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5.2 速度课后测评
展开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5.2 速度课后测评,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初中所指的运动一般是机械运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5.2 (原卷版) 考点1 速度与物体运动1、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速度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速度的大小也称为“速率”;物理学中提到的“速度”一般指瞬时速度,而通常所说的火车、飞机的速度都是指平均速度;在实际生活中,各种交通工具运动的快慢经常发生变化。
2、初中所指的运动一般是机械运动:
(1)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匀加速、匀减速、非匀变速);
(2)曲线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非匀变速曲线运动【抛体运动、曲线运动、圆周运动、振动】)【典例1】下列四个图象所示物体的运动速度相同的是(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典例2】速度是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某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速度为5米/秒,其读作 ,它所表示的意义是 。【变式训练1】如图所示是在同一位置开始同向运动的甲、乙两物体路程s与时间t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同时开始运动 B.以甲为参照物,乙是运动的 C.在t=5s时,甲、乙两物体相遇 D.甲物体的运动速度为3m/s【变式训练2】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甲所示。 (1)可以看出小球在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2)图乙中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中,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 (填图中的选项字母)考点2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1、速度的公式:,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注意事项:(1)应用计算时,单位要统一;s单位是米(m),t单位是秒(s),速度v的单位是米/秒 (m/s);
(2)公式的三个物理量必须对应于同一物体。
(2)应用:①火车过桥(隧道)问题:
a:火车完全在桥上所走路程=桥长-车长;b: 火车过桥经过的路程=桥长+车长。
②出租车问题:
a.出租车的速度表示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行进速度,指针指示的数值就是该时刻的速度值,采用的单位为km/h;
b.里程示数窗表示该车行驶的总路程,某段时间的路程就等于这段时间内两个示数的差;
c.出租车票据上给出的上车、下车时间间隔为车行驶时间,里程就是这段时间内出租车通过的路程.利用这些信息,可以解决与出租车有关的多种问题。【典例3】一辆长30m的大型平板车,在匀速通过70m长的大桥时,所用时间是10s,它以同样的速度通过另一座桥,用了20s的时间,那么这座桥的长度是( )A.140m B.170m C.200m D.230m【典例4】雷雨天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我国宇航员在“天和”核心舱将一束激光射向月球,经过0.54s接收到从月球返回的激光,则此时“天和”核心舱离月球的距离是 m。中秋佳节时,皎洁的月亮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光源。【变式训练1】甲、乙两车分别从P、Q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经过6秒甲、乙相遇。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P、Q间的距离为s,则( ) A.v甲>v乙,s=16米 B.v甲>v乙,s=8米 C.v甲<v乙,s=16米 D.v甲<v乙,s=8米【变式训练2】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同时沿同一方向运动的s﹣t图象,根据图象可以看出甲车做 直线运动,0﹣5s内,乙车的速度是 m/s;第15s时,甲、乙两车相距 m。考点3 速度的计算1、速度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速度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速度的公式:通常用字母v表示速度,用字母s表示路程,用字母t表示时间,则速度的公式是。【典例5】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1,所用时间之比是2: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A.1:2 B.2:1 C.9:2 D.2:9【典例6】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1)甲车的速度是 m/s;(2)若以乙车为参照物,丙车向 (选填“东”或“西”)做直线运动;(3)经过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 车,它距后面的车的距离是 m。【变式训练1】2019年10月1日举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首次国庆阅兵,彰显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迈向强起来的雄心壮志。如图所示每个方队从天安门东华表正步行进至西华表大约用1min的时间,东、西华表的距离为96m(不考虑队伍长度),则阅兵方队正步行进的速度大约是( )A.1.6m/s B.96m/s C.1m/s D.1.6m/min【变式训练2】小朵从家中出发到达京华城广场后,沿原路返回家中,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她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图像如图所示,则步行的是图中的 段,她骑车的速度是 m/s。考点4 运动快慢的比较运动快慢的比较我们一般采取:(1)在运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行驶路程的长短,行驶的路程越长,运动得越快;
(2)在行驶路程相等的情况下,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运动的时间越短,运动得越快;
(3)用路程除以时间,比较单位时间的路程,单位时间的路程越大,速度越快。【典例7】下列运动中的人或物,速度最大的是( )A.刘翔以12.88s创造了男子110m栏世界纪录 B.某同学骑自行车用2min45s 前进了1000m C.手扶拖拉机在20min内前进4.8km D.汽车在城区行驶时限速 40km/h【典例8】热爱运动的小明经常进行跑步锻炼,如图所示,这是小明在跑步过程中利用手机中的软件记录的一段时间内的“配速”(配速定义:通过每公里路程所需要的时间)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在t1、t2和t3三个时刻中,他跑步最慢的时刻是 (选填“t1”、“t2”或“t3”);你判断的理由是 。【变式训练1】羚羊2min奔跑2400米,汽车行驶速度是54km/h,谁运动的比较快?( )A.羚羊 B.汽车 C.一样快 D.无法比较【变式训练2】百米赛跑的某个时刻,甲、乙两名运动员的位置如图, 的速度较快,因为在相同的时间内他通过的 大。若终点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响才按表计时,这样的计时方法会 (填“提高”或“降低”)跑步成绩。 一、选择题。1.(2021秋•江宁区期末)甲、乙、丙三人骑自行车匀速行驶,甲在1h内行驶15km;乙在3min内行驶750m;丙行驶100m需24s。则三人骑车速度的大小为( )A.甲最大,丙最小 B.甲最小,丙最大 C.乙最大,甲最小 D.甲、乙、丙一样大2.(2021秋•江津区期末)一辆摩托车做直线运动,1s内走10m,2s内走20m,3s内走30m…,则此车的运动是(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3.(2021秋•开州区期末)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8s内,甲、乙两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0~8s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 D.甲同学的速度为0.625m/s4.(2021•泸州)甲、乙两位同学在同一考点参加800m体考,t=0时同时起跑,t4时刻同时到达终点,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0~t1时间内甲、乙两同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t1~t2时间内甲、乙两同学保持相对静止 C.0~t3时间内甲同学的路程小于乙同学的路程 D.刚到达终点时,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5.(2021•天门模拟)为了测定某辆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速度,小宇同学拍摄了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图中所附的刻度是均匀的,如果每隔1秒拍摄1次,轿车本身总长4.5m,那么这辆轿车2秒内的速度约为( ) A.30 m/s B.15 m/s C.12.5 m/s D.9.5m/s6.(2021秋•营口期末)在男子百米短跑比赛中,运动员们快步如飞,关于运动快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观众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②终点裁判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③物理学上用裁判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④物理学上用观众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7.(2021•锦江区校级模拟)甲同学骑自行车沿直线公路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一同原路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相遇前甲的速度是相遇后甲的速度的1.5倍 B.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 C.两同学相遇时甲行驶了4km D.整个过程乙的平均速度是甲平均速度的2倍二、填空题。8.(2021秋•恩平市期中)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2~5s内该物体运动的路程为 ;5~7s内物体做 运动,速度为 m/s。 9.(2021秋•来凤县期末)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而行,他们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 同学运动较快,开始运动时两同学相距 m,图中的a点表示 .10.(2021•花山区校级三模)如图所示,在一个内壁宽度L=10cm的固定钢盒内,有一个小钢珠来回不停地做直线运动。已知小钢珠在运动时速度大小不变(摩擦不计),碰壁的时间极短,故不计,碰壁后速度反向且大小不变。小钢珠从A壁出发,每秒刚好碰壁3次,则小钢珠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m/s。11.(2021秋•湘潭县期末)在学校运动会上,有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成绩可知,跑得最快的是 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的是在相同 的条件下比较 的方法。(填路程或时间)参赛者甲乙丙成绩/s13.613.813.7三、解答题。12.(2021秋•东乡区期中)国庆假期,小明与家长到灵溪小镇游玩,他站在游艇上对着远处的山崖高喊一声,经过2秒听到回声。求:(空气温度为15℃)(1)若游艇停泊在水面,他离山崖多远?(2)若游艇以18km/h的速度驶向山,当小明听到回声时,他离山崖多远? 13.(2021秋•和平区校级期中)在公路上,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它用30s追上了它前方450m处的一辆匀速行驶着的自行车,请计算。(1)汽车行驶的路程;(2)这辆自行车的速度。 14.(2021秋•桐柏县月考)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间的先导段联调联试和综合试验中,我国生产的“和谐号”CRH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最高运行时速达到486.1km。中国高铁再次刷新世界铁路运营实验最高速。(1)若该车组以480km/h的速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2h,则通过的路程是多少?(2)若普通列车的平均速度是120km/h,则高速动车组比普通列车跑完上述路程要节省多少时间?
5.2 (解析版) 考点1 速度与物体运动1、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速度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速度的大小也称为“速率”;物理学中提到的“速度”一般指瞬时速度,而通常所说的火车、飞机的速度都是指平均速度;在实际生活中,各种交通工具运动的快慢经常发生变化。
2、初中所指的运动一般是机械运动:
(1)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匀加速、匀减速、非匀变速);
(2)曲线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非匀变速曲线运动【抛体运动、曲线运动、圆周运动、振动】)【典例1】下列四个图象所示物体的运动速度相同的是(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答案】D。【解答】解:由图可知,甲的s﹣t图像为一条斜线,表明甲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为:v甲===10m/s;乙的v﹣t图像为一条斜线,说明乙做加速运动;丙的s﹣t图像为一条平行于t轴的直线,说明丙的速度为0;丁的v﹣t图像为一条平行于t轴的直线,说明丁做匀速直线运动,且丁的速度为10m/s;所以甲、丁的速度是相同的。故选:D。【典例2】速度是表示物体 运动快慢 的物理量,某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速度为5米/秒,其读作 5米每秒 ,它所表示的意义是 1s内通过的路程为5m 。【答案】运动快慢;5米每秒;1s内通过的路程为5m。【解答】解: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某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速度为5米/秒,读作5米每秒,表示物体1s内通过的路程为5m。故答案为:运动快慢;5米每秒;1s内通过的路程为5m。【变式训练1】如图所示是在同一位置开始同向运动的甲、乙两物体路程s与时间t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同时开始运动 B.以甲为参照物,乙是运动的 C.在t=5s时,甲、乙两物体相遇 D.甲物体的运动速度为3m/s【答案】C。【解答】解:A、根据图像可知,甲比乙晚运动2s,因此不是同时开始运动的,故A不正确;B、根据图像可知,开始一段时间内,甲、乙的速度相同,因此以甲为参照物,乙是静止的,故B不正确;C、在t=5s时,甲、乙通过的距离都为6m,因此甲、乙两物体相遇,故C正确;D、根据图像可知,前3s内,乙的速度为=2m/s,但是在第3s到第8s内乙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甲4s内通过的路程为8m,故D不正确。故选:C。【变式训练2】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甲所示。 (1)可以看出小球在做 变速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2)图乙中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中,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 C (填图中的选项字母)【答案】(1)变速;(2)C。【解答】解:(1)相机拍照间隔的时间是相同的,由图可知:在相等的间隔时间内,小球运动的距离逐渐变大,小球的运动速度逐渐变大,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2)由照片中小球的运动轨迹可知,小球运动的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大,图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变速;(2)C。考点2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1、速度的公式:,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注意事项:(1)应用计算时,单位要统一;s单位是米(m),t单位是秒(s),速度v的单位是米/秒 (m/s);
(2)公式的三个物理量必须对应于同一物体。
(2)应用:①火车过桥(隧道)问题:
a:火车完全在桥上所走路程=桥长-车长;b: 火车过桥经过的路程=桥长+车长。
②出租车问题:
a.出租车的速度表示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行进速度,指针指示的数值就是该时刻的速度值,采用的单位为km/h;
b.里程示数窗表示该车行驶的总路程,某段时间的路程就等于这段时间内两个示数的差;
c.出租车票据上给出的上车、下车时间间隔为车行驶时间,里程就是这段时间内出租车通过的路程.利用这些信息,可以解决与出租车有关的多种问题。【典例3】一辆长30m的大型平板车,在匀速通过70m长的大桥时,所用时间是10s,它以同样的速度通过另一座桥,用了20s的时间,那么这座桥的长度是( )A.140m B.170m C.200m D.230m【答案】B。【解答】解:由题意知s车=30m,s桥1=70m通过第一座桥时,车通过总路程S=s车+s桥1=30m+70m=100mV车===10m/s当通过第二座桥时它以同样的速度,故车通过总路程S2=v车×t2=10m/s×20s=200m因为车通过总路程S2=s车+s桥2所以s桥2=S2﹣s车=200m﹣30m=170m故选:B。【典例4】雷雨天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 大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108 m/s,我国宇航员在“天和”核心舱将一束激光射向月球,经过0.54s接收到从月球返回的激光,则此时“天和”核心舱离月球的距离是 8.1×107 m。中秋佳节时,皎洁的月亮 不属于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光源。【答案】大于;3×108;8.1×107;不属于。【解答】解:(1)雷雨天,打雷和闪电在空中是同时产生的,因为光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远远的大于声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所以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2)激光从“天和”核心舱到月球的传播时间t=×0.54s=0.27s,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v=3×108m/s,由v=可得此时“天和”核心舱离月球的距离:s=vt=3×108m/s×0.27s=8.1×107m;(3)月球自身不能发光,是靠反射太阳光,月球不属于光源。故答案为:大于;3×108;8.1×107;不属于。【变式训练1】甲、乙两车分别从P、Q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经过6秒甲、乙相遇。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P、Q间的距离为s,则( ) A.v甲>v乙,s=16米 B.v甲>v乙,s=8米 C.v甲<v乙,s=16米 D.v甲<v乙,s=8米【答案】D。【解答】解:(1)根据图示可知,当t=12s时,甲通过的路程为8m;当t=6s时,乙通过的路程为12m;甲的速度:v甲==≈0.67m/s;乙的速度:v乙===2m/s;所以v乙>v甲;(2)由图象读出经过6s时,甲行驶的路程s甲=4m,乙行驶的路程s乙=12m,所以P、Q间的距离为s=s乙﹣s甲=12m﹣4m=8m。故选:D。【变式训练2】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同时沿同一方向运动的s﹣t图象,根据图象可以看出甲车做 匀速 直线运动,0﹣5s内,乙车的速度是 4 m/s;第15s时,甲、乙两车相距 10 m。【答案】匀速;4;10。【解答】解:(1)由物体的s﹣t图象,可知甲车的s﹣t图象是过原点的斜线,表示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乙车的s﹣t图象可知,乙车在0~5s内通过的路程为20m,速度v乙===4m/s;(2)由图象得出,在0~5s内,乙车运动的路程大于甲车运动的路程,由v=可知乙车的速度大于甲车的速度,坐在甲车上的人看乙车,即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前运动;由图象得出,t=15s时,甲、乙两车相距30m﹣20m=10m;故答案为:匀速;4;10。考点3 速度的计算1、速度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速度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速度的公式:通常用字母v表示速度,用字母s表示路程,用字母t表示时间,则速度的公式是。【典例5】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1,所用时间之比是2: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A.1:2 B.2:1 C.9:2 D.2:9【答案】C。【解答】解:由题意可知,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且s甲:s乙=3:1,t甲:t乙=2:3,由v=可得,两物体的速度之比:==×=×=9:2。故选:C。【典例6】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1)甲车的速度是 4 m/s;(2)若以乙车为参照物,丙车向 西 (选填“东”或“西”)做直线运动;(3)经过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 乙 车,它距后面的车的距离是 10 m。【答案】(1)4;(2)西;(3)乙;10。【解答】解:(1)左边图象是s﹣t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射线,路程和时间成正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则甲车的速度v甲===4m/s;(2)右边图象是v﹣t图象,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定值,乙的速度大小v乙=6m/s;丙的速度v丙=4m/s;已知乙、丙同时、同地向东运动,由于乙车的速度大于丙车的速度,所以若以乙车为参照物,丙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即向西运动;(3)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v甲=4m/s、v乙=6m/s、v丙=4m/s;由s=vt可得经过5s后,通过的路程分别为s甲=20m、s乙=30m、s丙=20m;所以,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乙车,它距后面的车(甲、丙)的距离是10m。故答案为:(1)4;(2)西;(3)乙;10。【变式训练1】2019年10月1日举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首次国庆阅兵,彰显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迈向强起来的雄心壮志。如图所示每个方队从天安门东华表正步行进至西华表大约用1min的时间,东、西华表的距离为96m(不考虑队伍长度),则阅兵方队正步行进的速度大约是( )A.1.6m/s B.96m/s C.1m/s D.1.6m/min【答案】A。【解答】解:已知时间t=1min=60s,东、西华表的距离s=96m,则阅兵方队的行进速度:v===1.6m/s。故选:A。【变式训练2】小朵从家中出发到达京华城广场后,沿原路返回家中,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她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图像如图所示,则步行的是图中的 AB 段,她骑车的速度是 6 m/s。【答案】AB;6。【解答】解:由题意和图像可知骑车和步行的路程均为1800m其中,第一个1800m用的时间为5min=300s,其速度为 v1===6m/s,第二个1800m用的时间为30min﹣5min=25min=1500s,其速度为 v2===1.2m/s,因v1>v2,所以小朵在OA段骑车,AB段步行,且她骑车的速度为6m/s。故答案为:AB;6。考点4 运动快慢的比较运动快慢的比较我们一般采取:(1)在运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行驶路程的长短,行驶的路程越长,运动得越快;
(2)在行驶路程相等的情况下,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运动的时间越短,运动得越快;
(3)用路程除以时间,比较单位时间的路程,单位时间的路程越大,速度越快。【典例7】下列运动中的人或物,速度最大的是( )A.刘翔以12.88s创造了男子110m栏世界纪录 B.某同学骑自行车用2min45s 前进了1000m C.手扶拖拉机在20min内前进4.8km D.汽车在城区行驶时限速 40km/h【答案】D。【解答】解:A、刘翔的速度:v==≈8.5m/s=8.5×3.6km/h=30.6km/h,B、自行车的速度:v′==≈6.0m/s=21.6km/h,C、手扶拖拉机的速度:v″===14.4km/h,D、汽车在城区行驶时限速 40km/h。通过比较可得:速度最大的是汽车。故选:D。【典例8】热爱运动的小明经常进行跑步锻炼,如图所示,这是小明在跑步过程中利用手机中的软件记录的一段时间内的“配速”(配速定义:通过每公里路程所需要的时间)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在t1、t2和t3三个时刻中,他跑步最慢的时刻是 t1 (选填“t1”、“t2”或“t3”);你判断的理由是 运动相同路程,所用时间最长 。【答案】t1;运动相同路程,所用时间最长。【解答】解:配速是指跑每公里所用的时间,此数值越小(大),表示运动相同路程所用时间越少(多),根据v=,运动越快(慢),由图知t2时刻的配速值最小,运动速度最快,t1时刻的配速值最大,运动速度最慢。故答案为:t1;运动相同路程,所用时间最长。【变式训练1】羚羊2min奔跑2400米,汽车行驶速度是54km/h,谁运动的比较快?( )A.羚羊 B.汽车 C.一样快 D.无法比较【答案】A。【解答】解:羚羊的速度:v羚羊===20m/s,汽车的速度:v汽车=54km/h=54×m/s=15m/s,由此可知,羚羊的速度快。故选:A。【变式训练2】百米赛跑的某个时刻,甲、乙两名运动员的位置如图, 乙 的速度较快,因为在相同的时间内他通过的 路程 大。若终点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响才按表计时,这样的计时方法会 提高 (填“提高”或“降低”)跑步成绩。【答案】乙;路程;提高。【解答】解:(1)由图可知,甲、乙两名运动员所用时间相同,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通过的路程,所以乙运动员的速度较快;(2)百米赛跑场上记时裁判从看到发令枪冒白烟开始记时,而不是听到枪声时计时;如果听到枪声才计时,因为光速比声速大,声音传播需要时间多,这样少计了些时间,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说明枪声已经传播100米到达终点时才开始计时,测得时间肯定少了,根据v=可得,少的时间为t==≈0.294s,这样就提高了他的成绩。故答案为:乙;路程;提高。 一、选择题。1.(2021秋•江宁区期末)甲、乙、丙三人骑自行车匀速行驶,甲在1h内行驶15km;乙在3min内行驶750m;丙行驶100m需24s。则三人骑车速度的大小为( )A.甲最大,丙最小 B.甲最小,丙最大 C.乙最大,甲最小 D.甲、乙、丙一样大【答案】D。【解答】解:甲的速度:v甲==15km/h;乙的速度:v乙==15km/h;丙的速度:v丙==15km/h;通过比较可知三者的速度相等。故选:D。2.(2021秋•江津区期末)一辆摩托车做直线运动,1s内走10m,2s内走20m,3s内走30m…,则此车的运动是(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答案】C。【解答】解:摩托车做直线运动,1s内走10m,2s内走20m,3s内走30m…,虽然每秒通过的距离都相等,但不能保证0.5s通过的距离也相等,所以此车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选:C。3.(2021秋•开州区期末)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8s内,甲、乙两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0~8s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 D.甲同学的速度为0.625m/s【答案】D。【解答】解:A、由图可知,乙同学在0s时开始行走,甲同学是在4s时才开始行走,他比乙同学晚出发4s,故A正确;B、4s~8s内,甲、乙两同学的图象都是一条直线,表明他们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C、0s~8s内,甲通过路程为5m,乙通过的路程也是5m,所以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故C正确;D、甲同学运动10m所用的时间为t=12s﹣4s=8s,甲同学的速度为v===1.25m/s,故D错误。故选:D。4.(2021•泸州)甲、乙两位同学在同一考点参加800m体考,t=0时同时起跑,t4时刻同时到达终点,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0~t1时间内甲、乙两同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t1~t2时间内甲、乙两同学保持相对静止 C.0~t3时间内甲同学的路程小于乙同学的路程 D.刚到达终点时,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答案】C。【解答】解:0~t1时间内甲、乙两同学的v﹣t图象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说明两人都在做加速运动,故A错误;t1~t2时间内甲、乙两同学的速度不变,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但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所以甲、乙两同学的距离越来越大,故B错误;t4时刻同时到达终点,t3~t4时间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所以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通过的路程,总路程相同,则0~t3时间内甲同学的路程小于乙同学的路程,故C正确;刚到达终点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D错误。故选:C。5.(2021•天门模拟)为了测定某辆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速度,小宇同学拍摄了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图中所附的刻度是均匀的,如果每隔1秒拍摄1次,轿车本身总长4.5m,那么这辆轿车2秒内的速度约为( ) A.30 m/s B.15 m/s C.12.5 m/s D.9.5m/s【答案】D。【解答】解:由图可知,在照片中轿车的长度约为:L=1cm,由图中所附的刻度可知,轿车2s内通过的路程约为轿车长度的4倍,即s=4L+0.02m,轿车的实际长度为L′=4.5m,则轿车在2s内实际通过的路程约为:s′=4L′+0.02m=4×4.5m+0.02m=18.02m。轿车的速度约为:v===9.01m/s,与D项的速度值接近。故选:D。6.(2021秋•营口期末)在男子百米短跑比赛中,运动员们快步如飞,关于运动快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观众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②终点裁判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③物理学上用裁判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④物理学上用观众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B。【解答】解:(1)比赛时,观众看到跑在前面的运动员跑地快,说明了在相同的时间内,运动员的路程越大,运动员跑得越快,观众是根据相同的时间内,比较路程大小得出结论的故,①正确;(2)终点裁判是,看谁最先到达终点,先到达终点的运动员跑得快;裁判是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得出结论的,故②正确;(3)在物理学中,一般根据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平均速度),即根据相等时间内的路程大小来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的,用观众的方法判断运动快慢,故③错误,④正确。故选:B。7.(2021•锦江区校级模拟)甲同学骑自行车沿直线公路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一同原路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相遇前甲的速度是相遇后甲的速度的1.5倍 B.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 C.两同学相遇时甲行驶了4km D.整个过程乙的平均速度是甲平均速度的2倍【答案】A。【解答】解:AC、由图像可知,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路程,在10min时两同学相遇,相遇前甲通过的路程:s甲=4km﹣1km=3km,相遇后甲通过的路程:s甲′=1km,所用时间:t甲=15min﹣10min=5min,则相遇前甲的速度为:v甲===0.3km/min;相遇后甲的速度:v甲′===0.2km/min,所以v甲=1.5v甲′,即相遇前甲的速度是相遇后甲的速度的1.5倍,故A正确,C错误;B、由图像可知,乙相遇前通过的路程:s乙=1km,则相遇前乙的速度:v乙===0.1km/min,所以v甲=3v乙,即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3倍,故B错误;D、由图像可知,整个过程,甲通过的总路程:s甲总=4km,乙经过的总路程s乙总=2km,甲、乙所用总时间均为:t总=15min,则甲的平均速度:v甲平===km/min;乙的平均速度:v乙平===km/min;所以,v甲平=2v乙平,即整个过程甲的平均速度是乙平均速度的2倍,故D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8.(2021秋•恩平市期中)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2~5s内该物体运动的路程为 0 ;5~7s内物体做 匀速直线 运动,速度为 2 m/s。 【答案】0;匀速直线;2。【解答】解:由s﹣t图象可知,2~5s内物体运动的图线与时间轴平行,说明物体静止,故此时间内该物体运动的路程为0m;由图象可知,5~7s内物体运动的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为v===2m/s。故答案为:0;匀速直线;2。9.(2021秋•来凤县期末)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而行,他们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 甲 同学运动较快,开始运动时两同学相距 10 m,图中的a点表示 甲同学追上了乙同学 .【答案】甲;10;甲同学追上了乙同学。【解答】解:(1)由图像可以看出,在前5s内,甲同学运动的路程为25m,乙同学运动的路程为25m﹣10m=15m;因相同时间内甲同学通过的路程大,所以甲同学运动得较快;(2)由图像可知开始运动时,甲同学从0m处出发,乙同学在距离甲出发点前10m处,故此时两同学相距10m;(3)由图像可知,图中的a点表示两同学相遇,即甲同学追上了乙同学。故答案为:甲;10;甲同学追上了乙同学。10.(2021•花山区校级三模)如图所示,在一个内壁宽度L=10cm的固定钢盒内,有一个小钢珠来回不停地做直线运动。已知小钢珠在运动时速度大小不变(摩擦不计),碰壁的时间极短,故不计,碰壁后速度反向且大小不变。小钢珠从A壁出发,每秒刚好碰壁3次,则小钢珠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0.3 m/s。【答案】0.3。【解答】解:1s钟内通过的路程为s=3×10cm=30cm=0.3m;速度为。故答案为:0.3。11.(2021秋•湘潭县期末)在学校运动会上,有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成绩可知,跑得最快的是 甲 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的是在相同 路程 的条件下比较 时间 的方法。(填路程或时间)参赛者甲乙丙成绩/s13.613.813.7【答案】甲;路程;时间。【解答】解:由题意知:甲、乙、丙三位同学的路程相同,因此用时少的跑的快;由表中数据知:甲用的时间最少,所以跑的最快;故答案为:甲;路程;时间。三、解答题。12.(2021秋•东乡区期中)国庆假期,小明与家长到灵溪小镇游玩,他站在游艇上对着远处的山崖高喊一声,经过2秒听到回声。求:(空气温度为15℃)(1)若游艇停泊在水面,他离山崖多远?(2)若游艇以18km/h的速度驶向山,当小明听到回声时,他离山崖多远?【解答】解:(1)空气温度为15℃,则此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若游艇停泊在水面,他离山崖的距离s=v声t=340m/s××2s=340m;(2)游艇行驶速度v1=18km/h=5m/s,由v=得在t=2s的时间内,游艇行驶的距离:s1=v艇t=5m/s×2s=10m,声音传播的距离:s2=v声t=340m/s×2s=680m,设当小明听到回声时,他离山崖的距离为s3,根据题意可得:2s3=s2﹣s1,所以,s3=(s2﹣s1)=(680m﹣10m)=335m。答:(1)若游艇停泊在水面,他离山崖340m;(2)若游艇以18km/h的速度驶向山,当小明听到回声时,他离山崖335m。13.(2021秋•和平区校级期中)在公路上,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它用30s追上了它前方450m处的一辆匀速行驶着的自行车,请计算。(1)汽车行驶的路程;(2)这辆自行车的速度。【解答】解:(1)v汽车=72km/h=20m/s;根据v=可得,汽车行驶的路程:s汽车=v汽车t=20m/s×30s=600m;(2)根据题意可知,自行车运动的距离:s自行车=s汽车﹣s0=600m﹣450m=150m,自行车的速度:v自行车===5m/s。答:(1)汽车行驶的路程为600m;(2)这辆自行车的速度为5m/s。14.(2021秋•桐柏县月考)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间的先导段联调联试和综合试验中,我国生产的“和谐号”CRH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最高运行时速达到486.1km。中国高铁再次刷新世界铁路运营实验最高速。(1)若该车组以480km/h的速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2h,则通过的路程是多少?(2)若普通列车的平均速度是120km/h,则高速动车组比普通列车跑完上述路程要节省多少时间?【解答】解:(1)由v=可得,该车组匀速行驶2h通过的路程:s=v1t1=480km/h×2h=960km;(2)由v=可得,普通列车跑完上述路程需要的时间:t2===8h;则节省的时间是:△t=t2﹣t1=8h﹣2h=6h。答:(1)通过的路程是960km;(2)可以节省时间6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5.2 速度课后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苏科版5.2 速度一课一练,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甲乙两辆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7,在“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活动”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5.2 速度巩固练习,共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