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 7.2 正弦、余弦 教案4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81733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 7.2 正弦、余弦 教案4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81733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数学苏科版九年级下册7.2 正弦、余弦教案及反思
展开
第七章 第2节《正弦、余弦》第1课时
项 目 | 具 体 内 容 | ||
【教学目标】 | 1、认识锐角的正弦、余弦的概念。 2、会求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值。 3、经历操作观察思考求解等过程,感受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 ||
【教学重点】 | 锐角的正弦、余弦的概念 | ||
【教学难点】 | 锐角的正弦、余弦的概念,感受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 ||
【教学准备】 |
| ||
【板书设计】 |
| ||
教 学 过 程 | |||
环 节 | 具 体 内 容 | 自主、合作、展示、点评、检测、评价 | 二次备课 |
【自主学习】 | 1、正弦的定义 如图,在Rt△ABC中,∠C=90°,我们把锐角∠A的对边a与斜边c的比 叫做∠A的______,记作________, 即:sinA= = . 2、余弦的定义 如图,在Rt△ABC中,∠C=90°,我们把锐角∠A的邻边b与斜边c的比 叫做∠A的______,记作=_________, 即:cosA= = . | (你能写出∠B的正弦、余弦的表达式吗?) 试试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课中交流】 | 问题1:如图,小明沿着某斜坡向上行走了13m后,他的相对位置升高了5m,如果他沿着该斜坡行走了20m,那么他的相对位置升高了多少?行走了a m呢?
问题2:在上述问题中,他在水平方向又分别前进了多远? 总结:在△ABC中, ∠C=90°. 锐角A的对边a与斜边c的比叫做 ∠A的正弦,记作sinA. 锐角A的邻边a与斜边c的比叫做 ∠A的余弦, 记作cosA. 1.如图,在Rt△ABC中 ,∠ACB=90°,BC=6,CD⊥AB于D,AC=8。试求: ⑴sinA的值; ⑵cos∠ACD的值; ⑶CD的长。
2.如图,在Rt△ABC中,∠C=90°,AC=12,BC=5, 则:sinA=_________,cosA=_________, sinB=_________,cosB=_________。 |
|
|
【目标检测】 | 1.根据图中数据,分别求出∠A, ∠B 的正弦,余弦. 2.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为、、,且,, ,下面四个式中错误的有( ) ①sin;②cos;③tan;④sin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在Rt△ABC中,∠C=90°,AC=1,BC=, 则sinA=____,cosB=______,cosA=______,sinB=_______. 4.在Rt△ABC中,∠C=90°,BC=9a,AC=12a,AB=15a, 则tanB=________,cosB=______,sinB=_______ 5.比较:sin30°与sin60°的大小; cos30°与cos60°的大小?
|
|
|
【课堂小结】 | 谈谈你这一节课有哪些收获. | 从知识和方法两个层面进行总结 |
|
【课后巩固】 |
课本P - 习题
|
|
|
【教学反思】 |
|
初中数学苏科版九年级下册7.2 正弦、余弦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九年级下册7.2 正弦、余弦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苏科版九年级下册7.1 正切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九年级下册7.1 正切教学设计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材分析,教学方法,设计思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科版九年级下册7.1 正切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苏科版九年级下册7.1 正切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感情调节,自主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