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第11章练习卷
展开
这是一份(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第11章练习卷,共8页。
(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第11单元练习卷一.选择题(共11小题)1.有三杯无色溶液,分别为稀盐酸、石灰水、食盐水,若要一次性鉴别应选择( )①紫色石蕊试液②无色酚酞试液③蓝色石蕊试纸④pH试纸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全部2.以下是粗盐提纯的部分实验操作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玻璃棒的作用是加速溶解 B.称量10.5g粗盐时,若指针左偏,应增加砝码 C.错误为未用玻璃棒引流 D.当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应停止加热3.粗盐中通常含泥沙、CaCl2、MgCl2及硫酸盐等杂质,粗盐经过处理可以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过量氢氧化钠”这一步一定要在加入“过量氯化钡”的前面 B.若28g粗盐经过上述处理后得到纯净NaCl质量可能大于28g C.上述流程中因为加入了过量盐酸,所以无法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固体 D.过滤后滤液中的主要离子有:Na+、Ba2+、Cl﹣、CO32﹣、OH﹣4.在化学知识中有许多规律,下列具体物质的性质符合对应规律的是( )A.某些固体物质溶于水时会使水的温度降低:例如:硝酸铵和氢氧化钠 B.一般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例如:硝酸钾和氢氧化钙 C.某些非金属氧化物能和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例如: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D.某些盐的水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例如:碳酸钠和氯化钠5.下列有关物质鉴别方案中,正确的是( )A.HCl、NaCl、KOH三种溶液,只用酸碱指示剂即可鉴别 B.MgCl2、NaOH、HCl、Na2SO4四种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 C.Fe2O3、CuO、C、Fe只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 D.K2CO3、H2SO4、BaCl2、HCl四种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6.工业上将过氧化氢转化为固态的过碳酸钠晶体(2Na2CO3•3H2O2),该晶体具有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双重性质。接触下列物质不会使过碳酸钠失效的是( )A.氯化钠 B.氢氧化钡 C.二氧化锰 D.盐酸7.下列有关化学肥料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氮肥通常情况下是白色的晶体 B.铵态氮肥与草木灰一起使用可以增强肥力 C.可以用氢氧化钙或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的方法鉴别铵态氮肥 D.化肥对农业增产有重要作用8.幸福生活靠劳动创造。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选项劳动项目化学知识A用活性炭自制冰箱去味剂活性炭具有吸附性B用小苏打发面蒸馒头NaHCO3能做面食的发酵剂C用“雕牌”洗洁精清洗餐具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D盆花叶片发黄,施用氯化钾氮肥壮叶A.A B.B C.C D.D9.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是( )选项劳动项目化学知识A用明矾处理浑浊的天然水明矾主要起杀菌消毒的作用B用洗洁精清洗碗碟洗洁精与油污之间能产生乳化现象C使用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对蔬菜施肥草木灰能起到抗倒伏的作用D实验后,清洗仪器、处理废液废液随意排放会造成污染A.A B.B C.C D.D10.种植大豆时为了使豆子更大、味更美,有时需要施用复合肥。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A.KNO3 B.NH4HCO3 C.Ca3(PO4)2 D.K2SO411.下列关于粗盐提纯的操作正确的是( )A.取样 B.溶解 C.过滤 D.蒸发二.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1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如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1)粗盐提纯的操作顺序为 (填选项)、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A.①⑤③⑥②④B.①⑤②③⑥④C.①②③⑤⑥④D.①⑤②⑥③④(2)请找出上述操作中的一处错误 。(3)用已调平的天平称取提纯后的氯化钠固体时,发现指针偏左,接下来的操作是 ;(4)经检测,配置好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其原因可能有 (填选项)。A.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B.称量时所用砝码生锈C.量取水时,仰视读数D.将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出
(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第11单元练习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1小题)1.【解答】解:①稀盐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石灰水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食盐水显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现象不同,可以鉴别。②稀盐酸显酸性,食盐水显中性,均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石灰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无法区分稀盐酸和食盐水。③稀盐酸显酸性,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石灰水显碱性、食盐水显中性,不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色,无法区分石灰水和食盐水。④稀盐酸显酸性,pH<7,石灰水显碱性,pH>7,食盐水显中性,pH=7,可以用pH试纸区分。故①④一次性鉴别。故选:A。2.【解答】解:A、粗盐提纯在溶解固体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溶解速率,故选项说法正确。B、指针左偏,说明左盘中质量偏大,即药品的质量大于砝码质量,应减少药品,直至天平平衡,故选项说法错误。C、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故选项说法正确。D、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干,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3.【解答】解:A、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是除MgCl2,加入“过量氯化钡”是除硫酸盐,两者互不影响,所以“过量氢氧化钠”这一步不一定要在加入“过量氯化钡”的前面,故A错误;B、由于除杂的过程中增加了大量的钠离子、氯离子,所以若28g粗盐经过上述处理后得到纯净NaCl质量可能大于28g,故B正确;C、加入了过量盐酸,除去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而过量的盐酸经过操作3蒸发后挥发,所以可以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固体,故C错误;D、过滤后滤液中的主要离子有:Na+、Cl﹣、CO32﹣、OH﹣,故D错误;故选:B。4.【解答】解:A、某些固体物质溶于水时会使水的温度降低:例如:硝酸铵,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温度升高,故选项说法错误。B、一般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例如:硝酸钾,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C、某些非金属氧化物能和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例如: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故选项说法正确。D、某些盐的水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例如:碳酸钠,氯化钠溶液显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5.【解答】解:A、盐酸呈酸性,氯化钠呈中性,氢氧化钾呈碱性,故使用石蕊试液能将这三种物质鉴别出来,A正确;B、将溶液两两混合,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其余都没有现象,不加试剂无法鉴别,B错误;C、氧化铁是红色粉末,根据颜色能将氧化铁鉴别处理,氧化铜与盐酸反应溶液变蓝,铁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碳与盐酸不反应,故使用盐酸可以将氧化铜、碳和铁鉴别处理,故只用一种试剂可以鉴别,C错误;D、将四种溶液两两混合,有一种物质与其他二种物质产生气体一种物质产生沉淀的,这种物质是K2CO3;一种物质与其他三种物质中的一种物质产生气体的,这种物质是盐酸;一种物质与另外两种物质产生沉淀的是氯化钡;另外一种是硫酸;故不加试剂即可鉴别,D正确;故选:AD。6.【解答】解:由题意,过碳酸钠(2Na2CO3•3H2O2)晶体具有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双重性质,凡是与双氧水或碳酸钠反应的物质均能与过碳酸钠反应。A、氯化钠不与碳酸钠、过氧化氢反应,不会导致过碳酸钠变质失效,故选项正确。B、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会导致过碳酸钠变质失效,故选项错误。C、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会导致过碳酸钠变质失效,故选项错误。D、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会导致过碳酸钠变质失效,故选项错误。故选:A。7.【解答】解:A、氮肥通常情况下是白色的晶体,故选项说法正确。B、草木灰显碱性,铵态氮肥与草木灰一起使用,会放出氨气,降低肥效,故选项说法错误。C、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加热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以用氢氧化钙或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的方法鉴别铵态氮肥,故选项说法正确。D、化肥对农业增产有重要作用,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8.【解答】解: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作冰箱去味剂,故A正确;B.用发酵粉焙制糕点,是因为NaHCO3加热分解能产生CO2,故B正确;C.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可用“雕牌”洗洁精清洗餐具,故C正确;D.氮元素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若植物叶片发黄,可施用氮肥,氯化钾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的钾元素,不含氮元素,故D错误。故选:D。9.【解答】解:A、用明矾处理浑浊的天然水,是利用明矾放入水中形成絮状物吸附水中的不溶物一起沉降到水底,起到吸附沉降作用,不能杀菌消毒,选项错误;B、用洗洁精清洗碗碟是利用了洗洁精的乳化作用,是油污分散成小油滴不聚集,从而清洗掉油污,选项正确;C、草木灰中的碳酸钾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钾元素能起到抗倒伏的作用,故选项正确;D、实验后,清洗仪器、处理废液,废液要倒在指定的容器内,不能随意排放,选项正确。故选:A。10.【解答】解:A、KNO3中含有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A正确。B、NH4HCO3中只含有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B错误。C、Ca3(PO4)2中只含有营养元素中磷元素,属于磷肥,故C错误。D、K2SO4中只含有营养元素中钾元素,属于钾肥,故D错误。故选:A。11.【解答】解: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配制溶液时,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蒸发时,应在蒸发皿中进行,不能使用烧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二.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12.【解答】解:(1)粗盐提纯的操作顺序为①⑤②③⑥④;故答案为:B;(2)上述操作中错误的操作是:过滤操作没有用玻璃棒引流;故答案为:过滤操作没有用玻璃棒引流;(3)用已调平的天平称取氯化钠固体时,发现指针偏左,说明氯化钠偏多,接下来的操作是取出适量氯化钠。故答案为:取出适量氯化钠;(4)A.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导致质量分数偏小,故A不正确。B称量时所用砝码生锈,导致称量的氯化钠质量偏大,进一步导致质量分数偏大,故B正确。C.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导致量取水的体积偏大,进一步导致质量分数偏小,故C不正确。D.将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出,导致水的质量偏小,进一步导致质量分数偏大,故D正确。故选: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