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人教部编版第五单元14 刷子李课时练习
展开15.《自相矛盾》——课中随堂填
【课堂导入】
《自相矛盾》是一则寓言故事。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本课中那个卖矛和盾的人最后哑口无言,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课堂练习】
1.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鬻(yù )盾 誉( téng)之其
B.人弗(fú)能应( yīng)也
C.夫( fú)不可陷( xiàn)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答案】C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有错。誉(téng)之其——誉(yù)之其
B有错。人弗(fú)能应(yīng)也——人弗(fú)能应(yìnɡ)也
C全对。
2.《自相矛盾》一文中,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个人夸耀他的矛是最锋利的,什么东西都刺得穿。
B.那个人夸耀他的盾是最坚固的,什么矛都刺不穿。
C.那个人答不上来是因为他太害羞,不敢反驳别人的话。
D.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说话、做事不能前后矛盾,互相抵触。
【答案】C
【详解】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积累概括领悟能力。在学习重要注重课文内容的积累,能很好地领悟课文内容。
3.根据意思写出成语,再从中选择合适的填到下面的句子中。
(1)用自己的矛戳自己的盾。比喻说话、做事前后不符,互相抵触。( )
(2)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
A.在学习中不可有_________的心理,没有什么是可以不劳而获的。
B.在警察的追问下,犯罪嫌疑人的话__________,再也编不出谎言。
【答案】 自相矛盾 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 自相矛盾
【详解】该题考查的是对成语的正确理解,要学会掌握理解其中的重要的字,就容易理解整个成语的意思了,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自相矛盾》选自《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时期______家学派代表。讲的是一个卖_________和_________的人,夸他的盾牌__________,又夸他的长矛____________。有人说“_____________会怎么样呢?”那个人答不上来了。
(2)《自相矛盾》这则寓言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我知道的寓言故事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韩非子·难一 战国 法 盾牌 长矛 坚固 锐利 用你的矛戳你的盾
(2)一个人的言行前后矛盾 说话,办事不要自相矛盾 掩耳盗铃 亡羊补牢
【详解】本题考查按课文内容填空。
(1)《自相矛盾》讲的是:一个卖盾牌和长矛的人,夸耀他的盾牌坚固,又夸耀他的长矛锋利,有人说:“用您的长矛刺您的盾牌,会怎么样呢?”那个人答不上来了。这个卖盾牌和长矛的人为了夸大自己的盾牌和长矛说了前后矛盾的话,令人发笑。因此要从中吸取教训:说话做事不要互相抵触、前后矛盾。要前后一致、实事求是。所以答案是:坚固 锋利用您的长矛刺您的盾牌 说话做事不要互相抵触、前后矛盾,要前后一致、实事求是。
(2)寓言故事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比如《伊索寓言》里就有很多故事,比如《农夫和蛇》《狐狸和葡萄》《狼和小羊》《龟兔赛跑》《画龙点睛》《刻舟求剑》《掩耳盗铃》等。
5.品析词句,完成练习。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1)楚人“誉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请你用恰当的话赞美一种事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想把自己的盾卖出去 松树在寒风中挺直身子,让我感受到了它的坚强。
6.文言文阅读。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1)下列带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楚人有鬻盾与矛者(卖) B.物莫能陷也(刺破)
C.吾矛之利(好处) D.夫不可陷之盾(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2)根据《自相矛盾》一文,完成下列思维导图。(用文中原句填写)
(3)下列对本文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上不可能同时存在无坚不摧的矛和牢不可破的盾。
B.这个楚国人之所以无法自圆其说,是因为他口才不好,说不过其他人。
C.本文的寓意是说话、做事都要考虑周到,不要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
D.这个故事是成语“自相矛盾”的典故,指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
(4)下列词语中不能与“自相矛盾”构成反义的是( )
A.言行一致 B.表里如一 C.漏洞百出 D.自圆其说
【答案】(1)C
(2)物莫能陷也 于物无不陷也 弗能应也
(3)B
(4)C
【分析】
译文:
有一个楚国人,既卖盾又卖矛。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穿透它。”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任何坚固的东西都穿得透。”有人问他:“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回答不上来。
(1)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字词解释。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首先要学会翻译文言文句子,要识记常见文言文字词的字音及一些常见词语的意思,还要注意要联系上下文。
“吾矛之利”的意思是“我的矛锋利极了”,“利”的意思是“锋利”。
(2)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从文中提取信息。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理解原文内容,学会从文中提取信息。
通过分析可知,“物莫能陷也”体现了“盾的坚固”;“于物无不陷也”体现了“矛的锋利”。对于“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这个问题,“那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回答不上来”。
(3)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理解文章含义。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原文内容,学会归纳总结。
通过分析可知,这个楚国人之所以无法自圆其说,是因为他说的话自相矛盾,根本不符合客观事实。
(4)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词语解释及反义词。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注意积累词语解释及反义词相关方面的知识。
通过分析可知,自相矛盾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最早出自《韩非子·难一》。该成语比喻行事或言语先后不相应、互相抵触。在句中常用作谓语、定语,不能用于两方以上,只能用于单方自我抵触。
A言行一致,汉语成语,意思是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出自《屈原》。
B表里如一,汉语成语,表:外表;里:指内心。意思是指表面和内心都一样,形容言行和品质完全一致。出自《文心雕龙·附会》。
C漏洞百出,汉语词语,意思是形容作文、说话或办事破绽很多。出自《序》。
D自圆其说,汉语成语,意思是指使自己的说法前后一致,没有自相矛盾的地方。出自清·方玉润《星烈日记》七十。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14 蜜蜂精练: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14 蜜蜂精练,文件包含14《蜜蜂》-课后巩固练解析版docx、14《蜜蜂》-课后巩固练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14 小马过河习题: 这是一份语文14 小马过河习题,文件包含14《小马过河》-课后巩固练解析版docx、14《小马过河》-课后巩固练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第八单元22 手指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第八单元22 手指课后测评,文件包含22《手指》-课后巩固练解析版docx、22《手指》-课后巩固练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