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人教版(2019)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1 第3章相互作用-力第1节重力与弹力(7)课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392262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年人教版(2019)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1 第3章相互作用-力第1节重力与弹力(7)课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392262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年人教版(2019)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1 第3章相互作用-力第1节重力与弹力(7)课件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392262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年人教版(2019)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1 第3章相互作用-力第1节重力与弹力(7)课件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3922622/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年人教版(2019)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1 第3章相互作用-力第1节重力与弹力(7)课件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3922622/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年人教版(2019)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1 第3章相互作用-力第1节重力与弹力(7)课件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3922622/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年人教版(2019)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1 第3章相互作用-力第1节重力与弹力(7)课件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3922622/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年人教版(2019)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1 第3章相互作用-力第1节重力与弹力(7)课件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3922622/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 2022-2023年人教版(2019)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1 第3章相互作用-力第1节重力与弹力(5)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2022-2023年人教版(2019)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1 第3章相互作用-力第1节重力与弹力(6)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2022-2023年人教版(2019)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1 第3章相互作用-力第1节重力与弹力(8)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2022-2023年人教版(2019)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1 第3章相互作用-力第1节重力与弹力(9)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2022-2023年人教版(2019)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1 第3章相互作用-力第1节重力与弹力(10)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物理必修 第一册1 重力与弹力评课课件ppt
展开(2)作用效果: ①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②使物体产生形变 3.力的标矢性 力是矢量,既有 又有 ,力的大小可以用测力计测量.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简称牛,符号是N.
4.力的三要素 、 和 .5.力的表示(1)力的图示:能表示出力的 、 和 .(2)力的示意图:只表示出力的 和 .
1.力的特性 (1)力的物质性: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或者说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没有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的力.我们谈到一个力时,一定同时具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不存在只有受力物体而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也不存在只有施力物体而没有受力物体的力.
(2)力的相互性: 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只要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那么另一个物体一定同时对这个物体也施加了反作用力,即力总是成对出现的.施力物体同时又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又是施力物体. (3)力的矢量性: 力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力是矢量.
2.力的作用效果 力有两个作用效果,一是改变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的大小或方向发生变化或两者同时发生变化);二是使受力物体发生形变(形状和体积的变化).力的作用效果除与力的大小、方向有关外,还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判断物体是否受力,是判断物体受力的最基本方法.
3.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的比较
[特别提醒] (1)物体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时并不一定相互接触. (2)力直接产生于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之间,不需要第三个物体传递. (3)画出一物体受到的不同力时要用同一标度.
1.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一定受外力的作用B.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一定不受外力的作用C.物体受力作用后,一定同时出现形变和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现象D.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完全由力的大小决定
解析: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但运动状态不变并不一定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或者是使物体发生形变.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答案:A
1.重力的产生 (1)由于 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 2.重力的大小 (1)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 成正比,即G= . (2)测量:用测力计 悬挂被测物体,当处于 状态时,测力计示数即为其重力大小.
3.重力的方向 总是 . 4.重心 物体的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从 上看可认为各部分所受到的重力作用 ,即为物体的重心. 5.决定物体重心位置的因素 (1)物体的 ; (2)物体的 .
对重心的理解 (1)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并非物体的全部重力都作用于重心. (2)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如一个圆形平板的重心在板上,而一个铜环的重心就不在环上. (3)重心在物体上的位置与物体所处的位置、放置状态及运动状态无关,但一个物体的质量分布或形状发生变化时,其重心在物体上的位置也发生变化.
(4)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对形状不规则的薄物体,可用支撑法或悬挂法来确定其重心.
2.关于物体重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心有可能不在物体上B.用线竖直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线的方向一定通过 重心C.一砖块平放、侧放或立放时,其重心在砖内的位置 不变D.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的动作时,其重心在体内位 置不变
解析: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故A对;用线悬挂物体时,当物体静止时,悬线的方向一定通过重心,B正确;重心在物体上的位置与物体所处的位置、放置状态及运动状态无关,C正确;舞蹈演员在做各种动作时重心发生变化,D错.答案:D
1.万有引力 相互吸引的作用存在于一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度随距离增大而减弱.物理学中称其为 .重力是万有引力在地球表面附近的一种表现. 2.电磁相互作用 间的相互作用, 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上是同一种相互作用的不同表现,这种相互作用称为电磁相互作用.
3.强相互作用 这种作用发生在 的内部,距离增大时,强相互作用急剧减小,它的作用范围只有约10-15 m,超过这个界限,这种相互作用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 4.弱相互作用 在 现象中起作用的基本相互作用,作用范围也很小,强度只有强相互作用的10-12倍.
引力和电磁力能在宏观世界里显示其作用,这两种力是长程力,但是电磁力要比引力强得多.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都是短程力,作用范围在原子核尺度内,在宏观世界里不能觉察到它们的存在.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自然界中所有的相互作用力都可归纳为四种基本相互 作用B.在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中,万有引力是最弱的C.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完全独立的,不可能再 统一了D.万有引力和电磁力是长程力,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 作用是短程力
解析:在当前的研究水平上,可以认为自然界所有的相互作用归纳为四种,A正确;在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中,万有引力是最弱的,B正确;随着研究的深入,已经发现了几种基本相互作用之间的统一关系,如“弱电统一”,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最终有可能统一为一种最基本的相互作用,C错误;万有引力和电磁力是长程力,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是短程力,D正确.答案:C
[解析] 画力的图示,要严格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选定标度:此题选2 mm长的线段表示2 N的力.
(2)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线段长短根据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成正比,线段上加刻度,如图甲所示,也可以如图乙所示,从O点(用O点代替B物体)竖直向下画一段五倍于标度的线段;
(3)在线段上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画力的示意图:从作用点或从B的中心处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并加上箭头,表示方向,然后标明FN=10 N即可,如图丙所示. [答案] 见解析
(1)在作力的图示时应恰当地找到力的作用点,同时所选标度一定要适宜,线段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线段上的刻度不能过少也不能太多太密,一般取2~5段为宜. (2)在画力的示意图时不能以为线段越长表示的力越大.
1.如图3-1-2所示,所画的重力示意图错误的是(物体均静止,重力为G) ( )
解析:重力的方向应是竖直向下,故A错.答案:A
[例2] 如图3-1-3所示,一个空心均匀球壳里面注满水,球的正下方有一个小孔,在水由小孔慢慢流出的过程中,空心球壳和水的共同重心将会 ( ) A.一直下降 B.一直上升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审题指导] 解答本题应把握以下几点: (1)装满水时和水流完时,重心均在球心. (2)判断水流出后重心如何变化.
[解析] 当注满水时,球壳和水的重心均在球心,故它们共同的重心在球心.随着水的流出,球壳的重心虽然仍在球心,但水的重心逐渐下降,开始一段时间内,球壳内剩余的水较多,随着水的重心的下降,球壳和水共同的重心也下降;后来一段时间内,球壳内剩余的水较少,随着水的重心的下降,球壳和水共同的重心却升高;最后,水流完时,重心又回到球心.故球壳和水的共同重心先降低后升高,选项D正确. [答案] D
重心作为物体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并不是物体上最重的点.重心与物体的质量分布有关,当质量分布发生变化时其重心位置也要发生变化.
2.下列关于重力和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重力的方向总是 垂直于支持面B.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或天平直接测出C.任 何形状规则的物体,它的重心都在其几何中心上D.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可以在物体上也可在物 体外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 重力与弹力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 重力与弹力示范课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回顾,什么是力,方向和作用点,认识重力,测量重力的大小,重心一定在物体上吗,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 重力与弹力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 重力与弹力示范课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物质性,相互性,力是矢量,矢量性,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图示,练一练,力的示意图,测力计弹簧秤,牛顿-N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1 重力与弹力课文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1 重力与弹力课文内容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力和力的图示,运动状态,相互作用,箭头指向,箭尾或箭头,作用点,地球的吸引,竖直向下,集中于一点,质量分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