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4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4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疏通文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
04《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司马光及《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常握文中涉及到的常用文言词语。
2.疏通文意,学习本文运用语言描写和侧面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3.学习规劝的艺术——善劝,培养善纳雅言的品质,理解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课文中的文言实词、语气词、称谓语,能够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教学难点是通过人物对话感受人物形象。课文中人物的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 神态和心理。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荀子《劝学》中的名言导入】
[课堂活动]填写《劝学》的名言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5.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过渡语]上面的话出自战国思想家荀子的《劝学》,告诉我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劝学”的文章,五百多年后的三国时期,吴国的国君孙权劝学吕蒙学习的故事。
二.文学常识
1.作品简介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历时十九年完成,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长于描写战争。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2.人物简介
⑴孙权(181-252),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他从兄长孙策遇害身亡之日起,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内占据江东。其最大功绩就是开发了东南地区,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⑵吕蒙(178-219),东吴大将。字子明,汝南富陡(今安徽阜阳)人。少年时不读书 ,以胆气称,后接受孙权劝告,读了许多兵书、史书,智勇双全。倍受孙权、鲁肃的信赖。鲁肃死后,掌管东吴军事,率军暗袭荆州,擒杀关羽父子,名扬三国。杀关羽后不久病死。
⑶鲁肃(172-217),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县)人。三国时吴王的得意谋臣,倍受常识。他少有大志,轻财好施,喜欢习武骑射。他一生的最大功绩是倡导、促成并终身不易地竭力维护孙刘联盟,使三足鼎立之势能够形成。
[人物关系]孙劝-吕蒙(上下级),吕蒙-鲁肃(同事)
三.诵读感知
1.听诵读,正字音。
⑴卿(qīng);⑵邪(yé);⑶遂(suì)。⑷更(gēng)
2.自由读,明节奏。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3.展示读,纠错误。
四.疏通文意
1.学生结合注释自主翻译。
2.完成文章情节概括。
学生翻译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将下列情节补充完整。
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
四.感知探究(孙权劝学)
1.孙权一劝(上级与下级)【课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疏通文义】
⑴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注释】①初:当初。②谓:对……说。③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④今:现在。⑤涂:同“途”。当涂:当道,当权。⑥掌事:掌管军中的事务。⑦可:可以。
【翻译】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军中的事务,不可以不学习!”
⑵蒙辞以军中多务。
【注释】①以:用。②辞:推托。③务:事务。④多务:事务多。
【翻译】吕蒙用军中事务多加以推托。或“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托。”
[学生活动]用“文言文”把“蒙辞以军中多务”变成吕蒙的一句话吗?
蒙曰:……
蒙曰:“军中多务,无暇,如何能学!”
(沟通受阻,吕蒙很不给面子啊!)
2.孙权二劝(上级与下级)
[问题思考]孙权会怎么做呢?可能“打”,也可能“逃”。
⑴打
权怒曰:“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君叫臣学,臣不得不学!不学,杀!”
⑵逃
权叹曰:“罢了,罢了……孺子不可教也,朽木不可雕也!此人非帅才,随他去吧!”
⑶孙权的做法
【课文】
权曰:“孤⑺岂欲卿治经⑻为博士⑼邪⑽!但⑾当涉猎⑿,见往事⒀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疏通文义】
⑴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
【注释】①孤:古时候王侯的自称。②岂:难道。③欲:想要。④治:研究。⑤经,儒家经典。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等书。(简称《诗》《书》《礼》《易》《春秋》⑥治经:研究儒家经典。⑦为:做。⑧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⑨博士:古今异义词。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一种学位名。或“学位的最高一级”。⑩邪:通“耶”,语气词,表反问,可译为“吗”。
【翻译】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做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⑵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注释】①但:只,仅。②但:古今异义词。古义,只,仅。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③当:应当。④涉猎:粗略地阅读。⑤猎:阅读。⑥见:了解;⑦往事:指历史。⑧耳:表示限制,语气词,可译为“罢了”。⑨见往事耳:了解历史罢了。
【翻译】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⑶卿言多务,孰若孤?
【注释】①言:说。②孰:谁。③若:比得上。
【翻译】你说你事务多,谁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多呢?
⑷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注释】①常:经常,常常。②自:自己。③以为:认为。④益:益处,好处。
【翻译】我常常读书,自己认为有很大的益处。
⑸蒙乃始就学。
【注释】①乃:于是,就。②始:开始。③就:从事。
【翻译】吕蒙于是开始从事学习。
[问题思考]
⑴用自己的话表扬孙权“会说话、会沟通”。
①要想让对方做啥事儿,一定要充分挖掘对方的需要,让对方看到这么干对自己有好处。
②孙权没有给吕蒙扣上什么“不会安排时间”“不勤奋刻苦”等大帽子,而是摆了事实。事实永远比语言更有力量。同学们一定要注意,人际交流中千万不要轻易作道德评价,这样做很容易伤人。
③为吕蒙量身定制了——学习目标。
看到好处 摆清事实 学习目标
⑵学借鉴:既不“逃”也不“打”的孙权,这次沟通中值得学习的方面有哪些?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严厉中有关心)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批评中有宽容)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责备中有爱护)
①不愤怒,被拒绝后依然尊重对方,而且还不放弃。
②充分挖掘了对方的学习需求。
③给对确定了合适的学习目标。
④让对方看到读书的好处。
⑤不轻易进行道德评价,用自己的经历作为理由说服对方。
3.鲁肃与吕蒙(同事之间)——鲁肃赞学
【课文】
及⒁鲁肃过⒂寻阳⒃,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⒄才略⒅,非复⒆吴下⒇阿蒙(21)!”蒙曰:“士别三日,即更(22)刮目相待(23),大兄(24)何见事(25)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疏通文义】
⑴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注释】①及:到了…的时候。②过:到。③寻阳:县名,现在湖北黄梅西南。在句子翻译中可以不翻译。④与:和。⑤论议:讨论评议。⑥大:非常,十分。⑦惊:惊奇。⑧今者:现在。⑨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⑩非:不。复:再。非复:不再是。
【翻译】到了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讨论评议天下的大事,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非常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下阿蒙了!”
⑵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注释】①士别三日:有抱负的读书人分别才几天。三:泛指多次。这里的“三日”表示很短的时间。“少”(与常见的“多”的解释不同)。②即:就。③更:重新。④刮目相待:另眼相看,即用新的眼光看待。刮:擦。刮目:擦擦眼睛。⑤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⑥何:为什么。⑦见:认清。⑧见事:认清事物。⑨之:助词,无意义。⑩乎:啊。表感叹语气。
【翻译】吕蒙说:“与有抱负的读书人分别才几天,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为什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
⑶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注释】①遂:于是,就。②拜:拜见。③结友:结为朋友。
【翻译】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鲁肃)与吕蒙结为朋友后就告别了。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惊异中带有喜悦)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骄傲中带有调侃)
[资料助读]
【资料一】
鲁肃、吕蒙结友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帮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三国志》)
译:鲁肃取代周瑜(为水军都督),当陆口驻屯,经过吕蒙所在的屯下。鲁肃(当时)对吕蒙还比较轻视。有人对鲁肃说:“吕将军的功名一天比一天显著,不可以用旧眼光来看待,您应当去拜访他。”
[问题思考]
①鲁肃对吕蒙最初的态度是怎样的?
(瞧不起吕蒙)
②假设吕蒙的一“打”一“逃”的态度对话。
蒙思:“士可杀不可辱,肃既轻吾,此辱大也,后必辱之!”
蒙思:“肃既轻吾,割袍断义,终不往来也。”
如果吕蒙这么做了,那三国时代后面的故事就不会发生了。
(原文)
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
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
蒙曰:
译:吕蒙问鲁肃:“您受到重任,与蜀汉的关羽为邻对峙,您将用什么办法来防止不测的发生。”鲁肃轻率地回答:“事到临时怎么适宜就怎么办吧。”
①鲁肃是什么态度呢?
(敷衍的态度。不屑讨论的态度。)
②假设吕蒙的一“打”一“逃”的态度对话。
蒙怒曰:“汝敷吾,不可交也!”
蒙怨曰:“汝轻吾,何必为汝劳,作罢,作罢!”
吕蒙如果这样想了,那三国的历史也就改写了。
(原文)
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
译:东吴与西边的刘备虽然联合抵御曹操,号称是一家,而且关羽是虎将,我们的计策怎难不预先制定。于是为鲁肃谋画了五条计策。
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鲁迅于是越过坐席靠近他,抚摸吕蒙的背部说:“吕蒙,我不知道你的才干和谋略竟然到了这高的地步。”于是拜别蒙母,和吕蒙结友而道别。
[问题思考]
吕蒙是靠什么征服了鲁肃这个高傲的家伙呢?
①有真才实学,而且还能够以自己的才能帮助朋友。)
②要得到,必先付出,这很重要。人际交往中,一定要具体分析对方的需求,并尽量满足。
③面对鲁肃的不尊重,吕蒙不愤怒,不抵触,不“打”也不“逃”,而是静下心来,想办法用自己的方法去改变鲁肃,吕蒙的确是交际的智者。
四.课堂小结-谈启示
《资治通鉴》,“鉴”的本意是“镜子”,司马光编辑本书就是要皇帝以历史作为一面镜子,来审查得失。如果我们以本文作为一面镜子,你会有怎样的启示?
提示:从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三个人物方面来谈。
预设:
要努力学习。
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人或者事物。
要注意劝说的艺术。
要能听取别人的正确建议。
要爱才、敬才。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4 孙权劝学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与学互动设计,读懂文意,读出情感,小结,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4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生分析,教学建议,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谓……曰,孰若……,教学反馈,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