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太原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3-非选择题
展开山西省太原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3-非选择题
61.(2021春·山西太原·高一统考期末)生命活动需要一系列复杂的化学过程来维持,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是生命活动的基础。食物中的淀粉在人体内的变化如下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淀粉的分子式是_______,它在人体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
(2)过程④在氧气、酶的作用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检验葡萄糖时,可使其与_______反应,现象是_______。
62.(2021春·山西太原·高一统考期末)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天和核心舱的发射火箭——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的助推器配置了液氧煤油发动机,一级火箭配置了氢氧发动机。
(1)工业上将_______分馏可制得煤油,此分离过程是利用了各组分的_______不同。
(2)为提高利用率,需要通过裂化和裂解获得更多化工原料。辛烷可进行如下反应:,其中X的分子式是_______,名称是_______,其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
(3)氢气做燃料的一个优点是_______,若想在生活中广泛使用氢气作为燃料,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是_______(答一个)。
63.(2021春·山西太原·高一统考期末)同学们在实验室中进行了乙烯性质的探究实验。
(1)点燃纯净的乙烯,现象是_______。
(2)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呈_______色。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生成物的名称是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
64.(2021春·山西太原·高一统考期末)同学们在实验室中进行了乙烯性质的探究实验。
(1)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呈_______色,将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该反应证明乙烯有_______性,该反应可用于_______。
(2)在适当的温度、压强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乙烯发生反应生成聚乙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
65.(2020春·山西太原·高一统考期末)2020年春节前后,世界各地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疫情面前,我国人民众志成城,奋力战疫。
(1)疫情期间,更应合理饮食。山西人喜欢以“面”为主食,“面”中富含的营养物质是___,面在人体中各种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最终生成___(填化学式),与其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一种物质的名称是___。
(2)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是抗疫的最佳途径。通过锻炼可以消耗身体内多余脂肪,脂肪在人体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___。
(3)医用口罩中对阻挡病毒起关键作用的是熔喷布(主要原料是聚丙烯),由丙烯(CH3CH=CH2)在一定条件下制取聚丙烯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66.(2020春·山西太原·高一统考期末)A、B、C、D四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元素名称是___,它在元素周期表第___周期,第___族。
(2)A、B、C相比,其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同)。
(3)C与D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能证明这一结论的事实是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67.(2022春·山西太原·高一统考期末)山西老陈醋是中国四大名醋之一,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誉。老陈醋以高粱、麸皮、谷糠和水为主要原料,以大麦、豌豆所制大曲为糖化发酵剂,经酒精发酵后,再经固态醋酸发酵、熏醅、陈酿等工序酿制而成。
(1)山西老陈醋中含游离氨基酸多达18种,其中8种为人体所必需,氨基酸被人体吸收后可结合成人体所需要的基本营养物质,该营养物质是_______。
(2)高粱中的淀粉在大曲的作用下转化为糖,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生成的糖在酶的催化下转化为乙醇,同时还生成_______。
(3)乙醇继续被氧化最终生成乙酸,区分乙醇与乙酸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
(4)山西流传着“家有二两醋,不用去药铺”的民诊,说明食用老陈醋对人体有很多有益功效,请列举一例_______。
68.(2022春·山西太原·高一统考期末)山西省孝义市发现了全国最大单体铝土矿体,开采条件较好,经济价值巨大,此发现人选了中国地质学会2021年度“十大地质找矿成果”。以铝土矿(主要成分是)为主要原料生产金属铝的工业流程如下图所示。(部分设备和原料已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铝土矿与纯碱、石灰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在氧化铝厂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生产氧化铝的过程中所消耗的煤属于_______能源。
(2)铝电解厂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此过程中大量消耗的能源是_______。
(3)燃料油以石油为原料进行制备,制备的方法是将石油_______,此方法的原理是利用了石油中各组分的_______不同进行分离。
(4)未来如果对金属铝的生产方式进行改进,改进方向是_______。
69.(2022春·山西太原·高一统考期末)同学们在实验室中用图装置制备乙酸乙酯。(某些夹持仪器已省略)
(1)试管A中加入的药品是①浓硫酸②乙醇③乙酸,加入的顺序是_______(填序号)。
(2)试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浓硫酸在此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若试管A中未加入碎瓷片,则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
(3)试管B中盛装的试剂是_______,其作用是吸收挥发出的乙醇、_______、_______。
70.(2022春·山西太原·高一统考期末)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22年2月在北京胜利举行,各种新型材料在冬奥赛场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颁奖礼服的制作材料是聚酰亚胺纤维,它属于_______材料,由它制作的礼服的优点是_______。(写一条)
(2)高山滑雪项目赛道两侧的防护网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材料编织而成,由乙烯生成聚乙烯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聚乙烯的单体是_______。
(3)制作赛区路面的交通指引标识,所用胶带的主要成分为合成橡胶,该胶带的优点是_______。(写一条)
71.(2022春·山西太原·高一统考期末)中医火疗是针灸的延伸,方法是将高度酒点燃后贴近患处进行治疗,请计算23g乙醇完全燃烧所消耗氧气的体积_______(标准状况下)。
72.(2022春·山西太原·高一统考期末)2022年2月,北京向全世界呈现了一届无与伦比的冬奥盛会,各种材料的使用助力冬奥会圆满举行。
(1)冰立方的外立面材料是ETFE膜(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其结构简式为。四氟乙烯可看成乙烯分子中的氢原子被氟原子取代后的产物,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由乙烯与四氟乙烯在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ETF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冰球由硫化橡胶制成,硫化橡胶与普通橡胶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写一条)
(3)速度滑冰竞赛服的手脚处使用了蜂窝样式的聚氨酯纤维材料,这种材料的使用对于速度滑冰运动员的帮助可能是_______。
73.(2022春·山西太原·高一统考期末)某食醋中醋酸的质量分数为5%,向60g此食醋中加入足量小苏打,请计算完全反应后生成气体的体积_______(标准状况下)。
三、计算题
74.(2021春·山西太原·高一统考期末)某种烷烃完全燃烧后生成了8.8gCO2和5.4gH2O,据此推测其分子式_______。
75.(2021春·山西太原·高一统考期末)某温度时,在2 L密闭容器中充入NO与O2,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1)NO与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反应现象是_______。
(2)上图中表示NO的曲线是_______(填序号),在内用NO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______。
(3)为加快该反应的速率,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_______。
(4)已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是_______(填序号)。
A. B. C.
76.(2021春·山西太原·高一统考期末)46 g某无色液体CxHyOH (纯净物)与足量钠完全反应,得到11.2 L氢气(标准状况),通过计算确定CxHyOH的结构简式_______。
77.(2020春·山西太原·高一统考期末)标准状况下22.4L某气态烃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CO2和36gH2O,通过计算确定该烃的分子式___。
78.(2020春·山西太原·高一统考期末)2.24L(标准状况)某气态烃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将产物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20g沉淀;若用足量碱石灰吸收这些燃烧产物,固体质量增重12.4g。通过计算确定该烃的分子式___。
四、实验题
79.(2021春·山西太原·高一统考期末)取A、B两支试管,均通过排饱和NaCl溶液的方法收集半试管CH4和半试管Cl2,分别用铁架台固定好(如图)。将A试管用铝箔套上,B试管放在光亮处,静置。一段时间后取下A试管上的铝箔,观察两支试管中的现象。
(1)A试管上铝箔的作用是_______,A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
(2)B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写一个)_______。
(3)对比A、B试管中的现象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80.(2021春·山西太原·高一统考期末)“太原青霜熬绛饧,甘露冻作紫水精。”是宋代诗人杨万里赞美太原葡萄酒的诗句,太原市清徐县自古以来就以葡萄酒和山西老陈醋的酿制闻名全国。
(1)葡萄酒中含有乙醇,乙醇的官能团是_______。
(2)酒类产品标签中的酒精度是指乙醇的体积分数,清徐某品牌葡萄酒的酒精度为4%,则一瓶400 mL的葡萄酒中乙醇的体积是_______,乙醇进入人体后,会在肝中通过酶的催化作用被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为乙醛和乙酸,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乙醇在人体内转化为乙醛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葡萄酒中常常添加微量二氧化硫以延长其保质期,这是利用了二氧化硫的_______性。
(3)酿醋过程中的熏醅使醋增色、增香、增脂,其原理是乙醇与乙酸发生了反应。在实验室中用下列装置模拟该反应的原理:
①A试管中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B试管中盛装的是_______。
②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该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
81.(2021春·山西太原·高一统考期末)某课外实验小组测定了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生成CO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2)内用CO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______。
(3)比较CO2在、时平均反应速率的大小:υ(0~2)_______υ(2~4)(填“>”、“<”或“=”),说明该反应过程中_______热量,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_(填“>”、“<”或“=”)生成物的总能量。
(4)欲减缓该反应的速率,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_______。
82.(2020春·山西太原·高一统考期末)将浸透了石蜡油的石棉放在试管中进行下列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一段时间后,B试管中的现象是___,由此说明石蜡油分解产生的气体具有___性(填“氧化”或“还原”)。
(2)若石蜡油分解产生乙烯,则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3)在D处点燃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___。
(4)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应采用的方法是___。
83.(2020春·山西太原·高一统考期末)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通过以下实验探究乙醇的化学性质。
(1)乙醇的官能团是___(写名称)。
(2)实验Ⅰ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3)向实验Ⅱ的A试管内加入药品的先后顺序是___,加热后A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该反应的类型是___。
(4)实验Ⅱ的B试管中盛放的液体是___。
84.(2022春·山西太原·高一统考期末)化学小组的同学们利用下图装置验证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部分夹持仪器已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用于制备较多氧气,催化剂铂丝可上下移动。制备过程中如果圆底烧瓶内压强过大,减缓反应速率的方法是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其中盛装的试剂是_______。
(3)装置C中热水的作用是_______。
(4)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生成的有机物的名称是_______。
(5)装置E中冰水的作用是_______。欲验证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了新的有机物,同学们取出装置E中的试管,进行了以下两种操作:
①小心地闻试管中液体的气味,能闻到_______,证明反应生成了新的有机物。
②向试管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此现象能否证明反应生成了新的有机物?请说明理由_______。
85.(2022春·山西太原·高一统考期末)同学们在实验室中用图装置制备乙酸乙酯。已知三种物质的沸点数据如下表:
物质
乙醇
冰醋酸
乙酸乙酯
沸点/℃
78.4
118.1
77.1
(1)盛装冰醋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将乙醇与浓硫酸在烧杯中混合,操作方法是_______。为保证制备乙酸乙酯的过程安全,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2)蒸馏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反应物不能全部转化为生成物,原因是_______。
(3)冷却水由下而上进入冷凝管(如图所示),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
(4)锥形瓶内收集的乙酸乙酯含有杂质,其中含量较多的杂质是_______。为进一步提纯乙酸乙酯,可进行的操作是:取出产品,_______,振荡,静置,分液。
86.(2021春·山西太原·高一统考期末)海水中的溴元素以Br-形式存在,工业上用“吹出法”从海水中提取溴的工艺流程如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氯气与海水中的Br-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2)吹出塔中用热空气吹出Br2,是利用了Br2的_______(填序号)。
A.氧化性 B.还原性 C.挥发性 D.腐蚀性
(3)吸收塔中用SO2的水溶液吸收Br2,吸收率可达95%,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其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
(4)蒸馏塔中再次通入氯气的目的是_______。
(5)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应注意解决的问题是_______。
87.(2020春·山西太原·高一统考期末)2020年5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要落实好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要求”。煤的综合利用,是山西推进能源革命的重要方向。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煤经过操作X可获得出炉煤气、焦炭、煤焦油等产品,操作X的名称是___。
(2)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合成气,进而可制备乙二醇(HOCH2CH2OH),乙二醇与乙醇___(填“是”或“不是”)同系物。
(3)出炉煤气和煤焦油中都含有苯,用苯制取溴苯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88.(2020春·山西太原·高一统考期末)海洋是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人类每年都会从海水中提取很多物质,如图是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海水中获取粗盐的方法是___。
(2)步骤①中所加试剂是___,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
(3)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
(4)步骤④中用“热空气”能从溶液中将Br2吹出的原因是___,用SO2水溶液吸收吹出的Br2时,反应过程中的氧化剂是___。
89.(2020春·山西太原·高一统考期末)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3H2O,还含有SiO2、Fe2O3等杂质。工业上从铝土矿中提取Al可采用如图所示工艺流程。(部分操作名称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A中的阳离子是___。
(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X___,F___。
(3)由M生成铝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其中冰晶石的作用是___,当有1mol铝生成时,转移电子___mol。
(4)沉淀C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5)铝可以与C分解生成的金属氧化物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___,该反应可用于___。
90.(2020春·山西太原·高一统考期末)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3H2O,还含有SiO2、Fe2O3等杂质。工业上从铝土矿中提取Al可采用如图所示工艺流程。(部分操作名称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B是___,X是___,若将盐酸与X互换,则B是___。
(2)生成C的离子方程式是___。
(3)D中的溶质是___,通入CO2后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是___,F的一种用途是___。
(4)由M生成铝的化学方程式是___,当有5.4g铝生成时,转移电子___mol。
(5)上述流程中的CO2能否用盐酸代替?理由是___。
91.(2022春·山西太原·高一统考期末)固体酒精已广泛用于餐饮业、旅游业和野外作业等。固体酒精是向工业酒精中加入固化剂使之成为固体形态,以下为生产固体酒精的流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煤的组成以_______元素为主,煤的干馏属于_______变化。
(2)乙烯的结构式是____,过程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该反应的类型属于_______。
(3)酒精的官能团是_____(填名称),固体酒精中的一种固化剂为醋酸钙,其化学式为_____。
92.(2022春·山西太原·高一统考期末)碘是一种紫黑色固体,微溶于水,其单质及化合物被广泛用于医药、染料等方面。一种以海水为原料制备确单质的方法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海水中的“富集”得到悬浊液,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2)“转化”时用铁粉而不用铁片的原因是_______。
(3)进入“氧化”环节,通过控制的用量生成,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
(4)欲判断经一系列处理后的水溶液中是否含有,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参考答案:
61. (C6H10O5)n 提供能量 C6H12O6(葡萄糖)+6O26H2O+6CO2 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或银氨溶液) 加热生成砖红色沉淀(或出现光亮的银镜)
【分析】食物中的淀粉[(C6H10O5)n]一定条件下得到糊精[(C6H10O5)m],糊精水解得到麦芽糖(C12H22O11),麦芽糖水解生成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在氧气作用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详解】(1)淀粉的分子式是(C6H10O5)n,它在人体中所起的作用是提供能量;故答案为:(C6H10O5)n;提供能量。
(2)过程④在氧气、酶的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6H12O6(葡萄糖)+6O26H2O+6CO2;故答案为:C6H12O6(葡萄糖)+6O26H2O+6CO2。
(3)检验葡萄糖时,主要利用醛基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或银氨溶液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因此可使其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或银氨溶液)反应,现象是加热生成砖红色沉淀(或出现光亮的银镜);故答案为: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或银氨溶液);加热生成砖红色沉淀(或出现光亮的银镜)。
62. 石油 沸点 丁烷 无污染 如何安全储存
【详解】(1)工业上将石油分馏可制得煤油,此分离过程是利用了各组分的沸点不同;故答案为:石油;沸点。
(2)辛烷可进行如下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得到X的分子式是,该物质为含有4个碳原子的烷烃,其名称是丁烷,其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分别是和;故答案为:;丁烷;;。
(3)氢气做燃料,燃烧后的产物为水,其中的一个优点是无污染,氢气是可燃性气体,若想在生活中广泛使用氢气作为燃料,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安全储存;故答案为:无污染;如何安全储存。
63. 火焰明亮,伴有黑烟,放出热量 橙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1,2−二溴乙烷 加成反应
【详解】(1)点燃纯净的乙烯,现象是火焰明亮,伴有黑烟,放出热量,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含碳量大于甲烷,故答案为:火焰明亮,伴有黑烟,放出热量。
(2)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呈橙色。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生成物的名称是1,2−二溴乙烷,根据反应特点得到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故答案为:橙;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1,2−二溴乙烷;加成反应。
64. 紫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还原 检验乙烯 nCH2=CH2 加聚反应
【详解】(1)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呈紫色,将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乙烯会被酸性KMnO4氧化为CO2,KMnO4则被还原为无色Mn2+,因此观察到的现象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色,该反应证明乙烯有还原性,可用于乙烯的存在;
(2)乙烯分子中1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在适当的温度、压强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中较活泼的碳碳键发生断裂,这些不饱和的C原子彼此结合形成长链大分子,变为聚乙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CH2=CH2,该反应类型为加聚反应。
65. 糖类 C6H12O6 果糖 提供能量 nCH3CH=CH2
【详解】(1)面中含有的营养物质为糖类,主要是糖类物质中的多糖——淀粉,淀粉在酶的作用下水解,最终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为:糖类;C6H12O6;果糖;
(2)人体中的脂肪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可以提供能量。答案为:提供能量;
(3)丙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丙烯,反应方程式为:nCH3CH=CH2。
66. 氧 二 VIA Na>Si>O S H2SO4+Na2SiO3=Na2SO4+H2SiO3↓
【分析】分析题给的部分周期表,根据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进行推断分析。可知A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第VIA族,则A为O元素;D为S元素;B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IA族,可知B为Na元素;C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ⅣA族,为Si元素。据此分析。
【详解】(1)由分析可知,A为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第VIA族。答案为:氧;二;VIA;
(2)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周期从左至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可知原子半径:Na>Si;由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可知原子半径:Na>Si>O;答案为:Na>Si>O;
(3)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周期从左至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故C与D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S;可通过比较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来证明,涉及的反应方程式为:H2SO4+Na2SiO3=Na2SO4+H2SiO3↓;答案为:S;H2SO4+Na2SiO3=Na2SO4+H2SiO3↓。
67.(1)蛋白质
(2) CO2
(3)测其水溶液的pH(或取样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等)
(4)增进食欲、促进脾胃消化功能、抑制和杀灭致病微生物等
【解析】(1)氨基酸是营养物质蛋白质的基石,通过缩合成肽,最终形成高分子蛋白质营养物质;
(2)淀粉在催化剂条件下水解生成葡萄糖,反应方程式为;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分解产生乙醇和CO2,反应方程式为;
(3)乙酸是一种一元弱酸,乙醇是非电解质,可用检测水溶液pH、使用酸碱指示剂等方法进行鉴别,常温下pH<7或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的为乙酸;
(4)适量饮用食醋可增进食欲、促进脾胃消化功能、抑制和杀灭致病微生物等。
68.(1) 2Al(OH)3Al2O3+3H2O 一次
(2) 2Al2O34Al+3O2↑ 电能
(3) 分馏 沸点
(4)降低能耗、利用太阳能发电电解
【解析】(1)
氢氧化铝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铝,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即得到金属铝,因此氢氧化铝在氧化铝厂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l(OH)3Al2O3+3H2O,煤属于化石能源,可以直接使用,因此生产氧化铝的过程中所消耗的煤属于一次能源。
(2)
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即得到金属铝,铝电解厂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l2O34Al+3O2↑,此过程中大量消耗的能源是电能。
(3)
燃料油以石油为原料进行制备,制备的方法是将石油分馏,此方法的原理是利用了石油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
(4)
由于电解时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因此未来如果对金属铝的生产方式进行改进,改进方向是降低能耗、利用太阳能发电电解等。
69.(1)②①③
(2)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催化剂、吸水剂 容易发生暴沸
(3) 饱和碳酸钠溶液 中和乙酸 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
【分析】在装置A中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装置B用来吸收乙酸乙酯,结合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
(1)
浓硫酸的稀释是将浓硫酸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迁移到此处,即先在大试管中加入乙醇,然后慢慢向其中注入硫酸,并不断搅拌,最后向装有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物的大试管中加入乙酸,试剂加入顺序为:②①③。
(2)
试管A中发生酯化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浓硫酸在此反应中的作用是催化剂、吸水剂,由于需要加热,因此若试管A中未加入碎瓷片,则造成的后果是容易发生暴沸;
(3)
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目的是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
70.(1) 有机合成 保温
(2) nCH2=CH2 CH2=CH2
(3)耐磨
【解析】(1)
聚酰亚胺纤维是目前隔温保温性能最好的合成纤维之一,它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由它制作的礼服的优点是保温;
(2)
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CH2=CH2,聚乙烯的单体是CH2=CH2;
(3)
该胶带用于制作赛区路面的交通指引标识,其优点是耐磨。
71.33.6L
【详解】乙醇分子量为46,23g乙醇物质的量为0.5mol。
C2H6O+3O2=2CO2+3H2O
1 3
0.5 1.5
1.5molO2体积为33.6L。
72.(1) CF2=CF2 nCF2=CF2+nCH2=CH2
(2)具有更好的强度、韧性、弹性和化学稳定性
(3)减少空气阻力,提高速度滑冰的速度
【解析】(1)
四氟乙烯可看成乙烯分子中的氢原子被氟原子取代后的产物,根据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可知其结构简式为CF2=CF2,由乙烯与四氟乙烯在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ETFE的化学方程式为nCF2=CF2+nCH2=CH2。
(2)
工业上常用硫与橡胶作用进行橡胶硫化,使线型的高分子链之间过硫原子形成化学键产生交联,形成网状结构。硫化橡胶具有更好的强度、韧性、弹性和化学稳定性。
(3)
为了减少空气阻力,速滑竞赛服的手脚处,使用了蜂窝样式的聚氨酯材料,以求最大限度提高运动员成绩,因此这种材料的使用对于速度滑冰运动员的帮助可能是减少空气阻力,提高速度滑冰的速度。
73.1.12L
【详解】食醋中醋酸的质量分数为5%,所以60g食醋中醋酸质量为3g,醋酸分子量为60,物质的量为0.05mol
1 1
0.05 0.05
故气体体积为1.12L
74.C2H6
【详解】,,烷烃的通式是,,得到,则该烷烃的分子式是,故答案为:。
75. 2NO+O22NO2 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 b 0.003 mol/(L·s) 升温
【详解】(1)根据图示可知:在前2 s内,a增加0.012 mol,b减少0.012 mol,c减少0.006 mol,则a是生成物,b、c是反应物,它们反应的物质的量的比是a:b:c=2:1:2,则b是NO,c是O2,a是NO2,2 s后三种物质都存在,且物质的量都不再发生变化,说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在三种气体中,NO、O2是无色气体,而NO2是红棕色气体,故反应现象是: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
(2)根据(1)分析可知b表示NO,c表示O2,a表示NO2;在0~2 s内用NO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NO)== 0.003 mol/(L·s);
(3)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可知要加快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升高温度;
(4)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说明反应物的能量比生成物的高,发生反应时会释放出多余的能量。图示中A为吸热反应,B为放热反应,C中无能量变化,只有选项B与反应事实相吻合,故合理选项是B。
76.C2H5OH
【详解】46 g某无色液体CxHyOH (纯净物)与足量钠完全反应,得到标准状况11.2 L氢气,说明该化合物属于醇,反应产生H2的物质的量 根据-OH与反应产生H2的物质的量关系可知其中含有的羟基的物质的量,由于物质分子中只含有1个O原子,说明该物质为一元醇,,其质量是46 g,故其摩尔质量,含有C原子数为 ,说明其中C原子数为2,除-OH的H原子外,其它H原子数目为5,故该液体物质结构简式是C2H5OH。
77.C2H4
【分析】求烃的分子式时,可利用烃的燃烧通式进行计算。
【详解】设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xHy,由试题信息,可建立如下关系:
由此可得出44x=88,x=2;9y=36,y=4。
从而得出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2H4。答案为:C2H4。
【点睛】推断分子式时,也可先求出烃、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从而确定1个分子中所含有的C、H原子数,从而确定该烃的分子式。
78.C2H4
【详解】设燃烧产物中CO2的质量为x
解得x=8.8g,
而碱石灰既能吸收燃烧生成的水,又能吸收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因此,增重的质量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总和:m(CO2)+m(H2O)=12.4g,m(H2O)=12.4g-8.8g=3.6g,烃的物质的量为n(烃)==0.1mol,n(CO2)==0.2mol,则n(C)=0.2mol,n(H2O)==0.2mol,则n(H)=n(H2O)×2=0.4mol,即0.1mol烃中含有0.2molC、0.4molH,所以1mol气态烃中含有2molC、4molH,所以该气态烃的分子式是C2H4。
79. 避光 无明显变化 气体颜色逐渐变浅,试管内壁出现油状液滴,试管内水面上升 CH4+Cl2CH3Cl+HCl 甲烷在光照条件下可与氯气发生反应
【详解】(1)将A试管用铝箔套上,不能进入光,而B试管放在光亮处,可见:A试管上铝箔的作用是避光;A试管用铝箔套上,不能进入光,则不能发生反应,因此A试管无明显现象;
(2)B试管中Cl2、CH4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产生CH3Cl、HCl,取代反应逐步进行,产生CH3Cl会与Cl2进一步发生取代反应产生CH2Cl2、CHCl3、CCl4,每一步取代反应都会产生HCl,反应消耗Cl2,使气体颜色逐步变浅;产生的四种有机物中只有CH3Cl是气体,其它气体都是无色难溶于水的液体,且HCl在饱和食盐水中会溶解,故同时还存在的现象是:试管内壁出现油状液滴,试管内水面上升;
其中第一步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Cl2CH3Cl+HCl;
(3)通过对比A、B试管中的现象,能得出的结论是:在光照条件下甲烷可与氯气发生反应。
80. 羟基 16 mL 氧化 2CH3CH2OH+O22CH3CHO+2H2O 还原 防止暴沸 饱和Na2CO3溶液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酯化反应 吸水剂和催化剂
【详解】(1)葡萄酒中含有乙醇,乙醇结构简式是CH3CH2OH,其中所含的官能团-OH名称为羟基;
(2)酒类产品标签中的酒精度是指乙醇的体积分数,清徐某品牌葡萄酒的酒精度为4%,则一瓶400 mL的葡萄酒中乙醇的体积是V(乙醇)=400 mL×4%=16 mL;
乙醇进入人体后,会在肝中通过酶的催化作用被氧化为为乙醛和乙酸,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乙醇在人体内转化为乙醛的化学方程式是2CH3CH2OH+O22CH3CHO+2H2O;
葡萄酒中常常添加微量二氧化硫以延长其保质期,这是由于在葡萄酒被包装时其中可能残留少量空气,根据二氧化硫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的性质来来除去氧气,防止乙醇氧化变质,影响葡萄酒的品质,故利用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3)①在试管A中乙醇、乙酸在浓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产生乙酸乙酯和水。为防止液体混合物加热产生暴沸现象,要加入碎瓷片,故A试管中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暴沸;该反应产生的乙酸乙酯沸点较低,会通过导气管进入到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试管中;乙醇、乙酸沸点较低,易挥发,因此未反应的乙酸、乙醇会随反应产生的乙酸乙酯一起进入到B试管中,其中的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溶解乙醇,反应消耗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为防止物质溶解导致倒吸现象,应该将导气管在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以上;
②试管A中乙醇、乙酸在浓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产生乙酸乙酯和水,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故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该反应类型为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故反应类型为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在该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和吸水剂,促使反应正向进行。
81. < 放出 > 将盐酸稀释
【详解】(1)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其离子方程式是;故答案为:。
(2)内用CO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故答案为:。
(3)CO2在时平均反应速率为,时平均反应速率为时平均反应速率为,υ(0~2) <υ(2~4),开始反应物浓度大,但反应速率没有2~4的反应速率大,说明是另外的在影响反应速率,从而说明该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故答案为:<;放出;>。
(4)欲减缓该反应的速率,可以降低反应物浓度,由于碳酸钙是固体,因此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将盐酸稀释;故答案为:将盐酸稀释。
82.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还原 CH2=CH2+Br2→CH2BrCH2Br 火焰明亮,伴有黑烟 将气体通过溴水
【分析】石蜡油在碎瓷片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分解,生成乙烯等还原性气体,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详解】(1)由于石蜡油发生催化分解,生成乙烯等气体,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所以反应一段时间后,B试管中的现象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由此说明石蜡油分解产生的气体具有还原性。答案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还原;
(2)若石蜡油分解产生乙烯,则C中发生反应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化学方程式是CH2=CH2+Br2→CH2BrCH2Br。答案为:CH2=CH2+Br2→CH2BrCH2Br;
(3)在D处点燃气体,乙烯由于含碳量较高,燃烧不充分,所以观察到的现象是火焰明亮,伴有黑烟。答案为:火焰明亮,伴有黑烟;
(4)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应加入能吸收乙烯,但不能吸收甲烷的试剂,所以采用的方法是将气体通过溴水。答案为:将气体通过溴水。
【点睛】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若说成乙烯表现出漂白性,则是错误的,因为高锰酸钾是无机物,所以只能是褪色。
83. 羟基 钠沉在乙醇底部,产生少量气泡 2Na+2CH3CH2OH→2CH3CH2ONa+H2↑ 乙醇、浓硫酸、乙酸 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酯化反应 饱和Na2CO3溶液
【详解】(1)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官能团为:-OH,名称是羟基;
(2)实验Ⅰ中钠与乙醇反应生成氢气,由于钠的密度大于乙醇,所以观察到的现象是钠沉在乙醇底部,产生少量气泡;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CH3CH2OH→2CH3CH2ONa+H2↑;
(3) 一般把密度大的液体加入到密度小的液体中,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且浓硫酸密度大于乙醇,所以应该先加乙醇,然后缓缓加入浓硫酸,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冷却后加入乙酸,所以加入药品的先后顺序是乙醇、浓硫酸、乙酸;加热后A试管内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该反应的类型是酯化反应;
(4)实验Ⅱ的B试管中盛放的液体是饱和Na2CO3溶液,用来吸收乙醇、除去乙酸、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
【点睛】本题考查钠与乙醇的反应和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题目较简单,需掌握常见有机物的性质。
84.(1)将铂丝向上移动或打开K
(2) 干燥氧气 浓硫酸
(3)使C中乙醇变为蒸气进入D中参加反应
(4) 2CH3CH2OH+O22CH3CHO+2H2O 乙醛
(5) 吸收乙醛 刺激性气味 不能;生成的乙醛中含有乙醇,乙醇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分析】装置A提供氧气,装置B干燥氧气,干燥的氧气通入装置C中与乙醇蒸汽一起进入装置D中发生催化氧化,装置D用来吸收产物,据此解答。
(1)
制备过程中如果圆底烧瓶内压强过大,需要减少氧气的产生量,因此减缓反应速率的方法是可将铂丝向上移动或打开K释放出部分氧气;
(2)
参加反应的氧气应该是干燥的,装置B的作用是干燥氧气,其中盛装的试剂是浓硫酸。
(3)
乙醇沸点较低,装置C中热水的作用是加快乙醇挥发的速度,使C中乙醇变为蒸气进入D中参加反应。
(4)
装置D中发生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H3CH2OH+O22CH3CHO+2H2O,生成的有机物的名称是乙醛。
(5)
乙醛的沸点较低,装置E的作用是吸收乙醛;
①由于乙醛具有刺激性气味,因此小心地闻试管中液体的气味,能闻到刺激性气味,证明反应生成了新的有机物。
②由于乙醇易挥发,生成的乙醛中含有乙醇,乙醇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此现象不能证明反应生成了新的有机物。
85.(1) 分液漏斗 将浓硫酸沿着器壁注入盛有乙醇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 蒸馏烧瓶中加入沸石
(2)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
(3)使冷却水充满冷凝管,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冷凝效果
(4) 乙醇 加入适量饱和碳酸钠溶液
【分析】在一定条件下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挥发出的乙醇和乙酸,利用物质间性质差异进行分离提纯,据此解答。
(1)
根据装置构造可知盛装冰醋酸的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浓硫酸密度大于水的,且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所以将乙醇与浓硫酸在烧杯中混合,操作方法是将浓硫酸沿着器壁注入盛有乙醇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为保证制备乙酸乙酯的过程安全,应进行的操作是蒸馏烧瓶中加入沸石,以防止发生暴沸。
(2)
蒸馏烧瓶中发生酯化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由于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反应物不能全部转化为生成物;
(3)
冷却水由下而上进入冷凝管,使冷却水和蒸汽的流向相反,使冷却水充满冷凝管,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冷凝效果;
(4)
乙醇的沸点最低,所以锥形瓶内收集的乙酸乙酯含有杂质,其中含量较多的杂质是乙醇。由于乙醇和水互溶,为进一步提纯乙酸乙酯,可进行的操作是:取出产品,加入适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振荡,静置,分液。
86. Cl2+2Br-=2Cl-+Br2 C SO2+Br2+2H2O=H2SO4+2HBr Br2 将HBr氧化为Br2 防止空气污染
【详解】(1)由于元素的非金属性Cl>Br,所以氯气与海水中的Br-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Cl-、Br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2Br-=2Cl-+Br2;
(2)吹出塔中用热空气吹出Br2,这是由于单质溴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间作用力比较弱,物质受热容易挥发变为溴蒸气,故Br2会随热空气一起逸出,利用了Br2的挥发性,故合理选项是C;
(3)吸收塔中用SO2的水溶液吸收Br2,二者在溶液中发生反应产生H2SO4、HBr,Br2的吸收率可达95%,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O2+Br2+2H2O=H2SO4+2HBr。在该反应中Br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Br2单质中的0价变为反应后HBr中的-1价,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故Br2为氧化剂;而S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SO2中的+4价变为反应后H2SO4中的+6价,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SO2为还原剂;
(4)蒸馏塔中再次通入氯气目的是使溶液中的HBr被氧化为Br2;
(5)在反应过程中使用Cl2及反应产生的Br2、HBr都是大气污染物,因此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应注意解决的问题是防止空气污染。
87. 干馏 不是 +Br2+HBr
【分析】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发生干馏,生成出炉煤气、焦炭、煤焦油等;焦炭与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生成CO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CO与H2可制得乙二醇。
【详解】(1)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发生分解,从而获得出炉煤气、焦炭、煤焦油等产品,操作X的名称是干馏。答案为:干馏;
(2)乙二醇与乙醇虽然都含有羟基,但羟基的数目不同,所以二者不是同系物。答案为:不是;
(3)用苯与液溴混合,在三溴化铁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反应,可制取溴苯和溴化氢,化学方程式是+Br2+HBr。答案为:+Br2+HBr。
【点睛】煤发生干馏时,必须隔绝空气,否则会发生燃烧。
88. 蒸发结晶 Ca(OH)2 Mg(OH)2+2H+=Mg2++2H2O Cl2+2Br-=2Cl-+Br2 Br2的挥发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r2
【分析】将海水蒸发结晶可到粗盐,得到的苦卤含有钾离子,镁离子,溴离子,经步骤①加入氢氧化钙得到氢氧化镁,氢氧化镁经②加入盐酸得到氯化镁溶液,在充入氯化氢气体的溶液中加热蒸干得到无水氯化镁,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得到镁单质;步骤③为溴离子被氯气氧化成溴单质,步骤④将溴富集,用“热空气”能从溶液中将Br2吹出,再得到高纯度的溴,据此分析。
【详解】(1) 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故要从海水中获得粗盐的结晶方法是蒸发结晶;
(2)根据分析可知,步骤①中所加试剂是氢氧化钙,将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镁,步骤②是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制得氯化镁的过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Mg(OH)2+2H+=Mg2++2H2O;
(3)步骤③发生氯气与溴离子的反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2Br-=2Cl-+Br2;
(4)步骤④中用“热空气”能从溶液中将Br2吹出的原因是Br2的挥发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用SO2水溶液吸收吹出的Br2时,溴和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氢溴酸和硫酸,溴单质的化合价降低,故氧化剂是Br2。
【点睛】将镁离子转换为氢氧化镁时,加入碱,考虑经济效益,选择价格便宜的熟石灰,为易错点。
89. Al3+、Fe3+、H+ SiO2 NaOH Al(OH)3 2Al2O3(熔融)4Al+3O2↑ 降低Al2O3的熔点 3 2Fe(OH)3Fe2O3+3H2O Fe2O3+2AlAl2O3+2Fe 焊接铁轨
【分析】分析流程图,可知在铝土矿中加入过量盐酸,只有SiO2不溶,以沉淀的形式沉积。溶液A中含有Al3+、Fe3+、H+。加入过量X物质,形成溶液D和沉淀C、而溶液D经一系列变化可最终生成铝,则可知沉淀C应含有Fe3+,根据Al3+和Fe3+性质,可知X应为NaOH。沉淀C为Fe(OH)3,溶液D为溶质为NaAlO2的溶液。向溶液D中加入过量的CO2,生成Al(OH)3沉淀和NaHCO3溶液,Al(OH)3受热分解生成Al2O3和H2O,电解Al2O3最终得到铝。据此分析。
【详解】(1)由分析可知,A中的阳离子有:Al3+、Fe3+、H+;答案为:Al3+、Fe3+、H+;
(2)由分析可知,B为SiO2,X为NaOH,F为Al(OH)3。答案为:SiO2;NaOH;Al(OH)3;
(3)Al2O3是一种高熔点化合物,电解时需将其熔化,为了降低熔点,在Al2O3中添加了冰晶石,可在1000℃使Al2O3熔化。涉及的反应方程式为:2Al2O3(熔融)4Al+3O2↑。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当生成4mol铝时,转移12mol电子。则当有1mol铝生成时,转移3mol电子。答案为:2Al2O3(熔融)4Al+3O2↑;降低Al2O3的熔点;3;
(4)沉淀C为Fe(OH)3,其受热分解生成Fe2O3和H2O,反应方程式为:2Fe(OH)3Fe2O3+3H2O;答案为:2Fe(OH)3Fe2O3+3H2O;
(5)铝和Fe2O3可发生铝热反应,反应方程式为:Fe2O3+2AlAl2O3+2Fe。铝热反应可用于冶炼稀有金属、野外焊接铁轨、定向爆破等。答案为:Fe2O3+2AlAl2O3+2Fe;焊接铁轨。
90. SiO2 NaOH Fe2O3 Fe3++3OH-=Fe(OH)3↓ NaCl、NaOH、NaAlO2 NaAlO2+CO2+2H2O=Al(OH)3↓+NaHCO3 中和胃酸过多 2Al2O3(熔融)4Al+3O2↑ 0.6 不能,若用盐酸代替,则过量盐酸会溶解Al(OH)3,无法得到沉淀
【分析】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3H2O,还含有SiO2、Fe2O3等杂质,加入过量盐酸后,Al2O3•3H2O,转化为AlCl3和水,Fe2O3转化为FeCl3和水,SiO2不溶解,所以溶液A的成分为AlCl3、 FeCl3和过量盐酸,沉淀B为SiO2;加入过量NaOH(X)后,Fe3+生成Fe(OH)3而成为沉淀C的主要成分,此时溶液D的成分为NaAlO2、NaCl和NaOH;通入过量CO2后,所以沉淀F为Al(OH)3,溶液E为NaHCO3;F加热分解生成M为Al2O3,熔融电解生成铝和氧气。
【详解】(1)由以上分析知,B是SiO2,X是NaOH,若将盐酸与X互换,则先加NaOH溶液,不溶解的物质是氧化铁,所以B是Fe2O3。答案为:SiO2;NaOH;Fe2O3;
(2)C为Fe(OH)3,则由FeCl3与NaOH反应生成Fe(OH)3的离子方程式是Fe3++3OH-=Fe(OH)3↓。答案为:Fe3++3OH-=Fe(OH)3↓;
(3)由前面分析可知,D中的溶质是NaCl、NaOH、NaAlO2,通入CO2后与NaAlO2反应生成NaAlO2和NaHCO3,化学方程式是NaAlO2+CO2+2H2O=Al(OH)3↓+NaHCO3,Al(OH)3的一种用途是做胃药,用于中和胃酸过多。答案为:NaCl、NaOH、NaAlO2;NaAlO2+CO2+2H2O=Al(OH)3↓+NaHCO3;中和胃酸过多;
(4)由Al2O3熔融电解可生成铝和氧气,化学方程式是2Al2O3(熔融)4Al+3O2↑,当有5.4g铝(物质的量为=0.2mol)生成时,转移电子0.2mol ×3=0.6mol。答案为:2Al2O3(熔融)4Al+3O2↑;0.6;
(5)上述流程中的若用CO2代替盐酸,则过量的盐酸会溶解Al(OH)3,最终得不到Al(OH)3沉淀,所以理由是:不能,若用盐酸代替,则过量盐酸会溶解Al(OH)3,无法得到沉淀。答案为:不能,若用盐酸代替,则过量盐酸会溶解Al(OH)3,无法得到沉淀。
【点睛】熔融电解氧化铝时,加入冰晶石,其目的是降低氧化铝的熔化温度,但不能说成降低氧化铝的熔点。
91.(1) 碳 化学
(2) CH2=CH2+H2OCH3CH2OH 加成反应
(3) 羟基 Ca(CH3COO)2
【分析】煤通过干馏得到出炉煤气,通过分离得到乙烯,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乙醇中加入固化剂得到固体酒精,据此解答。
(1)
煤的组成以碳元素为主,煤的干馏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
乙烯的结构式是 ,过程③是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2=CH2+H2OCH3CH2OH。
(3)
酒精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官能团是羟基,固体酒精中的一种固化剂为醋酸钙,其化学式为Ca(CH3COO)2。
92.(1)I-+Ag+=AgI↓
(2)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3) Cl2+FeI2=FeCl2+I2 Cl2
(4)取部分处理液,加入淀粉溶液,若出现蓝色,则含有碘单质,反之则无
【分析】净化除氯后的海水,加入硝酸银,进行富集,生成含有AgI的悬浊液,继续即加入铁粉,发生反应Fe+2AgI=2I-+2Ag+Fe2+;过滤掉析出的Ag,向FeI2中通入Cl2,生成单质碘,据此解答。
(1)
加入硝酸银将海水中的I-“富集”得到悬浊液,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I-+Ag+=AgI↓;
(2)
由于固体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转化”时用铁粉而不用铁片的原因是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3)
FeI2进入“氧化”环节,通过控制Cl2的用量生成FeCl2,亚铁离子的还原性弱于碘离子,碘离子被氯气氧化为碘单质,亚铁离子不被氧化,可生成氯化亚铁,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l2+FeI2=FeCl2+I2,反应中的氧化剂是化合价降低的Cl2;
(4)
由于碘遇淀粉显蓝色,欲判断经一系列处理后的水溶液中是否含有I2,应进行的操作是取部分处理液,加入淀粉溶液,若出现蓝色,则含有碘单质,反之则无。
云南昆明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3-非选择题: 这是一份云南昆明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3-非选择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90,00ml/L-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菏泽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3-非选择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3-非选择题,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g,2g,60-2,50×10-4,80×10-3,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锦州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3-非选择题: 这是一份辽宁省锦州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3-非选择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H2O2溶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