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开学提神卷1(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开学提神卷1(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名著阅读,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题目,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开学提神卷(一)
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① ,白露为霜。
②无为在歧路, 。
③ ,秋天漠漠向昏黑。
④挥手自兹去, 。
⑤无意苦争春, 。
⑥《送友人》中比喻友人离家远游,行踪难定的诗句: , 。
⑦《行路难》中诗人引用典故,表示仕路虽艰,但自己对前途并未丧失信心的句子是: , 。
⑧《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典故来写自己离开家乡之久的语句是: ,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襁褓(qiǎng) 羁绊(jī) 瞬息万变(shùn)
B.蓦然(mò) 缄默(jiān) 戛然而止(jiá)
C.俯瞰(kān) 雾霭(ǎi) 五彩斑斓(lán)
D.潺潺(chán) 羹匙(gēng) 目眩神迷(xuàn)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对于这桩十拿九稳的事,大家还拟定了多个庆祝计划。
B.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C.这里曾经是沧海桑田;如今,这里高楼林立,车水马龙。
D.我原以为自己画得不错,可比起你的画儿来未免相形见绌。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君子要讲和谐,但不能随波逐流,更不能同流合污。《中庸》所谓“君子和而不流,”就是指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有丝毫含糊。
B.鸡年春晚筹备时间短,节目变动大,呈现出强烈的“定制”色彩:主旋律、流行、传统文化等各种必备元素杂糅,遭到网友的各种吐槽。
C.抗日战争的胜利,让拿破仑所说的“东方睡狮”睁开双眼,开启民族复兴的序篇,最终完成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历史转折。
D.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处徒刑,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人们还在关注着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
5.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作为新演员,他做到了不耻下问,一遍遍去问导演和前辈:我这样演可以吗?
B.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都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
C.以“黑土·硒都”为主题的美食节开幕在即,绥化市政府号召市民做好招待八方来客。
D.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更是在爱里长大的。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 ; ; 。这样,人才能实现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①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②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
③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
A.②①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③①②
7.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初唐四杰”之一
B.《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边塞诗人
C.《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诗人
D.《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宋——苏轼——“宋四家”之一
8.名著阅读。
《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他们之间有共性也有个性,例如鲁智深和李逵,同是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的人物形象,但鲁智深 ;李逵 。
9.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题目。
卜算子·咏梅
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卜算子·咏梅》一词分为上、下两片,从内容上看,上片写梅花 的处境,下片写梅花 的品质。
(2)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描绘了梅花的哪些遭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3)词人托物言志,借助梅花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品质?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湖心亭看雪
张 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是日更定矣 更有痴似相公者 B.余挐一小舟 上下一白
C.湖中人鸟声俱绝 哀转久绝 D.是金陵人 是日更定矣
(2)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问其姓氏 其真无马耶
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出淤泥而不染
C.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D.更有痴似相公者 名之者谁
(3)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②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①如今,网络阅读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地“暴走”,逐渐替代了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但我觉得,人们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②上世纪70年代初,我还是一个少年,偷偷读到一本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记得扉页上的题记是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两句话使我深深感动,让我生出想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冲动。我初次领略到阅读的重量,它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气。
③我的一位亲人,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在从城市下放到乡村的劳动之余,倚靠在田野的草垛上通读了《资本论》和《列宁全集》。当时问他为什么读这些书,他只说是因为喜欢。
④今天想来,类似的阅读实在是一种无功利心的自发性之举,因其自发性,所以也就没有预设的阅读期待,那不期而至的阅读收获便显得格外宝贵和难忘。让人难忘的还有一种沉入心底的重量,这重量打击你,既甜蜜又酣畅。
⑤阅读的重量有时在于它的“重”,有时却在于它的“轻”。这“轻”,不是轻浮,而是一种无用之用,是阅读心境的解放。
⑥今天,我们的阅读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太多变化。市场上畅销的书往往是更靠近生活、更实用的书:养生、美容、商战、股票、英语……书海已经“茫茫”。各取所需的阅读看上去已不再承载精神的重负,而是直奔主题,要的是立竿见影的效果。
⑦阅读的功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更想强调的是,“无用”的阅读,正如文化给人的力量一样,更多的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这样的阅读不是生存甚至是生计所必需的,但它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美好、温暖以及我们自身的价值。它的“无用”本身便是更大的作用。这何尝不是一种更高的阅读境界呢?这种自然存在的阅读状态,或许更能体现人生的精神价值吧。
(1)第①段中加点词语“这样说”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内容?
(2)本文的②③段,列举 以及“我”的一位亲人在下放农村时通读《资本论》和《列宁全集》这两个事例,证明了 这一中心论点。
(3)第⑤段画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结合全文简要回答,怎样才能实现“有重量”的阅读?(答出两点即可)
12.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我的语文老师——王承刚
①王承刚是男的,我们却都叫他王奶奶。这就是我们对他外形的描述。
②王奶奶三十岁出头,身高一米七有余,皮肤泛白,高度近视,走路时弓着背,两只手掌在胸前反复揉搓,一副冻得快死的样子,哪怕是在盛夏。当时我们高二结束,由于成绩一贯中游,我被分到了文科差班。王奶奶便成了我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
③王奶奶常年带文科差班,颇有心得,学校对他的要求也极低——只要别出事,就任这帮垃圾去闹腾。但王奶奶不是这样的人,他是个好人,一个好人怎么忍心放任自己的学生像茶水中的渣滓一般螺旋式地沉入玻璃杯底呢。虽然我们可能的确就是渣滓。
④于是,奶奶开始管教我们。他每天六点半就把大家拉到教室早读,晚上十点还不放我们下晚自习。他或许并不渴望能得到大家的感激和尊敬,只求无愧于自己的那份好心肠。这样的教育方式当然让人痛苦,大家不仅毫不感恩,还在背后对他极尽挖苦,厌恶透顶。
⑤我并不讨厌他,因为王奶奶表扬我的作文写得还可以,原因是我几乎没有用重复的词语。当时,听到这话,我这么个虚荣心很强的人是那么的欢欣鼓舞。可后来一想,这不是耍我吗,按这样的逻辑,编新华词典的那帮人不是可以被称为文学巨匠了吗?由此可见,他这个语文老师有多精明。
⑥有一次上作文课,我写了篇小说交了上去。那篇小说大概只有四五百字,属于彼时流行的“微型小说”范畴。再上课时,王奶奶抱着一摞作文本进来,只说了一句“下面我给大家念一篇作文”,然后就念了起来。他念的正是我写的那篇小说。我紧张死了,而且不知道为什么,我写时感觉还不错的微型小说,通过王奶奶的嘴念出来后,我觉得我写得糟糕极了。当时我只能在心里祈求他赶紧念完。终于,他合上了作文本。“这是我们班的一个同学写的,我觉得他写得很好,可以去参加微型小说大赛。”说完,他停顿了一下,然后念出了我的名字,“上来,把作文本拿下去。”在我上台的过程中,我的“垃圾”同学们突然集体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在这堆莫名其妙的掌声中,我居然原谅了可恶的王奶奶。
⑦王奶奶有个五岁左右的女儿,经常在我们上课的时候到教室里窜来窜去,活跃气氛。据传闻,王爷爷(既然她老公叫王奶奶,我们有必要一视同仁)是另外一所中学的英语老师,因为个人行为不端,导致了这场婚姻的破裂。在这件事情上,王奶奶一反软弱的常态,跑到女方的学校去闹了好几次,似乎还被人揍过(有次上课明显左脸比右脸要大),最终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一些胜利,比如女儿的抚养权。鉴于这种特殊情况,学校也给予了理解和宽容,允许他在上课的时候把女儿带在身边。小姑娘什么也不懂,整天高兴得像只铃铛似的,走到哪儿响到哪儿。她短发,干瘪,瘦弱,好动,像个假小子,与王奶奶完全是两种气质。通常情况下,等王奶奶转身在黑板上写字的空隙,我们就捏捏小姑娘的脸蛋,摇摇手臂,再给她塞块糖,逼着她称呼自己的爸爸为王奶奶,这时,小姑娘却表现得比她爸爸更像男人。
⑧王奶奶偶尔也会在课堂上念一念他不曾发表的作品,多是一些略带伤感的青春校园故事。我们一度怀疑他本人就是故事里主人公的原型。我还记得王奶奶用带有些许哭腔的嗓音念道:“就在这一刻,我才清楚地意识到,青春结束了,社会像一所监狱的监狱长一样面带微笑向我们张开了空虚的怀抱。”
⑨毕业后,我只在街的那一边见到过他一次。我没有喊他,因为前一晚我和朋友唱KTV弄坏了嗓子,实在喊不出声来了。他肯定也没看见我,因为他高度近视,而且没戴眼镜;我也近视,同样没戴眼镜,却真真切切地看见他了,这是何故?
⑩昨天在书店,我看到了一本名为《枯萎》的长篇小说,作者的署名就是王承刚,心里一阵激动。可当我打开一看作者简历,发现无论是年纪、身份,还是籍贯,都与我的老师王承刚毫无瓜葛。于是,我又把它塞回了书架。(选自《一个》,有删改)
(1)通读全文,概括作者在本文中写了王奶奶的哪几件事?
(2)结合语境,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由此可见,他这个语文老师有多精明。
②在我上台的过程中,我的“垃圾”同学们突然集体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3)文章第⑨段讲述毕业后,“我”与王老师在街上偶遇,在我们都没有戴眼镜的情况下,他没有看见“我”,而“我”却看见了他,这是为什么?
(4)结合全文,概括“王奶奶”这一人物形象。
13.请你以“感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1.
【答案】:蒹葭苍苍;儿女共沾巾;俄顷风定云墨色;萧萧班马鸣;一任群芳妒;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2.
【答案】:C
【解析】:“瞰”应读“kàn”。
3.
【答案】:C
【解析】:“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4.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A项,引号中的逗号应该在引号外,因为引文是句子的一部分;B项,“强烈的‘定制’色彩”后的冒号应为破折号,因为“遭到网友的各种吐槽”不属于冒号统领的内容;D项,最后的问号应为句号,因为这句话不是疑问句。故选C项。
5.
【答案】:D
【解析】:A项“不耻下问”用词不当。“不耻下问”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感到丢面子。B项“约”和“左右”用词重复,去掉一个。C项句子不完整。在句末加“的准备”。故选D项。
6.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上下文的衔接关系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中获得思路,理清逻辑顺序。第①句讲的是尊重自然,第②句讲的是尊重自己,第③句讲的是尊重别人。正确顺序应是: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尊重自然,所以排序为②③①。故选B项。
7.
【答案】:B
【解析】: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人。
8.
【答案】:粗中有细、豁达明理;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9.(1)艰难、恶劣;高洁坚贞
(2)独自开放无人欣赏,黄昏来临又被风吹雨打。
(3)性格孤高,决不与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坚贞自守的傲骨。
10.(1)C
【解析】:A项,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还;B项,数词,一叶、一艘/全;C项,消失;D项,表判断/代词,这。
(2)D
【解析】:A项,代词/加强反诘语气;B项,表承接/表转折;C项,副词,表示反诘/兼词,相当于“于之”;D项,代词。
(3)①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②我尽力喝下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
11.(1)人们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
(2)“我”少年时偷读《约翰·克里斯朵夫》深受感动;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3)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承接上文对阅读重量的“重”的论证,自然引出下文对阅读的“无用之用”的论述。
(4)①采用细嚼慢咽的阅读方式;
②选择有精神内涵的阅读内容;
③追求无功利心的阅读境界。
12.(1)虽然带文科差班,但王奶奶依然竭尽全力管教学生;王奶奶表扬“我”的作文写得不错;简介王奶奶不幸的家庭生活;王奶奶在课堂上念自己未发表的作品。
(2)①“精明”本义指精细明察;机警聪明。文中指王老师擅长鼓励学生,是个极有说话艺术的语文老师。表达了对王老师的赞美。
②“垃圾”本义指失去价值的或有不良作用的东西,这里指作者的自嘲和同学们因成绩糟糕被视作无用的废物。
(3)因为作者对王老师记忆深刻,老师高度近视;学生记住老师远比老师记住学生容易。
(4)王奶奶是一个非常平凡普通的语文老师形象,他热爱文学,生活不幸但善良执着(尽职尽责、有原则有尊严)。
13.
【答案】: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数学七年级开学考试题(苏科版)基础卷二含解析,共14页。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数学七年级开学考试题(人教版)基础卷二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数学七年级开学考试题(冀教版)基础卷一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