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19.12 正比例函数(培优篇)(专项练习)-八年级数学下册基础知识专项讲练(人教版)
展开专题 19.12 正比例函数(培优篇)(专项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正方形的对角线,相交于点,点在上由点向点运动(点不与点重合),连接,将线段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线段,连接交于点,设的长为,的长为,下列图象中大致所映与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是( )
A.B.C.D.
2.如图,点C、B分别在两条直线y=﹣3x和y=kx上,点A、D是x轴上两点,若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则k的值为( )
A.3 B.2 C. D.
3.如图,梯形中,为中点,AB="2cm,BC=2cm," CD=0.5cm点在梯形的边上沿运动,速度为1cm/s,则的面积与点经过的路程cm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大致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4.如图,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分别为,,,,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5.如图,在长形中截取两个相同的圆作为圆柱的上、下底面,剩余的矩形作为圆柱的侧面,刚好能组合成圆住.设矩形的长和宽分别为y和x,则y与x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6.新定义:[a,b]为一次函数(a≠0,,a、b为实数)的“关联数”.若“关联数”为[3,m-2] 的一次函数是正比例函数,则点(1-m,1+m)在第_____象限.
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和的图象分别是直线和,过点作轴的垂线交于点···过点作轴的垂线交于点,过点作轴的垂线交于点,过点作轴的垂线交于点······依次进行下去,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
8. 如图,直线l1⊥x轴于点(1,0),直线l2⊥x轴于点(2,0),直线l3⊥x轴于点(3,0),…,直线ln⊥x轴于点(n,0).函数y=x的图象与直线l1,l2,l3,…,ln分别交于点A1,A2,A3,…,An;函数y=2x的图象与直线l1,l2,l3,…,ln分别交于点B1,B2,B3,…,Bn.如果△OA1B1的面积记作S1,四边形A1A2B2B1的面积记作S2,四边形A2A3B3B2的面积记作S3,…,四边形An-1AnBnBn-1的面积记作Sn,那么S2019=______.
9.如图,过点作x轴的垂线与正比例函数和的图象分别相交于点B,C,则的面积为________.
三、解答题
10.若函数y=(2k-5)x+(k-25)为正比例函数,求的值.
11.如图,点A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一象限内一点,直线y=x过点A,过点A作AD⊥y轴于点D,点B是y轴正半轴上一动点,连接AB,过点A作AC⊥AB交x轴于点C.
(1)如图,当点B在线段OD上时,求证:AB=AC;
(2)①如图,当点B在OD延长线上,且点C在x轴正半轴上, OA、OB、OC之间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不用说明理由);
②当点B在OD延长线上,且点C在x轴负半轴上,写出OA、OB、O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原因.
(3)直线BC分别与直线AD、直线y=x交于点E、F,若BE=5,CF=12,直接写出AB的长.
12.如图,正方形的边长为,为上一点.设.
(1)求的面积关于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并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
参考答案
1.A
【解析】
【分析】
连接FD,易证明△ABE≌△ADF,得到BE=DF=x,∠ABE=∠ADF=45°,所以∠BDF=90°,因为正方形,易得OG⊥BD,所以OG//FD,因为点O是BD的中点,所以OG是△BFD的中位线,故OG=FD,即y=x,且x>0,可得是正比例函数,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解:连接FD,如图所示:
∵∠BAE+∠EAD=90°,∠FAD+∠EAD=90°
∴∠BAE =∠FAD
∵AB=AD,AE=AF
∴△ABE≌△ADF
∴∠ABE=∠ADF=45°,BE=DF=x
∴∠FDB=45°+45°=90°
∵OG⊥BD,FD⊥BD
∴OG//FD
∵O是BD的中点
∴OG是△BFD的中位线
∴OG=FD
∴y=x,且x>0
∴是k增大的正比例函数
故选A.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证明、中位线以及一次函数,合理的作出辅助线并找到中位线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D
【解析】
【分析】
设点C的横坐标为m,则点C的坐标为(m,﹣3m),点B的坐标为(﹣,﹣3m),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即可得出关于k的分式方程,解之经检验后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设点C的横坐标为m,
∵点C在直线y=-3x上,∴点C的坐标为(m,﹣3m),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BC∥x轴,BC=AB,
又点B在直线y=kx上,且点B的纵坐标与点C的纵坐标相等,
∴点B的坐标为(﹣,﹣3m),
∴﹣﹣m=﹣3m,
解得:k=,
经检验,k=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故选:D.
【点拨】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以及解分式方程等知识点,灵活运用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3.D
【解析】
【详解】
当点P在BC段运动时,的面积随着点经过的路程cm的增大而增大,并且是正比例函数,故排除A、C,当点P在DM段运动时,到达M点面积为0,此时x=3.5,据此可选D
4.B
【解析】
【分析】
首先根据直线经过的象限判断k的符号,再进一步根据直线的陡峭趋势(直线越陡越大)判断k的绝对值的大小,最后判断四个数的大小.
【详解】
解:根据直线经过的象限,知,,,,根据直线越陡越大,知,,所以.故选B.
【点拨】此题主要考查了正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直线越陡越大,熟练掌握正比例函数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5.A
【解析】
【分析】
根据展开图的性质分析数量关系
【详解】
由y-等于该圆的周长,得列方程式y-=x,即y=x
∴y与x的函数关系是正比例函数关系,其图象为过原点的直线
故选A
【点拨】考核知识点:展开图
6.二.
【解析】
【分析】
根据新定义列出一次函数解析式,再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确定m的值,进而确定坐标、确定象限.
【详解】
解:∵“关联数”为[3,m﹣2]的一次函数是正比例函数,
∴y=3x+m﹣2是正比例函数,
∴m﹣2=0,
解得:m=2,
则1﹣m=﹣1,1+m=3,
故点(1﹣m,1+m)在第二象限.
故答案为二.
【点拨】本题属于新定义和正比例函数的定义,解答的关键运用新定义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确定m的值.
7.
【解析】
【分析】
先根据直线和的函数解析式求出点的坐标,再归纳类推出一般规律,由此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由题意得:点的横坐标为1
将代入得:
则点的坐标为
由题意得:点的纵坐标与点的纵坐标相同,即为3
将代入得:,解得
则点的坐标为
同理可得:,,,
由此可知,点的横坐标为,纵坐标为
点的横坐标为,纵坐标为
点的横坐标为,纵坐标为
归纳类推得:点的横坐标为,纵坐标为(其中n为正偶数)
则点的横坐标为,纵坐标为
即
故答案为:.
【点拨】本题考查了点坐标的规律探索、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依据题意,正确归纳类推出一般规律是解题关键.
8.
【解析】
【分析】
先结合图形确定的长度规律及图形形状为梯形的规律,再根据所得规律将具体值代入梯形面积公式即得.
【详解】
解:由题意可得:当时,,
∴
∴,
∵直线l1⊥x轴,直线l2⊥x轴,直线l3⊥x轴,,直线ln⊥x轴
∴l1∥l2∥l3∥∥ln
∴当时四边形An-1AnBnBn-1是梯形
∵平行线间距离处处相等,所以梯形An-1AnBnBn-1的高为1
∴
∴
故答案为:.
【点拨】本题是规律题,考查了一次函数求点的坐标及平行线间距离处处相等,根据特殊情况找出一般规律是解题关键.
9.4.
【解析】
【分析】
把点A(2,0)的横坐标分别代入正比例函数y=x和y=3x,求得B、C点的坐标,进一步求得BC的长度,利用三角形的面积求得答案即可.
【详解】
解:把分别代入和中,可得点B的坐标是,点C的坐标是,所以.因为点,所以,所以.
【点拨】此题考查两条直线的交点问题,三角形的面积,利用代入的方法求得B、C两点的坐标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0.
【解析】
【详解】
∵函数为正比例函数,
∴ ,解得:,
∵,,,,
∴,
=,
=,
=,
=.
11.(1)证明见解析;(2)①OA=(OC+OB);②OA=(OB-OC); (3)10;; 15.
【解析】
【分析】
(1)过点A作AE⊥OC于点E,先证明四边形ADOE是正方形,再证明Rt△ADB≌Rt△AEC(AAS),从而求得结论;
(2)①过点A作AE⊥OC于点E,方法同(1)证明四边形ADOE是正方形,Rt△ADB≌Rt△AEC,△AO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再应用勾股定理即可得结论OA=(OC+OB);
②方法同①得结论:OA=(OB-OC);
(3)①当点B在线段OD上时,将△AFC绕点A顺时针旋转90°,AC与AB重合,变为△ABF′,连接EF′,证明∠EBF′=90°,由勾股定理得EF′=13,再证明△AEF≌△AEF′,所以EF= EF′=13,BF=EF-EB=13-5=8,BC=BF+FC=8+12=20,而△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AB==10;
②当点B在OD延长线上,且点C在x轴正半轴上时,方法同①,解得:AB=15;
③当点B在OD延长线上,且点C在x轴负半轴上时,方法同上,解得:AB= .
【详解】
(1)过点A作AE⊥OC于点E,
∵AD⊥y,点A在y=x上,∠DOE=90°
∴四边形ADOE是矩形,AE=OE,
∴矩形ADOE是正方形,
∴AD=AE,∠DAE=∠BAC=90°,
∴∠DAB=∠EAC,
又∵∠BDA=∠CEA=90°
∴Rt△ADB≌Rt△AEC
∴AB=AC.
(2)① 过点A作AE⊥OC于点E,
方法同(1)得,四边形ADOE是正方形,Rt△ADB≌Rt△AEC,AB=AC,BD=CE,
∴OC+OB=OC+OD+BD=OC+OD+CE=OE+OD=2OD,即OD=(OC+OB)
又∵△AO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由勾股定理得:OA=OD =×(OC+OB)=(OC+OB),
即OA=(OC+OB),
②过点A作AE⊥OC于点E,
方法同(1)得,四边形ADOE是正方形,Rt△ADB≌Rt△AEC,AB=AC,BD=CE,
∴OB-OD=OC+OE,即OB-OC=OD+OE=2OD=OA,
又∵△AO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由勾股定理得:OA=OD,OD= OA ,
∴OB-OC= OD+OE=2OD=OA,即OB-OC=OA,
∴OA=(OB-OC).
(3)①当点B在线段OD上时,
将△AFC绕点A顺时针旋转90°,AC与AB重合,变为△ABF′,
连接EF′,
BF′=CF=12,∠ACB=∠ABC=∠ABF′=45°,∠CBF′=∠ABC+∠ABF′=90°,
所以∠EBF′=90°,
又∵BE=5,
∴EF′=13,
∵∠F′AO=90°, ∠FAE=∠F′AE=45°,AE=AE,AF=AF′,
∴△AEF≌△AEF′
∴EF= EF′=13,BF=EF-EB=13-5=8,BC=BF+FC=8+12=20,
由(1)得:△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B==10;
②当点B在OD延长线上,且点C在x轴正半轴上时,
方法同①,旋转△AFC到△AF′B,
证出∠EBF′,EF′=13=EF,BC=BE+EF+FC=5+13+12=30,
所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直角边AB=15;
③当点B在OD延长线上,且点C在x轴负半轴上,
已证△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过点B作BF′⊥BC于点B,截取 BF′=CF=12, 连接F′E、F′A,
∵BE=5,
∴∠ABF′=∠ACF=135°,EF′=13,AB=AC,
∴△ABF′≌△ACF,
可得AF′=AF,∠BAF′=∠CAF,
∴∠BAC=∠F′AF=90°,
∵∠EAF=45°,
∴∠EAF=45°=∠EAF′,又AE=AE
∴△EAF≌△EAF′,
∴EF=EF′=13,EC=EF-CF=13-12=1,BC=BE+EC=1+5=6,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直角边AB=3.
综上可得,AB的值为10;; 15.
【点拨】本题是一次函数综合题目,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一次函数的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难度较大.
12.(1),;(2)图象是一条线段.
【解析】
【分析】
(1)SADP =DP AD,然后代入数计算即可,由于P为DC上一点.故0<PD ;
(2)由(1)得到函数关系式后再画出图象,画图象时注意自变量取值范围.
【详解】
解:(1),
∴ ,;
(2)此函数是正比例函数,图象经过,
因为自变量有取值范围,所以图象是一条线段.
【点拨】本题考查三角形的面积的求法以及画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画图象不注意自变量取值范围是同学们容易出错的地方.
初中数学17.1 勾股定理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a href="/sx/tb_c10261_t7/?tag_id=28" target="_blank">17.1 勾股定理课时作业</a>,共5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 19.11 正比例函数(巩固篇)(专项练习)-八年级数学下册基础知识专项讲练(人教版): 这是一份专题 19.11 正比例函数(巩固篇)(专项练习)-八年级数学下册基础知识专项讲练(人教版),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四象限,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 19.10 正比例函数(基础篇)(专项练习)-八年级数学下册基础知识专项讲练(人教版): 这是一份专题 19.10 正比例函数(基础篇)(专项练习)-八年级数学下册基础知识专项讲练(人教版),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四象限,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