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教版】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册期末数学专项突破试卷AB卷(含解析)
展开【苏教版】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册期末数学专项突破
试卷(A卷)
一、口算 (共10分)
1.(本题10分)直接写出得数。
0.42+0.8= 0.1-0.01= 9.8-4.8= 0.56+0.44= 6+2.4=
85-17= 230×3= 105÷5= 2×14= 80×30=
二、竖式计算(共12分)
2.(本题12分)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三、脱式计算(共12分)
3.(本题12分)计算下面各题。
360÷15×4 175+25×7-30
720÷(908-56×16) 525÷[(81-56)×3]
四、选择题(共12分)
4.(本题2分)从家到体育公园,如果淘气每分跑302米,需要跑21分。从家到体育公园大约( )米。
A.6000 B.7000 C.8000 D.9000
5.(本题2分)下列四个数中,只读一个“零”的数是( )。
A.34600000 B.530503005 C.6005000000
6.(本题2分)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内角一定( )。
A.大于60° B.不小于60° C.等于60°
7.(本题2分)下图中,( )是轴对称图形。
A. B. C.
8.(本题2分)小军把(4+☆)×15错算成4+☆×15,他算出的结果与正确的结果相差( )。
A.4 B.15 C.20 D.56
9.(本题2分)10枚5角硬币排成一排(如下图)约长20厘米,照这样计算,1亿枚5角硬币排成一排约长( )千米。
A.20 B.200 C.2000 D.20000
五、填空题(共22分)
10.(本题5分)按要求写出七位数:
6 2 0 4 0 1 5
组成最大的七位数( ),组成最小的七位数( ),只读一个零的是( ),两个零都读的是( ),一个零也不读的是( )。
11.(本题4分)在括号里填上“>”“<”或“=”。
590亿( )58990000000 692×29( )21000
192350( )193250 124×101( )124×100+1
12.(本题2分)□7×32,要使这个算式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填( ),要使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可以填( )。
13.(本题1分)一条裤子原价80元,五一期间商场举行优惠活动。爸爸用原来买3条裤子的钱买了4条裤子,裤子的现价比原价便宜( )元。
14.(本题1分)张扬是2015年入学的四年级2班的31号同学,她用20150231为自己编号,按照这样的方法,四年级1班19号同学的编号是( )。
15.(本题3分)填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A=____ ∠B=____ ∠C=____
16.(本题2分)爸爸今年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再过28年,小华就和爸爸今年的年龄一样,小华今年( )岁,爸爸今年( )岁。
17.(本题2分)学校舞蹈队举行队列表演,排成一个方阵。小丽站在最中间一列,最中间一行,她的位置是(5,5)。舞距队一共有学生( )人,最外圈有( )人。
18.(本题2分)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3厘米,宽是7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六、解答题(共32分)
19.(本题6分)新华书店为庆祝“六一”儿童节,推出买4套《十万个为什么》送1套的优惠活动。一次买30套,实际要付多少元?
20.(本题6分)学校接待室的地面是长方形,长4.8米,宽3.6米。如果用边长6分米的方砖来铺,至少需要多少块?
21.(本题6分)王师傅、李师傅各加工一批零件,王师傅5分钟加工了7个零件,李师傅7分钟加工9个零件,谁的工作效率高?
22.(本题6分)水果超市批发了苹果、草莓和梨共219箱,其中梨比草莓多9箱,苹果箱数是草莓箱数的12倍。水果超市批发了苹果、草莓和梨各多少箱?
23.(本题8分)防护口罩每箱78元,消毒液每箱86元,洗手液每箱24元。学校储备防疫物资,购买防护口罩5箱,消毒液8箱,洗手液10箱。买防护口罩比洗手液一共多用多少元?(先根据列表整理,再解答)
( )
( )箱
每箱( )元
( )
( )箱
每箱( )元
答案:
1.1.22;0.09;5;1;8.4
68;690;21;28;2400
【详解】
略
2.8832;9990;5253;
8140;8128;9614
【详解】
三位数乘两位数,把两位数的个位、十位数字分别与这个三位数相乘,并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即可。
3.96;320;
60;7
【分析】
计算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时,同级运算时,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小括号和中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据此解答。
【详解】
360÷15×4
=24×4
=96
175+25×7-30
=175+175-30
=350-30
=320
720÷(908-56×16)
=720÷(908-896)
=720÷12
=60
525÷[(81-56)×3]
=525÷[25×3]
=525÷75
=7
4.A
【分析】
用每分钟跑的路程乘跑的时间,采用估算的方法,把302看作300,21看作20来估算出路程即可。
【详解】
302×21≈6000(米)
故A。
5.C
【分析】
先把数分级,四位一级,从最高级一级一级的读,读数时注意每级末尾的0不用读,每级中间连续几个0只读一个,据此先读出数,再进行解答。
【详解】
A.34600000读作:三千四百六十万,一个“零”也不读,故不符合题意;
B.530503005读作:五亿三千零五十万三千零五,读了两个“零”,故不符合题意;
C.6005000000读作:六十亿零五百万,只读一个“零”,故符合题意。
故C
读数时注意每级末尾0的读法,以及每级中间0的读法。
6.B
【分析】
可从三角形内角和为180°这个角度来分析,同时结合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内角的特点,进一步推理解答。
【详解】
由分析得:
A.等边三角形的最大内角是60°,原题说法错误;
B.如果最大内角小于60°,那么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小于180°,因此三角形的最大内角不能小于60°,但可以等于60°,原题说法正确;
C.直角三角形中最大内角是90°。原题说法错误。
故B
解答本题,需要我们从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特点,联想到三个内角的和的范围,运用排除法,求得正解。
7.C
【分析】
看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只要把这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若这条直线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据此进行选择。
【详解】
A.不是轴对称图形;
B.不是轴对称图形;
C.直线两边的图形能完全重合,是轴对称图形;
故C
此题考查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根据定义直接判断即可。
8.D
【分析】
先化简算式:(4+☆)×15=4×15+☆×15,进而求出他算出的结果与正确得数相差多少即可。
【详解】
(4+☆)×15=4×15+☆×15
4×15+☆×15-(4+☆×15)
4×15+☆×15-4-☆×15
=60-4
=56
故D
本题先观察这两个算式的区别和联系,再对其中的一个变形,变成相接近的形式,进而求解。
9.C
【分析】
10枚5角硬币排成一排(如下图)约长20厘米,10000枚长约20000厘米=200米,1亿枚长约2000000米=2000千米。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1亿枚5角硬币排成一排约长2000千米。
故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亿的认识。
10. 6542100 1002456 1024560 1020456 1245600
【分析】
由题意可得,根据整数中“零”的读法,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要想一个“零”也不读,就要把所有的0都写在每级的末尾;要想只读一个“零”,就要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不能写在每级的末尾;要想读出两个“零”,就要有两个或两组0不能写在每级的末尾,且不能相邻;要想组成的数最大,要把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从高位到低位排下来;要想组成的数最小,要把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从高位到低位排下来,但是最高位不能是零;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数字6、2、0、4、0、1、5组成最大的七位数为6542100,组成最小的七位数1002456,只读一个零的1024560,,两个零都读的是1020456,一个零也不读的是1245600。
本题是考查整数的读法,分级读或借助数位顺序表读能较好的避免读错0的情况。
11. > < < >
【分析】
(1)590亿是59000000000,再根据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比较59000000000与58990000000的大小。
(2)估算692×29时,将692估成700,29估成30,积是21000。将两个因数都估大了,则得到的积比实际的积大,即21000>692×29。
(3)整数比较大小时,要看他们的数位。数位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数位相同,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下一位,哪一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据此比较192350和193250的大小。
(4)根据乘法分配律可知,124×101=124×100+124,再比较124×100+124与124×100+1的大小。
【详解】
590亿=59000000000,59000000000>58990000000,则590亿>58990000000
692×29≈700×30=21000,将两个因数都估大了,则692×29<21000
192350<193250
124×101=124×100+124, 124×100+124>124×100+1,则124×101>124×100+1
整数比较大小,先比较数位,数位相同时,从高位起,依次比较相同数位上的数。整数乘法估算时,两个因数估大,得到的积变大。
12. 2 3
【分析】
积是三位数,就是说积是介于100到999之间。方框里若填最大值,则积不能超过999。32可按30算。方框填2,则27接近30,积约900,若填3,则37接近40,积约为1200,是一个四位数,若填4,则47接近50,积约为1500。
据此解答。
【详解】
□填2:30Í30=900
□填3:30Í40=1200
□填4:30Í40=1500
故答案是:2;3
找最大值或最小值,一定要找到临界点。本题还要学会估算。
13.20
【分析】
用裤子原价乘3,求出原来买3条裤子的价钱。再除以4,求出裤子的现价。再用裤子的原价减去裤子的现价解答。
【详解】
80×3÷4
=240÷4
=60(元)
80-60=20(元)
则裤子的现价比原价便宜20元。
本题考查经济问题,关键是根据总价、单价和数量三者之间的关系解答。
14.20150119
【分析】
由题文可得,这个编号是一个8位数,从左往右,前四位表示入学年份,第5、6位表示班级,第7、8位表示她是这个班级的第几号,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根据分析可得,按照这样的方法,四年级1班19号同学的编号是20150119。
生活中有很多用数字表示的信息比如身份证号码,不同位置的数字都有特定的含义。
15. 77° 45° 137°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分别减去其余两个内角即可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详解】
∠A=180°-75°-28°=77°
∠B=180°-90°-45°=45°
∠C=180°-18°-25°=137°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
16. 14 42
【分析】
再过28年,小华就和爸爸今年的年龄一样,说明爸爸今年比小华大28岁。设小华今年x岁,则爸爸今年3x岁,爸爸的年龄-小华的年龄=28,据此列方程即可解答。
【详解】
解:设小华今年x岁,则爸爸今年3x岁。
3x-x=28
2x=28
x=14
爸爸:14×3=42(岁)
读懂题意,明确“爸爸今年比小华大28岁”,从而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7. 81 32
【分析】
根据题意,小丽站在最中间一列,最中间一行,她的位置是(5,5),可知这个方阵每一行每一列的人数是4+4+1=9人,一共有9×9=81人,最外圈的人数=每一行的人数×4-4,即9×4-4=32人,据此解答。
【详解】
根据分析得,舞蹈队一共有学校81人,最外圈有32人。
先根据数对位置求出每一行每一列的人数是本题解答的关键。
18. 40 91
【分析】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代入相关数据即可解答。
【详解】
(13+7)×2
=20×2
=40(厘米)
13×7=91(平方厘米)
本题考查长方形周长公式、面积公式的应用,熟记公式,灵活运用。
19.2520元
【分析】
由题可知,每套105元,买4套送一套,即(4+1)套为一组,用学校要买30套除以(4+1),得出可获送几套,用30减去送的数量,得出实际付款几套,最后乘每套的价格即可。
【详解】
30÷(4+1)
=30÷5
=6(套)
105×(30-6)
=105×24
=2520(元)
答:实际要付2520元。
本题主要先求出要买的总数里有几套送的,进而求出需要付款的数量,最后用乘法计算即可。
20.48块
【分析】
用接待室地面的面积除以方砖的面积即可。
【详解】
6分米=0.6米;
4.8×3.6÷(0.6×0.6)
=17.28÷0.36
=48(块)
答:至少需要48块。
本题主要考查了小数乘除法的计算,同时也要熟练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1.王师傅
【分析】
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分别求出王师傅、李师傅平均每分钟的工作效率,然后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
7÷5=(个)
9÷7=(个)
答:王师傅的工作效率高。
此题考查了工程问题和分数比较大小,关键要理解掌握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应用。
22.180箱;15箱;24箱
【分析】
梨比草莓多9箱,所以把梨减少9箱,那么梨与草莓就一样多,此时3种水果的总箱数为219减9得210箱。苹果箱数是草莓箱数的12倍,把草莓看作1份,梨也是1份,则苹果为12份,共14份,14份的总数为210箱,210除以14可以求出草莓的箱数,草莓的箱数加9就是梨的箱数,草莓的箱数乘12就是苹果的箱数。
【详解】
219-9=210(箱)
210÷(1+1+12)
=210÷14
=15(箱)
梨:15+9=24(箱)
苹果:15×12=180(箱)
答:水果超市批发了苹果、草莓和梨各180箱、15箱、24箱。
较小的=和÷(倍数+1),活用此公式来解答此题。
23.列表见详解;150元
【分析】
防护口罩每箱78元,买了防护口罩5箱;洗手液每箱24元,买洗手液10箱;要求买防护口罩比洗手液一共多用多少元,用78乘5的积减去24乘10的积,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防护口罩
5箱
每箱78元
洗手液
10箱
每箱24元
78×5-24×10
=390-240
=150(元)
答:买防护口罩比洗手液一共多用150元。
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再确定先算什么,最后再算什么。
【苏教版】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册期末数学专项突破
试卷(B卷)
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
1.数对(6,m)和(m,6)表示两个位置( )
A.在同一列不同行上 B.在同一行不同列上 C.在不同列不同行上
2.下面三组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
A.
B.
C.
3.下面乘法分配律运用错误的是( )。
A.102×76=(100+2)×76=100×76+2×76=7752
B.39×61+39×39=39×(61+39)=39×100=3900
C.34×72+66×28=(34+66)×(72+28)=100×100=10000
4.下图中被遮住的图形可能是( )。
A.梯形 B.平行四边形 C.锐角三角形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B.平移改变图形的形状与大小。
C.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
二、判断题(共5题;共10分)
6.把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个一样的小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90°。( )
7.8□000≈8万,□里最小可以填0。( )
8.126×99=126×100-126。( )
9.平行四边形具有稳定性。( )
10.在计算器上,先按35,接着按“×”,再按“28”,显示屏上显示的是“980”。( )
三、填空题(共10题;共26分)
11.明明坐在教室第4列第3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红红与他相邻且坐在他的正前方,红红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12.如果用(1,7)表示一个剧场中第一排的7号座位,那么该座位后面两排是第 排,这一排第5个座位可以用 表示。
13.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50°,它的底角是 °,这是一个 三角形。
14.—个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6cm和8cm,第三条边最短是 cm,最长是 cm。(填整数)
15.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80cm,一条边的长度是11cm,与它相邻的另一条边的长度是 cm。
16.一个梯形的下底是上底的3倍,如果将上底延长8厘米,梯形就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梯形的上底是 厘米,下底是 厘米。
17.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
25×7×4= × 7
156×101-156=156×( - )
125×(8× )=(125× )×14
18.432×15的积是 位数。125×80的积的末尾有 个0。
19.由6个亿、7个百万、6个千和2个一组成的数是 ,读作 ,四舍五入到“亿”位约是 。这个数也可以看作是由 个亿、 个万和 个一组成。
20.用计算器计算“1235×49”时,发现数字“4”键坏了。如果还用这个计算器,你会怎样计算?请写出算式 。
四、计算题(共2题;共35分)
21.用竖式计算
(1)254×69=
(2)307×48=
(3)330×73=
22.简便运算
(1)25×47×4
(2)168-52-48
(3)75×56+56×25
(4)1300÷25÷4
五、解答题(共4题;共35分)
2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0厘米。
(1)如果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腰长是6厘米,那么它的底边长是多少厘米?
(2)如果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6厘米,那么它的一条腰长多少厘米?
24.在下边的三角形中,一个角是30°,求∠1和∠3。
25.如下图,一辆汽车刚开始时的位置在图中(2,2),2小时后汽车的位置在(12,2)。
(1)在图中分别标出汽车两次所在的位置。
(2)如果图中每格的距离表示24千米,那么这辆汽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汽车从位置(12,2)再向北行驶一小时后,所在位置怎样表示,并在图中标出来。
26.甲、乙两地相距61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48千米,另一辆汽车从乙地开往甲地,每小时行驶52千米。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5小时后,相距多少千米?
答案
1.C
2.C
3.C
4.A
5.A
6.(1)错误
7.(1)错误
8.(1)正
9.(1)错误
10.(1)错误
11.(4,3);(4,2)
12.3;(3,5)
13.65;等腰
14.3;13
15.29
16.4;12
17.25;4;101;1;14;8
18.四;4
19.607006002;六亿零七百万六千零二;6亿;6;700;6002
20.1235×7×7
21.(1)解:254×69=17526
(2)307×48= 14736
(3)330×73=24090
22.(1)解:25×47×4
=25×4×47
=100×47
=4700
(2)解:168-52-48
=168-(52+48)
=168-100
=68
(3)解:75×56+56×25
=56×(75+25)
=56×100
=5600
(4)解:1300÷25÷4
=1300÷(25×4)
=1300÷100
=13
23.(1)解:20-6-6=8(厘米)
答:它的底边长是8厘米。
(2)解:20-6=14(厘米)
14÷2=7(厘米)
答:它的一条腰长7厘米。
24.解:∠1=180°-30°=150°;
∠2=90°-30°=60°,
∠3=180°-60°=120°。
答:∠1是150°,∠3是120°。
25.(1)解:
(2)解:(12-2)×24÷2
=10×24÷2
=240÷2
=120(千米)
答:这辆汽车每小时行120千米。
(3)解:120÷24=5(格)
2+5=7,汽车所占的位置是(12,7),如图所示:
26.解:(48+52)×5
=100×5
=500(千米)
610-500=110(千米)
答: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5小时后,相距110千米。
全国通用2022-2023学年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专项突破卷AB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全国通用2022-2023学年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专项突破卷AB卷(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仔细填空,慎重选择,细心计算,按要求画一画,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全国通用2022-2023学年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专项突破试卷AB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全国通用2022-2023学年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专项突破试卷AB卷(含解析),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口算和估算,竖式计算,脱式计算,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册期末数学专项提升试卷AB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苏教版】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册期末数学专项提升试卷AB卷(含解析),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口算,竖式计算,脱式计算,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