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 时间的脚印 课后练习第1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 时间的脚印 课后练习第2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 时间的脚印 课后练习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时间的脚印一课一练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时间的脚印一课一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语言表达,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腐蚀(shí) 刨刮(pá) 胶结(jiā)
    B. 沟壑(hè) 稽首(qǐ) 楔形(xiē)
    C. 龟裂(guī) 犀牛(xī) 琥珀(hǔ)
    D. 掸去(dàn) 山麓(lù) 浑浊(hún)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踪迹 装制 低洼 海枯石烂B. 孔隙 沙砾 沉淀 无时无刻
    C. 粗糙 包裹 消逝 悬涯绝壁D. 帷慕 钟鼎 崩落 奇形怪状
    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都________在运动着:这里在死亡,那里在生长;这里在建设,那里在破坏。
    (2)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________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
    (3)自然界某些转眼就________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下了痕迹。
    A. 时时刻刻 无时无刻 消逝B. 无时无刻 无时无刻 消失
    C. 无时无刻 时时刻刻 消逝D. 时时刻刻 时时刻刻 消失
    4.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空气和水中的酸类,腐蚀了岩石中的一部分物质,水流和风还不断地吹拂、冲刷着它。
    B. 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C. 读懂这些记录,不仅有助于我们去找寻地下的宝藏,而且还使我们增加了知识。
    D. 即使我们熟悉了这些石头的历史,便有可能踏着历史的脚印,一步一步地走向地下的宝库。
    二、语言表达
    5. 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1) 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5.5厘米,横525厘米。 ______
    (2)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便是北宋风俗画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幅。 ______
    (3) 汴河上有一座规模宏敞的拱桥,其桥无柱,以巨木虚架而成,结构精美,宛如飞虹。 ______
    (4) 画中的“孙羊店”“脚店”等,与《东京梦华录》中所记“曹婆婆肉饼”“正店七十二户……其余皆谓之脚店”等,无有不符。 ______ 。
    6. 学习小组开展了“认识计时装置”的活动,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1) 下面是一名组员搜索到的一种古老的计时装置--铜壶滴漏。请你观察图片并阅读
    材料,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
    整件铜壶滴漏由四个铜壶组成,分别是日壶、月壶、星壶、受水壶。也有一种说法称为日天壶、夜天壶、平水壶和受水壶。日壶壶壁铸有圆形太阳图,月壶壶壁铸有月形图,星壶壶壁铸有北斗七星图,受水壶壶壁铸有八卦图。使用时四壶自上而下依次安放,最上为日壶,最下为受水壶。在日、月、星壶的底部各有一个出水的龙头。受水壶壶盖正中立一铜表尺,上有时辰刻度,自下而上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铜尺前放一木制浮箭,木箭下端是一块木板,称作浮舟。壶身刻有关于制作年份和人员的文字。水由日壶按次沿龙头滴下,受水壶中的水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加,浮箭逐渐上升,从而读出时间。
    (2) 该组员建议大家一起去故宫参观滴漏和其他计时装置,但有些同学反对这一提议。
    请你帮他说一段话,动员大家一起去近距离参观。
    三、现代文阅读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文本一】
    口罩消毒残留物会致癌?权威回应来了
    ㅤㅤ①自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公共卫生防控措施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日,一段关于“口罩消毒残留物中有致癌物,用口罩前要抖一抖”的视频在互联网上引起讨论。该视频称,佩戴口罩时,应将拆封后的口罩在空气中甩动或抖动10至20次,否则直接佩戴经过环氧乙烷消毒的口罩将有致癌风险。那么,这种观点是否正确?
    ㅤㅤ②作为一种重要的石化产品、消毒剂,环氧乙烷被广泛应用于洗涤、制药、印染等行业,比如其在绷带、缝线及手术器具等医疗用品的消毒中即有应用,但接触高浓度环氧乙烷会对人体造成损伤,引发致癌风险。相关领域专家指出,我国医用物品有相关技术标准,只要残留量相关数值在国家强制性标准之下,即可正常使用。
    ㅤㅤ③例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紧缺,很多工厂生产出的防护服需要经过7至14天的消毒过程后才可出厂。一些工厂生产的医用口罩加工完毕后会有化学物质残留,需要14天左右才能解析释放。在达到相关标准后,即已处于安全状态,可供人群即时使用。专家强调,对于口罩消毒残留物,“抛开剂量谈毒性”,并不科学。
    ㅤㅤ④那么,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科学使用口罩呢?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主任李太生指出,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是最重要的几条措施。其中,戴口罩前要先洗手,一定只接触口罩外侧,不要触碰口罩内侧。
    ㅤㅤ⑤“理论上讲,一次性使用医用外科口罩使用3至4小时后即应更换。摘口罩时,也应注意科学收纳口罩并将废弃口罩置于医疗废弃垃圾桶内。”李太生说,“掌握这些口罩使用的基本规范,应该就可以科学放心使用口罩。”
    (选自《光明日报》2021.12.1,有删改)
    【文本二】
    ㅤㅤ①环氧乙烷,是一种常见又好用的消毒剂。其化学性质很活泼,能够与微生物的蛋白质、核酸发生非特异性烷基化作用,让它们失去正常功能,这样就达到了灭菌效果。
    ㅤㅤ②环氧乙烷还有一个巨大的优点,就是它能在“又冷又干”的条件下工作。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随便什么东西加热到两三百摄氏度,肯定都能杀死病菌,但口罩之类的东西到这个温度就彻底坏掉了。而高压灭菌锅虽然只用加热到120℃—130℃,但会产生大量水汽,出锅还得晾干,很多东西是禁不住水泡的,也会坏。使用环氧乙烷就没有这种问题了。因为环氧乙烷沸点低,蒸汽压也高,消毒时只需要温度维持在50℃左右,就能很容易地进入待消毒物品的任何缝隙角落,做到全面消毒。而且由于环氧乙烷是以气态来消毒,也不会出现泡坏东西的情况。正因为这些优点,环氧乙烷成为目前最主要的低温灭菌方法之一。
    ㅤㅤ③与很多消毒剂一样,环氧乙烷确实也有一定的毒性。如果一次吸入太多环氧乙烷气体,会当场中毒,而频繁接触环氧乙烷,也会有损健康,会增加癌症风险。但是,这些危险因素,只有相关行业的从业工人才需要防范,普通人不用为此担心。
    (选自《羊城晚报》2021.12.6,有删改)
    (1) 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______
    A.医用口罩加工完毕后,经过14天左右的解析释放,达到相关标准后,就已经处于安全状态,可以被提供给人群使用了。
    B.我们应科学使用口罩,例如只接触口罩的外侧,尽量不要碰到口罩的内侧,将废弃口罩扔到医疗废弃垃圾桶内。
    C.环氧乙烷能够很容易地进入待消毒物品的任何缝隙角落,对物品进行全面消毒的主要原因是其沸点低,蒸汽压高。
    D.如果一次吸入太多环氧乙烷气体,会当场中毒;而接触到这种气体,也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增加癌症风险。
    E.结合上述文本可知,国家对使用环氧乙烷消毒的口罩有严格的标准,认为戴口罩之前甩两下可以挥发残留物的想法并不科学。
    (2) 请简要梳理【文本一】的写作思路。
    (3) 【文本一】和【文本二】都写到了环氧乙烷,但侧重点各有不同,请指出不同之处。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A.有误,“刨刮”的“刨”应读作“bà”。
    B.正确。
    C.有误,“龟裂”的“龟”应读作“jūn”。
    D.有误,“掸去”的“掸”应读作“dǎn”。
    故选:B。
    2.【答案】B
    【解析】A.有错别字,“装制”的“制”应为“置”;
    B.全部正确;
    C.有错别字,“悬涯绝壁”的“涯”应为“崖”;
    D.有错别字,“帷慕”的“慕”应为“幕”。
    故选:B。
    3.【答案】A
    【解析】本题要结合词语的意思分析。解答此类题目,注意结合语境和词语原意进行辨析。整体阅读掌握大意,抓住最有把握的空排除其他选项,“无时无刻不”和“时时刻刻”意思相同,表示永远,不间断。根据句意,(1)句是时时刻刻,(2)句后面有“不”,是“无时无刻”。
    故选:A。
    4.【答案】B
    【解析】A.有误,搭配不当,将“水流和风还不断地吹拂、冲刷着它”改为“水流和风还不断地冲刷、吹拂着它”;
    B.正确;
    C.有误,语序不当,将“有助于我们去找寻地下的宝藏”和“使我们增加了知识”调换位置;
    D.有误,关联词误用,将“即使”改为“如果”。
    故选:B。
    5.【答案】【小题1】列数字
    【小题2】举例子、作比较
    【小题3】打比方
    【小题4】引资料
    【解析】(1)“纵25.5厘米,横525厘米”。(列数字)
    (2)“北宋风俗画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幅”。(举例子、作比较)
    (3)“结构精美,宛如飞虹”。(打比方)
    (4)“曹婆婆肉饼”“正店七十二户…”。(引资料)。
    6.【答案】【小题1】答案:
    (1)这段材料介绍了铜壶滴漏的构成,各构成部分的名称及样貌、计时方式等。
    (2)示例:这种古老的计时装置是我们的老祖先对时间的一种记录工具,体现了他们的智慧。我们现今的文明也都是在古人的努力探索下一步步完善的。难道你们就不好奇这种计时方法具体怎么进行的吗?不想亲眼看看这种装置吗?我们也要像古人一样积极探索呀!
    7.【答案】【小题1】BD
    【小题2】
    【小题3】
    【解析】(1)ACE.正确。
    B.有误,根据【文本一】第④段中“戴口罩前要先洗手,一定只接触口罩外侧,不要触碰口罩内侧”可知,一定不要碰触口罩内侧,而不是“尽量不要碰到口罩的内侧”;
    D.有误,根据【文本二】第③段“如果一次吸入太多环氧乙烷气体,会当场中毒,而频繁接触环氧乙烷,也会有损健康,会增加癌症风险。但是,这些危险因素,只有相关行业的从业工人才需要防范,普通人不用为此担心”可知,只有相关行业的从业工人才需要防范接触环氧乙烷,选项表述过于绝对;
    故选:BD。
    (2)分析文章的写作思路:就是在明确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做这个题时,要注意表述清楚明白。结合文章的内容可知,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第①②段,由一段关于“口罩消毒残留物中有致癌物,用口罩前要抖一抖”的视频,引出口罩消毒残留物——环氧乙烷是否会致癌的问题;第二部分是③段,根据“生产出的防护服需要经过7至14天的消毒过程后才可出厂。一些工厂生产的医用口罩加工完毕后会有化学物质残留,需要14天左右才能解析释放。在达到相关标准后,即已处于安全状态,可供人群即时使用”可知,介绍了国家对这一类物品的严格标准;第三部分是第④⑤段,向我们说明了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科学使用口罩。作答时,把几部分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这一类词语进行连接即可。
    (3)【文本一】:根据第②段“作为一种重要的石化产品、消毒剂,环氧乙烷被广泛应用于洗涤、制药、印染等行业,比如其在绷带、缝线及手术器具等医疗用品的消毒中即有应用”“相关领域专家指出,我国医用物品有相关技术标准,只要残留量相关数值在国家强制性标准之下,即可正常使用”可知,主要介绍了环氧乙烷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消毒剂,其在医用物品上的残留值只要符合国家标准,该医用物品就可以正常使用;【文本二】:根据第①段“环氧乙烷,是一种常见又好用的消毒剂。其化学性质很活泼,能够与微生物的蛋白质、核酸发生非特异性烷基化作用,让它们失去正常功能,这样就达到了灭菌效果”,第②段“环氧乙烷还有一个巨大的优点,就是它能在‘又冷又干’的条件下工作”可知,说明了环氧乙烷的优点;根据第②段“因为环氧乙烷沸点低,蒸汽压也高,消毒时只需要温度维持在50℃左右,就能很容易地进入待消毒物品的任何缝隙角落,做到全面消毒。而且由于环氧乙烷是以气态来消毒,也不会出现泡坏东西的情况。正因为这些优点,环氧乙烷成为目前最主要的低温灭菌方法之一”可知,说明了环氧乙烷成为目前最主要的低温灭菌方法之一的原因。

    相关试卷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时间的脚印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时间的脚印复习练习题,共7页。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时间的脚印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时间的脚印课时训练,共2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时间的脚印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时间的脚印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复习,提高测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