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七章 力与运动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
展开第七章 《力与运动》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牛顿概括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总结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它的一个重要成果是解揭示了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的________或____________状态的性质,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被称为惯性定律。
2. (2020·成都) 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統第55颗导航卫星,提前半年完成全球组网部署。火箭加速升空时,火箭推力________重力;卫星脱离火箭时,由于具有________,能保持原有运动状态.若火箭进入预定轨道后,绕地球运动时受到________________(选填“平衡力”“非平衡力”)的作用。
3.(2020雅安)A物体受到甲、乙两弹簧测力计向相反方向的拉力,当A物体________时,它处于平衡状态,如图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N。
4. (2020广元)如图所示,重为50N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和________是一对平衡力。当物体受到水平向右、大小为15N的拉力F时,物体刚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 N;当拉力F为18N时,物体向右做加速运动,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 N。
5.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静止放着一个木箱,甲同学用的水平推力向右推,而乙同学同时用的水平力向左推,但木箱仍然处于静止状态.则甲和乙两位同学施加的合力为________;木箱受到的合力为________.
6.起重机的钢绳吊着5×103N的重物,先以0.5m/s的速度匀速上升,后静止在空中,再以1m/s的速度匀速下降,在这三个运动状态下,钢绳对重物的拉力分别为F1、F2、F3 , 则F1 ________F2 ________F3(填“>”、“<”或“=”)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第7-12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3-14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得0分)
7.(2020绵阳)2020年6月1日起,公安部交管局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要求骑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必须戴头盔,开车必须系安全带。戴头盔、系安全带能保护人的生命安全,其原因是在遇到交通事故时( )
A. 头盔能防止人头由于惯性撞击头盔
B. 安全带能防止人体由于惯性飞出车外
C. 头盔能减小人头的惯性,从而减小撞击力的大小
D. 安全带能减小人体的惯性,从而减小撞击力的大小
8.下图中的A、B、C、D分别是用照相机拍摄(每0.1s拍摄一次)的小球在四种不同运动状态下的照片,其中小球受到平衡力作用是( )
A. B.
C. D.
9.(原创题)一个物体受到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F1,F2的作用,其中F1=5N,F2=7N,则物体受到的合力F的大小( )
- 可能等于15N
- 可能等于2N
- 一定等于12N
- 一定等于5N
10.(2020东营)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参加三级跳远比赛时,快速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
B. 用力推桌子,桌子静止不动,因为推力小于摩擦阻力
C. 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课本所受的重力和桌子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骑自行车刹车时要用力捏闸,是用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11.(2019自贡)如图所示,A、B 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两个水平拉力而保持静止,在两个已知 F1=5N,F2=3N.那么物体 B 受物体 A 和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大小应分别为( )
- 5N、3N B. 5N、2N
- C. 2N、3N D. 3N、5N
12.(2020咸宁)打乒乓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一项运动,在比赛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发球后,球才会运动,因此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 离拍后,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它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C. 接球时,球朝反方向飞出,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 扣杀时,球速变快,拍对球的作用力大于球对拍的作用力
13.(2020河北)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惯性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 运动员起跑时用力蹬地,是利用惯性提高速度
C. 汽车驾驶员和乘客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带来的危害
D. 锤柄下端在石墩上撞击几下,松动的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这是利用了锤头的惯性
14.如图所示,用水平拉力F拉上表面粗糙程度各处相同的物体A,使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当物体B静止不动时,与水平绳相连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关于该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绳和弹簧测力计重)( )
- A对B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
- B. A对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 C.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B所受摩擦力与水平拉力F的合力
- D. 弹簧测力计对B的拉力小于A对B的摩擦力
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5.(2020·镇江)图中,足球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请作出足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16.(2020·青海)用一根细线系着一个小钢球做成一个摆。如图所示,是小钢球摆动过程中某时刻的位置,画出此时小钢球受力的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第17题8分,第18题4分,第19题7分,共19分)
17.(2020云南)在一次物理兴趣小组活动中,某组同学给大家展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中每次都使同一辆小车从斜面的________高度由静止自由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________。
(2)按照图甲、乙、丙的顺序实验时记录的内容如下表∶
接触面材料 | 小车受摩擦力情况 | 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距离s/cm |
毛巾 | 大 | 20.2 |
棉布 | 较大 | 40.0 |
木板 | 小 | 90.1 |
分析表中内容,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_ ;进一步推理出的结论是∶运动的小车不受阻力作用时,将________。早在300多年前,意大利物理学家________就通过实验和科学推理的方法研究过“力和运动的关系”。本实验所运用的实验方法和科学推理的方法还可用于研究________(填写实验名称即可)。
(3)上述实验除用到实验推理的方法外,还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和________法。
(4)牛顿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该定律________(填“能”、“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18.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合力的规律。设计的实验步骤和实验记录如下。
(1)根据他的设计请补全实验步骤。
①将弹簧的B端固定,再用两个已调节好的弹簧测力计沿相反方向拉A端,使A端到达某一点O并记录下该点的位置,在表格中记录下两个拉力F1、F2的大小和方向。
②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弹簧A端,____________________,记录F的大小和方向。
③从下表记录中你能得到的关于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与这两个力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表达)。
F1/N | 2.5向右 |
F2/N | 1向左 |
F/N | 1.5向右 |
(2)实验改进:
①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步骤和结论分析此实验的不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改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2020常德)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为了减小摩擦力的对实验的影响,选择小车的质量应较_____(选填“大”或“小”),水平桌面应较________(选填“光滑”或“粗糙”)
(2) 实验时,向左盘和右盘同时放入等重的砝码,这时木块保持静止,说明一对平衡力的________; 但小明在实验时发现,若向左盘和右盘同时放入不等重的砝码时木块仍然保持静止状态,则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3)现保持F1与F2相等,将木块换成小车,然后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将________,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验证二力平衡时的两个力一定________;
(4)如果将木块换成弹簧测力计,左右两盘各放入重5N的砝码,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
A.10N B.5N C.0N
五、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小题,第20题8分,第21题9分,共17分)
20.自行车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交通工具之一,如图,小宇学习物理后,对自行车的每一个结构及其对应的物理知识都做了分析研究,但仍对轮胎上方挡泥板的作用感到困惑,请你帮他解释:
(1)如果没有挡泥板,当骑自行车经过泥水路面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2)这种现象可以用什么物理知识解释?
21.(原创题)八年级3班同学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时,小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把一张纸放在桌面上,玻璃水杯放在纸上,当慢慢的拉纸张时,水杯随纸张一起运动,当快速拉纸张时,纸被拉出,而水杯仍停留在原来的位置。
(1)你能帮他解释这种现象吗?
(2)小红认为玻璃杯中水越少,纸张越容易拉出来,小兰却认为玻璃杯中水越多,纸张越容易拉出来,你认为谁的观点对呢?说明理由.
1 单元测评卷(一)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答案】 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2.【答案】 大于;惯性 ;非平衡力
3.【答案】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1.8
4.【答案】 重力;15;15
5.【答案】 20; 0
6.【答案】 =; =
二、选择题
7.【答案】 B
8.【答案】 B 分析:当物体受平衡力时,处于平衡状态,即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解答:解:A、物体运动方向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不受平衡力,A错误;
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受平衡力,B正确;
C、物体下落速度在加快,所以不受平衡力,C错误;
D、物体运动方向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不受平衡力,D错误.
故选B.
9.【答案】B 分析:合力F=F1+F2=5N+7N=12N,或者F=F2-F1=7N-5N=2N,另外合理不可能大于两力之和或小于两力之差,故选择B
10.【答案】 C
分析:A惯性与质量有关,速度大但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所以A错
B桌子静止不动,受力平衡推力等于摩擦力,B错
C正确,课本静止重力与支持力二力平衡
D用力捏闸是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力
11.【答案】 B 分析由于A静止,受力平衡B对A的摩擦力等于F1等于5N ,B受到A的摩擦力与B对A的摩擦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等于5N,把AB作为一个整体受到F1,F2和水平桌面对B的摩擦力,三者平衡所以水平桌面对B的摩擦力等于5N-3N=2N,故选择B
12.【答案】 C 分析;
13.【答案】 C,D
14.【答案】 A,B
三、作图题
15.【答案】
【解析】过足球重心分别沿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并分别用G和F表示,是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示意图,因为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作图时两条线段长度要相等,如图所示:
16.【答案】
【解析】从力的作用点起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直线,在直线的末端画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拉力的方向是沿绳子斜向上,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
17.【答案】 (1)同一;速度
(2)远;做匀速直线运动;伽利略;研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转换
(4)不能
18.【答案】(1)②使弹簧伸长到O点
③大小等于两个力大小之差,方向与较大力方向相同
(2)①实验次数太少,具有偶然性
②改变F1、F2大小仿照步骤(1)①②再做3次实验,将各次F1、F2和F的大小,记录在表格中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1)②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弹簧A端,使弹簧伸长到O点记录F的大小和方向;
③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合力等于二力之差,方向与较大力的方向一致;故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与这两个力的关系是大小等于两个力大小之差,方向与较大力方向相同。
(2)①实验不足之处:实验次数太少,具有偶然性;
②改变F1、F2大小仿照步骤(1)①、②再做5次实验,将各次F1、F2和F的大小,记录在表格中;
19.【答案】 (1)小,光滑
(2)大小相等;木块与桌面间存在摩擦力
(3)转动回来;在同一直线上
(4)B
五、综合题
20.【答案】 (1)答:如果没有挡泥板,当骑自行车经过泥水路面时,泥水会在车轮的带动下向上运动,甩到车身和人身上
(2)答:这种现象可用惯性的知识来解释.当泥水粘到车轮上时,车轮向前转动,改变了自己的方向,而泥水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向上甩起
21.【答案】(1)当慢慢的拉纸张时,水杯随纸张一起运动,是因为水杯受到了纸给水杯的摩擦力,摩擦力改变了水杯的 运动状态,是水杯由静止到运动;当快速拉纸张时,纸被拉出,而水杯仍停留在原来的位置,是因为水杯具有惯性
(2)小红的对,理由:玻璃杯中水越少,总重力越小,压力也越小,玻璃杯和纸张之间的摩擦力越小越容易拉出。
小兰的对,理由:玻璃杯中水越多惯性越大,玻璃杯越容易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越容易拉出来。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力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力课后测评,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关力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八年级全册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第一节 质量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全册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第一节 质量课时训练,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一块铜的质量将发生变化的情况是,下列质量中,最小的是,实验室测量质量常使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册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评卷: 这是一份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册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评卷,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 kg 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