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4《司马光》(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4《司马光》(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01
    24《司马光》(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02
    24《司马光》(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03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能认识“司、跌、皆、弃、持”五个生字,能写“司、庭”等七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讲故事内容。

    4.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说出它与现代汉语的不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认识“司、跌、皆、弃、持”五个生字,能写“司、庭”等七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讲故事内容。

    2.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说出它与现代汉语的不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猜字游戏。老师带来了一张图片,请你们猜猜这是什么字?出示“司”字的甲骨文,请学生猜字。

    甲骨文的“司”字,就好像一个人手持权杖,发号施令,所以“司”就有主持掌管的意思,演变到今天就成了这样(出示楷体字“司”)。

    2.“司”字组词。例如司机、司令。还有一个带“司”的复姓——司马,在古代表示官职,这个官职管理的是——马匹。

    3.揭示人物。你知道哪些姓司马的人?司马迁,司马光,司马懿。你们对于司马光有怎样的印象?司马光砸缸,司马光是一个史学家,编纂了《资治通鉴》。

    4.揭示课题。同学对司马光已经有了不少认识,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和司马光有关的文章,相信学习之后,你们能对他有更多的了解。一起伸手跟着老师写课题。(相机引导:司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先写外面的横折钩,中间的横和口要偏左一些,口的上半部分要在横中线上。)(板书:司马光)

    二、初读课文

    1.感知文言特点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司马光》这篇文章,请大家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和我们之前读过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

    (1)提问读了这篇课文,你感觉它和我们之前读过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指名简单交流。

    预设字数比较少;文章简短;有些词语难理解。

    (2)小结古人在写作这篇文章时,使用的语言是文言,是一种书面语言,这样的文章我们就叫它文言文。文言文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语言文字非常——简练。(板书:语言简练)

    2.交流难读生字

    (过渡:虽然语言文字很简练,但其中难读的字却很多,看看你是否掌握了,先自己读一读。)

    1指名带读。庭、登//没。(出示原文,前三个标红,后一个标蓝。)

    发现规律,再读课文。这些标着不同颜色的字词,各有什么特点,通过刚才的朗读,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标红的字都是后鼻音,标蓝的字都是多音字。

    “没”这个字有几种读音?两种,分别是méi mò 。在文中读mò,为什么呢?

    预设:因为这个小孩子掉进了水里,所以是读mò。

    小孩子是掉进水里,被水淹没了,而不是没有了,所以读mò,看来在读多音字的时候,不能乱读,一定要根据意思,下面请大家将正确的读音带入课文,再读一读这篇文言文。

    2)依次理解含义

    过渡:课文的读音大家都没问题了,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节课要学的新字。

    ①庭

    先来看看第一个字庭,这是什么意思?

    预设:庭院。

    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理解这个字的意思?

    预设:借助组词、文后注释理解字义。(板贴:组词法)

    ②登瓮

    知道什么是瓮吗?老师带来了两张图片,请你们从中选出瓮。认为第一种是瓮的同学举举手,认为第二种是的同学也举举手。

    你们是如何做出判断的呢?

    预设:看书本注释、看课文插图。(板贴:注释法、插图法)

    口小肚大的容器称作瓮,那左边的第一种容器,这个敞口的其实是——缸。

    “登瓮”又是什么意思呢?

    预设:爬到瓮的上面。

    “登瓮”就是爬到瓮的上面,那么爬山就是?登山。爬楼就是?登楼。

    登书写指导要点:登字上宽下窄、左低右高、捺要从竖中线开始写。

    ③迸

    现在我们知道了一儿登的是瓮,司马光砸的也是瓮,当瓮破之后,水就——迸。这水是怎样流出来的?

    预设:涌出,水流很大。

    水流一下子涌出,速度是非常——快的。再来读一读这个词语,读出水流之大、水流之快。

    3.体会节奏停顿

    (过渡:这些难懂的字词一个都难不倒你们,现在有没有信心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谁想先来试一试?)

    1指一名学生读,后全班齐读。

    2共学停顿:群儿戏于庭

    读文言文不仅要读正确、读流利,还要读出节奏,在合适的地方停顿,大家才能听得懂。

    ①学生自评。谁想来试试第一句的停顿,出示第一句“群儿戏于庭”,请学生读一读并说出自己在哪里停顿,为什么这样停顿。

    ②其他人互评。请一名学生评价他的停顿,并询问学生能否听懂这句话的意思,用自己的话来说说。

    ③教师评价介绍。在读刚才的句子时,我们发现了“谁干什么”,就读懂了这句话的意思,在这篇文言文中还有很多句子都是“谁干什么”。

    3)自学停顿

    ①学习任务:请你找一找“谁干什么”这样的句子,在“谁”后面画出停顿,想想他们在干什么。找好后和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看看他们是如何停顿的。

    ②指生上台画停顿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③引导学生区分人物

    课文中提到的人物有:群儿、一儿、众、光、儿。这些人物中,光指的是?司马光。登瓮的“一儿”和最后得活的“儿”是——同一个人。那么请大家思考,群儿和众是一样的人吗?

    预设:“众”比“群儿”少了两个人,少了司马光和一儿。

    小结:文言文的朗读停顿是有规律的,我们可以在人物后面稍稍停顿。

    ④连续动词节奏划分

    教师指出“足跌没水中”“/持石击瓮破之有多个动作,也可分开划节奏。

    4)朗读深化

    ①师生合作朗读:老师读人物,学生读事件。

    男女生合作读男生读人物,女生读事件,后轮换。(起立朗读)

    ③朗读挑战:出示没有标点的小古文,请1名学生挑战,后全班齐读。

    ④现代文古文匹配朗读:老师说现代文,学生说出对应的古文。

    结语:《司马光》这篇小古文我们已经会读了,那么其中到底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在危险发生时,司马光和小朋友们各有怎样的反应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三、细读品悟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司马光》,再来读一读这篇文言文。

    同学们已经读得正确、流利、有节奏了,看来读书难不倒大家,不过能够透过词句,读出画面,那才是读书的最高境界,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挑战,准备好了吗?

    1.体会情境

    1)共学:群儿戏于庭

    在课文最开始,你们看到了怎样的情境?

    预设: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玩耍。

    他们可能在玩些什么?做些什么?

    预设:在踢球(那就是踢于庭)在捉迷藏(那就是捉于庭)在跑步(那就是跑于庭)

    可是这么多的动作,这么多的活动,作者只用了一个字“戏”,“戏”的意思就是游戏、嬉戏,这些动作都表示他们在玩耍。所以文言文虽然很简练,但里面的含义却非常——丰富。(板书:含义丰富)

    2)自学:文中其他动词

    (过渡: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的动词,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拿出笔圈画出来。)

    学习任务:快速阅读课文,圈画文中动词。(学生依次说出动词,教师在文中圈出。)

    预设:戏、登、跌、没、弃、持、击、破、得。

    通过这些动词,你能读出哪些画面,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2.品悟形象

    1)跌

    小孩子是如何掉进瓮里的?跌。

    跌左边是足,右边是失,失足——所以就跌倒了。

    2)没

    跌到瓮里后,小孩子掉到了水里,当淹没在水里时,如果人2.3分钟不能呼吸,就可能死亡。如果你就是那个跌进瓮里的孩子,你是怎样的心情?

    预设:害怕、恐惧。(带着这样的心情读一读。)

    3)弃

    在水里面多么恐惧、多么害怕,其他的人又是怎么做的呢?想象一下当时的画面。

    预设:离开、跑走了。

    他们在离开的时候是慢慢走、镇定地走掉吗?可能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预设:可能会奔跑着离开,还会喊救命。

    4)持、击

    而司马光呢?他所做的动作是——持、击。

    ①动作展示

    给持组个词,可以“持”什么呢?持枪、持刀。

    假设你们就是小司马光,要如何持石击瓮才能破之,救出小孩呢?(请1名同学上台做做动作,其他同学点评)

    ②换词品味

    一个“持”字给我们很多想象空间,如果不用“持”,你们觉得可以用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

    预设:抬。(可能会反驳石头太大、太重,来不及救人)

    预设:抱。(石头大小适中一些,但也可能拿不动)

    (本环节可由学生自由辩论,教师在过程中不作点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感受用字的精妙,对于司马光的人物形象有进一步的认识。)

    同学们真会思考,在不断地换字品析中,我们越来越清晰地看到司马光的形象。

    ③感受品质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当大人们赶来后,看到这样的一个司马光,他们会怎样夸赞他呢?引导学生说出有勇气、聪明两个品质。(板书:勇、智)

    四、讲述故事

    1.概括内容

    你们想把司马光的故事分享给更多人,让他们也来认识这个有勇有智的小朋友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司马光的邮票,帮助你们讲好这个故事。你们能从文中找出三个字来分别概括这三幅图吗?

    预设:没(小孩淹没在水里,司马光救人的故事才会发生)、击(司马光救人是故事的经过)、活(小孩子得救了是最后的结果)。

    (板书:没 起因;击 经过;活 结果)

    2.讲好故事

    借助这几幅图画,相信你们一定能把故事讲得更好,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几点要求,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现在的水平,自由选择你们要挑战的星级。

    1)一星:借助注释,把故事讲清楚。

    2)二星:加上自己的想象,把故事讲具体。

    3)三星:边说边做动作,把故事讲生动。

    学生练习讲故事,教师请2名同学说,2名同学点评。

    3.小结

    故事也说得这么流利了,相信背背一篇文言文一定更加难不倒你们,我们一起来合作!(教师说人物,学生说事件)

    最后,我们一起来看看《司马光》选自哪里?看看课后注释。就是《宋史·司马光传》,这是宋史中专门记录司马光故事的传记,在之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遇到许多文言文,愿我们同学也能从文言文中汲取古人智慧,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关教案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初识课文,过关生字词,反复诵读,疏通全文,拓展延伸,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优质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优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二年级都读到过,比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视频导入,初读,析读,品读,小结作业,板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