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业设计(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业设计(无答案),共8页。
【单元统整教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业设计作业定位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可爱的生灵”为主题,编排了《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三首古诗和《燕子》《荷花》《昆虫备忘录》三篇课文,语言清新明丽,活泼灵动。课后小练笔、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习作“我的植物朋友”等语文活动穿插进行。学习这个单元,学生眼前一定会浮现出一幅幅优美的画卷,一定想去和小昆虫、小鸭子、小燕子这些可爱的生灵打个招呼!因此,本单元的作业设计做到了站在学生的视角,打好一套“组合拳”,让学生在“趣味化”的作业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落实语文要素,提升语文能力。 作业目标 1.创设“我的旅行手账”学习任务,在单元整体情境中积累与运用本单元的生字、词语。2.借助“旅行日记、游玩路线图”等,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把握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3.借助“旅行印迹、随见随记”等,聚焦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摘抄并积累。4.借助“随见随写、习作例文”等,写清楚植物的样子、颜色等,并写出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善于记录的良好习惯以及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5.在“我的春游攻略PK赛”交际情境中,推荐春游值得去的地方,说清楚推荐理由,培养学生倾听、表达的能力。 作业内容 导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因为疫情防控的现状,我们没有条件去周游各地。但我们可以选择静下心来去读万卷书,在书中能感受飞鸟在空中翱翔的自由,能体会虫儿在花间嬉戏的快乐……那就让我们带着“我的旅行手账”一起“打卡”第一单元,去观赏花开,静听虫鸣,相信你会揣着一口袋的开心满载而归。【设计意图】玩是孩子的天性,旅行是孩子们很期待的事情。“旅行手账”能记录旅行中的每一个“小确幸”。因此,通过设计“我的旅行手账”这一学习任务,引导孩子们带上“手账”去课本中旅行,用童趣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悟,把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融入在充满幸福感的“旅行手账”中。 打卡第一站:“浣花溪”春天阳光普照,清风拂面,送来花草的芳香。欢迎来到草堂浣花溪一带,请读一读杜甫的《绝句》,拿起你的“照相机”,拍下你所看到的景物,记录在“胶卷”中,再把你所想到的画面记录在“旅行日记”中。【设计意图】本单元的第一个语文要素“试着边读边想象画面”,学生是有能力基础的,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已经学习“读句子,想象画面”。学生已经具备根据词语等进行想象,因此,引导学生用“照相机”记录下诗中的景物,在此基础上,联结生活经验,品味由这些景物想到的画面,在头脑中勾勒出一幅明丽和谐的立体春景图。 打卡第二站:“江南水乡”最是江南春景美。让我们跟随着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和白居易的《忆江南》一起去打卡“江南水乡”,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两首诗,插上想象的翅膀,用你五彩的画笔描绘下这美丽的“江南春景”吧。【设计意图】《惠崇春江晚景》是苏轼题惠崇的《春江晚景》所创作的组诗之一,再现了原画中的江南仲春景色。原画是水墨画,但带给学生的感受却是“彩色”的:翠的竹林,艳的桃花,蓝的江水,黄的蒌蒿,白的芦芽,还有杂色的鸭子……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忆江南》亦是如此,“红胜火”和“绿如蓝”,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因此结合这两首诗的共同点,通过“组合式”学习作业,以诗画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抓有形之景,启无形之思。 打卡第三站:“三衢山”在我们浙江省的衢州市有一座山叫做三衢山,被称作是衢州的母亲山,那里风光明媚清丽,让我们当一回“小导游”,沿着诗人曾几的行程路线,在欢笑中,在观察中,在想象中,尽情享受这美妙的春光。(此题中的“填空题”来自于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组织编写的三下《语文作文本》P2)【设计意图】《三衢道中》描写了梅子成熟时节诗人游三衢山的见闻感受,“晴空、舟行、绿阴、鸟鸣”构成了一幅清新明丽的画面。诗的前两句写出游的天气和路线,后两句写游玩归途的所见所闻,因此,设计“绘制路线图+想象画面”的学习作业,引导学生在移步换景中赏美景、悟诗情。 打卡第四站:“乡间田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一站,让我们一起走进“乡间田野”,和春天的使者——燕子一起踏个青吧。先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给每一个画面取个名字,然后再找一找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摘抄在“旅行印迹”区,给我们的踏青之旅留下美好的记忆。(此题中的“填空题”来自于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组织编写的三下《语文作文本》P4)【设计意图】本组作业围绕单元语文要素“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和“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展开,在和“燕子”一起踏青的情境中,借助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组织编写的《语文作业本》中的“课文写了哪些画面?填一填”一题,引导学生把握课文课文内容,并借助“旅行印迹”,帮助学生积累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让学生获得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打卡第五站:“小公园”走过春天,我们来到夏天;走过田野,我们来到公园。这一回,请你当一个细心的旅行观察者,把你看到的、闻到的、想象到的关于“荷花”的印象及时记录在“随见随记”中。小公园中,除了各具姿态的荷花,肯定还有其他植物吸引了你的目光,你可以仿照《荷花》第二自然段,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这样的句式在“随见随写”中记录下你喜欢的植物。(此题来自于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组织编写的三下《语文作文本》P6)当然,你还可以继续深入观察,像下面的同学一样,介绍自己观察的植物朋友,把自己观察到的和感受到的写清楚。今天,我在公园里看了一簇鸡冠花。一层层叶子顶着火红火红的花瓣,远远看去,就像一只昂首挺胸的大公鸡。这簇鸡冠花,叶子密密层层的,把茎严严实实地遮起来,让人看不清茎的样子;叶子的颜色有些特别,是绿中带点红,绿中带点紫。叶片薄薄的,长长尖尖的。叶片上面布满一条条红色的条纹,那是叶脉。叶子一片一片挨挨挤挤的,叶尖片片朝下。叶子中间的茎顶起两朵大花,鲜红鲜红的,如同燃烧的火焰。鸡冠花的花瓣,上面宽,下面窄,肥肥厚厚的。花瓣边缘长着很多褶皱,就像仙女穿的百褶裙的皱纹。两朵花挨在一起,看上去,像一对手掌,又像两把扇子,当然,最像头碰着头挤靠在一起的两个大公鸡的鸡冠,不然它怎么叫鸡冠花呢。就这样,看着,想着,仿佛觉得,眼前不是一簇花,而是两只大公鸡,面对东方,伸长脖子,喔喔喔地高声鸣叫,比赛谁的声音更动听呢!啊,鸡冠花,美丽动人的“大公鸡”!我喜欢植物朋友鸡冠花!(此文改编自《运用特制下水文,提高中年级观察写作教学实效》中的下水文)【设计意图】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引导学生借助记录卡写一种植物。《荷花》一课无论是文本内容还是课后小练笔,都为习作作了很好的铺垫。因此,在本组作业设计中,将《荷花》一课和习作《我的植物朋友》整合在一起,读写结合,先读后写,以读促写,达成读写平衡。通过“阶梯式”作业任务,力求让学生文由心生,笔随心动。 打卡第六站:“昆虫馆”穿过小公园,我们来到了“昆虫馆”。昆虫世界充满了生机,充满了趣味,让我们拿起“放大镜”,一起去探秘“昆虫世界”,学着汪曾祺爷爷的样子来也做一份属于你自己的“旅行昆虫备忘录”。【设计意图】《*昆虫备忘录》一课是略读课文,学习提示里要求“默读课文,说说你最感兴趣的内容”,这是在前面三课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迁移,有意识地关注和品位优美生动的词句。因此,在作业设计中,循着“自读提示任务驱动+课后实践拓展延伸”的轨迹进行整体思考,引导学生迁移学法,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我想走更远:我的春游攻略PK赛“春气满林香,春游不可忘”。之前我们带着“我的旅行手账”放飞想象,随着第一单元的学习内容,一路打卡,一路收获。接下来,让我们规划一次真正的“春日旅行攻略”吧,并积极参加班级“我的春游攻略PK赛”,推选出最佳春游地,待“疫”散花开时,我们一起去拥抱美丽的春天。【设计意图】本组作业设计创设“我的春游攻略PK赛”这一真实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说清楚”和“听明白”的交流互动中,更好地提高倾听和应答能力,发展语言和思维。同时也实现本组单元整组作业的回环设计。 作业使用建议 1.立足整体,前后联结。统编教科书三年级下册处于全套教材的中期,在安排各单元语文要素时,充分考虑承前启后的定位,形成了一个螺旋上升的体系。本组作业设计时,力求用系统思维去解读教材,立足单元整组,准确找到作业切入点。因此,在作业使用时,也要树立“整体观照,前后联结”的作业观,以“我的旅行手账”为单元整组作业“大任务”,循序渐进地推进各个作业“小任务”,并适当地进行单元重组教学,指导学生在作业实践中形成阅读策略,提升语文素养。2.关注学情,搭建支架。于永正老师说“儿童的语文,首先要解读儿童,读懂儿童。要了解儿童的学情,尽可能知道他们的已知和未知。”因此,在本组作业使用中,应着眼于学生的“学”。比如在《绝句》一诗的作业任务中,学生对于完成“把诗中的景物记录在胶卷中”这一任务是有学习基础的,也已具备此能力。但把“所想到的画面记录在‘旅行日记’中”,对部分学生来说能力还未达到这一层级,这就需要在作业指导中进一步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可在学生自主品味想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逐一品味形容词“丽、香”和动词“飞、睡”的画面,可在交流过程中,联结学生已学过的《花的学校》想象表达,联结学生的生活经验体会“融”和“暖”的感觉,进而想象小燕衔泥筑巢忙,风和沙暖睡鸳鸯的恬静、舒适与欢悦。3.落实分层,多元展示。在本组单元作业设计中,力求凸显趣味性、开放性,以“作业”为眼,以“手账”绘心。但在作业使用中,还应合理引导,分层落实。比如单元习作,给出的“习作例文”把指导观察鸡冠花时渗透的观察方法(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观察茎、叶子、花朵;调动眼睛、手、鼻子等多个感官进行观察)和使用比喻、拟人等手法表达观察时的感受或联想一一提炼,都渗透其中了,但在引导学生在实际写的过程中,不要拔高要求,学生能把自己观察到的和感受到的写清楚即可。同时,本组作业成果展示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我的旅行手账”纸质作业成果展示,还有一种是“我的春游攻略PK赛”语言表达成果展示,要积极为学生搭建多元化的展示平台,让学生从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4.聚焦发展,跟进评价。本组作业使用中,还要切实跟进作业评价,将“达标”作为作业评价的基点,将“成长”作为作业评价的目标。可参考“‘我的旅行手账’评价表”(见下图)给予学生作业的理解性评价表达,通过一系列有温度的评价凸显激励、诊断、反馈等功能,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更多作业的体验和收获,让力有不逮的学生在作业的完成过程中得到呵护和关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