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多种多样的区域 课件 课件 4 次下载
- 1.2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 课件 课件 1 次下载
- 2.2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课件 课件 5 次下载
- 2.3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 课件 课件 5 次下载
- 3.1城市的辐射功能 课件 课件 2 次下载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优秀课件ppt
展开【区域认知】结合具体区域的自然条件,分析区域自然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及人类对自然条件的改造,培养区域认知核心素养。 【综合思维】结合具体案例,运用综合思维对比分析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地理实践力】通过对区域自然环境的了解,能初步认识如何合理利用和改造自然,如何合理有效的开展生产活动。【人地协调观】理解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性,树立人地协调观。
自然资源对人均财富的影响
单以人均收入衡量,世界最富裕国家通常是瑞士、挪威、卢森堡等。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世界银行宣布世界人均财富排名第一的国家却是澳大利亚!其人均财富的计算综合考虑了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工业产出、劳动生产率和其他经济活动。
自然资源对澳大利亚能够成为世界人均财富的首富有多少贡献?
澳利亚拥有丰富的煤炭、铁矿和铝土等矿产资源,随着这些矿产资原的开发,澳大利亚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大幅提高了澳大利亚的人均财富。
01自然条件与区域发展Natural cnditins and reginal develpment
02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Natural resurces and reginal develpment
Natural cnditins and reginal develpment
古埃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古巴比伦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古印度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古中国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分析四大古代文明发祥地的发展条件。
四大古代文明发祥地都位于北温带,地处大河中下游平原地区。其共同的区位条件:地势平坦,热量、水源充足,土层深厚、肥沃,便于农耕
分析自然条件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思考自然条件对区域发展有如此重要的影响,那是不是自然条件较好的区域经济就发达,自然条件较差的区域经济就较差呢?
孟加拉国是一个典型的穆斯林国家,绝大部分人口都信奉伊斯兰教,由于宗教鼓励生育,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超国家经济的增长速度,没有那么多钱养那么多人,结果自然是“越生越穷”。
孟加拉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本身的农业产业结构就非常单一,孟加拉国的黄麻出口量占全世界的65%以上,几乎是把大部分土地资源用在生产黄麻上,而大米、蔬菜、家禽、家畜的种植与养殖都非常落后,导致大部分孟加拉人成为了世界上摄入肉食最少的民族之一。
孟加拉国年轻的劳动者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使得整个国家缺乏符合发展高科技产业所需的劳动者,没有数量大、质量高的人才队伍,国家是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孟加拉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国家治理能力有限,对于基础设施有计划的建设更是无从谈起。时至今日,无论是公路、铁路、自来水、电力、网络的建设水平,孟加拉国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还不如一些发展中国家。
孟加拉国同时也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频发的国家之一,每年的洪涝、高温和海水倒灌,不断消耗着政府大量的物力、财力,几乎是个无底洞,这自然影响到对经济发展的投入。
日本虽国土面积狭小,耕地不足,但是日本发展现代化农业,集约化生产,科技水平高,粮食单产高。
日本虽资源匮乏,但大量进口原材料,依托本国发达的加工业加工产品,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便于原料运进,产品输出。沿海平原地形,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市场广阔。
发展电子产品、高新技术、汽车产业等,经济附加值高。
思考从孟加拉国和日本的自然条件与区域发展的影响,你得到什么感悟?
自然条件只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改造自然。
人类应该怎样改造自然呢?
改造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谋求人地和谐的可持续性发展,否则,会遭受大自然的报复。正所谓“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都江堰位于岷江由山谷河道进入成都平原的地方。
公元前256年,秦国李冰为巴蜀太守,父子二人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结束了成都平原旱涝灾害频发的历史,使得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有“天府之国”的美称。
思考:观看视频,结合都江堰附近区域的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都江堰的自然原因。评价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古代与今天的主要功能差异。
都江堰附近区域年降水量多,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位于山地与平原过渡地带,地形变化明显,河流在山区流速快,进入平原流速变慢;易发生旱涝灾害;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调节径流量,缓解旱涝灾害。
观看视频,结合都江堰附近区域的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都江堰的自然原因。
该工程是顺应自然规律,并且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典范;利用西高东低的地势,使岷江水可以自流入成都平原;防洪抗旱,减少成都平原的旱涝灾害;为成都平原提供农业灌溉用水、城市生活用水;不存在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
评价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古代与今天的主要功能差异。
在古代为水利工程,具有水利功能;在今天它既有水利功能,又具有旅游观赏功能。
美国大平原地区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黑风暴”,最严重的地区一个月内尘暴天数长达25天,主要原因是大面积开垦中部大平原,破坏了草原植被,使土壤极易遭受风蚀。
如果人类活动违背自然规律,虽然在短期内能够获得经济效益,但终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Natural resurces and reginal develpment
自然资源是区域发展的物质基础
在农业社会,土地资源对区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在工业社会,矿产资源对区域发展影响较大。
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自然资源丰富程度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种重要能源或关键性矿产资源的发现与开发,会使区域经济发生根本性改变。
沙特阿拉伯因盛产石油,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富裕国家之一。图为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
图瓦卢是小岛国,矿产资源极度缺乏,经济发展水平低,处于最不发达国家的行列。
自然资源的种类和储量区域分布与组合极不平衡
澳大利亚自然资源种类多、数量大,支撑经济发展。
澳大利亚拥有丰富的煤炭、铁矿和铝土等矿产资源,被称为
在世界银行对人均财富的计算中,澳大利亚因丰富的自然资源而大幅度提高了人均财富量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关键
荷兰过度依赖石油资源,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随着北海油田的开发,已是工业化国家的荷兰大力发展石油、天然气工业,忽视了其他工业的发展,导致社会经济一段时期增长乏力。
瑞士矿产资源匮乏,利用其技术、金融等优势,发展成为世界发达国家之一。
总部设于瑞士苏黎世瑞银是全球领先的财富管理机构世界上最安全的银行,世界最大商业银行
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比重较大。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1949年以来,山西省累计煤炭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4,煤炭外调量最高时占全国省际煤炭外调量的3/4左右,近年来仍维持在1/3的水平。煤炭工业是山西省的支柱产业,最高时超过全省工业增加值的1/3,2015年占15%。
总结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分析山西省经济发展与煤炭资源的关系。
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为山西省煤炭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条件,促进山西省煤炭工业的发展,从而带动山西省经济发展。煤炭工业是山西省的经济支柱,若山西省煤炭产量增加,可促使山西省经济增速加快;若山西省煤炭产量下降,会导致山西省经济增速减缓。山西省经济发展与煤炭资源开发密切相关。
阅读教材内容,讨论其对山西省煤炭工业发展的影响。
山西省的煤炭市场面临巨大挑战,制约了煤炭工业的发展。减少矿物燃料使用,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使煤炭消费量有所下降;国家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了能源的消耗;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对煤炭市场的冲击,将大大减少煤炭用量;随着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和完善,天然气的市场竞争力增强;山西省煤炭开采成本上升,市场竞争力下降,经济效益下降;山西省水资源缺乏,不能满足山西省煤炭工业对水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制约了当地煤炭工业的发展。
阅读材料“资源诅咒”,想一想,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一定很高吗?
自然条件只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交通运输、科技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等社会经济条件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也起重要作用。
人类应该树立什么样的资源观呢?
资源地位观:自然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前提和物质基础。资源辩证观:辩证认识资源的有限性与潜在的无限性。资源系统观:不能孤立地只就某个资源来论及资源管理保护。资源发展观:开源与节流并重资源伦理观:以节约资源为荣,浪费资源为耻。资源法制观:规范人们在资源方面的行为,一靠道德,二靠法治。
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下图为都江堰位置及工程组成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导致历史上成都平原水旱灾害十分严重的主导因素是( )A.农业B.政策C.地势 D.气温
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下图为都江堰位置及工程组成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2.在岷江峡内用石块砌成石埂,叫都江鱼嘴。推测鱼嘴的首要功能是( )A.净水 B.蓄水C.拦水 D.分水
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下图为都江堰位置及工程组成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3.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其真实性与完整性至关重要。下列行为正确的是( )A.全面硬化渠岸,减少侵蚀 B.种植热带树种,涵养水源C.定期内江截流,淘滩清淤 D.上游梯级建坝,蓄水发电
地中海东岸的小国以色列,国土总面积的45%是沙漠。以色列实现了“让沙漠开满鲜花”的梦想,成为世界重要的鲜花出口国,其鲜花主要销往西欧。据此完成4~6题。4.以色列实现“让沙漠开满鲜花”,对自然条件改造合理的是( )A.山区地形改造成梯田 B.建大棚温室改造热量C.修建水利工程和技术措施改造水源 D.沙漠变肥沃的土壤5.冬季是以色列鲜花的销售旺季。该季节,以色列种植鲜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气温较高 B.地形平坦 C.昼夜温差大 D.光照充足6.目前,以色列鲜花总产量一半以上来自新培育的品种。主要是因为以色列拥有( )A.发达的经济实力 B.雄厚的农业科技力量C.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D.多种多样的自然条件
20世纪50年代,已是工业制成品主要出口国的荷兰发现大量石油和天然气,政府将石油、天然气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出口剧增,经济立现繁荣,却也埋下隐患,其他工业遭到削弱。20世纪80年代初期,天然气资源趋向枯竭,荷兰政府不得不面对出口下滑、收入下降、失业人口陡升的困境。国际上把这种资源产业短期繁荣后留下的后遗症,称为“荷兰病”。据此完成7~8题。7.下列城市中可能会出现“荷兰病”的是( )A.石家庄 B.桂林 C.拉萨 D.鞍山8.这类城市要避免“荷兰病”的出现,可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关停资源型企业,大力发展新兴工业 B.完善交通网,加强对内对外联系C.合理规划,保护环境,完善基础设施 D.因地制宜,发展第三产业
20世纪50年代,已是工业制成品主要出口国的荷兰发现大量石油和天然气,政府将石油、天然气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出口剧增,经济立现繁荣,却也埋下隐患,其他工业遭到削弱。20世纪80年代初期,天然气资源趋向枯竭,荷兰政府不得不面对出口下滑、收入下降、失业人口陡升的困境。国际上把这种资源产业短期繁荣后留下的后遗症,称为“荷兰病”。据此完成7~9题。9.由于石油资源趋近枯竭,大庆开始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历程,下列措施中符合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是( )①利用区县优势,建设特色中小城镇 ②利用技术积累,发展石油装备等制造业 ③组织城市人口向农村疏散,发展农业 ④向我国西部油气资源丰富的地区搬迁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山西省将坚持“以煤为基、以煤兴产、多元发展”的思路,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级新型能源基地。结合黄土高原各类矿产潜在价值所占比例表,回答10~11题。10.从表中可以看出,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条件有( )A.能源矿产储量大,潜在价值高 B.煤炭开采条件好,适于露天开采C.煤质优良,煤种齐全 D.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山西省将坚持“以煤为基、以煤兴产、多元发展”的思路,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级新型能源基地。结合黄土高原各类矿产潜在价值所占比例表,回答下列10~11题。11.下列措施不利于山西省可持续发展的是( ) A.重点矿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力度 B.加大原煤开采量,提高经济效益C.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延长生产链 D.促进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
12.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右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 8级)日数。
与煤炭相比,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与水能相比,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有风: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库”之称),年大风日数多(近70天)。有地: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充足)或戈壁(难利用土地)广布,地形平坦。
(2)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有利自然条件。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完整版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完整版ppt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素养目标,课前导入,对点训练,能源性质,利用状况,课堂小结,当堂达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优质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优质课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点击查看图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备课ppt课件,共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