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河流优秀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河流优秀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1.有关我国河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的河流大多分布在西北外流区内 B.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C.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 D.我国的河流大多分布在东南部外流区内【答案】A【解析】我国的河流大多分布在东南部外流区内,西北内流区河流较少。2.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凡是流向外国的河流都是外流河 B.我国的河流都是自西向东流C.我国的河流都注入了太平洋,因此全部属于太平洋水系 D.最终流人海洋的河流都是外流河【答案】A【解析】我国冬季气温南北差异大,越往北气温越低。东北地区在我国的北方,冬季寒冷漫长,所以东北地区的学生寒假时间很长。3.下列四幅图表示我国四条河流,我国的第一大河是( )A. B. C. D.【答案】C【解析】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它的上游呈现“L”形,中下游呈现“W”。4.图中所示河流( )A.为内陆河 B.无结冰期 C.流量季节变化小 D.流程长【答案】A【解析】图中塔里木河全长2176千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这条河流位于我国干旱地区,流经塔里木盆地北部.河流的水源主要来自北部天山和南部昆仑山的冰雪融水。5.关于长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流域全属于我国的季风区 B.长江流域全属于我国的外流区C.长江干流不流经云贵高原 D.长江自西向东流,注入黄海【答案】B【解析】我国长江流域大部分属于我国的季风区,全属于我国的外流区,干流流经云贵高原,自西向东注入东海。6.①金沙江②岷江③珠江④湘江⑤湟水⑥汉江等河流中,属于长江支流的是( )A.①②④⑥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①③④⑤【答案】C【解析】选项中①金沙江属于长江的干流部分,③珠江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⑤湟水是黄河的支流,长江的主要支流有:雅砻江、②岷江、嘉陵江、乌江、④湘江、⑥汉江、赣江等。7.如图是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示意图,图中甲省简称是( )A.贵或黔 B.云或滇 C.甘或陇 D.陕或秦【答案】B【解析】长江流经的省区有: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所以甲为云南省,云南省的简称为“云”或“滇”。8.某考察队沿长江源头向下游考察,他们沿途拍摄了很多长江沿线的景观图,如图所示图片从上游至下游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①②③ D.②③①【答案】C【解析】长江上游河段大部分经过高原、高山、峡谷地带,具有明显的高原、山地、峡谷、河流特征。这里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长江下游江阔水深,水网密布,湖泊众多。因此认真读图可知,①是长江的上游、②是长江的中游、③是长江的下游。9.“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述的河段位于( )A.黄河上游 B.长江上游 C.珠江上游 D.淮河上游【答案】B【解析】长江上游三峡自西向东有: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两岸悬崖绝壁,江中滩峡相间,水流湍急,唐代大诗人李白经过这里留下了优美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10.长江被誉为“黄金水道”,是因为长江( )A.径流量大 B.航运价值大 C.水力资源丰富 D.矿产资源丰富【答案】B【解析】长江是中国东西向交通的大动脉,自古以来就享有“黄金水道”的盛誉.近半个世纪以来,经过航道综合整治,加之三峡、葛洲坝等水利枢纽的建设,长江的通航条件得到显著改善.重庆、武汉、南京等长期作为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目前,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超过7万千米,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60%左右。11.下列有关黄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黄河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一、二、三级阶梯 B.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C.黄河冬季无结冰期 D.黄河流经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答案】A【解析】黄河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一、二、三级阶梯,它是我国的第二长河,该河流冬季有结冰期,不流经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12.四幅水系图中,黄河水系图是( ) A. B. C. D.【答案】B【解析】读河流图分析可知,A为尼罗河;B为黄河,干流呈“几”字形分布;C为长江,形似V+W;D为刚果河。13.读黄河水系图,图中黄河主要支流⑤为( )A.汾河 B.渭河 C.湟水 D.洮河【答案】B【解析】黄河上游重要的支流有洮河、湟水等;中游有无定河、汾河、渭河等支流汇入;下游成为“地上河”无支流汇入.读图可知,图中黄河主要支流⑤为渭河。1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 )A.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B.滥垦乱伐,过度放牧 C.气候干旱,植被稀少 D.黄土土质疏松,极易遭受流水侵蚀【答案】B【解析】黄土高原每年流失大量土壤.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自然原因--地势较高,起伏较大;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覆盖较差;黄土结构疏松,多裂隙: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导致植被破坏.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不合理开矿等。15.如图为“地上河”示意图,该现象出现在我国的( )A.长江上游 B.长江下游 C.黄河上游 D.黄河下游【答案】D【解析】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泥沙大增,下游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基本无支流汇入,流域面积狭小。二、综合题16.观察“长江流域图”,回答以下问题。(1)长江的源头是______雪峰,位于______(地形区),注入______海。(2)支流:b______,c______,e______,f______。(3)湖泊:①______,②______。③④两处是长江的分界点:其中③是______,④是______。(填城市名称)(4)图中A、D是直辖市,其简称分别是______、______。(5)支流a流经______平原,该平原有“______”之称。(6)长江航运发达,有“______”之称,港口城市B______、C______又分别是湖北省和江苏省的省会城市。(7)⑤是已建成的我国最大的水利工程______,其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8)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什么?请你谈谈可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答案】(1)各拉丹东 青藏高原 东(2)乌江 湘江 嘉陵江 汉江(3)洞庭湖 鄱阳湖 湖口 宜昌(4)渝 沪(5)成都 天府之国(6)黄金水道 武汉 南京(7)三峡 防洪、发电、航运(8)防洪 加固江防大堤、兴建水库;植树造林、疏浚河道;中上游禁止砍伐树木、保持水土等。【解析】(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最终注入东海;(2)长江年径流量约1万亿立方米,占中国径流总量的37。7%,为中国水量最大的河流。主要有雅砻江、岷江、沱江、嘉陵江、b乌江、c湘江、f汉江、赣江、青弋江、黄浦江等支流汇入;(3)长江源头至湖北④宜昌为上游。宜昌至江西湖口为中游。长江中游有大量支流汇入,水量继续增多。③湖口以下为下游,长江下游江宽水深,两岸平原沃野。镇江以下为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水网密度居全国之首。长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下游和山东省南部,是中国淡水湖泊相对集中的地区。②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①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4)A是重庆市,简称渝。D是上海市,简称沪或申;(5)四川盆地地表多出露紫红色砂、页岩,故有“红色盆地”或“紫色盆地”之称。这里气候温暖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物产丰饶。著名的a成都平原位于盆地西部,有举世闻名的都江堰灌溉工程,农业发达,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6)长江自古以来就有“黄金水道”的美誉。目前,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已达7万余千米,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60%。港口城市B 武汉、C 南京又分别是湖北省和江苏省的省会城市;(7)长江三峡段的两个大型水利枢纽--葛洲坝和三峡,构成当前中国最大的水电能源基地。葛洲坝水利枢纽于1988年建成,总装机容量为271。5万千瓦。长江三峡水利枢纽于2009年竣工,总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水产养殖、灌溉和旅游等综合效益。(8)长江洪水对中下游平原地区危害最为严重,宜昌以上的干支流、以及南面的洞庭湖、鄱阳湖两大湖系,北面的汉江,是中下游洪水的三个主要来源。进入本世纪80年代,长江流域几乎每年都要发生洪灾。因此,防洪成为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为了治理长江洪涝灾害,新中国成立以来,开展了大规模的防洪工程建设,在“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方针和“江湖两利”、“左右岸兼顾、上中下游协调”的原则指导下,兴建了约3万公里堤防,安排了约500亿立方米的分蓄洪区,兴建了100多座大型水库,加强上游水土保持,完善非工程防洪等措施,形成以堤防为基础,三峡工程为骨干,干支流水库、蓄滞洪区、河道整治相配套,平垸行洪、退田还湖、水土保持相结合,以及其他非工程防洪手段并重的综合防洪体系。17.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该水系是我国河流中的______(河名),它的河水最后注入海洋①______。它的特殊的水文现象是______。(2)将该河流划分成上、中、下三段,在横线上填出分界处的地名:源头③______④______ 入海口(3)该河在上、中游接纳了众多的支流,最有名的是:⑤______ ⑥______(4)该河上游的______被誉为“塞上江南”。(5)该河的发源地是位于青藏高原上的⑧______。它曲折东流,在中国大地上写了一个大大的______字。(6)该河下游由于大量泥沙沉积形成“______”(悬河),为了治理泥沙,在洛阳附近修建了著名的______水利枢纽工程。【答案】(1)黄河 渤海 凌汛(2)河口 桃花峪(3)渭河 汾河(4)宁夏平原(5)巴颜喀拉山 几(6)地上河 小浪底【解析】(1)认真读图得知,该水系是我国河流中的黄河,它的河水最后注入海洋①渤海。它的特殊的水文现象是凌汛。(2)将该河流划分成上、中、下三段,分界处的地名是:源头③河口④旧孟津 入海口。(3)该河在上、中游接纳了众多的支流,最有名的是:⑤渭河、⑥汾河。(4)该河上游的宁夏平原被誉为“塞上江南”。(5)该河的发源地是位于青藏高原上的⑧巴颜喀拉山。它曲折东流,在中国大地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几字。(6)该河下游由于大量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为了治理泥沙,在洛阳附近修建了著名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优秀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农业精品综合训练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河流优秀第3课时练习题,文件包含23河流第3课时分层作业-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解析版docx、23河流第3课时分层作业-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