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重庆市七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Si-28 S-32 Fe-56 Ag-108 W-184
(备注:未标注题目均为原创)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关于下列各种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磷酸铁锂“刀片型”电池可多次充放电,属于二次电池,故A正确;
B.塑料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故B正确;
C.空间站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板主要材料是晶体硅,故C错误;
D.氧化铝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氧化铝陶瓷熔点高、耐高温,可用于生产刚玉坩埚,故D正确;
故选:C。
2. 以下过程中所涉及的反应与镁条和盐酸反应的能量变化相同的是
A. 十水合碳酸钠(Na2CO3∙10H2O)与硝酸铵混合
B. 氢气和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反应
C. 碳酸氢钠固体与盐酸的反应
D. 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
【答案】B
【解析】
【分析】镁条和盐酸反应为放热反应。
【详解】A.十水合碳酸钠(Na2CO3∙10H2O)与硝酸铵混合,发生铵根离子与碳酸根的双水解:2NH4NO3+Na2CO3•10H2O=2NaNO3+2NH3↑+CO2↑+11H2O,此反应为吸热反应,故A错误;
B.氢气和氯气在光照下发生燃烧反应生成HCl,此反应为放热反应,故B正确;
C.碳酸氢钠固体与盐酸的反应为吸热反应,故C错误;
D.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CO,此反应是吸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3. 二氯甲烷的结构式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物质只有一种结构,则可证明甲烷的结构不是平面形,而是正四面体形
B. 二氯甲烷可由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而得到
C. 标准状况下3.36L二氯甲烷的物质的量为0.15ml
D. 二氯甲烷属于烃的衍生物,其官能团为碳氯键
【答案】C
【解析】
【详解】A.若是平面结构,则二氯甲烷应有二种,若是正四面体结构,则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故该物质只有一种结构,则可证明甲烷的结构不是平面形,而是正四面体形,故A正确;
B.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连锁取代反应,可生成二氯甲烷,故B正确;
C.标准状况下二氯甲烷为液体,不能由3.36L计算其物质的量,故C错误;
D.二氯甲烷含C元素、H元素、Cl元素,属于烃的衍生物,其官能团为碳氯键,故D正确;
故选:C。
4. 2022年北京冬奥会雪车雪橇中心滑雪道是以液氨作为制冷剂,以下关于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NH3的熔沸点低,故常用液氨作制冷剂
B. 可利用NH3做喷泉实验,可证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C. NH3中N元素显-3价,故NH3具有还原性,可被氧化
D. 将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相互靠近,产生白烟,说明氨水显碱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A.NH3的熔沸点低,氨气在加压时易液化,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工业上可使用液氨作制冷剂,故A正确;
B.氨气极易溶于水,能够使瓶内外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大的气压差,所以能够形成喷泉实验,故B正确;
C.NH3中N元素为-3价,可以升高,故NH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可以做还原剂,可被氧化,故C正确;
D.将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相互靠近,产生白烟,是氨气的性质,不能说明氨水显碱性,故D错误;
故选:D。
5.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CHCH2-COOH,关于该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有机化合物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
B. 1ml该有机物最多能与23gNa反应生成H2
C. 该有机物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 该有机化合物中含有三种官能团
【答案】B
【解析】
【详解】A.含羟基、羧基,可发生酯化反应,故A正确;
B.羟基、羧基均与Na反应生成氢气,则1ml该有机物最多能与46gNa反应生成H2,故B错误;
C.含碳碳双键,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C正确;
D.含碳碳双键、羟基、羧基,共3种官能团,故D正确;
故选:B。
6. 硫代硫酸钠(Na2S2O3)俗称大苏打,曾广泛用于照相定影液,其水溶液能与稀硫酸反应,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所产生的气体具有漂白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褪色
B. 其离子方程式为S2O+2H+ = SO2↑+S↓+H2O
C. 若将稀硫酸换作稀硝酸,该反应所呈现的现象会明显不同
D. 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反应体系温度,可使溶液更快地出现乳白色浑浊现象
【答案】A
【解析】
【分析】Na2S2O3+H2SO4=Na2SO4+H2O+S↓+SO2↑。
【详解】A.所产生的气体为SO2,具有漂白性,但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褪色,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使石蕊变红,故A错误;
B.Na2S2O3的水溶液与稀硫酸发生歧化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硫和硫沉淀,其离子方程式为+2H+=SO2↑+S↓+H2O,故B正确;
C.若将稀硫酸换作稀硝酸,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Na2S2O3反应生成硫酸盐和NO,反应所呈现的现象会明显不同,故C正确;
D.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反应体系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可使溶液更快地出现乳白色浑浊现象,故D正确;
故选:A。
7. “绿色化学”是化学工业发展的方向,它旨在利用化学原理和技术手段,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污染。其核心在于提高原子利用率(期望产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之比),以下关于物质的冶炼方法正确,且原子利用率最高的一项是
A. 2MgO(熔融)2Mg +O2↑B. SiO2+CO Si+CO2
C. WO3+3H2 W+3H2OD. 2Ag2O4Ag+O2↑
【答案】D
【解析】
【详解】A.工业上电解熔融氯化镁冶炼金属镁,冶炼方法错误;
B.工业上用焦炭和二氧化硅反应冶炼粗硅,SiO2+2C Si+2CO,冶炼方程式错误;
C.高温条件下可以用氢气还原WO3冶炼金属钨,WO3+3H2 W+3H2O,原子利用率为十分之一;
D.高温条件下,氧化银分解为银和氧气,2Ag2O4Ag+O2↑,原子利用率为三分之二;
综上所述,冶炼方法正确且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D;
答案选D。
8. 实验室制取氨气的简易装置如图所示,该图中存在的错误有几处
A. 1B. 2C. 3D. 4
【答案】C
【解析】
【详解】实验室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制取氨气;铁夹应夹在距试管口处;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导管应伸到试管底部,图中存在的错误有3处,故选C。
9. 物质A有以下转化过程,其中反应条件未标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若A为常见的碱性气体,C为红棕色气体,则由A生成1mlB时,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5NA
B. 若B在常温下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则C溶于水形成的酸一定是强酸。
C. 若C的分子式为C2H4O2,且为一元弱酸,则B的官能团为醛基。
D. 若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A在常温下是固体物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A.若A为常见的碱性气体,C为红棕色气体,可知A为NH3,B为NO,C为NO2,则由A生成1mlB时,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1ml×[2-(-3)]×NAml-1=5NA,故A正确;
B.B在常温下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可知A为S,B为SO2,C为SO3,C溶于水形成的酸为硫酸,属于强酸,故B正确;
C.若C的分子式为C2H4O2,且为一元弱酸,可知B为乙醛、C为乙酸,B的官能团为醛基,故C正确;
D.若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可能为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A可能为C或H2S,H2S在常温下是气体,故D错误;
故选:D。
10. 下列关于一些有机化合物之间的鉴别方法及其实验结论错误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乙醇、乙酸都不与溴水反应,都不能使溴水褪色,故A错误;
B.羽绒的成分是蛋白质,羽绒灼烧有烧焦羽毛味,故B正确;
C.甲烷结构稳定,不能使高锰酸钾褪色;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正确 ;
C.CCl4、C6H14和溴水都不反应,CCl4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大, C6H14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向两支试管中加入适量溴水,两者均分层,上层为橙红色的是C6H14,下层为橙红色的是CCl4,故D正确;
选A。
11. 工业制硫酸中的一步重要反应是SO2在400-500℃下的催化氧化:2SO2+O22SO3,这是一个正反应放热的可逆反应,如果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改变,则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
B. 正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断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生成物成键所释放的能量
C. 当SO2、O2和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时,则说明反应已达化学平衡
D. 提高反应时的温度,不仅可以提高反应速率,也可以实现SO2的完全转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A.容器内气体的总质量、总体积为定值,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无法判断平衡状态,故A错误;
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正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断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生成物成键所释放的能量,故B正确;
C.SO2、O2和SO3的物质的量与初始量、转化率有关,当SO2、O2和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时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
D.提高反应时的温度,能够加快反应速率,但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无法实现SO2的完全转化,故D错误;
故选:B。
12. 铜锌原电池是人类最早研究的化学电源之一,其简易装置如图所示,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锌片溶解,铜片表面产生气泡,电流计指针偏向铜电极,根据上述原理,以下各种原电池的分析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该原电池中Al易失电子作负极,石墨作正极,H+在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A错误;
B.Mg、Al和NaOH溶液构成原电池,该碱溶液中Al易失电子作负极,则Mg作正极,电解质溶液中Na+移向正极,OH-移向负极,故B错误;
C.该装置缺少盐桥,未形成闭合回路,没有电流产生,故C错误;
D.Fe、Cu和硫酸铜溶液构成原电池,活泼金属Fe做负极,Cu做正极,Fe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由负极即Fe电极经过外电路流向正极即Cu电极,故D正确;
故选:D。
13. 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还含有杂质和)提取氧化铝并冶炼的操作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步骤Ⅰ前将铝土矿粉碎可以加速其溶解于稀硫酸
B. 生成的滤渣B的化学式为Fe(OH)3
C. 步骤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O+ CO2 +3H2O = 2Al(OH)3↓+CO
D. 步骤Ⅴ所消耗的能量是转化过程中最多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铝土矿主要成分为,还含有杂质和,用硫酸溶解,氧化铝、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硫酸铁,二氧化硅和硫酸不反应,滤渣A是二氧化硅;滤液A中含有硫酸铝、硫酸铁,加入过量氢氧化钠,硫酸铝和过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硫酸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滤渣B是氢氧化铁;滤液B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偏铝酸钠和过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氢钠,滤渣C是氢氧化铝,氢氧化铝灼烧生成氧化铝,电解熔融氧化铝冶炼金属铝。
【详解】A.在步骤Ⅰ前将铝土矿粉碎,增大铝土矿与硫酸的接触面积,可以加速其溶解,故A正确;
B.滤液A中含有硫酸铝、硫酸铁,加入过量氢氧化钠,硫酸铝和过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硫酸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所以滤渣B的化学式为Fe(OH)3,故B正确;
C.步骤Ⅲ是偏铝酸钠和过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 CO2 +2H2O = Al(OH)3↓+HCO,故C错误;
D.步骤Ⅴ是电解熔融氧化铝冶炼金属铝,电解消耗大量电能,故D正确;
选C。
14. 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中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需要提纯后才能综合利用。某同学利用给定试剂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和盐酸,设计了下图粗盐精制的实验流程(注:在浓度较大的碳酸钠溶液中,可能存在反应BaSO4 + CO= BaCO3+ S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试剂①可以是Na2CO3溶液
B. 每一步加入的除杂试剂一定需要足量
C. 操作a是过滤,为了简化操作,可在加入试剂②后,将前述沉淀一并过滤
D. 检验SO是否除净的操作:取少量溶液C,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未除尽
【答案】B
【解析】
【分析】粗盐中除含有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其中泥沙不溶于水,可以直接过滤除去,镁离子用氢氧化钠沉淀除去,钙离子用碳酸钠沉淀除去,硫酸根离子用氯化钡沉淀除去,为保证杂质去除彻底,需加入过量的除杂试剂,过量的除杂试剂也需在后续操作中去除,过量的氯化钡可以用碳酸钠除去,因此加入试剂顺序,氯化钡在碳酸钠前面加入,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可用盐酸除去,但在加盐酸之前应该先过滤,防止生成的碳酸钡、氢氧化镁、碳酸钙等沉淀溶解,过量的盐酸在蒸发结晶过程中挥发除去,最终得到精盐,据此作答。
【详解】A.由分析可知除杂过程中,过量的氯化钡可以用碳酸钠除去,故试剂①为BaCl2溶液,试剂②为Na2CO3溶液,故A错误;
B.每一步加入的除杂试剂一定需要足量才能保证离子完全除掉,故B正确;
C.两步操作a是过滤,可以将沉淀除的更干净,故C错误;
D.检验是否除净的操作:取少量溶液C,盐酸酸化,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未除尽,故D错误;
故选:B。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8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58分。
15. 海洋是一座资源的宝库,化学工业中的许多基础原料都来自海洋,以下是利用海洋资源生产卤素单质 Cl2、Br2、I2的工艺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注:i.同温同浓度下的氧化性:Cl2 > IO> I2
ii.25℃时,I2在水中与CCl4中的溶解度如下表:
(1)物质A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其化学式为_______。
(2)步骤Ⅰ不需要用到下列仪器中的_______(填标号),步骤Ⅱ的操作名称为_______。
a.酒精灯 b.玻璃棒 c.坩埚 d.泥三角
(3)步骤Ⅲ中氧化I-为I2时,需要严格控制Cl2的用量,目的是_______。
(4)在步骤Ⅳ能利用CCl4从水溶液中提取I2的原因是_______。
(5)通过步骤Ⅴ已获得Br2,步骤Ⅵ中又利用SO2将Br2还原为Br-的目的是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答案】(1)H2 (2) ①. b ②. 过滤
(3)防止产物I2继续被Cl2氧化为而造成产品损失
(4)I2在CCl4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
(5) ①. 富集溴元素 ②. Br2+SO2+2H2O=H2SO4+2HBr
【解析】
【分析】电解NaCl溶液得到NaOH溶液、H2、Cl2,氯气的氧化性比碘、溴的强,氯气通入I-可氧化为I2,用CCl4萃取得到有机层,再蒸馏得到单质碘;热空气吹出Br2与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HBr和硫酸,再通入Cl2将HBr氧化为Br2;
【小问1详解】
电解NaCl溶液得到NaOH溶液、H2、Cl2,则AH2;
【小问2详解】
步骤Ⅰ灼烧固体海带,需要酒精灯、坩埚、泥三角,不需要用到玻璃棒,故选c,步骤Ⅱ将悬浊液分离出含I-溶液和滤渣,操作名称为过滤;
【小问3详解】
步骤Ⅲ中氧化I-为I2时,需要严格控制Cl2的用量,目的是防止产物I2继续被Cl2氧化为而造成产品损失;
【小问4详解】
由表可知,步骤Ⅳ能利用CCl4从水溶液中提取I2的原因是I2在CCl4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
小问5详解】
步骤Ⅵ中又利用SO2将Br2还原为Br-的目的是富集溴元素,Br2与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HBr和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r2+SO2+2H2O=H2SO4+2HBr。
16. 化合价和物质类别是认识物质化学性质的两个基本视角,“价类二维图”是综合了两个视角的直观表达方式,硫及其部分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向A物质水溶液中滴加几滴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一种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A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
(2)从图中可知,S单质处于中间价态,可作为氧化剂与还原铁粉反应生成FeS。该实验的步骤是:
i.将16.0g铁粉和8.0g硫粉均匀混合,放在石棉网上堆成条状。
ii.用灼热的玻璃棒触及混合粉末的一端,当混合物呈红热状态时,移开玻璃棒。
欲将上述生成的FeS纯化,首先采用磁选法将还原铁粉去除,随后利用溶解性差异,用_______(填溶剂的化学式)将硫溶解,随后进行分离、干燥、称重,得到纯净的FeS 16.5g,则该反应的产率=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注:FeS难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3)将(2)中所得的FeS用以制取H2S,并探究其性质,装置如图所示:
①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乙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
②根据“价类二维图”分析,H2S中S元素呈现-2价,即该物质具有_______性,丁装置可用于验证该性质,则a溶液不可选用下列选项中的_______(填标号)。
A.酸性KMnO4溶液 B.H2SO3溶液
C.H2O2溶液 D.FeCl2溶液
③丙中出现_______现象,则说明H2S水溶液呈酸性。
④该实验的尾气处理不宜采用点燃法,其原因是_______;可采用溶液吸收法,下图是一种可接在试管丁后的圆柱吸收管,其底面直径为4cm,长为15cm,若在其中充满2.00ml/L的NaOH溶液,试通过计算说明该管能否完全吸收尾气_______(圆周率取3.14)。
【答案】(1)(NH4)2SO3
(2) ①. CS2(CCl4、CHCl3、苯也可) ②. 75%
(3) ①. FeS+2H+=Fe2++H2S↑ ②. 吸收H2S中混有的HCl气体,同时抑制H2S的溶解 ③. 还原 ④. D ⑤.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⑥. 点燃后生成的SO2仍然有毒,会污染空气 ⑦. FeS与盐酸反应生成尾气的最大量n(H2S)= =0.1875ml,该吸收管中所含n(NaOH) = c(NaOH)·V =2.00ml/L×3.14×(0.2dm)2×1.5dm = 0.3768ml,根据反应定量关系:H2SNaOHNa2S,可判断2n(H2S)
【分析】甲装置用FeS和浓盐酸反应生成H2S,乙装置的作用是吸收H2S中混有的HCl气体,同时抑制H2S的溶解,丙装置检验H2S水溶液呈酸性,丁装置检验H2S的还原性;
【小问1详解】
铵根离子与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一种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即氨气,A为S元素+4价的正盐,则A物质的化学式为(NH4)2SO3;
【小问2详解】
S和铁粉反应生成FeS,含有杂质Fe和S单质,S能溶于CS2(CCl4、CHCl3、苯),可除去;该反应方程式为,16.0g铁粉的物质的量为,8.0g硫粉的物质的量为,则生成0.25mlFeS,质量为m=nM=0.25ml×88g/ml=22g,该反应的产率;
【小问3详解】
①甲中FeS和浓盐酸反应生成H2S和FeCl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S+2H+=Fe2++H2S↑,乙装置的作用是吸收H2S中混有的HCl气体,同时抑制H2S的溶解;
②H2S中S元素呈现-2价,处于最低价,即该物质具有还原性,为验证其性质应选择具有氧化性的物质与其反应,酸性KMnO4溶液、H2SO3溶液、H2O2溶液均具有氧化性,则a溶液不可选FeCl2溶液,故选:D;
③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丙中出现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现象,则说明H2S水溶液呈酸性;
④该实验的尾气处理不宜采用点燃法,H2S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水,其原因是点燃后生成的SO2仍然有毒,会污染空气;采用溶液吸收法证明该管能否完全吸收尾气:FeS与盐酸反应生成尾气的最大量n(H2S)= =0.1875ml,该吸收管中所含n(NaOH) = c(NaOH)·V =2.00ml/L×3.14×(0.2dm)2×1.5dm = 0.3768ml,根据反应定量关系:H2SNaOHNa2S,可判断2n(H2S)
Ⅰ.完成下列问题
(1)蒸汽裂解制乙烯的其中一种原料为丁烷,其它条件相同时,1体积丁烷在加热、加压下完全催化裂解可制得1体积乙烯,该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以分子式表示各物质)。
(2)如图是表示乙烯分子结构的球棍模型,其中共平面的原子有_______个。
Ⅱ.乙烯作为化学工业的基础原料之一,可以制备一系列有机化合物,下图展示了乙烯与部分有机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反应条件和部分反应产物已经省略。
(3)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D物质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
(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
(5)乙烷的同系物E的相对分子量为72,则E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种,其中支链最多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6)反应⑥是乙烷与Cl2在光照条件下的取代反应,该反应的机理为自由基反应(自由基:带有单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如•CH3、C1•),CH3CH2Cl的形成过程可简化表示如下:
链引发:Cl2 2Cl•
链增长:Cl•+ CH3CH3 •CH2CH3 + HCl
链终止:•CH2CH3+Cl• CH3CH2Cl
Cl• + Cl• Cl2
在反应⑥中还会有CH3CHCl2生成,请将生成该物质的反应机理补充完整:
链引发:Cl22Cl•
链增长:_______;
链终止:_______;
Cl• + Cl• Cl2
【答案】(1)
(2)6 (3) ① CH3CHO ②. 酯基
(4) ①. ②. 加成反应
(5) ①. 3 ②. C(CH3)4
(6) ①. Cl∙ + CH3CH2ClCHClCH3 +HCl ②. CHClCH3 + ∙Cl CH3CHCl2
【解析】
【分析】Ⅱ.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A为CH3CH2OH,乙醇发生氧化反应生成B为CH3CHO,乙醛进一步氧化生成CH3COOH,乙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D为CH3COOCH2CH3,乙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3,乙烯与H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2Cl,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
【小问1详解】
1体积丁烷在加热、加压下完全催化裂解可制得1体积乙烯,同时生成1体积乙烷,反应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乙烯分子为平面结构,分子中6个原子共平面,故答案为:6;
【小问3详解】
由分析可知,B的结构简式为CH3CHO;D为CH3COOCH2CH3,D物质的官能团名称是酯基,故答案为:CH3CHO;酯基;
【小问4详解】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
【小问5详解】
乙烷的同系物E的相对分子量为72,E中碳原子数目为,故E为戊烷,则E的同分异构体有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共3种同分异构体,其中支链最多的结构简式为 C(CH3)4,故答案为:3; C(CH3)4;
【小问6详解】
在反应⑥中还会有CH3CHCl2生成,生成该物质的反应机理:链引发: ;链增长:CH3CH2Cl+Cl•→•CHCl2CH3+HCl;链终止:•CHCl2CH3+Cl•→CH3CHCl2,Cl•+Cl•→Cl2,故答案为:CH3CH2Cl+Cl•→•CHCl2CH3+HCl;CHCl2CH3+Cl•→CH3CHCl2。
18.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原电池如图所示:
Ⅰ.根据上述原电池,请回答下列问题:
(1)Ag电极是_______极(填“正”或“负”),铜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
(2)溶液中的NO3-的移动方向为_______(填“自右向左” 或“自左向右”)。
Ⅱ.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对该原电池中应出现的实验现象进行了预测,他们认为应该有这些现象:
①Cu电极要发生溶解;
②电流计中指针发生偏转;
③Ag电极上有固体物质析出;
④……
请回答下列问题:
(3)预测④的现象为_______。
(4)但同学们发现,除了以上预测的现象之外,在银电极附近出现了无色气泡,一段时间后银电极上方的空气中出现红棕色。该红棕色气体为_______。
(5)为了探究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同学们测定了电解质溶液的pH,发现溶液中的H+浓度为0.80ml/L,据此推断,原电池体系中应存在化学反应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6)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常温下1.00ml/L的AgNO3溶液pH为5(即H+ 为10-5ml/L),说明装置1中硝酸银溶液已用硝酸进行了酸化。于是又设计了另一个原电池(装置2)以说明上述原电池中的确存在这一反应,如图所示,以下最宜选用为该电池电解质溶液的是_______(填标号)。
HNO3
HCl和1.00 ml/L NaNO3的混合液
H2SO4和1.80ml/L NaNO3的混合溶液
CH3COOH和1.00ml/L NaNO3的混合溶液
通过实验,发现该电池在一段时间后出现与(2)中相同的现象,说明原电池中的确存在该反应。
Ⅲ.为了进一步探究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对电池反应速率的影响,同学们准备了两组装置,并分别在它们的银电极上安装了重力传感器,其中一组电解质溶液为500mL 1.00ml/L AgNO3溶液;另一组为500mL 0.50ml/L AgNO3溶液(两组硝酸银溶液均已净化,为单一组分),由传感器所得数据作图如图:
(7)其中代表电解质为0.50ml/L AgNO3溶液的一组的曲线是_______ (填“A”或“B”) 。
(8)对于A曲线,以硝酸银溶液浓度变化来表示120s内的反应速率υ=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忽略溶液的体积变化)。
【答案】(1) ①. 正 ②. Cu - 2e- = Cu2+
(2)自右向左 (3)溶液颜色逐渐变蓝
(4)NO2 (5)3Cu+8H++2NO=3Cu2++2NO↑+4H2O
(6)c (7)B
(8)0.0042ml/(L·s)或0.25ml/(L·min)
【解析】
【小问1详解】
Cu失电子生成铜离子,银离子得电子生成银,则Ag电极是正极,铜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Cu - 2e- = Cu2+;
【小问2详解】
原电池中阴离子移向负极,左边Cu电极为负极,则溶液中的的移动方向为自右向左;
【小问3详解】
铜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Cu - 2e- = Cu2+,溶液中Cu2+浓度增大,则预测④的现象为溶液颜色逐渐变蓝;
【小问4详解】
被还原为NO是无色气体,在空气中NO被氧化生成NO2,则红棕色是NO2;
【小问5详解】
溶液中的H+浓度由1.0ml/L降低为0.80ml/L,则Cu和在酸性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硝酸铜和N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3Cu2++2NO↑+4H2O;
【小问6详解】
为证明是Cu和硝酸根反应,应控制氢离子浓度也为0.8ml/L,应选0.40ml/L H2SO4和1.80ml/L NaNO3的混合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故选:c;
【小问7详解】
反应物浓度越小,反应速率越慢,相同时间内生成Ag的质量较少,则代表电解质为0.50ml/L AgNO3溶液的一组的曲线是B;
【小问8详解】
A曲线代表1.00ml/L AgNO3溶液反应,由电极反应式Ag++e-=Ag,生成27gAg的物质的量为,则120s内Ag+浓度减少为,硝酸银的反应速率。
A
B
C
D
比亚迪公司采用的磷酸铁锂“刀片型”电池用于电动车驱动,它属于二次电池
塑料在当今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它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
“天宫空间站”的太阳能电池板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二氧化硅
氧化铝陶瓷可用于生产刚玉坩埚,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选项
鉴别对象
鉴别方法
实验现象
A
乙醇和乙酸
向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几滴溴水
褪色的是乙醇,不褪色的是乙酸
B
羽绒和棉花
将两者分别灼烧后闻气味
有烧焦羽毛味的是羽绒,反之则为棉花
C
甲烷和乙烯
将二者分别通入适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使高锰酸钾褪色的为乙烯,不褪色的为甲烷
D
CCl4和C6H14
向两支试管中加入适量溴水
两者均分层,上层为橙红色的是C6H14,下层为橙红色的是CCl4
选项
A
B
C
D
装置
分析
Al电极为负极,H+在该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流计指针偏向Al,溶液中的OH-移向Mg电极
电流由Cu电极流向Zn电极,Cu片表面产生气泡
电子由Fe电极流向Cu电极,Fe发生氧化反应
溶剂
溶解度
H2O
0.034g/100g
CCl4
2.9g/100g
重庆市七校2023届高三三诊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七校2023届高三三诊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工业流程题,实验题,原理综合题,有机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巫山县官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巫山县官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重庆市长寿区七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重庆市长寿区七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5个晶胞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