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学案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学案设计,共17页。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学习目标 | 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 |
学科素养 | 1.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分布,从“时空观念”角度认识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2.结合考古发掘成果,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3.搜集甲骨文、青铜铭文及文献记载等相关史料,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考古材料与传世文献在研究早期国家起源中的作用。 4.了解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等概念,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政治特点。 |
知识点一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一)石器时代
1.旧石器时代
(1)含义: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2)文化遗存:________、北京人。
(3)生活方式
①从事渔猎和________,过着群居生活。
②已经学会用火。
2.新石器时代
(1)时间:距今约1万年。
(2)含义: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3)概况:大量使用________,开始从事________,饲养家畜,生活逐渐稳定。
(4)分布特点:分布广泛,奠定了________的发展基础。
(二)文化遗存
1.黄河流域
(1)时间:距今约7 000~5 000年前。
(2)仰韶文化:典型器物是________,以粟为主要栽培作物。
(3)其他:大汶口文化。
2.长江流域
(1)时间:距今约7 000~5 000年前。
(2)河姆渡文化:居民种植水稻,掌握了________技术。
3.龙山文化
(1)时间:距今约5 000年。
(2)代表器物:黑陶。
(3)其他遗址: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等。
(三)原始社会组织
1.时间:中国原始社会经历了约200万年的历史。
2.阶段划分:原始人群、________和父系氏族社会。
3.部落联盟:氏族间的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
4.结束野蛮时代:随着私有制的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了权贵阶层。他们通过战争不断争夺财富和权力。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答案:(一)1.(2)元谋人 (3)采集 2.(3)陶器 原始农业
(4)多元一体
(二)1.(2)彩绘陶器 2.(2)养蚕缫丝
(三)2.母系氏族社会
[易错提醒] 新旧石器时代的区别:旧石器时代主要使用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旧石器时代是依靠天然火,新石器时代会人工取火。制陶业、农业、家畜饲养业和磨制石器制造业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四要素和新石器时代开端的标志。
·见教材第2页·
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观察《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你能指出中国早期人类分布的基本特点吗?
提示: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中国早期人类遗址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分布广泛。我国早期人类分布具有多元化特征,主要分布在黄河、长江等大江大河流域,这些地区往往土地肥沃、水源充足。
[思维点拨] 我国生产方式的演变:由渔猎方式向农耕方式过渡。主要原因:原始社会后期,出现磨制的新石器,生产力水平提高;在采集和狩猎过程中,先民学会种植和养殖;学会制作农具,从事农业生产;学会了造屋定居,形成农耕聚落。
知识点二 从部落到国家
1.部落时代
(1)三皇五帝:古史相传,中国历史从三皇五帝开始。
(2)黄帝:五帝之首,是黄河中上游一带的部落首领。他联合另一部落首领炎帝,形成炎黄部落联盟,被后世共尊为华夏始祖。
(3)禅让制:尧年老时,根据推举和他对舜的考察,由舜继承其位。这种做法称为________。
2.夏朝建立
(1)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________。
(2)特点
①世袭制:禹死后,其子启继位,________代替了禅让制。
②机构与官职:中央设有主管________、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进行________。
③生活方式:夏朝聚族而居。
(3)灭亡:夏朝最后一个王桀,暴虐无道,百姓不断反抗夏朝的统治。约前1600年,商汤发兵讨桀,夏朝灭亡。
答案:1.(3)“禅让” 2.(1)夏朝 (2)世袭制 行政 间接统治
·见教材第5页·
关于启的继位,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同说法?
提示:第一种说法说明了原始社会末期,禅让制的继续推行,是称颂禅让制的体现;第二种说法,说明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表明“公天下”变成“家天下”,中国从此出现“国家”的概念。这反映了从公天下的禅让制到家天下的世袭制转变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思维点拨]'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而非倒退。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私有制发展的结果,是阶级对立的产物,它适应了历史的发展。
知识点三 商和西周
1.商朝建立
(1)时间:约公元前1600年。
(2)迁都:商朝多次迁都,后来定于殷,也称殷朝。
(3)甲骨文:在河南安阳一带发现殷墟遗址,出土大批刻有文字的龟甲、兽骨。这些文字被称为________。
(4)国家机构: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
(5)国家管理:________。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
(6)商朝的疆域:商朝的政治势力与文化影响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
(7)商朝灭亡:商朝最后一个王纣,引起共愤。公元前1046年,周部族首领周武王率众伐纣。纣王自焚而死,商朝灭亡。
2.西周建立
(1)时间:公元前1046年。
(2)重要制度:________与宗法制,史称“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①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
②宗法制与分封制相互补充,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和矛盾。
(3)国人暴动
①时间:公元前841年。
②原因:周厉王贪财好利,为政暴虐,引发了“国人暴动”。
③结果:周厉王出逃,由大臣召公、周公共同执政,史称“________”。
(4)西周灭亡:公元前771年,西北游牧民族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
3.商周的经济概况
(1)农业
①地位:是主要生产部门。
②土地制度:________是土地经营的基本形式。
③生产工具: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青铜农具极少。
(2)手工业:________是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部门,青铜器种类繁多,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
答案:1.(3)甲骨文 (5)内外服制 2.(2)分封制 (3)共和行政
3.(1)井田制 (2)青铜铸造
[概念阐释] 内外服制
商朝在盘庚迁殷后采取的一种二元统治体制,即将统治区域分为内服和外服。内服是商人本族的活动区域,外服是商族以外的附属国,商王通过两种不同的管理制度来处理本族和臣服的外族的事务。其特点是商王控制着联盟的实际权力,与各附属国形成了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中央政权与各附属国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
[易错提醒] 商代虽然也有分封,但这些封国大部分是地方部族,大部分与商王朝无血缘关系。在商王朝强大时,听命于商王朝,在商王朝衰落时,就会与中央对抗甚至发动叛乱,与中央的关系非常不稳定。
·见教材第6页·
商朝为什么推行内外服制?
提示:商朝是中国早期国家,社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社会组织中的血缘关系尚未完全被打破,商朝没有能力对王畿之外的广大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内外服制是当时能够达到有效统治的最佳方式。
[巧思妙记] 用“一、二、三、四”巧记分封制
一个目的:巩固统治。
两点内容:土地和人民。
三个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四大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巧思妙记] 用“一、二、三、四”巧记宗法制
研习1 中华文明的起源[合作讨论]
材料一 中国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新石器早中期遗址大多分布在太行山和豫西山地与华北平原的交汇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则普遍进入到渭河平原、华北平原和黄淮平原。
——摘编自张之恒《中国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分布规律》
[探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石器时代中国文化遗址在分布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二 纵观中华文明形成的整个过程,各主要文化区整体上呈现出百花齐放、多元并进的局面。距今5 500年左右开始,各地区之间交流日益密切,内容包括生产技术、礼仪制度和宗教观念,出现过以彩陶扩张和玉礼器传播为标志的大范围文化整合过程;距今4 500年以来,中原地区开始呈现出汇聚周围地区先进文化因素并率先发展的趋势;距今3 800年前后,形成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多元一体化格局。
——王巍《中华文明具有三大特征》
[探究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什么特点。
材料三
浙江良渚古城城墙遗址
辽宁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
材料四 一是阶级的存在,二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建立。阶级或阶层的出现是国家这一管理机构得以建立的社会基础,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则是国家的社会职能,是国家的本质特征。
——摘编自王震中《文明与国家——东夷民族的文明起源》
[探究3]材料三中规模宏大的城墙和祭坛公共空间的修建说明了什么问题?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国家产生的两大条件及根本原因。
答案:
[探究1]变化:从多元走向一体,逐渐集中于中原地区。
[探究2]特点: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元并进,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的特点。
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不同区域出现了不同的原始文化,其发展水平也不平衡。同时中华文明形成的过程中又呈现出一体化的格局,各区域的文化都建立在农业经济基础上,并且相互交流、整合,形成了一个文化共同体,最终到夏商西周时期发展成为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中华文明。
[探究3]说明:社会等级的分化和权力神圣化。
条件:私有制(或阶级分化)的出现、公共权力的出现。
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课堂笔记]
材料一:新石器时代中国文化遗址在分布上从多元走向一体,逐渐集中于中原地区。
材料二:中华文明形成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多元一体化格局。
材料三:出现了社会等级的分化和权力神圣化。
材料四:阶级和公共权力的出现是国家建立的基础。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解题方法:根本原因类
区分根本原因——政治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入手;生产关系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生产力入手;上层建筑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基础入手;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因从社会存在入手;一切历史事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内因入手。[巩固练习]
1.我国先民在距今5 300年到4 200年之间留下的文化遗迹中,其中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神木,马家窑文化首先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宝墩文化位于成都新津区。这表明( )
A.我国具有世界最悠久的文明历史
B.我国的历史开始于5 000多年前
C.我国早期文明呈现多元并存格局
D.我国早期文明由中原向四周扩散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我国早期文明在“距今5 300年到4 200年之间”,互相独立地分布在不同地区,可知其特点是多元并存,故选C项;材料中仅能看出我国文明在距今5 300年到4 200年之间的状态,无法得知我国的文明历史是否是最悠久的,排除A项;根据材料不能得出我国历史开始于5 000多年前,排除B项;材料中我国文明分布在不同区域,相对独立存在,没有说明文明的具体内容,无法得知四周文明(甘肃、成都)是否由中原扩散而来,排除D项。
2.在大汶口一些富有的大墓中,既有棺椁,又有大量的随葬品,最多的达180多件,包括精美的彩陶、黑陶等,这与葬在同一墓地而几乎一无所有的墓葬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反映出当时( )
A.出现财产私有现象
B.处于母系氏族社会
C.发明陶器制作技术
D.阶级社会已经产生
答案:A 解析:大汶口文化墓葬品差距明显,说明社会贫富分化,出现财产私有现象,故选A项;母系氏族社会,由于生产力十分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不会出现此类现象,此时的大汶口文化处于父系氏族社会,排除B项;陶器的出现,说明进入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时期之前就出现了陶器,排除C项;阶级社会指人类社会由于剩余产品的出现,逐渐结束了共同生产、平均分配的原始社会形态,产生了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即存在特权阶层的社会形态,材料未涉及,排除D项。
[史论背诵]
中华文明的特点
(1)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本土特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2)中华文明的起源如同满天星斗,八方雄起,百花齐放、多元并进,而后又汇聚于中原黄河流域,形成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多元一体格局。
(3)中华文化的发展在不同区域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性导致了不同区域间的互补关系,是中华文化产生、汇聚和向一体化方向发展的动力因素。
(4)中华文化是兼容并蓄的,不仅各主要史前文化区之间彼此吸收各自长处,交流日益深入,而且中华文明在形成过程中还吸收周边地区先进文化因素,造就了中华文化的丰富与长久生命力,使中华文明成为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
研习2 早期国家的特征
[合作讨论]
材料一 《礼记·表记》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其信仰具有狂热性,祭祀仪式铺张,不但宰杀大量牲畜,还频繁采用人祭。商朝农业生产有很大发展,但还未成为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殷周之际,以农业立国的周族战胜殷人,建立西周王朝,为巩固政权,以周公为代表的统治者革新了殷人的天命观,提出“天命靡常”需“敬德保民”以“祈天永命”的思想。
——摘编自谭研《西周“敬德保民”天命观念的表现及成因》
[探究1]材料反映了殷商社会怎样的政治特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西周“敬德保民”治国理念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材料二 西周宗法制示意图
[探究2]材料二反映了西周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
答案:
[探究1]特征:“尊天事神”,以神权强化王权。
原因:农耕文明传统,重视人力资源;吸取殷商灭亡的教训。
影响: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周王室的统治;开启重民思想先河。
[探究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权力结构,宗法制与分封制密切结合,家国一体。
[课堂笔记]
材料一:殷商神权色彩浓厚,农业生产有所发展。周朝以农业立国,开启重民思想先河。
解题方法:影响类
从辩证角度:有利和不利,从三大要素角度:政治、经济、社会,从具体方面:目的、措施、效果等。
材料二:示意图揭示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权力结构,宗法制与分封制密切结合、家国一体。
解题方法:特点类
特点=本质(阶级属性)+各方面状况(指导思想、主导者、目标、内容、方式手段、范围、地域或领域、规模速度等)+新发展、新变化(比较)+时间(时间早晚、经历时间长短)+目的+过程+程度(彻底、局限性)+因素+性质+地位(最早、首创、领先)+作用+影响(广泛、深远、持久)。
[巩固练习]
3.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提道,商民族虽已从事农业,但在商朝五百多年的历史中,迁都的次数在六次以上,而且甲骨文上有经常狩猎的记载。材料中作者旨在强调( )
A.商朝游牧习俗浓厚
B.商朝贵族经常狩猎
C.商朝都城一直不固定
D.商朝统治者不重视农耕
答案:A 解析:材料中,迁都频繁、“经常狩猎”都是游牧习俗的体现,故选A项;材料讲到商朝有经常狩猎的记载,不只局限于贵族,排除B项;盘庚迁殷后,商朝都城基本固定下来,排除C项;虽然商朝游牧习俗浓厚,但不能说明统治者不重视农耕,排除D项。
4.许倬云在《西周史》中提道:“西周的城邑,是金字塔形的层级结构。宗周成周是定点的大邑,诸侯的国是次级的邑,国以下有贰宗大都,有卿大夫的家邑,最下层则是直接控制田野的邑。”这种“层级结构”( )
A.主要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进行构建
B.是古代官僚政治建立的重要标志
C.促使周的文化形式覆盖整个长江流域
D.实现了最高执政集团权力的高度集中
答案:A 解析:据题干“层级结构”的构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分封制相关,而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故选A项;官僚政治开始于秦朝,排除B项;周文化覆盖的主要是黄河流域,排除C项;最高执政集团权力的高度集中是在秦朝以后,分封制下诸侯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排除D项。
[史论背诵]
中国古代早期国家的特征
(1)政治: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庭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地方管理比较松散。维持着世卿世禄制度,国家官职仍由氏族贵族世代承袭。尚未有成熟的常备兵制度,王朝的军队由各部落军队组成。尚未出现真正固定的成文法,国家法律制度尚未健全。
(2)经济:进入青铜时代,但生产力水平尚属低下,生产工具仍主要是木石工具。集体劳动。已经出现了奴隶制。贵族和平民是社会两大基本对立的阶级。
(3)思想:呈现出较浓厚的鬼神迷信与原始宗教色彩。统治阶级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民本思想。
课堂小结
[知识导图]
[要点记忆]
1.我国文明的起源呈现出分布广泛、多元一体的态势,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地区。
2.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从王位世袭制发展到分封制和宗法制,都带有浓厚的宗族色彩。
3.宗法制与分封制相互补充,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
4.井田制是西周时期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生产工具依然是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手工业以青铜铸造为主要部门。
一、选择题
1.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
A.建筑技术的进步
B.人工取火的发明
C.饲养水平的提高
D.生产工具的改进
答案:D
解析:制造和利用生产工具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而生产工具的改进是原始人类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这个演进过程的决定力量,故选D项;采集到种植等的转变和建筑技术的进步无关,排除A项;人工取火的发明有助于推动人类的演进,但不是主要因素,排除B项;饲养水平的提高和由采集到种植无关,排除C项。
2.据甲骨文记载,商朝除与所属盟邦联合行动外,商王还亲自或派人到各地举行祭祀典礼等活动,并接受方国的贡献或对朝贡者予以报偿。这说明( )
A.早期王权主要通过神权来表现
B.商王与方国首领地位完全平等
C.中央对地方实现了有效的控制
D.商朝与所属方国重视礼尚往来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的“商王还亲自或派人到各地举行祭祀典礼等活动,并接受方国的贡献或对朝贡者予以报偿”等信息可以看出,商朝作为盟主与所属方国之间重视礼尚往来,故答案为D项。材料中没有涉及王权与神权的关系,排除A项;B项中的“完全平等”不符合史实,商王是盟主,与所属方国首领地位不同,排除;商朝时期中央对方国还没有实现有效控制,排除C项。
3.西周以前,贵族社会流行多妻婚姻;西周时期,一夫多妻制被一夫一妻多妾制取代。这一变化的主要影响是( )
A.强化周天子的权威
B.增强权力传承的稳定性
C.降低了女性的地位
D.削弱了贵族的特权地位
答案:B
解析:由一夫多妻制被一夫一妻多妾制取代可联系到西周的宗法制,妻所生的儿子为嫡子,妾所生的儿子为庶子,而嫡长子是最高权力的继承者,该制度有利于增强权力传承的稳定性,故B项正确。周天子的权威与婚姻制度关系不大,故排除A项。不管是一夫多妻制还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当时女性的地位都较低,故排除C项。从一夫多妻制到一夫一妻多妾制,贵族的特权地位并未被削弱,故排除D项。
4.在西周的金文记载中已经有“戎”“夷”之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华夏”各国间存在纷争,但无论各国关系多么敌对,它们并不称呼对方为“戎”“夷”。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 )
A.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
B.民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
C.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
D.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
答案:B
解析:无论“华夏”各国之间关系多么敌对,他们未称呼对方为“戎”,说明华夷之辨的意识已经形成,以华夏和蛮夷之间的区别来强化华夏族的种族和文化认同感,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并未体现出国家统一已经成为社会共识,故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的主旨是华夏族内部问题,不是民族冲突,故C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血缘纽带作用,故D项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
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 我将我享(祭献),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保佑)之。仪式刑(效法)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伟大)文王,既右飨(祭献)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诗经·周颂·我将》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人统治的机制”。概括这种机制在当时的积极作用。
(2)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二《诗经·周颂·我将》所蕴含的主要意义。综合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答案:(1)机制:分封制和宗法制。
作用:稳定政治秩序;维护政治联系。
(2)意义:以乐歌形式歌颂周文王的功德。
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学案,共15页。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导学案及答案,共17页。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学案设计,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