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中考复习 专题44:第8章几何中的最值问题之三角形的面积-备战2021中考数学解题方法系统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展开44第8章几何中的最值问题之三角形的面积
一、单选题
1.如图1,点P从△ABC的顶点B出发,沿B→C→A匀速运动到点A,图2是点P运动时,线段BP的长度y随时间x变化的关系图象,其中M是曲线部分的最低点,则△ABC的面积是( )
A.12 B.24 C.36 D.48
【答案】D
【解答】由图2知,AB=BC=10,当BP⊥AC时,y的值最小,即△ABC中,BC边上的高为8(即此时BP=8),即可求解.
【解答】解:由图2知,AB=BC=10,当BP⊥AC时,y的值最小,即△ABC中,BC边上的高为8(即此时BP=8),当y=8时,PC===6,△ABC的面积=×AC×BP=×8×12=48,
故选:D.
【点评】本题是运动型综合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直角三角形、图形面积等知识点.解题关键是深刻理解动点的函数图象,了解图象中关键点所代表的实际意义,理解动点的完整运动过程.
2.将一张宽为4cm的长方形纸片(足够长)折叠成如图所示图形,重叠部分是一个三角形,则这个三角形面积的最小值是 ( )
A.4cm2 B.8cm2
C.12cm2 D.16cm2
【答案】B
【分析】当AC⊥AB时,重叠三角形面积最小,此时△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面积为8cm2.
【解答】解:如图,当AC⊥AB时,三角形面积最小,
∵∠BAC=90°∠ACB=45°
∴AB=AC=4cm,
∴S△ABC=×4×4=8cm2.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发现当AC⊥AB时,重叠三角形的面积最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3.如图,已知直线与x轴、y轴分别交于B、C两点,点A是以D(0,2)为圆心,2为半径的⊙D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C、AB,则△ABC面积的最小值是( )
A.30 B.29 C.28 D.27
【答案】B
【分析】过D作DM⊥BC于M,连接BD,则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得,BC×DM=OB×CD,可得DM,可知圆D上点到直线的最小距离,由此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过D作DM⊥BC于M,连接BD,如图,
令,则,令,则,
∴B(12,0),C(0,-5),
∴OB=12,OC=5,BC==13,
则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得,BC×DM=OB×CD,
∴DM=,
∴圆D上点到直线的最小距离是,
∴△ABC面积的最小值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勾股定理的应用、圆的有关性质,解此题的关键是求出圆上的点到直线BC的最大距离以及最小距离.
4.如图,∠AOB=45°,点M、N分别在射线OA、OB上,MN=6,△OMN的面积为12,P是直线MN上的动点,点P关于OA对称的点为P1,点P关于OB对称点为P2,当点P在直线NM上运动时,△OP1P2的面积最小值为( )
A.6 B.8 C.12 D.18
【答案】B
【分析】连接OP,过点O作OH⊥NM交NM的延长线于H.首先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OH,再证明△OP1P2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P最小时,△OP1P2的面积最小.
【解答】解:连接OP,过点O作OH⊥NM交NM的延长线于H.
∵S△OMN=•MN•OH=12,MN=6,
∴OH=4,
∵点P关于OA对称的点为P1,点P关于OB对称点为P2,
∴∠AOP=∠AOP1,∠POB=∠P2OB,OP=OP1=OP2
∵∠AOB=45°,
∴∠P1OP2=2(∠POA+∠POB)=90°,
∴△OP1P2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OP=OP1最小时,△OP1P2的面积最小,
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OP的最小值为4,
∴△OP1P2的面积的最小值=×4×4=8,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轴对称,三角形的面积,垂线段最短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证明△OP1P2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5.如图,矩形ABCD中,AB=8,AD=4,E为边AD上一个动点,连接BE,取BE的中点G,点G绕点E逆时针旋转90°得到点F,连接CF,则△CEF面积的最小值是( )
A.16 B.15 C.12 D.11
【答案】B
【分析】过点F作AD的垂线交AD的延长线于点H,则△FEH∽△EBA,设AE=x,可得出△CEF面积与x的函数关系式,再根据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求得最小值.
【解答】解:过点F作AD的垂线交AD的延长线于点H,
∵∠A=∠H=90°,∠FEB=90°,
∴∠FEH=90°-∠BEA=∠EBA,
∴△FEH∽△EBA,
∴
为的中点,
∴
设AE=x, ∵AB
∴HF
∴当 时,△CEF面积的最小值
故选:B.
【点评】本题通过构造K形图,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建立△CEF面积与AE长度的函数关系式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6.如图,在△ABC中,AB=AC,∠BAC=120°,点D为AB边上一点(不与点B重合),连接CD,将线段CD绕点D逆时针旋转90°,点C的对应点为E,连接BE.若AB=6,则△BDE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_.
【答案】
【分析】作CM⊥AB于M,EN⊥AB于N,根据AAS证得EDN≌DCM,得出EN=DM,然后解直角三角形求得AM=3,得到BM=9,设BD=x,则EN=DM=9﹣x,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S△BDE==(9﹣x)=﹣(x﹣4.5)2+,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得.
【解答】解:作CM⊥AB于M,EN⊥AB于N,
∴∠EDN+∠DEN=90°,
∵∠EDC=90°,
∴∠EDN+∠CDM=90°,
∴∠DEN=∠CDM,
在EDN和DCM中
∴EDN≌DCM(AAS),
∴EN=DM,
∵∠BAC=120°,
∴∠MAC=60°,
∴∠ACM=30°,
∴AM=AC=6=3,
∴BM=AB+AM=6+3=9,
设BD=x,则EN=DM=9﹣x,
∴S△BDE==(9﹣x)=﹣(x﹣4.5)2+,
∴当BD=4.5时,S△BDE有最大值为,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旋转综合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求最值,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和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值.
7.如图,⊙O的直径为5,在⊙O上位于直径AB的异侧有定点C和动点P,已知BC:CA=4:3,点P在半圆弧AB上运动(不与A,B重合),过C作CP的垂线CD交PB的延长线于D点.则△PCD的面积最大为______________.
【答案】
【分析】由圆周角定理可知,再由可证明,最后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及已知条件BC:CA=4:3,结合三角形面积公式解题即可.
【解答】为直径,
,
又
BC:CA=4:3,
当点P在弧AB上运动时,
当PC最大时,取得最大值
而当PC为直径时最大,
.
【点评】本题考查圆周角定理、三角形面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是重要考点,难度较易,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
8.已知AB为半圆的直径,AB=2,DA⊥AB,CB⊥AB,AD=1,BC=3,点P为半圆上的动点,则AD,AB,BC,CP,PD围成的图形的面积的最大值是_____.
【答案】2+
【分析】五边形ABCDP的面积=四边形ABCD的面积﹣△CPD的面积只要求出△CDP面积的最小值,作EF//CD,且与⊙O相切于点P,连接OP延长OP交AD于H,易知此时点P到CD的距离最小,此时△CDP的面积最小.
【解答】解:∵五边形ABCDP的面积=四边形ABCD的面积﹣△CPD的面积,
∴只要求出△CDP面积的最小值,
作EF//CD,且与⊙O相切于点P,连接OP延长OP交AD于H,
易知此时点P到CD的距离最小,此时△CDP的面积最小,
易知AD=2,
∵四边形ABCD的面积=(1+3)×2=4=×1×1+•AD•OH+•1•3,
∴OH=,
∴PH=﹣11,
∴△CAD的面积最小值为2﹣,
∴五边形ABCDP面积的最大值是4﹣(2﹣)=2+.
故答案为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求解多边形的面积知识点,结合圆的切线的性质进行求解是解题的重要步骤.
9.如图,在矩形ABCD中,∠ACB=30°,BC=2,点E是边BC上一动点(点E不与B,C重合),连接AE,AE的中垂线FG分别交AE于点F,交AC于点G,连接DG,GE.设AG=a,则点G到BC边的距离为_____(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ADG的面积的最小值为_____.
【答案】
【分析】先根据直角三角形含30度角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得AB=2,AC=4,从而得CG的长,作辅助线,构建矩形ABHM和高线GM,如图2,通过画图发现:当GE⊥BC时,AG最小,即最小,可计算的值,从而得结论.
【解答】∵四边形ABCD是矩形,
∴∠B=90°,
∵∠ACB=30°,BC=2,
∴AB=2,AC=4,
∵AG=,
∴CG=,
如图1,过G作MH⊥BC于H,交AD于M,
Rt△CGH中,∠ACB=30°,
∴GH=CG=,
则点G到BC边的距离为,
∵HM⊥BC,AD∥BC,
∴HM⊥AD,
∴∠AMG=90°,
∵∠B=∠BHM=90°,
∴四边形ABHM是矩形,
∴HM=AB=2,
∴GM=2﹣GH==,
∴S△ADG,
当最小时,△ADG的面积最小,
如图2,当GE⊥BC时,AG最小,即a最小,
∵FG是AE的垂直平分线,
∴AG=EG,
∴,
∴,
∴△ADG的面积的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矩形的判定和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确定△ADG的面积最小时点G的位置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如图,直线AB交坐标轴于A(-2,0),B(0,-4),点P在抛物线上,则△ABP面积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
【答案】
【分析】根据直线AB交坐标轴于A(-2,0),B(0,-4),计算得直线AB解析式;平移直线AB到直线CD,直线CD当抛物线相交并只有一个交点P时,△ABP面积为最小值,通过一元二次方程和抛物线的性质求得点P坐标;再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证明为直角三角形,从而计算得到△ABP面积的最小值.
【解答】设直线AB为
∵直线AB交坐标轴于A(-2,0),B(0,-4)
∴
∴
∴直线AB为
如图,平移直线AB到直线CD,直线CD为
当与抛物线相交并只有一个交点P时,△ABP面积为最小值
∴
∴
∴
∴
∴
∴
将代入,得
∴
∴
∴
∴为直角三角形,
∴
即△ABP面积的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一次函数、平移、一元二次方程、勾股定理逆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二次函数、一次函数、平移、一元二次方程、勾股定理逆定理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
三、解答题
11.如图,已知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过点A的直线l与抛物线交于点C,其中A点的坐标是(1,0),C点坐标是(4,3).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D,使△BCD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点P是抛物线上AC下方的一个动点,是否存在点p,使△PAC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抛物线y=x2-4x+3;(2)D(2,1);(3)点的坐标为,
【分析】(1)(1) 将、坐标代入即可;
(2)由于长度不变, 要周长最小, 就是让最小, 而、关于对称轴对称, 所以就是的最小值, 此时点就是与抛物线对称轴的交点;
【解答】解:(1)抛物线经过点,点,
,
解得,
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
长度不变,
最小时,的周长最小,
、是关于抛物线对称轴对称的,
当点为对称轴与的交点时,最小, 即的周长最小, 如图,
,
解得:,
,
抛物线对称轴上存在点,使的周长最小;
(3)存在,
如图,设过点与直线平行线的直线为,
联立,
消掉得,,
,
解得:,
即时,点到的距离最大,的面积最大,
此时,,
点的坐标为,,
设过点的直线与轴交点为,则,,
,
直线的解析式为,
,
点到的距离为,
又,
的最大面积.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综合题型,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利用轴对称确定最短路线问题,联立两函数解析式求交点坐标,利用平行线确定点到直线的最大距离问题,熟悉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2.已知,如图,矩形ABCD中,AD=6,DC=7,菱形EFGH的三个顶点E,G,H分别在矩形ABCD的边AB,CD,AD上,AH=2,连接CF.
(1)当四边形EFGH为正方形时,求DG的长;
(2)当DG=6时,求△FCG的面积;
(3)求△FCG的面积的最小值.
【答案】(1)2‘(2)1;(3)(7-).
【分析】(1)当四边形EFGH为正方形时,则易证AHE≌△DGH,则DG=AH=2;
(2)过F作FM⊥DC,交DC延长线于M,连接GE,由于AB∥CD,可得∠AEG=∠MGE,同理有∠HEG=∠FGE,利用等式性质有∠AEH=∠MGF,再结合∠A=∠M=90°,HE=FG,可证△AHE≌△MFG,从而有FM=HA=2(即无论菱形EFGH如何变化,点F到直线CD的距离始终为定值2),进而可求三角形面积;
(3)先设DG=x,由第(2)小题得,S△FCG=7-x,在△AHE中,AE≤AB=7,利用勾股定理可得HE2≤53,在Rt△DHG中,再利用勾股定理可得x2+16≤53,进而可求x≤,从而可得当x=时,△GCF的面积最小.
【解答】解:(1)∵四边形EFGH为正方形,
∴HG=HE,∠EAH=∠D=90°,
∵∠DHG+∠AHE=90°,
∠DHG+∠DGH=90°,
∴∠DGH=∠AHE,
∴△AHE≌△DGH(AAS),
∴DG=AH=2;
(2)过F作FM⊥DC,交DC延长线于M,连接GE,
∵AB∥CD,
∴∠AEG=∠MGE,
∵HE∥GF,
∴∠HEG=∠FGE,
∴∠AEH=∠MGF,
在△AHE和△MFG中,∠A=∠M=90°,HE=FG,
∴△AHE≌△MFG(AAS),
∴FM=HA=2,
即无论菱形EFGH如何变化,点F到直线CD的距离始终为定值2,
因此S△FCG=×FM×GC=×2×(7-6)=1;
(3)设DG=x,则由(2)得,S△FCG=7-x,
在△AHE中,AE≤AB=7,
∴HE2≤53,
∴x2+16≤53,
∴x≤,
∴S△FCG的最小值为7-,此时DG=,
∴当DG=时,△FCG的面积最小为(7-).
【点评】本题属于四边形综合题,考查了矩形、菱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
13.如图,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点,与y轴交于点C,且过点.点P、Q是抛物线上的动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当点P在直线OD下方时,求面积的最大值.
(3)直线OQ与线段BC相交于点E,当与相似时,求点Q的坐标.
【答案】(1)抛物线的表达式为:;(2)有最大值,当时,其最大值为;(3) 或或或.
【分析】(1)函数的表达式为:y=a(x+1)(x-3),将点D坐标代入上式,即可求解;
(2)设点,求出,根据,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解;
(3)分∠ACB=∠BOQ、∠BAC=∠BOQ,两种情况分别求解,通过角的关系,确定直线OQ倾斜角,进而求解.
【解答】解:(1)函数的表达式为:,将点D坐标代入上式并解得:,
故抛物线的表达式为:…①;
(2)设直线PD与y轴交于点G,设点,
将点P、D的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表达式:并解得,直线PD的表达式为:,则,
,
∵,故有最大值,当时,其最大值为;
(3)∵,∴,
∵,故与相似时,分为两种情况:
①当时,,,,
过点A作AH⊥BC与点H,
,解得:,
∴CH=
则,
则直线OQ的表达式为:…②,
联立①②并解得:,
故点或;
②时,
,
则直线OQ的表达式为:…③,
联立①③并解得:,
故点或;
综上,点或或或.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综合运用,涉及到解直角三角形、三角形相似、面积的计算等,其中(3),要注意分类求解,避免遗漏.
14.已知抛物线y=a(x﹣1)2过点(3,4),D为抛物线的顶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点B、C均在抛物线上,其中点B(0,1),且∠BDC=90°,求点C的坐标:
(3)如图,直线y=kx+1﹣k与抛物线交于P、Q两点,∠PDQ=90°,求△PDQ面积的最小值.
【答案】(1)y=(x﹣1)2;(2)点C的坐标为(2,1);(3)1
【分析】(1)将点(3,4)代入解析式求得a的值即可;
(2)设点C的坐标为(x0,y0),其中y0=(x0﹣1)2,作CF⊥x轴,证△BDO∽△DCF得,即1==,据此求得x0的值即可得;
(3)过点D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PQ于点G,则DG=4,根据S△PDQ=DG•MN列出关于k的等式求解可得.
【解答】解:(1)将点(3,4)代入解析式,得:4a=4,
解得:a=1,
所以抛物线解析式为y=(x﹣1)2;
(2)由(1)知点D坐标为(1,0),
设点C的坐标为(x0,y0),(x0>1、y0>0),
则y0=(x0﹣1)2,
如图1,过点C作CF⊥x轴,
∴∠BOD=∠DFC=90°,∠DCF+∠CDF=90°,
∵∠BDC=90°,
∴∠BDO+∠CDF=90°,
∴∠BDO=∠DCF,
∴△BDO∽△DCF,
∴,
∴1==,
解得:x0=2,此时y0=1,
∴点C的坐标为(2,1).
(3)设点P的坐标为(x1,y1),点Q为(x2,y2),(其中x1<1<x2,y1>0,y2>0),
如图2,分别过点P、Q作x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N,
由y=(x-1)2 ,y=kx+1-k,得x2﹣(2+k)x+k=0.
∴x1+x2=2+k,x1•x2=k.
∴MN=|x1﹣x2|===|2﹣k|.
则过点D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PQ于点G,则点G的坐标为(1,1),
所以DG=1,
∴S△PDQ=DG•MN=×1×|x1﹣x2|==|2﹣k|,
∴当k=0时,S△PDQ取得最小值1.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综合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等知识点.
15.如图,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交x轴于A(-1,0),B(4,0),交y轴于点C,点P是直线BC上方抛物线上一动点(不与B,C重合),过点P作PE⊥BC,PF∥y轴交BC与F,则△PEF面积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
【答案】
【分析】先证明△PEF∽△BOC,得出,再根据,得出关于x的二次函数方程,根据顶点坐标公式,求得则△PEF面积最大值.
【解答】解:设(0
∵PF∥y轴,PE⊥BC,
∴∠PFE=∠BCO,
又∵∠PEF=∠BOC=90°,
∴△PEF∽△BOC,
∴ ,
把B(4,0),C(0,2)代入直线BC的解析式为,
点,
∴,
∴PE=BO·=4× ,
EF=OC·=2× ,
∴ =,
当时,取值最大,
∴的最大值为,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出三角形的面积是解题的关键.
16.如图,已知点P是∠AOB内一点,过点P的直线MN分别交射线OA,OB于点M,N,将直线MN绕点P旋转,△MON的形状与面积都随之变化.
(1)请在图1中用尺规作出△MON,使得△MON是以OM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2)如图2,在OP的延长线上截取PC=OP,过点C作CM∥OB交射线OA于点M,连接MP并延长交OB于点N.求证:OP平分△MON的面积;
(3)小亮发现:在直线MN旋转过程中,(2)中所作的△MON的面积最小.请利用图2帮助小亮说明理由.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当点P是MN的中点时S△MON最小.理由见解析.
【分析】(1)根据尺规作图,过P点作PN⊥OB于N,交OA于点M;
(2)证明三角形全等得P为MN的中点,便可得到结论;
(3)过点P作另一条直线EF交OA、OB于点E、F,设PF<PE,与MC交于于G,证明△PGM≌△PFN,得△PGM与△PFN的面积相等,进而得S四边形MOFG=S△MON. 便可得S△MON<S△EOF,问题得以解决.
【解答】(1)①在OB下方取一点K,
②以P为圆心,PK长为半径画弧,与OB交于C、D两点,
③分别以C、D为圆心,大于CD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E点,
④作直线PE,分别与OA、OB交于点M、N,
故△OMN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
(2)∵CM∥OB,
∴∠C=∠PON,
在△PCM和△PON中,
,
∴△PCM≌△PON(ASA),
∴PM=PN,
∴OP平分△MON的面积;
(3)过点P作另一条直线EF交OA、OB于点E、F,设PF<PE,与MC交于于G,
∵CM∥OB,
∴∠GMP=∠FNP,
在△PGM和△PFM中,
,
∴△PGM≌△PFN(ASA),
∴S△PGM=S△PFN
∴S四边形MOFG=S△MON.
∵S四边形MOFG<S△EOF,
∴S△MON<S△EOF,
∴当点P是MN的中点时S△MON最小.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旋转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三角形的中线性质,关键证明三角形全等.
17.如图,已知,是线段上的两点,,,,以为中心顺时针旋转点,以为中心逆时针旋转点,使,两点重合成一点,构成,设.
(1)求的取值范围;
(2)求面积的最大值.
【答案】(1);(2).
【分析】(1)由旋转可得到AC=MA=x,BC=BN=3-x,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可求得x的取值范围;
(2)过点C作CD⊥AB于D,设CD=h,利用勾股定理表示出AD、BD,再根据BD=AB-AD列方程求出h2,然后求出△ABC的面积的平方,再根据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解答.
【解答】解:(1)∵,,,
∴.
由旋转的性质,得,,
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
解不等式①得,
解不等式②得,
∴的取值范围是.
(2)如图,过点作于点,
设,由勾股定理,得,,
∵,
∴,两边平方并整理,得,两边平方整理,得.
∵的面积为,
∴,
∴当时,面积最大值的平方为,
∴面积的最大值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勾股定理,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1)难点在于考虑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列出不等式组,(2)难点在于求解利用勾股定理列出的无理方程.
18.如图1,在Rt△ABC中,∠A=90°,AB=AC,点D,E分别在边AB,AC上,AD=AE,连接DC,点M,P,N分别为DE,DC,BC的中点.
(1)观察猜想:图1中,线段PM与PN的数量关系是 ,位置关系是 ;
(2)探究证明:把△ADE绕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图2的位置,连接MN,BD,CE,判断△PMN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拓展延伸:把△ADE绕点A在平面内自由旋转,若AD=4,AB=10,请直接写出△PMN面积的最大值.
【答案】(1)PM=PN,PM⊥PN;(2)△PM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见解析;(3)S△PMN最大=.
【分析】(1)由已知易得,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得出,,即可得出数量关系,再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得出得出,最后用互余即可得出位置关系;
(2)先判断出,得出,同(1)的方法得出,,即可得出,同(1)的方法由,即可得出结论;
(3)方法1:先判断出最大时,的面积最大,进而求出,,即可得出最大,最后用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方法2:先判断出最大时,的面积最大,而最大是,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1)点,是,的中点,
,,
点,是,的中点,
,,
,,
,
,
,
,
,
,
,
,
,
,
故答案为:,;
(2)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由旋转知,,
,,
,
,,
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得,,,
,
是等腰三角形,
同(1)的方法得,,
,
同(1)的方法得,,
,
,
,
,
,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3)方法1:如图2,同(2)的方法得,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最大时,的面积最大,
且在顶点上面,
最大,
连接,,
在中,,,
,
在中,,,
,
.
方法2:由(2)知,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最大时,面积最大,
点在的延长线上,
,
,
.
【点评】此题属于几何变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断和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综合运用;解(1)的关键是判断出,,解(2)的关键是判断出,解(3)的关键是判断出最大时,的面积最大.
19.问题提出
(1)如图①,在Rt△ABC中,∠ABC=90°,AB=12,BC=16,则AC= ;
问题探究
(2)如图②,在Rt△ABC中,∠ABC=90°,AC=10,点D是AC边上一点,且满足DA=DB,则CD= ;
问题解决
(3)如图③,在Rt△ABC中,过点B作射线BP,将∠C折叠,折痕为EF,其中E为BC中点,点F在AC边上,点C的对应点落在BP上的点D处,连接ED、FD,若BC=8,求△BCD面积的最大值,及面积最大时∠BCD的度数.
【答案】(1)20;(2)5;(3)S△BCD=16;∠BCD=45°
【分析】(1)由勾股定理可求解;
(2)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DBA,由余角的性质可得∠DBC=∠C,可得DB=DC=AD=AC=5;
(3)由中点的性质和折叠的性质可得DE=EC=4,则当DE⊥BC时,S△BCD有最大值,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解.
【解答】解:(1)∵∠ABC=90°,AB=12,BC=16,
∴,
故答案为:20;
(2)∵DA=DB,
∴∠A=∠DBA,
∵∠ABC=90°
∴∠A+∠C=90°,∠ABD+∠DBC=90°,
∴∠DBC=∠C,
∴DB=DC,
∴DB=DC=AD=AC=5,
故答案为:5;
(3)∵E为BC中点,BC=8,
∴BE=EC=4,
∵将∠C折叠,折痕为EF,
∴DE=EC=4,
当DE⊥BC时,S△BCD有最大值,S△BCD=×BC×DE=×8×4=16,
此时∵DE⊥BC,DE=EC,
∴∠BCD=45°.
故答案为:S△BCD=16;∠BCD=45°.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问题以及三角形中的折叠问题;题目较为综合,其中熟练掌握定义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20.如图,已知边长为6的菱形ABCD中,∠ABC=60°,点E,F分别为AB,AD边上的动点,满足,连接EF交AC于点G,CE、CF分别交BD于点M,N,给出下列结论:①△CEF是等边三角形;②∠DFC=∠EGC; ③若BE=3,则BM=MN=DN;④; ⑤△ECF面积的最小值为.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
【答案】①②③⑤
【分析】由“SAS”可证△BEC≌△AFC,可得CF=CE,∠BCE=∠ACF,可证△EFC是等边三角形,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证∠DFC=∠EGC;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菱形的性质可求MN=DN=BM=;由勾股定理即可求解EF2=BE2+DF2不成立;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ECF面积的EC2,则当EC⊥AB时,△ECF的最小值为.
【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BC=CD=AD=6,
∵AC=BC,
∴AB=BC=CD=AD=AC,
∴△ABC,△ACD是等边三角形,
∴∠ABC=∠BAC=∠ACB=∠DAC=60°,
∵AC=BC,∠ABC=∠DAC,AF=BE,
∴△BEC≌△AFC(SAS)
∴CF=CE,∠BCE=∠ACF,
∴∠ECF=∠BCA=60°,
∴△EFC是等边三角形,故①正确;
∵∠ECF=∠ACD=60°,
∴∠ECG=∠FCD,
∵∠FEC=∠ADC=60°,
∴∠DFC=∠EGC,故②正确;
若BE=3,菱形ABCD的边长为6,
∴点E为AB中点,点F为AD中点,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C⊥BD,AO=CO,BO=DO,∠ABO=∠ABC=30°,
∴AO=AB=3,BO=AO=,
∴BD=,
∵△ABC是等边三角形,BE=AE=3,
∴CE⊥AB,且∠ABO=30°,
∴BE=EM=3,BM=2EM,
∴BM=,
同理可得DN=,
∴MN=BD−BM−DN=,
∴BM=MN=DN,故③正确;
∵△BEC≌△AFC,
∴AF=BE,
同理△ACE≌△DCF,
∴AE=DF,
∵∠BAD≠90°,
∴EF2=AE2+AF2不成立,
∴EF2=BE2+DF2不成立,故④错误,
∵△ECF是等边三角形,
∴△ECF面积的EC2,
∴当EC⊥AB时,△ECF面积有最小值,
此时,EC=,△ECF面积的最小值为,故⑤正确;
故答案为:①②③⑤.
【点评】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考查菱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21.如图,抛物线与坐标轴交于点,点为抛物线上动点,设点的横坐标为.
(1)若点与点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求点的坐标及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点在第四象限,连接及,当为何值时,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3)是否存在点,使为以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2)当时,有最大值;(3)
【分析】(1)根据抛物线上的对称点B和E,求出对称轴从而可求出C点坐标.然后设出抛物线的交点式,再把点A代入求出a值即可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2)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交AE于点H,分别根据抛物线和直线AE的解析式表示出点P和点H的坐标,从而求出线段PH的长,最后用含t的式子表示APE的面积,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解;
(3)根据两直线垂直时,它们的斜率之积为-1,可求得与直线AE垂直的直线方程,最后联立方程组可求点P的坐标.
【解答】解:(1)抛物线经过点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
点点
抛物线表达式为
,解得
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如图,过点作轴的平行线交于点
由点的坐标得直线的表达式为
设点,则
当时,有最大值
直线表达式中的值为,则与之垂直的直线表达式中的值为
① 当时,
直线的表达式为将点的坐标代人并解得,直线的表达式为
联立得
解得或(不合题意,舍去)
故点的坐标为
② 当时,
直线PA的表达式为将点A的坐标代人并解得,直线的表达式为
联立得
解得或0(不合题意,舍去)
故点
综上,点的坐标为或(1,-4)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综合题:熟练掌握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的性质;会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会解一元二次方程;理解坐标与图形性质,记住两直线垂直时它们的斜率之积为-1;会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解决数学问题.
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x2﹣2ax﹣3a(a<0)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经过点A的直线l:y=kx+b与y轴负半轴交于点C,与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为D,且CD=4AC.
(1)直接写出点A的坐标,并求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其中k、b用含a的式子表示);
(2)点E是直线l上方的抛物线上的动点,若△ACE的面积的最大值为,求a的值;
(3)设P是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的一点,点Q在抛物线上,当以点A、D、P、Q为顶点的四边形为矩形时,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
【答案】(1)(﹣1,0),y=ax+a;(2)﹣;(3)(1,﹣)或(1,﹣4)
【分析】(1)当y=ax2﹣2ax﹣3a=a(x+1)(x﹣3)=0,解得x1=-1,x2=3,可得A(﹣1,0),B(3,0),由于直线l:y=kx+b过A(﹣1,0)可得k=b,即得直线l:y=kx+k,联立抛物线与直线I的解析式为方程组,可得ax2﹣(2a+k)x﹣3a﹣k=0,由于CD=4AC,可得点D的横坐标为4,利用根与系数关系可得﹣3﹣=﹣1×4,求出k=a,即得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为y=ax+a;
(2)如图1,过E作EF∥y轴交直线l于F,设E(x,ax2﹣2ax﹣3a),可得F(x,ax+a),从而得出EF=ax2﹣2ax﹣3a﹣ax﹣a=ax2﹣3ax﹣4a,由S△ACE=S△AFE﹣S△CEF,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S△ACE的关系式,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出结论.
(3)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如图2,若AD是矩形ADPQ的一条边,②如图3,若AD是矩形APDQ的对角线,据此分别解答即可.
【解答】解:(1)当y=ax2﹣2ax﹣3a=a(x+1)(x﹣3),得A(﹣1,0),B(3,0),
∵直线l:y=kx+b过A(﹣1,0),
∴0=﹣k+b,
即k=b,
∴直线l:y=kx+k,
∵抛物线与直线l交于点A,D,
∴ax2﹣2ax﹣3a=kx+k,
即ax2﹣(2a+k)x﹣3a﹣k=0,
∵CD=4AC,
∴点D的横坐标为4,
∴﹣3﹣=﹣1×4,
∴k=a,
∴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为y=ax+a
(2)解:如图1,过E作EF∥y轴交直线l于F,
设E(x,ax2﹣2ax﹣3a),
则F(x,ax+a),EF=ax2﹣2ax﹣3a﹣ax﹣a=ax2﹣3ax﹣4a,
∴S△ACE=S△AFE﹣S△CEF=(ax2﹣3ax﹣4a)(x+1)﹣(ax2﹣3ax﹣4a)x=(ax2﹣3ax﹣4a)=a(x﹣)2﹣a,
∴△ACE的面积的最大值═a,
∵△ACE的面积的最大值为,
∴﹣a=,
解得a=﹣;
(3)解:以点A、D、P、Q为顶点的四边形能成为矩形,
令ax2﹣2ax﹣3a=ax+a,即ax2﹣3ax﹣4a=0,
解得:x1=﹣1,x2=4,
∴D(4,5a),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
设P(1,m),
①如图2,若AD是矩形ADPQ的一条边,
则易得Q(﹣4,21a),
∴m=21a+5a=26a,则P(1,26a),
∵四边形ADPQ是矩形,
∴∠ADP=90°,
∴AD2+PD2=AP2,
∴52+(5a)2+32+(26a﹣5a)2=22+(26a)2,
即a2=,
∵a<0,
∴a=﹣
∴P(1,﹣);
②如图3,若AD是矩形APDQ的对角线,
则易得Q(2,﹣3a),
∴m=5a﹣(﹣3a)=18a,则P(1,8a),
∵四边形APDQ是矩形,
∴∠APD=90°,
∴AP2+PD2=AD2,
∴(﹣1﹣1)2+(8a)2+(1﹣4)2+(8a﹣5a)2=52+(5a)2,
即a2=,
∵a<0,
∴a=﹣,
∴P(1,﹣4),
综上所述,点A、D、P、Q为顶点的四边形能成为矩形,点P(1,﹣)或(1,﹣4).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综合题,需要掌握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点,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23.如图1,抛物线与轴交于、两点,与轴交于点,已知点坐标为,点坐标为.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2)点为直线上方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当的面积最大时,求点的坐标;
(3)如图2,点为该抛物线的顶点,直线轴于点,在直线上是否存在点,使点到直线的距离等于点到点的距离?若存在,求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2);(3)存在,或
【分析】(1)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解析式;
(2)过点作轴于点,交于点,设点的坐标为,先求出直线的解析式,再用m表示,得出,配方即可得出结论
(3)先根据抛物线的解析式得出顶点M的坐标, 设点坐标为,得出,从而确定NG的长,再根据得到关于n的方程,解方程即可
【解答】解:(1)由题意得:,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设点的坐标为,过点作轴于点,交于点,
点,,
直线的解析式为:,
点为,
.
,
当时,最大,此时点坐标为.
(3)存在点满足要求.
,
顶点为,
直线的表达式为:.设直线与轴交于点,则点为,
,.
设满足要求的点坐标为,则.
过点作于点,则,
,,而,
,
整理得,
解得.
存在点满足要求,点坐标为或.
【点评】本题是二次函数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可求抛物线的解析式,三角形面积公式,二次函数的最值,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以及方程思想的应用,综合性较强.
24.如图,已知边长为10的正方形是边上一动点(与不重合),连结是延长线上的点,过点作的垂线交的角平分线于点,若.
(1)求证:;
(2)若,求的面积;
(3)请直接写出为何值时,的面积最大.
【答案】(1)见解析;(2)8;(3)5
【分析】(1)先判断出CG=FG,再利用同角的余角相等,判断出∠BAE=∠FEG,进而得出△ABE∽△EGF,即可得出结论;
(2)先求出BE=8,进而表示出EG=2+FG,由△BAE∽△GEF,得出,求出FG,最后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
(3)同(2)的方法,即可得出S△ECF=,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DCG=90°,
∵CF平分∠DCG,
∴∠FCG=∠DCG=45°,
∵∠G=90°,
∴∠GCF=∠CFG=45°,
∴FG=CG,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EF⊥AE,
∴∠B=∠G=∠AEF=90°,
∴∠BAE+∠AEB=90°,∠AEB+∠FEG=90°,
∴∠BAE=∠FEG,
∵∠B=∠G=90°,
∴△BAE∽△GEF;
(2)∵AB=BC=10,CE=2,
∴BE=8,
∴FG=CG,
∴EG=CE+CG=2+FG,
由(1)知,△BAE∽△GEF,
∴,
∴,
∴FG=8,
∴S△ECF=CE•FG=×2×8=8;
(3)设CE=x,则BE=10-x,
∴EG=CE+CG=x+FG,
由(1)知,△BAE∽△GEF,
∴,
∴,
∴FG=10-x,
∴S△ECF=×CE×FG=×x•(10-x)=,
当x=5时,S△ECF最大=,
∴当EC=5时,的面积最大.
【点评】此题是相似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判断出△BAE∽△GEF是解本题的关键.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 专题45:第8章几何中的最值问题之四边形的面积-备战2021中考数学解题方法系统训练(全国通用)(原卷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中考复习 专题45:第8章几何中的最值问题之四边形的面积-备战2021中考数学解题方法系统训练(全国通用)(原卷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 专题43:第8章几何中的最值问题之和长度有关的最值之函数法求最值-备战2021中考数学解题方法系统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中考复习 专题43:第8章几何中的最值问题之和长度有关的最值之函数法求最值-备战2021中考数学解题方法系统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 专题42:第8章几何中的最值问题之和长度有关的最值之多线段的最值-备战2021中考数学解题方法系统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中考复习 专题42:第8章几何中的最值问题之和长度有关的最值之多线段的最值-备战2021中考数学解题方法系统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