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测评(一)( 第一章 机械运动) 试卷 2022-2023 人教版物理 八年级上册
展开
单元测评(一)(第一章 机械运动)
(6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1.下列测量时间的工具中,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精确测时的是( )
A.日晷 B.沙漏
C.电子手表 D.铯原子钟
2.我国对纳米技术的研究已经跻身世界前列,1.76×109 nm可能是( )
A.一个人的身高 B.物理课本的长度
C.一座山的高度 D.一个篮球场的长度
3.我国古代曾用张开的大拇指与中指间的距离作为长度单位,称为“拃”。如图所示,利用刻度尺测量某人“一拃”的长度。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读数时,视线应从甲方向观察
B.读数时,视线应从乙方向观察
C.“一拃”的长度为1.9 cm
D.“一拃”的长度为19 cm
4.两位同学同时去测某一物体的长度,其结果分别为7.30 dm和0.728 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两把尺子分别是分米刻度尺和厘米刻度尺
B.这两把尺子的分度值相同
C.这两个测量值中必有一个是错的
D.后面的测量结果比前面的测量结果精确
5.2021年11月7日,王亚平成为中国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第一步,当她站立在机械臂上做科学检测时,她相对于以下哪个参照物是静止的( )
A.地球 B.天和核心舱
C.月亮 D.太阳
6.小明坐在行驶的小车中,看到路边的树木、房屋、行人都向后运动,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乘坐的小车 B.路边的树木
C.路边的房屋 D.路边的行人
7.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国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阅兵方队正步通过检阅场地的要求是:96 m的距离,必须只走128步正步,一步不能差;而且步速均匀,每分钟112步。如图所示,关于正步行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参阅军人走正步的行进速度为1.4 m/s
B.参阅军人的步幅为75 cm
C.每个参阅军人通过检阅场地的时间为75 s
D.参阅女军人身高都约是1.7 m
8.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会时,甲车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东运动,看到乙车向西运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B.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
C.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
D.甲、乙两车都向东运动
9.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者的速度之比为2∶1,通过的路程之比为4∶3,那么甲、乙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是( )
A.8∶3 B.2∶3 C.3∶4 D.6∶1
10.如图所示是用频闪相机拍摄的物体的运动轨迹,其中相机每两次拍摄的时间间隔相同,则能大致描述该物体的运动的图象是( )
11.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小明的速度越来越大
B.小华的速度越来越大
C.小明在第8 s追上小华
D.小华与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不相等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28分)
12.如图甲所示,木块的长度是__ __cm;
如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是__ __s。
13.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五星红旗经过全国各民族、各行业的176名代表的传递被郑重地交给国旗班。在传递国旗过程中,以国旗为参照物,站在地面不动的传旗手是__ 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14.如图所示,记录了一辆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情况,该小汽车做的是__ 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小汽车行驶过程中车上的人感觉路边的树木在往后退,是以__ __为参照物。
15.为了有效阻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多地防疫站用洒水车在水平路面上喷洒消毒液,消毒车匀速前进喷洒过程中,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消毒车是__ __的,消毒车在2 min内沿平直街道匀速行驶600 m,则消毒车的速度是__ __m/s,合__ __km/h。
16.周末爸爸开车带小华去农村的奶奶家,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善于观察的小华同学看到汽车上有一个显示速度和路程的表盘,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汽车此时行驶的速度为__ __km/h;匀速行驶了一段路程后,小华发现表盘示数变为如图乙所示,那么这段时间为__ __h。
17.甲、乙两人各自推动一辆小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西做直线运动,运动情况如图所示。甲的速度是__ __m/s,以乙为参照物,则甲向__ __运动。
18.如图所示的图象是某物体在40 s内沿直线运动的s t图象。分析图象信息,前3 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__ __m;在这40 s内,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__ __m/s。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19题5分,20题9分,21题6分,共20分)
19.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做了以下探究活动。
(1)某同学想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线圈总长度L;
B.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C.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数n。
①以上步骤中,错误的步骤是__ __,应将此步骤改正为:__ __。
②改正后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 __。
(2)某同学用频闪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 s曝光一次。拍下的照片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__ __(选填“不变”“先变大后不变”或“一直变大”)。若测得纸锥在A、C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 cm,则AC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__ __m/s。
20.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实验原理: ,本实验用到的测量工具除了图中的刻度尺,还需要
__ __。
(2)图中AB段的路程sAB=__ __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 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 __m/s。
(3)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 __(选填“大”或“小”)。
(4)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做的是__ 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5)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__ __,理由是__ __。
(6)在实验测量中,为了减小误差,斜面的倾斜角应该适当__ __(选填“大”或“小”)些。
21.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应该用__ __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用
__ __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李强同学在乘长途汽车旅行时,注意观察公路旁边的里程碑,并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观察次数 | 里程碑示数 | 记录时间 |
1 | 20 km | 8 h 20 min 50 s |
2 | 30 km | 8 h 35 min 00 s |
3 | 40 km | 8 h 50 min 50 s |
4 | 50 km | 9 h 05 min 20 s |
5 | 60 km | 9 h 20 min 05 s |
(1)从表中可以看出,8 h 35 min 00 s时里程碑示数是__ __km,8 h 50 min 50 s时里程碑示数是__ __km。
(2)从记录数据可以看出,汽车做的__ __(选填“是”或“不是”)匀速直线运动。
(3)这辆汽车在该同学观察的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__ __km/h。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2、23、24题各4分,第25题7分,共19分)
22.如图,被称为“世界最快的水陆两栖车”的“美洲豹”已经在海外正式上市。该车车身质量约1.3 t,长度46 dm,可乘坐4人,水上速度可达到72 km/h,陆上速度最高达到130 km/h。
(1)“美洲豹”在陆地上以最高速度行驶1.5 h,通过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2)如果渡过宽为1 500 m的水面最少需要多长时间?
23.小刚从家中出发去学校,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1)小刚从家到学校全程平均速度是多少?
(2)小刚骑车速度是多少?
24.某辆汽车的速度如图甲所示:
(1)当汽车司机看到图乙所示的标志牌后,如果就以速度计指示的速度匀速行驶,经12 min到达机场,求标志牌到机场的距离;
(2)若他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该标志牌到机场,行驶的最短时间。
25.13次列车由北京开往上海,若北京到上海铁路长1 458 km,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问题:
13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
车次 | 到、发站时间 | 北京 | 天津西 | 济南 | 上海 |
13 | 到站时间 | —— | 16:11 | 20:16 | 次日8:20 |
发车时间 | 14:20 | 16:16 | 20:21 | —— |
(1)求13次列车由天津西到济南所用的时间;
(2)求13次列车由北京到达上海的平均速度;
(3)中途13次列车以36 km/h的速度穿越长度为1 600 m的隧道,列车全部在隧道中行驶的时间是150 s,那么列车的长度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