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72704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72704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72704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共14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检测题(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姓名: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1.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 )A.小孩从直滑梯上匀速下滑B.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C.从枪膛射出来的子弹在空中不能直线飞行D.熟透的苹果从树上竖直落下得越来越快2.生活中惯性现象无处不在。下列现象或实例中不是应用惯性的是( C )A.运动员跳远时助跑一段距离B.体育课上同学投掷实心球C.汽车在行驶时保持一定的车距D.洗衣机的脱水筒将衣服甩干3.在足球运动中涉及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A.踢出去的足球在向前减速运动时,足球的惯性大小不变B.用头顶飞来的足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足球鞋底凹凸不平,是为了减小与地面的摩擦D.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坪上减速运动是因为球受到了草坪对它的摩擦力4.(台州中考)如图,用尺子快速击打下方的棋子,被击打的棋子飞出,其上方的棋子稳稳下落。有关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 ) A.选择较光滑的棋子,可减小棋子间的摩擦B.选择粗糙桌面,可增大桌面对棋子的支持力C.被击打的棋子飞出后,它的惯性不断增大D.上方的棋子加速下落时,受到平衡力作用5.人从行驶的车上跳下来后很容易摔倒,对这种现象的解释合理的顺序是( B )①人的脚着地后受到地面摩擦力作用而停下来②人向车行驶的方向摔倒③人的上身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④从行驶的车上跳下来的人与车共同处于运动状态A.④①②③ B.④①③②C.①②③④ D.①④②③6.一辆小车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匀速向左运动,其受力分析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重力G和F支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拉力F和F支是一对平衡力C.拉力F和重力G是一对平衡力D.拉力F和摩擦力f是一对平衡力7.小明学习惯性的知识之后,在探究跳远成绩是否与地球自转有关的研究中,他查了相关资料,发现地球由西向东自转(如图所示),赤道附近的速度约为460 m/s,他所在的城市地面的自转速度约为370 m/s。关于跳远成绩与地球自转关系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D )A.因为人有惯性,地球没有惯性,所以向东跳成绩更好B.因为人的惯性小,地球的惯性大,所以向西跳成绩更好C.因为跳起后,地球会向东自转一段距离,所以向西跳更有利于提高成绩D.因为人和地球都有惯性,且自转速度相同,所以无论向哪跳对成绩都没有影响8.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A、B、C三个石块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B石块受到A石块的重力和压力的作用B.B石块受到三个力的作用C.C石块对B石块的支持力和A石块对B石块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A、B、C三个石块所受合力不为零9.如图所示,一个铁球从竖直立在地面的轻弹簧的正上方某处自由下落,接触弹簧后将弹簧压缩至最短,设在弹簧被压缩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为v,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弹簧弹力的合力为F,则( D )A.F不断变小,v不断变小B.F先变小后变大,v不断变小C.F不断变小,v先变大后变小D.F先变小后变大,v先变大后变小10.物块A静止在粗糙程度均匀的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物块A受到水平拉力F的作用,拉力F随时间t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小萍从t=0开始,每隔2 s记录一次物块A的位置(用“·”表示物块A),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0~6 s内,物块所受摩擦力为6 NB.6~12 s内,物块所受摩擦力小于9 NC.10~14 s内,物块的平均速度为11 cm/sD.若18 s时撤去F,物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12.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理课本,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课本受到的这两个力是平衡力(选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13.如图所示,小车上的木块突然向左倾倒,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原本向右匀速行驶的小车 突然加速 ;也可能是原本向左匀速行驶的小车 突然减速 。(均选填“突然加速”“仍匀速行驶”或“突然减速”)14.在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沿长木板做 匀速直线 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是 1.2 N。15.(成都中考)成都地铁运营长度已突破500公里,线网规模跃升至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第四城”。乘客候车时,放在水平站台上的行李箱受到的支持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乘客上车后应站稳,抓好扶手,是为了防止列车运动状态改变时乘客由于具有惯性而跌倒。16.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重340 N的水桶,一个人用300 N的力竖直向上提水桶,此时水桶受到的合力大小为0N;若换成另一个人用400 N的力竖直向上提这个水桶,此时水桶受到的合力大小为60N。17.一个人用100 N的力沿水平方向推动一个重为250 N的木箱在地板上匀速前进,木箱受到的摩擦力是100N,合力是0N。18.如图所示用手握住重4 N的瓶子静止不动,此时瓶子受到摩擦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上(选填“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当对瓶底施加一个竖直向上20 N的推力时,瓶子仍然保持静止,此时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6N。19.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另外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不共线的两个力也可以合成,但不再是简单的相加、相减。如图所示,斜面上的物体受三个力的共同作用保持静止状态,F=8 N, f=6 N,G=10 N,试推断支持力F和摩擦力f合力的大小为10N,方向为竖直向上。20.如图所示,物块A的重力GA=20 N,物块B的重力GB=10 N,水平推力F作用在A上,A与竖直墙壁接触,A和B一起匀速下滑,则A受到的摩擦力是30N;若推力F保持不变,将B取走,在A的下方施加一个力F1,使物体A恰好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F1=50N。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共28分)21.(4分)(临沂中考)如图所示,茶壶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请画出它所受力的示意图(将力的作用点画在茶壶的重心O点上)。题图 答图22.(6分)(铜仁中考)请补全图中由于惯性冲上粗糙斜面的物体受力的示意图。题图 答图23.(6分)如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过程。(1)每次让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记下小车最终停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__远__。其中运动的小车在木板上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 非平衡力 (选填“平衡力”“非平衡力”或“不受力”)。(2)若用木块代替小车再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还需要添加的器材是长方体木块、钩码和弹簧测力计(2分)。(3)根据图中情景可以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D__。A.①是假设,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B.①②③④都是实验事实C.①②是实验事实,③④是实验推论D.①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24.(5分)某同学为探究作用在同一物体、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与这两个力之间的关系,利用橡皮筋(原长为AB)、弹簧测力计等器材进行实验,实验时先将橡皮筋A点固定,再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作用在B点,按图(a)所示的方式将橡皮筋从B点拉伸到C点,记下此时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接着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作用在B点,依然将橡皮筋拉伸到C点,如图(b)所示,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按上述的操作重复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拉力F1(N)拉力F2(N)拉力F(N)13.01.04.022.61.44.031.82.24.0(1)实验前,应将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调零。(2)实验中,该同学“……重复三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得出普遍结论。(3)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作用在同一物体、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合力方向为与这两个分力的方向相同。(4)实验过程中运用的科学方法为等效替代法。25.(7分)(德阳中考改编)小华同学用下面的装置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具体操作如下:(1)如图甲所示,用直径略小于滑轮孔径的铁钉把三个滑轮A、B、C 分别钉在木板上,木板竖直挂起待用,用大号缝衣针把细线沿轻质塑料块的中心轴线穿过,并在紧靠塑料块的两侧各打一线结,使塑料块与细线固定在一起。且塑料块不与木板接触。将塑料块由静止开始运动,实验表明,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方向相反,但大小不相等,则这两个力不平衡。(2)按住塑料块,把跨过B轮的细线移到C轮上。在两线端挂上相同质量的钩码,松手后塑料块由静止开始转动,如图乙所示。按住塑料块,把跨过C轮的细线移到B轮上,把塑料块转过90°。松手后塑料块由静止开始转动,如图丙所示。由此表明,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仅仅大小相等,方向成某一角度或方向相反但不在同一条直线上(2分),这两个力不平衡。(3)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另一同学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此实验,其主要原因是C(2分)。A.塑料块容易扭转B.塑料块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C.减小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四、解答题(共22分,解答时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答案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给分。)26.(5分)跳伞运动员在从飞机上跳下、降落伞没有打开之前,下落会越来越快,g取10 N/kg。(1)假设一跳伞运动员的质量为65 kg,在加速向下运动时所受空气阻力为100 N,则该运动员所受的合力是多大?合力的方向如何?(2)该跳伞运动员打开伞下降一会后,会匀速降落,当他匀速降落时受到的空气阻力多大?解:(1)跳伞运动员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mg=65 kg×10 N/kg=650 N,受竖直向上的空气阻力:F=100 N,则此时他受到的合力:F合=G-F=650 N-100 N=550 N,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同:竖直向下。(2)跳伞运动员匀速向下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知,当他匀速降落时受到的空气阻力:F′=G=650 N。 27.(8分)为了环保出行,节能减排,减少拥堵压力,现在城市里很多上班族选择折叠电动车作为上下班的交通工具。某品牌的折叠电动车质量为18 kg,出厂测试的时候在平直的路上匀速行驶200 m用了20 s,此时电动车受到的阻力是35 N。求:(g取10 N/kg)(1)这台折叠电动车受到的重力;(2)这台折叠电动车出厂测试时候的速度;(3)这台折叠电动车出厂测试时候的牵引力。解:(1)折叠电动车受到的重力:G=mg=18 kg×10 N/kg=180 N;(2)电动车出厂测试时候的速度:v===10 m/s;(3)因为匀速行驶,由二力平衡条件可得,测试时候的牵引力:F=f=35 N。 28.(9分)如图所示,用2 N的水平拉力使物体沿水平桌面在5 s内匀速直线移动0.5 m。(1)物体受到的摩擦力?(2)物体运动速度?(3)当拉力变为3 N,其他条件不变时,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大小是多少?解:(1)物体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摩擦力:f=F=2 N;(2)物体的运动速度:v===0.1 m/s;(3)当拉力变为3 N,其他条件不变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因拉力与摩擦力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故物体所受合力:F合=F′-f=3 N-2 N=1 N。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