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九年级上册2 电路课后测评
展开第三章 认识电路单元总结(解析版)
1.了解:摩擦起电现象;验电器的构造、原理及其作用;静电现象的应用和保护;电荷基本概念;电路的基本组成;生活中一些电路的连接方式。
2.会:根据电路图画实物图;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根据实际需要分析判断串并联电路;会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3.理解: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路的三种状态;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能够区分串、并联电路。
4.知道:电路的组成,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知道电源有正负极;知道并能够识别通路、断路、短路三种电路状态,知道短路的危害。
4.掌握: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和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能够根据实际要求设计串并联电路。
★知识点一:电现象
要点一、两种电荷及相互作用
1.电荷: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或玻璃棒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我们就说硬橡胶棒或玻璃棒带了电,或者说它带有了电荷。
2.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现象叫摩擦起电。
3.正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4.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5.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要点诠释:
(1)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这个吸引是相互的,轻小物体也会吸引带电体。轻小物体是指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的物体如:通草球,轻质小球、碎纸屑、泡沫、毛发、细小水流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①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两种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后,各自带上等量异种电荷的现象。
②接触带电:用接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即:一个不带电的物体与另一个带电的物体接触时,不带电的物体也带了同种电荷。接触带电实际上是电荷的转移。
要点二、原子结构 元电荷
1.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库仑,符号是C。
2.原子结构:物体由分子、原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且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原子带的正电荷与负电荷等量,原子不显电性,呈电中性,物体也呈电中性,但不能说物体没有电荷。
3.元电荷:精确的实验表明,任何带电体所带的电荷量总是等于某一个最小电荷量的整数倍,即电子所带电荷量的整数倍。因此人们把一个电子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叫“基本电荷”,也叫“元电荷”(带电量最小的电荷),用符号“e”表示,则e=1.6×10-19C。
要点诠释:摩擦起电的实质,由于不同物体的原子核对于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在相互摩擦中,束缚能力弱的物体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束缚能力强的物体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摩擦起电的过程是电荷的转移过程,而非创造了电荷。
要点三、验电器:
1.验电器的结构: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2.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3.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4.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看是否可以吸引轻小物体;通过验电器;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要点四、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
1.静电现象的应用:静电除尘、静电分离、静电植绒、静电纺纱、静电喷漆、静电复印等。
2.静电现象的危害与防护:
①印刷厂中的静电处理不慎会引起火灾;应保持适当的空气的湿度。
②运输汽油的油罐车会因汽油与罐体的摩擦而产生静电,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火花放电,从而引发安全事故;为此需要在油罐车下面拖一条铁链,使其接地,随时释放摩擦产生的静电荷,以防止电荷的积累和放电。
③带电物体的尖端容易产生放电现象,如雷电是一种发生在大气中的大规模的放电现象,会造成很大的破坏,甚至发生人、畜的死伤事故;为了避免被雷电直接袭击,可以在建筑物的顶端安装避雷针。
★知识点二:电路
要点一、电路的组成:
1、用电器:能够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装置,叫作用电器。
2、电源:能够向用电器提供电能的装置叫作电源。
3、开关:在电路中控制电路通断的装置叫作开关。
4、导线:把用电器、电源和开关连接起来。
要点诠释:
1、电源有直流和交流两种,它们一般都有两极正极和负极。不少用电器连入电路时要考虑电源的正负极性,如果正负极连接不正确,用电器将不能正常工作,甚至会损毁用电器。
2、通常每个用电器都由相应的开关控制,中学实验室中常用的是单刀单掷开关和单刀双掷开关,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是断开的。
要点二、通路 断路和短路:
1、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叫作通路。
2、断路:电路在某处断开(没有闭合开关,或导线没有连好),处在这种状态的电路叫作断路。
3、短路: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用导线把电源两极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作短路。
要点诠释:
短路分为电源被短路和用电器被短路,电源短路如图甲所示,电流经过外加导线,而绕过了两个灯泡,两个灯泡都不亮。用电器被短路如图乙所示,用导线把接到灯泡两端,电流流经外加导线而绕过了小灯泡,小灯泡不发光,LED发光。
要点三、电路图
1、电路中一些常见元件的符号:
2、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中的元件,把这些符号用代表导线的线段连接起来,就可以表示由实物图组成的电路,这种图就叫作电路图。
3、画电路图时请注意:
(1)使用统一规定的符号;
(2)尽量避免连线交叉;
(3)连线要横平竖直,尽量使电路图简洁美观。
要点诠释:画电路图时,最好从电源的正极出发,沿电流的方向依次画,在电路图中导线无长短之分的原则。合理安排电路元件的位置,使之均匀分布在电路中,元件符号不能画在电路的拐角处。
★知识点三:认识电路
要点一、串联和并联
1.串联电路:两个或两个以上用电器顺次连接到电路中,这种连接方式叫做串联。
2.串联电路的特点:
(1)连接特点:逐个顺次---首尾相连。
(2)电流路径:只有一个。
(3)开关控制特点:开关能同时控制所有的用电器,与开关的位置没有关系。
(4)用电器工作特点:各用电器互相影响,一个用电器坏了,其他用电器都不能工作。
3.并联电路:两个或两个以上用电器并列连在一起再连接到电路中,这种连接方式叫做并联。
4.并联电路的特点:
(1)连接特点:并列连接---首首尾尾相连。
(2)电流路径:电流有两条(或多条)路径。
(3)开关控制特点:干路的开关控制整个干路,支路的开关只控制本支路。
(4)用电器工作特点:各元件可以独立工作,一个用电器坏了了,其它用电器不受影响。
要点诠释:
(1)电流流向法: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则用电器串联;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若每条支路不只一个用电器,这时电路有串有并,叫混联电路。
(2)断开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
(3)节点法:在识别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用电器或电源,则导线的两端点都可看成同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的共同点。
(4)观察结构法:将用电器接线柱编号,电流流入端为“首”电流流出端为“尾”,观察各用电器,若“首→尾→首→尾”连接为串联;若“首、首”,“尾、尾”相连,为并联。
(5)经验法:对实际看不到连接的电路,如路灯、家庭电路,可根据他们的某些特征判断连接情况。
要点二、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对照电路图,从电源正极出发,逐个顺次地将实物图中的各元件连接起来即可。
(1)在电路图中任选一条单一的回路,并对照这个回路在实物图中将相应的元件连接好。
(2)对照电路图,把所选回路以外的元件分别补连到实物图的相应位置,在连入回路以外的元件时,要找出电路中电流的分流点和会合点,将回路以外的元件连接在两点之间。这里要特别注意实物图中元件的连接顺序必须与电路图中各元件的顺序一致。
2.根据实物图连接电路图:要用规定的电路符号代替实物,按照实物的连接方式画出规范的电路图。
(1)电路图中各元件摆放的位置尽量与实物图中各元件位置相对应,这样便于检查;
(2)各电路元件摆放的位置要均匀、美观;
(3)交叉连接的导线,一定要在连接处画一个“黑点”。
要点诠释:
(1)连接电路时应注意:①画好电路图;②按一定顺序;③接线过程开关是断开的;④避免电源短路。(2)并联电路连接的方法通常有先干路后支路;先选定一条支路完整连接,再连接其他支路。
(3)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控制该支路。
考点一:电荷
★典例一: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而且会变得蓬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塑料是导体;
B.梳子梳头后,梳子带电而头发不带电;
C.梳子与头发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D.梳头发变得蓬松是因为带上同种电荷而互相排斥
【答案】D。
【解析】A、塑料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故A错误;
BCD、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塑料梳子与头发相互摩擦,发生了电荷的转移,从而使梳子和头发分别带上异种电荷而互相吸引,所以随着梳子飘起来;头发带上同种电荷而互相排斥,所以头发越梳越蓬松,故BC错误、D正确。故选:D。
★典例二: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后,梳子能够吸起碎纸屑,这是因为带电体能______;若塑料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于头发,用该梳子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两金属箔片由于带上同种电荷互相______而张开;接触的瞬间,电流方向______(选填序号即可:①“从梳子到金属球”或②“从金属球到梳子”)。
【答案】(1)吸引轻小物体;(2)排斥;(3)②。
【解析】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后,使梳子带上电,梳子能够吸起碎纸屑,说明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同种电荷相排斥。用该梳子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两金属箔片由于带上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
塑料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于头发,用该梳子梳头发,梳子带上负电,该梳子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接触的瞬间,使金属球带上负电,电子从梳子流向金属球。电流的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方向相反,所以电流的方向从金属球到梳子。
考点二:电路
★典例三: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两灯泡属于串联接法的是( )。
【答案】D。
【解析】A、两开关均闭合后,两只灯泡并列连接,工作时互不影响,为并联电路;
B、两开关均闭合后,一个灯泡被短路,电路为另一灯泡的基本电路;
C、S1断开,S2闭合后,两只灯泡并列连接,工作时互不影响,为并联电路;
D、S1闭合,S2断开后,电流依次流过两只灯泡,只有一条流通路径,为串联电路。
故选D。
★典例四:小英回家时发现有两个开关可以控制小区的门,闭合任何一个开关,电动机都会工作,把门打开,下列电路图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闭合任何一个开关,电动机都会工作,把门打开,这表明两个开关互不影响,是并联的,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考点三:电路连接
★典例五:电动自行车两制车手柄中各有一只开关S1、S2在行驶中用任意一只手柄刹车时,该手柄上的开关立即断开,电动机停止工作。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由题知,任一只手柄刹车时,该手柄上的开关立即断开,电动机停止工作,说明两开关相互影响、不能独立工作,所以两开关应串联接在电路中,比较可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典例六:小聪观察家里的冰箱,发现冰箱的灯在开冰箱门时亮,关冰箱门时灭;冰箱的压缩机则在需要制冷时才工作。关于冰箱里的灯和压缩机的连接方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是串联; B.一定是并联;
C.有时是串联,有时是并联;D.不能判断是串联还是并联
【答案】B。
【解析】由于照明用的灯和冰箱的压缩机互相不影响,所以它们之间是并联的关系;故选:B。
一、选择题
1.两个悬挂着的通草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那么A球一定( )。
A.带正电荷;B.带负电荷;C.不带电;D.带与B球相同的电荷
【答案】D。
【解析】由于AB两个通草球相互排斥,根据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可知,两个通草球一定带同种电荷。综上分析故选D。
2.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正电,B不带电,用一根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B连接起来,如图所示,瞬间( )。
A. 有原子从A向B移动; B. 有电子从A向B移动;
C. 有原子核从B向A移动;D. 有电子从B向A移动
【答案】D。
【解析】金属导体中能自由移动的是自由电子,A带正电说明A缺少电子,所以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B连接起来后,将有电子从B向A移动。所以ABC错误,D正确。故选D。
3.如图所示四个电路图中与实物图相对应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A、在A中,两只灯泡串联,不合题意。
在B中,开关闭合后,一只灯泡被短路,不合题意。
在C中,两只灯泡并联,一只开关在支路上控制灯泡,另一只开关在干路上,符合题意。
在D中,两只灯泡并联,两只开关都在干路上,不合题意。故选C。
4.小云观察到他家里的电冰箱冷藏室里有一盏照明灯和小风扇,他看到:当冰箱门打开时,照明灯亮而风扇停转,当冰箱门关闭时,照明灯熄而风扇转,为此他设计了四个电路图,其中L为灯泡,M为风扇,S为单刀双掷开关,设计合理的是( )。
A.B. C.D.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电动机和照明灯工作时互不影响,因此照明灯和电动机并联;
A、根据电路图可知,当开关S拨到上方右侧触点时,照明灯和电动机都不工作;不符合题意;
B、根据电路图可知,当开关S拨到下方触点时,照明灯工作,电动机不工作;当开关S拨到右侧触点时,照明灯和电动机串联,不符合题意;
C、根据电路图可知,当开关S拨到左侧触点时,照明灯和电动机都不工作;当开关S拨到下方触点时,电动机和照明灯都不工作;不符合题意;
D、根据电路图可知,当开关S拨到右侧触点时,照明灯工作,电动机不工作;当开关S拨到下方触点时,电动机工作,照明灯不工作,符合题意。故选D。
二、填空题
5.科技馆内有一个“静电球”,当人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便会一根根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景象,如图所示,这是由于头发丝带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而互相 的结果。
【答案】同种;排斥。
【解析】解:人体是导体,当人触摸静电球时,人体也带了和静电球同种电荷的电,故人的头发上也会带上与静电球同种电荷的电,据同种电荷相斥可知,头发之间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头发会蓬松竖起来。
故答案为:同种;排斥。
6.如图所示,将吸管放在铁支架上,吸管可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摩擦吸管,再用一带负电物体靠近吸管,发现它们互相排斥,说明吸管带 (选填“正”或“负”)电荷,吸管上的电荷没有通过铁支架转移,说明吸管是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答案】负;绝缘体。
【解析】用带负电的物体靠近吸管,发现它们互相排斥,说明吸管带负电荷;吸管上的电荷没有通过铁支架转移,说明吸管是绝缘体。
故答案为:负;绝缘体。
7.如图,是一个简化的电冰箱电路图,图中电动机和灯泡的连接方式是 (选填“串联”或“并联”),开关S2控制 (填写电路元件名称)。
【答案】并联;电动机。
【解析】由图可知,开关S1控制照明灯,开关S2控制电动机,电冰箱内的照明灯和压缩机独立工作、互不影响,采取并联连接;
故答案为:并联;电动机。
三、作图题
8.根据图1实物图,在图2的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
【解析】实物图可知,两灯泡串联,开关S控制整个电路,根据实物图完成电路图即可。
电流从正极出发经灯泡L2,灯泡L1,开关S,然后回到电源负极。如图所示: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2 电路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教科版九年级上册2 电路达标测试,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了解,理解,知道,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第三章 认识电路2 电路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三章 认识电路2 电路课时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2 电路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教科版九年级上册2 电路一课一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