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1.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学会从语言入手读通、读懂文言文。
2.比较分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性格和志向,从“吾与点”出发探讨孔子的志向,加深对儒家思想的理解;联系社会现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赏析文章对孔子师徒语气、表情、动作的精彩描写,学习本文成功地运用对话和人物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
学习重难点:
1.积累文言知识,提高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性格和志向,联系社会现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学习本文成功地运用对话和人物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1.字音
曾皙(xī) 论语(lún) 摄乎(shè)
比及(bì) 小相(xiànɡ) 铿尔(kēnɡ)
冠者(ɡuàn) 毋吾以也(wú) 夫子哂之(shěn)
以俟君子(sì) 风乎舞雩(yú) 喟然叹曰(kuì)
异乎三子者之撰(zhuàn)
2.通假字
(1)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希”通“稀”,稀疏)
(2)莫春者,春服既成(“莫”通“暮”,迟,晚)
3.一词多义
(1)方eq \b\lc\{(\a\vs4\al\c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方圆),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方形),可使有勇,且知方也(道,指是非准则),方欲发使送武等(将要),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当)))
(2)与eq \b\lc\{(\a\vs4\al\c1(吾与点也(赞成),遂与外人间隔(介词,和、跟),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亲近、亲附)))
(3)率eq \b\lc\{(\a\vs4\al\c1(子路率尔而对曰(轻率),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带领,率领),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全都,一概),将率不能则兵弱(军中统帅,主将)))
(4)如eq \b\lc\{(\a\vs4\al\c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连词,假如),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连词,至于),宗庙之事,如会同(连词,或者)))
4.词类活用
(1)如会同,端章甫(名词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2)浴乎沂,风乎舞雩(名词作动词,吹风、乘凉)
(3)鼓瑟希(名词作动词,弹奏)
(4)冠者五六人(名词作动词,戴帽子)
(5)比及三年,可使有勇(形容词作名词,勇气)
(6)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形容词作名词,小事,指做小相;大事,指治国为政)
(7)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形容词作名词,道,是非准则)
(8)可使足民(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富足)
5.古今异义
(1)以吾一日长乎尔
古义:一两天。
今义:一天。
(2)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古义:少年,不到20岁的人。
今义:儿童。
二、资料链接
1.识作者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曾周游列国,晚年整理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2.探背景
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提倡礼乐和仁义。礼乐是孔子提出的维护社会秩序的规范,仁义是他提倡的立身处世的道德标准。“仁”是这一思想体系的核心。所谓“仁”就是爱人,就是推己及人的同情心。它表现在政治上就是“为政以德”。孔子的思想与主张主要体现在《论语》中。在整个封建社会时期,《论语》是读书人必读的经典著作。本文记录的是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四个弟子“言志”的一段对话。
3.知常识
《论语》: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录孔子的言行,由其门人及再传弟子辑录。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有关儒家思想的首要经典,后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语录体:中国古代散文的一种体式。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有时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因其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短小简约,不重文采,不讲求篇章结构,也不讲求段落、内容间的联系,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故称之为语录体。
三、文本鉴赏
(一)整体感知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突出了孔子“礼”的思想,认为治国和为人都应“以礼行之”。还反映了孔子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反映了孔子对学生“宽、恭、谦、让”的德育思想。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做人应该正直诚实,不应虚伪做作和曲意逢迎。
(二)文脉梳理
【答案】① 弟子言志 ② 区区小国 ③ 愿为小相 ④ 叹之 ⑤ 与之
(三)文本探究
1.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什么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路: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孔子问志,子路首先发言。在他看来,让他去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即使在有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治理得很出色。言谈之中,语气十分肯定。由此可见其抱负之大。在座的四个弟子中,子路年龄最大——只比孔子小九岁,平时与孔子也比较接近,所以说话较少拘谨;但孔子话音刚落,子路便在没有深入思考的情况下抢先发言,确也反映出其鲁莽、轻率的一面。
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冉有在孔子指名发问后才开口。子路刚说自己可以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冉有则说他只能治理一个小国。先说“方六七十”,又说“如五六十”,说明他对自己能力的估计十分谨慎。他还认为,三年之后,他所能取得的政绩仅限于“足民”一点,至于礼乐教化,则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可见,冉有既想有所作为,又不愿对自己估计过高。
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公西华也是在孔子点名指问后才述志。他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刚刚说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为避免以君子自居,他先谦虚一番,说“非曰能之,愿学焉”,然后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愿为小相焉”,在“相”前加了个“小”字,给人感觉是他只想做个赞礼和司仪的小官,实际上,最低一级的“相”的地位也不低。从他简短的言辞中,尤其是两个“愿”字,一个“学”字,一个“小”字,就可以看出他娴于辞令的特点。
2.简析孔子对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述志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子路:赞成他的治国志向,但认为他谈话的内容和态度不够谦虚,这属于“其言不礼”。对冉有:没有正面加以评论,但可以看出是满意的。对公西华:认为他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
3.结合课文中的言、行、神态描写,具体分析孔子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中的孔子是一个既热情而又严格的老师。开始便用“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的劝导打消弟子们的思想顾虑,态度谦和、亲切,接着引用学生平时发牢骚的话,既激发他们发言,又作了一点含蓄的批评(因为孔子主张“人不知而己不愠”),可见他了解学生,注意引导;再如,他虽对子路的“不让”有所不满,但为使弟子能畅所欲言,只是微笑了一下,没有加以评论;曾皙因与其他弟子志向不同,没有立刻说出自己的志向,孔子也没有加以责备,仍耐心地诱导、热情地鼓励。述志后,对曾皙的问题,孔子不厌其烦地答问析疑。
课文中的孔子既是一个有抱负,也是一个苦闷的活生生的形象。孔子本来是问他的弟子在政治上怎样施展自己的抱负,曾皙却答非所问,讲了一通投身自然怀抱、恬然自适的乐趣,离开了政治。孔子“喟然”而叹,对曾皙所说的深表赞许。这表现了孔子思想上的矛盾。孔子一生,其思想的主导方面是积极用世的,他周游列国,希望按其“仁”的观点对当时的政治作一些改良,但却四处碰壁,在其“道不行”的时候,他的内心有过苦闷,他的“喟然”之叹,便形象地表现出这种苦闷。所以,课文中的孔子,较之那个挂着“大成至圣文宣王”招牌的孔圣人,更为可信动人。
4.孔子为什么评价曾皙的志向时说“吾与点也”?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曾皙的话给人们描绘了一幅“太平盛世”图,图中的景象社会安定、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大同和谐社会。曾皙所表达的正是孔子所期望的境界,所以孔子“与”点。
示例二:孔子一生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周游列国,但到处碰壁,不为所用,晚年恬退避世的思想很突出。曾皙“不求为政”之意正合孔子恬退避世之心,故孔子“与”点。
5.回忆拓展阅读《论语》其他篇章,分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艺术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塑造了孔子和蔼可亲、言语亲切的师长形象,同时也表现了子路的粗率豪勇、冉有和公西华的谦虚、曾皙的富有才性。
②本篇与《论语》的其它篇章不同,超出了单纯记言的框架而带有记事的性质,通过人物的一刹那的语默动静来表现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通过对话的形式来反映人物的神情风貌,再加上短句过渡,显得有一定的故事情节。
③语言简洁,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迂徐含蓄的风致。
四、鉴赏技法
人物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独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对话可以是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几个人的相互交谈。描写人物的语言,不但要求做到个性化,而且还要体现出人物说话的艺术性。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课内赏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以言志为线索记叙了孔子和几个弟子畅谈理想志趣的情景,成功地运用语言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将人物的心情语态、精神气质准确地表现出来,子路的轻率急躁,冉有的谦虚,公西华的委婉曲致,曾皙的高雅宁静,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体现了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思想和弟子们不同的志趣、性格,反映了儒家以“礼乐”治国的政治主张。
【对标高考】赏析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语言描写能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印象深刻。
在具体答题时,可运用以下步骤:
步骤一:分析题干要求,确定答题思路。
步骤二:翻译文言文中主要对话与独白,理解人物性格。
步骤三:确定答题语句,按照习惯作答。
(练习)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定公八年,公山不狃不得意于季氏,因阳虎为乱,欲废三桓之嫡,更立其庶孽阳虎素所善者,遂执季桓子。桓子诈之,得脱。定公九年,阳虎不胜,奔于齐。是时孔子年五十。
②公山不狃以费畔季氏,使人召孔子。孔子循道弥久,温温无所试,莫能已用,曰:“盖周文、武起丰、镐而王,今费虽小,傥庶几平!”欲往。子路不说,止孔子。孔子曰:“夫召我者岂徒哉?如用我,其为东周乎!”然亦卒不行。
③其后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
④定公十年春,及齐平。夏,齐大夫黎言于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会于夹谷。鲁定公且以乘车好往。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定公曰:“诺。”具左右司马。会齐侯夹谷,为坛位,土阶三等,以会谪之礼相见,揖让而登。献酬之礼毕,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四方之乐。”景公曰:“诺。”于是旍旄羽袚,矛戟剑拔。鼓噪而至。孔子静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举袂而言曰:“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于此!请命有司!”有司却之,不去,则左右视晏子与景公。吾公心怍,麾而去之。有顷,齐有司趋而讲曰:“请奏宫中之乐。”景公曰:“诺。”优倡侏儒为戏而前,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曰:“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景公惧而动,知义不若,归而大恐,告其群臣曰:“音以君子之道辅君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音君为之奈何?”有司进对曰:“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于是齐侯乃归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谢过。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第④段用语言描写刻画孔子形象很有表现力,请结合内容具体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孔子第一句话是对鲁定公所说,先用整句表明文事必有武备,然后又援引旧例,增强说服力,三个“必”字连用,充满着坚决强烈的语气。(2)面对齐景公不断的无理挑衅,孔子的语气越来越严厉:第一次,先申明我们是好会,再直接指斥齐国所奏之乐为夷狄之乐,最后则是强烈的质疑;第二次,则是更为强烈的祈使语气。(3)无论是面对自己的国君还是齐王,孔子的言论都是既有理,又符合礼,语言描写充分表现了孔子娴于辞令、不惧威权、威重刚毅的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本语言的能力。
本题“第4段用语言描与刻画孔子形象很有表现力,请结合内容具体加以常析”注意分析的是第④段,着重分析孔子的语言以及这些语言对刻画孔子的形象起到什么作用即刻画了孔子什么形象。
“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第一句话是孔子代理典礼会盟的事务,对定公说的,大意是:我听说有非军事活动必须要有军事准备,有军事活动必须要有非军事准备。从前诸侯出国,一定带全了必要的官员随行。请你也带左司马右司马一道去,这段话用“臣闻”先委婉阐述道理,即非军事活动必须要有军事准备,接着用“古者诸侯”的事例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具有说服力,三个“必”字语气坚定,不容置疑,也显示出事情的重要性,所以定公采纳了孔子的建议,语言描写表现了孔子娴于辞令、心细如发、考虑周全、深谋远虑的特点。
“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于此!请命有司!”第二句是在两国国君相会,齐国奏四方之乐带有挑衅威慑的意味,先申明我们是“好会”,提醒齐国注意场合,再直接指斥齐国所奏之乐为夷狄之乐,不宜出现在这种友好的两国君主相会的场合。“何为于此”则是强烈的质疑,“请命有司”请求命令管事官员叫他们下去!“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右司!”第三句是面对齐国变本加厉,用优倡侏儒表演来挑衅鲁国时说的,这次孔子语气严厉,直接斥责这是惑乱诸侯的恶行为应当被诛杀,并请求立即执行。这些都有效震慑住了齐景公。这些语言都表明孔子严于礼法、不惧威权、威重刚毅、娴于辞令的特点。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及答案,共3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关键问题,知识链接,学法提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必修 下册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下册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及答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导入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学案及答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