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文内容课件ppt
展开一、农业区位因素1.农业生产活动(1)概念: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等,以获得所需的产品。(2)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
2.农业区位因素影响一定地方农业生产选择的因素称为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
实践链接将下列因素与其对应现象正确连线。
特别提醒1.光照条件≠热量条件影响农业生产的光照条件和热量条件是不同的。光照条件主要指太阳辐射的时间长短和强度,热量条件主要指气温(积温)高低。太阳辐射强,气温未必高;光照条件好,热量条件不一定好。2.降水条件≠水源条件降水是气候层面的,指的是大气环流所带来的水。水源指的是所有水的来源,包括降水、地表水(主要是河湖水)、高山冰雪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和地下水等。一些干旱地区虽然降水不足,但如果有河流、湖泊或充足的地下水,也可能水源相对充足。
(2)人文因素①市场:市场的需求、农产品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从而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②交通运输:交通运输快捷,可以节省农产品的运输、存储费用和运输时间。③政策法规: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法规,如税收办法、鼓励或限制农业生产规模和类型,以及提高或降低农产品的价格等,都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④其他因素:资金、劳动力、科技、历史、文化、政治等因素也影响农业区位选择。
3.农业区位选择的目的
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一般情况下,一个地区的自然因素相对稳定,人文因素不断发展变化。1.市场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为直接。2.通过技术手段对光热、水分等不适宜农业生产的状况进行人工干预,使之适宜发展农业。3.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改进,使市场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4.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1)农副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增,在远离城市的广大农、牧地区形成一大批农副产品生产基地。(2)增加了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3)推动育种技术、栽培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使农作物生产摆脱了传统地域的限制。(4)农村劳动力大量减少,农业机械化迅速推广,促使农民选择易于机械化作业的农作物生产。
链接生活2019年7月,中国海水稻在沙漠环境下的试种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取得巨大突破,不论是水稻种植面积,还是水稻单产均刷新了迪拜沙漠水稻种植纪录。在沙漠环境下种植水稻获得巨大成功,这是哪一区位因素变化导致的?提示科技。
一、判断题1.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畜牧业和立体农业。( )2.青藏高寒区只有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才有农业的发展。( )3.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主要受市场需求影响。( )4.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特点,因此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5.与人文因素相比,自然因素相对稳定,因而其对农业的影响基本不变。( )答案:1.√ 2.× 3.√ 4.× 5.×
二、选择题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B.劳动力C.地形D.市场解析:淮南和淮北以淮河为界,淮河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其南北两侧气温和降水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因此,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气候。答案:A
2.关于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变化较大B.热量不仅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而且关系到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C.宁夏平原发展水稻种植业,主要是因为光照充足D.东南丘陵种植茶树,是受地形的影响解析:一般情况下,一个地区的自然因素可以看作是相对稳定的,而农业生产的人文因素则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宁夏平原靠近黄河,利用黄河水灌溉发展水稻种植业;茶树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长,东南丘陵种植茶树主要是受土壤因素的影响。答案:B
3.下列地区与所列特色农业相匹配的是( )A.北疆地区——苹果园、奶业、茶叶B.海南岛——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C.渭河平原——棉花、制糖、番茄、葡萄酒D.云贵地区——烤烟、花卉、苹果园解析:海南岛可利用其纬度低、热量充足的优势,建立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答案:B
下图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部分区域农业发展格局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皖南山区特色农业区盛产的农产品主要有( )①茶叶 ②柑橘 ③香蕉 ④甜菜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5.与大别山特色农业区相比,沿江平原农业区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人文因素是( )A.环境优美B.水源充足C.交通便捷D.气候适宜
解析:第4题,皖南山区位于长江以南地区,水热条件较好,适宜种植亚热带地区的作物,如茶叶、柑橘;香蕉为热带水果,甜菜为温带作物,不适宜在该地区种植。第5题,与大别山特色农业区相比,沿江平原农业区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人文因素是其平原地区便捷的交通条件。答案:4.A 5.C
农业区位因素问题探究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乡村四月》是南宋诗人翁卷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调,出神入化地描写了农村初夏时节的旖旎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结合材料探究:(1)判断诗中描述的区域位于我国的什么地区。(2)分析诗中所反映的该地区的主要农作物类型及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3)分析诗中体现的影响农业生产的人文因素。
提示(1)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2)主要农作物类型是桑树和水稻。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地形。(3)由“乡村四月闲人少”可知是劳动力因素。
关键能力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各因素对农业生产及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如下。(1)自然因素
方法技巧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区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利用土地。(1)从自然因素分析农业的区位首先,综合考虑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从当地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分析,并确定影响当地农业区位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例如,湿润、半湿润地区一般发展种植业;干旱、半干旱地区可发展灌溉农业或畜牧业;平原地区可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陡坡可发展林业或畜牧业,丘陵缓坡可修筑梯田从事种植业;沿海滩涂可发展海水养殖业。
其次,了解农作物的生长习性,根据农作物的生长习性选择适宜的自然条件。如下表所示。
(2)从人文因素综合分析农业的区位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也很大,在农业区位选择时,应着重考虑市场和交通运输这两个最富变化的人文因素的发展变化,最终确定比较合理的农业区位。
典例剖析例1近年来,新疆特色农业发展迅速,哈密瓜、香梨等特色瓜果驰名中外。地处黄河三角洲的山东省寿光市充分利用区域条件,发展成为我国著名的“蔬菜之乡”。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新疆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光照充足B.交通便利 C.科技发达D.水源充足(2)新疆发展特色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市场B.政策C.气候D.水源(3)山东寿光蔬菜基地形成的人文因素有( )①气候温暖湿润 ②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③消费市场广阔 ④对外交通便利 ⑤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③⑤⑥D.③④⑤⑥
素养立意本组题考查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体现了对学生综合思维的考查。解析:第(1)(2)题,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远离海洋,降水较少,光照充足。光照充足为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该地水源不足,水源成为发展特色农业的限制性因素。第(3)题,山东寿光形成蔬菜基地的区位因素中①②是自然因素,③④⑤⑥为人文因素。答案:(1)A (2)D (3)D
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问题探究早春和煦的阳光下,沉寂了一个冬天的东北大地正渐渐醒来。在素有“天下粮仓”之称的吉林省榆树市,春天似乎来得格外早些,一栋栋排列整齐的日光温室内,苗木正绿,草莓正红,外面还有几分春寒料峭,温室里的农民们却已是汗流浃背,正在辛勤地劳作着。鲜红、碧绿的农产品从他们的温室大棚中生产出来,远销千里之外,极大地丰富了城市中居民的菜篮子。
结合材料探究:(1)分析吉林省榆树市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理由是什么?(2)分析吉林省榆树市的日光温室改变了什么条件使其在寒冷的冬季也能进行农业生产。(3)吉林省榆树市农民生产的温室蔬菜能远销千里之外主要得益于什么?对其农业生产有何影响?提示(1)热量条件相对较差。纬度较高。(2)热量条件。(3)主要得益于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改进。影响:扩大了农产品的消费市场,促进当地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关键能力1.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条件在不断变化中,其主要是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或对市场、交通等因素的影响,间接影响农业发展。具体分析如下所示。
2.人文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典例剖析例2图1表示2000—2010年安徽省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图2表示2000年、2010年安徽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安徽省冬季使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改变的是农业生产的( )A.地形条件B.降水条件C.热量条件D.土壤条件(2)2000—2010年,安徽省粮食产量总体呈上升态势的主要原因是( )①耕地面积增加 ②政策支持 ③农业劳动力增加④科技支撑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与2000年相比,2010年蔬菜瓜类播种面积变化较大,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水源B.市场C.土壤D.机械化
素养立意本组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体现了对学生综合思维的考查。解析:第(1)题,温室大棚充分利用光照,有效地减少了热量的散失,改变了农业生产的热量条件。第(2)题,主要考查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读图1可知,与2000年相比,2010年安徽省耕地面积减少,①错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耕地的减少,农业劳动力减少,③错误;科技水平的提高和政策的支持是粮食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②④正确。第(3)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市场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蔬菜瓜类市场扩大,故播种面积扩大。答案:(1)C (2)D (3)B
【素养】 综合思维——聚焦“设施农业”设施农业是采用人工技术手段,改变自然的光照、温度条件,创造优化动植物生长的环境因子,使之能够全天候生长的设施工程。设施农业是一个新的生产技术体系,它的核心设施就是环境安全型温室、环境安全型畜禽舍、环境安全型菇房。关键技术是能够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的覆盖材料,可做到寒冷季节高透明、高保温;夏季降温;将太阳光中的无用光波转变为光合作用需要的光波。它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设计成不同的设施类型,同时选择适宜的品种和相应的栽培技术。
设施农业,是在环境相对可控条件下,采用工程技术手段,进行动植物高效生产的一种现代农业方式。设施农业涵盖设施种植、设施养殖和设施食用菌等。我国设施农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面积利用太阳能的工程,绝对数量优势使我国设施农业进入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期,技术水平越来越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设施栽培产量是露天种植的3.5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有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40%,发展设施农业是解决我国人多地少制约可持续发展问题最有效的技术工程。
【培优】旅游和科技正演绎着一场农业经营模式的变革。下图为西安周边某县建立的农业产业园,融合了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的体验观光农业,无土栽培、无公害化生产、采摘游、家庭农场、订单式的私人配送与定制等手段,让农产品价格翻了几番,采用智能温棚控制技术,为农户带来“四季不断”的收入。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综合思维)智能温棚改造了农业生产中的哪些要素?( )A.热量、光照、土壤B.土壤、热量、光照C.热量、水分、土壤D.热量、光照、湿度(2)(综合思维)导致当地农业生产形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包括( )①全球变暖 ②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③交通运输的发展 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⑤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⑥农业生产私有化A.②⑤⑥B.①⑤⑥C.②④⑤D.③④⑤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西安地处北方地区,但智能温棚使得农业生产四季不断,因此该技术改造了农业生产中的气候条件,如热量、光照、湿度等。故选D项。第(2)题,全球气候变暖是全球性的,而且全球气候变暖也没有使得北方冬季气温达到可以露天种植的水平,①错误;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当地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增大,②正确;交通运输的发展拓展了农产品的市场,但不会引发农业生产形式的变化,③错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私人配送与定制提供了便利,④正确;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为农业生产形式的变化提供了可能,⑤正确;农业生产私有化有违事实,⑥错误。故选C项。答案:(1)D (2)C
河西走廊是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要道,也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近年来,该地制种业结构发生变化,蔬菜、瓜果、花卉等种植规模迅速扩大。下图示意河西走廊地区。据此完成1~2题。
1.与黄淮海平原制种基地相比,该地成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最明显的优势是(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B.交通便利,距离市场较近C.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D.海拔高,气温低,病虫害少2.该地制种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水源B.机械C.土壤D.市场
解析:第1题,河西走廊地处内陆,降水少,气候干燥,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有机物质的积累,故A项正确。第2题,蔬菜、瓜果、花卉等制种利润更大,且市场需求多,故该地制种业结构发生变化,D项正确。答案:1.A 2.D
2013年6月,“云南省红河哈尼水稻梯田”被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下图为哈尼水稻梯田景观图。据此完成3~4题。
3.在山区修筑梯田发展种植业主要改造的自然因素是( )A.气候B.土壤C.水源D.地形4.该区域发展水稻种植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A.全年高温多雨B.夏季高温多雨C.全年高温少雨D.夏季炎热干燥
解析:第3题,在山区,地形坡度较大,不适宜直接发展种植业,把山地的缓坡改造成梯田既可以增加粮食产量,又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所以梯田主要改造的自然因素是地形。故选D项。第4题,发展水稻种植的有利气候条件是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该区域的气候类型是季风气候,能满足水稻生长对水热的需求。故选B项。答案:3.D 4.B
菏泽市为我国的“牡丹之乡”,牡丹种植已有几百年历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生产基地、科研基地、出口基地和观赏基地。国家林业局将菏泽市列为全国专用牡丹生产基地试点区。据此完成5~6题。5.国家林业局选择在菏泽市建设专用牡丹生产基地的主要人文因素是(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B.季风气候,雨热同期C.临近黄河,水源充足D.种植历史悠久,市场广阔
6.菏泽某园艺有限公司每年生产鲜花牡丹80万枝,产品大量出口到荷兰、俄罗斯、日本、德国、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意大利、韩国等十几个国家。影响菏泽鲜花牡丹销往世界各地的主要原因是( )A.便利的交通和先进的保鲜技术B.适宜的气候C.廉价的劳动力D.优越的政策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堂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堂教学课件ppt,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基础精准演练,模拟综合探究,课时达标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文ppt课件,共42页。
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评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评课课件ppt,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自我检测,探究一,探究二,素养培优,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