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2023学年内蒙古乌兰浩特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2023学年内蒙古乌兰浩特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01
    2022-2023学年内蒙古乌兰浩特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02
    2022-2023学年内蒙古乌兰浩特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03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内蒙古乌兰浩特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内蒙古乌兰浩特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内蒙古乌兰浩特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一起向未来!”是2022北京冬奥会的口号,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心声。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吉祥物“冰墩墩”的冰晶外壳由硅胶制成,硅胶耐强酸碱不易燃烧
    B.火炬“飞扬”以氢气为燃料,不用丙烷的原因是氢气燃点低、易压缩
    C.跨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直冷制冰技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原理,进行相变制冷
    D.山西小将苏翊鸣的滑板涂层材料为聚四氟乙烯,聚四氟乙烯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
    【答案】D
    【详解】A.硅胶即干燥的硅酸,会和碱反应,不耐碱,A错误;
    B.以氢气为燃料,不用丙烷的原因是氢气燃烧只生成水,是环境友好型燃烧,B错误;
    C.物质存在三种不同的相态:气相、液相以及固相,而超临界状态则是气液两相的分界线消失的一种特殊状态,当物质处于超临界状态时,它同时存在液体和气体的性质,由此可见跨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直冷制冰技术没有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升华吸热原理,C错误;
    D.聚四氟乙烯是由CF2=CF2通过加聚反应制得的聚合物,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D正确;
    答案选D。
    2.有关氯气的性质或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工业上用氯气与石灰乳反应来制漂白粉
    B.自来水常用氯气来消毒杀菌,其有效成分是HClO
    C.氯气有毒,制取氯气的尾气要用碱溶液来吸收
    D.氢气不能在氯气中燃烧
    【答案】D
    【详解】A.工业上利用氯气与石灰乳反应: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制取漂白粉,选项A正确;
    B.用Cl2对自来水消毒时,发生反应为Cl2+H2O=HCl+HClO,有效成分为HClO,选项B正确;
    C.Cl2有毒,多余可用碱溶液吸收Cl2,选项C正确;
    D.纯净的H2能在Cl2中安静地燃烧生成HCl,选项D错误。
    答案选D。
    3.下列有关金属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钠常常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
    B.实验室取用钠时,用镊子取出,取出后剩余的钠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中
    C.当火灾现场存放有大量金属钠时,需要干燥的沙土来灭火
    D.钠很软,能用刀切割,切开后,可以看到钠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
    【答案】B
    【详解】A.钠非常活泼,易与空气中氧气、水等发生反应,且密度比石蜡油或煤油的大,常常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A正确;
    B.钠非常活泼,易与氧气、水等发生反应,所以实验室取用钠时,用镊子取出,取出后剩余的钠需放回原试剂瓶中,B错误;
    C.钠着火需要干燥的沙土来灭火,C正确;
    D.钠属于金属,为银白色固体,质软,可用小刀切割,D正确;
    故选B。
    4.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发生反应,温度或者反应物用量改变时,不会引起产物改变的是
    A.Fe和Cl2 B.明矾和NaOH C.Na和O2 D.Ca(OH)2溶液和CO2
    【答案】A
    【详解】A.铁和氯气反应只生成氯化铁,与量以及温度无关,故A符合;
    B.明矾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产物与反应物用量有关,氢氧化钠少量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钠过量生成偏铝酸钠,故B不符合;
    C.钠与氧气反应产物与温度有关,常温下生成氧化钠,加热条件下生成过氧化钠,故C不符合;
    D.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二氧化碳不足时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过量时生成碳酸氢钙,反应物用量比改变,会引起产物的种类改变,故D不符合;
    故选A。
    5.焰火“脚印”、“笑脸”、“五环”,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加辉煌、浪漫,这与高中化学中“焰色试验”知识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焰色试验时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B.用稀盐酸清洗做焰色试验的铂丝
    C.若透过蓝色钴玻璃只看到紫色,说明样品中含K元素而不含Na元素
    D.Na 与 NaCl 在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
    【答案】C
    【详解】A.焰色试验是原子中的电子能量的变化,不涉及物质结构和化学性质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A正确;
    B.盐酸可以溶解氧化物等杂质,且易挥发,不会残留,所以用稀盐酸清洗做焰色试验的铂丝,B正确;
    C.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可以滤去黄光的干扰,不能确定是否含有钠元素,C错误;
    D.Na与NaCl都含有钠元素,焰色试验为黄色,所以Na与NaCl在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D正确;
    故选C。
    6.工业上,可将Cl2通入石灰乳中制备漂白粉,发生反应: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2.4L Cl2中含有2NA个氯原子
    B.反应中每生成1.8g H2O就会转移0.1NA电子
    C.0.1 mol∙L−1的Ca(ClO)2溶液中ClO-的数目为0.2NA
    D.常温下,1L pH=12的Ca(OH)2溶液中OH-的数目为0.02NA
    【答案】B
    【详解】A.不清楚温度和压强,因此22.4L Cl2气体的物质的量无法计算,故A错误;
    B.根据反应方程式转移2mol电子生成2mol水即36g,因此反应中每生成1.8g H2O就会转移0.1NA电子,故B正确;
    C.0.1 mol∙L−1的Ca(ClO)2溶液,体积未知,因此ClO-的数目无法计算,故C错误;
    D.常温下,1L pH=12的Ca(OH)2溶液中c(OH-)=0.01 mol∙L−1,因此1LCa(OH)2溶液中n(OH-)=0.01 mol,OH-的数目为0.01NA,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7.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A. B.
    C. D.
    【答案】C
    【详解】A.HCl是强酸,属于强电解质,故其HCl的电离方程式为:,A正确;
    B.MgCl2是可溶性盐,故其电离方程式为:,B正确;
    C.H2SO4是强酸,NaHSO4是可溶性盐酸,故其电离方程式为:    ,C错误;
    D.Ba(OH)2是可溶性强碱,故其电离方程式为:,D正确;
    故答案为:C。
    8.新型冠状病毒(冠状病毒粒子直径约60~220nm)主要传播途径有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冠状病毒粒子直径约60~220nm,介于溶液与胶体之间
    B.用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ClO2等可杀灭新冠病毒
    C.气溶胶的分散剂为气体
    D.用“人工肾”进行血液透析救治危重新冠肺炎患者,利用了渗析原理
    【答案】A
    【详解】A.胶粒的直径在1~100nm之间,溶液中的分散质粒子小于1nm,冠状病毒粒子直径约60~220nm,并不介于胶体粒子和浊液的分散质的直径之间,故A错误;
    B.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ClO2等都具有强氧化性,可杀灭新冠病毒,故B正确;
    C.依据分析可知,气溶胶的分散剂是气体,故C正确;
    D.血液属于胶体,“人工肾”内部含有半透膜,透析是利用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的性质,故D正确;
    故选A。
    9.取a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跟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完全反应,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增加大于ag。下列物质中满足上述结果的是
    A.CO B.H2 C.C12H22O11 D.C2H4O2
    【答案】C
    【详解】根据各选项,燃烧后的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与Na2O2发生反应:2Na2O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对生成物变形:Na2CO3~Na2O2•CO,2NaOH~Na2O2•H2,得如下关系式:H2~H2O~2NaOH~Na2O2•H2,CO~CO2~Na2CO3~Na2O2•CO。有机物可拆写成(CO)m•Hn的形式,H2、CO也可拆写成(CO)m•Hn的形式,满足该形式的物质,经过题示反应后将得到碳酸钠或氢氧化钠,即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增加的质量相当于CO和H2的质量,等于ag。
    A.CO可拆写成(CO)m•H0的形式,满足上述结果,固体质量增加ag,故A不符合;
    B.H2可拆写成(CO)0•Hn的形式,满足上述结果,固体质量增加ag,故B不符合;
    C.C12H22O11可拆写成(CO)11•(H22)•C,不满足上述结果,固体质量增加量大于ag,故C符合;
    D.C2H4O2可以写成(CO)2•H4,满足上述结果,固体质量增加ag,故D不符合;
    故选C。
    10.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相关实验探究,其中装置或结论不合理的是

    A.鉴别纯碱与小苏打,纯碱热稳定性弱于小苏打
    B.证明Na2O2与水反应放热,观察到脱脂棉燃烧
    C.证明Cl2能与烧碱溶液反应
    D.探究钠与Cl2反应,右侧的棉花球可以吸收过量的氯气
    【答案】A
    【详解】A.碳酸钠的热稳定性强于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受热分解时,试管口要向下倾斜,选项A错误;
    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时会放出大量的热,使脱脂棉燃烧,选项B正确;
    C.氢氧化钠溶液与氯气反应,使锥形瓶中气体压强减小,导致空气进入气球,使气球膨胀,选项C正确;
    D.氯气和金属钠受热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氯化钠,右侧浸有碱液的棉花球可以吸收过量的氯气,防止污染环境,选项D正确;
    答案选A。
    11.下列化学方程式中,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都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
    【详解】A.方程式中氢气失去电子,氯气得到电子,箭头由氢气指向氯气,箭头方向标反,应为 ,A错误;
    B.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铁失去2个电子,铜离子得到2个电子,双线桥表示为: ,B正确;
    C.Cu由0价升高到+2价,转移2e-,HNO3中部分N由+5价降低到+4价,转移2×e-,正确的表示方法为,C错误;
    D.碳原子共失去4个电子,氧原子共得到4个电子,D错误;
    故选B。
    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氯化钙溶液中通入:
    B.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铜粉:
    C.石灰乳与溶液混合:
    D.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双氧水(稀硫酸酸化):
    【答案】D
    【详解】A.不会与反应,A项错误;
    B.铁离子与铜粉反应生成亚铁离子,B项错误;
    C.石灰乳是悬浊液,不能拆,C项错误;
    D.硫酸亚铁与双氧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13.某白色粉末中可能含有Ba(NO3)2、CaCl2、K2CO3,现进行以下实验:
    (1)将部分粉末加入水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
    (2)向(1)的悬浊液中加入过量硝酸,白色沉淀消失,并有气泡产生;
    (3)取少量(2)的溶液滴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根据上述现象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白色粉末中可能含有Ba(NO3)2
    B.白色粉末中含Ba(NO3)2和CaCl2至少一种
    C.上述过程涉及到的反应只有复分解反应,没有氧化还原反应
    D.步骤(2)中一定发生的离子反应为:CaCO3+2H+=Ca2++CO2↑+H2O
    【答案】B
    【分析】根据(1)(2)的现象,硝酸钡、氯化钙都能与碳酸钾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悬浊液中加入硝酸,沉淀溶解,且有气泡冒出,一定含有碳酸钾,硝酸钡和氯化钙至少含有一种;
    根据(3)可知,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为氯化银,原溶液中一定存在氯化钙;
    综上所述,白色粉末中一定有氯化钙和碳酸钾;硝酸钡可能含有,据此分析;
    【详解】A.根据上述分析,硝酸钡可能含有,故A说法正确;
    B.根据上述分析,硝酸钡可能含有,氯化钙一定含有,故B说法错误;
    C.根据上述分析,发生的反应有CaCl2+K2CO3=CaCO3↓+2KCl、CaCO3+2HNO3=Ca(NO3)2+H2O+CO2↑、KCl+AgNO3=KNO3+AgCl↓,这些反应不存在化合价的变化,反应类型均为复分解反应,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C说法正确;
    D.根据上述分析,(2)中一定发生离子反应为CaCO3+2H+=Ca2++CO2↑+H2O,故D说法正确;
    答案为B。
    14.已知氯气和NaOH溶液在一定温度下能发生反应:,。某温度下,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和的混合溶液,经测定混合溶液中与的个数比为1∶3,则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原子和被氧化的氯原子的个数比为
    A.1∶1 B.2∶1 C.3∶1 D.4∶1
    【答案】D
    【详解】假设反应后溶液中的为1个,根据与的个数之比为1∶3,且由到失去1个电子,由到失去5个电子可知,一共失去的电子为个;由到得到1个电子,则16个被还原得到16个电子,所以被还原的氯原子与被氧化的氯原子的个数比为,故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5.有关Na2O2性质实验如下:

    已知:①Na2O2与水反应经历了Na2O2+2H2O =2NaOH+H2O2;
    ②酚酞褪色原因与溶液的强碱性或强氧化性有关。
    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双氧水能使酚酞褪色
    B.浓氢氧化钠能使酚酞褪色
    C.双氧水和浓氢氧化钠都能使酚酞褪色
    D.可利用二氧化锰和水来完善实验方案
    【答案】D
    【分析】由实验现象和题给信息可知,实验中酚酞褪色可能是氧化钠和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将酚酞氧化而漂白褪色,也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过大导致酚酞褪色,所以还必需补充除去过氧化氢、降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的实验来验证褪色原因。
    【详解】A.由分析可知,由实验不能得到双氧水能使酚酞褪色的结论,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由实验不能得到浓氢氧化钠能使酚酞褪色的结论,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实由实验不能得到双氧水和浓氢氧化钠都能使酚酞褪色的结论,故C错误;
    D.由分析可知,还必需补充向反应后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除去过氧化氢、加入水稀释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来验证褪色原因,故D正确;
    故选D。
    16.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的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浓度的Na2CO3溶液的碱性比NaHCO3溶液强
    B.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大
    C.Na2CO3与盐酸反应比NaHCO3剧烈
    D.Na2CO3、NaHCO3溶于水均吸热
    【答案】A
    【详解】A.将酚酞试液分别滴入相同浓度的溶液和溶液中,溶液显红色,溶液不显红色或显浅红色,说明相同浓度的溶液的碱性比溶液强,A正确;
    B.向各1g的和固体分别加入5mL水,能完全溶解,而还有部分没有溶解,说明在水中的溶解度比大,B错误;
    C.实验证明,向等量的和固体中加入等浓度的盐酸与盐酸反应更剧烈,C错误;
    D.溶于水放热,溶于水吸热,D错误;
    故答案选A。
    17.某化学教师为“氯气与金属钠反应”设计了如图装置的实验。实验操作:先给钠预热,等钠熔融成圆球时,撤火,通入氯气,即可见钠着火燃烧,生成大量白烟。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发生的反应为:2Na+Cl22NaCl
    B.玻璃管尾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球是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
    C.钠着火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D.若在棉花球外沿滴一滴石蕊溶液,可根据颜色变化判断氯气是否被碱液完全吸收
    【答案】C
    【详解】A. 氯气性质活泼,易与活泼金属钠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aCl,反应为:2Na+Cl22NaCl,故A正确;
    B. NaOH与氯气反应,可吸收尾气,以免其污染空气,故B正确;
    C. 钠着火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故C错误;
    D. 氯气与水反应显酸性,当棉花球外的石蕊溶液未变色,表明氯气已被碱液完全吸收,故D正确;
    答案选C。
    18.向一定量的Fe、FeO、的混合物中加入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224mL (标准状况)的气体,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此混合物,能得到铁的质量是
    A. 5.6g B.8.4g C.11.2g D.已知数据不足,无法计算
    【答案】B
    【详解】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红色出现,所以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FeCl2,根据原子Cl守恒,,,所以FeCl2的物质的量为0.15mol,根据铁原子守恒,=0.15mol,最终得到的铁也是0.15mol,质量为;
    故答案为:B。
    19.在日常生活中使用“84”消毒液时,加入下列物质能增强其杀菌消毒能力的是
    A.食盐 B.纯净水 C.小苏打 D.白醋
    【答案】D
    【分析】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想办法使次氯酸钠转化为次氯酸,可以增强消毒能力,以此解题。
    【详解】A.食盐和次氯酸钠不反应,不能增强消毒能力,A错误;
    B.纯净水会稀释“84”消毒液,不能增大次氯酸的浓度,不能增强消毒能力,B错误;
    C.小苏打和次氯酸钠不反应,不能增大次氯酸的浓度,不能增强消毒能力,C错误;
    D.白醋可以和次氯酸钠反应,生成次氯酸,增强消毒能力,D正确;
    故选D。
    20.CuCl广泛应用于化工和印染等行业。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略)进行热分解CuCl2•2H2O制备CuCl的实验。

    已知:(1)CuCl2•2H2OCuCl2 CuCl+Cl2
    (2)CuCl2•2H2OCu2(OH)2Cl2Cu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先点燃酒精灯加热,再在“气体入口”处先通入干燥HCl气体
    B.实验过程中,B中白色粉末变蓝色,C中试纸变红色
    C.CuCl产品中含有少量的CuCl2杂质的原因可能是温度偏低所致
    D.A中通入氯化氢气体只是为了将生成的水完全赶出
    【答案】C
    【分析】为抑制CuCl2水解,要先通入HCl再加热,加热温度大于300℃,发生2CuCl22CuCl+Cl2↑,若温度较低CuCl产品中含有少量的CuCl2杂质;直接加热CuCl2•2H2O会生成Cu2(OH)2Cl2,Cu2(OH)2Cl2加热到200℃生成CuO,据此进行解答。
    【详解】A.为了避免铜离子水解,实验过程中先在“气体入口”处先通入干燥HCl气体,然后再点燃酒精灯加热,顺序不能颠倒,故A错误;
    B.该反应中有水和Cl2生成,B中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变为蓝色,且C中石蕊试纸先逐渐变为红色,后褪色,故B错误;
    C.在温度大于300℃时发生反应2CuCl22CuCl+Cl2↑,温度较低时产物中会混有少量的CuCl2杂质,故C正确;
    D.氯化铜易水解,加入HCl还为了抑制氯化铜水解,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实验,题目难度中等,把握制备实验原理、实验流程图、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元素化合物与实验相结合的训练,试题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
    21.将硫酸钠、氯化镁的混合物放入水中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钠离子和镁离子的数量比为4:5,则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数量比是(   )
    A.1:3 B.3:2 C.8:3 D.5:1
    【答案】D
    【详解】Na2SO4~2Na+~ ,MgCl2~Mg2+~2Cl-,已知n(Na+):n(Mg2+)=4:5,则n(Na2SO4):n(MgCl2)=2:5,n(Cl-):n()=10:2=5:1,答案选D。
    22.下图是某同学用500mL容量瓶配制NaOH溶液的过程: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如图所示,用托盘直接称量2.0g烧碱
    B.配制的正确顺序为①④③⑤②⑥
    C.②中定容时仰视刻线会导致溶液浓度偏高
    D.能用容量瓶贮存配制好的溶液
    【答案】B
    【详解】A. 氢氧化钠易潮解,且有腐蚀性,故应在烧杯中称取氢氧化钠,而不能直接用托盘称量,故A错误;
    B.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故配制的正确顺序为①④③⑤②⑥,故B正确;
    C.定容时仰视刻线会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大,所溶液浓度偏低,故C错误;
    D.容量瓶只能用于配溶液,不能用于贮存配制好的溶液,故D错误;
    故选B。
    23.硫单质的常见形式为S8,其环状结构如图所示,像一顶漂亮的皇冠。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S8的说法正确的是

    A.S8的摩尔质量为256g
    B.32gS8含有0.125NA个S8分子
    C.16gS8含有64mol电子
    D.8gS8完全燃烧产生5.6LSO2
    【答案】B
    【详解】A.S8的摩尔质量为256g/mol,故A错误;
    B.32gS8含有S8分子数为:×NAmol-1=0.125NA,故B正确;
    C.S8是由S原子构成,16gS8含有电子物质的量为:×16=16mol电子,故C错误;
    D.气体状况未知,无法计算8gS8完全燃烧产生气体的体积,故D错误;
    故选B。
    24.工业用溶液刻蚀电路板的废液中主要含有、、、,实验室从废液中回收某些物质的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还原过程中,溶液中可能存在的阳离子只有、、
    B.溶解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滤液1、滤液2合并后通入过量的重新获得溶液
    D.滤渣的成分为Fe和Cu
    【答案】C
    【分析】废液中加入过量铁粉,铁与铁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铁与铜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铜,过滤得到的滤液为氯化亚铁溶液,固体为铁和铜的混合物,向固体中加入过量稀盐酸,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铜不与盐酸反应,过滤得到的滤渣为铜。
    【详解】A.还原过程中铁与铁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铁与铜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铜,溶液中可能存在的阳离子有铁离子、亚铁离子和铜离子,A错误;
    B.溶解过程中,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B错误;
    C.由分析可知,滤液1和滤液2的主要成分为氯化亚铁,两者合并后通入氯气,氯气与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可获得氯化铁溶液,C正确;
    D.由分析可知,滤渣为铜,D错误;
    答案选C。
    25.利用如图装置制取,能较长时间观察到白色沉淀的生成,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可以是稀硫酸、稀盐酸或稀硝酸
    B.实验开始时应先打开止水夹、,再向烧瓶中加入
    C.反应一段时间后可在锥形瓶中观察到白色沉淀
    D.反应结束后若关闭及分液漏斗活塞,则可较长时间存在
    【答案】A
    【分析】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亚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亚铁。
    【详解】A. X可以是稀硫酸或稀盐酸,是因为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但稀硝酸与铁反应得不到氢气,生成NO,故A选;
    B. 实验开始时应先打开止水夹、,再向烧瓶中加入,便于液体流下,故B不选;
    C. 反应一段时间后可在锥形瓶中观察到白色沉淀,是因为反应生成氢气,把氯化亚铁或硫酸亚铁压入锥形瓶中,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故C不选;
    D. 反应结束后若关闭及分液漏斗活塞,则可较长时间存在,是因为氢氧化亚铁与氧气隔绝,故D不选;
    故选A。
    26.某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FeBr2、FeI2,若先向该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结果溶液变为红色(已知:AgBr、AgI分别为浅黄色和黄色不溶于硝酸的沉淀),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中的Br-可能未被氧化
    B.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含有Fe2+可以用氯水和KSCN溶液检验
    C.取所得溶液加入CCl4后静置分液,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能产生黄色沉淀
    D.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不存在Fe2+
    【答案】A
    【详解】A.先向该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还原性顺序是:I->Fe2+>Br-,所以氯气先是将碘离子氧化,然后再氧化亚铁离子,最后氧化溴离子,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结果溶液变为红色,证明有铁离子,亚铁离子已经被氧化,但是原溶液中的Br-可能未被氧化,故A正确;B.反应后的溶液中如果含有铁离子,会干扰亚铁离子的检验,故B错误;C.氯气先是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取所得溶液加入CCl4后静置分液,下层是溶有碘单质的四氯化碳,上层溶液中不一定含有碘离子,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AgNO3 溶液,不一定能产生黄色沉淀AgI,故C错误;D.先向该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还原性顺序是:I->Fe2+>Br-,所以氯气先是将碘离子氧化,然后再氧化亚铁离子,最后氧化溴离子,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结果溶液变为红色,即含有铁离子,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二价铁部分或全部被氧化,故D错误;故选A。
    点睛:考查氯气的氧化性以及卤素离子的还原性,注意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是解题的关键,某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FeBr2、FeI2,若先向该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还原性顺序是:I->Fe2+>Br-,所以氯气先是将碘离子氧化,然后再氧化亚铁离子,最后氧化溴离子,铁离子遇到硫氰化钾显示红色,据此回答判断。
    27.将一定质量的铁、氧化铁、氧化铜的混合物粉末放入100mL 4.4mol•L-1盐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896mLH2(标准状况),残留固体1.28g,过滤、滤液中的金属离子只有Fe2+。将滤液加水稀释到200mL,测得其中c(H+)为0.4mol•L-1。则此时溶液中c(Fe2+)为
    A.2mol•L-1 B.1.8mol•L-1 C.0.9mol•L-1 D.0.3mol•L-1
    【答案】C
    【详解】完全反应后滤液中的金属离子只有Fe2+,说明溶液中没有Cu2+、Fe3+,则溶液中阳离子有Fe2+和H+,溶质为FeCl2和HCl,根据电荷守恒得:2c(Fe2+)+c(H+)=c(Cl-),稀释后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2.2mol/L,则c(Fe2+)=×[c(Cl-)-c(H+)]=×[2.2mol/L-0.4mol/L]=0.9mol/L。
    故选C。
    28.下列有关0.1mol•L-1NaOH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1L该溶液中含有40g NaOH
    B.100mL该溶液中OH-物质的量浓度为0.01mol•L-1
    C.在1g水中溶解4g NaOH即可配制得0.1mol•L-1 NaOH溶液
    D.往1mL该溶液中加入水稀释至10mL,所得NaOH溶液的浓度为0.01mol•L-1
    【答案】D
    【详解】A.1L 0.1mol•L-1NaOH溶液中含氢氧化钠的质量为1L×0.1mol•L-1×40g/mol=4g,故A错误;
    B.氢氧化钠的强电解质,1个氢氧化钠电离出1个氢氧根离子,OH-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1,故B错误;
    C.在1g水中溶解4g NaOH,溶液体积未知,不能求得浓度,故C错误;
    D.氢氧化钠的强电解质,稀释10倍,浓度变为原来的 ,往1mL该溶液中加入水稀释至10mL,所得NaOH溶液的浓度为0.01mol•L-1,故D正确;
    故选D。

    二、实验题
    29.某化学小组在学习了的实验室制法后,发现用加热浓盐酸与的方法制既浪费能源又不宜控制温度,他们现欲对该实验进行改进并验证的部分性质,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和的氧化性均比的氧化性强,在不加热的条件下即可与浓盐酸反应制取。
    (1)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如图所示的装置:

    ①实验时C中所装液体是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制氯气前,必须进行的一项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D中所装液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装置B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因此B中Ⅰ、Ⅱ、Ⅲ处依次放入的物质的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编号



    A
    干燥的有色布条
    碱石灰
    湿润的有色布条
    B
    干燥的有色布条
    无水硫酸铜
    湿润的有色布条
    C
    湿润的有色布条
    浓硫酸
    干燥的有色布条
    D
    湿润的有色布条
    无水氯化钙
    干燥的有色布条

    ⑤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用小写字母序号表示)。
    【答案】          饱和食盐水     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NaOH溶液     D     adebcghf
    【详解】(1)中Mn元素的化合价由+7发为+2,生成部分Cl元素的化合价由-1变为0,生成,可知,根据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
    ;故答案案为:;
    (2)①浓盐酸易挥发,生成的氯气中混有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很小,氯化氢易溶于水,所以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氟气中的氧化氢,故答案为:饱和食盐水;
    ②制取气体的装置在实验前都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答案为: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③D装置为尾气处理装置,用来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通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氯气,故答案为:NaOH溶液;
    ④装置B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则应在U形管的一边放湿润的有色布条,Ⅱ处加入干燥剂,U形管的另一边放干燥的有色布条,形成对比实验。分析Ⅱ处的四种物质,碱石灰不能用来干燥氯气,因为氯气会与其发生反应;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可以用来检验是否含有水,但不能用来干燥气体;浓硫酸液体需放在洗气瓶中;无水氯化钙为固体干燥剂,可以放在U形管中用来干燥氯气,D项符合题意,故选D;
    ⑤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发生装置→除杂装置→验证性质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注意除杂装置中,气体从长管进短管出;由④可知验证装置要先通过湿润的有色布条,干燥后再通过干燥的有色布条,所以由b进c出;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氯气,由于氯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所以气体应长管进短管出。综上所述,正确连接顺序为adebcghf,故答案为:adebcghf。
    30.某研究小组欲探究能否与溶液反应。
    【查阅资料】
    i.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ii.遇可生成,溶液呈血红色,可用于的检验。
    【提出猜想】
    (1)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后,认为溶液可以与溶液反应,请从化合价的角度加以解释:___________。
    【设计实验】
    (2)实验I:在试管中加入溶液和溶液,再加入溶液,发现溶液_____,小组同学认为和溶液反应生成了。
    (3)甲同学注意到盛放溶液的试剂瓶中有空气,因此不同意该结论,他的理由是______。
    重新设计实验:
    实验II:在试管中加入溶液,然后加入溶液,发现溶液无明显变化,再加入溶液,发现溶液变红。
    【获得结论】
    (4)过氧化氢___________(填“能”或者“不能”)氧化。
    【发现异常】
    乙同学继续向实验II所得溶液中滴加溶液,发现溶液褪色。
    小组同学经过重新查阅资料后,发现可以将氧化为。乙同学设计实验III并证实了该资料中的说法。
    (5)补全实验III的方案:在试管中加入溶液,加入溶液,再加入___________,产生___________。
    【总结反思】
    (6)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后,提出了的检验方法:取待测液于试管中,___________,证明待测液含有。
    (7)从上述实验中可以得出结论,在物质性质的检验中,应注意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条)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答案】(1)中氧元素为-1价,在反应中可以降为-2价,做氧化剂,中铁元素为+2价,在反应中可以升为+3价,做还原剂
    (2)变红
    (3)空气中的氧气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会将亚铁离子氧化物为铁离子
    (4)能
    (5)     溶液     白色沉淀
    (6)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7)加入物质的顺序、空气对实验的干扰

    【详解】(1)中氧元素为-1价,在反应中可以降为-2价,做氧化剂,中铁元素为+2价,在反应中可以升为+3价,做还原剂,因此溶液可以与溶液反应,故答案为:中氧元素为-1价,在反应中可以降为-2价,做氧化剂,中铁元素为+2价,在反应中可以升为+3价,做还原剂;
    (2)在试管中加入溶液和溶液,反应生成,再加入溶液,发现溶液变红,故答案为:变红;
    (3)盛放溶液的试剂瓶中有空气,空气中的氧气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会将亚铁离子氧化物为铁离子,故答案为:空气中的氧气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会将亚铁离子氧化物为铁离子;
    (4)通过实验II,在试管中加入溶液,然后加入溶液,发现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为被氧化,再加入溶液,发现溶液变红,说明生成了铁离子,则可以知道过氧化氢能氧化,故答案为:能;
    (5)可以将氧化为,设计实验III是验证的存在,操作为:在试管中加入溶液,加入溶液,再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的存在,故答案为:溶液;白色沉淀;
    (6)的检验方法:取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证明待测液含有,故答案为: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7)从上述实验中可以得出结论,在物质性质的检验中,应注意加入物质的顺序、空气对实验的干扰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故答案为:加入物质的顺序、空气对实验的干扰。

    三、填空题
    31.实验室模拟用工业废弃固体(含有Cu2S、Fe2O3、SiO2等)制取粗铜、绿矾(FeSO4·7H2O)的操作流程如下:

    (1)固体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试剂X是__________,试剂X与溶液A反应得到固体B和溶液B的离子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
    (3)溶液B获得绿矾的实验操作是蒸发浓缩、_______、_______、洗涤、干燥。
    【答案】     SiO2     Fe     2 Fe3++Fe=3Fe2+、Fe+Cu2+=Fe2++Cu     冷却结晶     过滤
    【详解】(1)根据废弃物含有物质,反应①灼烧,Cu2S+2O2=2CuO+SO2,固体中加入硫酸,CuO和Fe2O3都是碱性氧化物,和稀硫酸反应生成Cu2+和Fe3+,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不与稀硫酸反应,因此固体A为Si2O;(2)根据流程图,得到粗铜,根据流程目的得到FeSO4·7H2O,因此加入试剂X为Fe,发生的反应是Fe+2Fe3+=3Fe2+、Fe+Cu2+=Fe2++Cu2+;(3)得到绿矾,采取的操作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不能采取蒸发结晶的方法,容易造成绿矾失去结晶水。

    相关试卷

    内蒙古乌兰浩特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内蒙古乌兰浩特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本卷命题范围,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化合物表示烷烃的是,下列几组物质小,互为同系物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内蒙古乌兰浩特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内蒙古乌兰浩特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填空题,元素或物质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内蒙古乌兰浩特市第四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内蒙古乌兰浩特市第四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工业流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