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五年级下册平均数的再认识备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五年级下册平均数的再认识备课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不满6周岁的儿童,考试的平均成绩,某一地区的平均气温,一辆汽车的平均速度等,求平均分,对比分析,数学更受欢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左图中身高1.2米的标志表示什么?
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对学龄前儿童实行免票乘车,即一名成年人可以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2m的儿童免费乘车。
根据这个规定,身高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免费乘车?
学龄前儿童指的是什么?
身高低于1.2米才能免费乘车。
国家规定的1.2米这个数据可能是怎么来的?
据统计,目前北京市6岁男童身高的平均值为119.3cm,女童身高的平均值为117.8cm。请根据上面信息解释免票线确定的合理性。
因为目前北京市6岁男童身高的平均值为119.3cm,也就是1.193m,小于1.2 m,所以6岁男童绝大多数可以免票;北京市6岁女童身高的平均值为118.7cm,1.187m,也小于1.2m,所以6岁女童绝大多数也可以免票。
生活中经常会用到平均数,除了平均身高,你还能举出其它例子吗?
考试的平均成绩
下表是“新苗杯”少儿歌手大奖赛的成绩统计表。
(1)请把统计表填写完整,并排出名次。
平均数=所有数据之和÷数据的个数
(2)在实际比赛中,通常都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计算平均数的记分方法。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目的是避免有的评委打分太高或太低,而给选手造成得分不公平的情况,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比赛的公平性。
(3)请你按照上述的记分方法重新计算3位选手的最终成绩,然后排出名次。
通过对比两种方法算出平均分你还发现了什么?
任何一个数据发生变化,都会引起平均数的变化。
说一说现在你对平均数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平均数具有代表性、灵敏性。
1.一个10人小组想知道他们小组更喜欢数学还是英语,于是他们展开了调查。下面是他们调查时使用的评分标准。
⑴分别计算数学和英语喜欢程度的平均分。
30÷10=3(分) 24÷10=2.4(分)
⑵根据这些得分判断,对于这个组的学生,哪个科目更受欢迎?
2.淘气调查了操场上做游戏的小朋友的年龄情况:7岁,7岁,7岁,8岁,8岁,8岁,9岁,9岁。
⑴计算这些小朋友的平均年龄。
(7×3+8×3+9×2)÷(3+3+2)=7.875(岁)
(7×3+8×3+9×2+45)÷(3+3+2+1)=12(岁)
对于年龄这一组数据,45是个极端数据,对平均年龄会有影响的。
⑵这时,老师也加入做游戏的队伍。他的年龄是45岁,估计并计算此时做游戏的人的平均年龄。说一说你对平均数的认识。
3.一个课外阅读小组想了解他们小组成员更喜欢科普类读物,还是文艺类读物,于是他们展开了调查,下面是他们调查时使用的评分标准。
(1)将上表填写完整。
(3)根据这些得分判断对于这个组的学生,哪类读物更受欢迎。
(2)分别计算科普类读物和文艺类读物喜欢程度的平均数。
由于文艺类读物喜欢程度平均数大于科普类读物,说明文艺类读物更受欢迎。
科普类读物:24÷8=3(分)文艺类读物:28÷8=3.5(分)
4.求下列数据的平均数。
234 133 128 92 113 116 182 125 92
42 45 48 30 57 64 43
(234+133+128+92+113+116+182+125+92)÷9 =1215÷9 =135
(42+45+48+30+57+64+43)÷7=47
平均数具有代表性,代表所统计的数据的一般水平。平均数具有灵敏性,任何一个数有变化,平均数都有反应。
完成课本88页第3题,91页第6、7题。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平均数的再认识优秀教学课件ppt,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链接,探究新知,课堂演练,总结评价,今天我学会了,课后作业,KEHOUZUOYE,感谢聆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平均数的再认识评优课课件ppt,文件包含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83《平均数的再认识》课件pptx、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83《平均数的再认识》练习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八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平均数的再认识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北师大版五下83《平均数的再认识》课件pptx、北师大版五下83《平均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docx、北师大版五下83《平均数的认识》同步练习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