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专项练习】全套专题湖南省长沙市文言文解析
- 湖南省长沙市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知识整理 其他 0 次下载
- 湖南省长沙市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项训练 试卷 0 次下载
- 湖南省长沙市七年级上册课内期末文言文期末专题(无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湖南省长沙市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解析真题演练 试卷 0 次下载
- 湖南省长沙市九年级文言文专项训练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湖南省长沙市八年级上册课内期末文言文期末专题(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八年级上册课内期末文言文期末专题(无答案),共7页。
八上期末文言文专题19-20年青一期末文言文阅读(11分)桑怿传桑怿(yì),开封雍丘人。举进士,再不中,去游汝①、颍间,得龙城废田数顷,退而力耕。岁凶,汝旁诸县多盗,怿白令:"愿往来里中察奸民。”因召里中少年,戒曰:“盗不可为也!吾在此,不汝容也! ”少年皆诺。里老父子死未敛,盗夜脱其衣。里父老怯,无他子,不敢告县,裸其尸不能葬。怿闻而悲之,然疑少年王生者,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明日遇之,问曰:“尔诺我不为盗矣,今又盗 里父子尸者,非尔邪? ”少年色动,即推仆地,缚之。怿为尉岁余,改授永安县巡检。枢密吏谓曰:“与我银,为君致阁职②。”怿曰:“用赂得官,非我欲,况贫无银!有,固不可也。”吏怒。怿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多此类。始居雍丘,遭大水,有粟二廩③,将以舟载之,见民走避溺者,遂弃其粟,以舟载之。见民荒岁,聚其里人饲之,粟尽乃止。怿善剑及铁简④,力过数人,而有谋略。庐陵欧阳修曰:勇力,人所有;而能知用其勇者,少矣。若怪可谓义勇之士,其学问不深而能者,盖天性也。【注释】①汝:今河南临汝,宋属京西北路。②阁职:宋制,阁门通事舍人与阁门祗候,并为阁职, 为武臣之淸选,比于文臣之馆职。③庫(Iǐn):藏米之仓。④铁简:古兵器,无刃而有四棱,方株似简。 故名,后亦作“锏”。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怿闻而悲之 操蛇之神闻之(《愚公移山》)B.固不可也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周亚夫军细柳》)C.为君致阁职 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D.始居雍丘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期公移山》)12.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以”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例句:将以舟载之A.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B.徐以杓酌油沥之。(《卖油翁》)C.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周亚夫军细柳》)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狼》)13.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怿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多此类。 14.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桑怿如何抓住偷走里老父子衣服的盗贼的?你认为欧阳修最赞赏桑怿的什么品质? (4分) 19-20年湘一芙蓉文言文阅读(共11分)苏①自永乐间久不治,朝廷患之,屡遣使督责无效。后况②出郡守治此地。公既至,悉察得民隐,喟然曰:“郡久不治,病在赋重、民贫、吏胥为奸耳。”因焚香自祝,奏减正赋七十二万余石。或说以祸福,不顾,卒得所请。次发奸吏豪民数人,郡遂大治。初,郡多水患,公讲求其利,无不曲尽。自后遂无垫没③。性刚明,见事必为,不计成败,然卒皆底④于成。朝廷累有褒美宴劳之宠,而以苏人仰之,终不迁其官,公亦为之不倦焉。一日,府治⑤被火焚,文卷悉烬,遗火⑥者,一吏也。火熄,况守呼吏痛杖一百,喝使归舍,亟草奏,一力归罪己躬,更不以累吏也。初,吏自知当死,况守叹曰:“此固太守事也,小吏何足当哉!”奏上,罪止罚俸。公之周旋⑦小吏如此,所以威行而无怨。使以今人处此,即自己之罪尚欲推之下人,况肯代人受过乎?公之品,于是不可及矣!【注释】①苏:指苏州。②况:况钟,字伯律,南昌人,时任苏州太守,明朝著者名廉官。③垫:陷沉,淹没。④底:古同“抵”,达到。⑤府治:府邸。⑥遗火:因失职造成火灾。⑦周旋:这里是对待的意思。1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所以威行而无怨/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B. 屡遣使督责无效/使人称谢(《周亚夫军细柳》)C. 此固太守事也/汝心之固(《愚公移山》)D. 喝使归舍/屋舍俨然(《桃花源记 》)13. 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公之周旋小吏如此A.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B.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C. 称善者久之(《周亚夫军细柳》)D. 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富贵不能淫》)14.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以今人处此,即自己之罪尚欲推之下人,况肯代人受过乎? 从文中可以看出况钟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 19-20一中期末调研试卷文言文阅读张禹字伯达,赵国襄人也。禹性笃厚节俭。父卒,汲①吏人赙②送前后数百万,悉无所受。又以田宅推与伯父,身自寄止③。永平八年,举孝廉,稍迁;建初中,拜杨州刺史。当过江行部,中土人皆以江有子胥之神,难于济涉。禹将度,吏固请不听。禹厉言曰:“子胥如有灵,知吾志在理察枉讼④,岂危我哉?”遂鼓楫而过。历行郡邑,深幽之处莫不毕到,亲录囚徒,多所明举。元和二年,转兖州刺史,亦有清平称。三年,迁下邳相。徐县北界有蒲阳坡,傍多良田,而堙废莫修。禹为开水门,通引灌溉,遂成孰田数百顷。劝率吏民,假与种粮,亲自勉劳,遂大收谷实。邻郡贫者归之千余户,室庐相属,其下成市。后岁至垦千余顷,民用温给。永元十五年,南巡祠园庙,禹以太尉兼卫尉留守。闻车驾当进幸江陵, 以为不宜冒险远,驿马上谏。诏报曰:“祠谒既讫,当南礼大江,会得君奏,临汉回舆而旋。”及行还,禹特蒙赏赐。永初元年,以定策功封安乡侯。七年,卒于家。(节选自《后汉书•张禹传》,有删改)【注】①汲:地名。②赙:拿钱财帮助别人办丧事。③寄止:寄居。④枉讼:审理冤案错案。1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吏固请不听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B. 通引灌溉 属引凄异(《三峡》)C. 亲自勉劳 劳其筋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 遂鼓楫而过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记承天寺夜游》)13. 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深幽之处莫不毕到A. 实是欲界之仙都(《答谢中书书》) B. 已而之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C. 何陋之有(《陋室铭》) D. 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14.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邻郡贫者归之千余户,室庐相属,其下成市。15. 结合选文,谈谈张禹是一个怎样的人。 19-20年长郡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赵惠王①谓公孙龙曰:“寡人事偃兵十余年矣,而不成,兵不可偃乎?”公孙龙对曰:"偃兵之意,兼爱天下之心也。兼爱天下,不可以虚名为也,必有其实。今蔺、离石②入秦,而王缟素布总③;东攻齐得城,而王加膳置酒。秦得地而王布总,齐亡地而王加膳,所非兼爱之心也。此偃兵之所以不成也。"今有人于此,无礼慢易而求敬,阿党不公而求令,烦号数变而求静,暴戾贪得需求定,虽黄帝犹若困。 节选自《吕氏春秋•审应览第六》 【注释】①赵惠王:成国时期赵国国君。②蔺、离石:地名,赵国土地。③布总:用麻布束发。1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赵惠王谓公孙龙曰/此之谓大丈夫(《富贵不能淫》)B.兵不可偃乎/兵革非不坚向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C.东攻齐得城/还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齐亡地而王加膳/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14.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寡人事偃兵十余年矣,而不成。A.—怒而诸侯惧(《富贵不能淫》)B.生手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与安乐》)c.面山而居(《愚公移山》)D.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 偃兵之意,兼爱天下之心也。译文: (2)今有人于此,无礼慢易而求敬,阿党不公而求令。译文: 16.本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赵惠王“偃兵不成”的原因。(6分)答: 19-20年中雅培粹陈灌,字子将,庐陵人也。元末,世将乱,环所居筑场种树,人莫能测。后十年,盗蜂起灌率武勇结屯林中盗不敢入一乡赖以全。太祖平武昌,灌诣军门谒见,与语奇之,擢①湖广行省员外郎,累迁大都督府经历。从大将军徐达北征。寻命筑城泰州,工竣,除宁国知府。时天下初定,民弃《诗》《书》久。灌建学舍,延师,选俊秀子弟受业。访问疾苦,禁豪右②兼并。创户帖以便稽民。帝取为式,颁行天下。伐石筑堤,作水门蓄泄,护濒江田,百姓咸赖。有坐盗麦舟者,论死数十人。灌覆按③曰:“舟自漂至,而愚民哄取之,非谋劫也。”坐其首一人,余悉减死。灌丰裁④严正,而为治宽恤类此。洪武四年召入京,病卒。 节选自《明史•列传》)【注释】①擢:提拔。下文中的“迁”、“除”都与此相类似,授予官职的意思。②豪右:豪 强。③覆按:复审案件。④丰裁:风纪。1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环所居筑场种树/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B.洪武四年召入京/入则无法家拂士C.而愚民哄取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D.创户帖以便稽民/以残年余力13.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盗蜂起/灌率武勇结屯林中/盗不敢入/一乡赖以全B.盗蜂起灌率武/勇结屯林中/盗不敢入/一乡赖以全C.盗蜂起/灌率武勇结屯林/中盗不敢入一乡/赖以全D.盗蜂起灌/率武勇结屯/林中盗不敢入/一乡赖以全1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灌诣军门谒见,与语奇之 (2)灌建学舍,延师,选俊秀子弟受业 15.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元朝末年,陈灌在家乡种了很多树,老乡对此十分理解与支持。B.太祖一见面就很喜欢陈灌,任命他为宁国知府。C.陈灌创立了 “户帖”,太祖非常认可,将它在全国推行。D.有数十人因盗麦船罪而判死刑,陈灌经过审查,弄明了真相,于是将所有人都免除了刑罚。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末专题复习:课内文言文练习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无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这则故事写了陈太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专题复习:课内文言文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无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内容理解,问题探究,重点句翻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复习专题:课内文言文阅读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无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加点的词解有误的一项是, 下列句子解释有误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