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01
    2《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02
    2《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03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2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2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一年级学生 高362、363班学生
    教学执行者:
    XXX老师
    教学执行时间:
    2023.x月x日. 星期x
    课题:
    《烛之武退秦师》
    教材分析:
    《烛之武退秦师》是人教版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篇文章。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中华文明之光”,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共选文五篇分三课,涵盖经、子、史三部,其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为一课,是“诸子”部分,《烛之武退秦师》 《鸿门宴》 各自独立一课,是史论部分,前者以理为宗,后者以记事为本,这样的选文方式将“提高理性思维水平”与“理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两项任务结合起来,意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深化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高中阶段十分重视文言文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积累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本文是《左转》中的一篇,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临危受命,巧妙利用秦晋矛盾,凭三寸不烂之舌,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离散秦晋盟约,劝退秦师,智走晋师,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学情分析:
    经过初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已掌握一一定的步骤,而且经过朗读训练,他们很容易感受到本文的独特之处,容易获得学习文言文的喜悦感与成就感,进而主动地加入到背诵,了解大意,归纳相关知识点的学习中来。不过,由于初中对文言文语法不要求,绝大部分学生对词语活用、特殊句式的掌握有相当的难度。这就需要上课多花时间在语法的介绍上面。并且要通过听读、示范朗读、充分调动学生读书的兴趣,以读带动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自主地进行文言知识的总结归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虚词、一词多义、文言句式。
    了解《左传》及有关文学常识。
    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过程和方法:
    多媒体课件讲述,学生概括文章游说之词,理由。
    讨论、归纳等教学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学习烛之武临危授命,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3、通过烛之武的说话艺术,学会如何与人交流、沟通。
    教学重点:
    掌握重点词语、词组、文言特殊句式。
    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烛之武说辞的内容及逻辑思维方式。
    课型:新授课
    教学前准备:
    《烛之武退秦师》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布置预习
    1.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曹刿论战》并结合书下注释、课后介绍了解《左传》。
    2.了解“城濮之战”。
    3.通读全文,注意揣摩语意、语气,了解词语的意义、用法。
    4.分析烛之武这一形象,他是如何说退秦师的?
    、导入:中国外交部精彩发言,感受引读
    看完后大家是不是佩服我们外交部长们的睿智,善辩,霸气,在国家利益面前寸土必争。而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当大敌压境,当国家将亡,凭一己之力退兵,几千年前的烛之武为我们提供了借鉴,下面我们学习《烛之武退秦师》,看他如何游说。本文选自《左传》。我们初中的时候也学过一篇选自《左传》的课文,是《曹刿论战》。
    《左转》介绍:
    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另外还有两本书也是对《左传》的阐发《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因此我们把这三本书叫做“《春秋》三传”。《左传》长于叙事,善于描写战争。
    《左传》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
    《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史书体例
    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记载的时间
    ②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编历史的方式
    ③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编历史的方式
    ④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记载的时间
    ⑤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编历史的方式
    积累语文小知识
    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春秋》
    最大的编年体史书 《资治通鉴》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
    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汉书》
    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
    第一部词典 《尔雅》
    第一部神话集 《山海经》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 《论语》
    资料显示 秦晋围郑形势图
    资料显示
    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
    这一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工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工次子夷吾。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
    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
    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出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秦助重耳
    秦晋之好,两国为姻亲,穆公之女嫁与重耳。晋公子重耳在外流亡十九年,得到秦帮助,才回晋国做了国君,这就是文中“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只相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实属城濮之战的余波。
    关于烛之武
    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yǔ、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
    ——冯梦龙《东周列国演义》
    补充:关于古代姓名。
    烛之武是不是姓烛名之武?
    --不是。烛之武--烛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烛地,名叫武的人”。
    佚之狐--佚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佚地,名叫狐的”。
    、熟读成诵,积累理解
    带着问题齐读课文。
    问题: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明确: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解题:烛之武退秦师。
    退:使动用法,使-----撤退
    师:军队
    2、纠正字音
    函(hán)陵 氾(fá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ì) 阙(quē )秦
    共(gōng)其乏困 秦伯说(yuè) 微夫(fÚ)人之力不及此
    朝(zha)(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 逢(páng)(人名逢孙)
    3、通假字:
    今老已,无能为也已(“已”同“矣”)
    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同“倍”)
    秦伯说(“说”同“悦”)
    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
    共其乏困(“共”同“供”)
    古今意义
    贰于楚也 (从属二主、有二心/数词二的大写)
    今有急而求子 (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儿子)
    以为东道主 (东方道路上的主人/泛指主人)
    行李之往来 (出使的人/外出的人携带的随身物品)
    微夫人之力 (那个人/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亦去之 (离开/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与“来”相对的动作)
    词类活用
    用作动词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名词作动词,驻军、驻扎)
    且贰于楚 ( 数词作动词,从属二主)
    秦伯说,与郑人盟 (名词作动词,结盟)
    邻之厚,君之薄也 (形容词作动词,变得雄厚,变得弱小)
    名词→状语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边)
    夜缒而出 (在晚上,当晚)
    动词→名词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恩惠、好处)
    形容词→名词
    臣之壮也(壮年)
    越国以鄙远(远方,边远的地方)
    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
    6、使动用法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成为边境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动词使动用法,使…灭亡
    阙秦以利晋 动词使动用法,使…侵损、消减
    7、意动用法
    越国以鄙远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边邑)
    特殊句式
    判断句
    是寡人之过也。
    邻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断)
    以乱易整,不武。(否定判断句)
    省略句
    (烛之武)许之(主语)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
    (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
    敢以(之)烦执事(宾语)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介词)
    倒装句
    以其无礼于晋
    (于晋无礼——介词结构后置)
    且贰于楚也
    (于楚从属——介词结构后置)
    佚之狐言于郑伯
    (于郑伯言——介词结构后置)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于君有益——介词结构后置)
    何厌之有
    (有何厌——宾语前置)
    9、再次朗读课文,用四字短语概括各段大意
    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晋师撤离。
    第二课时
    检查复习
    提问:《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编年体史书。
    提问:《左传》记叙的史实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这部史书对后世史学和后世文学都有极大影响。《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粱传》合称“春秋三传”。
    提问:请同学们翻译下列句子,并简述与其相关的史实。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学生稍作思考,然后一一作答)
    回答:(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应译为: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以其无礼于晋”则指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出亡途中路过郑国,郑文公不礼之事。“且贰于楚也”指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前郑文公背晋助楚,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城濮之战,楚败,郑文公又与晋侯结盟之事。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应译为: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防御工事拒秦,这是您知道的。“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指的是公元前651年秦穆公拥立夷吾为晋惠公之事,“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则指夷吾公元前651年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而即位之后又反悔之事。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应译为: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这句话则指秦穆公帮助重耳成为晋国国君之事。
    (二)指导朗读,理清思路,简析文意
    第一自然:秦、晋围郑
    提问:秦晋出兵攻打郑国的原因?
    1.以其无礼于晋
    晋国
    2.郑贰于楚
    1.秦晋的友好关系
    秦国 2.扩张争霸的野心
    提问:交代秦晋围郑的理由有何作用?
    明确:晋师出有名,秦既是友情出演,也为图霸业,没有共同利益的联盟,自然是同床异梦。为烛之武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埋下了伏笔。
    提问:交代秦晋围郑的形势有何作用?
    明确:1、晋秦联军来势凶猛,兵临城下,为人物出场铺垫。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但分驻两地,暗示郑国有机可乘,为下文的成功分化伏笔。
    第二自然段:临危受命
    提问:佚之狐的话对刻画烛之武有何作用?
    明确:侧面描写
    未知其人,先知其才
    “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提问: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
    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对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第三自然段:说退秦师
    “夜缒而出”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百余字,却委婉曲折,开阖跌荡,步步进逼,层层深入。
    提问:烛之武劝退方案
    明确:方案一——逞强
    方案二——求饶
    方案三——挑拨
    提问,在此段中,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伯退兵的?
    明确:本段的中心是烛之武说秦君,说辞仅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阐明利害,动摇秦君
    这是说服秦伯退兵的关键理由。这几句话是从事理上说的,秦、郑相隔遥远,晋郑却是近邻,因此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不但无利,反而因为“邻之厚”而显得“君之薄”。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替秦着想,以利相诱
    这几句也是从事理上说的,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国只会有益。如果说上一层是分析利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则是用利益引诱秦伯了。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君之所知也”——引史为例,挑拨秦晋
    在经边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
    “夫晋,何厌之有?”至“唯君图之。”——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助守。
    第四自然:晋师撤离
    提问:第四小节,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照应全文
    是故事情节波澜起伏
    提问:“不仁、不知、不武”最关键是哪一点?由此可见晋文公什么特点?
    明确:晋文公:虽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三)课堂小结:
    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去之。郑国忠于转危为安。全文处处注意伏笔照应,故事情节波澜起伏,繁简得当,有始有终,层次井然,烛之武的智勇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溢于字里行间。
    提问:人物形象形象分析
    明确:烛之武
    志士 以国家利益为重,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勇士 两军交战,生死未卜;出使秦师,成败难料;勇入秦营,知难而上。
    辨士 不卑不亢,机智善辩
    郑伯 礼贤下士 临时抱佛脚
    佚之狐 慧眼识才“狡猾的狐狸”
    晋文公 头脑清醒 理智判断
    提问:本文的主要特点?
    明确:①情节波澜起伏:大军压境——佚之狐荐烛之武——烛之武推辞——郑伯平息烛之武的怨气——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子犯建议攻秦兵——晋公再晓之以理.
    ②伏笔与照应得当.
    ③叙事详略得当.
    合作探究
    烛之武为什么会成功?
    以今天的观念来看烛之武退秦师这件事,可以获得哪些宝贵的启示?
    (四)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第二、三题。
    (五)板书设计
    烛之武 (智)退 秦师
    秦晋围 VS 郑
    临危受命
    秦军乃还 烛之武 夜缒而出
    (义勇) 智说秦军
    晋亦去之 转危为安

    教后记:
    全文仅用225字,写烛之武智退秦师,情节波澜起伏,有张有弛,全文线索:大军压境(十万火急)--佚之狐荐烛之武(一线生机)--烛之武发牢骚(波澜)--郑公平息烛之武的怨气(转机)--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大功告成)--子犯建议攻秦(出现危机)--晋公再晓之以理(一场虚惊)。
    相关教案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2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2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整体感知,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2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2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做思一,学法指津,课文研读 给下面加点字注音,学做思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2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2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授课时间,授课班级,授课类型,文本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