并通过举例进行不完全归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的来说,如此设计,就是让学生经历“提出猜想—验证猜想—总结规律—建立模型”这几个步骤,通过数学现象的引入、学生对现象的观察,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师:前面我们学过了加法的哪两个运算定律?你还能用字母表示出来吗?我们来看看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有什么不同?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说出:交换律是两数相加或相乘,交换加数或因数的位置,和或积不变;结合律是三个数相加或相乘的规律,先把前两数相加或相乘,或者先把后两数相加或相乘,和或积不变。
【设计意图:对知识进行分类梳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必备基本功,教学中,将加法的运算律和乘法的运算律进行分类梳理,提高学生的类比思维能力】
师: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生1:我们今天学习了乘法的两个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会用字母表示这些运算定律。
生2:乘法运算定律与加法运算定律的对比,让我知道了数学的类比思想。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本节课所学内容,以及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板
书
设
计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25×4=4×25 (25×5)×2=25×(5×2)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a×b=b×a (a×b)×c=a×(b×c
课
后
反
思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乘法分配律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材第26页的内容以及第27页练习七的第4~11题。
主编教师
李海斌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分配律,理解、掌握并学会应用乘法分配律。
2.引导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自主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方法。
3.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规律,获得成功,从而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重点:自主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教学难点:
难点: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的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课件出示情景图)
师:读情景图,你还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生: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
师:你还能提出一个相关的数学问题吗?
生: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
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反馈解法,引导学生说明不同算法的理由。
生1:(4+2)×25=6×25=150(人),4+2是每组一共有多少人,再乘25就算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了。
生2:4×25+2×25=100+50=150(人),4×25表示25个小组负责挖坑、种树的人数,2×25表示25个小组负责抬水、浇树的人数,再把它们加起来就是参加植树活动的总人数了。
师:观察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这两个算式的结果相同。
生2:我发现了两个算式中都有4、2、25这三个数。
生3:我还发现了可以先算4+2的和,再乘25;也可以先算4×25、2×25,再把积相加,结果不变。即(4+2)×25=4×25+2×25。
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发现的规律吗?
生: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师:你还能写出满足上述条件的算式吗?自己写写看,然后计算一下是否相等呢?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师:这一规律在数学上叫做乘法分配律。
师:你能试着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吗?
生1:
生2:(a+b)×c=a×c+b×c a×(b+c)=a×b+a×c
【设计意图: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探究的规律表达出来,体验发现知识的快乐,使他们获得学习的成功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
师: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一样吗?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比较,相互发表意见。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让学生明确乘法分配律是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只有满足这一条件时,才可以使用乘法分配律,而结合律是三个数连乘】
师:今天你学会了什么知识?什么叫做乘法分配律?
(要求学生具体说明,不能简单重复)
【设计意图:不能让总结性提问只是走了过场,通过这个环节切实起到梳理知识,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
板
书
设
计
乘法分配律
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4+2)×25 4×25+2×25
=6×25 =100+50
=150(人) =150(人)
(4+2)×25=4×25+2×25 乘法分配律:a×(b+c)=a×b+a×
课
后
反
思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乘法的“拆数”简算以及除法的运算性质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材第29页的内容及第30页练习八
主编教师
郝晓宇
教材分析:
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运算定律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简便计算时容易将方法混淆或错用,灵活选择合理算法有一定困难。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能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进行同一乘法算式的简算。
2.理解除法的运算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掌握其推导过程,并会灵活运用。
3.通过交流,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增强使用简便算法的择优意识,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规律性知识的运用,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育学生做事要符合实际,不要生搬硬套。
教学重点:
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教学难点:
除法的运算性质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一、 情境导入
师:说说乘法的三个运算定律。(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a×b=b×a (a×b)×c=a×(b×c) (a+b)×c=a×c+b×c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乘法的简算。(板书:乘法的“拆数”简算以及除法的运算性质)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乘法的三个运算定律,进一步对比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异同,掌握其本质特征以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二、自助探究
出示例8情景图。
王老师买了5副羽毛球拍,花了330元。还买了25筒“一打装”的羽毛球,“一打”是12个,每筒32元。
师:你能理解情景图中给出的已知信息吗?“一打”是什么意思?
生:从图中给出的信息可以知道“一打”是指一筒,“一打”12个就是一筒12个。
师:根据给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
师:要想解答这个问题需要哪些已知信息?
生:需要的已知信息是买了25筒“一打”装的羽毛球,“一打”12个。
师:现在你会解答这个问题了吗?
学生独立解答后,小组内讨论交流。
生:方法一 12×25 方法二 12×25
=3×4×25 =(10+2)×25
=3×(4×25) =10×25+2×25
=3×100 =250+50
=300(个) =300(个)
答:王老师一共买了300个羽毛球。
师: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呢?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
师生总结得出结论:
12×25=3×4×25,把12写成3乘4的积,目的是找出4与25相乘得100;
12×25=(10+2)×25,把12写成10+2,目的是利用乘法分配律,使得计算简便。
【设计意图:对比同一个算式采取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计算,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理解乘法分配律与乘法结合律的区别】
师:观察情景图,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钱?
师:要解答这个问题需要哪些已知信息?
生:买了5副羽毛球拍,花了330元。
师:你怎样理解“5副羽毛球拍,花了330元”?
生1:“5副羽毛球拍”是指购买羽毛球拍的数量,其中1副是2支。
生2:“花了330元”是购买羽毛球拍的总价。
师:求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钱需要根据什么数量关系解答?
生:求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钱,就是求每支羽毛球拍的单价,根据“总价÷数量=单价”来解答。
师:你会解答吗?(学生尝试独立解答,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方法一 330÷5÷2 方法二 330÷(5×2)
=66÷2 =330÷10
=33(元) =33(元)
答:每支羽毛球拍33元。 答:每支羽毛球拍33元。
师: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呢?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
生1∶330÷5÷2是先求出每副球拍的单价,再求每支球拍的单价。
生2∶330÷(5×2)是先求出球拍一共的支数,再求每支的单价。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较,建立表象,帮助学生借助计算理解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之间的相等关系】
三. 探究结果汇报
师:通过解答上面的两个问题,你有哪些收获?
生1:两个数相乘,在计算时,我们可以把其中一个数改写成两数的积或两个数的和(差)。改写成积时,我们用乘法结合律或者乘法交换律进行计算;改写成和或差时,我们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生2: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改写成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四人小组讨论,全班汇报交流,引导学生用语言和字母公式表示除法算式)
生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先把两个数乘起来,再用被除数去除。
生2:用字母来表示为a÷b÷c=a÷(b×c)。(b≠0 c≠0)
【设计意图:通过对两个数相乘计算方法的总结,达到对方法的概括和归纳,从而内化两数相乘的算法。最后通过对除法运算性质的研究,使得学生对连除计算方法的理解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四、总结
师:学完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生1:我知道了羽毛球包装的“一打”是12个。
生2:除法的运算性质和减法的运算性质类似,都是改变运算符号,并且添加小括号。
师:无论是连除还是连减,在运用性质进行简算时,都用到了数学的“转化”思想,即把减法转化为加法,把除法转化为乘法。(板书:“转化”思想)
师:本节课在解决问题的策略方面,你有哪些收获?
生:解决问题时,可以根据具体问题,采用多种策略进行分析思考,但是无论采取哪种策略,最后结果都是一样的。
板
书
设
计
乘法的“拆数”简算以及除法的运算性质
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 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钱?
12×25 12×25 330÷5÷2
课
后
反
思
康保县城关小学教案
科目
数学
课题
小数的意义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小数的意义32--33
主编教师
赵利青
教材分析: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这是在学生三年级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基础上学习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了解小数是如何产生的,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2.明确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3.经历小数的发现、认识过程,感知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体验探究发现和迁移推理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米尺等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老师课前布置了收集生活中的小数的作业,现在谁能给大家说说你都在哪里见过小数?
(学生汇报交流:从商店的价签上、出租车的计价表上、时间上、数学书后面的价格上……)
师: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需要用到小数。请同学们估算一下,我们教室讲桌的高大约有几米呢?
(学生可能会回答出:1米、1米多等等)
师:下面就请两位同学合作来测量一下讲桌的高(用米作单位),看看你猜测的对吗?
学生汇报测量结果。(不是整米数,测量遇到了困难)
师:在日常生活中,有时测量结果不能用整数来表示,像这样得不到整数结果的例子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于是人们想到了用分数或者小数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小数,今天我们就研究“小数的意义”。(板书:小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加强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测量中体验到在测量时得不到整米数,需用其他的数表示,由此引出了“小数”,亲自体验了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1.认识一位小数。
课件出示例1。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把1米长的尺子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
生:10份。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每一份是多长呢?如果用米作单位写成分数是多少米?写成小数又怎样表示呢?
小组合作探究:(1)学生拿出米尺观察,先比画一下“1分米”的长度。
(2)结合米尺讨论1分米用米作单位,用分数、小数的表示方法。
(3)学生汇报时可能会说出:1分米=米=0.1米
让学生继续观察米尺,思考这样的3份、7份写成分数、小数各是多少米?
(指名汇报,教师板书)
生:3分米=米=0.3米 7分米=米=0.7米
师:仔细观察,你们发现分数与小数的联系了吗?
生1:我发现分数和小数的关系非常密切,可以把分数写成小数。
生2:我发现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
师:请同学们试着说一说,一位小数表示什么呢?
师生共同总结: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认识两位小数。
如果把1米长的尺子平均分成100份,那么每份长又是多少米呢?
师:如果用米作单位,写成分数是多少米?写成小数又是多少呢?
生: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1份是1厘米,也就是米,用小数表示为0.01米。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厘米=米=0.01米
师:引导学生观察米尺,这样的3份、6份写成分数、小数各是多少米?
生:3厘米=米=0.03米 6厘米=米=0.06米
师:仔细观察,你们又发现分数与小数有什么联系?
师生共同总结:发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3.认识三位小数。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相信同学们能推想出,如果再把1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1000份,那么每份在尺子上长是多少米?写成分数、小数各是多少米?
生:把1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是1毫米,在尺子上长是米,如果用小数表示为0.001米。
师:如果把6毫米、13毫米用米作单位写成分数、小数各是多少?
(学生小组交流,老师板书)
生:1毫米=米=0.001米 6毫米=米=0.006米 13毫米=米=0.013米
师:说一说0.006米、0.013米各自表示的意义。
师生共同小结: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写成三位小数,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师:如果把1米继续按上面的方法平均分下去,这样的1份就是米,写成四位小数就是0.0001米,我们再继续分下去就可以得出五位、六位小数。
【设计意图:借助米尺,让学生直观地认识一位、两位、三位和多位小数,建立了小数与分数的联系,为构建和抽象出小数的意义积累了知识经验,做到了概念教学的“数与形”的结合】
师:上面的例子各是把1米平均分成多少份?
生:10份、100份、1000份……
师: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用什么样的分数来表示?
生: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师:这些分数写成小数分别是多少?
生:0.1、0.01、0.001……
师: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什么是小数吗?
师生小结: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师: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这些分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这些计数单位用小数表示分别是多少?
生: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都是分数单位,而分数与小数又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小数的计数单位也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板书)
师:观察米尺回答,可以小组讨论,议一议。
(1)0.1米里面有( )个0.01米。0.01米里面有( )个0.001米。
(2)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 )。
师:刚才我们已经看到了,0.1米里面有10个0.01米,也就是0.1是0.01的10倍,我们就说0.1和0.01之间的进率是10,0.01米里面有10个0.001米,也就可以说0.01和0.001之间的进率是10,用一句话可以怎么概括?
生: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板书)
【设计意图:以米、分米、厘米、毫米为背景,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学习过程,体会小数的意义。通过小组讨论、议一议等活动,让学生自主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经历知识的认知过程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
师:通过本课时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我知道了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生2:小数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师:除了数学知识方面的收获外,在数学思想和方法方面呢?
生1:分数和小数可以互化,这是数学的转化思想。
生2:认识小数时,借助了米尺,这是数学的“数形结合”思想。
生3:我知道了数学可以类比推理。
板
书
设
计
小数的意义
1分米=米=0.1米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1厘米=米=0.01米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1毫米=米=0.001米 分别写作0.1、0.01、0.001……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课
后
反
思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材第34、第35页的内容以及第36页练习九的第4~10题。
主编教师
孙培霞
教材分析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第一部分的知识,它被安排在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之后学习。这是认识小数中比较重要的一环,这也是为以后进行小数意义和性质及小数的四则运算做知识积累准备。它是整个有关小数学习中的基础,可以说是相当重要的内容。
学情分析
学生在四年级第一学期已接触过小数。但这个单元的内容还是挺丰富的;初步认识并感知小数的意义;简单小数的大小比较;读小数和写小数;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教学目标
1.认识小数的小数部分的数位、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
2.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会正确读写小数。
3.经历小数的读写过程,体验迁移、比较的学习方法。
4.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会读、写小数。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部分的数位顺序表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陆地上最高的动物是什么吗?
(课件出示教材情景图)
师:请仔细观察,从这幅图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老师相继写出数字1.8、5.63和12.378)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小数有什么共同特征?它们都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生:这些数都多了一个点。
师:对,这个圆圆的点就是小数点,它把小数分成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板书: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二.自主探究
1.认识小数的组成和数位顺序表。
师:在小数12.378中,2在哪位上?它表示什么意义?你还记得吗?
生:2在个位上,它的计数单位是一,表示2个一。
师:3、7、8分别表示什么意义呢?
生:3在12.378中的十分位上,表示3个十分之一。
师:对,3在十分位上,它表示3个十分之一。
师:谁能说出7、8表示的意义?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组织汇报。
生1:7在百分位上,表示7个百分之一。
生2:8在千分位上,表示8个千分之一。
师:现在你能把下面的数位顺序表补充完整吗?
(学生单独补充,全班交流)
师生共同总结:小数是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组成的。在小数里,小圆点叫小数点,它的左边是整数部分,从右往左数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小数点的右边是小数部分,从左往右依次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这两边都有省略号,表示后面还有很多数位。
师:你能说出这些数里面“4”所表示的意义吗?
(课件出示:40.38、3.4、0.24、1.004)
2.小数的读法。
师:今天,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世界上最大的古钱币。
(课件出示教材古钱币图)
师:哪位同学可以尝试着读出它的高、厚、重。(0.58、3.5、41.47随即板书)
(学生尝试读,教师订正)
生:0.58读作零点五十八。
师:同学们,他读的对吗?
生:不对吧,和58的读法一样了。
师:是的,读小数时,小数部分从左向右是依次读出每一个数字。谁还想尝试着读出每一个数。
生:零点五八、三点五、四十一点四七。
师:对,读小数时,小数点就读作“点”,小数部分从左向右依次读出每个数字。
师:谁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小数该怎样读?然后读出教材第35页做一做的第1题。
(学生尝试读出,全班交流汇报)
师:读数时,如果小数部分有“0”,你是怎样处理的?
生:小数部分的0也是依次读出,和整数部分的0的读法有些不同,有几个0就读几个0。
3.小数的写法。
师:同学们,累了吗?现在咱们一起听一段广播吧。
(课件出示并播放下面内容)
据国内外专家实验研究预测:到2100年,与1900年相比,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一点四至五点八摄氏度,平均海平面将上升零点零九至零点八八米。
师:听了上面的广播,你能写出广播里的小数吗?
(学生尝试写,然后板演或者投影展示汇报)
生:一点四写作:1.4 五点八写作:5.8
师:上面两个小数的写法正确吗?你能说说怎样写小数吗?
生:写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部分的写法去写,小数点写作“.”,小数部分读几就写几。
师:谁还想尝试写出后面的两个小数?
生:零点零九写作:0.09 零点八八 写作:0.88
师:写小数时,如果小数部分有零,怎么办呢?
生:写小数时,小数部分读了几个零,就写几个零。
师生共同总结:写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部分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三.探究结果汇报
师:有关小数的读写知识,通过上面的探究,你知道了哪些?
生1:一个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三部分组成。
生2:小数部分从小数点向右数分别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计数单位分别是0.1、0.01、0.001……
生3:读小数时,小数部分从左向右依次读出每一个数字,有几个0,就读几个零。
生4:写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部分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四.师生总结收获
师:通过本课时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小数的读法和写法与整数的读法和写法类似,可以参照整数的读写法来读写小数。
师:对,在数学上这叫知识的迁移,它们完全相同吗?
生:不是完全相同,有0的时候就不一样。
师:对,同学们学习新知识时要学会从相同中寻找不同。
板
书
设
计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 0.58 读作:零点五八 一点四 写作:1.4
5.8 3.5 读作:三点五 五点八 写作:5.8
5.63 41.47 读作:四十一点四七 零点零九 写作:0.09
12.378 零点八八 写作:0.88
课
后
反
思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小数的性质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材第38、第39页的内容及第41页练习十的第1~5题。
主编教师
闫富魁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
2.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事物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
难点:理解并归纳小数性质的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师:在商店里,商品的标价经常写成这样:
(课件出示:中性笔单价是2.50元 笔袋8.00元)
师:你知道这里的2.50元和8.00元各表示多少元吗?
生:我知道,2.50元表示2元5角,8.00元表示8元。
师:在你的生活经验中,2.5元和2.50元谁的价格贵一些?8.00元和8元呢?
生1:相同,2.50表示2元5角;2.5元也表示2元5角。
生2:8.00元和8元都表示8元,它们同样多,表示价格一样。
师:为什么2.50和2.5、8.00元和8元,它们的书写形式不同,而大小却相同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1.比较0.1m、0.10m和0.100m的大小。
师:想一想括号里填上什么长度单位,才能使等式成立?
1( )=10( )=100( )(课件出示)
生: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师:你能在米尺上找出0.1m、0.10m和0.100m吗?(可以课件演示)
师:在寻找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1分米是米,可写成0.1米,10厘米是10个米,可写成0.10米,100毫米是100个米,可写成0.100米。
生2: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所以0.1米=0.10米=0.100米。(板书)
师:观察0.1米=0.10米=0.100米,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同桌先说一说。
生: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都有这样的性质呢。让我们再一起来验证一下。
2.比较0.3与0.30的大小。
师:谁能说说0.30表示什么意思?你能在课本的正方形图中表示一下吗?0.3又表示什么,在图中怎样表示呢?
(出示教材例2空白图片,学生涂色)
师:涂色后,你发现什么?
生:涂色后,发现涂色部分同样多,也就是一样大。
师:在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里涂色比较。左图把1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右图呢?
生1:表示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了10份,取这样的3份,用分数表示为,用小数表示为0.3。
生2:表示把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取这样的30份,用分数表示,用小数表示0.30。
师:0.30和0.3有怎样的关系?
生:0.3是3个,0.30是30个,也就是3个。
师:从左图到右图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生:份数变了,正方形的大小和阴影面积的大小没变。说明0.30=0.3,只是它们的意义不同。
师: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通过动手操作验证得出这个性质,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小数的性质。(板书课题,并课件出示)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认真读这句话,你认为哪些字是非常关键或者必不可少的?为什么?
生:末尾,因为中间的0是不能随意去掉的,去掉后就改变了小数的大小。
3.小数的化简。
师:根据小数的性质,当遇到小数末尾有0时,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这就是小数的化简,你想试试吗?
(课件出示例3)
师:同学们说,化简小数时,除了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外,其他部分的0可以去掉吗?
生:不能去掉。
师:完成教材第39页“做一做”的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
4.小数的应用。
师:利用小数的性质不仅可以化简小数,有时根据需要,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还可以在整数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把整数写成小数的形式,这就是小数的改写,下面我们学习例4。(课件出示,同桌两人议论后答出)
生:0.2=0.200 4.08=4.080 3=3.000
师:把整数改写成小数形式时,需要注意什么?
生:在整数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
师:改写小数或整数时,需要注意什么?
生:把整数改写成小数时,不要忘了点上小数点。
师:通过上面的探究活动,你能说说小数的性质吗?
生: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小数的性质有什么应用?
生:利用小数的性质可以把小数化简或者是改写。
师:把小数化简或者改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生1:把小数化简时,只能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小数改写时,只能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
生2:小数中间的0是不能随意去掉的。
生3:改写整数时,在整数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
师: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归纳和总结小数的性质时,用到了数学的归纳法。
生2:我学到了数学的概括,要使用简洁的语言。
生3:运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或改写时,体现了数的“转化”思想。
板
书
设
计
小数的性质
例1: 例3:化简
1dm=10cm=100mm 0.70=0.7 105.0900=105.09
0.1m=0.10m=0.100m 例4:改写
例2:0.3=0.30 0.2=0.200 4.08=4.080 3=3.000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课
后
反
思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小数的大小比较
课型
教学内容:
教材第40页的内容及第41页练习十的第6~9题。
主编教师
李海斌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经历探究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能运用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来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2.在独立自主、合作交流的活动中,提高猜想、验证、比较、概括的思维能力。
3.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渗透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的思想,通过多样化的探究材料,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重点:探究并概括小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难点:能熟练比较小数的大小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小正方形的卡片 □□□ □□□□)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卡片,这可不是一般的卡片,每张卡片的后面都藏有一个数字。如果这两组卡片分别代表两个整数,你觉得哪个整数会比较大?为什么?
生:后面的那个数大。因为后面的数的数位是四位,前面的数的数位是三位。
师:怎样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呢?
生:先看数位,数位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数位相同,就从高位开始比起,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教师在两个方框中间都点上小数点,提问:现在你觉得哪个小数会比较大?)
□.□□ □.□□□
学生猜测大小。(不能确定)
师:这就涉及我们今天要探究的内容——小数的大小比较。(板书:小数的大小比较)
1.出示跳远成绩单。
师:老师这里有一张学生跳远成绩记录单,很遗憾,有点残缺,但根据里面的信息,你能确定什么吗?
姓名
小军
小明
小强
成绩
2.84米
3.05米
2.□8米
名次
【设计意图:立足于学生的学习起点,将教材中的例题进行有效的加工和重组,使静态的文本信息变成可操作性的动态式探究材料,使封闭单一的思维方式变得开放、发散,搭建一个有效的学习平台,拓宽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渠道,使探究活动变得更加自主、有效,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动态生成和意义建构】
生:小明跳得最远(第一名)。
师:你是怎么比较出来的?
生: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找到第一名。
师:那么第二名又是谁呢?
生:第二名无法确定,因为不知道方框里的数字是多少。
师:假如小强是第二名,□会是怎样的?
生:□里会填8或9。
师:□里填8是2.88米,你有充分的理由确定2.88就比2.84大吗?
师:现在将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看哪个小组想到的方法最多?
生1:一位一位地比,从整数部分比起。
生2:根据计数单位比。2.84里面有284个0.01,2.88里面有288个0.01,288比284大。
生3:把米转化为厘米。2.84米=284厘米,2.88米=288厘米,288比284大。
生4:利用分数和小数的关系。2.84=,2.88=,所以2.84<2.88。
师:小强是第二名,□里还可以填9。要比较2.98和2.84的大小,怎样就能很快地比出来?
生:直接比较十分位就可以了。
师:那小强如果是第三名,你又会有哪些想法?
生:□里填0到7之间的数都可以。
师:你能说说这样填写的理由吗?
(学生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2.84和2.88的大小比较,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交流,使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使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为学生提供自我感悟和自我展示的空间。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体验的教学,有效地促使目标的达成】
师:怎样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生: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再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师:小数的大小比较跟整数的大小比较有什么区别吗?
生:整数的大小比较可以从比较数位的多少开始,但是小数的大小比较不能从比较数位的多少开始,数位多的那个数不一定就大。
【设计意图:对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进行梳理和巩固,同时又和整数的大小比较进行区别,使学生体会到在学习中既有“同化”又有“顺应”】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小数的大小比较有哪些新的收获?
生1:比较小数的大小的方法与比较整数的大小的方法不同,不能从数位的多少来比较。
生2:通过学习比较小数的大小,我对猜想、验证、比较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生3:可以从数位比、从小数单位比、从分数比、从具体单位比等不同策略来比较小数的大小。
板
书
设
计
小数的大小比较
课
后
反
思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材第43、第44页的内容及第46页练习十一的第1~5题。
主编教师
郝晓宇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通过操作、观察、归纳、概括等数学活动,经历归纳“规律”的过程,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时,位数不够,用0补足,多余的0不写。
3.通过交流总结,获得成功体验,渗透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
教学重点:
发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时,位数不够,用0补足,多余的0不写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一、 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情景图)
师:讲 故 事
话说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山头,孙悟空前去探路,不想,遇到一个妖怪,妖怪喝道:“猴头,交出你的师父!”悟空叫道:“休想,看我金箍棒!”说着从耳朵里掏出一根0.009米长的金箍棒。妖怪看了哈哈大笑:“小样,用0.009米长的金箍棒就想把我打死!”就听孙悟空连声说:“变!变!变!”。妖怪被9米长的金箍棒重重地砸死在下面……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片内容,从中能发现什么数学问题?
生:金箍棒的长度越变越长,由0.009米变到9米……
师:同学们,由0.009米变到9米,小数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今天就以“小数点”为主角来跟大家一起学习,看看它为何如此重要。(板书课题: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从学生熟悉的故事情境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新知识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
1.探究规律。
师:0.009米变了几次才变到9米的?我们能不能把它的长度改成以毫米为单位的数?
(板书)
0.009m=9mm
0.09m=90mm
0.9m=900mm
9m=9000mm
师:请同学们分别从上到下、从下到上观察上面4个等式,小组内讨论一下,小数点位置移动后,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变化规律是什么?
生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生2: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的原数的,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向左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师生互动交流的方式进行研究,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提高了学生善于发现规律并总结规律的能力】
师:同学们,我们找出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下面就用刚学到的规律来做个游戏,看谁把这个规律理解得最透彻。
(课件出示:请6位同学上来拿着卡纸,分别代表0、1、4、5、6和“·”这6个数字,先按610.54的原数顺序站好,然后“小数点”出来,按下面的要求站位)
师:“小数点”跑到1和0的中间,请下面的同学说说它向哪个方向移动了?新组成的数的大小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向左移动了一位,缩小到了原数的十分之一。
师:“小数点”跑到5和4的中间,请下面的同学说说他向哪个方向移动了?新组成的数的大小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向右移动了一位,扩大到了原数的10倍。
师:“小数点”跑到6和1的中间,请下面的同学说说它向哪个方向移动了?新组成的数的大小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向左移动了两位,缩小到了原数的百分之一。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以互动游戏的形式进行练习,在提高课堂气氛的同时,更能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加深对本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2.运用规律。
师:应用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可以把一个数扩大或者缩小。
[课件出示例2(1):把0.07分别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
师:0.07分别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后,小数点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生:一个小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后,小数点分别向右移动一位、两位和三位。
师:一个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我们一般怎样表示呢?
生:用这个数分别乘10、100、1000。
师:你会表示上面的0.07分别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吗?
生:0.07×10=0.7 0.07×100=7 0.07×1000=70
[课件出示例2(2):把3.2分别缩小到原来的、、各是多少]
师:把3.2分别缩小到原来的、、,小数点分别会发生什么变化?
生:小数点会分别向左移动一位、两位和三位。
师:一个数分别缩小到原来的、、,我们该怎样表示呢?
生:用这个数分别除以10、100、1000。
师:你会表示把3.2分别缩小到原来的、、分别是多少吗?
生:3.2÷10=0.32 3.2÷100=0.032 3.2÷1000=0.0032
三、探究结果汇报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你对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是怎样理解的?
生:一个不为零的数乘10、100、1000……时,只要把被除数的小数点相应地向右分别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就能得出这两个数的积。
生:一个不为零的数除以10、100、1000……时,只要把被除数的小数点相应地分别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就能得出这两个数的商。
师:小数点移动时,位数不够怎么办呢?
生:位数不够,用0补足,多余的0不写。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小数的性质,用数学的眼光去探究学过的知识】
四、总结收获
师:谈一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都掌握了那些学习方法?
生:用变化的角度认识事物。
师:你都有哪些感悟?
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存在很多规律性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发现。
板
书
设
计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0.009m=9mm
0.09m=90mm
0.9m=900mm
9m=9000mm
课
后
反
思
康保县城关小学教案
科目
数学
课题
运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解决问题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运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解决问题43--47
主编教师
赵利青
教材分析:
本小节内容学习是在学生认识了小数和会比较小数的大小,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对前面内容的学习,对小数知识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而对于本课利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比较感兴趣,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所以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困难。
教学目标:
1.能利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观察、概括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利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利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师:听新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4年10月10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1470元,1欧元对人民币7.8018元……
师:同学们,你能理解上面新闻的内容吗?今天我们就研究有关人民币和美元之间换算的数学问题。
(板书:运用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新闻导入,拉近本节课需要研究的问题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师:读下面的情景图,你能发现哪些已知信息?能确定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吗?
(课件出示例3)
生1:所求的问题是1万元人民币可以换多少美元?
生2:已知的信息是1元人民币换0.1563美元。
师:你能读出所求的问题和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吗?
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组织汇报。
生1:1万元人民币就是10000个1元,相当于1元×10000。
生2:1元人民币兑换0.1563美元,所以1万元人民币可以兑换10000个0.1563美元,即0.1563×10000。
师:你会计算0.1563×10000吗?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生:0.1563×10000就是把0.156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四位。
师:你的计算理由是什么?
生:根据小数点的移动规律来解答。
师:你会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吗?
生:0.1563×10000=1563(美元) 答:1万元人民币可以兑换1563美元。
师:你能验算自己的解答是否正确吗?
生:我们可以反过来,进行验算。
师:反过来就是求1元人民币可以换多少美元。
生:把1563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即1563除以10000,列式计算为1563÷10000=0.1563(美元)。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利用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解决问题时,需要注意是把这个数扩大还是缩小。
生2:要注意小数的移动方向,向右移数字变大,向左移数字变小。
生3:要注意移动位数,移动一位,乘或除以10,移动两位,乘或除以100……依此类推。
生4:注意位数不够时,要在这个数的最高位前面添“0”补足。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对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行了深层次的理解,把握移动的方向与扩大或缩小之间的关系】
板
书
设
计
运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解决问题
例1:0.1563×10000=1563(美元) 例2:1元人民币可以换多少美元?
答:1万元人民币可以兑换1563美元。 1563÷10000=0.1563(美元
课
后
反
思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小数与单位换算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材第48、第49页的内容及第50页练习十二的第1~9题。
主编教师
孙培霞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知道名数、单名数、复名数的意义,会进行不同计量单位的改写。
2.理解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用乘法计算,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的名数用除法计算的算理、算法以及单名数化成复名数和复名数化成单名数的方法。
3.提高分类能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名数、单名数、复名数的意义,会进行不同计量单位的改写。
教学难点:
不同计量单位之间的改写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一. 情景导入
二. (课件出示教材情景图)
师:按照高矮顺序排队,你会排吗?
生:数据太乱了,无法直接排出。
师:要想按照高矮顺序排列,你有什么好方法吗?
生:上面各个数据的单位不同,我们能否把它们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后再排列。
师:在实际生活中,通常把量得的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带有一个单位名称的叫做单名数;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的叫做复名数。你能分别找出上面数据中的单名数和复名数吗?
生:上面的数据中,80cm、1.32m、0.95m是单名数,1m45cm是复名数。
师:遇到不同单位的量进行比较时,我们需要把它们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后再进行排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与小数有关的单位换算。(板书:小数与单位换算)
二.自主探究
1.低级单位的数化为高级单位的数。
师:读情景图,你能找出所要解答的问题和已知信息吗?
生:所求的问题是按照高矮的顺序给四位小朋友排队;已知的信息是四人的身高分别是80cm、1m45cm、1.32m和0.95m。
师:要想解答上面的问题,你们能找出自己认为比较合理的方法吗?
生:可以把上面的数据都改成用米作单位的数。
师:改成以“米”为单位的数,上面的哪个数需转化呢?
生:需要把80cm和1m45cm改成以“m”为单位的数。
师:好,现在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探究如何把80cm和1m45cm改成以“m”为单位的数?
(小组讨论,学生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师:1cm等于多少m?80cm里有多少个1cm?
生1:1cm=m,80cm中有80个m,所以80cm=m=0.80m=0.8m。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2:1m=100cm,80cm=(?)m,就是把80缩小到它的,也就是除以100,可以直接把8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得到0.80,即80cm=0.80m=0.8m。
师:1m45cm改成以“m”为单位的数,这是复名数转换成单名数,应该怎样转换?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汇报)
师:复名数1m45cm转换成单名数后是(?)m,同级单位的1m怎么办呢?
生:不用转化,直接作为转换后数据的整数部分。
师:低级单位的45cm转换成以m为单位的数,你现在会了吗?
生:简便方法是用45除以100,也就是把4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后,点上小数点,补“0”转换为0.45m。
师:那1m45cm=(?)m?
生:用1m加上0.45m,结果就是1.45m。
师:现在你能排出他们的高矮顺序吗?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师生共同总结:80cm=0.8m 1.32m=1.32m 0.95m=0.95m 1m45cm=1.45m
所以,1.45m>1.32m>0.95m>0.8m
师:现在我们尝试做教材第49页上面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生:24dm=(2.4)m 1450g=(1.45)kg 6km350m=(6.35)km 8t40kg=(8.04)t
2.高级单位的数化为低级单位的数。
师:如果把情景图中的数据都转化成用cm为单位的数,需要转化哪些数据?
生:0.95m、1.32m和1m45cm。
师:把0.95m转化成用cm为单位的数,你会吗?(学生自己尝试,全班交流)
生1:直接根据小数的实际含义进行改写。0.95m表示9dm5cm,9dm5cm合起来就是95cm。
生2:1m=100cm,所以,0.95m=(0.95×100)cm,再利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直接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得出最后结果0.95m=95cm。
师:按照上面的方法你能把1.32m化成以cm为单位的数吗?
(学生单独完成,小组讨论、全班汇报)
生:把1.32m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都用cm表示出来,再求它们的和。1m=100cm,0.32m=32cm,合在一起就是100+32=132(cm)。
师:非常棒。哪个小组还有不同的转化方法?
生:高级单位的数转化成低级单位的数,还可以用乘法计算,所以把1.32m化成用cm表示的数,就乘进率100,也就是把1.32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得到132cm。
师:1m45cm用cm作单位,你会表示吗?
生:1m=100cm,所以1m45cm=145cm,即1×100+45=145cm。
三.探究结果汇报
师:把低级单位的数转化成高级单位的数,你是怎样做的?
生:把低级单位的数改成高级单位的数时,用低级单位的数除以进率。
师:把复名数化成单名数时,应该怎么办?
生:把复名数转换成单名数时,同级单位的数作转换后数据的整数部分,只需要把低级单位的数除以进率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后,作为改写后的数的小数部分即可。
师: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我们是怎样做的?
生:把高级单位的数改成低级单位的数时,要用高级单位的数乘进率。
师:把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时,怎么办?
生:把复名数转化成单名数时,要分两部分转换,同级单位的不用转换,高级单位的,用高级单位的数乘进率改成或低级单位的数后,再加上同级单位的数即可。
四.师生总结收获
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知识上的收获?
生:学习了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之间的换算,还学习了复名数与单名数之间的转化。
师: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收获?
生:通过学习小数的单位换算,我知道不同级别的单位之间的转换方法,体会了数学的“转化”思想。
师:有关小数的单位换算,你还知道了什么?
生:进行有关小数的单位换算时,要看单位→想进率→定方向→移动小数点。
板
书
设
计
小数与单位换算
1.把低级单位的数化成高级单位的数除以进率。
2.把高级单位的数化成低级单位的数乘进率。
课
后
反
思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小数的近似数
课型
教学内容:
教材第52、第53页的内容及第54页练习十三的第1~10题。
主编教师
闫富魁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要求正确地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能正确的按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
3.会把较大的整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再求近似值
教学重点:
重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及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教学难点:
难点:使学生能够区别求近似数与改写求准确数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师:我们学过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在实际应用小数时,往往也没有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它的近似数就可以了。如在商店买菜时,电子秤上显示总价是7.53元,而营业员只收我们7元5角。平常不需要说得那么精确,只要知道它的近似数即可,那么如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板书课题:小数的近似数)
1.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课件出示豆豆测量身高的情景图)
师:读情景图,你能找出已知信息和所求的问题吗?
生1: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得出豆豆身高的近似数。
生2:已知信息是豆豆的身高是0.984m,亮亮说:“豆豆身高约是0.98m。”红红说:“豆豆身高约1m”。
师:对于上面的已知信息,你是怎样理解的?
生1:“豆豆的身高是0.984m”,这里的0.984m,是测量时精确到毫米得到的。
生2:“豆豆高约0.98m”,这里的0.98是精确到厘米得到的。
生3:“豆豆高约1m”,这里的1是精确到米得到的。
师:为什么会出现上面不同的结果呢?
生:0.98和1都是0.984按不同要求取的近似数。
师:取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用到的方法是什么?
生:我们取一个整数的近似数时,用到的方法是“四舍五入”法。
师:对,“四舍五入”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小数取近似数。
师:下面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0.984m是如何得到0.98的?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豆豆高约是0.98m”,这里的0.98m是把豆豆身高0.984m保留两位小数得到的结果。
师:它是如何取的两位小数?
生:按要求把一个小数保留两位小数时,一般要看到千分位,如果千分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5就要向百分位进1,如果千分位上的数小于5,就舍去。
0.984≈0.98(保留两位小数),因为千分位上的4小于5,所以舍去。
师:“豆豆高约1m”,这里的1m是把0.984m保留整数得到的结果。一个小数怎样才能保留整数呢?
生:一个小数,如果保留整数,就要看这个小数的十分位,然后按照“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0.984m≈1m。
师:如果0.984m保留一位小数,结果又是什么呢?
生:把0.984m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看到百分位,百分位上是8,大于5,就要向十分位进1,十分位上是9,9+1=10,接着向个位进1,个位上0+1=1,所以0.984m保留一位小数是1.0m。
0.984≈1.0(保留一位小数),百分位上8大于5,向前一位进1。
师:后面的0可以省略不写吗?
生:不能,因为要是省略就变成精确到整数部分的个位了。
2.把较大的整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课件出示例2)
师:读图,你能读出什么信息?
生:地球与月球的距离是384400km。
师:384400km,数据比较大,书写起来也不方面,你能把它改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吗?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就是把这个数缩小到原数的,也就是把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然后点上小数点。
师:你会表示吗?
生:384400km=38.44km
师:上面的改写方法正确吗?
生:不正确,因为384400和38.44根本就不相等。
师:那怎么办呢?谁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生:在38.44的后面加上一个“万”字即可,因为把384400变为38.44缩小到了原数的。
师:好,上面的这一过程可以表示为384400千米=38.44万千米。
师生共同总结: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在万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万”字。
(课件出示例3)
师:读情景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已知木星距离太阳778330000km。
生2:所要解答的问题是木星离太阳的距离是多少亿千米?(保留一位小数)
师:这个问题和上面的问题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生:上面是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这个问题是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并且还要求保留一位小数。
师: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和改写成用“万”作单位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都是把大数改写成一个用小数表示的数,所以都应该是把小数点向左移动。
师:改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那么改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小数点向左移动几位呢?
生:应该是八位,然后加“亿”字。
师:好!同学们真聪明,用自己的思维,类推了把一个数改成用“亿”作单位的数。你能写出改写过程吗?
(学生独立尝试,全班投影展示)
778330000千米=7.7833亿千米
师生总结方法:小数点向左移动八位,在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亿”字。
师:如果保留一位小数,你会吗?
生:7.7833亿千米≈7.8亿千米
师: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生: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看到十分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要看到百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要看到千分位……
师: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怎么办呢?
生: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是不能省略的。
师:如何把一个较大的数改成以“万”或者“亿”为单位的数?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师生总结:把一个大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时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加上“万”字。把一个大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时小数点向左移动八位,加上“亿”字。
师:改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生:在改写的过程中,不要把单位“万”“亿”丢掉。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和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类似,都是采用“四舍五入”法。
生2:把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写起数来就简单多了,这体现了数学的简洁思想。
师:小数的近似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我们的身边就有很多类似的数,你们课下去找一找,看看它们都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让我们在发现中学习数学,体会数学与我们的密切联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板
书
设
计
小数的近似数
例1:0.984保留两位小数 0.984保留一位小数 0.984保留整数
0.984≈0.98 0.984≈1.0 0.984≈1
小于5,舍去大于5,向前一位进1大于5,向前一位进1
例2: 例3:
384400千米=38.44万千米 778330000千米=7.7833亿千米≈7.8亿千
课
后
反
思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整理和复习
课型
教学内容:
教材第56页的内容及第57页练习十四的第1~8题。
主编教师
李海斌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整理过程,体验到整理在复习中的作用,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结构。
2.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系统地整理和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性质、小数点的位置移动规律、小数与单位换算以及求近似数等知识。
3.通过分层练习,巩固本部分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
难点: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求出小数的近似数。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师:这节课我们来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以及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把较大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并能按要求求出小数的近似数。
(一)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第二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第三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
2. 整数部分最小的计数单位是( ),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 ),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
3. 读出下面的数。
25.33 106 87.21 59.031 102.45 0.265 0.017 0.010
小结:在读小数时,整数部分和以前的读法一样,小数部分无论是中间的0还是末尾的0都要读出来。
师:上面的小数中,哪些是两位小数?哪些是三位小数?哪些小数可以化简?如果把87.21改成三位小数应该怎样写?106改写成三位小数应该怎样写?
巩固练习:试做教材第56页第1题。
(二)复习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的大小比较。
1.把下面小数化简。
4.700 16.0100 8.7100 14.00
2.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的数写成两位小数。
4.2 13.1 21
(1)学生做,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问:做题的依据是什么?什么是小数的性质?
3.做教材56页第2题。
(1)学生在书上做,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4.把这些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0.1 0.012 0.102 0.12 0.021
(三)复习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1.做教材56页第3题。
(1)学生在书上做,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让学生说一说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师:小数点向右移动,原来的数就扩大,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数有什么变化?小数点向左移动,原来的数就缩小,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数有什么变化?
师:要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到原数的10倍()、100倍()、1000倍()……小数点应怎样移动?
学生讨论后汇报。
2.练习。
(1)把1.8扩大到原数的100倍是( )。( )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是6.21。
(2)把( )缩小到原数的倍是0.021。( )缩小到原数的倍是6.21。
(四)复习求小数的近似数和整数的改写。
1.把下面小数精确到百分位。
0.834 2.786 3.895
(1)学生做,指名板演。
(2)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1)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486700 521000
(2)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460000000 7189600000
(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指名板演,说一说怎样把一个较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3.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并保留一位小数。
67100 209500
(1)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指名板演。
(2)比较改写成用“万”或以“亿”作单位的数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要注意什么?
4.做教材56页第4题。
(1)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指名板演。
(2)师生总结: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用“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在“万”位或“亿”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去掉小数点末尾的0,再在后面添上“万”字或“亿”字,反过来,一个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要改写成原来的整数,只要把它扩大1万倍或1亿倍就可以了。
师: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
师:现在请你闭上眼睛思考下面各个问题。
(1)怎样的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2)小数的性质是什么?
(3)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有什么规律?
(4)我们可以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5)不同计量单位之间怎样进行单位换算?
(6)怎样求小数的近似数和按照要求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师:这节课整理和复习了什么内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生1:学完一个单元,要对知识进行梳理,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网。
生2:知识之间是有内在的必然联系的,比如求小数的近似数和求整数的近似数都可以用“四舍五入”法。
板
书
设
计
整理和复习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课
后
反
思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三角形的特性(一)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材第60、第61页的内容及第65页练习十五的第1~3题。
主编教师
郝晓宇
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第五单元的起始课,教材安排例1、例2,通过感知、表象、形成三角形的特征。认识三角形时,注意先观察现实情境中的三角形,并联系生活里的三角形进行交流,感知三角形。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三角形的底和高及其高的画法。
2.通过实践活动,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提高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的概念、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和高的画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直尺、小棒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课件出示电线杆上的横木上下晃动的情景图)
师:怎样才能使横木牢固不动呢?(学生迅速展开讨论,然后汇报,发表意见)
生:在横木上加一根支木,使其成为一个三角形,横木就不动了。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电脑演示加上支木,使横木不动的过程)
师:观察电线杆、横木、支木形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生:三角形。
师: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三角形?
(学生举例)教师引入课题:三角形的特性(一)。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强调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为学生进一步研究三角形的特征,了解三角形的作用做好准备】
1.认识三角形。
师:同学们,你会画三角形吗?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画出一个三角形。
(展示学生画的三角形)
师:谁能说说上面的图形哪些是三角形?
生:图3和图4是三角形。
师:图1和图2是三角形吗?为什么?
生:图1不是封闭的图形,图2中有一条线不是直线,所以它们都不是三角形。
师:图3和图4形状不一样,大小也不一样,为什么都叫三角形呢?谁能说说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生1: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是三角形。
生2: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三角形。
师:围成和组成那个词更准确?(学生讨论“围成”与“组成”)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画三角形、判断三角形来理解三角形的含义,从直观到抽象,经历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2.认识三角形各个部分的名称。
师:画一个三角形。说一说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生: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3条边,3个角,3个顶点。
(多媒体出示教材第60页标有顶点、边、角的图)
师:如图,组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条边的交点叫顶点,相邻两条边的夹角叫三角形的内角,简称角。
师:为了表达方便,我们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这个三角形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体会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简洁性】
3.认识三角形的高。
(1)找相应的顶点和对边。
(多媒体出示教材第60页三角形ABC)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A点的对边是哪条?(BC) B点的对边呢?(AC) C点的对边呢?(AB)
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对口令游戏”,好吗?比如老师说顶点A,你们说对边BC;老师说对边BC,你们就说顶点A。
(师生做对口令游戏)
(2)三角形的底和高。
师:我们继续看图,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师:给你一个三角形,你可以画出几条高呢?
生: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高。
师:仔细观察三角形的高线,想一想,高线一般画成什么线?
生:虚线。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提升认识,构建对三角形底和高的理解,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4.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
师:分别用3根小棒和4根小棒,你能摆出哪些三角形和四边形?
(学生摆一摆)
生:用3根同样长的小棒无论怎样摆,最后摆出的结果都是同样形状的三角形。
师:通过拼摆,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得出:小棒的长度固定,三角形的形状就固定。
师:4根小棒呢?
(学生摆四边形)
生:用4根同样长的小棒摆四边形,摆出的形状是不同的,有的是正方形,有的是平行四边形。
师:通过拼摆你发现什么?
生:四边形的形状是不稳定的。
师:下面欣赏一组画面。(多媒体播放电线杆、自行车和篮球架等三角形应用的图片)
师:为什么这些物体的这些部位要做成三角形?三角形具有什么特性?
生: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师:真的吗?我们来做实验验证一下好吗?两位同学都轮流用手拉一拉三角形和四边形,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生:四边形容易变形,不稳定。三角形不容易变形,稳定。
师: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数学探究活动,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
师:通过前面的探究学习,你知道了哪些与三角形有关的知识?
生1: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生2: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3个顶点。
生3: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生4:任意一个三角形都可以画出3条高。
生5: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有什么评价?
生1:我知道了三角形和四边形都是平面图形。
生2:应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可以解决许多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生3:用三角形三个顶点的字母可以表示出一个三角形。
板
书
设
计
三角形的特性(一)
课
后
反
思
康保县城关小学教案
科目
数学
课题
三角形的特性
课型
新shou
教学内容:
三角形的特性
主编教师
赵利青
教材分析:
本节课在学生学习三角形特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为后面学习三角形分类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知道两点间距离的意义,明白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道理。
2.通过操作、探索,发现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3.掌握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能解决有关的问题。
4.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猜测—验证—总结”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知道两点间距离的意义,明白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道理。
教学难点:
通过操作、探索,发现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剪刀、白纸。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课件出示教材62页例3情景图,读图回答问题)
师: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小明。他正从家里出发去学校。观察情景图说一说,从小明家到学校有几条路线?分别是怎么走的?
生:从小明家到学校有3条路可走。
第一条:家邮局学校 第二条:家学校 第三条:家商店学校。
师:哪条路最近?
生:家学校的路最近。
师:为什么家学校的路最近?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三角形的特性(二)(板书)
1.体验两点间的距离的意义。
师:为什么大家都认为中间这条路最近?
生1:因为第一条和第三条路线拐弯了,绕远路,所以中间这条最近。
生2:我生活中这样走过,中间的这条路线最短。
生3:我在课本的图中通过测量得出中间的这条路线最短。
师:家、邮局、学校,我们可以看作三个点,你能发现它们构成了一个什么图形吗?
生:观察情景图可以发现家—邮局—学校可以看成一个三角形,其中家到邮局的距离+邮局到学校的距离>家到学校的距离。
师:家—商店—学校呢?
生:家—商店—学校也可以看成一个三角形,家到商店的距离+商店到学校的距离>家到学校的距离。
师:通过上面的观察,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两点之间,线段是最短的。
师:在数学上,把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中,试图让学生无形中运用数学猜想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想象、推测的能力】
2.验证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师:用剪刀剪出下面4组长度的纸条。(单位:厘米)
(1)6、7、8 (2)4、5、9 (3)3、6、10 (4)8、11、11
师:用每组纸条摆三角形,哪些能摆出三角形?哪些不能摆出三角形?
(学生拼摆三角形,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通过拼摆发现,上面的四组纸条有的可以摆成三角形,有的不能摆成三角形,能摆成三角形的是(1)和(4),不能摆成三角形的是(2)和(3)。
师:对比能与不能摆成三角形的三根纸条的长度你能发现什么?
生:不能摆成三角形的三根纸条中,有两根的长度之和等于或小于第三根,如4+5=9、3+6<10;能摆成三角形的三根纸条中,任意两根长度之和都大于第三根,如6+7>8、8+11>11。
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上面你的发现吗?
生: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的实质就是交流,学生通过合作与交流,既对知识进行同化,也对知识进行扩充】
师:通过前面的探究学习,你又知道了哪些三角形的知识?
生1: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这条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生2: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师: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你可以解释为什么小明选择第二条路线了吗?
(学生自己说说)
【设计意图:照应开头,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既巩固新知,又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有什么评价?
生1:运用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以解决许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生2:我还学会了数学的“实验验证”的方法,当不能确定一个结论是否正确时,可以进行实验验证。
生3:我觉得把上面的“实验验证”的方法改为“猜测—验证—总结”方法更好些。
板
书
设
计
三角形的特性(二)
两点间的距离: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这条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可以围成三角形的三边 6+7>8 4+5>8 3+6>8
不可以围成三角形的三边 4+5=9 3+6<10
判断标准:较小的两条线段的和大于第三条线段。
发现:三角形的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课
后
反
思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三角形的分类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材第63、第64页的内容及第65页练习十五的第4、第5、第9、第10题。
主编教师
孙培霞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探究,掌握三角形的分类标准及方法,体会每类三角形的特征,并能够识别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2.通过观察、分类、记录等活动,折、剪等操作,提高学生的探索精神、归纳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同时懂得合作可以提高效率的道理。
教学重点:
通过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别从三角形的角和边两个方面的特征,对三角形准确地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能够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以及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1. 3个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有一个角是直角、三个角都是锐角)。
2. 3个三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有一个角是直角,三个角都是锐角)。
3. 两个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大小不同)。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一.情景导入
师:如果让你把班里某一小组的同学分成两组,你将如何分组呢?
(生的答案肯定不统一:预计标准可能会有年龄、性别、高矮、胖瘦……)
师:既然如此,如果把三角形进行分类,你觉得应该按什么样的标准来分呢?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原因)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两种方法,按边分或者按角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分类。
(板书:三角形的分类)
二.自主探究
1.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课件出示例5)
师:用量角器量出每组中每一个三角形的每一个角的大小,看看三角形中每个角是多少度?各是什么角?
生1:通过测量发现,有些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锐角。
生2:有些三角形有一个直角、两个锐角。
生3:有些三角形有一个钝角、两个锐角。
师: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钝角三角形。
2.把三角形按照角进行分类。
师:如果把所有的三角形看作一个整体,那么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都可以分别看作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你会画图表示吗?(课件出示三种三角形的关系图)
3.认识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和斜边。
(课件出示直角三角形图)
师:在直角三角形中,夹直角的两条边叫直角边,直角所对的边叫斜边。你能用直尺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吗?测量后你会发现什么?
生:通过测量发现,在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中,斜边最长。
4.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课件出示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图)
师:观察三角形的三条边会发现什么?
生:有的三角形的三条边都不相等,有的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有的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
师:在数学上,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有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又叫正三角形。
5.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各个部分的名称。
师:在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条边叫做三角形的腰,另一条边叫等腰三角形的底,两腰的夹角是等腰三角形的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是三角形的底角。在等边三角形中,三条都相等的边都叫三角形的边。
6.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师:你能说说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吗?
生:两腰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所以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但是等腰三角形不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7.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各自角的特征以及认识等腰直角三角形。
通过测量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角发现: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三角形的各个角都相等。
有些直角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有两个角相等,这样的三角形在数学上叫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常用的直角三角板中的一种。
三,探究结果汇报
师:哪一组同学愿意为大家展示一下按角分类的成果呢?
(老师根据学生的讲述板书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师:按边分呢?
生:三角形按角可以分成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按边可以分成任意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四.师生总结收获
师: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懂得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生:三角形可以按边分类也可以按角分类。
师: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数学方法?
生:分类。
师:分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重要,因为运用了分类方法,我们的生活才变得井井有条,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舒心,更加精彩。
板
书
设
计
课
后
反
思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三角形的内角和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材第67页的内容及第69页练习十六的第1~3题。
主编教师
闫富魁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量、剪、拼等活动发现并证实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动手操作把三角形内角和转化为平角的探究活动,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让学生在动手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重点:经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
教学难点:
难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探索和验证。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三角形,谁能说出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生1: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生2:三角形有三个角……
(课件演示三条线段围成三角形的过程)
师:三条线段围成三角形后,在三角形内形成了三个角,(课件分别闪烁三个角及弧线)我们把三角形里面的这三个角分别叫做三角形的内角。
【设计意图:从复习三角形的特征入手,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师直观地向学生介绍“内角”。使学生形象地认识“内角”】
师:现在,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画一个三角形,画一个有两个内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开始。(设置矛盾,使学生在矛盾中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师:有谁画出来啦?
生1:不能画。
生2:只能画两个直角。
生3:只能画长方形。
演示:请同学到黑板演示,是不是画成这个样子了?哦,只能画两个直角。
师:问题出现在哪儿呢?这一定有什么奥秘吧?想不想知道?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与三角形的内角和有关的数学知识。(板书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
师:你能“画几种不同类型的三角形”?自己试着画一画。
(课件出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图)
生:可以画锐角三角形、也可以画直角三角形,还可以画钝角三角形。
师:在数学上,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的和。你能想出几种办法求出三角形的内角和?
生:可以测量出每一个内角,然后求出三个内角的和。
师:好,下面我们用量角器分别量出每种类型的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然后计算出每种类型的三角形的内角和。
(课件出示: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时,中心点对准角的顶点,0刻度线和角的一边重合,看角的另一边落在的刻度线是多少度)
生:通过测量发现,任意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和都是180°
师:你还能想出其他的方法得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吗?
生:用剪刀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来,可以拼成一个平角,也能得出三个内角的和是180°。
师:谁能展示一下?
生1:把一个锐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来,然后拼一拼发现锐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成了一个平角,即180°。
生2:把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来,发现直角三角形的内角也拼成了一个平角,即180°。
生:把一个钝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来,发现一个钝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成的还是平角,即180°。
师: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生:我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师:同学们通过思考探索、合作交流,发现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看似简单的量量算算、剪剪拼拼,实际上是探索知识的实验方法,这样的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着重要的作用,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掌握更多的本领。
师:通过三角形内角和的学习,你在数学方法上有什么收获?
生:我学会了测量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然后求和的方法。
生:我还知道通过剪、拼的方法也可以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生:通过动手操作把三角形内角和转化为平角的探究活动,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
板
书
设
计
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转化”
课
后
反
思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四边形的内角和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材第68页的内容及第69页练习十六的第4~7题
主编教师
李海斌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经历多种方法探究四边形的内角和的过程,并知道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渗透归纳、猜想和验证的数学思想。
2.提高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乐趣,体会研究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重点:经历多种方法探究四边形的内角和的过程,并知道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
教学难点:
难点:感知四边形内角和是360°这一规律,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乐趣,体会研究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师:同学们,到目前为止,我们学过哪些四边形?
生1:长方形、正方形。
师:还有吗?
生2: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师: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它们都是特殊的四边形,除了这些特殊的四边形外,我们还应该知道一般的四边形。
(课件出示:四边形)
师:谁能说说,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
生:由四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围成的图形就是四边形。
师:我们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那么四边形的内角和具有什么特征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四边形的内角和”。
师:在数学上研究或者是探究某一问题时,往往会从简单的情况或者是从某种特殊情况入手,然后发现其隐含的规律或者方法,从而总结与归纳出一般规律。
师:今天我们研究四边形的内角和,就先从特殊的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入手去分析。
1.小组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角和。
(教师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提出问题: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求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角和吗?)
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所以它们的内角和就是90×4=360°,因此,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角和都是360°。
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上面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角和运用了什么方法吗?
生:上面用计算的方法求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角和,因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是90°。
师:对,上面是用计算的方法求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角和。
2.探究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一般四边形的内角和。
师:如果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梯形或者是一般形状的四边形,你还能用求和的方法求出四个内角的和吗?
生:也可以,但是需要用量角器量出每一个内角的度数,再求和。
师:你还能想出其他的方法吗?
生:借助求三角形内角和时“剪、拼”的方法,我们可以把上述每种图形的四个角剪下来,看看它们各自能拼成什么形状的角?
师:太好了,这位同学的思路棒极了,下面就请同学们按照这位同学说的思路,动手剪一剪、拼一拼,看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学生小组动手操作,然后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生1:我们小组剪拼的是平行四边形的四个内角,通过剪拼发现,四个内角拼成了一个周角。
生2:我们小组剪拼的是梯形,发现结果四个内角也可以拼成一个周角。
生3:我们小组是剪拼的任意四边形,通过拼剪发现,四个内角也可以拼成一个周角。
(教师课件演示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剪拼过程)
师:一个周角是多少度呢?通过剪拼说明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生:一个周角是360°,通过剪拼说明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都是360°。
3.推理验证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
师:我们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那么同学们能否通过求三角形的内角和来求四边形的内角和呢?
(学生讨论,小组交流)
生:任意一个四边形都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三角形,这时四边形的四个内角和就转化为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因为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所以四边形的内角和是180×2=360°。
师:通过求三角形的内角和来求出四边形的内角和,这在数学上我们通常称什么方法?
生:把未知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已知的数学知识,在数学上这叫“转化法”。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你在知识上有哪些收获?
生:我知道了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
师:如果给你一个任意四边形,那么它的内角和都是360°吗?
生: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都是360°。
师:你能说说为什么吗?你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出这个结论的?
生:任意四边形都可以转化为两个三角形,而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所以任意一个四边形的内角和都是360°。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生1:把求四边形的内角和转化为求三角形的内角和,这是运用了数学的“转化法”。
生2:我知道了解答稍复杂的数学问题时,可以先从特殊情形入手分析。
板
书
设
计
四边形的内角和
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
任意一个四边形都可以转化为两个三角形,所以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
课
后
反
思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一般小数的加减法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材第72页的内容及第74页练习十七的第1~4题
主编教师
郝晓宇
教材分析:
小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法以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知识在今后的生活及进一步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所以掌握这部分内容为学生以后学习及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和笔算,提高计算能力。
2.能正确进行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沟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的转化思想。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计算的价值,逐步养成迁移、类推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进行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师:想一想,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经常用到小数?
(学生自由举例)
师:我们买东西的时候也经常要用到小数,哪些同学有过购物的经验?
(学生举例)
师:非常好,大家都有过购物的经验。在购物过程中,我们不但会遇到小数,还会遇到小数的计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板书)
师:希望大家开动脑筋,大胆猜想,看谁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发现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方法,并说明其中的道理。
1.小数加法。
师:(课件出示72页例1情景图)读情景图,你能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吗?
生1:已知《数学家的故事》单价是6.45元,《童话选》单价是4.29元。
生2:所求问题是买《数学家的故事》和《童话选》一共要花多少元?
师:你能画图表示出上面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吗?
(学生画图,投影展示)
师: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如果求一共要花的钱数,用什么方法解答?
生:已知两本书的单价,求它们的总价,就是把两个单价合在一起,把两个数合成一个数,用加法计算。
师:谁能写出它们的数量关系式?
生:数量关系式为《数学家的故事》的单价+《童话选》的单价=一共要花的钱数
师:你会列式解答吗?
(学生尝试独立列式计算,同桌互相交流)
师:说说自己是怎样列竖式的?又是怎样计算的?
(请学生上台说说,最后强调相同数位要对齐,从最低位算起。)
师:谁想把自己写的算式投影展示(或板书)一下?
生1:6.45+4.29=10.74(元)
答:一共要花10.74元。
师:竖式计算时,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
生: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可以相加。
2.小数减法。
师:根据上面的情景图,你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解答的数学问题吗?
生1:《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钱?
生2:还可以说《童话选》比《数学家的故事》便宜多少钱?
(学生画图,投影展示)
师:你能画图理解它们的数量关系吗?
师:谁能找出已知信息和所求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
生:已知两个数,求它们的差,用减法计算。
关系式为《数学家的故事》的单价-《童话选》的单价=《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的钱数
师:你会列式解答吗?把你的算法轻轻地告诉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6.45-4.29=2.16(元)
答:《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2.16元。
师:遇到了什么困难?
生:十分位不够减,依照整数减法的方法向前一位借1当十。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哪些知识?
生: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师:关于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时,你需要注意些什么?
生:计算小数加、减法时,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的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进行计算,最后得数里点上小数点(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师:列竖式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生:列竖式时,首先把小数点对齐,然后从低位加起或减起。计算加法时,哪1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计算减法时,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借1当十再减。
师:你们说说小数加、减法与什么加、减法计算很相似?
生:我们也可以说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一样。需要留意的是要对齐竖式中的小数点,还要在结果中点上小数点。最后的结果中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
师:对,计算的结果要化简。我们共同总结出了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希望大家在以后的计算中能留意这些。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以及把小数的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进行的比较与归纳,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比较思想】
师:通过本课时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我知道了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生:我知道了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算理相同。
生:我知道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体会到了数学的转化思想。
板
书
设
计
一般的小数加、减法
课
后
反
思
康保县城关小学教案
科目
数学
课题
特殊的小数加、减法
课型
新shou
教学内容:
特殊的小数加、减法
主编教师
赵利青
教材分析:
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是在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学好小数加减法的计算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2.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即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掌握被减数比减数位数少时,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3.学会分析、比较、归纳和类比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即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掌握被减数比减数位数少时,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了整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那现在谁来说说计算方法呢?
生: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满十向前一位进1;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如不够向前一位借1当十再减。
师:说得真好!在整数加减的基础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特殊的小数加、减法。(板书)
1.特殊的小数加法。
(课件出示情景图)
师:观察情景图,你能找出所求问题和已知条件吗?
生1:已知《数学家的故事》的单价是6.45元,《神奇的大自然》的单价是8.3元。
生2:所求的问题是买这两本书一共花了多少钱?
师:你会求两本书的总价吗?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讨论)
生:已知这两本书的单价,求买这两本书的总价,就是求这两本书的单价和,即求6.45与8.3的和,用加法计算,列式为6.45+8.3。
师:你会计算与解答吗?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讨论)
生:6.45元表示6元4角5分,8.3元表示8元3角0分,求6.45元与8.3元的和时,把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即可,即8+6=14(元)、4+3=7(角)、5+0=5(分),所以6.45+8.3=14.75(元)。
师: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生:根据上面的分析,用竖式表示:
或者
答:买这两本书需要14.75元。
师:列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
生: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的数位对齐。
2.特殊的小数减法。
师:根据上面的情景图,你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解答的数学问题吗?
生:《数学家的故事》比《神奇的大自然》便宜多少钱?
师:谁能解释一下“便宜多少钱”是什么意思吗?
生:求“便宜多少钱”就是求《数学家的故事》的单价比《神奇的大自然》的单价少多少钱。
生:还可以说求《神奇的大自然》的单价比《数学家的故事》的单价多多少钱。
师:谁能结合题意,具体说说?
生:求《数学家的故事》的单价比《神奇的大自然》的单价少多少钱,就是求6.45比8.3少多少或者说求8.3比6.45多多少,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多少,用减法计算,列式为8.3-6.45。
师:你会计算与解答吗?
生:8.3元表示8元3角0分,6.45元表示6元4角5分,求8.3元比6.45元多多少钱,用0.30元减去0.45元,是不够减的,所以,先拿出1个1.00元,用1.00元减去0.45元,得0.55元,再用0.55元加上0.30元等于0.85元,接着用7.00元减去6.00元等于1.00元,所以最后结果是1.00元+0.85元=1.85元。
师:上面这一过程你可以用竖式来表示吗?
(板演或者投影展示)
答:《数学家的故事》比《神奇的大自然》便宜1.85元钱。
师:列竖式时,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生:我是按照整数的退位减法来计算小数的退位减法的,不同的是要把小数点对齐。
师:通过解决上面的问题,特殊的小数加法竖式应该怎样计算?
生:列竖式计算位数不同的小数加法时,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的数位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法的方法来计算。
师:小数减法呢?
生1:计算小数减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借1当十再减。
生2:小数部分的位数不够时,可以先根据小数的性质改写成位数相同的小数后,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怎样计算特殊的小数加、减法吗?
生:(1)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2)哪一位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借1当十再减。(3)小数部分的位数不够减时,可以先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改写成位数相同的小数后,再进行加、减法的计算。
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与整数加、减法的算理相同,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可以相加减。
生2:我学会类比的思维方法。
板
书
设
计
特殊的小数加、减法
6.45+8.3=14.75(元) 8.3-6.45=1.85(元)
或者
答:买这两本书需要14.75元。答:《数学家的故事》比《神奇的大自然》便宜1.85元
课
后
反
思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材第76页的内容及第77页练习十八。
主编教师
孙培霞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养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习惯。
教学重点:
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师:星期天,小刚和小林来到新华书店,他们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吧。
师:小刚买了3本书,一共花了多少钱?
(课件出示教材三种图书和单价图)
师:通过读情景图,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少儿绘画ABC》单价7.45元,《太空漫步》单价5.8元,《海洋世界》单价4.69元。
师:求买上面的三本书一共要花多少元,就是求什么?
生:就是求上面的三本书单价的总和,即求7.45、5.8与4.69的和。
师:求和我们用什么计算,你会列出算式吗?
生:用加法计算,列式为7.45+5.8+4.69。
师:谁能说说,解答上面的问题,需要怎样计算?
生1:先求出《少儿绘画ABC》与《太空漫步》的单价之和,再求出三本书的单价之和。
生2:直接列竖式求三本书的单价之和。
师:好,下面就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出上面两种解题方法的算式并解答出来。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1:7.45+5.8+4.69=17.94(元)
答:买这三本书一共需要17.49元。
生2:7.45+5.8+4.69=17.94(元)
答:买这三本书一共需要17.94元。
师:(出示课件)小林买了两本书,一本单价是6.45元、一本单价是8.3元。如果小林付出20元,应找回多少钱?
师:谁能说说“找回多少钱?”是什么意思?
生:用付出的钱数减去花掉的钱数就是还剩下的钱数,也就是应该找回的钱数。
师:你能画图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吗?
(学生尝试画图,投影展示)
师:根据给出的线段图,谁能说说付出的钱数、花掉的钱数与找回的钱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生:付出的钱数-买单价6.45元的书花掉的钱数-买单价8.3元的书花掉的钱数=应找回的钱数。
师:你还能找到其他的等量关系吗?
生:付出的钱数-(买单价6.45元的书花掉的钱数+买单价8.3元的书花掉的钱数)=应找回的钱数。
师:根据上面的关系式,你会列式解答吗?
(学生独立解答,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方法一 20-6.45-8.3
=13.55-8.3
=5.25(元)
答:应找回5.25元。
方法二 20-(6.45+8.3)
=20-14.75
=5.25(元)
答:应找回5.25元。
师:通过解答上面的问题,你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生1:三个小数连加,可以先求出前两个数的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
生2:三个小数连加,还可以把小数点对齐后,列一个竖式来计算。计算时,哪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生3:小数连加的运算跟整数连加的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可以一次相加,也可以两次相加。
师:计算小数的连减,需要注意什么呢?
生:小数连减计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还可以先求出两个减数的和,再计算。
师: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我知道了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可以类推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中。
生2:计算小数的连减时,可以运用减法的运算性质,先求出两个减数的和,再求差。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进行课堂小结,梳理课堂学习的知识,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最佳模式,会预习,会思考,会整理,会解题,最终成就学生的高效学习】
板
书
设
计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7.45+5.8+4.69=(17.94)(元)
20-6.45-8.3 20-(6.45+8.3)
=13.55-8.3 =20-14.75
=5.25(元) =5.25(元)
答:应找回5.25元。
答:买这三本书一共需要17.94元。
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同整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
课
后
反
思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材第79页的内容及第80页练习十九。
主编教师
闫富魁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小数同样适用,并会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重点:能运用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师:同学们,以前我们学习了哪些加法运算定律?
生: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师:你能用字母把它们表示出来吗?(学生说,教师板书)
生: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师:我们学这些运算定律的目的是什么?
生:学这些运算定律是为了帮助我们进行简便计算。
师:下面的每组算式两边的结果相等吗?计算后,你发现了什么?
3.2+0.5○0.5+3.2 (4.7+2.6)+7.4○4.7+(2.6+7.4)
(学生独立计算,全班交流)
生:相等。两个小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三个小数相加,先把前两个小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结果不变。
师: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的运算中也同样适用。应用这些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数计算简便些。我们今天就学习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板书)
(课件出示例4)计算0.6+7.91+3.4+0.09。
师:上面的算式属于什么算式?我们应该怎样计算呢?
生:上面是连加算式。按照运算顺序,从左往右计算,计算出的小数如果末尾有0要去掉。
师:自己试着计算一下。
(学生独立完成,板演或投影展示)
0.6+7.91+3.4+0.09
=8.51+3.4+0.09
=11.91+0.09
=12
师:观察上面的算式,你还能想到其他的计算方法吗?
生:整体观察算式发现,如果交换7.91和3.4的位置,这样0.6与3.4、7.91与0.09都可以凑整计算,也就是说在运用加法交换律后,再继续使用加法结合律就可以使计算更简便些。
师:你会解答吗?
(学生独立完成,板演或投影)
0.6+7.91+3.4+0.09
=(0.6+3.4)+(7.91+0.09)
=4+8
=12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把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你有哪些收获?
生1: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在小数加法中同样适用,运用这些运算定律,可以使得计算简便些。
生2:计算小数加、减法,可以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也可以根据算式的特征,灵活选择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师:通过本课时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整数加、减法中的运算定律对小数加、减法同样适用。在计算时,我们要先观察算式中的数据,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简便算法。
【设计意图:通过对小数加、减法简便计算方法的总结,使学生感受到知识间的联系,以及利用以前学习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的学习方法。这节课的设计,始终把学生置于前台,问题由学生提出,方法由学生提炼,结论由学生验证。顺学而导,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板
书
设
计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a+b=b+a
a+b+c=a+(b+c) 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0.6+7.91+3.4+0.09 0.6+7.91+3.4+0.09
=8.51+3.4+0.09 =(0.6+3.4)+(7.91+0.09)
=11.91+0.09 =4+8
课
后
反
思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轴对称
课型
教学内容:
教材第82页的内容及第84页练习二十。
主编教师
李海斌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形,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通过数一数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概括出轴对称的性质。
2.会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掌握画图的方法和步骤:先画出几个关键的对称点,再连线。
3.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审美观念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重点:在画出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理解轴对称的意义。
教学难点:
难点: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课件出示教材第82页情景图)
师:观察情景图,你能发现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吗?
生:把这些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完全重合。
师:你还能举出有这样特征的图形吗?
(学生举例说明)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上面图形的特征?
生:如果沿着某一折痕对折,折痕两边完全重合,像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折痕就是它的对称轴。
师:对,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师:你能试着在图上画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吗?
(学生尝试画图,投影展示、讲评)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轴对称图形。(板书)
1.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师:看一看,数一数,你能发现什么?
(出示教材82页例1情景图)
师:观察方格中的松树图,中间这一条直线表示什么?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从图中可以看出,如果把给出的松树图沿中间的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完全重合,这说明松树图是轴对称图形,中间的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师:图中点A和点A'有怎样的关系?
生:点A和点A'分别在对称轴的两旁,点A到对称轴的距离是3,点A'到对称轴的距离也是3。
师:点A与点A'在这幅图中是一组对应点。
师:你还能找到图中其他的对应点吗?你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出每组对应点吗?
(学生自己找,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如图所示,B和B'、C和C'、D和D'分别是三组对应点。
师:如果连接图中的点A与点A',你会发现什么?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点A与点A'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
师:连接B和B'、C和C'、D和D',还具有上述性质吗?
生:这些对应点的连线都和对称轴互相垂直。
2.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师:根据对称轴,补全下面的轴对称图形。
(出示教材83页例2情景图)
师:读情景图,你能发现什么?
生:方格图中给出了对称轴和一个轴对称图形的一半。
师:所要解答的问题是什么,你知道吗?
生: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补全这个轴对称图形。
师:还可以怎样叙述这个问题?
生:还可以叙述为画出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师:怎样画出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根据什么来画?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图中给出了虚线对称轴和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另一半时,需要先找到给出的实线图形中的关键点。为了方便,我们命名为点A、B、C、D、E,(如下图)然后分别找到各个关键点的对应点A'、B'、C'、D'、E',最后依次连接点A(A')、B'、C'、D'、E'即可。
师:你会补全图形了吗?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数出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在对称轴的另一侧点出关键点的对称点;顺次连接描出的各个点即可。
师:谁能用投影展示一下你画出的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生: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哪些知识?
生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生2:轴对称图形中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连线垂直于对称轴。
生3:在方格纸上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时,先确定对称轴,找出关键点,数出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然后点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最后依次连接各个对应点,就可以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师:你能简要概括一下上面画轴对称图形另一半时的步骤吗?
生:确定对称轴后,一找关键点;二数出距离;三点出对应点;四连线。
师:通过学习本课,你在学习过程中和情感态度两方面有哪些收获?
生1:通过学习本课,我体验了图形的对称美。
生2:我知道了画图形的另一半时,要按照一定的步骤来画,也就是按照相应的方法来画。
板
书
设
计
轴 对 称
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步骤:一找关键点;二数出距离;三点出对应点;四连线。
课
后
反
思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平移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材第86、第87页的内容第88页练习二十一
主编教师
郝晓宇
教材分析:
教材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学习情境,在他们已有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的基础上编排,4个例题承载着不同的任务,既有数学知识的认识深化,更有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为学生主动的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提供适宜的学习素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识别和判断一个简单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距离,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2.能利用平移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转化”思想。
3.进一步积累平移的学习经验,充分感受观察、操作、实验、探索等活动本身的独特价值,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产生对图形与变换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按要求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会根据平移前后的图形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教学难点:
认识图形的平移变换,探索它的基本性质,建立直观的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师:自学教材第86页例3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平移的过程中,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是否发生了变化?
(2)平移后的图形的位置是根据什么确定的?
1.探究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师: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再数一数,填一填。
(出示教材86页例3情景图)
师:读图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分别是什么?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图中给出了已知图形和图形平移后的虚线图形,要求先画出图形,再判断出图形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
师:你是怎样理解“平移的方向”的?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平移的方向”,是指给出的图形平移的方向。一般有向上平移、向下平移、向左平移和向右平移。
师:“平移的距离”是指什么?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平移的距离”是指已知图形中的某个关键点,从起始位置到终止位置所移动的方格数量。
师:平移时,物体本身方向不会发生改变。
师:图中给出的已知图形先向上平移5个方格,你是怎样知道的?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可以选图形中最底端的横线,看平移后移到哪儿,平移前后这组线中间有几格,图形就平移了几格。(如下图)
师:看图形平移前后的一组对应线,这组对应线中间有几个方格,图形就平移了几个方格。大家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还可以选图形最顶端的这个点,看看它平移后的位置,然后数一数这两个点之间有几格,图形就平移了几格。(如下图)
师:看图形平移前后的一组对应点,这组对应点中间有几个方格,图形就平移了几个方格。除了上面这组对应线(点)以外,我们还可以找到其他的对应线(点),自己试着找一找,看看是不是向上平移了5格?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师:利用找对应点(线)的方法,自己判断图形是不是向右平移了7格。(如下图)
师:观察上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对应点向右平移几格,对应线也向右平移几格。
师:你能确定图形向下和向左平移几格吗?
生:左图向下平移5格,右图向左平移6格。
2.利用平移解决问题。
师:下面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课件出示教材第87页例4情景图)
师:你能找出情景图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吗?
生1:已知方格图中的不规则图形(阴影部分)。
生2:所求的问题是求出方格图中给出的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师:通过读图,你发现图形有哪些基本特征?
生:读图可以知道,阴影部分是不规则图形,有两条边是由曲线组成的。
师:能用哪个面积公式直接计算?
生:不规则的图形无法直接用公式进行面积的计算。
师:如果把不规则图形左边的半圆剪下来,向右平移6格,这个不规则图形就会转化为一个什么图形?
生:转化为一个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的长方形。(如下图)
师:你会解答了吗?
(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
生:6×4=24(平方厘米) 答:这个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生1:图形在平移前后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大小和形状是不变的。
生2:确定平移的距离可以数对应点移动的距离,也可以数对应线移动的距离。
生3:平移的方向有向上、向下、向左和向右平移。
生4:利用平移知识,把不规则的图形转化为规则图形,可以解决很多数学问题。
师:通过学习本课,你有哪些收获?
生1:我知道了平移的方向有4个。
生2:我知道了确定平移的距离的方法可以数对应点或数对应线段间的距离。
生3:把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规则图形,这是数学的转化思想,利用转化思想可以解决许多数学问题。
板
书
设
计
平 移
平移的方向: 不规则图形规则图形
向上、向下、向左和向右 6×4=24(平方厘米)
平移的距离:几个方格 答:这个图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
课
后
反
思
康保县城关小学教案
科目
数学
课题
平均数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材第90、第91页的内容
主编教师
赵利青
教材分析:
教材利用两个例题和一副情景图,让学生体会平均分就在身边,也让学生经历平均数怎么得来的过程,使学生了解平均数的含义,意义和作用。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愉悦轻松的课堂里,掌握富有挑战性的知识,丰富生活经验;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师:今天上课前我想考考大家。
(课件出示)一次数学测验中,班级平均分是90分,你猜猜这个班的马莉莉同学可能会得多少分?为什么?
(小组学生讨论,全班交流)
师:班级平均分是马莉莉的实际分数吗?如果不是,你知道“班级平均分是90分”是什么意思吗?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用到平均数,(播放生活中用到平均数的例子)那什么是平均数呢?怎样求平均数呢?(板书:平均数)
1.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情景图)
师:读情景图,你能找到哪些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1:从情景图中可以读出小红、小兰、小亮、小明分别收集了14、12、11和15个塑料瓶。
生2:所解答的问题是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师:你能解释“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的意思吗?
(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意思是把收集到的这些塑料瓶按照人数进行平均分配。也就是把收集瓶子数量较多的转移给数量较少的,最后达到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
师:你能理解“同样多”是什么意思吗?在情景图中会表示出“同样多”吗?
师:你是怎样表示出“同样多”的?
生: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达到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
师: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还可以怎样说?
生: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就是平均每人收集到的塑料瓶的个数。
师:像这样,通过把多的矿泉水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矿泉水瓶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得到的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观察上图发现,还可以先求出塑料瓶的总数量,然后进行平均分配,可以求出平均每人收集的塑料瓶的个数。
师:请用算式表示出来。
生: (14+12+11+15)÷4
=52÷4
=13(个)
答: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
师:谁能总结一下平均数的求法?
生: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师:这种求平均数的方法叫先合后分计算。
2.进一步强调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出示教材第91页情景图和统计表)
师:读图表,你能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吗?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1:已知第4小组男生队和女生队踢毽比赛成绩表。
生2:所求的问题是男、女两队,哪个队成绩好?
师:“哪个队的成绩好?”是什么意思?用什么成绩来比较?
(预设答案:既可以用平均数来比,也可以用总数来比)
生:如果比较两队的总成绩,有失公平,因为两队的人数不同,所以比较两队的平均成绩比较公平些。
师:你能说出总成绩、每队人数和每队的平均成绩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每队的总成绩÷每队的总人数=每队的平均成绩
师:怎样列式解答呢?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男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 女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
(19+15+16+20+15)÷5 (18+20+19+19)÷4
=85÷5 =76÷4
=17(个) =19(个)
17<19
答:女生队的成绩好些。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把多的塑料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塑料瓶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
生2:用先合后分计算的方法求平均数时,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生3:当个数不同,用总数量不能比较出结果时,可以用两组量的平均数来比较。
师: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可以利用移多补少法来求平均数,还可以用先合后分计算的方法来求平均数。
生2:我学会了用数据分析、比较等多种方式来解决问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3:我知道了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板
书
设
计
(19+15+16+20+15)÷5 (18+20+19+19)÷4
=85÷5 =76÷4
=17(个) =19(个)
17<19
课
后
反
思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复式条形统计图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材第95~97页的内容及第98页练习二十三。
主编教师
孙培霞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经历将两个相关联的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成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认识横向和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感受图例的作用。
2.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过程,在描述和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中,进行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3.通过对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品质,以及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理解单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异同,并能在有纵轴、横轴的图上用复式条形表示相应的数据。
教学难点:
能看懂复式条形统计图,并尝试在复式条形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并作出合理的分析与预测。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一.情景导入
(出示教材第95页例3情景图和统计表)
师:读统计表,说说你能读出哪些已知条件。
生:1980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某地区城镇和乡村人口数分别为21万、27万、35万、46万和58万、54万、49万、43万。
师:根据统计表给出的数据,你能分别完成城镇和乡村人口的条形统计图吗?今天我们就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板书)
二.自主探究
1.认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观察教材第95页给出的某地区城镇(乡村)人口统计图,说说你的发现。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横轴表示年份,纵轴表示人数,一格代表10万人。
师:你能独立把“某地区城镇人口统计图”补充完整吗?
(学生独立完成,投影展示)
师:在补充上面的统计图时,需要注意什么?
生:注意横轴上的年份和纵轴上的人口数要对应,另外,画出长条后还要在上方标出数据。
师:自己把“某地区乡村人口统计图”补充完整。
学生汇报:
师:补充了上面的两幅条形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条形统计图是用不同长度的直条表示数量的多少。
师:如何在一个统计图里描述上面你们所说的这些信息呢?
师:如果把上面的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在一起,就能得到下面这幅条形统计图,在这幅统计图中,右上角表示的就是这幅统计图的图例,其中表示城镇人口,表示乡村人口,在数学上,将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以后就得到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你能试着把这幅统计图补充完整吗?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
师:在补充时,需要注意什么?
生:根据图例画直条,不同颜色的直条表示不同数据,另外还要记得标数。
师:上面的这幅统计图就是复式条形统计图,观察统计图,说说它和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何不同?
生1: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同一事件有两种数据,单式条形统计图是一种事件,一种数据。
生2:复式条形统计图一定要有图例,而单式条形统计图可以没有图例。
生3: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时,直条高度要弄清楚,并且要标上数据。
生4:间隔要均匀。
师:根据上面的统计图,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
(1)哪年城镇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要解答哪年城镇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只需要看颜色是“”的长方形直条就行,通过对比,发现2010年城镇人口最多,是46万,1980年城镇人口最少,是21万。
(2)哪年乡村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
(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要解答哪年乡村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只需要看颜色是“”的长方形直条,通过对比,发现1980年乡村人口最多,是58万,2010年乡村人口最少,是43万。
(3)哪年城乡人口相差的数量最大?哪年最小?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要比较哪年城乡人口相差的数量最大和最小,需要分别把每年的城乡人口数相减,再比较。
1980年:58-21=37(万) 1990年:54-27=27(万)
2000年:49-35=14(万) 2010年:46-43=3(万)
所以,1980年城乡人口相差的数量最大,2010年最小。
(4)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通过观察、对比和计算,发现城乡人口总数在逐年增加。
2.认识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如果把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横轴和纵轴的表示年份和数量的位置交换一下,即用横轴表示人数,纵轴表示年份,就得到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某地区城乡人口统计图
师:和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生:横轴表示人数,纵轴表示年份,就制成了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你能把上面的统计图补充完整吗?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某地区城乡人口统计图
师:画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与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生:画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和步骤与纵向条形统计图类似,不同的是数量在横轴上,年份在纵轴上。
三.探究结果汇报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复式条形统计图是用两种直条表示两种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生2:单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条形统计图都能形象地表示数据的变化情况,不同的是复式条形统计图还可以同时表示两种数据的变化情况。
生3: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时,要写出统计图的名称、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的意义;定好单位长度和图例;根据图例画不同的直条表示数据并标数。
四.师生总结收获
师:通过学习本课,你有哪些收获?
生1:我知道了统计表与统计图可以相互转化,这体现了数学的“转化”思想。
生2:我知道复式条形统计图图例的作用。
生3:复式统计图有横向和纵向之分,这也体现了同一数学知识的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生4:我能根据复式条形图中的有关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
板
书
设
计
统计表与统计图可以相互转化,这体现了数学的“转化”思想。
复式条形统计图图例的作用。
复式统计图有横向和纵向之分,这也体现了同一数学知识的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根据复式条形图中的有关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
课
后
反
思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营养午餐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1、第102页内容。
主编教师
闫富魁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理解“不低于”和“不超过”的含义及用数学符号表示的方法。
2.使学生能综合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等相关知识,设计调配科学、合理的午餐食谱。
3.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能合理地调配午餐食谱,改变平时不正确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不低于”和“不超过”的含义及用数学符号表示的方法。
教学难点:
难点:能综合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等相关知识,设计调配科学、合理的午餐食谱。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师:民以食为天,每个人都离不开吃饭。今天,老师准备了很多精美的菜肴图片想和大家一起来欣赏。(课件出示:精美的菜肴拼图图片)
师:欣赏这些精美菜肴的图片,说出此时的心情。
生:看到美味的菜肴口水直流,特想吃。
师:午餐在生活中很重要。你们觉得一份什么样的午餐才是最好的呢?
(学生独立回答)
师:一份好的午餐除了满足好吃的要求之外,有足够的营养是至关重要的,这是保证我们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今天我们学习“营养午餐”。(板书)
(出示教材第101页第二食堂“午餐菜谱”)
师:通过观察A、B、C三种菜谱,你发现这九道菜肴可以分为几类?
生:分为两类:
师:任选菜谱A、B、C中的一种,看看你选择的菜谱中的每道菜是荤菜还是素菜,它们的热量、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分别是多少。
(课件出示教材第101页每道菜肴中热量、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分布表)
(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菜谱A:
菜谱A热量、指肪和蛋白质的含量
编号
菜名
热量/千焦
脂肪/克
蛋白质/克
2
炸鸡排
1254
19
20
5
西红柿鸡蛋
899
15
16
8
香菇油菜
911
11
7
热量:1254+899+911=3064(千焦)
脂肪:19+15+11=45(克) 蛋白质:20+16+7=43(克)
菜谱B:
菜谱B热量、指肪和蛋白质的含量
编号
菜名
热量/千克
脂肪/克
蛋白质/克
1
猪肉粉条
2462
25
6
7
家常豆腐
1020
16
13
6
香菜冬瓜
564
12
1
热量:2462+1020+564=4046(千焦)
脂肪:25+16+12=53(克) 蛋白质:6+13+1=20(克)
菜谱C:
菜谱C热量、指肪和蛋白质的含量
编号
菜名
热量/千克
脂肪/克
蛋白质/克
4
辣子鸡丁
1033
18
7
3
土豆炖牛肉
1095
23
11
9
韭菜豆芽
497
7
3
热量:1033+1095+497=2625(千焦)
脂肪:18+23+7=48(克) 蛋白质:7+11+3=21(克)
(课件出示专家建议)
师:专家建议中,“不低于”和“不超过”的含义你能理解吗?
(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不低于”就是不小于,也就是大于或等于。
师:用符号表示大于或等于时,可以将“>”号和“=”上下对齐并简化写成“≥”。“不超过”呢?
生:不超过就是不大于,也就是小于或等于。
师:用符号表示小于或等于是“≤”。
师:现在你能用数学语言描述一下专家的建议吗?
生:热量≥2296千焦,脂肪≤50克。
师:判断一下学校食堂菜谱是否符合标准。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
菜谱A:热量:3064>2926
脂肪:45<50 菜谱B:热量:4046>2926
脂肪:53>50 菜谱C:热量:2625<2926
脂肪:48<50
所以,以上提供的菜谱A符合儿童营养标准。
师:根据专家的建议,10岁左右的儿童从每餐午饭菜肴中获取的热量应≥2926千焦,脂肪应≤50克,自己先设计一种午餐菜肴,看是否符合标准。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
热量:2462+497+911=3870(千克)
脂肪:25+7+11=43(克)
3870>2926 43<50
符合专家提出的营养标准。
师:在全班搭配出的所有方案中,每人选出6种喜爱的方案,并进行喜爱人数、男生人数、女生人数统计,填入下表。
(生独立完成)
方案
配菜编号
喜爱人数
男生人数
女生人数
1
2
3
4
5
6
师:根据上面的统计表,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本班男女同学最喜欢的菜谱统计图
师:根据调查的最喜欢六种搭配中,把每种搭配的蛋白质含量填入下表,并找出哪种搭配的蛋白质含量最高?
方案
菜一
菜二
菜三
总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师:了解本班偏胖或偏瘦同学的饮食习惯,请你向他们提出合理的饮食建议。
生:在饮食方面要不偏食、不挑食,要讲究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吃出健康。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读作大于或等于,“≤”读作小于或等于。
生2:“不低于”就是不小于,也就是大于或等于。用符号表示大于或等于时,可以将“>”号和“=”上下对齐并简化写成“≥”。
生3:“不超过”就是不大于,也就是小于或等于,用符号表示小于或等于是“≤”。
师: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点菜时,不能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也应该科学合理、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板
书
设
计
营 养 午 餐
课
后
反
思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鸡兔同笼
课型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3~105页的内容及第106页练习二十四。
主编教师
李海斌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结构特点,掌握用列表法、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
2.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过程,建构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模型。
3.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渗透“化繁为简、从简单情况入手”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重点:经历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策略,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
难点:经历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过程,建构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模型。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课件出示教材第103页情景图,了解古代“鸡兔同笼”问题)
师:读情景图,你能读懂情景图中古代的“鸡兔同笼”问题吗?
生:“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这是出自大约一千五百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的一道数学题。
师:你明白上面的问题说的什么意思吗?
生:它的意思是说,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题是鸡和兔各有几只?
师:你是怎样理解“鸡兔同笼”的?
生:就是鸡和兔在同一个笼子里。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鸡兔同笼”问题。(板书: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设计意图:从我国古代数学趣题直接导入,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数学文化历史的悠久与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师:解答“鸡兔同笼”问题,可以从例1的简单问题入手分析。在简单问题中找到方法和策略,然后运用此方法和策略去解答数量较大的问题,在数学上,这叫“化繁为简、从简单情况入手”。
(课件出示教材第104页例1)
师:读题,你能找出所求问题和已知条件吗?
生1:已知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
生2:所求问题是鸡和兔各有几只。
师:“从上面数,有8个头”说明了什么?
生:“从上面数,有8个头”就是说鸡和兔一共有8只。
师:“从下面数,有26只脚”说明了什么?
生:“从下面数,有26只脚”就是说鸡脚和兔脚的和是26只。
师:有了上面这些信息,谁先来猜猜,笼子里可能会有几只鸡,几只兔?
(给予少许时间让学生猜测)
生:鸡和兔可能各有4只。
师:如果鸡和兔各有4只,那么一共就有2×4+4×4=24(只)脚,对吗?
生1:不对,和题意矛盾,不吻合。
生2:可能有3只兔、5只鸡。
师:如果有3只兔、5只鸡,则共有3×4+2×5=22(只)脚,符合题意吗?
生:也不符合题意。
师:看来我们解决数学问题时,不能乱猜,即便猜对,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当数据较大时,猜的过程就很烦琐。大家有什么好方法吗?
生:可以采取按照猜想的顺序列表进行探究。
1.列表法。
师:好,老师这里有一张表格,请大家来填一填,看看谁能又快又准确地找出答案来,开始。
鸡
8
7
6
兔
0
1
脚的只数
16
18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
鸡
8
7
6
5
4
3
2
1
0
兔
0
1
2
3
4
5
6
7
8
脚的只数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师:通过列表法,你发现了什么?你找到答案了吗?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1:通过列表,发现鸡的只数越少,则兔的只数就越多,脚的只数也就越多;鸡的只数越多,兔的只数就越少,脚的只数也就越少。
生2:当3只鸡、5只兔时,脚的只数和正好是26只,所以笼子里有3只鸡、5只兔。
师:这个方法能帮我们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列表法。(板书:列表法)
2.假设法。
师:如果假设笼子中全部是鸡,会出现什么结果?和题中给出的信息比较,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假设笼子里都是鸡,则脚有8×2=16(只),这样脚比原来少了26-16=10(只)。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生:因为把兔看成鸡,每只兔少看了4-2=2(只)脚,也就是说兔有10÷2=5(只),这样鸡就有8-5=3(只)。
师:想一想,你能把上面的想法写出算式吗?
生:兔的只数是(26-2×8)÷(4-2)=5(只),鸡的只数是8-5=3(只)。
师:如果假设全部是兔,你会解答吗?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假设全是兔,则脚有8×4=32(只),这样脚比实际多了32-26=6(只),因为把一只兔看成一只鸡,就要多出4-2=2(只)脚,所以鸡一共有6÷2=3(只),这样兔就有8-3=5(只)。
师:你能把上面的想法写出算式吗?
生:鸡的只数是(8×4-26)÷(4-2)=3(只),兔的只数是8-3=5(只)。
3.用假设法解答《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问题。
师:你会用假设法解答《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问题吗?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1:假设全是鸡,则兔的只数是(94-35×2)÷(4-2)=12(只),鸡的只数是35-12=23(只)。
生2:假设全是兔,则鸡的只数是(35×4-94)÷(4-2)=23(只),兔的只数是35-23=12(只)。
师:你能检验你的答案是否正确吗?
生:12×4+23×2=94(条),所以正确。
答:鸡有23只,兔有12只。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鸡兔同笼”问题可以用列表法进行分析,还可以用假设的方法解决。
生2:采用“假设法”时,先假设都是同一种事物(或都是另一种事物),再根据题中给出的条件进行修正、推算。
师: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我知道了“化繁为简、从简单情况入手”的数学思想方法。
生2: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策略
板
书
设
计
鸡 兔 同 笼
列表法:
鸡
8
7
6
5
4
3
2
1
0
兔
0
1
2
3
4
5
6
7
8
脚的只数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假设法:
1.假设全是鸡。 2.假设全部是兔。
兔:(26-2×8)÷(4-2)=5(只) 鸡:(8×4-26)÷(4-2)=3(只)
鸡:8-5=3(只) 兔:8-3=5(只)
课
后
反
思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课型
教学内容:
教材第2、第3页的内容及第4页练习一。
主编教师
闫富魁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现实问题,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加法、减法各部分之间关系及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并会在实际中应用,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3.经历揭示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的探究过程,有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体验,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以及加、减法各个部分的名称,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难点: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理解“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课件出示西宁到拉萨的铁路情景图)
师:从图中可以看出从西宁到拉萨要经过哪里?
生:格尔木。
师:如果我们把西宁到拉萨的铁路看成一个整体,这一整体被分成了几部分?
生:西宁到拉萨的铁路被分为西宁到格尔木段和格尔木到拉萨段这两部分。
师:以前我们学过加、减法的一些知识,这节课我们借助这一情境进一步学习加、减法的一些概括性知识,这将对我们以后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1.认识加法及加法各个部分的名称。
师:播放课件。(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你知道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吗)
师:看图读题,说说你是怎样理解情景图中给出的数学信息的。
生1:如果把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看成一个整体,那么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和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就是两个组成部分。
生2:情景图中给出的已知信息是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所求的问题是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是多少千米。
师:你能试着自己在练习本上用图表示出“西宁—格尔木—拉萨”之间的铁路关系吗?
学生尝试画图,最后投影展示:
师:读线段图,如果求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用什么方法计算?你知道吗?
生:如果把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和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分别看作两个部分,把西宁到拉萨的铁路看作一个整体,求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要用加法计算。
师:你能写出数量关系式并列式计算吗?
生1:西宁到格尔木的距离+格尔木到拉萨的距离=西宁到拉萨的距离
生2:814+1142=1956(km)或者1142+814=1956(km)
师:像上面这样,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课件出示: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师:在上面的加法算式中,814和1142叫做这个算式的加数,1956叫做这个算式的和。
(课件出示:在加法中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1142 + 814 = 1956
加数加数和
814 + 1142 = 1956
师:一个数同0相加结果怎样?
生:一个数同0相加还得这个数。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的情境问题,理解加法的意义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将枯燥的加法的意义用求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这一具体的情境来承载,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为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创造了条件】
2.认识减法和减法各个部分的名称。
观察课件(西宁—格尔木—拉萨铁路情景图),出示以下问题:
(1)如果已知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km,其中西宁到格尔木长814km,你能求出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吗?
(2)如果已知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km,其中格尔木到拉萨长1142km,你能求出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吗?
师:读上面的两个数学问题,对比这两个数学问题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生1:相同点是上面的两个数学问题都是已知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是1956km。
生2:不同点是(1)中已知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2)中是已知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
师:像上面这样,已知整体和其中的一个部分求另一部分都用什么方法计算?
小组讨论汇报。
生:已知整体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师:你会解答上面的问题吗?解答时,根据哪些数量关系式?
(1)西宁到拉萨的距离-西宁到格尔木的距离=格尔木到拉萨的距离
1956-814=1142(km)
(2)西宁到拉萨的距离-格尔木到拉萨的距离=西宁到格尔木的距离
1196-1142=814(km)
(课件出示)
(1)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2)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去的已知加数叫做减数,求出的未知数叫做差。
1956 - 814 = 1142
被减数减数差
1956 - 1142 = 814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概括、归纳总结,得出减法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将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具体的实例来感悟,进一步深化和内化了减法意义的实质】
3.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以及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
师:根据上面的问题,给出一个加法算式,你可以得出两个减法算式吗?
生:给出一个加法算式,可以写出两道减法算式。
算式1142+814=1956
师:根据上面的算式,你能总结出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吗?
生1:和=加数+加数
生2: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师:观察上面的三个算式,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根据算式1956-1142=814也可以得出
师:根据上面的算式,你能概括出减法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吗?
生1:差=被减数-减数
生2:被减数=差+减数
生3:减数=被减数-差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哪些知识?
师生共同总结: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板书)。
师:关于这一知识,你知道了些什么?
生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在加法中,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生2: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在减法里,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一个加数是减数,另一个加数是差。
师:在加法中,加法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生: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师:在减法中,减法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生: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加、减法的意义以及相关知识,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有哪些新的收获?
生1:已知两个部分求整体时,用加法计算;已知整体和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时,用减法计算。
生2:根据一个加法算式,可以写出两个减法算式;根据一个减法算式,可以写出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减法算式。
师:加、减法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生:加、减法是互逆的运算。
师:在总结加、减法的意义和探究它们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时,你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和方法?
生1:数学思想有概括、归纳和总结等。
生2:数学方法有探究、分情况讨论等。
板
书
设
计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加法: 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1142 + 814 = 1956
加数加数和
814 + 1142 = 1956 1956 - 814 = 1142
被减数减数差
1956 - 1142 = 814
和=加数+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
课
后
反
思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课型
教学内容:
教材第5、第6页的内容及第7页练习二的第1~6题。
主编教师
李海斌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问题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明白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
2.自己能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
3.能根据知识的迁移,找出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重点:乘、除法的意义,乘、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难点: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同学们,我们已经做过了大量的整数乘、除法计算的练习,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今天我们要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对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加以归纳,并进一步明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已经获得的感性认识加以提高。
(板书课题: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认识乘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
[播放课件出示课本例2(1)]
师:观察情景图,你能用数学语言描述你发现的数学信息吗?
生:有4个花瓶,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
师:你能根据已知的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一共插了多少枝花?
师:你会列式计算解答吗?
生1:3+3+3+3=12(枝)
生2:3×4=12(枝)
师:两种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生:一个是加法,一个是乘法。
师:在3×4中3和4分别表示什么?
生:3表示每个瓶子插3枝花,4表示有4个花瓶,也就是说有4个3连加。
师:像上面这样3+3+3+3,我们还可以用3×4表示,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在3×4中,3和4还可以看成表示什么?
生:3是相同的加数,4是相同的加数的个数。
师:在乘法中相同的加数和相同的加数的个数,都叫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课件出示)
乘法:求几个相同的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3 × 4 = 12
因数因数 积
师:是不是所有的加法算式都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汇报。
生1:只有相同的加数相加时,才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
生2:当算式里的加数不同时,比如3+4就无法直接改写成乘法算式。
师: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大家探讨的结果吗?
生:必须是相同加数求和才能用乘法来简便计算。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由于解题策略的开放式设计,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用加法计算;另一种是用乘法计算。最后通过思考是不是所有的加法都能用乘法计算。学生最后通过举例讨论后得出:必须是相同加数求和才能用乘法来简便计算。
2.认识除法和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课件出示例2(2)和(3)。
(2)有12枝花,每3枝插一瓶,可以插几瓶?
(3)有12枝花,平均插到4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几枝?
师:仔细阅读上面的两题,你能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生1:相同点是都已知有12枝花;不同点是一个已知每3枝花插一瓶,另一个已知把这些花平均插到4个花瓶里。
生2:所求的问题也不同,一个是求可以插几瓶,另一个是求每个花瓶可以插几枝花。
师:上面的两道题,都含有哪几个量?
生:花的总枝数、平均每个花瓶插几枝花和需要几个花瓶。
师:这些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生:花的总枝数÷平均每个花瓶插的枝数=花瓶数量
花的总枝数÷花瓶数量=平均每个花瓶里插的枝数
师:你能尝试列式计算吗?
生:(2)12÷3=4(个) (3)12÷4=3(枝)
师:与第(1)题相比,第(2)、第(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生:和第(1)题相比,第(2)、第(3)题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师:像上面这样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在除法里已知的两个因数的积叫做被除数,两个因数可以分别叫做除数和商。
课件出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12 ÷ 3 = 4
被除数除号 除数商
12 ÷ 4 = 3
师:从上面的(1)、(2)、(3)题中,你能发现乘法和除法有什么关系?
生: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生: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设计意图:利用3道有联系的应用题,由学生列出算式,把第(2)、第(3)题与第(1)题比较,通过讨论,明确除法的意义,并在比较已知条件和问题的变化中,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最后通过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抓住所学内容的重点进行小结,提高比较、分析、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3.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师:你能根据下面的算式,参照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来总结出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吗?自己试着总结一下。
课件出示:3×4=(12) 12÷3=(4) 12÷4=(3)
(小组讨论,单独汇报,自由补充)
生1:乘法算式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与除法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正好相反。除法是和乘法相反的运算,通常称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生2:积=因数×因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师: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和余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单独汇报、自由补充的方式,提高学生在比较和分析中进行判断、推理、抽象和概括等能力,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感受到事物内部是有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师:关于乘法,我们学习了哪些相关的知识?
生: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师:既然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加法算式都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呢?
生:只有相同的数连加时,才可以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师:什么是除法?各部分的名称是怎样规定的?
生: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在除法中,两个因数的积叫做被除数,两个因数分别叫做除数和商。
师:乘、除法有怎样的关系?
生: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师:乘法各部分间有怎样的关系?
生1:积=因数×因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生2: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师:有余数的除法各个部分间有怎样的关系?
生: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内容?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有什么评价?
生1:我知道了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名称。
生2:我知道了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生3:我还知道有余数的除法各个部分间的关系是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师:这节课我们根据知识的迁移,找出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知识间的迁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板
书
设
计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
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积=因数×因数 被除数=商×除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数=被除数÷商
商=被除数÷除数
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课
后
反
思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与0有关的运算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材第6页例3及第7页练习二的第7~10题。
主编教师
郝晓宇
教材分析:
四则运算中有关0的运算,是在第一学段中学生掌握了0的特性之后,教材编排了例3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在四则运算中的地位和作用,将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和整理概括能力。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有关0的运算的知识。
2.在运算中,感受0在计算中的特别之处,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
3.通过对与0有关的运算特征的归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概括、总结和归纳能力,感受数学思维的乐趣。
教学重点:
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四则运算,今天我们来继续研究有关0的运算。大家别小看这个0,它虽然表示什么都没有,但是它的作用是不能小看的。(板书课题:与0有关的运算)
二、自主探究
师:每人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出有关0的运算的算式。
(学生自己单独在练习本上写出自己想到的与0有关的算式)
师:全班交流,投影展示,(将学生写的与下面的一起出示)然后把下面的算式进行分类。
100+0= 0+568= 0×78= 154-0= 0÷23= 128-128=
0÷76= 235+0= 99-0= 49-49= 0+319= 0×29=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让学生自己编写算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把学生自己编写的算式与教师事先准备的一起出示,让学生进行分类,这样学生感觉到是在为自己的算式分类,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提示:学生的分类可能会出现多种结果,但教师可以提示按照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分类)
师:请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
学生自由回答。
加法:100+0= 0+568= 235+0= 0+319=
减法:154-0= 128-128= 99-0= 49-49=
乘法:0×78= 0×29=
除法:0÷23= 0÷76=
师:小组讨论并总结关于0的运算特征。
小组讨论,学生单独汇报
生1: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生2: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被减数与减数相同时,差为0。
生3:一个数与0相乘,得0。
生4∶0除以任何( )的数,都得0。
师:同学们对这些发现还有什么问题吗?
(预设:学生可能提出0是否可以作除数)
小组讨论:0能否作除数。
师:出示5÷0和0÷0。(全班辩论,各自讲明自己的理由)
师:能不能找到商?有没有意义?
生1:0不能作除数。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
生2: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师:在“0除以任何( )的数都得0”的括号里填上“不是0”。
师:默记自己的发现和总结。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认真观察和细心比较的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归纳能力及口头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探究结果汇报
师:与0有关的运算有哪些特征?
师生共同归纳: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被减数与减数相同时,差为0。
一个数与0相乘,得0。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四、总结
师:通过对0有关的运算的特征的归纳,你有哪些收获?
生:提高了概括、总结和归纳的能力,感受了数学思维的乐趣。
板
书
设
计
与0有关的运算
1、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2、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被减数与减数相同时,差为0。
3、一个数与0相乘,得0。
4、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课
后
反
思
康保县城关小学教案
科目
数学
课题
括号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括号课本9页
主编教师
赵利青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知道了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基础上学习的,它包括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认识中括号,掌握含中括号和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知道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
2.知道括号(小括号、中括号)的作用,会计算含有中括号、小括号的运算。
3.了解中括号产生的必要,掌握含有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能准确规范计算有关算式题,感受数学符号的奇妙。
教学重点:
知道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含有中括号、小括号的运算
教学难点:
知道括号(小括号、中括号)的作用,会计算含有中括号、小括号的运算。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四则运算是指哪些运算吗?
生: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师: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有哪些?
生: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师:大家知道了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含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板书:课题括号)
1.四则混合运算。
课件出示: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96÷12+4×2
师:上面的算式里含有几级运算?如果计算,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生1:上面的算式里含有两级运算,在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里,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生2:上面的算式要先算96÷12和4×2,再算它们的和。
师:自己试着计算一下。
学生汇报,教师黑板板演或者大屏幕投影。
生:
师:计算上面的混合运算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生:计算时,先看含有几级运算,然后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2.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课件出示:在算式96÷12+4×2中,如果想先计算12+4,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师:小括号的功能是什么?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小括号,运算顺序怎样?
生:小括号的功能是改变运算顺序,如果一个算式里含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所以可以添加小括号来改变运算顺序。
师:自己试着计算上面的算式。
生:
师: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四则运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生:计算含有小括号的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然后按照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认识中括号。
课件出示:在算式96÷(12+4)×2的基础上加上中括号“[ ]”,变成另一个算式96÷[(12+4)×2],运算顺序怎样?
师:符号“[ ]”是中括号,中括号要用在小括号的外面。当一个算式用了小括号时还需要改变运算顺序,就使用中括号。一个算式如果同时含有小括号和中括号,就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师:你能试着计算出上面算式的答案吗?
生:
师:通过计算,你发现中括号和小括号有什么不同?
生:中括号和小括号的功能一样,都是改变运算顺序,但是当一个算式里同时出现中括号和小括号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师: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逐条回报,老师整理成下面的知识结构图:
四则运算
师:当数和运算符号都一样时,算式里的括号不同,运算的结果相同吗?
生:括号不同,运算顺序就不同,所以运算的结果也就不相同。
师:本节课除了学习运算方面的知识,你还有其他方面的收获吗?
生:我知道了,要想改变运算顺序,就要使用中括号、小括号,我认为数学符号是很奇妙的,我越来越喜欢数学符号了。
板
书
设
计
当一个算式里同时出现中括号和小括号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课
后
反
思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租船问题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页的内容及第11页练习三的第4~6题。
主编教师
孙培霞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的size混合运算后教学的,此时学生对分步解决问题已有一定的基础,并且在四年级上册学生已学过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本课要学习的租船问题就是生活中有关最优化问题的研究,通过解决租船问题渗透优化思想,让学生在思考探、讨论交流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高年级学习更复杂的解决问题积累经验、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租船问题,学会在解决问题时,先假设,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的方法。
2.在解决租船问题时,能灵活运用四则运算进行计算。
3.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解决租船问题,学会在解决问题时,先假设,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够用语言表达租船问题的思路,熟练掌握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去过公园吗?公园里有好多好玩的东西,你玩过什么?图中的小朋友想去玩什么?看看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我们去帮帮他们好吗?
二自主探究
(出示课本情景图,学习新课)
师:同学们请认真看图,从图上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
生1:一共有32个小朋友要乘船。
生2:每条大船的租金是30元,每条小船的租金是24元。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小朋友们要去划船,大家都很高兴,但是怎样租船最省钱呢?同学们能帮他们解决这样的问题吗?(师板书课题:租船问题)
师:谁能把上面的信息组合到一起,用你自己的语言来说说要解答的数学问题。
生:有32人去划船,每条大船的租金是30元,每条小船的租金是24元。怎样租船最省钱?
师:好的,只有上面的信息能解答这个问题吗?
生:不能解答,因为不知道每条大船和小船可以坐几人。
师:继续观察情景图,你能发现哪些与上面问题相关的信息?
生:大船限坐6人,小船限坐4人。
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限坐6人和限坐4人是什么意思吗?
生1:“限坐6人”就是最多可以坐6人,可以是5人,也可以是4人……
生2:“限坐4人”就是最多可以坐4人,也可以坐3人……
师:现在同学们已经把问题整理出来了,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这个问题怎样解答?
小组讨论,学生单独汇报
师:如果都租大船,怎样租,你会解答吗?
生:32÷6=5(条)……2(人),6×3=180(元)如果都租大船需要180元。
师:如果都租小船?该怎样解答呢?
生:32÷4=8(条),24×8=192(元),都租小船需要租金192元。
师:大小船混租,怎样解答呢?
通过上面的计算发现,大船每个座位5元,小船每个座位6元,租大船便宜。如果全租大船就会有1条船只坐了2人,没坐满(也需要承担空座位的费用),可以租4条大船和2条小船,这样安排租到的船就都坐满了,所需费用为30×4+24×2=168(元)。
所以,租4条大船和2条小船最便宜。
三探究结果汇报
师:通过讨论与解答,你找到几种租船的方案?
生1:可以单独租大船。
生2:可以单独租小船。
生3:还可以大船和小船混租。
师:通过以上三种解答的方法,你发现哪种租船方案最省钱?
生:如果都租大船需要180元;都租小船需要192元;租4条大船和2条小船,需要168元。168<180<192,所以租4条大船和2条小船最省钱。
四师生总结成效
师:通过上面的租船问题,你能总结一下解答租船问题的解题策略吗?
生:通过对比发现大船限坐6人,租金30元;小船限坐4人,租金24元,所以大船相对便宜,要多租大船,同时还要保证空座位较少,这样才是比较省钱的租船方案。
师:好的,通过对比发现,先找出单价相对便宜的船,同时还要保证空座位少些,这样租船就比较省钱。你还有其他有关策略方面的收获吗?
生:以后解答租船问题时,还可以先假设,假设全部租大船或者全部租小船,然后根据船上空座位的情况进行调整,选择大船和小船混租,这样就可以找到最佳的租船方案。
+
板
书
设
计
租 船 问 题
方案一:都租大船。 方案二:都租小船。
32÷6=5(条)……2(人) 6×30=180(元) 32÷4=8(条) 24×8=192(元)
方案三:混租。
30×4+24×2=168(元)
所以,租4条大船和2小船最省钱。
课
后
反
思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观察物体(二)
课型
教学内容:
教材第13、第14页的内容及第15页练习四。
主编教师
闫富魁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通过观察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在编排上不仅设计了观察活动,而且还需要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等,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一、本单元教学内容:
1.辨认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由4个小正方体摆成的几何体。
2.给出3个由小正方体摆成的几何体,从不同的方向观察。
二、重难点设置:
重点:辨认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由4个小正方体摆成的几何体。
难点:给出3个由小正方体摆成的几何体,从不同的方向观察。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从不同的位置(上面、前面、左面)观察同一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图形,判断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3.通过拼摆观察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重难点:认识从不同的位置(上面、前面、左面)观察同一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重难点:认识从不同的位置(上面、前面、左面)观察同一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师:同学们喜欢搭积木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拼搭积木游戏里藏着哪些数学知识。
[板书:观察物体(二)]
1.从不同的位置(上面、前面、左面)观察同一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
(课件出示例1)
师:你能用自己手里的4个小正方体摆成情景图中的形状吗?
(小组合作,教师巡视)
师:如果我们要从几个不同的方向来观察你摆出的几何体,先想一想,观察时,需要注意什么?
生1:观察物体时,先确定观察的方向。
生2:观察时,视线要和观察的物体在同一水平线上。
生3:观察时,还要按照一定的方位顺序来观察。
师:现在从前面、上面和左面观察你摆出的几何体,想一想,你观察到的几何体是什么形状的?
(引导学生观察几何体并进行联想)
师:小华观察到结果分别是从什么位置看到的?连一连。
生:
师:谁能分别说说,你是怎样判断从前面、上面和左面看的结果的?
生1:从上面看可以确定几何体的最下面一层中每个小正方体基本的摆放位置,有两排,前面一排摆放了3个小正方体,后面一排摆了1个小正方体;从列数看有3列,左面一列有2排,中间和右面各1排。
生2:从前面看是1层,有3列。
生3:从左面看,这个几何体有两排,且都是1层。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亲自拼一拼、看一看、想一想、连一连、说一说等活动,内化学生判断和确定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几何体的形状的过程和方法】
2.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图形,判断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课件出示例2)
师:你能用手中的小正方体自己摆成上面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吗?
(学生自己拼摆,同桌相互检查)
师:拼摆完成后,自己先看一看,你是怎样摆放的?谁说一说。
生1:左图有两层,第一层有3个小正方体,第4个小正方体放在了第一层最左边一列的上面。
生2:中间图有两层,第一层有3个小正方体,第4个小正方体放在了第一层中间一列的上面。
生3:右图有两层,第一层有3个小正方体,第4个小正方体放在了第一层最右边一列的上面。
师:如果我们也从上面、前面和左面看这3个几何体,所看到的图形相同吗?
生1:从上面看,三个几何体都只有一排三列,呈“一”字摆开。
生2:从前面看,三个几何体看到的结果是不同的。左图有两层三列,最左边的是两层;中间图也是两层三列,中间的是两层;右图还是两层三列,但是最右边的是两层。
生3:从左面看,都只有一列两层,呈“日”字形。
师:谁能概括总结一下从三个方向观察得到的图形的形状有什么共性。
生:从上面和左面看形状是相同的,但是从前面看形状是不同的。
【设计意图:不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还向学生渗透了个数相同的小正方体可以摆成不同形状的几何体,只从一个或者两个方向观察小正方体,看到的图形是不能确定小正方体的位置和个数的】
师: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几何体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生: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都要确定看到的有几层,每层的小正方体有几列。
师:从几个方向观察几何体,可以确定几何体的形状?
生:从一个方向或者两个方向观察,都不能确定组成的几何体中小正方体的位置和个数。
师:从一个方向或者两个方向观察几何体,是不能确定其形状的;只有从三个不同的方向观察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才可以确定其形状。
师生共同总结在过程和情感两方面的收获。
【设计意图:系统地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教师积极肯定的话语,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板
书
设
计
观察物体(二)
1.观察时,先确定看到的图形有几层(列),每层(列)的小正方体有几列(层)。
2.只有从三个不同的方向观察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才可以确定其形状
课
后
反
思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加法交换律
课型
教学内容:
教材第17页的内容及第19页练习五的第2、第3题。
主编教师
李海斌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及其含义。
2.能抽象、概括、总结出加法交换律,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并能运用加法交换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符号感以及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初步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重点:认识、理解加法交换律及其含义,并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教学难点:
难点:能抽象、概括、总结出加法交换律,并能运用加法交换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带着问题听故事。
朝 三 暮 四
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位老人,他在家里养了很多很多的猴子。有一年碰上粮食歉收,老人对猴子说:“现在粮食不够了,必须节约点吃。每天早晨吃三颗橡子,晚上吃四颗,怎么样?”这群猴子听了非常生气,吵吵嚷嚷地说:“太少了!怎么早晨吃的还没晚上多?”养猴子的人连忙说:“那么每天早晨吃四颗,晚上吃三颗,怎么样?”这群猴子们听了都高兴了起来。
生:大笑。
师:你们为什么笑?
生:猴子们太愚蠢,其实每天吃到的橡子是一样多的。
师:你怎样证明是一样多的?
生:3+4=7(个) 4+3=7(个) 3+4=4+3
师:对,两种吃法不同,结果每天吃到的橡子的总数量是同样多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加法交换律。(板书:加法交换律)
【设计意图:借助直观具体、生动形象的情境引出概念,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运动吗?有多少同学会骑自行车呀?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这不,李叔叔正在骑单车旅行呢!(课件出示例1情景图)
1.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师:现在就请你仔细观察,旅行图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数学问题?
生1:李叔叔上午骑行了40km,下午骑行了56km。
生2:所求的问题是李叔叔今天一共骑行了多少千米?
师:你会用数量关系式表示出所要解答的数学问题吗?
生1:上午骑行的路程+下午骑行的路程=全天一共骑行的路程
生2:下午骑行的路程+上午骑行的路程=全天一共骑行的路程
师:你会列式解答吗?自己尝试一下。(学生口述汇报)
生:40+56=96(千米)(教师板书)
(老师引导说“40+56”是用上午骑的40千米加上下午骑的56千米)
师:还有其他的解决方法吗?
生:56+40=96(千米)(教师板书)
(教师引导说“56+40”是用下午骑的56千米加上上午骑的40千米)
师:同样的一张旅行图,同样的一个问题,我们列出了两道不同的算式,两道算式都表示把上午骑的距离和下午骑的距离加起来,所以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这说明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把两个算式连接起来?
生:用“=”把它们连成一个等式。
(教师板书:56+40=40+56)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道算式,说说你的发现?
生: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提出猜想,举例验证。
师:是不是任意两个数相加的算式都具有这样的特点呢?我们不妨把这一结论当作一个猜想(教师随即将学生给出的结论中的“。”改为“?”)。既然是猜想,那么我们还得做什么?
生:验证。
师:验证猜想,需要怎样的例子?
生:应该多举几个例子,多观察几组不同的算式,才能从中发现规律。
师:你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式子吗?
(学生举例验证)
3.总结规律,得出结论。
师:虽然咱们写出的等式各不相同,但是仔细观察,它们却蕴藏着共同的规律,你发现了吗?你能用你自己的话来说说你发现的规律吗?
(学生口述,师随即板书: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师:我们通过观察算式,归纳得出了这条规律,同学们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渗透举例验证这一数学方法,同时让学生初步感知“无数”的概念。这样设计,学生不仅理解了加法交换律的验证过程,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师:在数学中,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我们可以怎样简洁地表示?
生1: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师:还可以怎样表示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呢?
(小组讨论,代表汇报)
生1:▲+★=★+▲
生2:用字母来表示,如a+b=b+a。(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汇报探究结果,并且把探究的结果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表示出来,渗透了“符号化”思想,使学生理解数学的抽象性并体会了符号的简洁性】
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今天学习加法交换律的学习过程吗?
生:“倾听故事—提出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这一数学学习过程。
师:在数学归纳、推理中,经常要用到“提出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板书)这一数学方法。
师:你还有其他方面的收获吗?
生:某些数学运算定律,我们可以使用符号或者字母来表示。
师:用符号或者字母表示运算定律,体现了数学的“符号化”思想。
【设计意图:明确“提出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这一数学方法,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和解决问题奠定基础,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抽象、概括等初步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板
书
设
计
加法交换律
40+56=96(千米)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56+40=96(千米) a+b=b+a(“符号化”思想)
40+56=56+40 提出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
课
后
反
思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加法结合律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材第18页的内容及第19页练习五的第1、第4、第5题
主编教师
郝晓宇
教材分析:
加法结合律是在加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继加法交换律之后的加法第二个运算定律。基于学情的认识,四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已经掌握了四则运算的意义 ,具有初步的推理概括能力。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表示,初步感受应用加法结合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培养应用意识。
2.经历探索加法结合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渗透符号意识。
3.感受数的运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经历加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发现规律,总结规律。
教学难点:
能用号表示加法结合律,会运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的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一、情景导入
课件出示:口算下面两题50+70+30 240+105+95
师: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师:针对先算70+30和105+95提出质疑:这样算对吗?有什么依据吗?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加法结合律。(板书:加法结合律)
【设计意图:通过口算练习,为加法结合律的教学奠定基础,做好铺垫】
二、 自主探究
(课件出示例2情景图)
师:读上面的情景图,说说你发现了哪些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
生1:所求的问题:李叔叔三天一共骑行了多少千米?
生2:已知李叔叔第一天骑行了88km,第二天骑行了104km,第三天骑行了96km。
师:好的,谁能说说三天中每天骑行的路程和与三天一共骑行的路程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生:第一天骑行的路程+第二天骑行的路程+第三天骑行的路程=一共骑行的路程
师:你能尝试自己列出算式吗?自己在练习本上写一下。
(生独立完成后小组汇报)
生1∶88+104+96
生2∶88+(104+96)
生3:(88+104)+96
师:好,同学们列出了三个算式,上面的这些算式为什么这样列?正确吗?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1:把三天中每天骑行的路程分别相加,列式为88+104+96
生2:先求出第二天和第三天骑行的路程和,再加上第一天骑行的路程,列式为88+(104+96)。
生3:如果先求出第一天与第二天骑行的路程和,再加上第三天骑行的路程,列式为(88+104)+96。
师:算式(88+104)+96和88+(104+96)的计算顺序与88+104+96有何不同?
生:含有小括号的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师:练习本上分别计算上面的三个算式,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生独立完成,投影展示)
88+104+96 88+(104+96) (88+104)+96
=192+96 =88+200 =192+96
=288(千米) =288(千米) =288(千米)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的情境和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归纳、概括和总结出加法结合律雏形,巧妙地处理关于问题情境与运算定律建构的关系】
三、 探究结果汇报
课件出示算式:(88+104)+96=288和88+(104+96)=288
师:比较两个算式,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生:三个数连加,计算时,运算顺序变了,运算结果没变。
师:运算顺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三个数连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结果不变。
师:通过这两个式子,你有什么猜想?
生: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师:怎样证明你的想法?
生:可以举例进行验证。
(小组交流,全班汇报结论)
生:通过举例验证,发现上面的结论是正确的。
师:在数学上,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师:你能用文字、字母或者是符号把加法结合律表示出来吗?
生:(甲数+乙数)+丙数=甲数+(乙数+丙数)
师:怎样表示任意的三个数相加也具备这样的运算性质呢?
(提示:数学上可以使用符号来表示,也可以使用字母来表示)
生:(▲+★)+○=▲+(★+○)或者(a+b)+c=a+(b+c)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观察、分析和思考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最后归纳总结出加法结合律,并用符号或者字母表示出来,渗透数学的“符号化”思想,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四、总结
师:本节课,我们是通过怎样的步骤和方法归纳总结出加法结合律的?
生:列式计算—观察思考—猜测验证—得出结论。
师:本节课你还有哪些收获?
生1:符号或者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更加简洁易懂。
生2:归纳和概括数学结论或者规律时,可以使用归纳法、举例验证法等。
板
书
设
计
加法结合律
(88+104)+96 88+(104+96)
=192+96 =88+200
=288 =288
(88+104)+96=88+(104+96) (a+b)+c=a+(b+c)
课
后
反
思
康保县城关小学教案
科目
数学
课题
加法运算定律的综合运用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加法运算定律的综合运用
主编教师
赵利青
教材分析:
本单元有关加法运算定律知识相对集中,有利于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便于学生感悟知识之间的那只联系和区别。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能综合运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能综合运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
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加法结合律、加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师:我们班有38位同学,那么老师就是班级中的第39号,老师想和班级中的1、11、21、31号交朋友。猜一猜老师为什么要和他们交朋友?
生:凑整,求和时简便。
师:你想和班级中哪几号同学交朋友?告诉你的同桌。
学生交流讨论。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运用这两个运算定律简便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加法运算定律的综合运用)
【设计意图:通过选学号活动,向学生渗透凑整计算方法,同时也渗透加法交换律,为本课时教学的结合具体情境灵活选择计算方法打下基础】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李叔叔要骑车旅行一个星期,例2解决了李叔叔前三天所行的路程的问题,那么后四天还要行多少千米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课件出示例3主题图和行程计划)
师:你能读懂李叔叔后4天的出行计划吗?
生:根据图表可知李叔叔第四天至第七天从AB、BC、CD、DE分别需要骑行115km、132km、118km和85km。
师:你能提一个用加法解答与后4天行程有关的数学问题吗?
生:按照计划李叔叔后四天还要骑行多少千米?
师:如果要计算李叔叔后4天骑行的路程,你能找出后4天每天骑行的路程与4天骑行的总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吗?
生:第4天骑行的路程+第5天骑行的路程+第6骑行的路程+第7天骑行的路程=
后4天一共骑行的路程
师:试着自己列式并解答。把你的算法和小组的伙伴们交流一下。
小组讨论交流,并汇报结果。
生: 115+132+118+85 115+132+118+85
=247+118+85 =115+85+132+118(加法交换律)
=365+85 =(115+85)+(132+118)(加法结合律)
=450(千米) =450(千米)
答:后四天还要骑行450千米。
师:为什么要改变加数的位置和计算的顺序,依据是什么?
生1:当两个加数可以凑成整百或整十数时,运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生2:计算几个数连加时,我们可以运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把能够凑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先结合起来,再计算。
师:计算连加运算时,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
小组讨论,生单独汇报。
生:一看,哪些数具有明显的特征;
二想,运用什么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三算,正确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师:本节课你还有哪些收获?
生1:交换加数的位置,目的是运用“凑整法”使得计算简便些。
生2:我知道了“凑整简算法”。
板
书
设
计
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
115+132+118+85 115+132+118+85
=247+118+85 =115+85+132+118(加法交换律)
=365+85 =(115+85)+(132+118)(加法结合律)
=450(千米) =450(千米)
答: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行450千米。
把和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先加起来
课
后
反
思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减法的运算性质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材第21页的内容及第22页练习六的第5~9题。
主编教师
孙培霞
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是本单元关于运算定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学完了加法的运算定律,自然地就会想到减法也有运算定律。
本单元是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也是用字母表示数的延伸和应用。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加减法的意义、混合运算、用字母表示数和运算定律以及加法的运算定律,并且初步理解了探究规律的方法并能试着用已学过的知识对规律做出合理的解释。
学生对运算定律的探究方法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不完全归纳的数学思想仍然感到困难,需要老师进行合理适时的引导,以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展。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让学生探究、发现、归纳减法的运算性质,提高学生理性思考、推理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2.掌握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两个减数的和,会用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3.提高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渗透“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减法的运算性质。
教学难点:
应用减法的性质,灵活、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看书吗?李叔叔也喜欢看,李叔叔读的这本书共234页,他第一天看了66页,第二天看了34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课件出示教材情景图)
师:给出一共的页数和两天分别读的页数求剩下的页数,用什么方法计算?
生1:减法。
生2:不对,减法中的连减。
师: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减法的运算性质。(板书:减法的运算性质)
【设计意图:直接给出教材中的情景图,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减法的运算性质】
二.自主探究
1.师:通过读题,你了解到什么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生1:已知这本书一共234页,李叔叔第一天看了66页,第二天看了34页。
生2:要解决的问题是还剩下多少页没看?
师:这个问题你会解决吗?
小组交流,汇报。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的解题方法,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1:我们是从这本书的总页数里先减去第一天看的66页,再减去第二天看的34页,算出还剩多少页没看,列式为234-66-34。
生2:我们先算出第一天和第二天一共看了多少页,然后再从总页数里面减去两天看过的页数,就是剩下没看的页数,列式为234-(66+34)。
生3:我们的方法和第一组差不多,只是先减去第二天看的34页,再减去第一天看的66页,列式为234-34-66。
[板书:234-66-34 234-(66+34) 234-34-66]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讲得很有道理,那李叔叔到底还剩多少页没看呢?请拿出练习本,从这三个算式中选择一个进行计算,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学习独立计算,小组交流。
师:你是用哪种方法进行计算的?
生1:我用的是第二种方法。
师:选这种方法的同学请举手。哦,这么多同学都选择这种方法,请你来说理由。
生1:用这种方法算起来比较简便,66+34刚好是100。
师:是吗?谁还有不同的选择?
生2:我选的是第三个算式,我认为第三种方法算起来也比较简单,因为234-34正好得200。
师:有道理。选第一种的请举手?噢,只有几个同学,看来这种方法计算起来比较麻烦。
2.比较与发现。
师:前两种算法有何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生:两种算法都由三个相同的数组成,计算结果也相同,不同之处是运算符号不同,运算顺序也不一样。
师:由于两个算式的结果相同,我们就可以用“=”把它们连接起来。234-66-34=234-(66+34)
3.提出猜想。
师:234-66-34变为234-(66+34)后,计算结果保持不变。这是一个偶然的巧合呢,还是其背后隐藏着一定的规律?这个规律是只有在“234、66、34”这个三个数中有,还是在所有的三个数连减的运算中都存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一个特殊的、偶然的问题出发,去归纳探究其中的规律】
4.举例验证。
师:下面,我们就任意找三个整数来试一试。
(学生举例,师生一起验证)
三.探究汇报结果
师:我们每人编了一道题,且左右两个算式的得数都相等。说明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与这个数减去两个减数的和,它们的结果总是相等的,这条规律是普遍存在的。你能用语言来概括这一规律吗?小组进行讨论。(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其中,倾听学生的观点)
四.师生总结收获
生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把这两个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减去它们的和。
生2:除了用语言来概括,我们还可以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生3:a-(b+c)=a-b-c
师:最后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的?
生1:做题时,要先看数字特点,再选择方法。
生2:有的时候任意交换两个减数的位置差不变。
生3:不要看到减去两个数的和就马上连续减去两个数,要先看看能不能简便再做决定。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要善于观察数据的特点。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当两个减数相加可以凑成整百、整千、整万数时,我们可以利用减法性质先把两个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减去,使计算简便。有时,也要根据算式的特点,逆向运用减法性质来简便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组织学生大量举例论证,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进行推想,直至推想归纳全程,最后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字母来表述心中的规律,促使学生从感观的体验上升到理性的思考】
五.板书设计
减法的运算性质
234-66-34 234-(66+34) 234-34-66
=168-34 =234-100 =200-66
=134 =134 =134
234-66-34=234-(66+34) 234-66-34=234-34-66
减法运算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写成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
字母表示:a-b-c=a-(b+c)
板
书
设
计
减法运算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写成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
字母表示:a-b-c=a-(b+c)
课
后
反
思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材第24、第25页的内容以及第27页练习七的第1~3题。
主编教师
闫富魁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猜测、验证、比较等活动中,体验探索规律的快乐,培养探索精神,并能自主概括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会用字母表示规律。
2.在计算中,体验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从而学会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3.体验运算定律的应用价值,培养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及简便运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法结合律的推导过程是学习的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师: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的哪几个运算定律?
生: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师: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生:a+b=b+a (a+b)+c=a+(b+c) (生口答后,出示课件)
师:我们学习这些运算定律的目的是什么呢?
生:为了使我们的计算更加简便。
师:好,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一些新的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让我们的计算更加简便。
(板书课题: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为即将要学的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作铺垫,促进知识之间的迁移】
1.教学乘法交换律。
(课件出示教材情景图)
师:你从图中可以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
师:根据这一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师:你会解答这个问题吗?
生:4×25=100(人) 25×4=100(人)
师:请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与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4×25=25×4(板书)
师:那请看看这组算式有什么规律?你能归纳总结这个规律吗?
生: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师:你们的猜测到底对不对呢?试着自己验证一下。
(生举例验证)
师:你们的验证结果是怎样的?
生:我们的猜测是对的,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师:很好,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通常我们会用字母表示。(课件出示:a×b=b×a)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大胆猜测,自主验证,在探索的过程中,让学生来总结归纳数学定律。随后,用字母来表示乘法交换律,使知识点由抽象向具体过渡,建构模型】
2.教学乘法结合律。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共同探讨,得出乘法算式中同样也有交换律,那么乘法中会不会也有结合律呢?下面我们继续观察植树情景图。
(课件出示植树情景图)
师:从情景图中,你还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生: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2桶浇水。
师:根据这一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新的数学问题吗?
生:这些树一共需要浇多少桶水?
师:根据上面的信息能解答这一问题吗?
生:不能解答,还需要结合“一共有25个小组”这一已知条件才可以。
师:好,现在谁能把这一数学问题完整地说一遍?
生:同学们植树,一共分成25个小组,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一共需要浇多少桶水?
师:好,问题完整了,你会解答吗?自己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生: (25×5)×2 25×(5×2)
=125×2 =25×10
=250(桶) =250(桶)
师:你能说出每个算式的意义吗?
生1:算式(25×5)×2中,25×5是先算一共有多少棵树,再算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生2:算式25×(5×2)中,5×2是先算每个小组要浇多少桶水,再算25个小组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师:通过上面的计算,你还能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比较出两种算法的异同:计算顺序不同,但结果相同,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
生:(25×5)×2=25×(5×2)
师:像这样的三个数连乘,先算前两个数的积再与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算后两个数的积再与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结果都相等吗?你能举几个例子试试吗?
(学生每人举一例,然后全班汇报,教师选择板演)
师:左右两边都有几个因数相乘?左右两边的因数都一样吗?位置呢?有什么不同?结果呢?
(引导学生概括: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课件出示: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师: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这三个因数,你能写出乘法结合律吗?看看谁表示的既简单又清楚?
生:(a×b)×c=a×(b×c)
【设计意图:通过发现情景图中的数学信息,让学生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自己寻找要解决这一数学问题还需要哪些条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出现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时,教师趁势引出乘法结合律的教学,然后通过对比、观察,总结出乘法结合律,并通过举例进行不完全归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的来说,如此设计,就是让学生经历“提出猜想—验证猜想—总结规律—建立模型”这几个步骤,通过数学现象的引入、学生对现象的观察,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师:前面我们学过了加法的哪两个运算定律?你还能用字母表示出来吗?我们来看看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有什么不同?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说出:交换律是两数相加或相乘,交换加数或因数的位置,和或积不变;结合律是三个数相加或相乘的规律,先把前两数相加或相乘,或者先把后两数相加或相乘,和或积不变。
【设计意图:对知识进行分类梳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必备基本功,教学中,将加法的运算律和乘法的运算律进行分类梳理,提高学生的类比思维能力】
师: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生1:我们今天学习了乘法的两个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会用字母表示这些运算定律。
生2:乘法运算定律与加法运算定律的对比,让我知道了数学的类比思想。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本节课所学内容,以及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板
书
设
计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25×4=4×25 (25×5)×2=25×(5×2)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a×b=b×a (a×b)×c=a×(b×c
课
后
反
思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乘法分配律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材第26页的内容以及第27页练习七的第4~11题。
主编教师
李海斌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分配律,理解、掌握并学会应用乘法分配律。
2.引导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自主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方法。
3.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规律,获得成功,从而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重点:自主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教学难点:
难点: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的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课件出示情景图)
师:读情景图,你还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生: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
师:你还能提出一个相关的数学问题吗?
生: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
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反馈解法,引导学生说明不同算法的理由。
生1:(4+2)×25=6×25=150(人),4+2是每组一共有多少人,再乘25就算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了。
生2:4×25+2×25=100+50=150(人),4×25表示25个小组负责挖坑、种树的人数,2×25表示25个小组负责抬水、浇树的人数,再把它们加起来就是参加植树活动的总人数了。
师:观察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这两个算式的结果相同。
生2:我发现了两个算式中都有4、2、25这三个数。
生3:我还发现了可以先算4+2的和,再乘25;也可以先算4×25、2×25,再把积相加,结果不变。即(4+2)×25=4×25+2×25。
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发现的规律吗?
生: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师:你还能写出满足上述条件的算式吗?自己写写看,然后计算一下是否相等呢?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师:这一规律在数学上叫做乘法分配律。
师:你能试着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吗?
生1:
生2:(a+b)×c=a×c+b×c a×(b+c)=a×b+a×c
【设计意图: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探究的规律表达出来,体验发现知识的快乐,使他们获得学习的成功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
师: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一样吗?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比较,相互发表意见。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让学生明确乘法分配律是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只有满足这一条件时,才可以使用乘法分配律,而结合律是三个数连乘】
师:今天你学会了什么知识?什么叫做乘法分配律?
(要求学生具体说明,不能简单重复)
【设计意图:不能让总结性提问只是走了过场,通过这个环节切实起到梳理知识,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
板
书
设
计
乘法分配律
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4+2)×25 4×25+2×25
=6×25 =100+50
=150(人) =150(人)
(4+2)×25=4×25+2×25 乘法分配律:a×(b+c)=a×b+a×
课
后
反
思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乘法的“拆数”简算以及除法的运算性质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材第29页的内容及第30页练习八
主编教师
郝晓宇
教材分析:
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运算定律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简便计算时容易将方法混淆或错用,灵活选择合理算法有一定困难。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能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进行同一乘法算式的简算。
2.理解除法的运算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掌握其推导过程,并会灵活运用。
3.通过交流,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增强使用简便算法的择优意识,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规律性知识的运用,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育学生做事要符合实际,不要生搬硬套。
教学重点:
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教学难点:
除法的运算性质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一、 情境导入
师:说说乘法的三个运算定律。(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a×b=b×a (a×b)×c=a×(b×c) (a+b)×c=a×c+b×c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乘法的简算。(板书:乘法的“拆数”简算以及除法的运算性质)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乘法的三个运算定律,进一步对比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异同,掌握其本质特征以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二、自助探究
出示例8情景图。
王老师买了5副羽毛球拍,花了330元。还买了25筒“一打装”的羽毛球,“一打”是12个,每筒32元。
师:你能理解情景图中给出的已知信息吗?“一打”是什么意思?
生:从图中给出的信息可以知道“一打”是指一筒,“一打”12个就是一筒12个。
师:根据给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
师:要想解答这个问题需要哪些已知信息?
生:需要的已知信息是买了25筒“一打”装的羽毛球,“一打”12个。
师:现在你会解答这个问题了吗?
学生独立解答后,小组内讨论交流。
生:方法一 12×25 方法二 12×25
=3×4×25 =(10+2)×25
=3×(4×25) =10×25+2×25
=3×100 =250+50
=300(个) =300(个)
答:王老师一共买了300个羽毛球。
师: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呢?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
师生总结得出结论:
12×25=3×4×25,把12写成3乘4的积,目的是找出4与25相乘得100;
12×25=(10+2)×25,把12写成10+2,目的是利用乘法分配律,使得计算简便。
【设计意图:对比同一个算式采取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计算,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理解乘法分配律与乘法结合律的区别】
师:观察情景图,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钱?
师:要解答这个问题需要哪些已知信息?
生:买了5副羽毛球拍,花了330元。
师:你怎样理解“5副羽毛球拍,花了330元”?
生1:“5副羽毛球拍”是指购买羽毛球拍的数量,其中1副是2支。
生2:“花了330元”是购买羽毛球拍的总价。
师:求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钱需要根据什么数量关系解答?
生:求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钱,就是求每支羽毛球拍的单价,根据“总价÷数量=单价”来解答。
师:你会解答吗?(学生尝试独立解答,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方法一 330÷5÷2 方法二 330÷(5×2)
=66÷2 =330÷10
=33(元) =33(元)
答:每支羽毛球拍33元。 答:每支羽毛球拍33元。
师: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呢?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
生1∶330÷5÷2是先求出每副球拍的单价,再求每支球拍的单价。
生2∶330÷(5×2)是先求出球拍一共的支数,再求每支的单价。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较,建立表象,帮助学生借助计算理解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之间的相等关系】
三. 探究结果汇报
师:通过解答上面的两个问题,你有哪些收获?
生1:两个数相乘,在计算时,我们可以把其中一个数改写成两数的积或两个数的和(差)。改写成积时,我们用乘法结合律或者乘法交换律进行计算;改写成和或差时,我们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生2: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改写成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四人小组讨论,全班汇报交流,引导学生用语言和字母公式表示除法算式)
生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先把两个数乘起来,再用被除数去除。
生2:用字母来表示为a÷b÷c=a÷(b×c)。(b≠0 c≠0)
【设计意图:通过对两个数相乘计算方法的总结,达到对方法的概括和归纳,从而内化两数相乘的算法。最后通过对除法运算性质的研究,使得学生对连除计算方法的理解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四、总结
师:学完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生1:我知道了羽毛球包装的“一打”是12个。
生2:除法的运算性质和减法的运算性质类似,都是改变运算符号,并且添加小括号。
师:无论是连除还是连减,在运用性质进行简算时,都用到了数学的“转化”思想,即把减法转化为加法,把除法转化为乘法。(板书:“转化”思想)
师:本节课在解决问题的策略方面,你有哪些收获?
生:解决问题时,可以根据具体问题,采用多种策略进行分析思考,但是无论采取哪种策略,最后结果都是一样的。
板
书
设
计
乘法的“拆数”简算以及除法的运算性质
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 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钱?
12×25 12×25 330÷5÷2
课
后
反
思
康保县城关小学教案
科目
数学
课题
小数的意义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小数的意义32--33
主编教师
赵利青
教材分析: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这是在学生三年级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基础上学习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了解小数是如何产生的,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2.明确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3.经历小数的发现、认识过程,感知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体验探究发现和迁移推理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米尺等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老师课前布置了收集生活中的小数的作业,现在谁能给大家说说你都在哪里见过小数?
(学生汇报交流:从商店的价签上、出租车的计价表上、时间上、数学书后面的价格上……)
师: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需要用到小数。请同学们估算一下,我们教室讲桌的高大约有几米呢?
(学生可能会回答出:1米、1米多等等)
师:下面就请两位同学合作来测量一下讲桌的高(用米作单位),看看你猜测的对吗?
学生汇报测量结果。(不是整米数,测量遇到了困难)
师:在日常生活中,有时测量结果不能用整数来表示,像这样得不到整数结果的例子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于是人们想到了用分数或者小数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小数,今天我们就研究“小数的意义”。(板书:小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加强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测量中体验到在测量时得不到整米数,需用其他的数表示,由此引出了“小数”,亲自体验了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1.认识一位小数。
课件出示例1。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把1米长的尺子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
生:10份。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每一份是多长呢?如果用米作单位写成分数是多少米?写成小数又怎样表示呢?
小组合作探究:(1)学生拿出米尺观察,先比画一下“1分米”的长度。
(2)结合米尺讨论1分米用米作单位,用分数、小数的表示方法。
(3)学生汇报时可能会说出:1分米=米=0.1米
让学生继续观察米尺,思考这样的3份、7份写成分数、小数各是多少米?
(指名汇报,教师板书)
生:3分米=米=0.3米 7分米=米=0.7米
师:仔细观察,你们发现分数与小数的联系了吗?
生1:我发现分数和小数的关系非常密切,可以把分数写成小数。
生2:我发现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
师:请同学们试着说一说,一位小数表示什么呢?
师生共同总结: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认识两位小数。
如果把1米长的尺子平均分成100份,那么每份长又是多少米呢?
师:如果用米作单位,写成分数是多少米?写成小数又是多少呢?
生: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1份是1厘米,也就是米,用小数表示为0.01米。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厘米=米=0.01米
师:引导学生观察米尺,这样的3份、6份写成分数、小数各是多少米?
生:3厘米=米=0.03米 6厘米=米=0.06米
师:仔细观察,你们又发现分数与小数有什么联系?
师生共同总结:发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3.认识三位小数。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相信同学们能推想出,如果再把1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1000份,那么每份在尺子上长是多少米?写成分数、小数各是多少米?
生:把1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是1毫米,在尺子上长是米,如果用小数表示为0.001米。
师:如果把6毫米、13毫米用米作单位写成分数、小数各是多少?
(学生小组交流,老师板书)
生:1毫米=米=0.001米 6毫米=米=0.006米 13毫米=米=0.013米
师:说一说0.006米、0.013米各自表示的意义。
师生共同小结: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写成三位小数,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师:如果把1米继续按上面的方法平均分下去,这样的1份就是米,写成四位小数就是0.0001米,我们再继续分下去就可以得出五位、六位小数。
【设计意图:借助米尺,让学生直观地认识一位、两位、三位和多位小数,建立了小数与分数的联系,为构建和抽象出小数的意义积累了知识经验,做到了概念教学的“数与形”的结合】
师:上面的例子各是把1米平均分成多少份?
生:10份、100份、1000份……
师: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用什么样的分数来表示?
生: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师:这些分数写成小数分别是多少?
生:0.1、0.01、0.001……
师: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什么是小数吗?
师生小结: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师: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这些分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这些计数单位用小数表示分别是多少?
生: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都是分数单位,而分数与小数又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小数的计数单位也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板书)
师:观察米尺回答,可以小组讨论,议一议。
(1)0.1米里面有( )个0.01米。0.01米里面有( )个0.001米。
(2)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 )。
师:刚才我们已经看到了,0.1米里面有10个0.01米,也就是0.1是0.01的10倍,我们就说0.1和0.01之间的进率是10,0.01米里面有10个0.001米,也就可以说0.01和0.001之间的进率是10,用一句话可以怎么概括?
生: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板书)
【设计意图:以米、分米、厘米、毫米为背景,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学习过程,体会小数的意义。通过小组讨论、议一议等活动,让学生自主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经历知识的认知过程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
师:通过本课时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我知道了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生2:小数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师:除了数学知识方面的收获外,在数学思想和方法方面呢?
生1:分数和小数可以互化,这是数学的转化思想。
生2:认识小数时,借助了米尺,这是数学的“数形结合”思想。
生3:我知道了数学可以类比推理。
板
书
设
计
小数的意义
1分米=米=0.1米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1厘米=米=0.01米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1毫米=米=0.001米 分别写作0.1、0.01、0.001……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课
后
反
思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材第34、第35页的内容以及第36页练习九的第4~10题。
主编教师
孙培霞
教材分析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第一部分的知识,它被安排在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之后学习。这是认识小数中比较重要的一环,这也是为以后进行小数意义和性质及小数的四则运算做知识积累准备。它是整个有关小数学习中的基础,可以说是相当重要的内容。
学情分析
学生在四年级第一学期已接触过小数。但这个单元的内容还是挺丰富的;初步认识并感知小数的意义;简单小数的大小比较;读小数和写小数;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教学目标
1.认识小数的小数部分的数位、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
2.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会正确读写小数。
3.经历小数的读写过程,体验迁移、比较的学习方法。
4.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会读、写小数。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部分的数位顺序表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陆地上最高的动物是什么吗?
(课件出示教材情景图)
师:请仔细观察,从这幅图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老师相继写出数字1.8、5.63和12.378)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小数有什么共同特征?它们都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生:这些数都多了一个点。
师:对,这个圆圆的点就是小数点,它把小数分成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板书: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二.自主探究
1.认识小数的组成和数位顺序表。
师:在小数12.378中,2在哪位上?它表示什么意义?你还记得吗?
生:2在个位上,它的计数单位是一,表示2个一。
师:3、7、8分别表示什么意义呢?
生:3在12.378中的十分位上,表示3个十分之一。
师:对,3在十分位上,它表示3个十分之一。
师:谁能说出7、8表示的意义?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组织汇报。
生1:7在百分位上,表示7个百分之一。
生2:8在千分位上,表示8个千分之一。
师:现在你能把下面的数位顺序表补充完整吗?
(学生单独补充,全班交流)
师生共同总结:小数是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组成的。在小数里,小圆点叫小数点,它的左边是整数部分,从右往左数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小数点的右边是小数部分,从左往右依次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这两边都有省略号,表示后面还有很多数位。
师:你能说出这些数里面“4”所表示的意义吗?
(课件出示:40.38、3.4、0.24、1.004)
2.小数的读法。
师:今天,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世界上最大的古钱币。
(课件出示教材古钱币图)
师:哪位同学可以尝试着读出它的高、厚、重。(0.58、3.5、41.47随即板书)
(学生尝试读,教师订正)
生:0.58读作零点五十八。
师:同学们,他读的对吗?
生:不对吧,和58的读法一样了。
师:是的,读小数时,小数部分从左向右是依次读出每一个数字。谁还想尝试着读出每一个数。
生:零点五八、三点五、四十一点四七。
师:对,读小数时,小数点就读作“点”,小数部分从左向右依次读出每个数字。
师:谁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小数该怎样读?然后读出教材第35页做一做的第1题。
(学生尝试读出,全班交流汇报)
师:读数时,如果小数部分有“0”,你是怎样处理的?
生:小数部分的0也是依次读出,和整数部分的0的读法有些不同,有几个0就读几个0。
3.小数的写法。
师:同学们,累了吗?现在咱们一起听一段广播吧。
(课件出示并播放下面内容)
据国内外专家实验研究预测:到2100年,与1900年相比,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一点四至五点八摄氏度,平均海平面将上升零点零九至零点八八米。
师:听了上面的广播,你能写出广播里的小数吗?
(学生尝试写,然后板演或者投影展示汇报)
生:一点四写作:1.4 五点八写作:5.8
师:上面两个小数的写法正确吗?你能说说怎样写小数吗?
生:写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部分的写法去写,小数点写作“.”,小数部分读几就写几。
师:谁还想尝试写出后面的两个小数?
生:零点零九写作:0.09 零点八八 写作:0.88
师:写小数时,如果小数部分有零,怎么办呢?
生:写小数时,小数部分读了几个零,就写几个零。
师生共同总结:写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部分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三.探究结果汇报
师:有关小数的读写知识,通过上面的探究,你知道了哪些?
生1:一个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三部分组成。
生2:小数部分从小数点向右数分别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计数单位分别是0.1、0.01、0.001……
生3:读小数时,小数部分从左向右依次读出每一个数字,有几个0,就读几个零。
生4:写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部分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四.师生总结收获
师:通过本课时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小数的读法和写法与整数的读法和写法类似,可以参照整数的读写法来读写小数。
师:对,在数学上这叫知识的迁移,它们完全相同吗?
生:不是完全相同,有0的时候就不一样。
师:对,同学们学习新知识时要学会从相同中寻找不同。
板
书
设
计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 0.58 读作:零点五八 一点四 写作:1.4
5.8 3.5 读作:三点五 五点八 写作:5.8
5.63 41.47 读作:四十一点四七 零点零九 写作:0.09
12.378 零点八八 写作:0.88
课
后
反
思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小数的性质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材第38、第39页的内容及第41页练习十的第1~5题。
主编教师
闫富魁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
2.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事物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
难点:理解并归纳小数性质的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师:在商店里,商品的标价经常写成这样:
(课件出示:中性笔单价是2.50元 笔袋8.00元)
师:你知道这里的2.50元和8.00元各表示多少元吗?
生:我知道,2.50元表示2元5角,8.00元表示8元。
师:在你的生活经验中,2.5元和2.50元谁的价格贵一些?8.00元和8元呢?
生1:相同,2.50表示2元5角;2.5元也表示2元5角。
生2:8.00元和8元都表示8元,它们同样多,表示价格一样。
师:为什么2.50和2.5、8.00元和8元,它们的书写形式不同,而大小却相同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1.比较0.1m、0.10m和0.100m的大小。
师:想一想括号里填上什么长度单位,才能使等式成立?
1( )=10( )=100( )(课件出示)
生: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师:你能在米尺上找出0.1m、0.10m和0.100m吗?(可以课件演示)
师:在寻找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1分米是米,可写成0.1米,10厘米是10个米,可写成0.10米,100毫米是100个米,可写成0.100米。
生2: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所以0.1米=0.10米=0.100米。(板书)
师:观察0.1米=0.10米=0.100米,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同桌先说一说。
生: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都有这样的性质呢。让我们再一起来验证一下。
2.比较0.3与0.30的大小。
师:谁能说说0.30表示什么意思?你能在课本的正方形图中表示一下吗?0.3又表示什么,在图中怎样表示呢?
(出示教材例2空白图片,学生涂色)
师:涂色后,你发现什么?
生:涂色后,发现涂色部分同样多,也就是一样大。
师:在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里涂色比较。左图把1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右图呢?
生1:表示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了10份,取这样的3份,用分数表示为,用小数表示为0.3。
生2:表示把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取这样的30份,用分数表示,用小数表示0.30。
师:0.30和0.3有怎样的关系?
生:0.3是3个,0.30是30个,也就是3个。
师:从左图到右图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生:份数变了,正方形的大小和阴影面积的大小没变。说明0.30=0.3,只是它们的意义不同。
师: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通过动手操作验证得出这个性质,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小数的性质。(板书课题,并课件出示)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认真读这句话,你认为哪些字是非常关键或者必不可少的?为什么?
生:末尾,因为中间的0是不能随意去掉的,去掉后就改变了小数的大小。
3.小数的化简。
师:根据小数的性质,当遇到小数末尾有0时,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这就是小数的化简,你想试试吗?
(课件出示例3)
师:同学们说,化简小数时,除了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外,其他部分的0可以去掉吗?
生:不能去掉。
师:完成教材第39页“做一做”的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
4.小数的应用。
师:利用小数的性质不仅可以化简小数,有时根据需要,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还可以在整数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把整数写成小数的形式,这就是小数的改写,下面我们学习例4。(课件出示,同桌两人议论后答出)
生:0.2=0.200 4.08=4.080 3=3.000
师:把整数改写成小数形式时,需要注意什么?
生:在整数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
师:改写小数或整数时,需要注意什么?
生:把整数改写成小数时,不要忘了点上小数点。
师:通过上面的探究活动,你能说说小数的性质吗?
生: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小数的性质有什么应用?
生:利用小数的性质可以把小数化简或者是改写。
师:把小数化简或者改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生1:把小数化简时,只能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小数改写时,只能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
生2:小数中间的0是不能随意去掉的。
生3:改写整数时,在整数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
师: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归纳和总结小数的性质时,用到了数学的归纳法。
生2:我学到了数学的概括,要使用简洁的语言。
生3:运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或改写时,体现了数的“转化”思想。
板
书
设
计
小数的性质
例1: 例3:化简
1dm=10cm=100mm 0.70=0.7 105.0900=105.09
0.1m=0.10m=0.100m 例4:改写
例2:0.3=0.30 0.2=0.200 4.08=4.080 3=3.000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课
后
反
思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小数的大小比较
课型
教学内容:
教材第40页的内容及第41页练习十的第6~9题。
主编教师
李海斌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经历探究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能运用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来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2.在独立自主、合作交流的活动中,提高猜想、验证、比较、概括的思维能力。
3.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渗透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的思想,通过多样化的探究材料,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重点:探究并概括小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难点:能熟练比较小数的大小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小正方形的卡片 □□□ □□□□)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卡片,这可不是一般的卡片,每张卡片的后面都藏有一个数字。如果这两组卡片分别代表两个整数,你觉得哪个整数会比较大?为什么?
生:后面的那个数大。因为后面的数的数位是四位,前面的数的数位是三位。
师:怎样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呢?
生:先看数位,数位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数位相同,就从高位开始比起,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教师在两个方框中间都点上小数点,提问:现在你觉得哪个小数会比较大?)
□.□□ □.□□□
学生猜测大小。(不能确定)
师:这就涉及我们今天要探究的内容——小数的大小比较。(板书:小数的大小比较)
1.出示跳远成绩单。
师:老师这里有一张学生跳远成绩记录单,很遗憾,有点残缺,但根据里面的信息,你能确定什么吗?
姓名
小军
小明
小强
成绩
2.84米
3.05米
2.□8米
名次
【设计意图:立足于学生的学习起点,将教材中的例题进行有效的加工和重组,使静态的文本信息变成可操作性的动态式探究材料,使封闭单一的思维方式变得开放、发散,搭建一个有效的学习平台,拓宽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渠道,使探究活动变得更加自主、有效,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动态生成和意义建构】
生:小明跳得最远(第一名)。
师:你是怎么比较出来的?
生: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找到第一名。
师:那么第二名又是谁呢?
生:第二名无法确定,因为不知道方框里的数字是多少。
师:假如小强是第二名,□会是怎样的?
生:□里会填8或9。
师:□里填8是2.88米,你有充分的理由确定2.88就比2.84大吗?
师:现在将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看哪个小组想到的方法最多?
生1:一位一位地比,从整数部分比起。
生2:根据计数单位比。2.84里面有284个0.01,2.88里面有288个0.01,288比284大。
生3:把米转化为厘米。2.84米=284厘米,2.88米=288厘米,288比284大。
生4:利用分数和小数的关系。2.84=,2.88=,所以2.84<2.88。
师:小强是第二名,□里还可以填9。要比较2.98和2.84的大小,怎样就能很快地比出来?
生:直接比较十分位就可以了。
师:那小强如果是第三名,你又会有哪些想法?
生:□里填0到7之间的数都可以。
师:你能说说这样填写的理由吗?
(学生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2.84和2.88的大小比较,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交流,使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使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为学生提供自我感悟和自我展示的空间。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体验的教学,有效地促使目标的达成】
师:怎样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生: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再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师:小数的大小比较跟整数的大小比较有什么区别吗?
生:整数的大小比较可以从比较数位的多少开始,但是小数的大小比较不能从比较数位的多少开始,数位多的那个数不一定就大。
【设计意图:对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进行梳理和巩固,同时又和整数的大小比较进行区别,使学生体会到在学习中既有“同化”又有“顺应”】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小数的大小比较有哪些新的收获?
生1:比较小数的大小的方法与比较整数的大小的方法不同,不能从数位的多少来比较。
生2:通过学习比较小数的大小,我对猜想、验证、比较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生3:可以从数位比、从小数单位比、从分数比、从具体单位比等不同策略来比较小数的大小。
板
书
设
计
小数的大小比较
课
后
反
思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材第43、第44页的内容及第46页练习十一的第1~5题。
主编教师
郝晓宇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通过操作、观察、归纳、概括等数学活动,经历归纳“规律”的过程,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时,位数不够,用0补足,多余的0不写。
3.通过交流总结,获得成功体验,渗透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
教学重点:
发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时,位数不够,用0补足,多余的0不写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一、 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情景图)
师:讲 故 事
话说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山头,孙悟空前去探路,不想,遇到一个妖怪,妖怪喝道:“猴头,交出你的师父!”悟空叫道:“休想,看我金箍棒!”说着从耳朵里掏出一根0.009米长的金箍棒。妖怪看了哈哈大笑:“小样,用0.009米长的金箍棒就想把我打死!”就听孙悟空连声说:“变!变!变!”。妖怪被9米长的金箍棒重重地砸死在下面……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片内容,从中能发现什么数学问题?
生:金箍棒的长度越变越长,由0.009米变到9米……
师:同学们,由0.009米变到9米,小数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今天就以“小数点”为主角来跟大家一起学习,看看它为何如此重要。(板书课题: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从学生熟悉的故事情境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新知识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
1.探究规律。
师:0.009米变了几次才变到9米的?我们能不能把它的长度改成以毫米为单位的数?
(板书)
0.009m=9mm
0.09m=90mm
0.9m=900mm
9m=9000mm
师:请同学们分别从上到下、从下到上观察上面4个等式,小组内讨论一下,小数点位置移动后,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变化规律是什么?
生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生2: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的原数的,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向左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师生互动交流的方式进行研究,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提高了学生善于发现规律并总结规律的能力】
师:同学们,我们找出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下面就用刚学到的规律来做个游戏,看谁把这个规律理解得最透彻。
(课件出示:请6位同学上来拿着卡纸,分别代表0、1、4、5、6和“·”这6个数字,先按610.54的原数顺序站好,然后“小数点”出来,按下面的要求站位)
师:“小数点”跑到1和0的中间,请下面的同学说说它向哪个方向移动了?新组成的数的大小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向左移动了一位,缩小到了原数的十分之一。
师:“小数点”跑到5和4的中间,请下面的同学说说他向哪个方向移动了?新组成的数的大小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向右移动了一位,扩大到了原数的10倍。
师:“小数点”跑到6和1的中间,请下面的同学说说它向哪个方向移动了?新组成的数的大小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向左移动了两位,缩小到了原数的百分之一。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以互动游戏的形式进行练习,在提高课堂气氛的同时,更能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加深对本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2.运用规律。
师:应用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可以把一个数扩大或者缩小。
[课件出示例2(1):把0.07分别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
师:0.07分别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后,小数点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生:一个小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后,小数点分别向右移动一位、两位和三位。
师:一个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我们一般怎样表示呢?
生:用这个数分别乘10、100、1000。
师:你会表示上面的0.07分别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吗?
生:0.07×10=0.7 0.07×100=7 0.07×1000=70
[课件出示例2(2):把3.2分别缩小到原来的、、各是多少]
师:把3.2分别缩小到原来的、、,小数点分别会发生什么变化?
生:小数点会分别向左移动一位、两位和三位。
师:一个数分别缩小到原来的、、,我们该怎样表示呢?
生:用这个数分别除以10、100、1000。
师:你会表示把3.2分别缩小到原来的、、分别是多少吗?
生:3.2÷10=0.32 3.2÷100=0.032 3.2÷1000=0.0032
三、探究结果汇报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你对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是怎样理解的?
生:一个不为零的数乘10、100、1000……时,只要把被除数的小数点相应地向右分别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就能得出这两个数的积。
生:一个不为零的数除以10、100、1000……时,只要把被除数的小数点相应地分别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就能得出这两个数的商。
师:小数点移动时,位数不够怎么办呢?
生:位数不够,用0补足,多余的0不写。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小数的性质,用数学的眼光去探究学过的知识】
四、总结收获
师:谈一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都掌握了那些学习方法?
生:用变化的角度认识事物。
师:你都有哪些感悟?
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存在很多规律性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发现。
板
书
设
计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0.009m=9mm
0.09m=90mm
0.9m=900mm
9m=9000mm
课
后
反
思
康保县城关小学教案
科目
数学
课题
运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解决问题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运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解决问题43--47
主编教师
赵利青
教材分析:
本小节内容学习是在学生认识了小数和会比较小数的大小,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对前面内容的学习,对小数知识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而对于本课利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比较感兴趣,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所以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困难。
教学目标:
1.能利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观察、概括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利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利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师:听新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4年10月10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1470元,1欧元对人民币7.8018元……
师:同学们,你能理解上面新闻的内容吗?今天我们就研究有关人民币和美元之间换算的数学问题。
(板书:运用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新闻导入,拉近本节课需要研究的问题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师:读下面的情景图,你能发现哪些已知信息?能确定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吗?
(课件出示例3)
生1:所求的问题是1万元人民币可以换多少美元?
生2:已知的信息是1元人民币换0.1563美元。
师:你能读出所求的问题和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吗?
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组织汇报。
生1:1万元人民币就是10000个1元,相当于1元×10000。
生2:1元人民币兑换0.1563美元,所以1万元人民币可以兑换10000个0.1563美元,即0.1563×10000。
师:你会计算0.1563×10000吗?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生:0.1563×10000就是把0.156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四位。
师:你的计算理由是什么?
生:根据小数点的移动规律来解答。
师:你会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吗?
生:0.1563×10000=1563(美元) 答:1万元人民币可以兑换1563美元。
师:你能验算自己的解答是否正确吗?
生:我们可以反过来,进行验算。
师:反过来就是求1元人民币可以换多少美元。
生:把1563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即1563除以10000,列式计算为1563÷10000=0.1563(美元)。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利用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解决问题时,需要注意是把这个数扩大还是缩小。
生2:要注意小数的移动方向,向右移数字变大,向左移数字变小。
生3:要注意移动位数,移动一位,乘或除以10,移动两位,乘或除以100……依此类推。
生4:注意位数不够时,要在这个数的最高位前面添“0”补足。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对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行了深层次的理解,把握移动的方向与扩大或缩小之间的关系】
板
书
设
计
运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解决问题
例1:0.1563×10000=1563(美元) 例2:1元人民币可以换多少美元?
答:1万元人民币可以兑换1563美元。 1563÷10000=0.1563(美元
课
后
反
思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小数与单位换算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材第48、第49页的内容及第50页练习十二的第1~9题。
主编教师
孙培霞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知道名数、单名数、复名数的意义,会进行不同计量单位的改写。
2.理解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用乘法计算,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的名数用除法计算的算理、算法以及单名数化成复名数和复名数化成单名数的方法。
3.提高分类能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名数、单名数、复名数的意义,会进行不同计量单位的改写。
教学难点:
不同计量单位之间的改写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一. 情景导入
二. (课件出示教材情景图)
师:按照高矮顺序排队,你会排吗?
生:数据太乱了,无法直接排出。
师:要想按照高矮顺序排列,你有什么好方法吗?
生:上面各个数据的单位不同,我们能否把它们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后再排列。
师:在实际生活中,通常把量得的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带有一个单位名称的叫做单名数;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的叫做复名数。你能分别找出上面数据中的单名数和复名数吗?
生:上面的数据中,80cm、1.32m、0.95m是单名数,1m45cm是复名数。
师:遇到不同单位的量进行比较时,我们需要把它们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后再进行排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与小数有关的单位换算。(板书:小数与单位换算)
二.自主探究
1.低级单位的数化为高级单位的数。
师:读情景图,你能找出所要解答的问题和已知信息吗?
生:所求的问题是按照高矮的顺序给四位小朋友排队;已知的信息是四人的身高分别是80cm、1m45cm、1.32m和0.95m。
师:要想解答上面的问题,你们能找出自己认为比较合理的方法吗?
生:可以把上面的数据都改成用米作单位的数。
师:改成以“米”为单位的数,上面的哪个数需转化呢?
生:需要把80cm和1m45cm改成以“m”为单位的数。
师:好,现在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探究如何把80cm和1m45cm改成以“m”为单位的数?
(小组讨论,学生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师:1cm等于多少m?80cm里有多少个1cm?
生1:1cm=m,80cm中有80个m,所以80cm=m=0.80m=0.8m。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2:1m=100cm,80cm=(?)m,就是把80缩小到它的,也就是除以100,可以直接把8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得到0.80,即80cm=0.80m=0.8m。
师:1m45cm改成以“m”为单位的数,这是复名数转换成单名数,应该怎样转换?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汇报)
师:复名数1m45cm转换成单名数后是(?)m,同级单位的1m怎么办呢?
生:不用转化,直接作为转换后数据的整数部分。
师:低级单位的45cm转换成以m为单位的数,你现在会了吗?
生:简便方法是用45除以100,也就是把4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后,点上小数点,补“0”转换为0.45m。
师:那1m45cm=(?)m?
生:用1m加上0.45m,结果就是1.45m。
师:现在你能排出他们的高矮顺序吗?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师生共同总结:80cm=0.8m 1.32m=1.32m 0.95m=0.95m 1m45cm=1.45m
所以,1.45m>1.32m>0.95m>0.8m
师:现在我们尝试做教材第49页上面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生:24dm=(2.4)m 1450g=(1.45)kg 6km350m=(6.35)km 8t40kg=(8.04)t
2.高级单位的数化为低级单位的数。
师:如果把情景图中的数据都转化成用cm为单位的数,需要转化哪些数据?
生:0.95m、1.32m和1m45cm。
师:把0.95m转化成用cm为单位的数,你会吗?(学生自己尝试,全班交流)
生1:直接根据小数的实际含义进行改写。0.95m表示9dm5cm,9dm5cm合起来就是95cm。
生2:1m=100cm,所以,0.95m=(0.95×100)cm,再利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直接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得出最后结果0.95m=95cm。
师:按照上面的方法你能把1.32m化成以cm为单位的数吗?
(学生单独完成,小组讨论、全班汇报)
生:把1.32m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都用cm表示出来,再求它们的和。1m=100cm,0.32m=32cm,合在一起就是100+32=132(cm)。
师:非常棒。哪个小组还有不同的转化方法?
生:高级单位的数转化成低级单位的数,还可以用乘法计算,所以把1.32m化成用cm表示的数,就乘进率100,也就是把1.32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得到132cm。
师:1m45cm用cm作单位,你会表示吗?
生:1m=100cm,所以1m45cm=145cm,即1×100+45=145cm。
三.探究结果汇报
师:把低级单位的数转化成高级单位的数,你是怎样做的?
生:把低级单位的数改成高级单位的数时,用低级单位的数除以进率。
师:把复名数化成单名数时,应该怎么办?
生:把复名数转换成单名数时,同级单位的数作转换后数据的整数部分,只需要把低级单位的数除以进率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后,作为改写后的数的小数部分即可。
师: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我们是怎样做的?
生:把高级单位的数改成低级单位的数时,要用高级单位的数乘进率。
师:把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时,怎么办?
生:把复名数转化成单名数时,要分两部分转换,同级单位的不用转换,高级单位的,用高级单位的数乘进率改成或低级单位的数后,再加上同级单位的数即可。
四.师生总结收获
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知识上的收获?
生:学习了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之间的换算,还学习了复名数与单名数之间的转化。
师: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收获?
生:通过学习小数的单位换算,我知道不同级别的单位之间的转换方法,体会了数学的“转化”思想。
师:有关小数的单位换算,你还知道了什么?
生:进行有关小数的单位换算时,要看单位→想进率→定方向→移动小数点。
板
书
设
计
小数与单位换算
1.把低级单位的数化成高级单位的数除以进率。
2.把高级单位的数化成低级单位的数乘进率。
课
后
反
思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小数的近似数
课型
教学内容:
教材第52、第53页的内容及第54页练习十三的第1~10题。
主编教师
闫富魁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要求正确地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能正确的按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
3.会把较大的整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再求近似值
教学重点:
重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及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教学难点:
难点:使学生能够区别求近似数与改写求准确数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师:我们学过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在实际应用小数时,往往也没有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它的近似数就可以了。如在商店买菜时,电子秤上显示总价是7.53元,而营业员只收我们7元5角。平常不需要说得那么精确,只要知道它的近似数即可,那么如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板书课题:小数的近似数)
1.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课件出示豆豆测量身高的情景图)
师:读情景图,你能找出已知信息和所求的问题吗?
生1: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得出豆豆身高的近似数。
生2:已知信息是豆豆的身高是0.984m,亮亮说:“豆豆身高约是0.98m。”红红说:“豆豆身高约1m”。
师:对于上面的已知信息,你是怎样理解的?
生1:“豆豆的身高是0.984m”,这里的0.984m,是测量时精确到毫米得到的。
生2:“豆豆高约0.98m”,这里的0.98是精确到厘米得到的。
生3:“豆豆高约1m”,这里的1是精确到米得到的。
师:为什么会出现上面不同的结果呢?
生:0.98和1都是0.984按不同要求取的近似数。
师:取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用到的方法是什么?
生:我们取一个整数的近似数时,用到的方法是“四舍五入”法。
师:对,“四舍五入”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小数取近似数。
师:下面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0.984m是如何得到0.98的?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豆豆高约是0.98m”,这里的0.98m是把豆豆身高0.984m保留两位小数得到的结果。
师:它是如何取的两位小数?
生:按要求把一个小数保留两位小数时,一般要看到千分位,如果千分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5就要向百分位进1,如果千分位上的数小于5,就舍去。
0.984≈0.98(保留两位小数),因为千分位上的4小于5,所以舍去。
师:“豆豆高约1m”,这里的1m是把0.984m保留整数得到的结果。一个小数怎样才能保留整数呢?
生:一个小数,如果保留整数,就要看这个小数的十分位,然后按照“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0.984m≈1m。
师:如果0.984m保留一位小数,结果又是什么呢?
生:把0.984m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看到百分位,百分位上是8,大于5,就要向十分位进1,十分位上是9,9+1=10,接着向个位进1,个位上0+1=1,所以0.984m保留一位小数是1.0m。
0.984≈1.0(保留一位小数),百分位上8大于5,向前一位进1。
师:后面的0可以省略不写吗?
生:不能,因为要是省略就变成精确到整数部分的个位了。
2.把较大的整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课件出示例2)
师:读图,你能读出什么信息?
生:地球与月球的距离是384400km。
师:384400km,数据比较大,书写起来也不方面,你能把它改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吗?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就是把这个数缩小到原数的,也就是把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然后点上小数点。
师:你会表示吗?
生:384400km=38.44km
师:上面的改写方法正确吗?
生:不正确,因为384400和38.44根本就不相等。
师:那怎么办呢?谁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生:在38.44的后面加上一个“万”字即可,因为把384400变为38.44缩小到了原数的。
师:好,上面的这一过程可以表示为384400千米=38.44万千米。
师生共同总结: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在万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万”字。
(课件出示例3)
师:读情景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已知木星距离太阳778330000km。
生2:所要解答的问题是木星离太阳的距离是多少亿千米?(保留一位小数)
师:这个问题和上面的问题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生:上面是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这个问题是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并且还要求保留一位小数。
师: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和改写成用“万”作单位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都是把大数改写成一个用小数表示的数,所以都应该是把小数点向左移动。
师:改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那么改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小数点向左移动几位呢?
生:应该是八位,然后加“亿”字。
师:好!同学们真聪明,用自己的思维,类推了把一个数改成用“亿”作单位的数。你能写出改写过程吗?
(学生独立尝试,全班投影展示)
778330000千米=7.7833亿千米
师生总结方法:小数点向左移动八位,在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亿”字。
师:如果保留一位小数,你会吗?
生:7.7833亿千米≈7.8亿千米
师: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生: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看到十分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要看到百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要看到千分位……
师: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怎么办呢?
生: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是不能省略的。
师:如何把一个较大的数改成以“万”或者“亿”为单位的数?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师生总结:把一个大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时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加上“万”字。把一个大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时小数点向左移动八位,加上“亿”字。
师:改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生:在改写的过程中,不要把单位“万”“亿”丢掉。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和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类似,都是采用“四舍五入”法。
生2:把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写起数来就简单多了,这体现了数学的简洁思想。
师:小数的近似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我们的身边就有很多类似的数,你们课下去找一找,看看它们都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让我们在发现中学习数学,体会数学与我们的密切联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板
书
设
计
小数的近似数
例1:0.984保留两位小数 0.984保留一位小数 0.984保留整数
0.984≈0.98 0.984≈1.0 0.984≈1
小于5,舍去大于5,向前一位进1大于5,向前一位进1
例2: 例3:
384400千米=38.44万千米 778330000千米=7.7833亿千米≈7.8亿千
课
后
反
思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整理和复习
课型
教学内容:
教材第56页的内容及第57页练习十四的第1~8题。
主编教师
李海斌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整理过程,体验到整理在复习中的作用,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结构。
2.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系统地整理和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性质、小数点的位置移动规律、小数与单位换算以及求近似数等知识。
3.通过分层练习,巩固本部分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
难点: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求出小数的近似数。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师:这节课我们来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以及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把较大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并能按要求求出小数的近似数。
(一)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第二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第三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
2. 整数部分最小的计数单位是( ),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 ),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
3. 读出下面的数。
25.33 106 87.21 59.031 102.45 0.265 0.017 0.010
小结:在读小数时,整数部分和以前的读法一样,小数部分无论是中间的0还是末尾的0都要读出来。
师:上面的小数中,哪些是两位小数?哪些是三位小数?哪些小数可以化简?如果把87.21改成三位小数应该怎样写?106改写成三位小数应该怎样写?
巩固练习:试做教材第56页第1题。
(二)复习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的大小比较。
1.把下面小数化简。
4.700 16.0100 8.7100 14.00
2.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的数写成两位小数。
4.2 13.1 21
(1)学生做,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问:做题的依据是什么?什么是小数的性质?
3.做教材56页第2题。
(1)学生在书上做,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4.把这些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0.1 0.012 0.102 0.12 0.021
(三)复习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1.做教材56页第3题。
(1)学生在书上做,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让学生说一说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师:小数点向右移动,原来的数就扩大,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数有什么变化?小数点向左移动,原来的数就缩小,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数有什么变化?
师:要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到原数的10倍()、100倍()、1000倍()……小数点应怎样移动?
学生讨论后汇报。
2.练习。
(1)把1.8扩大到原数的100倍是( )。( )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是6.21。
(2)把( )缩小到原数的倍是0.021。( )缩小到原数的倍是6.21。
(四)复习求小数的近似数和整数的改写。
1.把下面小数精确到百分位。
0.834 2.786 3.895
(1)学生做,指名板演。
(2)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1)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486700 521000
(2)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460000000 7189600000
(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指名板演,说一说怎样把一个较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3.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并保留一位小数。
67100 209500
(1)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指名板演。
(2)比较改写成用“万”或以“亿”作单位的数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要注意什么?
4.做教材56页第4题。
(1)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指名板演。
(2)师生总结: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用“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在“万”位或“亿”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去掉小数点末尾的0,再在后面添上“万”字或“亿”字,反过来,一个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要改写成原来的整数,只要把它扩大1万倍或1亿倍就可以了。
师: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
师:现在请你闭上眼睛思考下面各个问题。
(1)怎样的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2)小数的性质是什么?
(3)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有什么规律?
(4)我们可以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5)不同计量单位之间怎样进行单位换算?
(6)怎样求小数的近似数和按照要求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师:这节课整理和复习了什么内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生1:学完一个单元,要对知识进行梳理,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网。
生2:知识之间是有内在的必然联系的,比如求小数的近似数和求整数的近似数都可以用“四舍五入”法。
板
书
设
计
整理和复习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课
后
反
思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三角形的特性(一)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材第60、第61页的内容及第65页练习十五的第1~3题。
主编教师
郝晓宇
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第五单元的起始课,教材安排例1、例2,通过感知、表象、形成三角形的特征。认识三角形时,注意先观察现实情境中的三角形,并联系生活里的三角形进行交流,感知三角形。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三角形的底和高及其高的画法。
2.通过实践活动,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提高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的概念、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和高的画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直尺、小棒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课件出示电线杆上的横木上下晃动的情景图)
师:怎样才能使横木牢固不动呢?(学生迅速展开讨论,然后汇报,发表意见)
生:在横木上加一根支木,使其成为一个三角形,横木就不动了。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电脑演示加上支木,使横木不动的过程)
师:观察电线杆、横木、支木形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生:三角形。
师: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三角形?
(学生举例)教师引入课题:三角形的特性(一)。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强调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为学生进一步研究三角形的特征,了解三角形的作用做好准备】
1.认识三角形。
师:同学们,你会画三角形吗?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画出一个三角形。
(展示学生画的三角形)
师:谁能说说上面的图形哪些是三角形?
生:图3和图4是三角形。
师:图1和图2是三角形吗?为什么?
生:图1不是封闭的图形,图2中有一条线不是直线,所以它们都不是三角形。
师:图3和图4形状不一样,大小也不一样,为什么都叫三角形呢?谁能说说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生1: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是三角形。
生2: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三角形。
师:围成和组成那个词更准确?(学生讨论“围成”与“组成”)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画三角形、判断三角形来理解三角形的含义,从直观到抽象,经历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2.认识三角形各个部分的名称。
师:画一个三角形。说一说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生: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3条边,3个角,3个顶点。
(多媒体出示教材第60页标有顶点、边、角的图)
师:如图,组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条边的交点叫顶点,相邻两条边的夹角叫三角形的内角,简称角。
师:为了表达方便,我们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这个三角形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体会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简洁性】
3.认识三角形的高。
(1)找相应的顶点和对边。
(多媒体出示教材第60页三角形ABC)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A点的对边是哪条?(BC) B点的对边呢?(AC) C点的对边呢?(AB)
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对口令游戏”,好吗?比如老师说顶点A,你们说对边BC;老师说对边BC,你们就说顶点A。
(师生做对口令游戏)
(2)三角形的底和高。
师:我们继续看图,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师:给你一个三角形,你可以画出几条高呢?
生: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高。
师:仔细观察三角形的高线,想一想,高线一般画成什么线?
生:虚线。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提升认识,构建对三角形底和高的理解,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4.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
师:分别用3根小棒和4根小棒,你能摆出哪些三角形和四边形?
(学生摆一摆)
生:用3根同样长的小棒无论怎样摆,最后摆出的结果都是同样形状的三角形。
师:通过拼摆,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得出:小棒的长度固定,三角形的形状就固定。
师:4根小棒呢?
(学生摆四边形)
生:用4根同样长的小棒摆四边形,摆出的形状是不同的,有的是正方形,有的是平行四边形。
师:通过拼摆你发现什么?
生:四边形的形状是不稳定的。
师:下面欣赏一组画面。(多媒体播放电线杆、自行车和篮球架等三角形应用的图片)
师:为什么这些物体的这些部位要做成三角形?三角形具有什么特性?
生: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师:真的吗?我们来做实验验证一下好吗?两位同学都轮流用手拉一拉三角形和四边形,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生:四边形容易变形,不稳定。三角形不容易变形,稳定。
师: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数学探究活动,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
师:通过前面的探究学习,你知道了哪些与三角形有关的知识?
生1: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生2: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3个顶点。
生3: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生4:任意一个三角形都可以画出3条高。
生5: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有什么评价?
生1:我知道了三角形和四边形都是平面图形。
生2:应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可以解决许多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生3:用三角形三个顶点的字母可以表示出一个三角形。
板
书
设
计
三角形的特性(一)
课
后
反
思
康保县城关小学教案
科目
数学
课题
三角形的特性
课型
新shou
教学内容:
三角形的特性
主编教师
赵利青
教材分析:
本节课在学生学习三角形特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为后面学习三角形分类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知道两点间距离的意义,明白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道理。
2.通过操作、探索,发现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3.掌握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能解决有关的问题。
4.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猜测—验证—总结”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知道两点间距离的意义,明白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道理。
教学难点:
通过操作、探索,发现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剪刀、白纸。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课件出示教材62页例3情景图,读图回答问题)
师: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小明。他正从家里出发去学校。观察情景图说一说,从小明家到学校有几条路线?分别是怎么走的?
生:从小明家到学校有3条路可走。
第一条:家邮局学校 第二条:家学校 第三条:家商店学校。
师:哪条路最近?
生:家学校的路最近。
师:为什么家学校的路最近?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三角形的特性(二)(板书)
1.体验两点间的距离的意义。
师:为什么大家都认为中间这条路最近?
生1:因为第一条和第三条路线拐弯了,绕远路,所以中间这条最近。
生2:我生活中这样走过,中间的这条路线最短。
生3:我在课本的图中通过测量得出中间的这条路线最短。
师:家、邮局、学校,我们可以看作三个点,你能发现它们构成了一个什么图形吗?
生:观察情景图可以发现家—邮局—学校可以看成一个三角形,其中家到邮局的距离+邮局到学校的距离>家到学校的距离。
师:家—商店—学校呢?
生:家—商店—学校也可以看成一个三角形,家到商店的距离+商店到学校的距离>家到学校的距离。
师:通过上面的观察,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两点之间,线段是最短的。
师:在数学上,把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中,试图让学生无形中运用数学猜想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想象、推测的能力】
2.验证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师:用剪刀剪出下面4组长度的纸条。(单位:厘米)
(1)6、7、8 (2)4、5、9 (3)3、6、10 (4)8、11、11
师:用每组纸条摆三角形,哪些能摆出三角形?哪些不能摆出三角形?
(学生拼摆三角形,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通过拼摆发现,上面的四组纸条有的可以摆成三角形,有的不能摆成三角形,能摆成三角形的是(1)和(4),不能摆成三角形的是(2)和(3)。
师:对比能与不能摆成三角形的三根纸条的长度你能发现什么?
生:不能摆成三角形的三根纸条中,有两根的长度之和等于或小于第三根,如4+5=9、3+6<10;能摆成三角形的三根纸条中,任意两根长度之和都大于第三根,如6+7>8、8+11>11。
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上面你的发现吗?
生: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的实质就是交流,学生通过合作与交流,既对知识进行同化,也对知识进行扩充】
师:通过前面的探究学习,你又知道了哪些三角形的知识?
生1: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这条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生2: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师: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你可以解释为什么小明选择第二条路线了吗?
(学生自己说说)
【设计意图:照应开头,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既巩固新知,又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有什么评价?
生1:运用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以解决许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生2:我还学会了数学的“实验验证”的方法,当不能确定一个结论是否正确时,可以进行实验验证。
生3:我觉得把上面的“实验验证”的方法改为“猜测—验证—总结”方法更好些。
板
书
设
计
三角形的特性(二)
两点间的距离: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这条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可以围成三角形的三边 6+7>8 4+5>8 3+6>8
不可以围成三角形的三边 4+5=9 3+6<10
判断标准:较小的两条线段的和大于第三条线段。
发现:三角形的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课
后
反
思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三角形的分类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材第63、第64页的内容及第65页练习十五的第4、第5、第9、第10题。
主编教师
孙培霞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探究,掌握三角形的分类标准及方法,体会每类三角形的特征,并能够识别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2.通过观察、分类、记录等活动,折、剪等操作,提高学生的探索精神、归纳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同时懂得合作可以提高效率的道理。
教学重点:
通过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别从三角形的角和边两个方面的特征,对三角形准确地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能够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以及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1. 3个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有一个角是直角、三个角都是锐角)。
2. 3个三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有一个角是直角,三个角都是锐角)。
3. 两个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大小不同)。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一.情景导入
师:如果让你把班里某一小组的同学分成两组,你将如何分组呢?
(生的答案肯定不统一:预计标准可能会有年龄、性别、高矮、胖瘦……)
师:既然如此,如果把三角形进行分类,你觉得应该按什么样的标准来分呢?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原因)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两种方法,按边分或者按角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分类。
(板书:三角形的分类)
二.自主探究
1.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课件出示例5)
师:用量角器量出每组中每一个三角形的每一个角的大小,看看三角形中每个角是多少度?各是什么角?
生1:通过测量发现,有些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锐角。
生2:有些三角形有一个直角、两个锐角。
生3:有些三角形有一个钝角、两个锐角。
师: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钝角三角形。
2.把三角形按照角进行分类。
师:如果把所有的三角形看作一个整体,那么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都可以分别看作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你会画图表示吗?(课件出示三种三角形的关系图)
3.认识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和斜边。
(课件出示直角三角形图)
师:在直角三角形中,夹直角的两条边叫直角边,直角所对的边叫斜边。你能用直尺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吗?测量后你会发现什么?
生:通过测量发现,在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中,斜边最长。
4.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课件出示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图)
师:观察三角形的三条边会发现什么?
生:有的三角形的三条边都不相等,有的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有的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
师:在数学上,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有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又叫正三角形。
5.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各个部分的名称。
师:在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条边叫做三角形的腰,另一条边叫等腰三角形的底,两腰的夹角是等腰三角形的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是三角形的底角。在等边三角形中,三条都相等的边都叫三角形的边。
6.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师:你能说说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吗?
生:两腰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所以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但是等腰三角形不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7.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各自角的特征以及认识等腰直角三角形。
通过测量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角发现: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三角形的各个角都相等。
有些直角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有两个角相等,这样的三角形在数学上叫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常用的直角三角板中的一种。
三,探究结果汇报
师:哪一组同学愿意为大家展示一下按角分类的成果呢?
(老师根据学生的讲述板书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师:按边分呢?
生:三角形按角可以分成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按边可以分成任意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四.师生总结收获
师: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懂得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生:三角形可以按边分类也可以按角分类。
师: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数学方法?
生:分类。
师:分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重要,因为运用了分类方法,我们的生活才变得井井有条,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舒心,更加精彩。
板
书
设
计
课
后
反
思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三角形的内角和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材第67页的内容及第69页练习十六的第1~3题。
主编教师
闫富魁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量、剪、拼等活动发现并证实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动手操作把三角形内角和转化为平角的探究活动,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让学生在动手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重点:经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
教学难点:
难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探索和验证。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三角形,谁能说出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生1: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生2:三角形有三个角……
(课件演示三条线段围成三角形的过程)
师:三条线段围成三角形后,在三角形内形成了三个角,(课件分别闪烁三个角及弧线)我们把三角形里面的这三个角分别叫做三角形的内角。
【设计意图:从复习三角形的特征入手,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师直观地向学生介绍“内角”。使学生形象地认识“内角”】
师:现在,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画一个三角形,画一个有两个内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开始。(设置矛盾,使学生在矛盾中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师:有谁画出来啦?
生1:不能画。
生2:只能画两个直角。
生3:只能画长方形。
演示:请同学到黑板演示,是不是画成这个样子了?哦,只能画两个直角。
师:问题出现在哪儿呢?这一定有什么奥秘吧?想不想知道?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与三角形的内角和有关的数学知识。(板书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
师:你能“画几种不同类型的三角形”?自己试着画一画。
(课件出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图)
生:可以画锐角三角形、也可以画直角三角形,还可以画钝角三角形。
师:在数学上,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的和。你能想出几种办法求出三角形的内角和?
生:可以测量出每一个内角,然后求出三个内角的和。
师:好,下面我们用量角器分别量出每种类型的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然后计算出每种类型的三角形的内角和。
(课件出示: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时,中心点对准角的顶点,0刻度线和角的一边重合,看角的另一边落在的刻度线是多少度)
生:通过测量发现,任意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和都是180°
师:你还能想出其他的方法得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吗?
生:用剪刀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来,可以拼成一个平角,也能得出三个内角的和是180°。
师:谁能展示一下?
生1:把一个锐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来,然后拼一拼发现锐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成了一个平角,即180°。
生2:把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来,发现直角三角形的内角也拼成了一个平角,即180°。
生:把一个钝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来,发现一个钝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成的还是平角,即180°。
师: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生:我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师:同学们通过思考探索、合作交流,发现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看似简单的量量算算、剪剪拼拼,实际上是探索知识的实验方法,这样的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着重要的作用,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掌握更多的本领。
师:通过三角形内角和的学习,你在数学方法上有什么收获?
生:我学会了测量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然后求和的方法。
生:我还知道通过剪、拼的方法也可以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生:通过动手操作把三角形内角和转化为平角的探究活动,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
板
书
设
计
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转化”
课
后
反
思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四边形的内角和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材第68页的内容及第69页练习十六的第4~7题
主编教师
李海斌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经历多种方法探究四边形的内角和的过程,并知道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渗透归纳、猜想和验证的数学思想。
2.提高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乐趣,体会研究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重点:经历多种方法探究四边形的内角和的过程,并知道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
教学难点:
难点:感知四边形内角和是360°这一规律,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乐趣,体会研究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师:同学们,到目前为止,我们学过哪些四边形?
生1:长方形、正方形。
师:还有吗?
生2: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师: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它们都是特殊的四边形,除了这些特殊的四边形外,我们还应该知道一般的四边形。
(课件出示:四边形)
师:谁能说说,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
生:由四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围成的图形就是四边形。
师:我们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那么四边形的内角和具有什么特征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四边形的内角和”。
师:在数学上研究或者是探究某一问题时,往往会从简单的情况或者是从某种特殊情况入手,然后发现其隐含的规律或者方法,从而总结与归纳出一般规律。
师:今天我们研究四边形的内角和,就先从特殊的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入手去分析。
1.小组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角和。
(教师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提出问题: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求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角和吗?)
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所以它们的内角和就是90×4=360°,因此,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角和都是360°。
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上面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角和运用了什么方法吗?
生:上面用计算的方法求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角和,因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是90°。
师:对,上面是用计算的方法求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角和。
2.探究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一般四边形的内角和。
师:如果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梯形或者是一般形状的四边形,你还能用求和的方法求出四个内角的和吗?
生:也可以,但是需要用量角器量出每一个内角的度数,再求和。
师:你还能想出其他的方法吗?
生:借助求三角形内角和时“剪、拼”的方法,我们可以把上述每种图形的四个角剪下来,看看它们各自能拼成什么形状的角?
师:太好了,这位同学的思路棒极了,下面就请同学们按照这位同学说的思路,动手剪一剪、拼一拼,看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学生小组动手操作,然后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生1:我们小组剪拼的是平行四边形的四个内角,通过剪拼发现,四个内角拼成了一个周角。
生2:我们小组剪拼的是梯形,发现结果四个内角也可以拼成一个周角。
生3:我们小组是剪拼的任意四边形,通过拼剪发现,四个内角也可以拼成一个周角。
(教师课件演示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剪拼过程)
师:一个周角是多少度呢?通过剪拼说明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生:一个周角是360°,通过剪拼说明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都是360°。
3.推理验证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
师:我们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那么同学们能否通过求三角形的内角和来求四边形的内角和呢?
(学生讨论,小组交流)
生:任意一个四边形都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三角形,这时四边形的四个内角和就转化为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因为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所以四边形的内角和是180×2=360°。
师:通过求三角形的内角和来求出四边形的内角和,这在数学上我们通常称什么方法?
生:把未知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已知的数学知识,在数学上这叫“转化法”。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你在知识上有哪些收获?
生:我知道了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
师:如果给你一个任意四边形,那么它的内角和都是360°吗?
生: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都是360°。
师:你能说说为什么吗?你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出这个结论的?
生:任意四边形都可以转化为两个三角形,而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所以任意一个四边形的内角和都是360°。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生1:把求四边形的内角和转化为求三角形的内角和,这是运用了数学的“转化法”。
生2:我知道了解答稍复杂的数学问题时,可以先从特殊情形入手分析。
板
书
设
计
四边形的内角和
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
任意一个四边形都可以转化为两个三角形,所以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
课
后
反
思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一般小数的加减法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材第72页的内容及第74页练习十七的第1~4题
主编教师
郝晓宇
教材分析:
小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法以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知识在今后的生活及进一步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所以掌握这部分内容为学生以后学习及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和笔算,提高计算能力。
2.能正确进行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沟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的转化思想。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计算的价值,逐步养成迁移、类推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进行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师:想一想,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经常用到小数?
(学生自由举例)
师:我们买东西的时候也经常要用到小数,哪些同学有过购物的经验?
(学生举例)
师:非常好,大家都有过购物的经验。在购物过程中,我们不但会遇到小数,还会遇到小数的计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板书)
师:希望大家开动脑筋,大胆猜想,看谁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发现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方法,并说明其中的道理。
1.小数加法。
师:(课件出示72页例1情景图)读情景图,你能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吗?
生1:已知《数学家的故事》单价是6.45元,《童话选》单价是4.29元。
生2:所求问题是买《数学家的故事》和《童话选》一共要花多少元?
师:你能画图表示出上面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吗?
(学生画图,投影展示)
师: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如果求一共要花的钱数,用什么方法解答?
生:已知两本书的单价,求它们的总价,就是把两个单价合在一起,把两个数合成一个数,用加法计算。
师:谁能写出它们的数量关系式?
生:数量关系式为《数学家的故事》的单价+《童话选》的单价=一共要花的钱数
师:你会列式解答吗?
(学生尝试独立列式计算,同桌互相交流)
师:说说自己是怎样列竖式的?又是怎样计算的?
(请学生上台说说,最后强调相同数位要对齐,从最低位算起。)
师:谁想把自己写的算式投影展示(或板书)一下?
生1:6.45+4.29=10.74(元)
答:一共要花10.74元。
师:竖式计算时,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
生: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可以相加。
2.小数减法。
师:根据上面的情景图,你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解答的数学问题吗?
生1:《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钱?
生2:还可以说《童话选》比《数学家的故事》便宜多少钱?
(学生画图,投影展示)
师:你能画图理解它们的数量关系吗?
师:谁能找出已知信息和所求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
生:已知两个数,求它们的差,用减法计算。
关系式为《数学家的故事》的单价-《童话选》的单价=《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的钱数
师:你会列式解答吗?把你的算法轻轻地告诉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6.45-4.29=2.16(元)
答:《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2.16元。
师:遇到了什么困难?
生:十分位不够减,依照整数减法的方法向前一位借1当十。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哪些知识?
生: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师:关于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时,你需要注意些什么?
生:计算小数加、减法时,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的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进行计算,最后得数里点上小数点(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师:列竖式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生:列竖式时,首先把小数点对齐,然后从低位加起或减起。计算加法时,哪1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计算减法时,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借1当十再减。
师:你们说说小数加、减法与什么加、减法计算很相似?
生:我们也可以说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一样。需要留意的是要对齐竖式中的小数点,还要在结果中点上小数点。最后的结果中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
师:对,计算的结果要化简。我们共同总结出了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希望大家在以后的计算中能留意这些。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以及把小数的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进行的比较与归纳,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比较思想】
师:通过本课时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我知道了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生:我知道了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算理相同。
生:我知道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体会到了数学的转化思想。
板
书
设
计
一般的小数加、减法
课
后
反
思
康保县城关小学教案
科目
数学
课题
特殊的小数加、减法
课型
新shou
教学内容:
特殊的小数加、减法
主编教师
赵利青
教材分析:
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是在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学好小数加减法的计算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2.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即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掌握被减数比减数位数少时,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3.学会分析、比较、归纳和类比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即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掌握被减数比减数位数少时,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了整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那现在谁来说说计算方法呢?
生: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满十向前一位进1;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如不够向前一位借1当十再减。
师:说得真好!在整数加减的基础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特殊的小数加、减法。(板书)
1.特殊的小数加法。
(课件出示情景图)
师:观察情景图,你能找出所求问题和已知条件吗?
生1:已知《数学家的故事》的单价是6.45元,《神奇的大自然》的单价是8.3元。
生2:所求的问题是买这两本书一共花了多少钱?
师:你会求两本书的总价吗?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讨论)
生:已知这两本书的单价,求买这两本书的总价,就是求这两本书的单价和,即求6.45与8.3的和,用加法计算,列式为6.45+8.3。
师:你会计算与解答吗?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讨论)
生:6.45元表示6元4角5分,8.3元表示8元3角0分,求6.45元与8.3元的和时,把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即可,即8+6=14(元)、4+3=7(角)、5+0=5(分),所以6.45+8.3=14.75(元)。
师: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生:根据上面的分析,用竖式表示:
或者
答:买这两本书需要14.75元。
师:列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
生: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的数位对齐。
2.特殊的小数减法。
师:根据上面的情景图,你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解答的数学问题吗?
生:《数学家的故事》比《神奇的大自然》便宜多少钱?
师:谁能解释一下“便宜多少钱”是什么意思吗?
生:求“便宜多少钱”就是求《数学家的故事》的单价比《神奇的大自然》的单价少多少钱。
生:还可以说求《神奇的大自然》的单价比《数学家的故事》的单价多多少钱。
师:谁能结合题意,具体说说?
生:求《数学家的故事》的单价比《神奇的大自然》的单价少多少钱,就是求6.45比8.3少多少或者说求8.3比6.45多多少,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多少,用减法计算,列式为8.3-6.45。
师:你会计算与解答吗?
生:8.3元表示8元3角0分,6.45元表示6元4角5分,求8.3元比6.45元多多少钱,用0.30元减去0.45元,是不够减的,所以,先拿出1个1.00元,用1.00元减去0.45元,得0.55元,再用0.55元加上0.30元等于0.85元,接着用7.00元减去6.00元等于1.00元,所以最后结果是1.00元+0.85元=1.85元。
师:上面这一过程你可以用竖式来表示吗?
(板演或者投影展示)
答:《数学家的故事》比《神奇的大自然》便宜1.85元钱。
师:列竖式时,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生:我是按照整数的退位减法来计算小数的退位减法的,不同的是要把小数点对齐。
师:通过解决上面的问题,特殊的小数加法竖式应该怎样计算?
生:列竖式计算位数不同的小数加法时,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的数位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法的方法来计算。
师:小数减法呢?
生1:计算小数减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借1当十再减。
生2:小数部分的位数不够时,可以先根据小数的性质改写成位数相同的小数后,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怎样计算特殊的小数加、减法吗?
生:(1)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2)哪一位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借1当十再减。(3)小数部分的位数不够减时,可以先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改写成位数相同的小数后,再进行加、减法的计算。
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与整数加、减法的算理相同,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可以相加减。
生2:我学会类比的思维方法。
板
书
设
计
特殊的小数加、减法
6.45+8.3=14.75(元) 8.3-6.45=1.85(元)
或者
答:买这两本书需要14.75元。答:《数学家的故事》比《神奇的大自然》便宜1.85元
课
后
反
思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材第76页的内容及第77页练习十八。
主编教师
孙培霞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养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习惯。
教学重点:
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师:星期天,小刚和小林来到新华书店,他们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吧。
师:小刚买了3本书,一共花了多少钱?
(课件出示教材三种图书和单价图)
师:通过读情景图,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少儿绘画ABC》单价7.45元,《太空漫步》单价5.8元,《海洋世界》单价4.69元。
师:求买上面的三本书一共要花多少元,就是求什么?
生:就是求上面的三本书单价的总和,即求7.45、5.8与4.69的和。
师:求和我们用什么计算,你会列出算式吗?
生:用加法计算,列式为7.45+5.8+4.69。
师:谁能说说,解答上面的问题,需要怎样计算?
生1:先求出《少儿绘画ABC》与《太空漫步》的单价之和,再求出三本书的单价之和。
生2:直接列竖式求三本书的单价之和。
师:好,下面就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出上面两种解题方法的算式并解答出来。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1:7.45+5.8+4.69=17.94(元)
答:买这三本书一共需要17.49元。
生2:7.45+5.8+4.69=17.94(元)
答:买这三本书一共需要17.94元。
师:(出示课件)小林买了两本书,一本单价是6.45元、一本单价是8.3元。如果小林付出20元,应找回多少钱?
师:谁能说说“找回多少钱?”是什么意思?
生:用付出的钱数减去花掉的钱数就是还剩下的钱数,也就是应该找回的钱数。
师:你能画图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吗?
(学生尝试画图,投影展示)
师:根据给出的线段图,谁能说说付出的钱数、花掉的钱数与找回的钱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生:付出的钱数-买单价6.45元的书花掉的钱数-买单价8.3元的书花掉的钱数=应找回的钱数。
师:你还能找到其他的等量关系吗?
生:付出的钱数-(买单价6.45元的书花掉的钱数+买单价8.3元的书花掉的钱数)=应找回的钱数。
师:根据上面的关系式,你会列式解答吗?
(学生独立解答,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方法一 20-6.45-8.3
=13.55-8.3
=5.25(元)
答:应找回5.25元。
方法二 20-(6.45+8.3)
=20-14.75
=5.25(元)
答:应找回5.25元。
师:通过解答上面的问题,你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生1:三个小数连加,可以先求出前两个数的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
生2:三个小数连加,还可以把小数点对齐后,列一个竖式来计算。计算时,哪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生3:小数连加的运算跟整数连加的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可以一次相加,也可以两次相加。
师:计算小数的连减,需要注意什么呢?
生:小数连减计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还可以先求出两个减数的和,再计算。
师: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我知道了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可以类推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中。
生2:计算小数的连减时,可以运用减法的运算性质,先求出两个减数的和,再求差。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进行课堂小结,梳理课堂学习的知识,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最佳模式,会预习,会思考,会整理,会解题,最终成就学生的高效学习】
板
书
设
计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7.45+5.8+4.69=(17.94)(元)
20-6.45-8.3 20-(6.45+8.3)
=13.55-8.3 =20-14.75
=5.25(元) =5.25(元)
答:应找回5.25元。
答:买这三本书一共需要17.94元。
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同整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
课
后
反
思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材第79页的内容及第80页练习十九。
主编教师
闫富魁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小数同样适用,并会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重点:能运用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师:同学们,以前我们学习了哪些加法运算定律?
生: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师:你能用字母把它们表示出来吗?(学生说,教师板书)
生: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师:我们学这些运算定律的目的是什么?
生:学这些运算定律是为了帮助我们进行简便计算。
师:下面的每组算式两边的结果相等吗?计算后,你发现了什么?
3.2+0.5○0.5+3.2 (4.7+2.6)+7.4○4.7+(2.6+7.4)
(学生独立计算,全班交流)
生:相等。两个小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三个小数相加,先把前两个小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结果不变。
师: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的运算中也同样适用。应用这些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数计算简便些。我们今天就学习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板书)
(课件出示例4)计算0.6+7.91+3.4+0.09。
师:上面的算式属于什么算式?我们应该怎样计算呢?
生:上面是连加算式。按照运算顺序,从左往右计算,计算出的小数如果末尾有0要去掉。
师:自己试着计算一下。
(学生独立完成,板演或投影展示)
0.6+7.91+3.4+0.09
=8.51+3.4+0.09
=11.91+0.09
=12
师:观察上面的算式,你还能想到其他的计算方法吗?
生:整体观察算式发现,如果交换7.91和3.4的位置,这样0.6与3.4、7.91与0.09都可以凑整计算,也就是说在运用加法交换律后,再继续使用加法结合律就可以使计算更简便些。
师:你会解答吗?
(学生独立完成,板演或投影)
0.6+7.91+3.4+0.09
=(0.6+3.4)+(7.91+0.09)
=4+8
=12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把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你有哪些收获?
生1: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在小数加法中同样适用,运用这些运算定律,可以使得计算简便些。
生2:计算小数加、减法,可以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也可以根据算式的特征,灵活选择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师:通过本课时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整数加、减法中的运算定律对小数加、减法同样适用。在计算时,我们要先观察算式中的数据,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简便算法。
【设计意图:通过对小数加、减法简便计算方法的总结,使学生感受到知识间的联系,以及利用以前学习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的学习方法。这节课的设计,始终把学生置于前台,问题由学生提出,方法由学生提炼,结论由学生验证。顺学而导,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板
书
设
计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a+b=b+a
a+b+c=a+(b+c) 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0.6+7.91+3.4+0.09 0.6+7.91+3.4+0.09
=8.51+3.4+0.09 =(0.6+3.4)+(7.91+0.09)
=11.91+0.09 =4+8
课
后
反
思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轴对称
课型
教学内容:
教材第82页的内容及第84页练习二十。
主编教师
李海斌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形,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通过数一数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概括出轴对称的性质。
2.会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掌握画图的方法和步骤:先画出几个关键的对称点,再连线。
3.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审美观念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重点:在画出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理解轴对称的意义。
教学难点:
难点: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课件出示教材第82页情景图)
师:观察情景图,你能发现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吗?
生:把这些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完全重合。
师:你还能举出有这样特征的图形吗?
(学生举例说明)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上面图形的特征?
生:如果沿着某一折痕对折,折痕两边完全重合,像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折痕就是它的对称轴。
师:对,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师:你能试着在图上画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吗?
(学生尝试画图,投影展示、讲评)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轴对称图形。(板书)
1.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师:看一看,数一数,你能发现什么?
(出示教材82页例1情景图)
师:观察方格中的松树图,中间这一条直线表示什么?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从图中可以看出,如果把给出的松树图沿中间的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完全重合,这说明松树图是轴对称图形,中间的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师:图中点A和点A'有怎样的关系?
生:点A和点A'分别在对称轴的两旁,点A到对称轴的距离是3,点A'到对称轴的距离也是3。
师:点A与点A'在这幅图中是一组对应点。
师:你还能找到图中其他的对应点吗?你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出每组对应点吗?
(学生自己找,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如图所示,B和B'、C和C'、D和D'分别是三组对应点。
师:如果连接图中的点A与点A',你会发现什么?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点A与点A'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
师:连接B和B'、C和C'、D和D',还具有上述性质吗?
生:这些对应点的连线都和对称轴互相垂直。
2.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师:根据对称轴,补全下面的轴对称图形。
(出示教材83页例2情景图)
师:读情景图,你能发现什么?
生:方格图中给出了对称轴和一个轴对称图形的一半。
师:所要解答的问题是什么,你知道吗?
生: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补全这个轴对称图形。
师:还可以怎样叙述这个问题?
生:还可以叙述为画出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师:怎样画出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根据什么来画?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图中给出了虚线对称轴和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另一半时,需要先找到给出的实线图形中的关键点。为了方便,我们命名为点A、B、C、D、E,(如下图)然后分别找到各个关键点的对应点A'、B'、C'、D'、E',最后依次连接点A(A')、B'、C'、D'、E'即可。
师:你会补全图形了吗?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数出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在对称轴的另一侧点出关键点的对称点;顺次连接描出的各个点即可。
师:谁能用投影展示一下你画出的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生: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哪些知识?
生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生2:轴对称图形中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连线垂直于对称轴。
生3:在方格纸上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时,先确定对称轴,找出关键点,数出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然后点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最后依次连接各个对应点,就可以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师:你能简要概括一下上面画轴对称图形另一半时的步骤吗?
生:确定对称轴后,一找关键点;二数出距离;三点出对应点;四连线。
师:通过学习本课,你在学习过程中和情感态度两方面有哪些收获?
生1:通过学习本课,我体验了图形的对称美。
生2:我知道了画图形的另一半时,要按照一定的步骤来画,也就是按照相应的方法来画。
板
书
设
计
轴 对 称
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步骤:一找关键点;二数出距离;三点出对应点;四连线。
课
后
反
思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平移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材第86、第87页的内容第88页练习二十一
主编教师
郝晓宇
教材分析:
教材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学习情境,在他们已有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的基础上编排,4个例题承载着不同的任务,既有数学知识的认识深化,更有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为学生主动的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提供适宜的学习素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识别和判断一个简单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距离,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2.能利用平移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转化”思想。
3.进一步积累平移的学习经验,充分感受观察、操作、实验、探索等活动本身的独特价值,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产生对图形与变换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按要求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会根据平移前后的图形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教学难点:
认识图形的平移变换,探索它的基本性质,建立直观的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师:自学教材第86页例3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平移的过程中,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是否发生了变化?
(2)平移后的图形的位置是根据什么确定的?
1.探究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师: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再数一数,填一填。
(出示教材86页例3情景图)
师:读图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分别是什么?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图中给出了已知图形和图形平移后的虚线图形,要求先画出图形,再判断出图形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
师:你是怎样理解“平移的方向”的?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平移的方向”,是指给出的图形平移的方向。一般有向上平移、向下平移、向左平移和向右平移。
师:“平移的距离”是指什么?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平移的距离”是指已知图形中的某个关键点,从起始位置到终止位置所移动的方格数量。
师:平移时,物体本身方向不会发生改变。
师:图中给出的已知图形先向上平移5个方格,你是怎样知道的?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可以选图形中最底端的横线,看平移后移到哪儿,平移前后这组线中间有几格,图形就平移了几格。(如下图)
师:看图形平移前后的一组对应线,这组对应线中间有几个方格,图形就平移了几个方格。大家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还可以选图形最顶端的这个点,看看它平移后的位置,然后数一数这两个点之间有几格,图形就平移了几格。(如下图)
师:看图形平移前后的一组对应点,这组对应点中间有几个方格,图形就平移了几个方格。除了上面这组对应线(点)以外,我们还可以找到其他的对应线(点),自己试着找一找,看看是不是向上平移了5格?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师:利用找对应点(线)的方法,自己判断图形是不是向右平移了7格。(如下图)
师:观察上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对应点向右平移几格,对应线也向右平移几格。
师:你能确定图形向下和向左平移几格吗?
生:左图向下平移5格,右图向左平移6格。
2.利用平移解决问题。
师:下面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课件出示教材第87页例4情景图)
师:你能找出情景图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吗?
生1:已知方格图中的不规则图形(阴影部分)。
生2:所求的问题是求出方格图中给出的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师:通过读图,你发现图形有哪些基本特征?
生:读图可以知道,阴影部分是不规则图形,有两条边是由曲线组成的。
师:能用哪个面积公式直接计算?
生:不规则的图形无法直接用公式进行面积的计算。
师:如果把不规则图形左边的半圆剪下来,向右平移6格,这个不规则图形就会转化为一个什么图形?
生:转化为一个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的长方形。(如下图)
师:你会解答了吗?
(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
生:6×4=24(平方厘米) 答:这个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生1:图形在平移前后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大小和形状是不变的。
生2:确定平移的距离可以数对应点移动的距离,也可以数对应线移动的距离。
生3:平移的方向有向上、向下、向左和向右平移。
生4:利用平移知识,把不规则的图形转化为规则图形,可以解决很多数学问题。
师:通过学习本课,你有哪些收获?
生1:我知道了平移的方向有4个。
生2:我知道了确定平移的距离的方法可以数对应点或数对应线段间的距离。
生3:把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规则图形,这是数学的转化思想,利用转化思想可以解决许多数学问题。
板
书
设
计
平 移
平移的方向: 不规则图形规则图形
向上、向下、向左和向右 6×4=24(平方厘米)
平移的距离:几个方格 答:这个图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
课
后
反
思
康保县城关小学教案
科目
数学
课题
平均数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材第90、第91页的内容
主编教师
赵利青
教材分析:
教材利用两个例题和一副情景图,让学生体会平均分就在身边,也让学生经历平均数怎么得来的过程,使学生了解平均数的含义,意义和作用。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愉悦轻松的课堂里,掌握富有挑战性的知识,丰富生活经验;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师:今天上课前我想考考大家。
(课件出示)一次数学测验中,班级平均分是90分,你猜猜这个班的马莉莉同学可能会得多少分?为什么?
(小组学生讨论,全班交流)
师:班级平均分是马莉莉的实际分数吗?如果不是,你知道“班级平均分是90分”是什么意思吗?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用到平均数,(播放生活中用到平均数的例子)那什么是平均数呢?怎样求平均数呢?(板书:平均数)
1.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情景图)
师:读情景图,你能找到哪些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1:从情景图中可以读出小红、小兰、小亮、小明分别收集了14、12、11和15个塑料瓶。
生2:所解答的问题是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师:你能解释“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的意思吗?
(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意思是把收集到的这些塑料瓶按照人数进行平均分配。也就是把收集瓶子数量较多的转移给数量较少的,最后达到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
师:你能理解“同样多”是什么意思吗?在情景图中会表示出“同样多”吗?
师:你是怎样表示出“同样多”的?
生: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达到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
师: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还可以怎样说?
生: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就是平均每人收集到的塑料瓶的个数。
师:像这样,通过把多的矿泉水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矿泉水瓶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得到的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观察上图发现,还可以先求出塑料瓶的总数量,然后进行平均分配,可以求出平均每人收集的塑料瓶的个数。
师:请用算式表示出来。
生: (14+12+11+15)÷4
=52÷4
=13(个)
答: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
师:谁能总结一下平均数的求法?
生: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师:这种求平均数的方法叫先合后分计算。
2.进一步强调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出示教材第91页情景图和统计表)
师:读图表,你能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吗?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1:已知第4小组男生队和女生队踢毽比赛成绩表。
生2:所求的问题是男、女两队,哪个队成绩好?
师:“哪个队的成绩好?”是什么意思?用什么成绩来比较?
(预设答案:既可以用平均数来比,也可以用总数来比)
生:如果比较两队的总成绩,有失公平,因为两队的人数不同,所以比较两队的平均成绩比较公平些。
师:你能说出总成绩、每队人数和每队的平均成绩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每队的总成绩÷每队的总人数=每队的平均成绩
师:怎样列式解答呢?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男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 女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
(19+15+16+20+15)÷5 (18+20+19+19)÷4
=85÷5 =76÷4
=17(个) =19(个)
17<19
答:女生队的成绩好些。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把多的塑料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塑料瓶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
生2:用先合后分计算的方法求平均数时,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生3:当个数不同,用总数量不能比较出结果时,可以用两组量的平均数来比较。
师: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可以利用移多补少法来求平均数,还可以用先合后分计算的方法来求平均数。
生2:我学会了用数据分析、比较等多种方式来解决问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3:我知道了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板
书
设
计
(19+15+16+20+15)÷5 (18+20+19+19)÷4
=85÷5 =76÷4
=17(个) =19(个)
17<19
课
后
反
思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复式条形统计图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材第95~97页的内容及第98页练习二十三。
主编教师
孙培霞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经历将两个相关联的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成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认识横向和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感受图例的作用。
2.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过程,在描述和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中,进行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3.通过对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品质,以及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理解单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异同,并能在有纵轴、横轴的图上用复式条形表示相应的数据。
教学难点:
能看懂复式条形统计图,并尝试在复式条形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并作出合理的分析与预测。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一.情景导入
(出示教材第95页例3情景图和统计表)
师:读统计表,说说你能读出哪些已知条件。
生:1980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某地区城镇和乡村人口数分别为21万、27万、35万、46万和58万、54万、49万、43万。
师:根据统计表给出的数据,你能分别完成城镇和乡村人口的条形统计图吗?今天我们就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板书)
二.自主探究
1.认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观察教材第95页给出的某地区城镇(乡村)人口统计图,说说你的发现。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横轴表示年份,纵轴表示人数,一格代表10万人。
师:你能独立把“某地区城镇人口统计图”补充完整吗?
(学生独立完成,投影展示)
师:在补充上面的统计图时,需要注意什么?
生:注意横轴上的年份和纵轴上的人口数要对应,另外,画出长条后还要在上方标出数据。
师:自己把“某地区乡村人口统计图”补充完整。
学生汇报:
师:补充了上面的两幅条形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条形统计图是用不同长度的直条表示数量的多少。
师:如何在一个统计图里描述上面你们所说的这些信息呢?
师:如果把上面的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在一起,就能得到下面这幅条形统计图,在这幅统计图中,右上角表示的就是这幅统计图的图例,其中表示城镇人口,表示乡村人口,在数学上,将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以后就得到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你能试着把这幅统计图补充完整吗?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
师:在补充时,需要注意什么?
生:根据图例画直条,不同颜色的直条表示不同数据,另外还要记得标数。
师:上面的这幅统计图就是复式条形统计图,观察统计图,说说它和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何不同?
生1: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同一事件有两种数据,单式条形统计图是一种事件,一种数据。
生2:复式条形统计图一定要有图例,而单式条形统计图可以没有图例。
生3: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时,直条高度要弄清楚,并且要标上数据。
生4:间隔要均匀。
师:根据上面的统计图,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
(1)哪年城镇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要解答哪年城镇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只需要看颜色是“”的长方形直条就行,通过对比,发现2010年城镇人口最多,是46万,1980年城镇人口最少,是21万。
(2)哪年乡村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
(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要解答哪年乡村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只需要看颜色是“”的长方形直条,通过对比,发现1980年乡村人口最多,是58万,2010年乡村人口最少,是43万。
(3)哪年城乡人口相差的数量最大?哪年最小?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要比较哪年城乡人口相差的数量最大和最小,需要分别把每年的城乡人口数相减,再比较。
1980年:58-21=37(万) 1990年:54-27=27(万)
2000年:49-35=14(万) 2010年:46-43=3(万)
所以,1980年城乡人口相差的数量最大,2010年最小。
(4)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通过观察、对比和计算,发现城乡人口总数在逐年增加。
2.认识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如果把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横轴和纵轴的表示年份和数量的位置交换一下,即用横轴表示人数,纵轴表示年份,就得到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某地区城乡人口统计图
师:和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生:横轴表示人数,纵轴表示年份,就制成了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你能把上面的统计图补充完整吗?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某地区城乡人口统计图
师:画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与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生:画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和步骤与纵向条形统计图类似,不同的是数量在横轴上,年份在纵轴上。
三.探究结果汇报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复式条形统计图是用两种直条表示两种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生2:单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条形统计图都能形象地表示数据的变化情况,不同的是复式条形统计图还可以同时表示两种数据的变化情况。
生3: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时,要写出统计图的名称、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的意义;定好单位长度和图例;根据图例画不同的直条表示数据并标数。
四.师生总结收获
师:通过学习本课,你有哪些收获?
生1:我知道了统计表与统计图可以相互转化,这体现了数学的“转化”思想。
生2:我知道复式条形统计图图例的作用。
生3:复式统计图有横向和纵向之分,这也体现了同一数学知识的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生4:我能根据复式条形图中的有关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
板
书
设
计
统计表与统计图可以相互转化,这体现了数学的“转化”思想。
复式条形统计图图例的作用。
复式统计图有横向和纵向之分,这也体现了同一数学知识的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根据复式条形图中的有关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
课
后
反
思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营养午餐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1、第102页内容。
主编教师
闫富魁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理解“不低于”和“不超过”的含义及用数学符号表示的方法。
2.使学生能综合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等相关知识,设计调配科学、合理的午餐食谱。
3.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能合理地调配午餐食谱,改变平时不正确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不低于”和“不超过”的含义及用数学符号表示的方法。
教学难点:
难点:能综合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等相关知识,设计调配科学、合理的午餐食谱。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师:民以食为天,每个人都离不开吃饭。今天,老师准备了很多精美的菜肴图片想和大家一起来欣赏。(课件出示:精美的菜肴拼图图片)
师:欣赏这些精美菜肴的图片,说出此时的心情。
生:看到美味的菜肴口水直流,特想吃。
师:午餐在生活中很重要。你们觉得一份什么样的午餐才是最好的呢?
(学生独立回答)
师:一份好的午餐除了满足好吃的要求之外,有足够的营养是至关重要的,这是保证我们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今天我们学习“营养午餐”。(板书)
(出示教材第101页第二食堂“午餐菜谱”)
师:通过观察A、B、C三种菜谱,你发现这九道菜肴可以分为几类?
生:分为两类:
师:任选菜谱A、B、C中的一种,看看你选择的菜谱中的每道菜是荤菜还是素菜,它们的热量、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分别是多少。
(课件出示教材第101页每道菜肴中热量、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分布表)
(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菜谱A:
菜谱A热量、指肪和蛋白质的含量
编号
菜名
热量/千焦
脂肪/克
蛋白质/克
2
炸鸡排
1254
19
20
5
西红柿鸡蛋
899
15
16
8
香菇油菜
911
11
7
热量:1254+899+911=3064(千焦)
脂肪:19+15+11=45(克) 蛋白质:20+16+7=43(克)
菜谱B:
菜谱B热量、指肪和蛋白质的含量
编号
菜名
热量/千克
脂肪/克
蛋白质/克
1
猪肉粉条
2462
25
6
7
家常豆腐
1020
16
13
6
香菜冬瓜
564
12
1
热量:2462+1020+564=4046(千焦)
脂肪:25+16+12=53(克) 蛋白质:6+13+1=20(克)
菜谱C:
菜谱C热量、指肪和蛋白质的含量
编号
菜名
热量/千克
脂肪/克
蛋白质/克
4
辣子鸡丁
1033
18
7
3
土豆炖牛肉
1095
23
11
9
韭菜豆芽
497
7
3
热量:1033+1095+497=2625(千焦)
脂肪:18+23+7=48(克) 蛋白质:7+11+3=21(克)
(课件出示专家建议)
师:专家建议中,“不低于”和“不超过”的含义你能理解吗?
(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不低于”就是不小于,也就是大于或等于。
师:用符号表示大于或等于时,可以将“>”号和“=”上下对齐并简化写成“≥”。“不超过”呢?
生:不超过就是不大于,也就是小于或等于。
师:用符号表示小于或等于是“≤”。
师:现在你能用数学语言描述一下专家的建议吗?
生:热量≥2296千焦,脂肪≤50克。
师:判断一下学校食堂菜谱是否符合标准。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
菜谱A:热量:3064>2926
脂肪:45<50 菜谱B:热量:4046>2926
脂肪:53>50 菜谱C:热量:2625<2926
脂肪:48<50
所以,以上提供的菜谱A符合儿童营养标准。
师:根据专家的建议,10岁左右的儿童从每餐午饭菜肴中获取的热量应≥2926千焦,脂肪应≤50克,自己先设计一种午餐菜肴,看是否符合标准。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
热量:2462+497+911=3870(千克)
脂肪:25+7+11=43(克)
3870>2926 43<50
符合专家提出的营养标准。
师:在全班搭配出的所有方案中,每人选出6种喜爱的方案,并进行喜爱人数、男生人数、女生人数统计,填入下表。
(生独立完成)
方案
配菜编号
喜爱人数
男生人数
女生人数
1
2
3
4
5
6
师:根据上面的统计表,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本班男女同学最喜欢的菜谱统计图
师:根据调查的最喜欢六种搭配中,把每种搭配的蛋白质含量填入下表,并找出哪种搭配的蛋白质含量最高?
方案
菜一
菜二
菜三
总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师:了解本班偏胖或偏瘦同学的饮食习惯,请你向他们提出合理的饮食建议。
生:在饮食方面要不偏食、不挑食,要讲究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吃出健康。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读作大于或等于,“≤”读作小于或等于。
生2:“不低于”就是不小于,也就是大于或等于。用符号表示大于或等于时,可以将“>”号和“=”上下对齐并简化写成“≥”。
生3:“不超过”就是不大于,也就是小于或等于,用符号表示小于或等于是“≤”。
师: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点菜时,不能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也应该科学合理、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板
书
设
计
营 养 午 餐
课
后
反
思
康 保 县 城 关 小 学 教 案
科 目
数学
课题
鸡兔同笼
课型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3~105页的内容及第106页练习二十四。
主编教师
李海斌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结构特点,掌握用列表法、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
2.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过程,建构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模型。
3.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渗透“化繁为简、从简单情况入手”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重点:经历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策略,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
难点:经历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过程,建构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模型。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补充
(课件出示教材第103页情景图,了解古代“鸡兔同笼”问题)
师:读情景图,你能读懂情景图中古代的“鸡兔同笼”问题吗?
生:“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这是出自大约一千五百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的一道数学题。
师:你明白上面的问题说的什么意思吗?
生:它的意思是说,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题是鸡和兔各有几只?
师:你是怎样理解“鸡兔同笼”的?
生:就是鸡和兔在同一个笼子里。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鸡兔同笼”问题。(板书: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设计意图:从我国古代数学趣题直接导入,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数学文化历史的悠久与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师:解答“鸡兔同笼”问题,可以从例1的简单问题入手分析。在简单问题中找到方法和策略,然后运用此方法和策略去解答数量较大的问题,在数学上,这叫“化繁为简、从简单情况入手”。
(课件出示教材第104页例1)
师:读题,你能找出所求问题和已知条件吗?
生1:已知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
生2:所求问题是鸡和兔各有几只。
师:“从上面数,有8个头”说明了什么?
生:“从上面数,有8个头”就是说鸡和兔一共有8只。
师:“从下面数,有26只脚”说明了什么?
生:“从下面数,有26只脚”就是说鸡脚和兔脚的和是26只。
师:有了上面这些信息,谁先来猜猜,笼子里可能会有几只鸡,几只兔?
(给予少许时间让学生猜测)
生:鸡和兔可能各有4只。
师:如果鸡和兔各有4只,那么一共就有2×4+4×4=24(只)脚,对吗?
生1:不对,和题意矛盾,不吻合。
生2:可能有3只兔、5只鸡。
师:如果有3只兔、5只鸡,则共有3×4+2×5=22(只)脚,符合题意吗?
生:也不符合题意。
师:看来我们解决数学问题时,不能乱猜,即便猜对,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当数据较大时,猜的过程就很烦琐。大家有什么好方法吗?
生:可以采取按照猜想的顺序列表进行探究。
1.列表法。
师:好,老师这里有一张表格,请大家来填一填,看看谁能又快又准确地找出答案来,开始。
鸡
8
7
6
兔
0
1
脚的只数
16
18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
鸡
8
7
6
5
4
3
2
1
0
兔
0
1
2
3
4
5
6
7
8
脚的只数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师:通过列表法,你发现了什么?你找到答案了吗?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1:通过列表,发现鸡的只数越少,则兔的只数就越多,脚的只数也就越多;鸡的只数越多,兔的只数就越少,脚的只数也就越少。
生2:当3只鸡、5只兔时,脚的只数和正好是26只,所以笼子里有3只鸡、5只兔。
师:这个方法能帮我们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列表法。(板书:列表法)
2.假设法。
师:如果假设笼子中全部是鸡,会出现什么结果?和题中给出的信息比较,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假设笼子里都是鸡,则脚有8×2=16(只),这样脚比原来少了26-16=10(只)。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生:因为把兔看成鸡,每只兔少看了4-2=2(只)脚,也就是说兔有10÷2=5(只),这样鸡就有8-5=3(只)。
师:想一想,你能把上面的想法写出算式吗?
生:兔的只数是(26-2×8)÷(4-2)=5(只),鸡的只数是8-5=3(只)。
师:如果假设全部是兔,你会解答吗?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假设全是兔,则脚有8×4=32(只),这样脚比实际多了32-26=6(只),因为把一只兔看成一只鸡,就要多出4-2=2(只)脚,所以鸡一共有6÷2=3(只),这样兔就有8-3=5(只)。
师:你能把上面的想法写出算式吗?
生:鸡的只数是(8×4-26)÷(4-2)=3(只),兔的只数是8-3=5(只)。
3.用假设法解答《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问题。
师:你会用假设法解答《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问题吗?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1:假设全是鸡,则兔的只数是(94-35×2)÷(4-2)=12(只),鸡的只数是35-12=23(只)。
生2:假设全是兔,则鸡的只数是(35×4-94)÷(4-2)=23(只),兔的只数是35-23=12(只)。
师:你能检验你的答案是否正确吗?
生:12×4+23×2=94(条),所以正确。
答:鸡有23只,兔有12只。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鸡兔同笼”问题可以用列表法进行分析,还可以用假设的方法解决。
生2:采用“假设法”时,先假设都是同一种事物(或都是另一种事物),再根据题中给出的条件进行修正、推算。
师: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我知道了“化繁为简、从简单情况入手”的数学思想方法。
生2: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策略
板
书
设
计
鸡 兔 同 笼
列表法:
鸡
8
7
6
5
4
3
2
1
0
兔
0
1
2
3
4
5
6
7
8
脚的只数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假设法:
1.假设全是鸡。 2.假设全部是兔。
兔:(26-2×8)÷(4-2)=5(只) 鸡:(8×4-26)÷(4-2)=3(只)
鸡:8-5=3(只) 兔:8-3=5(只)
课
后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