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总复习语文古诗文阅读专题-文言文阅读15.岳阳楼记课件
展开本篇目近10年未考查。
第15篇 岳阳楼记 范仲淹 本文是范仲淹应好友滕子京之约,为重修的岳阳楼所作的记文。 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①谪守:因罪贬谪流放,出任外官。②越明年:到了第二年。越,到。明年,第二年。 ③通:畅达,顺。 ④和:和睦,融洽。 ⑤具:同“俱”,全、皆。⑥制:规模。 ⑦属:同“嘱”,嘱托。
第一部分(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文”的缘由。
⑧胜状:胜景,美景。 胜,美好。⑨横无际涯:宽阔无边。际涯,边际。 ⑩晖:日光.⑪大观:壮丽景象。观,景象。⑫备:完备,详尽。⑬然则:如此……那么。
⑭极:至、到达。⑮迁客: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迁,贬谪、降职。⑯骚人:泛指文人。 ⑰会:聚集,会合。⑱得无:表推测。
⑲若夫:用在一段话开头,以引起下文。下文的“至若”用法与此相同。⑳淫雨:连绵不断的雨。21.霏(fēi)霏:雨雪纷纷而下的样子。22.开:指天气放晴。23.排空:冲向天空。24.日星隐曜(yà):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曜,光芒。
25.山岳潜形:山岳隐没在阴云中。26.樯(qiáng)倾楫(jí)摧:桅杆倒下,船桨断折。倾,倒下。摧,折断。 27.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薄,迫近。冥冥,昏暗。 28.去:离开。29.国:指国都。
30.山岳潜形:山岳隐没在阴云中。31.樯(qiáng)倾楫(jí)摧:桅杆倒下,船桨断折。倾,倒下。摧,折断。 32.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薄,迫近。冥冥,昏暗。 33.去:离开。34.国:指国都。35.郁郁:形容草木茂盛。
36.长烟一空: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一,全。37.璧:圆形的玉。38.何极:哪有尽头。39.斯:这。40.宠辱偕忘:荣耀和屈辱一并忘掉。偕,一起。41.把酒临风:端着酒,迎着风。把,持、执。临,面对。
第二部分(第2~4段):写岳阳楼(或洞庭湖)的景象及“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第2段:概述洞庭湖的景色,引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第3段:写洞庭湖久雨阴晦的凄凉景象及“迁客骚人”登楼睹此的伤感之情。 第4段:写洞庭湖春光明丽的欢快景象及“迁客骚人”登楼览之的喜悦之情。
42.尝:曾经。43.求:探求。44.古仁人:古代品德高尚的人。45.或: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46.为:这里指两种表现。47.以:因为。
48.庙堂:指朝廷。下文的“进”,即指“居庙堂之高”,“退”即指“处江湖之远”。49.先:在……之前。50.后:在……之后。51.微:如果没有。 52.归:归依。
第三部分(第5段):借探求“古仁人之心”,抒发作者的旷达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本文通过对“迁客骚人”登楼时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一、课下注释的重点字词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谪守: 2.越明年 越: 3.百废具兴 具: 4.增其旧制 制: 5.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 6.予观夫巴陵胜状 胜状: 胜: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谪守: 因罪贬谪流放,出任外官 2.越明年 越: 到 3.百废具兴 具: 同“俱”,全、皆 4.增其旧制 制: 规模 5.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 同“嘱”,嘱托 6.予观夫巴陵胜状 胜状: 胜景,美景 胜: 美好
7.横无际涯 际涯: 8.朝晖夕阴 晖: 9.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大观: 10.然则北通巫峡 然则: 11.南极潇湘 极: 12.迁客骚人 迁客: 迁: 骚人:
7.横无际涯 际涯: 边际 8.朝晖夕阴 晖: 日光 9.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大观: 壮丽景象 10.然则北通巫峡 然则: 如此……那么 11.南极潇湘 极: 至、到达 12.迁客骚人 迁客: 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 迁: 贬谪、降职 骚人: 泛指文人
13.得无异乎 得无: 14.若夫淫雨霏霏 淫雨: 霏霏: 15.连月不开 开: 16.浊浪排空 排空: 17.日星隐曜 曜: 18.樯倾楫摧 倾: 摧: 19.薄暮冥冥 冥冥:
13.得无异乎 得无: 表推测 14.若夫淫雨霏霏 淫雨: 连绵不断的雨 霏霏: 雨雪纷纷而下的样子 15.连月不开 开: 指天气放晴 16.浊浪排空 排空: 冲向天空 17.日星隐曜 曜: 光芒 18.樯倾楫摧 倾: 倒下 摧: 折断 19.薄暮冥冥 冥冥: 昏暗
20.去国怀乡 国: 21.至若春和景明 景: 22.一碧万顷 万顷: 23.沙鸥翔集 集: 24.锦鳞游泳 锦鳞: 鳞: 25.郁郁青青 郁郁: 26.而或长烟一空 一:
20.去国怀乡 国: 国都 21.至若春和景明 景: 日光 22.一碧万顷 万顷: 极言广阔 23.沙鸥翔集 集: 停息 24.锦鳞游泳 锦鳞: 美丽的鱼 鳞: 代指鱼25.郁郁青青 郁郁: 形容草木茂盛 26.而或长烟一空 一: 全
27.静影沉璧 璧: 28.宠辱偕忘 偕: 29.把酒临风 把: 30.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求: 古仁人: 31.或异二者之为 或: 32.居庙堂之高 庙堂:
27.静影沉璧 璧: 圆形的玉 28.宠辱偕忘 偕: 一起 29.把酒临风 把: 持、执 30.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求: 探求 古仁人: 古代品德高尚的人 31.或异二者之为 或: 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 32.居庙堂之高 庙堂: 指朝廷
28.先天下之忧而忧, 先: 29.后天下之乐而乐 后: 30.微斯人 微:
28.先天下之忧而忧, 先: 在……之前 29.后天下之乐而乐 后: 在……之后 30.微斯人 微: 如果没有
二、课下未注释的重点字词
1.越明年 明年: 2.属予作文以记之 作文: 以: 3.前人之述备矣 备: 4.薄暮冥冥 薄: 5.去国怀乡 去: 6.而或长烟一空 或:
1.越明年 明年: 第二年 2.属予作文以记之 作文: 写文章 以: 连词。表示后一行动是前一行动的目的 3.前人之述备矣 备: 完备,详尽 4.薄暮冥冥 薄: 迫近 5.去国怀乡 去: 离开 6.而或长烟一空 或: 有时
7.登斯楼也 斯: 8.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尝: 9.或异二者之为 为: 10.不以物喜 以: 11.吾谁与归 归:
7.登斯楼也 斯: 这 8.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尝: 曾经 9.或异二者之为 为: 这里指两种表现 10.不以物喜 以: 介词。因为 11.吾谁与归 归: 归依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2.属予作文以记之。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答案】 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采分点:具)2.属予作文以记之。【答案】 (滕子京)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采分点:属、作文)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答案】 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采分点:大观、备)
4.览物之情,得无异乎?5.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6.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4.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答案】 (他们)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采分点:得无、异)5.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答案】 (有时)连绵不断的雨纷纷而下,接连几个月天气不放晴。(采分点:淫雨、霏霏、开)6.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答案】 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被说坏话,惧怕被批评指责。(采分点:去、国、谗、讥)
7.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8.沙鸥翔集,锦鳞游泳。9.而或长烟一空。
7.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答案】 到了春风和煦、日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风浪。(采分点:景、惊)8.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答案】 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在水中)畅游。(采分点:翔集、锦鳞)9.而或长烟一空。【答案】 而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采分点:或、一)
10.浮光跃金,静影沉璧。11.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1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10.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答案】 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采分点:璧)11.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答案】 胸怀开阔,精神爽快,荣耀和屈辱一并忘掉,端着酒,迎着风,那是喜洋洋的欢乐啊。(采分点:宠、偕、把)1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答案】 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采分点:尝、求、或、为)
1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1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6.微斯人,吾谁与归?
1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答案】 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采分点:以)1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答案】 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就为君主忧虑。(采分点:庙堂、江湖)1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答案】 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采分点:先、后)16.微斯人,吾谁与归?【答案】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采分点:微、归)
1.文章第3、4段运用 的写作手法,描写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分别表现了迁客骚人 和 两种心情。
2.作者写迁客骚人因天气的阴晴变化而引发的不同心情,目的是反衬古仁人 。(用原文语句回答)
3.文中从空间角度表现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 。从时间角度表现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 。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4.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分别指什么。
【答案】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异”,是指不同的自然景象引发的迁客骚人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情。“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的“异”,是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
【答案】意在与“古仁人之心”进行对比,突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高尚情操。
6.“古仁人”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滕子京也有这样的胸襟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答案】有。“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体现了滕子京虽遭贬谪,却没有因此沉沦,而是积极理政,取得显著政绩,他做到了“不以己悲”。
7.文中的“其喜洋洋者矣”是一种“乐”,“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是一种“乐”,说说这两种“乐”有什么不同。
【答案】前者因个人的“得”而乐,是一己之乐;后者因天下百姓的“乐”而乐,是一种“大”乐。
8.“迁客骚人”的“感极而悲”是一种“忧”,古仁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也是一种“忧”,说说这两种“忧”有什么不同。
【答案】前者“忧”的是个人的得失、环境的变迁;后者“忧”的是国家大事,是为君主和天下百姓而忧。
9.作者写“迁客骚人”和古仁人的情有什么目的?
【答案】通过这两种情的对比,赞美了古仁人的高尚品德,表现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10.文中的“二者之为”指哪种心情?为什么要写“二者之为”?
【答案】“二者之为”指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悲”的“览物之情”。写“二者之为”,是为了与“古仁人之心”进行对比,赞美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尚品德,表现作者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为表现文章主旨服务。
11.“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表达了作者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类古仁人的向往与敬慕之情。
12.文章略写巴陵胜状,详写览物之情,这样安排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第一,“前人之述备矣”,所以不必再去重复;第二,从全文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介绍岳阳楼的建造经过和它的构造及景物等,而是借景抒情,表现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13.《孟子·梁惠王下》中的“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有什么共同之处?
【答案】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或以天下为己任)。(用自己的话答出此意也可)
14. (对接课后习题)结合具体语句谈一谈第3、4段各自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其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心境。
【答案】这两段是拟写游人的“览物之情”。第3段以转接词“若夫”开始,含有假定意味,格调低沉。这一段描绘了一幅“洞庭风雨图”:“淫雨霏霏”,写阴雨连绵不断;“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写风大浪高,令人生畏;“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写风雨天的晦暗;“樯倾楫摧”,写舟船覆灭的景象;“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写环境的阴森恐怖。第4段以转接词“至若”开启,虽然也含假设意味,但格调转高。这一段描绘了一幅“洞庭春晴图”:“春和景明,波澜不惊”,写春风和煦,日光明亮,水面平静;“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写
水天一色,浩瀚无边;“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写飞鸟与游鱼的欢快;“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写植物的繁茂;“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写湖上烟雾消散、明月朗照;“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写月映湖水,金色玉光;“渔歌互答”,写渔人之乐。这两段景物描写,是作者在生活真实基础上的虚拟体验,具有高度概括性质。作者的心境,呼应着景物,与游人共悲欢。第3段,表现出远谪的悲苦、郁闷之情;第4段,表现出心旷神怡、遗忘得失宠辱的乐观情怀。
15.(对接课后习题)文中的写景、抒情和议论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结合具体语段,加以分析。
【答案】从全文看,本文写景、抒情、议论是融为一体的;具体而论,又表现出鲜明的层次性,表现出写景的独立,和议论与抒情的融合。如第2段概写洞庭景物后,以“然则”一转,接以提问式的议论;第3段写洞庭风雨、第4段写洞庭春晴,后面都接以抒情;第5段则以“嗟夫”开头,表现出强烈的抒情色彩,然后又接以整段的议论,议论中含有抒情的色彩。文章最后又归于单纯而强烈的抒情,即“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这样,写景与议论抒情相互映衬,完美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16.(对接课后习题)文中的写景、抒情和议论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结合具体语段,加以分析。
【答案】“迁客骚人”的观物之情是阴风苦雨则悲,风和日丽则喜。“古仁人”则不然,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论是在朝还是在野,忧民忧君之心不改,具有“先忧后乐”的伟大襟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作者假托“古仁人”的政治理念,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自己的政治理想:以治国安邦为己任,忧在天下人之前,乐在天下人之后。这种“先忧后乐”的思想,是对儒家传统的“与民同乐”观念的发展,更具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苦己为人的奉献精神。
【甲】见《岳阳楼记》全文。 【乙】岳阳楼李商隐欲为平生①一散愁,洞庭湖上岳阳楼。 可怜万里堪乘兴,枉②是蛟龙解③覆舟。
课内文言文与课外诗歌对比
【注】 ①平生:一生。②枉:徒然。③解:明白。
1.《岳阳楼记》中表明写作本文缘由的句子是: 。《岳阳楼》中表明作者来到岳阳楼的目的的句子是: 。(用原文语句填空)
2.《岳阳楼记》和《岳阳楼》分别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 《岳阳楼记》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岳阳楼》抒发了作者不得志的愁闷之情。
【参考译文】岳阳楼 想要驱散一生的忧愁,我来到洞庭湖畔,登上岳阳楼。可惜我不远万里乘兴而来,即使明白蛟龙打翻船只也是徒然。
【甲】见《岳阳楼记》第2~5段。 【乙】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 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节选自袁中道《游岳阳楼记》,有删改)
【词义迁移通关】
【阅读对比探究】1.【甲】【乙】两文巧用修辞手法描绘风浪。【甲】文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风浪的句子是“ ”;【乙】文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风浪的句子是“ ”。
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
2.【甲】【乙】两文写的都是游览者在岳阳楼的所见所闻。【甲】文中,淫雨、阴风、浊浪等景物触发了“迁客骚人”的悲苦之情,沙鸥、锦鳞、芷兰等景物触发了“迁客骚人”的 之情。【乙】文中,清风、湖水、小船等景物触发了作者的愉悦之情,浓云、狂风、巨浪等景物触发了作者的 之情。
3.你认为【甲】文中的“迁客骚人”和【乙】文的作者袁中道是否达到范仲淹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为什么?
【答案】 都没有达到。因为“迁客骚人”带着情感去赏物,袁中道由景生情,为外物所影响。
中考总复习语文(河北)古诗文专题一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第16篇 岳阳楼记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总复习语文(河北)古诗文专题一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第16篇 岳阳楼记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录河北·中考,原文呈现+参考译文,作品拓展,全文主旨,写作特色,实词释义,一词多义,通假字,重点实词,虚词释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总复习语文古诗文阅读专题-文言文阅读18.鱼我所欲也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总复习语文古诗文阅读专题-文言文阅读18.鱼我所欲也课件,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录安徽·中考,细梳理·教材全解,考情速览,原文呈现,字词详解,主旨归纳,结构导航,全突破·归纳探究,字词释义,句子翻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总复习语文古诗文阅读专题-文言文阅读14.马说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总复习语文古诗文阅读专题-文言文阅读14.马说课件,共5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录安徽·中考,细梳理·教材全解,考情速览,文学文化常识,原文呈现,字词详解,主旨归纳,结构导航,全突破·归纳探究,字词释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