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01
    2.《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02
    2.《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03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2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2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左传》简介,课文史实背景,字词注音,翻译分析全文——见课件PPT,板书设计,本文的人物塑造,知识点归纳,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左传》简介
    1.《左传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
    (①传--注释或解释经书的文字。)
    2.关于《左传》:《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记事比《春秋》详细而具体。
    作者在选材、描写和评论时,往往带有自己的褒贬和爱憎。作者以其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文学修养,对许多大小历史事件,作了深刻而生动的记述。
    《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朱彝尊《经文考》
    3.史书体例:
    (1)编年体:按年月日顺序编写的史书体裁。如《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
    (2)国别体:分不同的国家编写的史书体裁。如《国语》、《战国策》等。
    (3)纪传体: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裁。如《史记》、《三国志》等。
    二、课文史实背景:
    1.春秋时期形势图
    2.故事背景: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公子重耳流亡路线图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公元前630年
    函陵
    氾水
    新郑

    秦 军
    晋 军

    三、字词注音
    秦军氾( )南 夫( )晋,何厌之有 无能为( )也矣
    失其所与,不知( ) 共( )其乏困 秦伯说( ),与郑人盟
    若不阙( )秦 微夫( )人之力不及此 夜缒( )而出
    使杞( )子、逢( )孙戍之
    四、翻译分析全文——见课件PPT
    1、翻译讲解原文1—3段:朗读原文——重点字词讲解——翻译句段——概括大意
    (1)、思考:烛之武善于利用秦晋矛盾,打动了秦伯,使秦退兵,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2)、分析烛之武高妙的劝说艺术。
    劝说艺术
    有理——援古例今,审时度势 有利——洞悉对方心理,缩短彼此距离
    有节——不卑不亢 有体——语言得体,语重心长
    2、翻译讲解原文4段:朗读原文——重点字词讲解——翻译句段——概括大意
    3、《烛之武退秦师》全文结构图解
    五、板书设计
    六、本文的人物塑造:
    1、塑造人物的方法:
    环境烘托(疾风知劲草) 他人的陪衬
    个性化的语言 细节描写“夜缒而出”
    2、讨论:你最欣赏的是哪一个人物,理由是什么?
    郑 伯——礼贤下士,从谏如流。
    佚之狐——识人才的伯乐。
    烛之武——官微人轻,怀才不遇,临危受命,不避艰险,深明大义,才智超群。
    秦 伯——以利为重,亦敌亦友,变化难测,政治手腕了得。
    晋 侯——以利为重,以”不仁”为借口,沉着应对,有政治家的风度。
    七、知识点归纳
    总结字词句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 3、文言虚词;
    4、词类活用; 5、特殊句式。
    八、拓展延伸
    1.《左传·晋公子重耳之亡》的相关内容
    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叔詹谏曰①:“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晋公子,姬出也②,而至于今,一也。离外之患③,而天不靖晋国④,殆将启之,二也。有三士足以上人⑤,而从之,三也。 晋、郑同侪⑥,其过子弟固将礼焉,况天之所启乎?”弗听。
    注释:①叔詹,郑国大夫。 ②姬出,姬姓父母所生,因重耳父母都姓姬。 ③离,同“罹”(lí),遭受。 ④靖,安定。 ⑤三士,指狐偃、赵衰、贾佗三人。 ⑥侪(chái):类。
    【翻译】到了郑国,郑文公也不以礼接待重耳。大夫叔詹劝郑文公说:“臣下听说上天所赞助的人,其他人是比不上的。晋国公子有三件不同寻常的事,或许上天要立他为国君,您还是依礼款待他吧!同姓的男女结婚,按说子孙后代不能昌盛。晋公子重耳的父母都姓姬,他一直活到今天,这是第一件不同寻常的事。遭到流亡在国外的灾难,上天却不让晋国安定下来,大概是要为他开出一条路吧,这是第二件不同寻常的事。有三位才智过人的贤士跟随他,这是第三件不同寻常的事。晋国和郑国是同等的国家,晋国子弟路过郑国,本来应该以礼相待,何况晋公子是上天所赞助的人呢?”郑文公没有听从叔詹的劝告。
    2.合作探究
    通过本课的学习,谈谈烛之武出色的劝谏艺术对于古人和现代人的处事有什么意义。
    —、对于古人
    中国有句古话:“伴君如伴虎。”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作为君王,则应虚心采纳,方可成就霸业。
    1、邹忌与齐威王 (正面)
    齐王接受皱忌的进谏,听取群臣吏民的意见,于是有“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的美谈。
    2、触龙与赵太后(正面)
    抓住赵太后爱子、怜子之心,触龙拿人心比自心,以己子做诱引,动之以情,申明大义,进而解开太后心结。
    3、魏征与唐太宗(正面)
    唐太宗虚怀若谷,善于纳谏,终成一代名君。唐太宗“夫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今魏徵殁,朕失一鉴矣!”
    4、管仲与齐桓公(正面)
    齐桓公豁达大度,听了鲍叔牙的话,不但不治管仲的罪,还立刻任命他为相,让他管理国政。后来齐国就越来越富强了。
    5、比干与纣王。(反面)
    纣王拒谏饰非、耽于酒色、暴敛重刑,甚至将比剖腹挖心。最终是民怨四起。
    6、召公与厉王(反面)
    周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止谤”使得老百姓“道路以目”。三年之后,被“流于彘”。
    二、对于现代人
    1、注重对方感受,委婉劝说,文明交流。
    2、听取别人意见,完善自我,少走弯路。
    3、宰相肚里能称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烛之武委婉劝说的艺术在今天的人际交往中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给别人提意见和建议时,我们要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同时我们还应学会倾听与交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还要善于自己思考,把好的意见总汇起来,唯有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相关教案

    语文必修 下册2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下册2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了解《左传》,推进新课,结束新课,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2 烛之武退秦师优质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2 烛之武退秦师优质教案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文言基础知识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2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2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授课时间,授课班级,授课类型,文本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