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展开
第1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3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过程及特点。
认识环境变迁对两栖动物生殖发育以及生存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过程及特点。
2、教学难点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过程及特点。
环境变迁对两栖动物生殖发育以及生存的影响。
三、教学步骤
1、新课导入
教师课件展示宋代赵师秀的《约客》,其中“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描绘了江南梅雨季节,水草丰茂、蛙鸣声声的情景。此时此地,青蛙群聚,如此活跃,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尝试回答。
2、新课讲授
一、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春末夏初是青蛙繁殖的季节。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它的生殖和发育主要是在水中完成的。青蛙的生殖过程中有一系列的繁殖行为。
教师课件图片展示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并进行讲解。
青蛙的繁殖行为:
求偶:春末夏初,我们在水边常听到青蛙的鸣叫声,雄蛙的口角有对鸣囊,使雄蛙叫声响亮。雄蛙的叫声会吸引雌蛙,雌蛙选择叫声响亮的雄蛙进行抱对。所以雄蛙的鸣叫是一种求偶行为。
雌雄蛙抱对:在生殖过程中,蛙类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抱对,雄蛙在雌蛙背上抱持许久,雌蛙产卵,雄蛙排出精子,抱对能够增大卵细胞的受精率。
体外受精:雄蛙排出的精子和雌蛙排出的卵细胞在水中完成受精作用。因此,青蛙的生殖特点是有性生殖、体外受精
受精卵形成:卵细胞和精子完成受精作用后形成受精卵。青蛙次能形成许多受精卵,受精卵位于一片片胶状透明的卵块内,漂浮在水中。可以看到里面有许多深色的小点,并且向上的一面颜色较深,这样可以吸收较多的热量,有利于受精卵的发育。
青蛙的发育过程:
通过受精卵发育成蝌蚪,先长出后腿,后长出前腿,然后尾巴逐渐消失,长成幼蛙,最终长成成蛙。
教师让学生回忆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尝试比较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与家蚕的有什么异同。
课件给出表格,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加以引导。
教师总结青蛙的生殖发育,青蛙的生殖发育是一种变态发育:由受精卵发育成的蝌蚪,无论是外部形态还是内部结构都像鱼,有尾、用鳃呼吸,只能生活在水中。慢慢地,蝌蚪先长出后肢,再长出前肢,尾、鳃都逐渐萎缩消失,还形成了能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的肺,发育为能上陆地生活的成蛙。
二、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条件
教师图片展示大鲵、蝾螈、蟾蜍、青蛙等两栖动物的生活环境。
教师提问,有人认为,水域环境的减少和污染危及了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你认同这种说法吗?
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本第16页资料分析中的相关资料,并讨论:
1.上述事实说明环境的变迁对两栖动物的繁衍有什么影响?
2.某些地区出现畸形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资料3可以说明这两种因素之间有什么关系?
4.从上述事实中你受到哪些启示?
教师指导学生解决讨论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板书设计
第1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3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教学设计
一、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青蛙的繁殖行为
青蛙的发育过程
发育方式
二、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条件
青蛙的生殖过程离不开水。
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a href="/sw/tb_c544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生殖方式,发育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设计,共2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青蛙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动动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小结,作业布置,两栖动物,青蛙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生殖发育与环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