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专题9.2 中心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提高篇)专项练习-【挑战满

    专题9.2 中心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提高篇)专项练习-【挑战满第1页
    专题9.2 中心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提高篇)专项练习-【挑战满第2页
    专题9.2 中心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提高篇)专项练习-【挑战满第3页
    还剩3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9.3 平行四边形优秀同步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下册9.3 平行四边形优秀同步训练题,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9.2 中心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提高篇)专项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在菱形ABCD中,E是AC的中点,EF∥CB,交AB于点F,如果EF=3,那么菱形ABCD的周长为(  )

    A.24 B.18 C.12 D.9
    2.如图,在▱ABCD中,BF平分∠ABC,交AD于点F,CE平分∠BCD,交AD于点E,若AB=6,EF=2,则BC的长为(  )

    A.8 B.10 C.12 D.14
    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是上两点,,连接、、、,添加一个条件,使四边形是矩形,这个条件是( )

    A. B. C. D.
    4.如图,边长为6的大正方形中有两个小正方形,若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S1,S2,则S1+S2的值为( )

    A.16 B.17
    C.18 D.19
    5.如图,将▱ABCD沿对角线BD折叠,使点A落在点E处,交BC于点F,若,,则为  

    A. B. C. D.
    6.下列结论中,矩形具有而菱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
    A.内角和为360° B.对角线互相平分 C.对角线相等 D.对角线互相垂直
    7.如图,将正方形OABC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原点,点A的坐标为(1,),则点C的坐标为(  )

    A.(-,1) B.(-1,) C.(,1) D.(-,-1)
    8.如图,在矩形ABCD中,E是AB边的中点,沿EC对折矩形ABCD,使B点落在点P处,折痕为EC,连结AP并延长AP交CD于F点,连结CP并延长CP交AD于Q点.给出以下结论:
    ①四边形AECF为平行四边形;
    ②∠PBA=∠APQ;
    ③△FPC为等腰三角形;
    ④△APB≌△EPC;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9.如图,△ABC的周长为19,点D,E在边BC上,∠ABC的平分线垂直于AE,垂足为N,∠ACB的平分线垂直于AD,垂足为M,若BC=7,则MN的长度为(  )

    A. B.2 C. D.3
    10.如图,在△ABC中,∠C=90°,AC=BC=,将△ABC绕点A顺时针方向旋转60°到△AB′C′的位置,连接C′B,则C′B的长为( ).

    A.1 B. C.2 D.

    二、填空题
    11.如图,四边形ACDF是正方形,和都是直角,且点三点共线,,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__.

    12.如图,矩形ABCD中,AB=3,BC=4,点E是BC边上一点,连接AE,把∠B沿AE折叠,使点B落在点处,当为直角三角形时,BE的长为____

    13.如图,若菱形ABCD的顶点A,B的坐标分别为(3,0),(﹣2,0),点D在y轴上,则点C的坐标是_____.

    14.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过点A作AE⊥BD,垂足为点E,若∠EAC=2∠CAD,则∠BAE=__________度.

    15.如图,在矩形ABCD中,AD=3,将矩形ABCD绕点A逆时针旋转,得到矩形AEFG,点B的对应点E落在CD上,且DE=EF,则AB的长为_____.

    16.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F分别是线段AO,BO的中点,若AC+BD=24厘米,△OAB的周长是18厘米,则EF=___厘米.

    17.如图,已知菱形ABCD的周长为16,面积为,E为AB的中点,若P为对角线BD上一动点,则EP+AP的最小值为______.

    18.如图,△ABC三边的中线AD,BE,CF的公共点G,若,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是 ____________.

    19.如图,∠MAN=90°,点C在边AM上,AC=4,点B为边AN上一动点,连接BC,△A′BC与△ABC关于BC所在直线对称,点D,E分别为AC,BC的中点,连接DE并延长交A′B所在直线于点F,连接A′E.当△A′EF为直角三角形时,AB的长为_____.

    20.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E平分∠BAD,交BC于点E,且AB=AE,延长AB与DE的延长线交于点F.下列结论中:①△ABC≌△EAD;②△ABE是等边三角形;③AD=AF;④S△ABE=S△CDE;⑤S△ABE=S△CEF.其中正确的是_____.

    21.如图,正方形纸片ABCD的边长为12,E,F分别是边AD,BC上的点,将正方形纸片沿EF折叠,使得点A落在CD边上的点A′处,此时点B落在点B′处.已知折痕EF=13,则AE的长等于_________.

    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行四边形OABC的边OC落在x轴的正半轴上,且点B (6,2),C(4,0)直线y=2x+1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y轴向下平移,经过______秒该直线可将平行四边形OABC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23.如图,四边形是矩形,延长到点,使,连接,点是的中点,连接,,得到;点是的中点,连接,,得到;点是的中点,连接,,得到;…;按照此规律继续进行下去,若矩形的面积等于2,则的面积为_________.(用含正整数的式子表示)


    三、解答题
    24.如图,在▱ABCD中,AE⊥BC,AF⊥CD,垂足分别为E,F,且BE=DF
    (1)求证:▱ABCD是菱形;
    (2)若AB=5,AC=6,求▱ABCD的面积.




    25.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E,点G为AD的中点,连接CG,CG的延长线交BA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FD.
    (1)求证:AB=AF;
    (2)若AG=AB,∠BCD=120°,判断四边形ACDF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26.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AD=CD,E是对角线BD上一点,且EA=EC.
    (1)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
    (2)如果BE=BC,且∠CBE:∠BCE=2:3,求证: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27.如图,在口ABCD中,分别以边BC,CD作等腰△BCF,△CDE,使BC=BF,CD=DE,∠CBF=∠CDE,连接AF,AE.
    (1)求证:△ABF≌△EDA;
    (2)延长AB与CF相交于G,若AF⊥AE,求证BF⊥BC.






    28.如图,把矩形OABC放入平面直角坐标系xO中,使OA、OC分别落在x、y轴的正半轴上,其中AB=15,对角线AC所在直线解析式为y=﹣x+b,将矩形OABC沿着BE折叠,使点A落在边OC上的点D处.
    (1)求点B的坐标;
    (2)求EA的长度;
    (3)点P是y轴上一动点,是否存在点P使得△PBE的周长最小,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A
    【解析】
    【分析】易得BC长为EF长的2倍,那么菱形ABCD的周长=4BC问题得解.
    【详解】∵E是AC中点,
    ∵EF∥BC,交AB于点F,
    ∴EF是△ABC的中位线,
    ∴BC=2EF=2×3=6,
    ∴菱形ABCD的周长是4×6=24,
    故选A.
    【点拨】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及菱形的周长公式,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B
    【详解】
    试题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知AB=CD,AD∥BC,AD=BC,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知AB=AF,DE=CD,因此可知AF+DE=AD+EF=2AB=12,解得AD=BC=12-2=10.
    故选B.
    点拨: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关键是把所求线段转化为题目中已知的线段,根据等量代换可求解.
    3.A
    【分析】
    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知:,,再证明即可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详解】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对角线上的两点、满足,
    ∴,即,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四边形是矩形.
    故选A.
    【点拨】
    本题考查了矩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B
    【解析】
    如图

    设正方形S2的边长为x,
    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知,AC=BC,BC=CE=CD,
    ∴AC=2CD,CD==2,
    ∴EC2=22+22,即EC=;
    ∴S2的面积为=8;
    ∵S1的边长为3,S1的面积为3×3=9,
    ∴S1+S2=8+9=17.故选B.
    5.B
    【分析】
    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折叠的性质,得出,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求出,再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


    由折叠可得,

    又,

    又,
    中,,

    故选B.
    【点拨】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综合应用,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出的度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6.C
    【分析】
    矩形与菱形相比,菱形的四条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矩形四个角是直角,对角线相等,由此结合选项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A、菱形、矩形的内角和都为360°,故本选项错误;
    B、对角互相平分,菱形、矩形都具有,故本选项错误;
    C、对角线相等菱形不具有,而矩形具有,故本选项正确
    D、对角线互相垂直,菱形具有而矩形不具有,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点拨】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及矩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与菱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7.A
    【解析】
    试题分析:作辅助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本题的难点.如图:过点A作AD⊥x轴于D,过点C作CE⊥x轴于E,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求出∠OAD=∠COE,再利用“角角边”证明△AOD和△OCE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OE=AD,CE=OD,然后根据点C在第二象限写出坐标即可.∴点C的坐标为
    (-,1)故选A.
    考点: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2、坐标和图形性质;3、正方形的性质.

    8.B
    【解析】
    分析:①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易证∠PAB+∠PBA=90°,易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即可解题;
    ②根据平角定义得:∠APQ+∠BPC=90°,由正方形可知每个内角都是直角,再由同角的余角相等,即可解题;
    ③根据平行线和翻折的性质得:∠FPC=∠PCE=∠BCE,∠FPC≠∠FCP,且∠PFC是钝角,△FPC不一定为等腰三角形;
    ④当BP=AD或△BPC是等边三角形时,△APB≌△FDA,即可解题.
    详解:①如图,EC,BP交于点G;

    ∵点P是点B关于直线EC的对称点,
    ∴EC垂直平分BP,
    ∴EP=EB,
    ∴∠EBP=∠EPB,
    ∵点E为AB中点,
    ∴AE=EB,
    ∴AE=EP,
    ∴∠PAB=∠PBA,
    ∵∠PAB+∠PBA+∠APB=180°,即∠PAB+∠PBA+∠APE+∠BPE=2(∠PAB+∠PBA)=180°,
    ∴∠PAB+∠PBA=90°,
    ∴AP⊥BP,
    ∴AF∥EC;
    ∵AE∥CF,
    ∴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故①正确;
    ②∵∠APB=90°,
    ∴∠APQ+∠BPC=90°,
    由折叠得:BC=PC,
    ∴∠BPC=∠PBC,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C=∠ABP+∠PBC=90°,
    ∴∠ABP=∠APQ,
    故②正确;
    ③∵AF∥EC,
    ∴∠FPC=∠PCE=∠BCE,
    ∵∠PFC是钝角,
    当△BPC是等边三角形,即∠BCE=30°时,才有∠FPC=∠FCP,
    如右图,△PCF不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故③不正确;
    ④∵AF=EC,AD=BC=PC,∠ADF=∠EPC=90°,
    ∴Rt△EPC≌△FDA(HL),
    ∵∠ADF=∠APB=90°,∠FAD=∠ABP,
    当BP=AD或△BPC是等边三角形时,△APB≌△FDA,
    ∴△APB≌△EPC,
    故④不正确;
    其中正确结论有①②,2个,
    故选B.
    点拨: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矩形的性质,翻折变换,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9.C
    【分析】
    证明△BNA≌△BNE,得到BA=BE,即△BAE是等腰三角形,同理△CAD是等腰三角形,根据题意求出DE,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计算即可.
    【详解】
    解:∵BN平分∠ABC,BN⊥AE,
    ∴∠NBA=∠NBE,∠BNA=∠BNE,
    在△BNA和△BNE中,

    ∴△BNA≌△BNE,
    ∴BA=BE,
    ∴△BAE是等腰三角形,
    同理△CAD是等腰三角形,
    ∴点N是AE中点,点M是AD中点(三线合一),
    ∴MN是△ADE的中位线,
    ∵BE+CD=AB+AC=19-BC=19-7=12,
    ∴DE=BE+CD-BC=5,
    ∴MN=DE=.
    故选C.
    【点拨】
    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
    10.B
    【解析】
    分析:连接BB′,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AB=AB′,判断出△ABB′是等边三角形,根据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等可得AB=BB′,然后利用“边边边”证明△ABC′和△B′BC′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ABC′=∠B′BC′,延长BC′交AB′于D,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D⊥AB′,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AB,然后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D、C′D,然后根据BC′=BD-C′D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如图,连接BB′,

    ∵△ABC绕点A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AB′C′,
    ∴AB=AB′,∠BAB′=60°,
    ∴△ABB′是等边三角形,
    ∴AB=BB′,
    在△ABC′和△B′BC′中,

    ∴△ABC′≌△B′BC′(SSS),
    ∴∠ABC′=∠B′BC′,
    延长BC′交AB′于D,
    则BD⊥AB′,
    ∵∠C=90°,AC=BC=,
    ∴AB==2,
    ∴BD=2×=,
    C′D=×2=1,
    ∴BC′=BD-C′D=-1.
    故选:B.
    点拨: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作辅助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并求出BC′在等边三角形的高上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本题的难点.
    11.8
    【解析】
    【分析】证明△AEC≌△FBA,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EC=AB=4,然后再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四边形ACDF是正方形,
    ∴AC=FA,∠CAF=90°,
    ∴∠CAE+∠FAB=90°,
    ∵∠CEA=90°,∴∠CAE+∠ACE=90°,
    ∴∠ACE=∠FAB,
    又∵∠AEC=∠FBA=90°,
    ∴△AEC≌△FBA,
    ∴CE=AB=4,
    ∴S阴影==8,
    故答案为8.
    【点拨】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面积等,求出CE=AB是解题的关键.
    12.3或.
    【分析】
    当△CEB′为直角三角形时,有两种情况:
    ①当点B′落在矩形内部时,如答图1所示.
    连结AC,先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C=5,根据折叠的性质得∠AB′E=∠B=90°,而当△CEB′为直角三角形时,只能得到∠EB′C=90°,所以点A、B′、C共线,即∠B沿AE折叠,使点B落在对角线AC上的点B′处,则EB=EB′,AB=AB′=3,可计算出CB′=2,设BE=x,则EB′=x,CE=4-x,然后在Rt△CEB′中运用勾股定理可计算出x.
    ②当点B′落在AD边上时,如答图2所示.此时ABEB′为正方形.
    【详解】
    当△CEB′为直角三角形时,有两种情况:

    ①当点B′落在矩形内部时,如答图1所示.
    连结AC,
    在Rt△ABC中,AB=3,BC=4,
    ∴AC==5,
    ∵∠B沿AE折叠,使点B落在点B′处,
    ∴∠AB′E=∠B=90°,
    当△CEB′为直角三角形时,只能得到∠EB′C=90°,
    ∴点A、B′、C共线,即∠B沿AE折叠,使点B落在对角线AC上的点B′处,
    ∴EB=EB′,AB=AB′=3,
    ∴CB′=5-3=2,
    设BE=x,则EB′=x,CE=4-x,
    在Rt△CEB′中,
    ∵EB′2+CB′2=CE2,
    ∴x2+22=(4-x)2,解得,
    ∴BE=;
    ②当点B′落在AD边上时,如答图2所示.
    此时ABEB′为正方形,∴BE=AB=3.
    综上所述,BE的长为或3.
    故答案为:或3.
    13.(﹣5,4).
    【分析】
    首先由A、B两点坐标,求出AB的长,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AD=CD=AB,从而可得到点C的横坐标;接下来在△AOD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DO的长,结合上面的结果,即可确定出C点的坐标.
    【详解】
    由题知A(3,0),B(-2,0),D在y轴上,
    ∴AB=3-(-2)=5,OA=3,BO=2,
    由菱形邻边相等可得AD=AB=5,
    在Rt△AOD中,由勾股定理得:
    OD==4,
    由菱形对边相等且平行得CD=BA=5,
    所以C(-5,4).
    故答案为(﹣5,4).
    【点拨】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及坐标与图形的性质,运用勾股定理求出OD的长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22.5°
    【详解】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C=BD,OA=OC,OB=OD,
    OA=OB═OC,
    ∠OAD=∠ODA,∠OAB=∠OBA,
    ∠AOE=∠OAD+∠ODA=2∠OAD,
    ∠EAC=2∠CAD,
    ∠EAO=∠AOE,
    AE⊥BD,
    ∠AEO=90°,
    ∠AOE=45°,
    ∠OAB=∠OBA=67.5°,
    即∠BAE=∠OAB﹣∠OAE=22.5°.

    考点:矩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5.3
    【解析】
    【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知AB=AE,在直角三角形ADE中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E长即可得.
    【详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D=90°,BC=AD=3,
    ∵将矩形ABCD绕点A逆时针旋转得到矩形AEFG,
    ∴EF=BC=3,AE=AB,
    ∵DE=EF,
    ∴AD=DE=3,
    ∴AE==3,
    ∴AB=3,
    故答案为3.
    【点拨】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和旋转的性质,熟知旋转前后哪些线段是相等的是解题的关键.
    16.3
    【解析】
    试题分析:∵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OA=OC,OB=OD.
    又∵AC+BD=24厘米,∴OA+OB=12厘米.
    ∵△OAB的周长是18厘米,∴AB=6厘米.
    ∵点E,F分别是线段AO,BO的中点,∴EF是△OAB的中位线.
    ∴EF=AB=3厘米.
    17..
    【详解】
    解:如图作CE′⊥AB于E′,甲BD于P′,连接AC、AP′.首先证明E′与E重合,
    ∵A、C关于BD对称,
    ∴当P与P′重合时,PA′+P′E的值最小,
    ∵菱形ABCD的周长为16,面积为8,
    ∴AB=BC=4,AB·CE′=8,
    ∴CE′=2,由此求出CE的长=2.

    故答案为2.
    考点:1、轴对称﹣最短问题,2、菱形的性质
    18.4
    【解析】
    试题分析:由中线性质,可得AG=2GD,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4;其实图中各个单独小三角形面积都相等本题虽然超纲,但学生容易蒙对的.
    考点:中线的性质.

    19.或4
    【解析】
    分析:当△A′EF为直角三角形时,存在两种情况:
    ①当∠A'EF=90°时,如图1,根据对称的性质和平行线可得:A'C=A'E=4,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得:BC=2A'B=8,最后利用勾股定理可得AB的长;
    ②当∠A'FE=90°时,如图2,证明△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AB=AC=4.
    详解:当△A′EF为直角三角形时,存在两种情况:
    ①当∠A'EF=90°时,如图1,
    .
    ∵△A′BC与△ABC关于BC所在直线对称,
    ∴A'C=AC=4,∠ACB=∠A'CB,
    ∵点D,E分别为AC,BC的中点,
    ∴D、E是△ABC的中位线,
    ∴DE∥AB,
    ∴∠CDE=∠MAN=90°,
    ∴∠CDE=∠A'EF,
    ∴AC∥A'E,
    ∴∠ACB=∠A'EC,
    ∴∠A'CB=∠A'EC,
    ∴A'C=A'E=4,
    Rt△A'CB中,∵E是斜边BC的中点,
    ∴BC=2A'E=8,
    由勾股定理得:AB2=BC2-AC2,
    ∴AB=;
    ②当∠A'FE=90°时,如图2,
    .
    ∵∠ADF=∠A=∠DFB=90°,
    ∴∠ABF=90°,
    ∵△A′BC与△ABC关于BC所在直线对称,
    ∴∠ABC=∠CBA'=45°,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B=AC=4;.
    综上所述,AB的长为4或4;
    故答案为4或4.
    点拨: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勾股定理、轴对称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并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解决问题.
    20.①②⑤
    【分析】
    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AD∥BC,AD=BC,由AE平分∠BAD,可得∠BAE=∠DAE,可得∠BAE=∠BEA,得AB=BE,由AB=AE,得到△ABE是等边三角形,②正确;则∠ABE=∠EAD=60°,由SAS证明△ABC≌△EAD,①正确;由△FCD与△ABD等底(AB=CD)等高(AB与CD间的距离相等),得出S△FCD=S△ABD,由△AEC与△DEC同底等高,所以S△AEC=S△DEC,得出S△ABE=S△CEF.⑤正确.
    【详解】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AD=BC,
    ∴∠EAD=∠AEB,
    又∵AE平分∠BAD,
    ∴∠BAE=∠DAE,
    ∴∠BAE=∠BEA,
    ∴AB=BE,
    ∵AB=AE,
    ∴△ABE是等边三角形;
    ②正确;
    ∴∠ABE=∠EAD=60°,
    ∵AB=AE,BC=AD,
    ∴△ABC≌△EAD(SAS);
    ①正确;
    ∵△FCD与△ABC等底(AB=CD)等高(AB与CD间的距离相等),
    ∴S△FCD=S△ABC,
    又∵△AEC与△DEC同底等高,
    ∴S△AEC=S△DEC,
    ∴S△ABE=S△CEF;
    ⑤正确.
    若AD与AF相等,即∠AFD=∠ADF=∠DEC,
    即EC=CD=BE,
    即BC=2CD,
    题中未限定这一条件,
    ∴③④不一定正确;
    故答案为①②⑤.
    【点拨】
    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此题比较复杂,注意将每个问题仔细分析.
    21.
    【解析】
    过点F作FG⊥AD,垂足为G,连接AA′,在△GEF中,由勾股定理可求得EG=5,轴对称的性质可知AA′⊥EF,由同角的余角相等可证明∠EAH=∠GFE,从而可证明△ADA′≌△FGE,故此可知GE=DA′=5,最后在△EDA′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即可.
    解:过点F作FG⊥AD,垂足为G,连接AA′.

    在Rt△EFG中,EG=,
    ∵轴对称的性质可知AA′⊥EF,
    ∴∠EAH+∠AEH=90∘.
    ∵FG⊥AD,
    ∴∠GEF+∠EFG=90∘.
    ∴∠DAA′=∠GFE.
    在△GEF和△DA′A中,

    ∴△GEF≌△DA′A.
    ∴DA′=EG=5.
    设AE=x,由翻折的性质可知EA′=x,则DE=12−x.
    在Rt△EDA′中,由勾股定理得:A′E2=DE2+A′D2,即x2=(12−x)2+52.
    解得:x=.
    故答案为:.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正方形、轴对称、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等相关知识.利用辅助线构全等形、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22.6
    【详解】
    试题解析:连接AC、BO,交于点D,当y=2x+1经过D点时,该直线可将□OABC的面积平分;

    ∵四边形AOCB是平行四边形,
    ∴BD=OD,
    ∵B(6,2),点C(4,0),
    ∴D(3,1),
    设DE的解析式为y=kx+b,
    ∵平行于y=2x+1,
    ∴k=2,
    ∵过D(3,1),
    ∴DE的解析式为y=2x-5,
    ∴直线y=2x+1要向下平移6个单位,
    ∴时间为6秒,
    故答案为6.
    23.
    【分析】
    先计算出、、的面积,然后再根据其面积的表达式找出其一般规律进而求解.
    【详解】
    解:∵,
    ∴面积是矩形ABCD面积的一半,∴梯形BCDE的面积为,
    ∵点是的中点,∴
    ∴,

    ∴,
    ∵点是的中点,由中线平分所在三角形的面积可知,
    ∴,
    且,

    ∴,
    同理可以计算出:

    且,
    ∴,
    ∴,
    故、、的面积分别为:,
    观察规律,其分母分别为2,4,8,符合,分子规律为,
    ∴的面积为.
    故答案为:.
    【点拨】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线的性质,三角形面积公式,矩形的性质等,本题的关键是能求出前面三个三角形的面积表达式,进而找出规律求解.
    24.(1)证明见解析;(2)S平行四边形ABCD =24
    【分析】
    (1)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AB=AD即可解决问题;
    (2)连接BD交AC于O,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对角线的长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B=∠D,
    ∵AE⊥BC,AF⊥CD,
    ∴∠AEB=∠AFD=90°,
    ∵BE=DF,
    ∴△AEB≌△AFD,
    ∴AB=AD,
    ∴四边形ABCD是菱形;
    (2)连接BD交AC于O,
    ∵四边形ABCD是菱形,AC=6,
    ∴AC⊥BD,
    AO=OC=AC=×6=3,
    ∵AB=5,AO=3,
    ∴BO===4,
    ∴BD=2BO=8,
    ∴S平行四边形ABCD=×AC×BD=24.

    【点拨】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相关的性质与定理、正确添加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25.(1)证明见解析;(2)结论:四边形ACDF是矩形.理由见解析.
    【分析】
    (1)只要证明AB=CD,AF=CD即可解决问题;
    (2)结论:四边形ACDF是矩形.根据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判断即可;
    【详解】
    (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AB=CD,
    ∴∠AFC=∠DCG,
    ∵GA=GD,∠AGF=∠CGD,
    ∴△AGF≌△DGC,
    ∴AF=CD,
    ∴AB=AF.
    (2)解:结论:四边形ACDF是矩形.
    理由:∵AF=CD,AF∥CD,
    ∴四边形ACDF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BAD=∠BCD=120°,
    ∴∠FAG=60°,
    ∵AB=AG=AF,
    ∴△AFG是等边三角形,
    ∴AG=GF,
    ∵△AGF≌△DGC,
    ∴FG=CG,∵AG=GD,
    ∴AD=CF,
    ∴四边形ACDF是矩形.
    【点拨】
    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矩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
    26.(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
    【分析】
    (1)首先证得△ADE≌△CDE,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DE=∠CDE,由AD∥BC可得∠ADE=∠CBD,易得∠CDB=∠CBD,可得BC=CD,易得AD=BC,利用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可得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由AD=CD可得四边形ABCD是菱形;
    (2)由BE=BC可得△BEC为等腰三角形,可得∠BCE=∠BEC,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CBE=180× =45°,易得∠ABE=45°,可得∠ABC=90°,由正方形的判定定理可得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详解】
    (1)在△ADE与△CDE中,

    ∴△ADE≌△CDE,
    ∴∠ADE=∠CDE,
    ∵AD∥BC,
    ∴∠ADE=∠CBD,
    ∴∠CDE=∠CBD,
    ∴BC=CD,
    ∵AD=CD,
    ∴BC=AD,
    ∴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AD=CD,
    ∴四边形ABCD是菱形;
    (2)∵BE=BC,
    ∴∠BCE=∠BEC,
    ∵∠CBE:∠BCE=2:3,
    ∴∠CBE=180× =45°,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E=45°,
    ∴∠ABC=90°,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27.(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1)证明AB=DE,FB=AD,∠ABF=∠ADE即可解决问题;
    (2)只要证明FB⊥AD即可解决问题.
    详(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AD=BC,∠ABC=∠ADC,
    ∵BC=BF,CD=DE,
    ∴BF=AD,AB=DE,
    ∵∠ADE+∠ADC+∠EDC=360°,∠ABF+∠ABC+∠CBF=360°,∠EDC=∠CBF,
    ∴∠ADE=∠ABF,
    在△ABF与△EDA中,
    ∵AB=DE,∠ABF=∠ADE,BF=AD
    ∴△ABF≌△EDA.
    (2)证明:延长FB交AD于H.

    ∵AE⊥AF,
    ∴∠EAF=90°,
    ∵△ABF≌△EDA,
    ∴∠EAD=∠AFB,
    ∵∠EAD+∠FAH=90°,
    ∴∠FAH+∠AFB=90°,
    ∴∠AHF=90°,即FB⊥AD,
    ∵AD∥BC,
    ∴FB⊥BC.
    点拨: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8.(1)B(9,15);(2)5;(3)存在,P(0,)
    【解析】
    【分析】
    (1)根据点C的坐标确定b的值,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点A坐标即可解决问题;
    (2)在Rt△BCD中,BC=9,BD=AB=15,CD==12,OD=15﹣12=3,设DE=AE=x,在Rt△DEO中,根据DE2=OD2+OE2,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3)如图作点E关于y轴的对称点E′,连接BE′交y轴于P,此时△BPE的周长最小.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BE′的解析式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解:(1)∵AB=15,四边形OABC是矩形,
    ∴OC=AB=15,
    ∴C(0,15),代入y=y=﹣x+b得到b=15,
    ∴直线AC的解析式为y=﹣x+15,
    令y=0,得到x=9,
    ∴A(9,0),B(9,15).
    (2)在Rt△BCD中,BC=9,BD=AB=15,
    ∴CD==12,
    ∴OD=15﹣12=3,
    设DE=AE=x,
    在Rt△DEO中,∵DE2=OD2+OE2,
    ∴x2=32+(9﹣x)2,
    ∴x=5,
    ∴AE=5.
    (3)如图作点E关于y轴的对称点E′,连接BE′交y轴于P,此时△BPE的周长最小.

    ∵E(4,0),
    ∴E′(﹣4,0),
    设直线BE′的解析式为y=kx+b,则有
    解得,
    ∴直线BE′的解析式为y=x+,
    ∴P(0,).
    故答案为(1)B(9,15);(2)5;(3)存在,P(0,).
    【点拨】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综合题、矩形的性质、翻折变换、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解决问题,学会利用轴对称解决最短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

    相关试卷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7.2 统计表、统计图的选用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下册7.2 统计表、统计图的选用同步训练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苏科版八年级下册12.1 二次根式精品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八年级下册12.1 二次根式精品课后测评,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10章 分式10.1 分式优秀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10章 分式10.1 分式优秀当堂达标检测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