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练习】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苏科版)物理第一章一、声音是什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93622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课时练习】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苏科版)物理第一章一、声音是什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93622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1.1 声音是什么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1.1 声音是什么同步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声音是什么》课时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8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1.1 声音是什么》课时练一、选择题 1.敲击音叉,音叉会发声;将小锤拿开,音叉仍会响一会,这是因为音叉( )A.仍然在振动,继续发声 B.振动虽然停止,声波仍在传递C.不振动也能发声 D.振动虽然停止,但有回声产生2.张强在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后,总结出以下四点,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 )A.声音是靠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小于340m/s D.真空不能传声3.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一现象充分表明( )A.声音可以从空气中向水中传播 B.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C.声音在水中比空气中传播得快 D.声音在水面发生了反射4.太阳上面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剧烈的大爆炸,但是我们却丝毫听不到这巨大的爆炸声,其原因是( )A.我们平时没有注意听 B.太阳离我们太远了C.真空不能传声 D.以上答案都不对5.如图是关于声音的两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土电话”实验说明了空气可以传声B.“土电话”实验时用手从中间捏紧线,一样可以听到对方的声音C.泡沫塑料小球在扬声器中跳动情况与扬声器发出声音的响度无关D.扬声器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泡沫小球跳动越激烈6.一根长约10cm的铁管,管内装满了水,一个人在铁管的一端敲一下,另一个人在铁管的另一端贴近管口处可听到(声音在一些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空气=340m/s,v水=1500m/s,v铁=5200m/s)( )A.一次敲击声 B.两次敲击声 C.三次敲击声 D.四次敲击声7.下列关于声现象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只要有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C.航天员在月球上可以直接交谈D.声音在空气中比在固体液体中传播得快8.能够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实例是( )A.雨点打到雨伞上发出嗒嗒声 B.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C.上钩的鱼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 D.耳边传来溪水哗哗流淌声9.如图所示玻璃缸内的水中有金鱼在鱼缸上边拍掌,金鱼立即受惊,这时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 )A.鱼缸→水→鱼 B.空气→水→鱼C.水→鱼缸→鱼 D.水→鱼10.火车站候车厅内,当听到广播播报“由绵阳开往成都东的C6321次列车开始检票……”后,购买了该次列车的乘客纷纷收拾行李开始排队检票,这说明(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声音可以传递信息D.声音的产生是因为物体的振动二、填空题 11.用手拨动绷紧的橡皮筋,观察到橡皮筋“变胖”“变虚”,这是因为橡皮筋在______,同时我们也能听到拨动橡皮筋的声音,这个声音是通过______传播进入人耳的。12.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___________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___的性能比____的性能好;13.“夜半钟声到客船”说明_______体可以传声;“隔墙有耳”、“贴地听声”等实例说明_______体可以传播声音;“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水下的鱼也能听到水面上人的喊话声,说明_______体可以传声。14.两位同学用纸杯和棉线制成了如图所示的“土电话”。他们站在相距较远的地方,在不使用“土电话”时,其中一位同学小声讲话,另一位同学听不见;使用“土电话”时保持声音大小和距离与上次______进行通话,能听到对方的声音,这说明了______(选填“固体”或“气体”)能传播声音。15.在探究固体能否传声时,小明和同桌在课堂上用衣服架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小明将细绳的两端分别绕在两只手的食指上,同桌用铅笔轻轻敲两次衣服架。小明第一次听声音的方式如图所示,这时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递的;他第二次听声音则应该将手指______,此时,小明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_____传递的,听起来像寺庙中大钟发出的。这个现象说明固体______且效果好;由此,他理解了用音效较好的手机录一段自己讲话的声音再播放出来后感觉与直接听到的声音______ (相同/不相同)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16.利用声波可以测量距离,夏天打雷时,小明看见闪电后4s才听见雷声,则打雷处距小明的距离为______m。同伴小华对着大山喊话,4s才听见回声,则大山距小明的距离为______m。利用超声波______(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月亮到地球的距离。(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按340m/s计算)。17.如图所示的陶笛是便携式的吹管乐器。这种乐器的音色优美,小的陶笛的声音清脆嘹亮,大的陶笛的声音低沉婉转,演奏陶笛时是___________ 振动发声的。18.声音在介质中以______的形式传播,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是______ m/s;电影《铁道游击队》里有这样一个镜头:一名游击队员把耳朵贴在铁轨上,然后告诉大家火车快到了,果然,过了一会儿就听到火车从远处开来的声音,这是利用了声音在______中比在气体中传播得快的道理。19.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有这样的描述: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______能传声,且在______比在空气中传播快。20.如图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当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扬声器的纸盆由于______发出声音,声音通过______传到烛焰处,烛焰的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三、解答题 21.请对下面物理实验情景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1)把正在发生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空气中的声音听到的声音越来越________,最后几乎听不到闹钟声,这说明___________;(2)在鼓上面放一些纸屑,敲鼓的时候,发现纸屑上下跳动,在鼓面上放纸屑的目的是________。(3)敲响的音叉,用手按住以后声音马上消失了,这说明 ________。22.完成下列小题(1)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声音的传播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物质作媒介。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物质作媒介。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如图,随着向外不断抽气,结果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____(选填“大”或“小”)。由此现象兴趣小组可以推理:猜想_____是正确的。(2)探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步骤:A.猜想与假设 B.分析归纳 C.得出结论 D.实验研究 E.发现并提出问题你认为小明他们的探究活动依次采取的步骤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参考答案1.A 2.C 3.B 4.C 5.D 6.A 7.B 8.C 9.B 10.C11.振动 空气 12.骨 骨传导 空气传声 13.气 固 液 14.相同 固体 15.堵住耳朵 固体 能传声 不相同 16.1360 680 不能 17.空气柱 18.声波(或波) 340 固体 19.固体 固体 20.振动 空气 能量 21.小 真空不能传声 将微小的实验现象放大,通过观察纸屑的运动证实鼓发声时鼓面在振动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2.小 ① EADB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1.1 声音是什么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声音是什么》同步练习,下列关于声音的发生,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1.3 噪声及其控制同步训练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 噪声及其控制》课时练,下列声音属于噪声的是,下列有关噪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二 乐音一课一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乐音的特性》课时练,00,5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