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人教版 寒假作业(7)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79754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 寒假作业(7)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79754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 寒假作业(7)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79754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 寒假作业(5) 试卷 1 次下载
-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 寒假作业(6) 试卷 0 次下载
-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 寒假作业(8) 试卷 0 次下载
-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 寒假作业(9) 试卷 0 次下载
-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 寒假作业(10) 试卷 0 次下载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 寒假作业(7)
展开寒假作业(7)
1.下列图标中不属于消防安全标志的是( )
A. B. C. D.
2.成语“釜底抽薪”体现的灭火原理是( )
A.隔绝氧气 B.移走可燃物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绿色交通工具是指在行驶中对环境不造成污染或污染程度很小的载客工具。下列交通工具的使用对环境污染最大的是( )
A.复兴号高速列车 B.柴油汽车 C.天然气汽车 D.氢动力汽车
4.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其中“火要虚”的意思是说:燃烧木柴时,通常要架空些,才能燃烧得更旺。“火要虚”的实质是( )
A.散热的速度加快 B.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木柴的着火点降低 D.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5.如图所示,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玻璃杯,过了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玻璃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示,从着火的房间逃离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成站立姿势跑出 B.伏低身子沿墙角快速逃出
C.用水淋湿衣服迅速跑出 D.用湿毛巾捂住鼻子成蹲势逃离
6.科学合理地使用燃料,可有效防止环境污染。下列关于燃料与燃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石油分解后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一系列产品
B.把煤块加工成蜂窝煤可使之燃烧更加充分
C.天然气是比煤、石油更加清洁的燃料
D.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可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7.氢气是一种绿色能源,科学家们研制出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再用激光使海水分解得到的新技术,其中海水分解可用方程式表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分解产物不污染环境 B.在海水分解过程中应不断添加
C.该技术可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 D. 是催化剂
8.甲烷水合物的化学式可写为,甲烷水合物外形晶莹剔透,酷似冰块却能燃烧,俗称可燃冰。我国科技人员已勘探到海洋中储存有大量可燃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燃冰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可燃冰的开采需要有计划进行
C.可燃冰中含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
D.可燃冰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
9.用如图装置验证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 甲中白磷 | 乙中白磷 |
滴入溶液前 | ①不燃烧 | ②不燃烧 |
滴入溶液后 | ③不燃烧 | ④燃烧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对比②④,可验证白磷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C.对比①④,可验证白磷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D.若将乙中的水全部倒出,白磷立即燃烧
10.如图为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用打气筒向容器内打气吹散面粉,瞬间发生爆炸,软橡胶片被冲飞,蜡烛熄灭。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蜡烛熄灭的原因是氧气不足
B.这个实验告诉大家面粉加工厂要严禁烟火
C.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D.吹散面粉的目的是增大面粉和氧气的接触面积
11.氢能源是理想能源,氢能源的开发一直是前沿科学研究的课题之一。科学家研发出一种以铝镓合金(可看作铝和镓的混合物)和水为原料制取氢气的新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氢气是一种能源,它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氢气被称为“绿色能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中镓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电解水制取氢气相比,用铝镓合金和水为原料制取氢气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1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的产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含有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会生成,不完全燃烧会生成;白色无水粉末遇水会变为蓝色。
【提出猜想】甲烷燃烧的产物是①、;②、;③、、
【设计实验】为了验证猜想,兴趣小组的同学将甲烷在一定量纯净的氧气中的燃烧产物通入下列装置中。
(1)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A、B两个装置不能颠倒,理由是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变蓝,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黑色固体变红色,证明猜想__________成立。写出C、D两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用纯净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装置尾部大气球的作用是___。
【反思与交流】
(1)若去掉D装置,也会得到同样的结论,因为_______。
(2)由以上实验探究可知,燃气热水器必须安装在浴室外非密闭空间中的原因是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A图为禁止烟火标志,B图为禁止吸烟标志,C图为禁止燃放鞭炮标志,它们都属于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消防安全标志;D图为节水标志。故选D。
2.答案:B
解析:釜底抽薪体现的灭火原理是移走可燃物,使可燃物不被引燃。
3.答案:B
解析:复兴号高速列车的动力是电,无污染;柴油汽车的燃料是柴油,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污染物,对环境污染大;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天然气汽车对环境的污染较小;氢气燃烧生成水,对环境无污染。故选B。
4.答案:B
解析:可燃物架空一些,可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旺;架空木柴不能改变可燃物的着火点等物质的固有属性及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选B。
5.答案:A
解析:从高的蜡烛先熄灭可知,气体受热膨胀,密度会变小,二氧化碳及有毒气体会随热气流上升,因此成站立姿势跑出容易导致窒息,应伏低身子沿墙角快速逃出,故A错误、B正确;用水淋湿衣服可以降低空气温度,以防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故C正确;用湿毛巾捂住鼻子既可以降低空气的温度,也可以防止烟尘进入呼吸道,同时成蹲势逃离,故D正确。
6.答案:A
解析:从石油里提炼煤油、汽油、柴油的过程叫石油分馏,它是根据不同成分的沸点不同,通过蒸馏让它们分离开来,不是分解;把煤块加工成蜂窝煤,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故可使之燃烧更加充分;由于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而煤、石油中含有硫、氮等元素,故天然气是比煤、石油更加清洁的燃料;乙醇燃烧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可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故选A。
7.答案:B
解析: 是反应的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故在海水分解过程中没有必要不断添加,B说法错误。
8.答案:D
解析:可燃冰属于一次性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可燃冰的开采需要有计划进行;由甲烷水合物的化学式为,可知它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反应,甲烷水合物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充分燃烧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故选D。
9.答案:C
解析: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丙中发生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对比②④,滴入过氧化氢溶液前白磷不燃烧,滴入过氧化氢溶液后白磷燃烧,可验证白磷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对比①④,有两个变量,不可验证白磷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若将乙中的水全部倒出,白磷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白磷立即燃烧。故选C。
10.答案:C
解析:蜡烛熄灭是因为面粉爆炸消耗,蜡烛燃烧所需的不足;该实验告诉大家面粉加工厂要严禁烟火;人类利用的能量不一定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如风能、太阳能等;吹散面粉的目的是增大面粉和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反应的进行。故选C。
11.答案:(1);燃烧产物是水,对环境无污染
(2)催化作用;
(3)常温下进行,不需要消耗能源(合理即可)
解析:(1)氢气的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被称为“绿色能源”。
(2)反应①中镓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使在常温下几乎不反应的铝与水能够发生反应,所以镓起催化作用;常温下,在镓的催化作用下,铝和水反应生成氧化铝和氢气。
(3)与电解水制取氢气相比,用铝镓合金和水为原料制取氢气的优点是反应在常温下进行,不需要消耗能源等。
12.答案:【设计实验】(1)验证生成物中的;石灰水中含有水,若颠倒不能证明水来自燃烧产物还是石灰水
(2)③;;
(3)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会对燃烧产物的检验产生干扰;收集尾气,避免污染空气
【反思与交流】(1)只要看到A处无水硫酸铜变蓝色,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处黑色的氧化铜变红色,就能证明甲烷燃烧的产物中含有、、
(2)避免不完全燃烧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造成危险(合理即可)
解析:【设计实验】(1)实验探究甲烷燃烧产物时,结合实验装置分析,B装置中澄清石灰水用以检验生成物中的,A装置用以检验生成物中的水,若A、B颠倒,澄清石灰水中的水可能进入A中与无水硫酸铜接触,不能验证产物中水的存在。(2)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变蓝,说明有水产生,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黑色固体变红色,说明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3)实验中用纯净氧气与甲烷反应而不用空气,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和二氧化碳,影响对产物的检验。实验产生的尾气中含有,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因此装置尾部大气球的作用是收集尾气,避免对空气造成污染。【反思与交流】(1)只要看到A处无水硫酸铜变蓝色,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处黑色的氧化铜变红色,就能证明甲烷燃烧的产物中含有、、,因此去掉D装置也会得到同样的结论。(2)燃气热水器中的燃气不完全燃烧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泄漏可能引起火灾等事故,所以必须安装在浴室外的非密闭空间。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 寒假作业(9): 这是一份九年级化学人教版 寒假作业(9),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氯化铵常用作铁制品的除锈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 寒假作业(6): 这是一份九年级化学人教版 寒假作业(6),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和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实验室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 寒假作业(5): 这是一份九年级化学人教版 寒假作业(5),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的反应中,的质量比为,从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