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金色的草地(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展开金色的草地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 |||||||||||||||||||||||||
学科 | 语文 | 年级 | 三年级 | 学期 | 上期 | ||||||||||||||||||||
课题 | 金色的草地 | ||||||||||||||||||||||||
教学目标 | |||||||||||||||||||||||||
1.能说出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2.能自己观察某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的变化情况并写出来。 | |||||||||||||||||||||||||
教学重难点及内容 | |||||||||||||||||||||||||
教学重难点:能说出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教学内容:本课是位于第五单元习作策略单元中的一课,因此在教学中我会着力引导同学们“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并能学以致用通过自己的仔细观察将观察所得写下来”。教学本课时我先引导学生找到本课通过了解草地在不同时间的变化情况及其变化的原因,指导学生感受作者对事物连续且细致的观察。学习了作者是如何细致观察草地在一天内不同时间的颜色变化,激发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等在不同时间的变化,并尝试着了解变化的原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为接下来的习作做准备。 | |||||||||||||||||||||||||
教学过程 | |||||||||||||||||||||||||
一 、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到那片能给兄弟俩带来不少快乐的金色草地吧!看看哥哥是如何发现那片草地的神奇变化的! 二、 引导观察 1.读语段,找变化。 师:请同学们默读第3自然段,看看哥哥有什么发现。用横线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用波浪线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2.谈变化,学观察。 师引学生反馈,教师相机出示词语卡:请同学们结合表格与刚刚读过的第3自然段,按时间顺序说说草地的变化。预设生:早上,草地的颜色是绿色的、中午草地是金色的、傍晚是绿色的。
师小结:看来同学们也很善于发现和总结。原来,哥哥在不同时间观察到草地颜色是不一样的。 3.找原因,学观察。 (1)师启发思考: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再读第3自然段找找原因。 (2)出示句子,学生表演读。 呈现文本(预设生找到):老师,我知道: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哥哥是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蒲公英的花比作手掌,形象地说明草地颜色的变化与花朵张合的联系。师:是的。蒲公英的花朵就像图片里的这样有开有合,同学们可以用自己的手掌来模拟花朵开合的样子哦。 (3)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哥哥能发现草地的变化呢? 师引生小结:因为文中的哥哥喜欢那片草地,所以他不仅对那片草地进行了连续的观察,而且观察得还非常仔细!师:是的。连续且仔细的观察能帮助我们了解事物的变化。 4.完成课后第二题的变型表格。 师引导:刚刚我们跟随哥哥的文字一起了解了草地颜色的变化与蒲公英花朵的张合的关系,现在你能完善下图的表格吗? 师引导生借助板书,说出草地颜色的变化与蒲公英之间的关系。生:早上,草地是绿色的,因为蒲公英的花合拢了;中午草地是金色的,因为蒲公英的花张开了;到了晚上草地又变绿了,因为蒲公英的花又合拢了。
三、小结拓展,学以致用 1.视频引导观察,范例引导练笔。 (1)师引导小结回忆:是的,看来同学们也探索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如果我们也像文中哥哥那样连续且仔细地观察同一种事物,也会发现事物的神奇变化哦。回想一下,生活中,你们见到过哪种事物在不同时候是不一样的呢? (2)预设生:动物:有蝌蚪、毛毛虫、猫眼睛 ......植物:有向日葵、含羞草、橘子...... 师评:同学们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很善于观察。接下来,我们通过一则短视频来了解猫眼睛变化的神奇。 播放猫瞳孔变化的视频。 (3)呈现观察范例,为学生练笔做铺垫。 师引导:看了视频,我们可以用“观察记录单”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观察与思考,这样就方便分享给小伙伴们听哦!比如这张“观察记录清单”里记录的含羞草的变化,写清楚观察的对象及地点、观察的时间及变化、变化的原因及结论,右边我们还可以仿照课文写一写,形成自己的经验总结。 2.课后观察实践,学以致用。 师:那么,课后,请同学们一起去生活中发现大自然的神奇吧!选择一种自己感兴趣的动物或植物,对它进行仔细且连续地观察。随时注意完善“观察清单”并进行整理得出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