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讲义 01 B 春季四年级 第一讲 四则运算(一) 提升版
展开第1讲 四则运算(一)
知识点一:.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加、减法的意义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在加法中,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做减数,减得的数叫做差。
(3)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2.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1)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
+加数,加数=和一另一个加数。
(2)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一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3)由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根据一个加法算式写出两个减法算式,也可以根据一个减法算式写出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减法算式。
知识点二:.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乘、除法的意义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在乘法中,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其中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求出的另一个因数叫做商。
(3)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1)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3.有关0的运算
(1)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2)注意:0不能作除数。
典例精讲
考点1:加减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典例1】(2020秋•赵县期中)在一道减法算式中,如果被减数、减数、差的和为100,减数为32,那么差是( )
A.14 B.18 C.36
【典例2】(2020秋•马尾区期中)如果△﹣〇=□,那么〇=( )
A.△+□ B.△﹣□ C.□﹣△
【典例3】(2020春•石阡县期末)根据352+408=760.写出两道减法算式是 和 .
【典例4】(2020秋•双清区期中)商店运来45筐苹果,上午卖了25筐,下午卖了10筐,现在还剩 筐。
【典例5】(2020秋•简阳市 期中)小马虎在做一道减法题时,把减数726错写成120,这时得到的差刚好是1000.正确的差是 .
【典例6】(2020春•潘集区期末)被减数+减数+差=40,减数+差= .
【典例7】(2020春•邛崃市期末)根据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
【典例8】(2020春•洪山区期末)填空.
×20=7140 | ÷25=50 |
100÷ =100 | ×5﹣100=200 |
【典例9】(2020秋•洪洞县校级期中)根据,可以知道, ; 。
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
1.(2020秋•南丹县期中)如果一个数减去270得58,则这个数是( )
A.212 B.318 C.328
2.(2020秋•南丹县期中)差与减数的和,等于( )
A.差 B.减数 C.被减数
3.(2020秋•通河县期中)在减法中,被减数( )减数.
A.大于 B.小于 C.大于或等于
二.填空题(共33小题)
4.(2020秋•魏县期中)两个数的和是450,其中一个加数是248,另一个加数是 .
5.(2020秋•萍乡期中)两个数的和是543,一个加数是208,另一个加数是 。
6.(2020春•成武县期末)根据563﹣108=455,直接写出563﹣455= ,108+455= .
7.(2020春•庆云县期末)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数.
35+ =57 | 84﹣ =32 | 45﹣ =28 |
8.(2020春•南丹县期末)根据18.62﹣9.02=9.6写出一道加法算式是 ,再写出一道减法算式是 .
9.(2020春•巩义市期末)根据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等式.
96﹣27=69 、 .
10.(2020春•洪山区期末)根据算式23+35=58,写出两道不同的减法算式. , .
11.(2020秋•南丹县期中)已知★+416=673,那么★+316= ,★+436= .
12.(2020秋•简阳市 期中)
290+ =450 | ﹣25=175 | 1100﹣ =500. |
13.(2020春•通许县期末)在横线上里填上合适的数.
+2.5=3.08 | ﹣0.17=5.9 | 7.2﹣ =1.27 |
×100=5.8 | ÷100=4.3 | 8.3÷ =0.083 |
14.(2020秋•陇县期中)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0.48,其中一个因数是0.3,另一个因数是 。
15.(2020春•安溪县期末)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49÷ =7,5× =20, ÷ =8,4×9÷ =6.
16.(2019秋•大兴区期末)△×9=72
〇÷3=△
△=
〇=
17.(2020春•潘集区期末)根据36×14=504,得504÷14= ,504÷36= .
18.(2020秋•武侯区期中)两个乘数的积是46.23,其中一个乘数是23,另一个乘数是 .
19.(2020秋•简阳市 期中)在一个除法算式里,除数与商的乘积,再加上被除数得数是21.6,被除数是 .
20.(2014秋•花溪区期中) = ×0.3=1.
21.(2019春•咸安区期末)根据加、减法和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
69×41=2829 |
|
| |
630﹣159=471 |
|
|
22.(2019秋•辉南县期中)根据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 =
÷ =
23.(2019春•单县期中)根据1472÷46=32,可知1472÷32= ,46×32= .
24.(2019春•嘉陵区期中)如果A÷5=0,那么A= .
25.(2019春•卢龙县期中)根据504÷24=21分别写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一道除法算式. 和 .
26.(2019春•洪泽区期中)4﹣ =1
1
27.(2019春•松滋市校级期中)根据1440÷32=45改写成一道除法算式是 ,一道乘法算式是 .
28.(2019春•简阳市 期中)根据8610÷35=246,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246×35= ; 8610÷246= .
29.(2019•益阳模拟) 9× = ×2.5=1× =a× (a≠0)
三.判断题
30.(2020秋•德江县期中)验算加法时只能用减法. (判断对错)
31.(2020春•文水县期末)验算372﹣218=154,可以用372+154进行验算. (判断对错)
32.(2017•衡南县)一个因数正好与积相等,另一个因数一定是1. .(判断对错)
四.应用题
33.(2020秋•拜泉县期末)王老师到文具店买文具,两种钢笔各买了5支,买笔记本用去的钱是买这两种钢笔钱的总数的一半。王老师笔记本买了多少本?
34.(2020春•蓬溪县期末)妈妈买了4千克梨,每千克梨7元,付给售货员50元,应找回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