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学课件ppt
展开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柳树生长实验”。他把一棵2.5千克的柳树苗种在木桶里,每天用雨水浇灌。
海尔蒙特认为这是因为柳树除吸收了土壤中少量的无机盐外,还吸收了大量的水,水是合成柳树体内有机物的原料。
17世纪后叶,由于显微镜的发明,人们发现了植物叶片上的气孔,因而认为,正是通过这些气孔,植物与外界进行了气体交换。
1773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做了一个经典的实验:
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普利斯特利根据实验得出了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思考:为什么有的人重复普利斯特利的实验会失败?
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光照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植物的绿色部分)
猜想:若将后两组实验置于黑暗中,小鼠和蜡烛会怎样?
后来的科学实验证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都会排出二氧化碳,消耗氧气,而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释放氧气,消耗二氧化碳。除水以外,二氧化碳也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 + 水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需要解决两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如何保证二氧化碳是唯一变量?
①如何保证二氧化碳是唯一变量?怎样设计实验才能给植物提供有二氧化碳、无二氧化碳两种环境,其他条件都相同:提示: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
②如何检验实验结果?检验植物是否产生了淀粉。利用碘液进行检测,参考前面做过的实验。
如果你的实验结果与假设不一致,请仔细分析原因,然后在以下三种方案中做出选择:(1)否定原来的假设,得出与假设相反的结论;(2)按照原来的实验方案重做一遍,检验你的实验结果是不是可以重复的;(3)重新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重新检验假设。
与同学交流实验设计方案,分析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否严谨、合理。与同学交流从结果得出结论的推理过程,共同分析所做的推理是否符合逻辑。
增加水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4.为证实“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必需的原料”,某同学制订了以下的实验方案。(1)用一适当大小的玻璃罩罩住一株生长正常的盆栽绿色植物和一杯氢氧化钠溶液,密封不漏气。(2)将上述植物及装置放在暗室中“饥饿”,消耗掉叶片内贮藏的有机物。暗室内装有红色安全灯。
(3)“饥饿”一定时间后,自暗室中取出,照光若干小时,使其充分进行光合作用。(4)取一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水浴加热,使叶绿素溶于酒精中。(5)将已脱绿的叶片取出,平铺在一个培养皿内,滴几滴碘液,检测有无葡萄糖生成的蓝色出现。该实验方案中有几处明显的错误,请指出错误并改正。
生物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获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生物<a href="/sw/tb_c77195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获奖课件ppt</a>,文件包含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第1课时教学课件pptx、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x、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第1课时分层作业docx、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第1课时知识导学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案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a href="/sw/tb_c77195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案配套课件ppt</a>,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氢氧化钠,实验装置,光合作用的实质,光能叶绿体,二氧化碳,有机物,锻炼身体应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背景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背景图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五章,海尔蒙特实验,实验步骤,酒精隔水加热,实验结果,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叶绿体,有机物,光合作用的实质,如何增强光合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