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1.1《声音是什么》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5539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1.1《声音是什么》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5539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1 声音是什么课文ppt课件
展开第一章 声现象
第1节 声音是什么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等实验,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交流和合作的意识。
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
橡皮筋、钢尺、真空铃。
1.激发兴趣利用课件展现一些自然界中正在发声的情景。(通过对自然界一些声音的播放,使学生体会到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声的世界里,从而对声音产生浓厚的研究兴趣)
2.提出问题
启发,在日常生活中你是不是经常制造出一些声音来,现在利用书桌上的东西你能不能制造出一些声音来。(学生利用书桌的东西制造出声音)
提问:你对声音有什么问题?(学生说出自己想知道的有关声的问题)
在黑板上列举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
一、声的产生
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
1.问题启发
(1)你能不能使正在发声的物体停止发声。
(2)观察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何区别。
(3)正在发声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征。
(4)发声的物体分别是什么。
学生思考:通过提出的问题使学生感悟到:实验中要用到比较的方法,比较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的区别。
2.探究实验
活动一——做一做:
一根橡皮筋,一把钢尺,试着使它们发出声音。
(教师指导观察学生实验,尤其强调将发声与不发声时进行比较;
指导学生回答以上问题)
活动二——读一读:大家齐声朗读:“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问题:(1)你观察这次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的区别像活动一一样明显吗?
(2)怎样使不明显的现象变明显呢?将手指轻轻放在喉咙发声处。
归纳:在物理的研究中经常用到变抽象为具体,变细微为显著的研究方法。
活动三——说一说:
说出生活生产中其它一些发声现象。试着解释发声现象的道理。
总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二、声音的传播
1.提出问题航天员在太空中,有时需要到飞船外工作。当航天员在太空舱外时,他们之间的交流必须要用电子通信设备,这是为什么?
但在太空舱内时,航天员的交流可以直接对话,这又是因为什么原因?
2.实验探究
活动一——听一听:
“真空铃”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中的现象,回答提出的问题。
自主学习“声波”部分。(指出类比法)
活动二——做一做:
用一张桌子做实验
活动三——想一想:
面对路人的询问,钓鱼的小儿为什么默不作声。
3.总结:
气体、固体、液体都能传声,而真空不能传声。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
三、声速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声速”部分。
学生讨论交流,归纳总结规律: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回声。
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后练习
1.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2.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对教材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如问题的提出方式等等。这些设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堂上能够让所有学生都“动”起来,课堂气氛活跃。教师的导入没有吸引力。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1 声音是什么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1 声音是什么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1.1 声音是什么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1 声音是什么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声音是什么,新课教学,复习小结,巩固练习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一章 声现象1.1 声音是什么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一章 声现象1.1 声音是什么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设计思想,教学资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