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17课《古诗三首》 (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17课《古诗三首》 (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01
    17课《古诗三首》 (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02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17课《古诗三首》 (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17课《古诗三首》 (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共5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7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径”“斜”等 11 个生字,会写“寒”“径”等 13 个生字,正确认读多音字“挑”。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山行》。

    3.通过圈画关键词句,了解三首诗所写的季节,并发现词句与季节的关联。

    4.通过朗读、小组研究、师生共读等方式,理解作者描写不同景物时的不同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步:圈画词语,寻找秋天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三首古诗——《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

    2.这三首诗的题目分别是什么意思呢?

    --山行:在山里面行走。

    --赠刘景文:把这首诗赠送给刘景文。

    --夜书所见:夜晚把所看到的景象写下来。

    3.大家把这三首诗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4.这三首诗都是写秋天的。三首诗中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了秋天?请把能让你感受到秋天的词句圈画出来。

    (1)先来说说《山行》。

    --我从“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两句看出是秋天,枫叶在春夏秋冬都有,但是在秋天会变得很红。

    --我是从“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句诗看出来的,霜是一种自然现象,深秋的时候霜天比较多。

    --我是从“远上寒山石径斜”这句诗感受到的,里面的“寒山”是指山上让人感觉比较冷,结合前面的诗句我知道这是深秋时候的山。

    (2)再来说说《赠刘景文》。

    --我从第一句“荷尽已无擎雨盖”看出是秋天。“荷”指的是荷花,“荷尽”是说荷花已经没有了,那应该就是秋天。

    --我也是从“荷尽已无擎雨盖”看出的。荷叶残败后挡不了风雨,所以叫“已无擎雨盖”。荷叶都残败了,说明到了深秋了。

    --我是从“最是橙黄橘绿时”看出的,橙子和橘子成熟的季节,那肯定是秋天。

    --我是从“菊残犹有傲霜枝”这一句看出是深秋时节的,因为菊花在初秋盛开,而此时已经没有了。

    (3)再来说说《夜书所见》。

    --我从“萧萧梧叶送寒声”这一句看出这是秋天。

    --我是从“江上秋风动客情”这一句看出的,因为里面直接提到了秋风。

    第二步:结合景物,感受作者的情感

    1.这三首诗都是写秋天的,但所写的景物不一样,表达的感情也不一样。

    2.我们先来看看杜牧的《山行》写了哪些景物,想表达什么感情。

    (1)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讲了什么?讲的是这个秋天,杜牧坐着马车在山路上走--注意,石头小路是弯弯曲曲的哦,拐弯多,意外就多,惊喜就多。后面三句每一句都写到了一处让他感到惊喜的秋天的风景。一路上杜牧有哪些惊喜呢?

    --白云生处有人家:白云缥缈生起的地方,这么高的地方,竟然还有人家,杜牧一阵惊喜。

    --停车坐爱枫林晚:杜牧又突然发现一片红色的枫林,也是很惊喜,都忍不住停下车来。

    --霜叶红于二月花:仔细一看,这片枫林比春天的红花还要艳,又是一阵惊喜。

    (2)顺着老师的讲解,我们来感受一下这接连不断的惊喜。马车走了一段时间,到了比较高的时候,杜牧觉得整座山不过如此,却突然看见远处有人家,白云缥缈生起的地方,这么高的地方,竟然还有人家,杜牧一阵惊喜。这还不算,拐过一个山脚,发现前面红彤彤一片,心中又涌起一阵惊喜,不会是一片枫林吧?忍不住停车驻足。仔细一看,果真是枫林,而且这片枫林比春天的红花还要艳。天哪,意外的惊喜啊!

    (3)一路走,一路遇到惊喜,老师读括号里“幽默的内心感叹”,大家读诗句。

    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啊)   白云生出有人家。

    (哇哦) 停车坐爱枫林晚,

    (天哪)  霜叶红于二月花。

    3.我们再来看看苏轼的《赠刘景文》写了哪些景物,想表达什么感情。

    (1)在这首诗里,苏轼主要写到了深秋的三样景物---“枯荷”“残菊”“黄橙绿橘。对这三样景物,苏轼的喜爱程度一样吗?如果请你按苏轼的喜爱程度排序,你会怎么排呢?

    枯荷<残菊<黄橙绿橘

    (2)请结合诗句说说看你为什么这么排序。

    --荷尽已无擎雨盖:荷叶全部凋残,只留下干枯的荷枝,不好看了,没有生气了。

    --菊残犹有傲霜枝:菊花也凋残了,但依然挺立着坚韧的菊枝。“犹有傲霜枝”,从中能感受到苏轼对菊枝的欣赏。

    --最是橙黄橘绿时:橙子和橘子非常鲜艳,其他植物已凋谢残败了,而橙子和橘子却在寒冷的深秋初冬时节生长。“一年好景君须记”说明苏轼非常喜欢“橙黄橘绿”。

    (3)写这首诗的时候,苏轼在杭州,刘景文也在杭州,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两个人是好朋友。刘景文文武双全,才华横溢,苏轼喜欢、敬佩他,但是刘景文仕途不顺,苏轼写这首诗的时候,刘景文已经 58岁了,只谋得了一个小小的官职,总是得不到重用。你说,苏轼写这样一首诗送给刘景文,想表达什么呢?

    --可能是想鼓励刘景文,遇到困难时,应该像菊花,决不低头,更应该像橙子和橘子,在严酷的环境中依然茁壮生长。

    --可能是在赞美刘景文,赞美刘景文就像秋冬之际的菊花、橙子和橘子,坚强,有傲气,有品格。

    --刘景文的内心是失落的、苦闷的,所以他看到的景色是萧条的,他看到的只有荷尽菊残。苏轼想让他看到橙黄橘绿,看到希望。

    (4)让我们带着理解读、背这首诗。

    4.我们再来看看叶绍翁的《夜书所见》写了哪些景物,想表达什么感情。

    (1)在这首诗里,诗人主要写了秋天的两种景物。前两句一种,后两句一种,你发现了吗?诗人听到、看到这两种景物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

    --前两句写的是秋风。

    --后两句写的是远处的灯光。

    (2)诗人听到秋风的声音有什么样的感受?(伤感)你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伤感的?

    --秋风吹动梧叶,发出萧萧的声音,让人有萧条、寒冷的感觉。 

    --“寒声”这个词语让人有寒冷、凄凉的感觉。

    --“动客情”是指诗人开始思念远方的家乡。

    (3)秋风吹过树叶,吹过江面,吹到诗人身上,这带来寒意的秋风让诗人感到凄凉、孤寂,开始思念家乡。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读整首诗。

    (4)诗人看到远处的灯火有什么样的感受?(温暖)你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温暖的?

    --诗中写到“一灯明”,寒夜里,秋风中,闪着亮光的灯火本身就给人温暖的感觉。

    --诗人看着这灯火,想起了家乡的孩子们在捉蜴蟀,孩子们的快乐让他的内心温暖起来。

    (5)是啊,这首诗前后的情感是不一样的,前半首让人感觉孤寂、凄凉,后半首让人感觉温暖起来。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理解读这首诗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