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第1课时 长方体 课件+教案+导学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927302/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三单元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第1课时 长方体 课件+教案+导学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927302/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三单元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第1课时 长方体 课件+教案+导学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927302/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三单元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第1课时 长方体 课件+教案+导学案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927302/2/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三单元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第1课时 长方体 课件+教案+导学案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927302/2/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三单元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第1课时 长方体 课件+教案+导学案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927302/2/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三单元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第1课时 长方体 课件+教案+导学案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927302/2/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三单元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第1课时 长方体 课件+教案+导学案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927302/2/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三单元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第1课时 长方体 课件+教案+导学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927302/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单元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第1课时 长方体 课件+教案+导学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927302/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单元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第1课时 长方体 课件+教案+导学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927302/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单元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第1课时 长方体 课件+教案+导学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92730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单元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第1课时 长方体 课件+教案+导学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92730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3 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完美版课件ppt
展开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一是用4个或5个同样的正方体摆成从正面看形状相同的不同的立体图形,二是能根据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拼摆符合条件的立体图形。
这部分内容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出发,借助生活中的实物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对“图形与几何”的兴趣。通过学习,促进学生进一步体会立体图形与平面视图之间的转换,发展空间观念。
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
2.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m3、1dm3、1cm3以及1L、1mL的实际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1)长方体 (1课时)
(2)正方体 (1课时)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1) (1课时)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 (1课时)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1)体积和体积单位 (1课时)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1) (1课时)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2) (1课时)
(4)体积单位间的进率(1) (1课时)
(5)体积单位间的进率(2) (1课时)
(6)容积和容积单位(1) (1课时)
(7)容积和容积单位(2) (1课时)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 (1课时)
综合与实践探索图形 (1课时)
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特征,丰富空间与图形的经验。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中,培养空间观念,构建新知。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第1课时 长方体
课题 | 长方体 | 课型 | 新授课 | ||
设计说明 | 由于学生是初次较深入地探究立体图形,他们的空间观念比较差,所以教学过程中要在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上下大工夫。在教学本节课时,遵循知识的形成过程及学生的认知规律,一步一步,深入浅出地进行教学。 1.通过实物区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使学生多了解一些立体图形,增强对立体图形的感知。 2.联系实际寻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长方体的表象。 3.给学生提供充分实践操作的机会,本课时充分体现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在探究长方体特征这个环节中,首先组织学生通过观察、触摸,建立长方体面、棱、顶点的概念,再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数一数”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逐步认识长方体面、棱、顶点的具体特征,最后让学生利用实物并结合教材中的表格说一说长方体有哪些特征,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数长方体的面、棱这个环节中,注意让学生展现数面、棱的不同方法。通过不同方法的比较,使学生感受解决问题需要一些方法和策略,从而在使用不同方法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乐趣。 | ||||
学习目标 | 1.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了解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 2.知道长方体面、棱、顶点及长、宽、高的含义。 3.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 ||||
学习重点 | 掌握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并认识长、宽、高。 | ||||
学习难点 | 形成长方体的概念,发展空间概念。 | ||||
学前准备 | 教具准备:PPT课件长方体模型长方体铁丝框架学具准备:课前收集的长方体纸盒等实物 | ||||
课时安排 | 1课时 | ||||
教学环节 | 导案 | 学案 | 达标检测 | ||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6分钟) | 1.谈话引入:回忆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几何图形?这些都是什么图形?(学生边回答边课件展示) 2.课件展示教材第18页主题图。 提问:这些还是平面图形吗? 3.引入课题:讲桌上放一些物体,要求学生观察它们的形状。像文具盒、书的形状是长方体。(板书课题) | 1.回顾: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它们都是平面上的图形,叫做平面图形。 2.明确:这些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它们都是立体图形。 3.观察桌子上的物体,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 1.图形分类。 上面的图形中,平面图形有: ;立体图形有:
答案:①②③ ④⑤⑥ 2.判断。 (1)凡是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物体都是长方体。( ) (2)长方体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 (3)长方体的6个面一定都是长方形。( ) (4)长方体相对的面大小相同。( ) 答案:(1)×(2)√(3)×(4)√
| ||
二、实物感知,概括长方体的特征。(12分钟) | 课件出示例1。 1.整体感知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 (1)组织学生动手摸一摸,感知长方体的面。 (2)指导学生找出自己手中长方体的棱。感知长方体两个面相交的部分叫做长方体的棱。 (3)指导学生观察: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叫做长方体的顶点。 2.探究长方体面、棱和顶点的特征。 (1)指导学生数出长方体面、棱、顶点的数量。 (2)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学具,初步发现在同一个长方体内,哪些棱的长度相等,哪些面的大小相同,并提出猜想。 (3)组织学生小组合作,验证猜想。 (4)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 1.(1)拿出自己准备好的长方体实物,动手摸一摸,进一步感知长方体的面。 (2)先认真倾听老师的介绍,再动手找出自己手中的长方体的棱。 (3)先观察长方体,再动手指一指三条棱相交的顶点,感知顶点。 2.(1)汇报交流:长方体有8个顶点;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12条棱可以按前后方向、左右方向、竖直方向分组来数,每组有4条,共12条。 (2)观察后提出猜想。 猜想一: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猜想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3)动手实践,在小组内通过比一比、量一量等活动进行验证。 (4)讨论后归纳出长方体的特点 :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 |||
三、动手操作,认识长方体的长、宽和高。(10分钟) | 课件出示例2。 1.指导学生制作一个长方体框架。 2.引导学生思考:在动手操作中会发现,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每一组棱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3.组织学生讨论:做这个长方体的框架共需要多长的铁丝?需要量出几条棱的长度?为什么?(出示教具) 4.课件出示: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 1.仔细观察手中学具的特点,积极动脑思考,想出做得快的办法。 2.通过动手操作,可能发现: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4组,每一组棱的长度相等。 3.观察老师手中的长方体,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4.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分别在学具和几何图上辨认长方体的长、宽、高,并在小组内交流。 | 3.标出下面各长方体的长、宽、高。 答案: | ||
四、巩固提升。(9分钟) | 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 | 同桌合作动手剪一剪。 |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 ||
五、课堂总结,拓展延伸。(3分钟) |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长方体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布置课后学习任务。 |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 |||
六、教学板书 | 长方体 | ||||
七、教学反思 | 本节课的教学体现了以下两点:一、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从平面图形过渡到立体图形,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开门见山,直接引入课题,为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二、整个教学过程力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在获取新知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等实践活动,逐步认识长方体的特征及理解长、宽、高的含义。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 ||||
教师点评和总结:
| |||||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优质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优质ppt课件,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下两个面,1正方体,②③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优秀ppt课件,文件包含第三单元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第2课时正方体教案匹配版pptx、第三单元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第2课时正方体教案doc、第三单元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第2课时正方体导学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优秀课件ppt,文件包含第三单元1圆柱第7课时圆柱的体积3教案匹配版pptx、第三单元1圆柱第7课时圆柱的体积3教案doc、第三单元1圆柱第7课时圆柱的体积3导学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