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5.2 速度(2) 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52652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八年级上册5.2 速度教案
展开
课 题 | 5.2 速度 | ||||||||||||||||||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知道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理解速度的定义和单位 ②了解测量速度的基本方法,测量速度所需要的器材以及器材的使用方法 ③初步学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并学会进行速度单位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知道常见的比较速度的方法,并让学生进行比较 ②学会选择合适的测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并掌握时间和长度的测量方法 ③学习自主设计表格,在学生的设计过程中进行必要的规范化指导,并鼓励不同的表格形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从测量简单的速度的过程中,知道其它很多速度都是这样测量出来的,由此增加对速度大小及测量方法的感性认识;我国体育健儿奥运会速度项目中的娇人成绩,让同学们领略优秀运动员超人的速度给国家所带来的容誉,适时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以此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有顽强的拼搏毅力,才可能取得丰硕的成果。
| ||||||||||||||||||
教学重点 | 速度的定义式,单位时间和速度的理解,常见两种速度单位的换算 | ||||||||||||||||||
教学难点 | 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及不同方法的灵活运用,如何引导学生比较准确地进行速度的测量,多种方法进行比较 | ||||||||||||||||||
教时安排 | 2 | ||||||||||||||||||
教学准备 | 学生:白纸两张、刻度尺(可事先测出课桌的高度或教室内某一物体的高度,也可以一同学的身高为测量高度)、秒表(或手表) 教师:白纸若干、长软尺、秒表、一装满水的两端封闭的玻璃管(中间有一气泡)、一汽车速度计的模型、气球等 | ||||||||||||||||||
教学方法 | 实验探究、演示法、讲授法、讨论法、电脑模拟 | ||||||||||||||||||
教学内容和过程 | |||||||||||||||||||
教师:上课前请同学们先观察这两张图片,看了这两张图片你有什么感觉? 学生:猎豹奔跑的很快,蜗牛爬行的很慢。 (若有同学用速度大小来回答,则教师:很好,一听这个回答,我就知道___昨天是回去仔细预习的,但是我们前面没有学过速度,有的同学不知道速度是什么,所以如果说的通俗一点是不是就是说骏马运动的很快,蜗牛运动的很慢) 教师:通过这两张图片我们知道了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那如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现在老师手上有两张16开纸A和B ,将A双折一次,将B对折两次,为了使纸片平稳下落,可将纸片的两端向上叠起一部分(演示),让它们从同一高度释放,你觉得哪一个下落的快? 请同学们取出两张16开纸A和B ,自己动手实验一下。还有不明白怎么做的可以举手问老师。 学生实验 教师:请一位学生回答,哪一个运动的快? 学生:B运动的快 教师:你是怎么判断的呢? 学生:因为它先落地。 教师:好,你是通过发现它先落地来判断它运动的快的。如果把它的判断方法用语言来完善一下该怎么说?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谁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长,谁运动得就快→相同路程比时间。 教师:有没有同学是通过其他方法来判断B运动的快的? 学生思考回答:谁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长,谁运动得就快→相同时间比路程 教师:那么在体育比赛中观众和裁判所用的比较快慢的方法相同吗? (学生如果回答相同,则提问:“观众也记时间吗?” 如果回答不同,则提问:“不同在什么地方呢?”) 学生:裁判是相同路程比较时间,观众是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教师:好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知道了如果我们要比较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我们可以有两种方法:相同路程比较时间和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那如果将两个从不同高度分两次释放,那如何来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呢?此时好像即不能用相同路程比较时间,也不能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那应该如何比较呢? 教师:那这里面我们就需要引入一个物理量,那就是速度,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有了速度这个物理量,我们怎么样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学生:速度大的运动快,速度小的运动慢 教师:很好,可是怎么知道速度大还是小呢?这里我们还要引入速度的计算公式。同学们应该数学上早就学过这个公式,就是 :,在书本上第109页,划一下。其中符号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速度的国际单位:米/秒,读做“米每秒”,符号为”m/s”.,除了国际单位,我们常用的速度单位还有千米/时(kn/h)和厘米/秒(cm/s) 教师:那1m/s又等于多少km/h呢? 学生:1m/s=(1/1000km)/(1/3600h)= 3.6km/h,1km/h=1000m/3600s=1/3.6 m/s 教师:刚才我们学习了速度的概念包括它的计算公式,现在就来测量纸张下落的速度,你认为应测量哪些量? 学生:路程S与时间S 教师:所以你需要用到什么器材? 学生:刻度尺和秒表 教师:请你先设计一个实验表格,然后算出纸片的下落的速度。 学生设计表格 教师:为了更精确的测量速度,减小测量误差你觉得这样的实验表格合理吗? 教师:那我们再来看一下生活中的一些速度。 课堂练习 三、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 器材:米尺、秒表 步骤:1.用米尺测下落高度h 2.用秒表测下落时间t 公式:纸锥下落速度v=____h/t 表格设计:
四、计算题: 已知:s=180km v=100km/h 求:t 解: 答:汽车需要1.8h可到达上海。
了解P.111各项运动的速度
| |||||||||||||||||||
课堂小结 |
| ||||||||||||||||||
作业设计 | 课时作业本相关章节练习 P112 3、 你能找到比较好的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吗?为了方便地测出速度,最好选取运动速度比较慢的物体,请试着找一找。 | ||||||||||||||||||
板书设计 | 5.2 速度 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相同路程比时间(裁判) 相同时间比路程(观众) 比较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用米尺和秒表) 二、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大,运动快 1.公式:速度=路程/时间, v=s/t 2.国际单位:m/s 读作“米每秒” 人走路时的速度1.4m/s,表示“人走路时一秒内通过的路程是1.4m” 常用单位:km/h , 读作“千米每小时”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3×105km/h,表示“光在真空中一小时内通过的路程是3×105千米 3.单位换算:1m/s 和1km/h 谁大? 1m/s=_________km/h, 1km/h=_______m/s 所以,1km/h> 1m/s .
72km/h=_____m/s 书p.109,狗奔跑的速度 人步行1.4m/s=__5_km/h | ||||||||||||||||||
教学后记 |
|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5.2 速度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5.2 速度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教学设计,第1课时,小结归纳,观察与思考,思考讨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苏科版5.2 速度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苏科版5.2 速度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速度公式的应用,作业布置,感受中华的速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5.2 速度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5.2 速度教案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